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典型沙洲形态与河道的关系 被引量:20
1
作者 李志威 王兆印 张康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8-73,共6页
沙洲是冲积河道泥沙长期淤积的产物,河道既为沙洲提供发育空间又约束沙洲自由发展。以沙洲的卫星图片为依据,选取长江、汉江、西江、湘江、黑龙江、密西西比河及额尔齐斯河的653个单个沙洲及所在河道作为统计对象,初步划分了3种典型沙... 沙洲是冲积河道泥沙长期淤积的产物,河道既为沙洲提供发育空间又约束沙洲自由发展。以沙洲的卫星图片为依据,选取长江、汉江、西江、湘江、黑龙江、密西西比河及额尔齐斯河的653个单个沙洲及所在河道作为统计对象,初步划分了3种典型沙洲形态:椭圆形、竹叶形和镰刀形,并统计分析了3种沙洲自身形态及其与河道的关系。研究表明,椭圆形沙洲分布最为广泛数量最多,其次是竹叶形和镰刀形沙洲。竹叶形沙洲的周长和面积一般较大,镰刀形居中,椭圆形较小。沙洲面积与周长,沙洲面积与河宽都呈幂函数关系。沙洲洲面中点的宽度与河宽相关性好,相关系数依次是,镰刀形>竹叶形>椭圆形;沙洲周长与河宽相关性较好,相关系数依次是镰刀形>竹叶形>椭圆形。沙洲将河道分成主汊和支汊,3种典型沙洲的河道分汊比均保持在0.09至0.97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积河道 沙洲 沙洲形态 河宽 分汊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人工输水渠道高填方段溃决洪水情景 被引量:7
2
作者 王静 李娜 +1 位作者 郑敬伟 韩松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8-155,200,共9页
为防范大型人工输水渠道的高填方段在超常外力下一旦溃决无法用概率表征的潜在风险,需建立适宜的情景分析手段,以模拟与评估不同溃口规模下多种调控手段联合运用在应急处置中的有效性。利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发的洪涝仿真模... 为防范大型人工输水渠道的高填方段在超常外力下一旦溃决无法用概率表征的潜在风险,需建立适宜的情景分析手段,以模拟与评估不同溃口规模下多种调控手段联合运用在应急处置中的有效性。利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发的洪涝仿真模型,通过改进立交河道计算单元的拓扑关系和退水闸模拟方式,建立了渠道一维、溃口流量及两岸二维同步耦合计算的溃堤洪水淹没模型。以某大型人工输水渠道典型高填方段为例,分类对比分析了不同溃口宽度、关闸时间和退水闸是否启用等共12种情景下的洪水淹没特征变化。结果表明:溃口宽度的增加对溃决洪水淹没范围和程度的影响较小;关闸时间越早,越可以有效减少淹没区的面积和水深,且在3h内效果更明显;当地形和构筑物条件有利于洪水扩散时,及早关闸对淹没范围的减小幅度更大;在洪水不容易扩散的区域,及早关闸对淹没水深的减小幅度更大;退水闸启用后对淹没的减轻作用与退水闸和溃口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距离有关,位于溃口上游且距离越近时越有效。研究可为大型人工输水渠道制定或完善相应应急预案提供基本的手段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输水渠道 高填方段 溃决洪水 情景分析 溃口宽度 节制闸 退水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渠弯道交汇口水动力特性数值模拟 被引量:12
3
作者 曾诚 尹雨然 +4 位作者 陈辰 周婕 邱斐 白一墨 王玲玲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15,38,共8页
为研究不同宽深比和径宽比对明渠弯道交汇口水动力特性的影响规律,利用体积函数法(VOF)追踪自由表面,采用RNG k-ε模型封闭控制方程,建立明渠弯道交汇水流三维数值模型对3种宽深比和3种径宽比的5种组合工况进行了模拟,分析了交汇口附近... 为研究不同宽深比和径宽比对明渠弯道交汇口水动力特性的影响规律,利用体积函数法(VOF)追踪自由表面,采用RNG k-ε模型封闭控制方程,建立明渠弯道交汇水流三维数值模型对3种宽深比和3种径宽比的5种组合工况进行了模拟,分析了交汇口附近的水面形态、流速分布、断面环流和分离区形态等特征。结果表明:随着宽深比的增大或径宽比的减小,交汇口附近水面跌落程度减弱;与径宽比相比,宽深比对弯道交汇口以及下游区域内流速分布的不均匀性影响较大,宽深比增大,纵向流速变幅增大,流速分布更加不均匀,水流偏转效应增强;宽深比或径宽比减小导致弯道处环流强度增大;宽深比或径宽比增大,弯道处回流结构增强,分离区尺寸增大,水平方向上形态更加狭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渠弯道水流 支流入汇 宽深比 径宽比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形薄壁堰过流能力试验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靖 常倩 +1 位作者 张庆华 李树宁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8-43,共6页
