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南热水沉积硅质岩建造及其成矿效应 被引量:71
1
作者 周永章 何俊国 +4 位作者 杨志军 付伟 杨小强 张澄博 杨海生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373-377,共5页
华南地区热水沉积建造发育。文中介绍该地区热水沉积建造 ,特别是震旦系顶部、泥盆系榴江组和二叠系当冲组 3个重要层位的硅质岩建造 ,分析它们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 ,华南三层位沉积硅质岩的共同特征是TiO2 、Al2 O3 和K2 O含... 华南地区热水沉积建造发育。文中介绍该地区热水沉积建造 ,特别是震旦系顶部、泥盆系榴江组和二叠系当冲组 3个重要层位的硅质岩建造 ,分析它们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 ,华南三层位沉积硅质岩的共同特征是TiO2 、Al2 O3 和K2 O含量一致偏低 ,大部分微量元素含量偏低 (与地壳克拉克值相比 ) ,但Ba、As、Sb富集 ,具有较为典型的热水沉积成因特点。多元统计分析显示 ,大部分微量元素在第一个主因子上均有显著因子载荷 ,与它们在基底的富集或亏损无关 ,代表了古地热系热水循环中的淋滤因子。华南三层位热水成因硅质岩具有相似的REE地球化学特征。REE总量低 ,稀土配分模式落在典型热水沉积物的上、下限之间 ,多数样品呈现δCe和δEu负异常。正常沉积的混入使部分硅质岩的REE配分模式复杂化。最后 ,讨论了与热水沉积建造相关的成矿效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质岩 热水沉积 稀土元素 成矿效应 华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绳海槽中部Jade热液活动区中块状硫化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0
2
作者 曾志刚 蒋富清 +2 位作者 秦蕴珊 翟世奎 侯增谦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44-249,共6页
用ICP-MS对冲绳海槽Jade热液活动区中6个块状硫化物样品进行了稀土元素分析。除一个样品表现出极微弱的正Eu异常外(δEu=1.09),其他样品均表现出负Eu异常(δEu=0.58~0.71)和LREE相对富集((La/Yb)_N=1.29~47.87)的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 用ICP-MS对冲绳海槽Jade热液活动区中6个块状硫化物样品进行了稀土元素分析。除一个样品表现出极微弱的正Eu异常外(δEu=1.09),其他样品均表现出负Eu异常(δEu=0.58~0.71)和LREE相对富集((La/Yb)_N=1.29~47.87)的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块状硫化物样品之间稀土元素组成的变化是由于热液流体-岩石的相互作用以及海水和热液流体不同程度混合的结果。与深海沉积物,火山岩和海水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对比,表明块状硫化物的REE部分来自沉积物和火山岩,海水的混合作用对块状硫化物的REE配分模式具有一定的影响。海底热液硫化物稀土元素组成的变化可以一定程度的反映出热液流体的演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块状硫化物 Jade热液活动区 冲绳海槽 地球化学 稀土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西洋中脊TAG热液活动区中热液沉积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31
3
作者 曾志刚 翟世奎 +1 位作者 赵一阳 秦蕴珊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59-66,共8页
