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6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ptimization Method for Evaluating Wind Power Penetration Limit Constrained by Load Following Capacity 被引量:3
1
作者 Zechun HU Zijiao HAN +1 位作者 Fang ZHANG Xu XIE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10-14,60,共6页
关键词 功率极限 容量约束 负载 评估 穿透 优化 跟踪能力 混合整数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nimum Load-curtailment in Transmission Network Planning Considering Integrated Wind Farms 被引量:14
2
作者 CHEN Yan WEN Jinyu CHENG Shijie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4期I0003-I0003,5,共1页
提出应用鲁棒线性优化理论来研究电网规划中含多个风电场的最小切负荷量计算问题,为含多个风电场的系统安全性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根据Seng-Cheol Kang提出的鲁棒线性优化理论,建立电网规划中考虑风电场影响的最小切负荷量模型。... 提出应用鲁棒线性优化理论来研究电网规划中含多个风电场的最小切负荷量计算问题,为含多个风电场的系统安全性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根据Seng-Cheol Kang提出的鲁棒线性优化理论,建立电网规划中考虑风电场影响的最小切负荷量模型。该模型以出力上下限和出力期望值来描述风电场的出力,最终转化为一确定性的线性规划问题并进行求解。在计及或不计及发电机调整的情况下,该模型均能够给出最安全的切负荷方案,除此以外还能给出更多介于最可靠与最经济之间的切负荷方案,实现灵活决策;在计及发电机出力可调的情况下,该模型能够给出相应的发电机出力方案;该模型能够初步给出各种切负荷方案下电网规划方案的可靠程度。基于修正的Garver’s 6节点系统和修正的巴西南部46节点系统算例测试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文摘要 内容介绍 编辑工作 期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ull Range Power Control Strategies for Variable-Speed Fixed-Pitch Wind Turbines 被引量:1
3
作者 CHEN Jie GONG Chunying CHEN Jiawei CHEN Ran YAN Yangguang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0期I0014-I0014,共1页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组 功率控制策略 定桨距 风力涡轮机 变速 公用事业 农村地区 城市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电叶片牵引疲劳加载的等效阻尼比计算方法研究
4
作者 周爱国 施金磊 +2 位作者 李佳峻 朱玉田 董涛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31-537,共7页
为在不获得叶片详细属性的情况下得到叶片的等效阻尼比及其与响应幅值的变化关系,提出一种基于牵引式加载的叶片等效阻尼比计算方法。基于振动理论,分析叶片在不同周期性激励作用下的响应特性,构建等效阻尼比、变形量和稳态振幅之间的... 为在不获得叶片详细属性的情况下得到叶片的等效阻尼比及其与响应幅值的变化关系,提出一种基于牵引式加载的叶片等效阻尼比计算方法。基于振动理论,分析叶片在不同周期性激励作用下的响应特性,构建等效阻尼比、变形量和稳态振幅之间的映射关系。采用牵引式设备对3支大型叶片进行阶梯加载并计算其各阶段振幅下的等效阻尼比,揭示叶片等效阻尼比与稳态振幅的近线性关系,在满载阶段叶片的等效阻尼比达到小振幅下的2~3倍,同时将计算结果与自由衰减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基于牵引式加载计算叶片等效阻尼比方法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叶片 等效阻尼比 牵引式加载 疲劳测试 动力特性 振动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土中多筒导管架基础的循环承载特性