鉴于Z形堰的水流特性及过流能力尚未见到相关报道,为研究Z形堰的过流能力,采用概化水工模型,进行了6个堰型方案、12组流量的水工模型试验。结果表明,Z形堰的过流能力大于直线堰,且Z形堰的展宽比越大,流量扩大倍数越大;Z形堰的流量计算... 鉴于Z形堰的水流特性及过流能力尚未见到相关报道,为研究Z形堰的过流能力,采用概化水工模型,进行了6个堰型方案、12组流量的水工模型试验。结果表明,Z形堰的过流能力大于直线堰,且Z形堰的展宽比越大,流量扩大倍数越大;Z形堰的流量计算可采用通用的堰流公式,其综合流量系数与堰上水深、堰高、展长、前堰宽、后堰宽等因素有关,展宽比、前后堰宽比越大,流量系数越大;堰上水深与堰高之比越大,流量系数越小。利用试验数据给出了考虑堰上水深与堰高之比、展宽比、前后堰宽比等因素的Z形堰流量系数估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形堰 流量系数 展宽比 过流能力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渠底高对分水口水力特性影响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王文娥 刘海强 胡笑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60-68,共9页
目前对灌区分水口水力性能的研究多集中在主渠和侧渠底部高程相等的情况下,对于普遍存在的侧渠底部高程高于主渠时的分流特性缺乏系统研究。该文在试验基础上,利用FLOW-3D软件对侧渠不同底高、主渠来流量的矩形渠道分水口进行了数值模... 目前对灌区分水口水力性能的研究多集中在主渠和侧渠底部高程相等的情况下,对于普遍存在的侧渠底部高程高于主渠时的分流特性缺乏系统研究。该文在试验基础上,利用FLOW-3D软件对侧渠不同底高、主渠来流量的矩形渠道分水口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将主渠各断面水深、流速的模拟值与实测值进行对比,发现流速变化与实测值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相对误差均小于10%,利用FLOW-3D对分水口进行数值计算具有合理可信性。结果表明:分水口处的水面波动受主渠来流的影响,流量越大,波动越大;高于侧渠底高的水流会对低于侧渠底高的下层水流产生影响,使下层水流具有向上的流速分量,参与分水口分流;同一主渠来流量下,随侧渠底高的增加,侧渠进口断面最大流速和水深逐渐减小;侧渠进口断面靠近上游端的区域湍动较大,而在下游端靠近底部湍动能值较小。研究为灌区配水及水量控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分析 流量 流速 矩形渠道 分水口 渠宽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沙洪水后黄河下游游荡段宽深比变化规律 被引量:7
6
作者 李洁 夏军强 张诗媛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6-30,共5页
黄河下游汛期往往会发生含沙量超过300 kg/m3的高含沙洪水,使下游河床形态发生显著调整,研究高含沙洪水后游荡段平滩宽深比变化规律对充分认识下游河床演变特点具有重要意义。选取1970—1999年中13个高含沙洪水年份,以游荡段28个实测断... 黄河下游汛期往往会发生含沙量超过300 kg/m3的高含沙洪水,使下游河床形态发生显著调整,研究高含沙洪水后游荡段平滩宽深比变化规律对充分认识下游河床演变特点具有重要意义。选取1970—1999年中13个高含沙洪水年份,以游荡段28个实测断面地形资料为基础,计算了各年汛前及汛后的平滩河槽形态参数,分别从断面及河段尺度分析了高含沙洪水作用下河床形态的调整特点,探讨了汛期水沙条件、汛前河床形态等因素对游荡段平滩宽深比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汛后宽深比与花园口断面平均输沙率及汛前宽深比关系密切,可用幂函数表示;用2002年及2004年游荡段实测资料验证该幂函数关系式,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沙洪水 河床形态调整 宽深比 游荡段 黄河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六噻吩OTFT器件痕量NO_2气体传感器的制备及特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娴 蒋亚东 +1 位作者 谢光忠 太惠玲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16-19,34,共5页
