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泊松比—杨氏模量联合反演的裂缝预测技术——以四川盆地自215井区龙马溪组为例
1
作者 王丽丽 宋文礼 +3 位作者 曾凡成 皮雄 费娥 唐亮 《地质论评》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94-706,共13页
裂缝的发育情况对页岩储层的储集空间、页岩油气的保存条件、页岩气井产能、水力压裂效果等都有影响。因此,页岩裂缝预测对研究页岩油气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地震资料进行反演是目前有效的裂缝预测方法之一,笔者等以四川盆地自215井区为例... 裂缝的发育情况对页岩储层的储集空间、页岩油气的保存条件、页岩气井产能、水力压裂效果等都有影响。因此,页岩裂缝预测对研究页岩油气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地震资料进行反演是目前有效的裂缝预测方法之一,笔者等以四川盆地自215井区为例,通过将测井数据与地震资料进行结合,充分发挥地震资料横向分辨率较高、测井资料纵向分辨率较高的优点。利用与岩石的内部结构、矿物组分、孔隙度等有关,可定量地表征岩石的抗形变能力,进而用于描述裂缝发育特征的杨氏模量、泊松比两项参数。将其与连续小波变换提频处理后的地震资料结合起来,进行联合反演,得到杨氏模量和泊松比的区域特征,进而对自215井区的裂缝发育特征进行预测。在实际应用中,两种参数单独反演的结果对裂缝的预测并不全面,甚至可能出现部分区域预测结果相悖的情况,为了进一步提高自215井区裂缝预测的精度。该文通过建立泊松比与杨氏模量两个参数单独反演得到的数据体进行相干运算,建立自215井区的裂缝发育概率模型,实现了全区的高精度裂缝发育预测。并结合该区微地震监测资料对裂缝预测结果进行了验证,发现裂缝预测结果吻合率达80%以上。证明了该方法在裂缝预测中的适用性,可为其他地质条件相似地区的页岩裂缝预测提供借鉴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氏模量 泊松比 地震反演 裂缝预测 龙马溪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与中老年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炎症复合指标与D-二聚体水平变化及其对病情进展的预测价值
2
作者 李敬 胡金蓉 +2 位作者 苟园园 姚隆 曹洁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5-226,共12页
目的: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ypertriglyceridemic acute pancreatitis,HTG-AP)起病急,病情进展及复发的风险高,早期识别重症患者有助于降低多器官衰竭发生的风险和病死率。本研究旨在探讨青年与中老年HTG-AP患者炎症复合指标和D... 目的: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ypertriglyceridemic acute pancreatitis,HTG-AP)起病急,病情进展及复发的风险高,早期识别重症患者有助于降低多器官衰竭发生的风险和病死率。本研究旨在探讨青年与中老年HTG-AP患者炎症复合指标和D-二聚体(D-dimer,D-D)水平变化及其对病情进展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至2023年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收治的230例HTG-AP患者,先将其分为青年组(≤45岁)和中老年组(>45岁),再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和重度组。比较各组间炎症复合指标[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onocyte-to-lymphocyte ratio,MLR)、C反应蛋白与淋巴细胞比值(C-reactive protein-to-lymphocyte ratio,CLR)、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ystemic inflammation response index,SIRI)、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ion index,SII)]和D-D等指标。运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回归和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筛选青年和中老年患者病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评价危险因素的预测效能,并用Delong检验比较各危险因素间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的差异。通过Bootstrap法(n=1000)对危险因素的预测效能进行内部验证。结果:青年组(n=127)与中老年组(n=103)间NLR、PLR、MLR、SIRI、SII、CLR和D-D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青年患者中,与轻度组(n=68)相比,重度组(n=59)中的NLR、CLR、SIRI、SII和D-D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中老年患者中,与轻度组(n=54)相比,重度组(n=49)中的CLR和D-D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ASSO回归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D水平升高是青年患者病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7,OR=1.458,95%CI 1.107~1.920);D-D水平(P=0.001,OR=2.267,95%CI 1.413~3.637)和CLR(P=0.003,OR=1.007,95%CI 1.003~1.012)是中老年患者病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D-D预测青年和中老年HTG-AP患者病情进展的AUC分别为0.653和0.741,敏感度分别为67.8%和57.1%,特异度分别为72.1%和88.9%;CLR预测中老年HTG-AP患者病情进展的AUC、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687、63.3%和70.4%。