用ICP-MS对TAG热液活动区表层热液沉积物中6个块状硫化物样品进行了稀土元素分析。所有样品均表现出正Eu异常(EuN/Eu*N=1.27~2.68)和LREE相对富集(LaN/YbN=15.79~47.62)的球... 用ICP-MS对TAG热液活动区表层热液沉积物中6个块状硫化物样品进行了稀土元素分析。所有样品均表现出正Eu异常(EuN/Eu*N=1.27~2.68)和LREE相对富集(LaN/YbN=15.79~47.62)的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热液沉积物样品中稀土元素组成的变化是由于海底热液循环体系中热液流体和海水不同程度混合作用的结果,并且,海水与热液流体的混合作用是在热液沉积物形成以前发生的,与黑烟囱流体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对比,表明热液沉积物的REE部分来自下伏的玄武岩基底,在热液沉积物的形成过程中,LREE得到了较高程度的富集,同时,海底热液沉积物的稀土元素中Eu的变化可以一定程度的反映出热液流体的演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海底热液 沉积物 热液活动区 大洋中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大西洋14°S热液区残余氧化物超显微组构及REE特征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兵 石学法 +3 位作者 叶俊 方习生 张迎秋 高晶晶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88-396,共9页
南大西洋14°S热液区是由中国科研人员于2009年在大西洋中脊首次发现的。为进一步了解研究本区硫化物后期蚀变过程,我们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以及质谱仪(ICP-MS)等方法,对14°S热液区原生热液产物蚀变风化所形成... 南大西洋14°S热液区是由中国科研人员于2009年在大西洋中脊首次发现的。为进一步了解研究本区硫化物后期蚀变过程,我们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以及质谱仪(ICP-MS)等方法,对14°S热液区原生热液产物蚀变风化所形成的残余氧化物进行了超显微组构及稀土元素(REE)研究。结果显示,残余氧化物主要由无定形硅组成,结晶矿物种类少,结晶程度较差。热液成因的无定形硅在海水蚀变过程中,表现出溶解再沉淀的特征,易形成硅质盖层,有助于深部硫化物矿床的保存。原生热液产物遭受海水蚀变是一个富集REE的过程,表明表生环境下热液产物中稀土可较好地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4°S热液区 残余氧化物 硅质结壳 超显微组构 稀土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lapagos微板块附近宝石山热液区沉积物稀土元素组成特征 被引量:2
5
作者 郭静静 于增慧 李怀明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66-74,共9页
2009年大洋21航次在Galapagos微板块附近发现了宝石山热液区,本文将采自该区7个站位13个沉积物样品按稀土元素组成特征分为3组:第一组样品以玄武质玻璃碎屑为主,其总稀土含量(∑REE)相对较高,且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相对平坦... 2009年大洋21航次在Galapagos微板块附近发现了宝石山热液区,本文将采自该区7个站位13个沉积物样品按稀土元素组成特征分为3组:第一组样品以玄武质玻璃碎屑为主,其总稀土含量(∑REE)相对较高,且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相对平坦,稀土元素组成与基底玄武岩的特征较为一致;第二组样品以绿脱石和/或Fe-Mn质氧化沉积为主,含有少量玄武质玻璃碎屑,其∑REE含量较第一组明显降低,(La/Sm)N及(Yb/Gd)N升高,Ce负异常程度增加,Y/Ho值也有所增加。随站位逐渐远离喷口,Mn/Fe比值逐渐增加,同时稀土元素组成特征也更接近海水,反映热液羽状流扩散过程中Fe-Mn氧化物颗粒的逐渐沉淀及其对海水的清扫作用。含绿脱石样品(Yb/Gd)N明显升高,这与重稀土在绿脱石中具有较高的分配系数相一致,推断其来自低温流体置换早期形成的Fe氧化物/氢氧化物;第三组样品含有大量自然硫及黄铁矿球粒,其位于喷口附近,应是热液流体直接沉淀产物,但其稀土元素组成不具有Eu正异常这一热液流体的典型特征,也不具有Ce负异常等海水的典型特征,除∑REE含量较低外,其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与基底玄武岩相近。这些特征反映该区热液流体可能受到岩浆活动大量去气作用影响或者热液流体在深部曾发生了相分离而富含硫。第二组和第三组样品代表了该区不同时间形成的热液沉积,反映了该区热液活动多期次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热液沉积 宝石山热液区 Galapagos微板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水沉积区黑色页岩稀土元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以贵州中部和东部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为例 被引量:19