以α-六噻吩(α-sexithiophene,α-6T)为有源层,二氧化硅(SiO2)为绝缘层,钛/金(Ti/Au)为电极,分别制备了沟道宽长比为40、160和640的有机薄膜晶体管(Organic thin-film transistors,OTFT)器件。讨论了OTFT器件的宽长比对二氧化氮气敏性... 以α-六噻吩(α-sexithiophene,α-6T)为有源层,二氧化硅(SiO2)为绝缘层,钛/金(Ti/Au)为电极,分别制备了沟道宽长比为40、160和640的有机薄膜晶体管(Organic thin-film transistors,OTFT)器件。讨论了OTFT器件的宽长比对二氧化氮气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α-6T的OTFT器件对二氧化氮气体具有较高的实时响应;OTFT器件对二氧化氮气体的气敏性能与沟道宽长比有依赖关系,随着沟道宽长比的增大,器件的响应灵敏度提高、响应时间延长,宽长比为160的器件气敏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道宽长比 有机薄膜晶体管 二氧化氮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宽深比U型弯道环流试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马淼 李国栋 宁健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2-56,共5页
采用多普勒超声测速仪(ADV),对小宽深比的U型弯道沿程断面上各不同垂线位置上的点进行了三维流速测量,并基于所测数据分析了主流线位置、横向流速沿垂线分布、环流结构以及环流强度等水力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60°断面后,水流的表... 采用多普勒超声测速仪(ADV),对小宽深比的U型弯道沿程断面上各不同垂线位置上的点进行了三维流速测量,并基于所测数据分析了主流线位置、横向流速沿垂线分布、环流结构以及环流强度等水力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60°断面后,水流的表层与底层主流线开始分离,形成复杂螺旋结构。水流进入弯道后,沿程各断面均形成一逆时针主环流,并且从75°断面开始,凹岸表层又出现与主环流方向相反的次生环流;环流强度最大值位置出现在弯道弯曲度1/3处附近。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弯道水流紊动特性和泥沙运动提供了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深比 横向流速 弯道环流 环流强度 物理模型 佛汝德数 泥沙输移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钱塘江河口河床调整响应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宋立松 钟世荣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1-65,共5页
以钱塘江河口资料为基础 ,分析了河口挟沙水流的复杂冲淤行为和河床横断面形态对动力作用的复杂响应 ,表明钱塘江河口河床调整存在临界的动力条件和调整临界现象 ,继而探讨了潮汐河口的河相关系 。
关键词 河床调整 河口河相关系 宽深比 河床横断面 冲淤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河口河床响应河口延伸的调整极限及其机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师长兴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1-56,共6页
在三角洲建造过程中河口不断延伸 ,黄河口河道相应发生调整。分析观测资料发现 ,河床可调整要素宽深比、比降、河床质组成的调整都存在一个极限值 ,并在河口河道行水晚期的淤积中保持基本不变。研究认为河床质调整极限是由来沙组成及河... 在三角洲建造过程中河口不断延伸 ,黄河口河道相应发生调整。分析观测资料发现 ,河床可调整要素宽深比、比降、河床质组成的调整都存在一个极限值 ,并在河口河道行水晚期的淤积中保持基本不变。研究认为河床质调整极限是由来沙组成及河床质细化机制决定的。但是 ,河槽的宽深比不能进一步减小 ,以保持在更小比降下的输沙平衡 ,并非宽深比所对应的河槽形态已是所谓最大输沙形态 ,而是由于大流量过程和小流量过程不能适应对方所塑造的河槽形态 ,相互破坏对方塑造的窄深河槽。所以出现了虽然断面缩窄可加大输沙力 ,而河槽却不向这个方向调整 ,这样一个表面上违背自然规律的现象。解决这对矛盾对河口河道治理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口河道 河床调整 宽深比 比降 河床质组成 曲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小能耗原理的明渠水力最佳断面数值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玮 柴跃跃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294-299,共6页