Delong检验结果显示D-D与CLR预测中老年HTG-AP患者病情进展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993,P=0.321)。D-D的预测效能在Bootstrap内部验证模型中输出的AUC为0.732,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8.1%和91.0%。结论:不同年龄段、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的HTG-AP患者在炎症反应及凝血功能方面存在差异。D-D和CLR分别是青年、中老年HTG-AP患者病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D-D对中老年HTG-AP患者病情进展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 病情进展 炎症复合指标 D-二聚体 危险因素 年龄 C反应蛋白与淋巴细胞比值 青年 中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强度运动对大鼠骨骼肌AMP/ATP比值和AMPK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国华 朱一力 曾凡星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9-23,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强度运动大鼠腓肠肌AMP、ATP含量及AMPK活性,旨在阐明不同强度运动时AMMP/ATP的比值和AMPK的变化特点及二者的关系。方法:将62只雄性SD大鼠分为4大组:安静对照组、小强度运动组、中强度运动组、大强度运动组,其中运动组又... 目的:研究不同强度运动大鼠腓肠肌AMP、ATP含量及AMPK活性,旨在阐明不同强度运动时AMMP/ATP的比值和AMPK的变化特点及二者的关系。方法:将62只雄性SD大鼠分为4大组:安静对照组、小强度运动组、中强度运动组、大强度运动组,其中运动组又各分为3小组,分别在运动后即刻、1 h和6 h取材。小、中和大强度一次性跑台运动的速度分别为10 m/min、18 m/min、26 m/min,坡度10°,时间60 min。AMP、ATP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AMPK活性测定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法。结果:小强度运动后AMPK活性不变,中到大强度运动后即刻分别增加50%(P<0.01)和1.8倍(P<0.01)并持续至1 h,6 h回到安静水平;中到大强度即刻AMP分别增加16%(P<0.05)和62%(P<0.01),AMP/ATP分别升高33%(P<0.05)和89%(P<0.01),均在1 h回到安静水平;不同强度运动后即刻AMPK与AMP/ATP呈显著正相关(r=0.89)。结论:1)AMPK在小强度运动时未激活,中到大强度运动时呈强度依赖性升高;2)运动激活AMPK的机制主要受AMP/ATP比值升高调控,而比值的升高主要依赖于AMP的增加而不是ATP的减少;3)运动后AMPK活性的恢复滞后于AMP/ATP比值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K amp/ATP 运动强度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心散对多发梗死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ATP/AMP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代渊 申重阳 +2 位作者 付颖 文跃强 徐世军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180-2184,共5页
目的:探讨开心散对多发梗死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及ATP/AMP、GABA、iNOS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微血栓栓塞法制备多发梗死性痴呆大鼠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和开场实验评价学习记忆功能及运动行为;HE染色法评价海马CA1区病理形态学改变;HPL... 目的:探讨开心散对多发梗死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及ATP/AMP、GABA、iNOS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微血栓栓塞法制备多发梗死性痴呆大鼠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和开场实验评价学习记忆功能及运动行为;HE染色法评价海马CA1区病理形态学改变;HPLC法测定脑组织ATP和AMP的含量;ELISA试剂盒检测脑组织γ-氨基丁酸含量和外周血清iNOS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开心散可以显著缩短模型大鼠逃避潜伏期、增加穿越平台次数、增加开场实验大鼠站立次数、延长运动时间、缩短静止时间,改善海马CA1区神经细胞损伤,显著提高脑组织ATP/AMP、降低脑组织GABA含量和血清iNOS含量,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开心散具有改善多发梗死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运动行为异常的作用,其机制与降低脑组织GABA和血清iNOS含量,提高脑组织ATP/AMP,改善脑组织能量供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心散 多发梗死性痴呆 学习记忆 ATP/amp GABA IN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人群不同肥胖代谢表型与动脉硬化的相关性研究:尿酸作为其潜在因素 被引量:1