5
作者 张浦阳 冯嘉成 +1 位作者 乐丛欢 丁红岩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83-695,共13页
为研究海上风机基础在周期性循环荷载下的承载特性,本文针对不同形式的多筒导管架基础结构和加载方向,采用模型试验与有限元相结合的方法,对多筒导管架基础在饱和砂土中的单调水平承载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加载角度对多筒导管... 为研究海上风机基础在周期性循环荷载下的承载特性,本文针对不同形式的多筒导管架基础结构和加载方向,采用模型试验与有限元相结合的方法,对多筒导管架基础在饱和砂土中的单调水平承载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加载角度对多筒导管架基础的单调极限承载力影响较小;在循环荷载作用下,基础的累积变形增长速率逐渐减缓,幅值比越大,循环累积转角越大,其中三筒导管架基础的累积转角略高于四筒导管架基础。此外,长周期循环荷载使基础卸载刚度最终趋于稳定,并维持在第1次循环后卸载刚度值的1.5~2倍。三筒和四筒导管架基础的塑性区主要集中在筒裙前侧顶部和端部,呈现楔形和勺型破坏模式,而筒底未形成贯通式破坏面。水平与弯矩加载作用下,基础的旋转中心位于筒基与泥面交界处,土压力集中分布在受压筒附近,后侧土体扰动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多筒导管架基础 极限承载力 循环荷载 卸载刚度 累积转角 塑性变形 土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尾流重定向风电场输出功率与载荷的联合优化
6
作者 刘军 武培东 +1 位作者 王启超 朱世祥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07-614,共8页
首先建立基于多翼型的偏航叶素-动量理论模型,用于计算偏航风力机的载荷;并基于此模型,建立包含风电场功率与载荷的尾流重定向优化目标函数,并提出一种新的风电场输出功率与载荷的联合优化策略;基于Matlab软件,搭建3×3的风电场模... 首先建立基于多翼型的偏航叶素-动量理论模型,用于计算偏航风力机的载荷;并基于此模型,建立包含风电场功率与载荷的尾流重定向优化目标函数,并提出一种新的风电场输出功率与载荷的联合优化策略;基于Matlab软件,搭建3×3的风电场模型并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基于多翼型的偏航叶素-动量理论模型能准确计算偏航风力机叶片挥舞力矩,改进的尾流重定向优化与所提新型联合优化方法可在提升风电场功率的同时显著降低风电场载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尾流 风力机 功率 载荷 偏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边箱式Π型梁的抖振力展向相关性的试验研究
7
作者 李宇 冯朴 +1 位作者 陈哲 李加武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8-98,共11页
目前,Π型主梁作为中等跨度斜拉桥应用最广泛的主梁类型,关于其抖振力展向相关性方面的研究却极少.为提高Π型主梁的抖振计算精度,针对其抖振力展向相关性开展研究.在本次研究中,制作了3种不同宽高比(B∶H=5∶1、10∶1和15∶1)的双边箱... 目前,Π型主梁作为中等跨度斜拉桥应用最广泛的主梁类型,关于其抖振力展向相关性方面的研究却极少.为提高Π型主梁的抖振计算精度,针对其抖振力展向相关性开展研究.在本次研究中,制作了3种不同宽高比(B∶H=5∶1、10∶1和15∶1)的双边箱式Π型梁(bliuff double-side box girders,BDSBG)的节段模型,在两类格栅湍流场和均匀流引起的“特征湍流”中,通过测压试验获取了各测点的风压时程数据.利用这些数据计算出抖振力及其功率谱、抖振力的展向互相关系数和展向相干函数,进一步探讨了不同的B∶H和湍流场对BDSBG的抖振力的功率谱和抖振力展向相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B∶H的增加,BDSBG的抖振力的能量逐渐减小;湍流场的湍流度越大,提供给BDSBG的抖振力的能量也就越多;另外,格栅湍流会极大地削弱涡脱频率对BDSBG的抖振力功率谱的影响.2)随着B∶H的增加,BDSBG的抖振力展向的相关性和相干性都逐渐增大,且二者都远大于脉动风展向的相关性和相干性,而且这种差距会随着B∶H的增加而进一步增大;此外,随着湍流场的湍流度增加,BDSBG的抖振力展向相关性也会逐渐增大,但BDSBG的抖振力展向相干性的离散性和涡脱频率对BDSBG的抖振力展向相干性的影响,都会逐渐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边箱式Π型梁 宽高比 抖振力 功率谱 展向相关性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动态频率约束和多重不确定性的风电装机容量优化