最佳水力断面推求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理论问题。基于最小能耗原理,采用三个最具代表性的表达式,分别推求了梯形断面渠道的最优宽深比,并就边壁与河底糙率不同时的最优断面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利用最小能耗原理,可以推求梯形断面的最... 最佳水力断面推求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理论问题。基于最小能耗原理,采用三个最具代表性的表达式,分别推求了梯形断面渠道的最优宽深比,并就边壁与河底糙率不同时的最优断面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利用最小能耗原理,可以推求梯形断面的最优宽深比,而且根据三种表达式所得结果是相同的;对于梯形断面渠道,当河岸糙率与河底糙率比值增加时,最优宽深比将有所增大;当边坡系数增加时,最优宽深比也将有所增大;在河岸缺少约束的条件下,河流具有向宽浅发展的内在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形断面渠道 最小能耗原理 最优宽深比 边坡系数 糙率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形明渠边界平均剪切应力计算方法
12
作者 曹京京 申红彬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1-54,共4页
梯形断面是渠道设计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断面形式,边界剪切应力分布规律是研究水流结构及阻力特性的重要因素。经过理论推导,建立了梯形明渠床面与边壁平均剪切应力相对值随过水断面宽深比的计算表达式,并与多家试验资料进行了比较,结果表... 梯形断面是渠道设计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断面形式,边界剪切应力分布规律是研究水流结构及阻力特性的重要因素。经过理论推导,建立了梯形明渠床面与边壁平均剪切应力相对值随过水断面宽深比的计算表达式,并与多家试验资料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两者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针对梯形明渠不同边坡角下的水力最优断面,分析了其床面、边壁平均剪切应力的变化规律,发现随着边坡角的减小,床面平均剪切应力相对值变化不大,而边壁平均剪切应力相对值呈现出减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形明渠 床面平均剪切应力 边壁平均剪切应力 过水断面宽深比 水力最优断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闸规模对河道水动力水环境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李慧玲 陈菁 +2 位作者 金秋 陈黎明 徐祎凡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1-185,196,共6页
水闸规模与所处河道宽度的差异一定程度上会阻碍水流流通,造成水体置换周期延长,极易诱发水体富营养化,故确定水闸建设规模对河道水动力水环境的影响对维护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上海市青浦区跃进圩区内的闸坝为研究对象,采用一维水动... 水闸规模与所处河道宽度的差异一定程度上会阻碍水流流通,造成水体置换周期延长,极易诱发水体富营养化,故确定水闸建设规模对河道水动力水环境的影响对维护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上海市青浦区跃进圩区内的闸坝为研究对象,采用一维水动力水质模型模拟预测了不同闸宽条件下跃进片各断面最大流量、总进水量等水动力变化特征以及COD、NH_3-N、TP等营养物质的浓度变化,探讨了圩区水闸闸孔宽度与河道断面匹配关系,分析了闸孔宽度变化对水量水质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闸门宽度的增加将直接引起过闸的最大流量线性增大,而总进水量与水质改善情况更大程度地受限于闸门河宽比。在现有引排水量及闸泵调度规则下,跃进片区的临界闸门河宽比约为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闸孔宽度 水动力水质模型 河宽比 水体置换 上海市青浦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来流量条件下藕池河东支水动力调整 被引量:1