5
作者 顾可羿 潘姚佳 +4 位作者 韩正 付晓雅 顾瀚东 杨菲 王为强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31-837,共7页
背景肥胖和代谢异常与动脉硬化(AS)相关,不同肥胖代谢表型发生AS的风险不同。血清尿酸(SUA)水平与AS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目的以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作为AS的早期预测指标,研究肥胖代谢表型与AS发病风险之间的相关性,重点关注代... 背景肥胖和代谢异常与动脉硬化(AS)相关,不同肥胖代谢表型发生AS的风险不同。血清尿酸(SUA)水平与AS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目的以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作为AS的早期预测指标,研究肥胖代谢表型与AS发病风险之间的相关性,重点关注代谢健康型肥胖(MHO)人群,并进一步探讨SUA是否作为其潜在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月于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东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健康体检的622名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根据BMI和代谢状况将研究对象分为四组,分别为代谢健康型非肥胖(MHNO)组、MHO组、代谢不健康型非肥胖(MUNO)组和代谢不健康型肥胖(MUO)组。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SUA与baPWV及各项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SUA对baPWV的影响、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不同肥胖代谢表型对高baPWV水平和高尿酸血症的影响。结果根据不同肥胖代谢表型分组后,MHNO、MHO、MUNO和MUO组高baPWV水平的患病率逐渐增高,分别为3.9%、9.8%、14.5%和2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_(趋势)^(2)=60.722,P<0.001);MHNO组、MHO组、MUNO组和MUO组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分别为3.6%、8.9%、10.1%和2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_(趋势)^(2)=56.444,P<0.001)。校正混杂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UA是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校正性别、年龄、当前吸烟、当前饮酒和文化程度后,MHNO、MHO、MUNO、MUO四组高baPWV的患病风险依次增高、高尿酸血症的患病风险也依次增高(P<0.05)。结论在青年人群中,肥胖代谢表型和AS间存在显著相关性,SUA可能是潜在影响因素。此外,应当关注青年MHO人群,尽早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和健康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 脉搏波传导速度 脉搏波分析 代谢综合征 代谢健康型肥胖 血清尿酸 尿酸肌酐比值 青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侏罗系陆相页岩各向异性动静态弹性参数建模
6
作者 刘卫华 王洋 +4 位作者 陈祖庆 陈超 沈珲 张方南 仉涛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3-228,共16页
动、静态弹性参数转换关系对陆相页岩储层压裂改造、钻井方案设计、地应力预测等地质工程问题有重要意义.但页岩的本征各向异性及动、静态弹性参数的强压力依赖性对建立各向异性背景下的动、静弹性参数转换模型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次实验... 动、静态弹性参数转换关系对陆相页岩储层压裂改造、钻井方案设计、地应力预测等地质工程问题有重要意义.但页岩的本征各向异性及动、静态弹性参数的强压力依赖性对建立各向异性背景下的动、静弹性参数转换模型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次实验研究基于10组四川盆地侏罗系陆相页岩样品的各向异性动、静态弹性参数联合测试,建立了模拟原位有效应力条件下各向异性动、静态弹性参数建模工作流程.多级偏应力循环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是在垂直还是平行层理方向,动态杨氏模量和泊松比均系统性地大于对应的静态杨氏模量和泊松比,并且动、静态弹性参数都表现出明显的压力依赖性.根据围压为20 MPa时的实测数据,直接建立了垂直层理方向模拟原位应力的动、静杨氏模量和泊松比转换关系.在此基础上,假定动态、静态杨氏模量各向异性的关系不依赖于所施加应力大小,建立了动、静态杨氏模量各向异性强度之间的线性关系,进而间接获得了模拟原位应力条件下的平行层理方向静态杨氏模量.各向异性背景下的动、静态弹性参数转换模型可将测井或地震数据转换为原位有效应力条件下的静态弹性参数,并可为各向异性背景下页岩储层地应力预测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异性 杨氏模量 泊松比 动静态转换 多级偏应力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双晶梁发电机能量转化效率研究
7
作者 闫世伟 齐姗姗 《压电与声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8-512,共5页