8
作者 叶婧 何杰辉 +3 位作者 张磊 蔡俊文 林宇琦 谢继豪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292-1303,共12页
随着风电装机容量不断增加,新型电力系统的频率安全问题愈发凸显.为了保障系统频率安全和提高系统调频能力,确定合理的风电装机规模,提出一种考虑动态频率约束以及负荷侧惯量的风电装机容量优化模型.首先,推导出含负荷侧惯量的动态频率... 随着风电装机容量不断增加,新型电力系统的频率安全问题愈发凸显.为了保障系统频率安全和提高系统调频能力,确定合理的风电装机规模,提出一种考虑动态频率约束以及负荷侧惯量的风电装机容量优化模型.首先,推导出含负荷侧惯量的动态频率响应模型;其次,考虑到风电、负荷以及负荷侧惯量具有不确定性,引入模糊机会约束,在计及动态频率约束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考虑多重不确定性模糊机会约束的风电装机容量优化模型,并将模型中的不确定性约束清晰等价类转换;最后,为了解决动态频率约束非线性特征问题,将优化问题分割成主问题和子问题进行求解,并以改进的10机系统验证所提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频率约束 负荷侧惯量 模糊机会约束 多重不确定性 风电装机容量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燕矶长江大桥猫道设计方案研究
9
作者 赵全成 张栋 蒋本俊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17,共8页
湖北燕矶长江大桥为主跨1860 m的内外缆不同垂度四主缆体系双层钢桁梁悬索桥,具有高低四缆、双缆窄距、小垂跨比、超大跨度、并联索鞍等特点,该桥猫道横向布置困难、索力大、布索空间小、过塔困难、抗风复杂。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三... 湖北燕矶长江大桥为主跨1860 m的内外缆不同垂度四主缆体系双层钢桁梁悬索桥,具有高低四缆、双缆窄距、小垂跨比、超大跨度、并联索鞍等特点,该桥猫道横向布置困难、索力大、布索空间小、过塔困难、抗风复杂。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三跨连续式非对称猫道设计方案。猫道采用等宽非对称断面布置,保证猫道面层、天桥施工效率的同时解决了双缆窄距带来的猫道横向布置难题;猫道承重索采用Φ60 mm标准抗拉强度2160 MPa高强度钢丝绳,减少承重索数量,结合双层承重索受力体系,有效解决了索力大及布索空间小的难题;猫道承重索采用穿塔方案,消除了并联索鞍带来的过塔难题;内、外缆猫道之间设置横向阻尼抗风装置及制振索,大幅降低了内、外缆猫道之间碰撞风险,提升了猫道使用的安全性与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不同垂度四主缆 猫道 等宽非对称断面 双层承重索 穿塔方案 抗风措施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用飞机大展弦比大柔性机翼高速静气动弹性载荷风洞试验
10
作者 尼早 黄一桓 谢海军 《空气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5-44,I0001,共11页
针对大展弦比大柔性机翼高速静气动弹性问题,通过开展大展弦比大柔性机翼高速静气动弹性载荷风洞试验,采用机翼翼根测力、模型变形视频测量等多种测量手段,研究了静气动弹性效应对机翼气动特性及载荷结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固定马赫... 针对大展弦比大柔性机翼高速静气动弹性问题,通过开展大展弦比大柔性机翼高速静气动弹性载荷风洞试验,采用机翼翼根测力、模型变形视频测量等多种测量手段,研究了静气动弹性效应对机翼气动特性及载荷结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固定马赫数下,迎角为正时,弹性模型的升力和阻力系数均小于刚性模型;固定迎角下,在不同马赫数范围内,弹性模型的升力、阻力系数和升力线斜率均小于刚性模型。