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
作者 陈志钢 宋岳林 +2 位作者 田启威 胡俊青 李富友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7-31,33,共6页
综述了水热合成、三氟乙酸稀土盐热分解和液相共沉淀法制备疏水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UCNPs)的最新进展;随后介绍了5种将疏水UCNPs转化成生物兼容的UCNPs的表面修饰方法;最后介绍了笔者课题组在UCNPs生物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 综述了水热合成、三氟乙酸稀土盐热分解和液相共沉淀法制备疏水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UCNPs)的最新进展;随后介绍了5种将疏水UCNPs转化成生物兼容的UCNPs的表面修饰方法;最后介绍了笔者课题组在UCNPs生物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DNA纳米传感器、生物成像和生物系统发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 制备 表面功能化 生物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稀土磷酸盐(Gd,Y)PO4:Tb的室温固相合成及发光性能 被引量:5
2
作者 王芬 周立群 +3 位作者 梁永光 李明 周丽荣 杨念华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6-99,共4页
Green nanophosphors(Gd,Y)PO4:Tb were prepared by solid state chemical reaction of precursors at room temperature.The formation process,particle-size,shape and fluorescence properties of the phosphor were characterized... Green nanophosphors(Gd,Y)PO4:Tb were prepared by solid state chemical reaction of precursors at room temperature.The formation process,particle-size,shape and fluorescence properties of the phosphor were characterized by means of XRD,TEM and solid fluorescence techniques.The results indicate the nanophosphor of(Gd,Y)PO4:Tb belong to the monoclinic system,its space group is P21/ n,its average particle size is 35nm,has better particle dispersion.The phosphor exhibits green fluorescence when excited by ultraviolet radiation of 380nm wavelength.The strongest peak is at 545nm,which assigned to 5D4→7F5 transition of Tb3+ ion.The phosphor is a kind of efficient green-emitting luminescence materi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温固相反应 稀土磷酸盐 纳米荧光粉 发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协同表面配体的水溶性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用于活体淋巴结显像 被引量:7
3
作者 高渊 曹天野 李富友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043-2048,共6页
通过水热法,以油酸和两亲性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协同表面配体,一步水热合成水溶性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NaYF4:20%Yb 1%Tm)。稀土纳米粒径尺寸平均为16 nm,在水溶液中稳定单分散,具有较强上转换发光。具有较低的细胞毒性,可用于上... 通过水热法,以油酸和两亲性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协同表面配体,一步水热合成水溶性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NaYF4:20%Yb 1%Tm)。稀土纳米粒径尺寸平均为16 nm,在水溶液中稳定单分散,具有较强上转换发光。具有较低的细胞毒性,可用于上转换发光细胞成像。并进一步用于活体淋巴结显像,表现出高的信噪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纳米材料 上转换发光 水热合成 水溶性 淋巴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热法一步合成纳米Gd_2O_2S∶Eu^(3+)发光粉 被引量:2
4
作者 黄婷 刘凡 +2 位作者 许广西 李云超 连景宝 《中国陶瓷》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58-62,68,共6页
以六水硝酸钆、六水硝酸铕、无水乙醇、乙二胺、硫代甘油、硫脲和升华硫为主要实验原料,通过溶剂热法一步合成纳米Gd_2O_2S∶Eu^(3+)发光粉。采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光致发光光谱(PL)等手段对合成产物进行表征。... 以六水硝酸钆、六水硝酸铕、无水乙醇、乙二胺、硫代甘油、硫脲和升华硫为主要实验原料,通过溶剂热法一步合成纳米Gd_2O_2S∶Eu^(3+)发光粉。采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光致发光光谱(PL)等手段对合成产物进行表征。在本研究中,不同硫源影响合成产物的组成和结晶性。合适的硫源为升华硫,其较优的摩尔比为5。此工艺条件下合成的Gd_2O_2S为近球形,团聚较明显,颗粒大小约为30~50 nm。在260 nm的紫外光激发下,Gd_2O_2S∶Eu^(3+)发光粉的主发射峰位于628 nm,归属于Eu^(3+)离子的~5D_0-~7F_2跃迁。Gd_2O_2S∶Eu^(3+)的发光强度受Eu^(3+)离子掺杂浓度影响很大,Eu^(3+)离子的猝灭浓度为4%,其相应的余辉衰减时间为0.5216μs,色坐标为(0.5976,0.3153),属于红光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硫氧化物 纳米发光粉 溶剂热法 一步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