6
作者 贾智彬 侯读杰 +6 位作者 孙德强 姜玉涵 赵喆 张自鸣 洪梅 畅哲 董立成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4-51,共8页
为了弄清热水沉积与优质烃源岩发育两者之间的关系,以贵州中部和东部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为例,通过对该区5个剖面(毕节市联兴村、贵阳市温水村、遵义市中南村、黔东南羊跳村、黔东南九门村)22个样品的主量元素和稀土元素进行测试分... 为了弄清热水沉积与优质烃源岩发育两者之间的关系,以贵州中部和东部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为例,通过对该区5个剖面(毕节市联兴村、贵阳市温水村、遵义市中南村、黔东南羊跳村、黔东南九门村)22个样品的主量元素和稀土元素进行测试分析,研究热水沉积作用影响下的稀土元素沉积特征,并利用稀土元素特征来判别热水活动强度及黑色页岩的沉积成因,进而结合有机碳含量探讨了热水沉积作用与优质页岩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牛蹄塘组底部沉积受陆源输入、海相沉积和热水活动的共同影响,轻、重稀土元素在纵向上分异明显,底部重稀土元素相对富集,向上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仅在热水活动最强的羊跳村剖面表现出稀土元素总量极低的特征;(2)在羊跳村剖面和中南村剖面附近存在2个热水活动中心,研究区由西向东受热水影响逐渐增大,热水沉积区的范围具有向九门村剖面东南方向延伸的趋势;(3)正常海相沉积和低温热水沉积的黑色页岩中δEu/Al(铕异常值/铝)、δY/Al(钇异常值/铝)值较低,随热水沉积影响强度增大而增大;(4)δEu>1的烃源岩的有机碳含量普遍较高,δEu/Al和δY/Al介于5~10时,低温热水沉积作用有利于有机质的富集和保存,对优质烃源岩的形成具有增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中部和东部地区 早寒武世 牛蹄塘组 页岩 热水沉积 优质烃源岩 稀土元素 δEu/Al δY/Al 增益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会泽超大型铅锌矿田热液白云岩的成因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4
7
作者 崔广申 包志伟 李群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61-375,共15页
川滇黔铅锌矿集区会泽超大型铅锌矿田赋矿地层石炭系摆佐组碳酸盐岩广泛发育热液白云岩化。本文通过岩相学、主量和微量元素分析讨论了热液白云岩的成因、成矿流体来源及演化。热液白云岩包括热液流体交代早期微‒细晶白云岩形成的细‒中... 川滇黔铅锌矿集区会泽超大型铅锌矿田赋矿地层石炭系摆佐组碳酸盐岩广泛发育热液白云岩化。本文通过岩相学、主量和微量元素分析讨论了热液白云岩的成因、成矿流体来源及演化。热液白云岩包括热液流体交代早期微‒细晶白云岩形成的细‒中晶白云岩和交代灰岩形成的粗晶白云岩。细‒中晶白云岩中的部分白云石在阴极发光下显示核边和环带结构特征,与早期成岩阶段形成的微‒细晶白云岩具有相似的稀土元素含量和分布模式,继承了原岩稀土元素组成特征。粗晶白云岩呈厚层状和团块状产出,ΣREE含量相对较低,并且相对亏损轻稀土,表明稀土元素主要源于灰岩,热液流体(盆地卤水)活化迁移了部分轻稀土元素。近矿粗晶白云岩受MVT铅锌成矿流体交代,具有较高的Fe和Mn含量,白云石在阴极发光下呈亮红色,可能为矿化过程中与盆地流体有关的粗晶白云岩溶解再沉淀的产物。脉石方解石的Fe、Mn、ΣREE和Y含量相对较高,并显示轻‒中稀土元素富集、Ce异常不显著的特征,暗示成矿流体(深循环酸性卤水)可能萃取了基底岩石中的稀土元素和成矿金属。脉石方解石的Y/Ho值与近矿粗晶白云岩相似,指示成矿流体与碳酸盐岩围岩也发生了反应。结合前人的研究,我们认为热液白云岩化与铅锌矿化为盆地流体和深循环含矿热液连续作用的产物,热液白云岩化贯穿MVT铅锌矿成矿前及成矿阶段。因此,热液白云岩可以作为MVT矿床找矿勘查的重要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泽铅锌矿田 热液白云岩 稀土元素 Y/Ho值 找矿线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