在迎角0°~6°的范围内,翼根弯矩弹刚比小于翼根剪力弹刚比,证实了大展弦比大柔性机翼的静气动弹性效应可以在机翼翼根剪力不变的情况下有效降低机翼翼根弯矩。流场显示结果表明,机翼翼尖最大变形超过200 mm。机翼外侧受弹性变形影响产生了负扭转,减小了当地迎角,从而降低了翼根的剪力、弯矩和扭矩。本研究明确了静气动弹性效应对机翼载荷的重要影响,为大展弦比大柔性机翼载荷设计提供了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气动弹性 机翼载荷 风洞试验 大柔度机翼 大展弦比机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光-混蓄长周期互补发电优化调度研究
11
作者 张验科 罗笙月 +1 位作者 卢垚键 王远坤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66,共7页
为探究在大规模风电、光伏(简称风光)并网背景下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对风光的长周期互补调节能力,以风-光-混蓄联合运行所消纳的风光发电量最大为目的,构建了一种以风-光-混蓄系统剩余负荷方差最小为目标的风-光-混蓄长周期互补发电优化... 为探究在大规模风电、光伏(简称风光)并网背景下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对风光的长周期互补调节能力,以风-光-混蓄联合运行所消纳的风光发电量最大为目的,构建了一种以风-光-混蓄系统剩余负荷方差最小为目标的风-光-混蓄长周期互补发电优化调度模型,并采用逐步优化算法进行求解。算例计算结果表明,与未加装可逆式机组前的风-光-水系统相比,风-光-混蓄系统的风光消纳率期望值提高了8.56%,剩余负荷方差的期望值减小了99.38%,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能更好地发挥其风光调节能力,能在满足追踪电网负荷需求的同时提高风光发电的消纳率和风-光-混蓄系统的发电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混蓄系统 长周期互补 发电优化调度 风光消纳率 剩余负荷方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边界层中风力机载荷及功率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兴铎 李银然 +2 位作者 李仁年 魏魁 马清东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6,共8页
该文在风洞中构建出两种平均风切变指数和湍流强度的大气边界层风场,并开展均匀来流和大气边界层条件下风力机载荷及功率特性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风力机偏航运行时,机组轴向载荷减小,疲劳载荷增大,随着偏航角增大,风轮功率系数减小,... 该文在风洞中构建出两种平均风切变指数和湍流强度的大气边界层风场,并开展均匀来流和大气边界层条件下风力机载荷及功率特性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风力机偏航运行时,机组轴向载荷减小,疲劳载荷增大,随着偏航角增大,风轮功率系数减小,最优叶尖速比降低。在大气边界层来流条件下,风轮平均倾覆力矩系数和功率系数较均匀来流增大,机组疲劳载荷、极端载荷,及输出功率的非定常特性显著增加,且功率系数的概率分布更符合高斯分布。此外,风轮功率系数频谱与大气边界层来流速度频谱存在一定程度的关联性,在耦合区间出现Φ_(p)/Φ_(u)-f^(-2)的幂率关系。而功率系数频谱在超过约3倍转频后基本维持水平趋势,表明湍流来流与输出功率的调制作用在该频率处开始解耦,解耦后风力机功率输出受湍流来流的影响较弱,其功率谱响应主要取决于风轮的自身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轴风力机 大气边界层 湍流 功率 载荷 风洞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沙流对沙漠光伏组件及其发电效率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斌 周之杰 +4 位作者 李正农 宫博 王相军 董金爽 刘喜杰 《空气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4-79,I0002,63,共18页
