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锌沸石-Ce/TiO_2抗菌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晴 贺天姝 +2 位作者 刘军 张静 笪菁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55-57,62,共4页
以纳米锐钛矿型TiO2粉体作为主要原料,锌沸石作为载体,铈离子为掺杂离子,采用浸渍法制备锌沸石-Ce/TiO2抗菌材料,运用抑菌圈法对其抗菌性能进行评价,用紫外光谱对比纯纳米TiO2抗菌材料和锌沸石-Ce/TiO2抗菌材料的光催化效果。结果表明,... 以纳米锐钛矿型TiO2粉体作为主要原料,锌沸石作为载体,铈离子为掺杂离子,采用浸渍法制备锌沸石-Ce/TiO2抗菌材料,运用抑菌圈法对其抗菌性能进行评价,用紫外光谱对比纯纳米TiO2抗菌材料和锌沸石-Ce/TiO2抗菌材料的光催化效果。结果表明,纳米TiO2与硝酸铈的物质的量比为40∶1、反应时间为0.5h、焙烧温度为300℃、pH=3条件下抗菌性能最佳,抑菌圈直径达到34.63mm。锌沸石-Ce/TiO2抗菌材料样品对于大肠杆菌具有明显的抑杀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2 锌沸石 稀土 抗菌材料 抗菌性能 抑菌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_(0.9)Zn_(0.1)CoO_(3-δ)纳米材料的制备与电性能研究
2
作者 杜卫民 邓德华 +2 位作者 许晨雨 许艳华 张晓芬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4-86,91,共4页
利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成功合成了锌离子掺杂DyCoO3纳米材料,经粉末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表征后发现,所得掺杂Dy0.9Zn0.1CoO3-δ纳米材料为纯相的正交钙钛矿结构,其尺寸约为30~150nm。将改性前后的DyCoO3纳米材料分别制作成... 利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成功合成了锌离子掺杂DyCoO3纳米材料,经粉末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表征后发现,所得掺杂Dy0.9Zn0.1CoO3-δ纳米材料为纯相的正交钙钛矿结构,其尺寸约为30~150nm。将改性前后的DyCoO3纳米材料分别制作成电子元件并对其电性能对比研究,结果发现,锌离子的掺杂可以明显降低DyCoO3纳米材料的电阻,为其将来的应用提供了一条新颖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纳米材料 掺杂 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thermal storage unit with possible nano enhanced phase change material in building cooling applications
3
作者 Solomon G Ravikumar Ravikumar T S +1 位作者 Raj V Antony Aroul Velraj R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2013年第2期91-102,共12页
The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of the phase change materials used in free cooling and air conditioning applications is low,due to the poor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the materials.The recent phenomenal advancement in nano... The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of the phase change materials used in free cooling and air conditioning applications is low,due to the poor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the materials.The recent phenomenal advancement in nano technology provides an opportunity for an appreciable enhancement in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the phase change materials.In order to explore the possibilities of using nano technology for various applications,a detailed parametric study is carried out,to analyse the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potential with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the conventional phase change materials and nano enhanced phase change materials under various flow conditions of the heat transfer fluid.Initially,the theoretical equation,used to determine the time for outward cylindrical solidification of the phase change material,is validat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It is inferred from the parametric studies,that for paraffinic phase change materials with air as the heat transfer fluid,the first step should be to increase th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to the maximum extent,before making any attempt to increase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the phase change materials,with the addition of nano particles.When water is used as the phase change material,the addition of nano particles is recommended to achieve better heat transfer,when a liquid is used as the heat transfer flui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rmal storage phase change material nano particle solidification time building cooling doi.3969/j.issn.2095-4239.2013.02.002 CLC number:TK 51 Document code:A Article ID-4239(2013)02-091-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稀土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4
作者 涂铭旌 刘颖 朱达川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2年第4期1-4,共4页
介绍了将纳米技术引入稀土产业即纳米稀土材料在永磁材料、磁致冷材料、压敏电阻、纳米稀土氧化物、纳米稀土荧光粉等研究领域所取得的研究进展 ,并提出其产业化前景。
关键词 纳米稀土材料 纳米技术 稀土材料 产业化 永磁体 稀土氧化物 压敏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防护电磁波信息泄漏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管登高 黄婉霞 +4 位作者 肖素芬 蒋渝 李洪武 陈家钊 涂铭旌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4,共4页