14
作者 柳恒 李志威 +1 位作者 陈帮 胡旭跃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20,共7页
自1950年以来,随着下荆江裁弯、葛洲坝截流和三峡水库等水利工程的相继建设,荆江河段藕池口分流比逐年减少,而且近期出现长时段的断流问题。为认识汛期流量变化对水动力沿程调整的影响,基于实测地形数据和水文资料建立二维水动力数学模... 自1950年以来,随着下荆江裁弯、葛洲坝截流和三峡水库等水利工程的相继建设,荆江河段藕池口分流比逐年减少,而且近期出现长时段的断流问题。为认识汛期流量变化对水动力沿程调整的影响,基于实测地形数据和水文资料建立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可为藕池河段河道整治、疏浚和水系连通工程实践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中、低来流量条件下河道最大流速出现在梅田湖河段;中、高来流量下由于藕池河中支分流能力增加,黄金闸下游水流流速明显减少,最小流速集中在黄金闸—殷家洲河段。受逆坡作用影响下殷家洲河段水流动力轴线自上游开始逐渐偏向右岸,最大流速出现在梅田湖进口靠近河道左岸的口门处,右汊分流比受流量级和过流断面面积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动力模拟 分汊河道 分流比 宽深比 藕池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四象限探测器的光纤焦比退化的测量方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美玲 邹华 +1 位作者 刘金升 王淋正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8-83,共6页
为开展提高光纤焦比退化测量精度方法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四象限探测器的光纤焦比退化的测量方法。该方法是光纤的出射光斑打到四象限探测器上,通过偏转镜扫描四象限探测器靶面,获得探测器上的光斑位置灵敏度,间接获得出射光斑实际尺... 为开展提高光纤焦比退化测量精度方法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四象限探测器的光纤焦比退化的测量方法。该方法是光纤的出射光斑打到四象限探测器上,通过偏转镜扫描四象限探测器靶面,获得探测器上的光斑位置灵敏度,间接获得出射光斑实际尺寸,进而得出光纤的焦比退化。并对光斑位置灵敏度与光斑半径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同时探究了四象限探测器的沟道宽度对光纤焦比退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比退化 光纤 四象限探测器 沟道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体体积模型的叶轮宽径比对水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可欣 郑源 胡雪原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27-1232,1240,共7页
为了研究一种环保、简易的微水头发电水车装置,建立了水车在河流中的三维模型,采用流体体积(VOF)模型,压力-速度耦合选择PISO格式进行求解,对不同叶轮宽径比的水车进行非定常流动分析.结果表明:叶轮宽径比为3.93的胸射式水车效率区最为... 为了研究一种环保、简易的微水头发电水车装置,建立了水车在河流中的三维模型,采用流体体积(VOF)模型,压力-速度耦合选择PISO格式进行求解,对不同叶轮宽径比的水车进行非定常流动分析.结果表明:叶轮宽径比为3.93的胸射式水车效率区最为宽广,最优效率最高.叶轮宽径比增大使得流道的阻塞效应增强,上、下游水位差增大,出现明显涡流现象.不同宽径比的水车叶轮叶片转矩呈现同一周期性变化规律,当水车处在枯水期运行时,叶片运动过程中浸入水中的两叶片间会出现回流现象,使得转矩有小范围的极值出现.未浸入水中的两叶片间压力随叶轮宽径比增大而增大.5种叶轮宽径比的水车叶片均在叶尖处正面压力达到最大,且叶轮宽径比为3.93的水车浸水叶片正、背面压力差最大,提高了叶片的做功能力.该结果对胸射式水车的叶轮结构设计与性能分析能够起到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车性能 叶轮宽径比 流体体积模型 微水头发电 明渠无压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柳江盆地柳江村上石盒子组露头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梦瀛 胡光明 +2 位作者 左宇 范一鸣 王旭阳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8年第4期104-109,共6页