沙漠光伏组件常年遭受风沙流的侵袭,引发了一系列风沙灾害,包括电站地表蚀积、板面积尘、板面冲蚀磨损以及组件的结构破坏。这些不仅严重威胁了光伏组件的安全运行,还显著降低了其发电效率。然而,当前建筑荷载规范尚未涵盖风沙流对沙漠... 沙漠光伏组件常年遭受风沙流的侵袭,引发了一系列风沙灾害,包括电站地表蚀积、板面积尘、板面冲蚀磨损以及组件的结构破坏。这些不仅严重威胁了光伏组件的安全运行,还显著降低了其发电效率。然而,当前建筑荷载规范尚未涵盖风沙流对沙漠光伏组件运行安全与发电效率的具体影响,也缺乏相应的抗风沙设计指南。本文系统概述了沙漠光伏组件在风沙作用下的多方面研究进展。首先,探讨了风沙流的基本特性及光伏阵列干扰下的风沙运动特性,揭示了光伏电站内复杂的风沙流场结构及其对组件的影响机制。其次,分析了光伏组件在风沙环境中的净风荷载、风沙荷载以及沙颗粒冲击荷载特性,指出沙颗粒冲击荷载对组件安全的重要性。随后,研究了板面积尘的规律和冲蚀磨损特性,明确了积尘和冲蚀对组件性能的影响,综合评估了风沙作用对组件发电效率的具体影响,并总结了当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针对沙漠光伏组件面临的风沙挑战,本文提出采用现场实测、风沙洞试验、数值模拟与理论分析等方法并结合压电传感和扫描电子显微等先进技术,以深入研究沙漠光伏组件的风沙流场特性、风沙作用机制、发电效率损失规律以及抗风沙设计理论与措施,并提高研究的精度和可靠性。本研究不仅加深了对沙漠光伏组件在风沙环境中行为特性的理解,还为未来抗风沙设计规范的制定和沙漠光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光伏组件 风沙流场 风沙荷载 板面积尘 冲蚀磨损 发电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功率能量比的全直流风电系统汇集线路故障选线方法
14
作者 李攀龙 侯俊杰 +3 位作者 樊艳芳 宋国兵 吴小芳 刘梦瑶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54-165,共12页
全直流风电系统能够有效地解决交流电缆对地电容导致的无功功率及电压波动等问题,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之一。针对全直流风电系统汇集支路多,相邻线路间的故障特征差异小和阈值整定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卷积功率能量比的全直流风电系统汇集... 全直流风电系统能够有效地解决交流电缆对地电容导致的无功功率及电压波动等问题,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之一。针对全直流风电系统汇集支路多,相邻线路间的故障特征差异小和阈值整定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卷积功率能量比的全直流风电系统汇集线路故障选线方法。首先,分析了故障线路与非故障线路的频域暂态功率幅值特征,发现在特征频带下,故障线路的暂态功率大于非故障线路。其次,构造了一种时域故障特征量——卷积功率,对频域暂态功率特征进行有效提取。同时,为了提高耐受过渡电阻能力,提出了各汇集线路与汇流母线出口处时域卷积功率能量比,分析发现在特征频带内时域卷积功率能量比可以有效识别故障线路。结合故障启动判据、选极判据构成故障选线识别方案。最后,PSCAD/EMTDC仿真结果表明:所提选线方法可以正确识别全直流风电系统汇集线路中的故障线路,在80?过渡电阻和20 dB的噪声干扰下仍能有效识别故障,且无需仿真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直流风电系统 故障选线 特征频带 卷积功率能量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市场下含风电电力系统数据驱动负荷频率弹性控制
15
作者 曾一明 卜旭辉 尹艳玲 《可再生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73-680,共8页
随着电力市场各区域间功率交换愈加频繁,电力系统稳定性也受到影响。为了解决电力市场下各区域间功率交易以及拒绝服务攻击对风能电力系统的干扰,在考虑到多区域风能电力系统模型难以建立的前提下,文章设计了基于数据驱动的负荷频率控... 随着电力市场各区域间功率交换愈加频繁,电力系统稳定性也受到影响。为了解决电力市场下各区域间功率交易以及拒绝服务攻击对风能电力系统的干扰,在考虑到多区域风能电力系统模型难以建立的前提下,文章设计了基于数据驱动的负荷频率控制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采集输入、输出数据,利用紧格式动态线性化技术对伪偏导数进行参数估计,设计出一种改进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算法;然后,引入抗饱和补偿控制算法解决控制系统因输入饱和而造成的输出不跟随问题,并理论性证明了控制算法的稳定性;最后,以三区域风电系统为例,通过Matlab仿真验证文章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市场 风能电力系统 负荷频率控制 无模型自适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惯质比的调谐惯质阻尼器试验分析