建立压电双晶梁发电机的能量转化效率模型,利用数值模拟和试验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在固定端受到激励时,压电双晶梁的结构尺寸和材料特性对其能量转化效率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金属基板过厚,杨氏模量太大都不利于压电双晶梁能量转化效率的... 建立压电双晶梁发电机的能量转化效率模型,利用数值模拟和试验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在固定端受到激励时,压电双晶梁的结构尺寸和材料特性对其能量转化效率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金属基板过厚,杨氏模量太大都不利于压电双晶梁能量转化效率的提高。当使用不同的金属基板材料时,存在一个最佳厚度比(金属基板/总厚)使压电双晶梁能量转化效率最高,铜、铝、钼3种金属基板材料的压电双晶梁最佳厚度比分别为0.3、0.1、0.2;在相同厚度比(0.3)条件下,钼基板的压电双晶梁能量转化效率高于铜、铝基板。随着杨氏模量比(金属基板/陶瓷)的增大,压电双晶梁能量转化效率逐渐降低,但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双晶梁 模型 能量转化效率 厚度比 杨氏模量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板聚合法制备AM/AMPS共聚物及其性能研究
8
作者 曹绪龙 祝仰文 窦立霞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102-106,共5页
分别采用普通溶液聚合法、模板聚合法制备AM/AMPS二元共聚物P(AM-AMPS),采用K-T法计算了两种聚合方法中的单体竞聚率.结果表明,采用模板聚合法AMPS竞聚率成倍提高.考察了反应条件对模板聚合法制备P(AM-AMPS)共聚物特性黏数、黏度的影响... 分别采用普通溶液聚合法、模板聚合法制备AM/AMPS二元共聚物P(AM-AMPS),采用K-T法计算了两种聚合方法中的单体竞聚率.结果表明,采用模板聚合法AMPS竞聚率成倍提高.考察了反应条件对模板聚合法制备P(AM-AMPS)共聚物特性黏数、黏度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为:模板单体单元与AMPS比例为0.7∶1,AMPS摩尔百分比为5%,单体质量分数为25%~30%,溶液pH为7~8.模板聚合法制备共聚物的耐温抗盐性较普通聚合法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ampS模板聚合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竞聚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东南缘页岩油储层脆性预测与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于正军 张军华 +3 位作者 周昊 任瑞军 陈永芮 杨玉龙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11-1723,共13页
准噶尔盆地东南缘二叠系中下部发育页岩油致密储层,脆性预测与评价对其勘探和开发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岩石物理实验、测井资料和叠前地震资料计算了准噶尔盆地东南缘二叠系页岩油致密储层脆性指数,对Rickman经典公式法、杨氏模量与泊... 准噶尔盆地东南缘二叠系中下部发育页岩油致密储层,脆性预测与评价对其勘探和开发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岩石物理实验、测井资料和叠前地震资料计算了准噶尔盆地东南缘二叠系页岩油致密储层脆性指数,对Rickman经典公式法、杨氏模量与泊松比比值法、拉梅系数法和剪切模量法进行了比较、分析与评价。研究认为:1)杨氏模量相对泊松比对岩性有更好的区分度,由拉梅系数表征的泥岩分布率较高;2)根据文献所得测井多参数计算脆性指数的方法应用效果不佳,在Castagna经验公式换算横波速度基础上计算的脆性指数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3)由YPD(Young's modulus-Poisson's ratio-density)式和LMR(拉梅系数-密度)式反演的弹性参数变化率也能较好地指示有利储层,尤以密度变化率为最佳,该属性在扇三角洲前缘及分流河道特征上得到很好的展示;4)岩石物理实验和实际资料应用均表明,ρE/σ为研究区脆性的最佳表征公式,效果好于Rickman经典公式与其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致密储层 页岩油 岩石物理实验 横波速度 杨氏模量 泊松比 脆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心力学实验刻度弹性参数的页岩脆性评价方法改进
10
作者 王团 赵海波 +3 位作者 郑建东 乔卫 唐晓花 田得光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5-42,共8页
页岩储层的规模动用关键在于水力压裂造缝,复杂缝网形成的地质因素取决于天然裂缝、水平应力差及脆性,高脆性是压裂形成缝网的必要条件之一。针对现有弹性参数脆性指数评价方法中杨氏模量和泊松比权重系数占比不清的问题,在岩心三轴力... 页岩储层的规模动用关键在于水力压裂造缝,复杂缝网形成的地质因素取决于天然裂缝、水平应力差及脆性,高脆性是压裂形成缝网的必要条件之一。针对现有弹性参数脆性指数评价方法中杨氏模量和泊松比权重系数占比不清的问题,在岩心三轴力学测试和全岩样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应力-应变曲线的脆性评价指标,通过统计交会分析,明确杨氏模量和泊松比对岩石脆性敏感程度,并且根据脆性评价指标和杨氏模量及泊松比的相关系数,采用等比例方式进一步刻度杨氏模量和泊松比的权重系数,改进了现有的弹性参数脆性指数评价方法。东部盆地页岩层系应用实例表明,岩心力学实验刻度后的弹性参数脆性评价方法更加合理有效,能更好地反映页岩储层脆性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脆性评价 力学测试 弹性参数 杨氏模量 泊松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与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邢亦明 赵亚子 +1 位作者 苏建男 林先和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0-104,共5页