目前资料对柳江盆地上石盒子组沉积特征的描述比较简略,针对这种情况,本团队详细考察了柳江村小北山露头,以期揭示上石盒子组更多的沉积特征。通过对3条剖面进行分层,并详细描述岩层的岩性特征和沉积构造,认为该露头发育有侧积体和典型... 目前资料对柳江盆地上石盒子组沉积特征的描述比较简略,针对这种情况,本团队详细考察了柳江村小北山露头,以期揭示上石盒子组更多的沉积特征。通过对3条剖面进行分层,并详细描述岩层的岩性特征和沉积构造,认为该露头发育有侧积体和典型的牛轭湖,为曲流河沉积体系。根据河相经验公式算出其弯曲度大于1. 7,为高弯度曲流河。在演化过程中,曲流河的规模逐渐变小,同时经历了频繁改道和迁移。此项研究对于实习教学和河流构型研究均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积体 侧积层 废弃河道 高弯度曲流河 宽深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船舶航行仿真的吴淞口建闸方案优化
18
作者 曹圆圆 白响恩 +2 位作者 肖英杰 杨小军 郑剑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5-59,共5页
为评价吴淞口3个建闸方案的可行性,提出一种基于船舶航行仿真的建闸方案选优方法.通过观测和分析黄浦江交通流情况,选出恰当的代表船型并搜集代表船型的船舶资料建立船舶操纵模型,制作电子海图.根据水文气象信息设计各仿真试验方案,在... 为评价吴淞口3个建闸方案的可行性,提出一种基于船舶航行仿真的建闸方案选优方法.通过观测和分析黄浦江交通流情况,选出恰当的代表船型并搜集代表船型的船舶资料建立船舶操纵模型,制作电子海图.根据水文气象信息设计各仿真试验方案,在考虑船舶习惯航法的基础上进行单船及大小船交会的仿真试验;分析重要指标,如航道宽度、转向角等,确定推荐方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该方法能为吴淞口建闸方案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可作为评价比选建闸方案的有效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淞口水闸 船舶航行仿真 航道宽度 通航孔 转向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形断面排水输沙渠道和隧洞最佳宽深比研究
19
作者 曹亮 欧阳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76-80,共5页
考虑超高与否的渠道和涵洞的最优水力断面的宽深比是不同的,结合排洪和输沙的不同情形,对加设超高的渠道和涵洞的最佳宽深比进行了讨论,并得到相应的公式。与传统的消除微分法相比,用拉格朗日乘数法求解最优宽深比可以使具有一定约束条... 考虑超高与否的渠道和涵洞的最优水力断面的宽深比是不同的,结合排洪和输沙的不同情形,对加设超高的渠道和涵洞的最佳宽深比进行了讨论,并得到相应的公式。与传统的消除微分法相比,用拉格朗日乘数法求解最优宽深比可以使具有一定约束条件的方程归并统一,并使计算得到简化。与未设超高的梯形断面相比,加设超高时最佳的理论边坡系数将有所减小。求得的统一计算公式以及梯形断面排洪输沙的最佳宽深比可以作为相关设计和研究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渠道 涵洞 最佳宽深比 拉格朗日乘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窄相间河道上游流速特性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徐威震 邓一平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0-43,共4页
山区河道受地质和河床演变的影响,平面形态呈宽窄相间的形态特征。采用水槽模型试验,建立不同比例的宽窄相间河道模型,对上游断面进行流速测量,对比均匀流分析其流速变化规律,并反算其摩阻流速。结果表明:宽窄相间河道上游较远处流速分... 山区河道受地质和河床演变的影响,平面形态呈宽窄相间的形态特征。采用水槽模型试验,建立不同比例的宽窄相间河道模型,对上游断面进行流速测量,对比均匀流分析其流速变化规律,并反算其摩阻流速。结果表明:宽窄相间河道上游较远处流速分布基本符合对数流速分布规律,接近收缩段处不符合对数流速分布规律;宽窄相间河道横向流速分布符合指数分布规律,其横向流速分布参数与摩阻流速呈规律性变化,与宽窄比及距收缩段的距离有关。研究成果可为宽窄相间河道工程整治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窄相间河道上游 宽窄比 流速特性 摩阻流速 对数流速分布 横向流速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