16
作者 李筱乐 石文龙 +1 位作者 虞文桂 马立光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04-310,共7页
普通调谐质量阻尼器为使阻尼器减振效果达到最佳范围,通常质量块质量须达到结构总质量的数十到数百分之一,对大型结构和建筑来说,阻尼器质量可达数百乃至上千吨。将惯容阻尼器与调谐质量阻尼器(Tuned Mass Damper,TMD)相结合,设计一款... 普通调谐质量阻尼器为使阻尼器减振效果达到最佳范围,通常质量块质量须达到结构总质量的数十到数百分之一,对大型结构和建筑来说,阻尼器质量可达数百乃至上千吨。将惯容阻尼器与调谐质量阻尼器(Tuned Mass Damper,TMD)相结合,设计一款调谐惯质阻尼器试件,通过调整质量块质量、质量飞轮质量、弹簧刚度等参数进行试验研究。在确保阻尼器能够正常运作的前提下,结合试验数据分析研究该类试件惯质比范围,并采用谐波合成法对其在脉动风荷载下超高层结构的振动控制效果进行数值模拟,从而验证附加惯容系统实现TMD质量块轻量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调谐质量阻尼器 惯质比 脉动风荷载 轻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天气分型的区域风光出力互补规律评价与并网容量优化方法
17
作者 张璟 万皓 +6 位作者 高洁 朱非林 卢鹏 刘为锋 徐斌 樊宇堃 钟平安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1-122,共12页
【目的】风光互补发电存在波动性和间歇性,给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效率带来巨大挑战。现有研究多单一分析风光出力或容量配置,缺乏基于天气分型的综合风光出力互补规律评价与并网容量优化的研究。【方法】针对此问题,研究基于青海省2020... 【目的】风光互补发电存在波动性和间歇性,给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效率带来巨大挑战。现有研究多单一分析风光出力或容量配置,缺乏基于天气分型的综合风光出力互补规律评价与并网容量优化的研究。【方法】针对此问题,研究基于青海省2020年气象数据,计算并归一化处理风光出力并构建风光出力矩阵。采用K-means算法划分天气类型,通过波动互补率和爬坡互补率指标,分别从波动性和爬坡性两个方面评估不同天气类型下的风光出力互补特性。此外,从多个时间尺度对区域的逐日、逐月风光互补特性开展定量评价。最后,建立风光并网容量比例优化模型,采用蛇鹫优化算法和枚举法相互参证的方式对波动互补率和爬坡互补率进行优化,以确定最佳风光并网容量比例。【结果】结果表明:(1)青海地区的风光出力季节差异显著,夏秋季节两者之间具有良好的互补性,可以形成有效的互补发电系统。(2)不同天气类型对风光互补性影响显著,晴朗天气下风光互补性较弱,多云或突变天气下互补性相对较强。(3)所有天气类型的爬坡互补率均值为20.74%,远高于波动互补率的均值1.84%,表明风光联合出力可以有效降低出力爬坡率,增强系统的可靠性。(4)不同天气类型下,优化风光并网容量比例可以最大化互补率指标,实现最佳互补效果。【结论】研究结果能够有效揭示不同天气类型下的风光出力互补特性,并确定最佳风光并网容量比例,为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规划、建设和运行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出力互补特性 天气分型 风光并网容量比例优化 K-MEANS聚类 蛇鹫优化算法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移动式桁架结构风雨耦合振动系数研究
18
作者 王建超 梁家和 康天蓓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07-613,共7页