目的 研究中性粒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NHR)与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3年6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青年(年龄18~45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9例,根据Syntax评分分为Syn... 目的 研究中性粒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NHR)与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3年6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青年(年龄18~45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9例,根据Syntax评分分为Syntax低危组(n=85)和Syntax中高危组(n=24),以同时期冠状动脉造影阴性患者为阴性对照组(非冠心病组,n=52),收集一般临床资料及相关血清学指标,计算出NHR值,使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及Logistics回归分析NHR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并进一步进行亚组分析及交互性检验。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价NHR在预测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中的价值。结果 性别、吸烟率、饮酒率、糖尿病史、中性粒细胞绝对数、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NHR、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载脂蛋白B(APOB)、空腹血糖、糖基化血红蛋白在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两比较中,中性粒细胞绝对数、NHR在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体质量指数(BMI)在非冠心病组与Syntax中高危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DL-C、空腹血糖、糖基化血红蛋白在Syntax低危组与非冠心病组及Syntax中高危组与非冠心病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肌酐、APOB在Syntax低危组与非冠心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酰甘油、脂蛋白(a)[LP(a)]、VLDL-C在Syntax低危组与Syntax中高危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NHR与Syntax评分呈正相关(r=0.322,P<0.01)。单因素及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HR(OR=1.265,95%CI:1.097~1.458,P<0.05)是青年急性心肌梗死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亚组分析显示,NHR在BMI≥24 kg/m^(2)、吸烟、饮酒人群中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均呈显著相关(均P<0.05),交互作用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OC曲线显示,NHR预测青年急性心肌梗死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曲线下面积(AUC)为0.758,截断值为7.0319,敏感度83.3%,特异度63.53%。结论 NHR在预测青年急性心肌梗死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上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 青年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直接拉伸与压缩变形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3
12
作者 余贤斌 王青蓉 +3 位作者 李心一 谢强 纳裕康 宋战平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8-22,共5页
采用自行研制的可对同一岩石试样进行单轴压缩和直接拉伸的试验装置,对3种岩石进行了压缩和直接拉伸试验。结果表明,这3种岩石的压缩弹性模量均大于拉伸弹性模量,压缩与拉伸弹性模量之比分别为1.1,1.4,2.5。压缩泊松比也大于拉伸泊松比... 采用自行研制的可对同一岩石试样进行单轴压缩和直接拉伸的试验装置,对3种岩石进行了压缩和直接拉伸试验。结果表明,这3种岩石的压缩弹性模量均大于拉伸弹性模量,压缩与拉伸弹性模量之比分别为1.1,1.4,2.5。压缩泊松比也大于拉伸泊松比。研究表明:直接拉伸下切线泊松比随荷载的增加而减小,与压缩下泊松比的变化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 直接拉伸 压缩 弹性模量 泊松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氏模量和泊松比反射系数近似方程及叠前地震反演 被引量:116
13
作者 宗兆云 印兴耀 +1 位作者 张峰 吴国忱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786-3794,共9页
杨氏模量和泊松比等岩石弹性参数是表征页岩气储集体岩石脆性、评价储层含气特征的重要特征参数,而叠前地震反演是从地震资料中获取此类参数的有效途径.地震波反射系数方程是叠前反演的基础.首先,在平面波入射等假设条件下推导了基于杨... 杨氏模量和泊松比等岩石弹性参数是表征页岩气储集体岩石脆性、评价储层含气特征的重要特征参数,而叠前地震反演是从地震资料中获取此类参数的有效途径.地震波反射系数方程是叠前反演的基础.首先,在平面波入射等假设条件下推导了基于杨氏模量(Y)、泊松比(σ)和密度(D)的纵波反射系数线性近似方程(YPD反射系数近似方程),该方程建立了地震纵波反射系数与杨氏模量反射系数、泊松比反射系数和密度反射系数的线性关系;其次,对该方程的精度和适用条件进行了分析,模型分析表明,在入射角为40°时,该方程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最后,建立了一种稳定获取杨氏模量和泊松比的叠前地震直接反演方法.模型试算和实际资料试处理表明,基于新方程的反演方法能够稳定合理的直接从叠前地震资料中获取杨氏模量和泊松比参数,提供了一种高可靠性的页岩气"甜点"地震识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反射系数 杨氏模量 泊松比 叠前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年龄结构、性别结构与居民消费——基于省际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8
14
作者 邱俊杰 李承政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5-131,共7页
本文研究发现,中国居民消费不足与人口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的变化密切相关。基于生命周期储蓄率模型逆推出居民消费率模型,利用中国1991-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对人口年龄结构、性别结构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估计,主要结论如下:少儿... 本文研究发现,中国居民消费不足与人口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的变化密切相关。基于生命周期储蓄率模型逆推出居民消费率模型,利用中国1991-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对人口年龄结构、性别结构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估计,主要结论如下: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与居民消费率正相关,人口性别比系数为正,但稳健性较差,养老保险覆盖率的上升并未显著提升居民消费率。因此,政府应继续完善养老保障制度,并在制定长期宏观经济政策时应将未来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考虑进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率 少儿抚养比 老年抚养比 性别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叠前地震的脆性预测方法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25
15
作者 刘勇 方伍宝 +3 位作者 李振春 滕龙 罗亨 许凯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25-432,共8页
页岩储层的开发主要依赖于水力压裂,因此有必要研究储层的岩石力学性质。利用地球物理方法分析岩石脆性特征、反演杨氏模量和泊松比对于页岩气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贝叶斯理论,通过最小二乘构建反演方法对杨氏模量和泊松比进行直接... 页岩储层的开发主要依赖于水力压裂,因此有必要研究储层的岩石力学性质。利用地球物理方法分析岩石脆性特征、反演杨氏模量和泊松比对于页岩气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贝叶斯理论,通过最小二乘构建反演方法对杨氏模量和泊松比进行直接反演,有效避免了常规AVO反演密度项的不稳定和参数转换过程中的误差积累,提高了反演结果精度。同时借助后验协方差矩阵,对反演结果进行了不确定性分析,发现其不确定性有明显的降低。利用反演得到的杨氏模量和泊松比,进一步计算目的层脆性指数(BI),并通过微地震监测数据对预测结果进行验证,为寻找有利压裂区域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应用实际资料预测的脆性结果与测井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显示了方法具有一定的应用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氏模量 泊松比 叠前反演 贝叶斯理论 脆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骨料混凝土阻尼比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柯国军 郭长青 +4 位作者 胡绍全 陈振富 石建军 孙德纶 陈俊杰 《混凝土》 CAS CSCD 2002年第10期34-37,共4页
作者测定了页岩陶粒混凝土不同强度时的阻尼比和弹性模量 ,通过研究轻骨料混凝土粗骨料界面 。
关键词 轻骨料混凝土 陶粒 阻尼比 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观各向同性冻土弹性常数及强度预测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正中 牟声远 +3 位作者 牛永红 陈立杰 刘军 刘旭东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01期475-480,共6页