研究大跨移动式桁架结构在风雨耦合作用下的响应特性,为该类结构的抗风雨设计提供参考。采用谐波叠加法和Kaimal功率谱密度函数模拟不同风力等级下的脉动风速时程,并进行雨荷载时程的模拟。利用Midas Gen软件建立大跨移动式桁架结构模型... 研究大跨移动式桁架结构在风雨耦合作用下的响应特性,为该类结构的抗风雨设计提供参考。采用谐波叠加法和Kaimal功率谱密度函数模拟不同风力等级下的脉动风速时程,并进行雨荷载时程的模拟。利用Midas Gen软件建立大跨移动式桁架结构模型,采用时程分析风雨耦合作用下结构的动力响应规律并计算不同风雨耦合等级下结构的位移风雨振动系数。结构迎风面桁架柱中部的风雨振动响应最为显著,迎风面桁架柱上部的风雨振动响应较为平缓;相比于风荷载单独作用,风雨耦合作用下位移增加了15%。在抗风雨设计中,建议相同等级下的结构振动系数取最大值:6级为1.40、8级为1.66、10级为1.79、12级为1.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移动式桁架结构 功率谱 风雨荷载 动力响应 位移风雨振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疲劳载荷的双馈风电场有功功率分配方法
19
作者 王瀚博 刘颖明 +3 位作者 王晓东 郭国先 王黎明 荆赫君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65-473,共9页
由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控制策略的双馈发电机(DFIG-VSG)组成的风电场在响应电网功率指令值(P_(grid))变化时,会加剧风电场内各台DFIG-VSG的主轴疲劳载荷。风电场中央控制器通过合理地将P_(grid)分配至各台DFIG-VSG,可使得风电场在响... 由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控制策略的双馈发电机(DFIG-VSG)组成的风电场在响应电网功率指令值(P_(grid))变化时,会加剧风电场内各台DFIG-VSG的主轴疲劳载荷。风电场中央控制器通过合理地将P_(grid)分配至各台DFIG-VSG,可使得风电场在响应P_(grid)变化的同时,降低场内各台DFIG-VSG的Ms疲劳载荷。为此,提出了一种计及主轴疲劳载荷的风电场有功功率分配方法。首先,构建可量化表示场内单台DFIG-VSG的有功功率指令值与其主轴力矩(M_(s_T))之间关系的离散化方程。然后,基于该离散化方程,在中央控制器中以各台DFIG-VSG的M_(s_T)波动总和最小作为目标函数,并根据P_(grid)以及各台DFIG-VSG的运行状态设定有功功率约束条件。最后,基于中央控制器中的fmincon算法实时分配各台DFIG-VSG所需的有功功率指令值。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分配方法的有效性及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虚拟同步发电机 主轴疲劳载荷 有功功率分配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荷和温度对CuSn12Ni2-C-GZ铜合金润滑磨损特性的影响
20
作者 李振华 张帆 +2 位作者 成凌锋 王其良 王建梅 《润滑与密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8-95,共8页
为研究风电齿轮箱行星齿轮用滑动轴承在重载低速工况下的润滑磨损特性,以滑动轴承拟用铸造锡青铜材料CuSn12Ni2-C-GZ铜合金为对象,考察其在不同载荷和温度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并分析其在高温重载下的磨损机制。结果表明:在实验参数范围内,... 为研究风电齿轮箱行星齿轮用滑动轴承在重载低速工况下的润滑磨损特性,以滑动轴承拟用铸造锡青铜材料CuSn12Ni2-C-GZ铜合金为对象,考察其在不同载荷和温度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并分析其在高温重载下的磨损机制。结果表明:在实验参数范围内,CuSn12Ni2-C-GZ铜合金在混合润滑下的摩擦因数在0.05~0.07范围内,载荷变化对摩擦因数和磨损体积的影响较大,高载荷下温度变化对摩擦因数和磨损体积的影响较大;相同参数下,室温时的比磨损率随着载荷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75℃时的比磨损率随载荷的增大而减小;室温时随着载荷增大,CuSn12Ni2-C-GZ铜合金磨损机制从轻微的磨粒磨损转变为塑性变形磨损;75℃时随着载荷增大,磨损机制从磨粒磨损、氧化磨损和轻微的剥层磨损转变为氧化磨损、黏着磨损、严重塑性变形磨损和剥层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Sn12Ni2铜合金 润滑磨损特性 滑动轴承 低速重载 风电齿轮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