在分析冻土形成过程及其组构前提下,从冻土细观结构特征出发,将冻土视为由冰层与干硬土层黏结组成的横观各向同性固体介质。根据复合材料力学理论,求出冻土各向同性面内及面外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基于Tsai-Wu准则,预测了横观各向同性冻... 在分析冻土形成过程及其组构前提下,从冻土细观结构特征出发,将冻土视为由冰层与干硬土层黏结组成的横观各向同性固体介质。根据复合材料力学理论,求出冻土各向同性面内及面外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基于Tsai-Wu准则,预测了横观各向同性冻土的强度。根据实验数据,分析了不同组分对冻土弹性常数及强度的影响。在工程应用中可根据环境温度及土质、系统有无水分补给、温降速度与冻结速率是否同步、冻土受力方向与冻结封面方向的具体情况选用即可,从而大幅降低室内外试验次数。为冻土工程数值计算奠定了基础,为进一步了解冻土力学特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观各向同性 冻土 弹性模量 泊松比 强度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泥岩地层地应力纵向分布特征与规律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东涛 童亨茂 +2 位作者 赵海涛 吕雪 张昊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14年第4期352-362,共11页
以实际沉积地层中抽象出来的砂泥岩地层概念模型为研究对象,在盆地构造力学、岩石力学性质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应力场数值模拟法研究分析砂泥岩地层中的纵向地应力分布特征和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水平主应力在砂泥岩的分界面发生突变,变化... 以实际沉积地层中抽象出来的砂泥岩地层概念模型为研究对象,在盆地构造力学、岩石力学性质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应力场数值模拟法研究分析砂泥岩地层中的纵向地应力分布特征和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水平主应力在砂泥岩的分界面发生突变,变化程度主要与两侧岩石的力学性质差异相关,也与区域构造应力有一定关联;杨氏模量对最大水平主应力影响程度大于对最小水平主应力的影响,泊松比对地层最小水平主应力影响程度大于对最大水平主应力的影响。杨氏模量和泊松比对最大水平主应力的影响,在伸展应力状态下前者影响相对较小,走滑应力状态下,影响程度基本相同,挤压应力状态下,前者影响程度相对较大;而对于最小水平主应力的影响,在三种应力状态下,泊松比的影响均大于杨氏模量。地层的岩性变化方式(渐变或突变)对地层最小水平应力差产生显著影响,厚度变化对地层最小水平应力差大小无影响。上述认识可以指导砂泥岩地层的压裂和储层改造,改善压裂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应力分布 数值模拟 泊松比 杨氏模量 砂泥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储层纵横波叠前联合反演方法 被引量:28
19
作者 张广智 杜炳毅 +3 位作者 李海山 陈怀震 李振振 印兴耀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4141-4149,共9页
杨氏模量与密度乘积(Eρ)能够突显页岩气储层的异常特征,泊松比能够指示储层的含流体性.与常规叠前弹性参数反演相比,基于Eρ、泊松比和密度的叠前纵横波联合反演可以获得更加精确的弹性参数,为页岩气储层识别和流体预测提供可靠的依据... 杨氏模量与密度乘积(Eρ)能够突显页岩气储层的异常特征,泊松比能够指示储层的含流体性.与常规叠前弹性参数反演相比,基于Eρ、泊松比和密度的叠前纵横波联合反演可以获得更加精确的弹性参数,为页岩气储层识别和流体预测提供可靠的依据.首先,推导了基于Eρ、泊松比和密度的纵波和转换波反射系数近似方程,利用典型模型对新推导的反射系数方程做精度分析,当入射角小于30°时,新推导的反射系数公式具有较高的精度;其次,充分利用纵波和转换波的信息,在贝叶斯的框架下,建立叠前纵横波联合反演流程,进行Eρ、泊松比和密度的直接反演,避免了间接反演带来的累积误差;最后,利用实际工区井模型数据进行算法测试,结果表明,该反演方法所获得的Eρ、泊松比和密度的估计值与真实值吻合较好,满足精细地震反演的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前联合反演 页岩气储层 贝叶斯理论 杨氏模量 泊松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常规储层脆性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10
20
作者 刘震 张军华 +2 位作者 于正军 任瑞军 孙有壮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99-1507,共9页
简要论述了脆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总结了7种最主要的脆性指数表达式,阐述了各自的物理含义。将储层脆性的预测方法分为基于传统方法的地震脆性反演方法与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脆性预测方法,评价了两种方法的优缺点:... 简要论述了脆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总结了7种最主要的脆性指数表达式,阐述了各自的物理含义。将储层脆性的预测方法分为基于传统方法的地震脆性反演方法与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脆性预测方法,评价了两种方法的优缺点:传统方法应用广泛、算法相对成熟、稳定可靠但需要大量先验知识,在复杂地质条件下效果受限;深度学习方法可以适应复杂地质条件,无需先验信息,原理和操作简单,但是训练过程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和时间。介绍了贝叶斯AVAZ脆性直接反演、基于测井导数和波动率属性的机器学习脆性预测、基于CNN-LSTM模型的混合神经网络脆性预测等新技术。最后,展望了脆性预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常规储层 脆性指数 杨氏模量 泊松比 叠前反演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