对新型防护电磁波信息泄漏材料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和评述了非晶材料、纳米材料、手性材料和稀土材料在电磁波信息泄漏防护材料中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非晶材料 纳米材料 手性材料 稀土材料 电磁波信息泄漏防护材料 吸波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纳米抗菌材料卫生安全性的研究初探 被引量:7
6
作者 马建伟 秦泗霞 苏冬梅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77-80,共4页
稀土纳米材料集稀土特性和纳米特性于一体 ,大大提高了纳米材料的抗菌和空气净化效果 ,因此 ,稀土纳米材料及其应用已成为当前的一个热点 ,但其卫生安全性还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因此 ,笔者概要地介绍了纳米抗菌材料的基本性质 ;回顾... 稀土纳米材料集稀土特性和纳米特性于一体 ,大大提高了纳米材料的抗菌和空气净化效果 ,因此 ,稀土纳米材料及其应用已成为当前的一个热点 ,但其卫生安全性还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因此 ,笔者概要地介绍了纳米抗菌材料的基本性质 ;回顾了国内外纳米抗菌材料卫生安全性的研究现状 ;并进行了初步的动物红细胞脆性试验。试验结果发现豚鼠接触该类稀土纳米材料后 ,红细胞的脆性与对照组相比降低明显 ,提示过量的使用稀土纳米材料会对机体产生不良的影响。笔者最终提出了可能存在的作用机理 ,即纳米材料粒径很小 (0 .1~ 10 0 .0nm) ,具有独特的小尺寸效应和表面效应 ,极大的比表面积使得纳米材料吸附能力很强。稀土离子以纳米级的金属氧化物作为载体 ,更易被绑定并穿过细胞膜 ,从而对红细胞的脆性造成了很强的破坏 ,故脆性值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 对照组 卫生安全性 正常 豚鼠 过量 细胞膜 纳米材料 小尺寸效应 表面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蓝粉CaAl_2O_4:Eu^(2+)的制备与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杨应国 袁曦明 +3 位作者 王永钱 胡小华 王红梅 张继红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0-224,共5页
将超声波运用于沉淀法合成了彩色PDP用纳米级蓝粉CaAl2O4∶Eu2+。用X射线粉晶衍射(XRD)、透射电镜(TEM)、荧光分光光度仪及PDP真空紫外荧光光谱测试系统对样品的性能进行了表征。XRD显示在1350℃煅烧就能得到单相的CaAl2O4基质,相对于... 将超声波运用于沉淀法合成了彩色PDP用纳米级蓝粉CaAl2O4∶Eu2+。用X射线粉晶衍射(XRD)、透射电镜(TEM)、荧光分光光度仪及PDP真空紫外荧光光谱测试系统对样品的性能进行了表征。XRD显示在1350℃煅烧就能得到单相的CaAl2O4基质,相对于高温固相反应法烧结温度降低了150℃;分别用高温固相法、传统的沉淀法和运用了超声波的沉淀法制备出了CaAl2O4∶Eu2+产物,结果表明运用了超声波的沉淀法制备出的纳米CaAl2O4∶Eu2+未发生团聚,粒度达70nm,相对发光强度大大提高;同时研究了Eu2+对CaAl2O4∶Eu2+的发光性能的影响,确定了Eu2+的最佳掺杂浓度;并研究了在真空紫外条件147nm激发下纳米CaAl2O4∶Eu2+的发光性能,结果表明其余辉时间为2.51ms,相对发光强度为商用PDP蓝粉BaMgAl10O17∶Eu2+的92%,色坐标y值为0.0426,比BaMgAl10O17∶Eu2+的色坐标y值小,说明纳米CaAl2O4∶Eu2+的色彩重现域更广,在PDP应用中会具有较好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蓝粉 稀土 分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氟化物纳/微米材料的水热合成、形成机理和发光性质 被引量:13
8
作者 林君 李春霞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19-534,共16页
研究了稀土氟化物纳/微米材料的设计合成、形貌控制、形成机制以及发光性质。发展了一种简单、整体、没有模板、环境友好的水热方法合成系列稀土氟化物,即用有机添加剂柠檬酸钠(Na3C6H5O7.2H2O)作为配位剂和形貌控制剂,通过改变氟源(NaF... 研究了稀土氟化物纳/微米材料的设计合成、形貌控制、形成机制以及发光性质。发展了一种简单、整体、没有模板、环境友好的水热方法合成系列稀土氟化物,即用有机添加剂柠檬酸钠(Na3C6H5O7.2H2O)作为配位剂和形貌控制剂,通过改变氟源(NaF,NH4F或NaBF4)和最初溶液的pH值,得到了具有不同成分、晶体结构、尺寸和形貌的稀土氟化物,包括REF3(RE=La~Lu,Y)以及六方相和立方相的NaREF4(RE=Y,Yb,Lu);最重要的是首次研究了具有各种晶体结构和形貌的镱、镥氟化物的可控合成。对各种产物可能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合理、系统的讨论,并对各种基质中Eu3+,Tb3+掺杂的下转换和Yb3+/Er3+,Yb3+/Tm3+共掺杂的上转换发光性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微米材料 稀土氟化物 形貌 水热合成 发光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纳米发光材料研究展望:如何走出自己的舒适区? 被引量:3
9
作者 陈学元 涂大涛 郑伟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98-501,共4页
无机纳米发光材料由于其独特的发光性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结合作者的科研经历,展望了无机纳米发光材料未来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聚焦该领域前沿“痛点”和“冷门”,探讨研究工作如何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倡议科学家应走出自己的研究... 无机纳米发光材料由于其独特的发光性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结合作者的科研经历,展望了无机纳米发光材料未来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聚焦该领域前沿“痛点”和“冷门”,探讨研究工作如何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倡议科学家应走出自己的研究舒适区,树立自己的标签性工作,共同推进无机纳米发光材料研究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材料 纳米材料 稀土 光致发光 纳米生物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金属永磁材料的探索和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0
作者 李卫 朱明刚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09年第9期62-73,共12页
首先回顾了金属永磁材料的近代发展历史,然后从磁学及固体理论的角度,根据晶体结构和优异磁性产生机制的不同,简要综述了Fe-Cr-Co系永磁、稀土永磁材料、PtCo系、双相纳米永磁和新型R-T-M金属间化合物等方面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钢铁... 首先回顾了金属永磁材料的近代发展历史,然后从磁学及固体理论的角度,根据晶体结构和优异磁性产生机制的不同,简要综述了Fe-Cr-Co系永磁、稀土永磁材料、PtCo系、双相纳米永磁和新型R-T-M金属间化合物等方面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钢铁研究总院近期在高性能金属永磁材料探索方面的进展以及双相纳米永磁材料方面的研究工作。最后展望了新型高性能金属永磁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永磁材料 稀土永磁材料 新型R—T-M金属间化合物 双相纳米永磁材料 交换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氧化铟和稀土共掺杂二氧化硅薄膜的结构和光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涛 万能 +3 位作者 徐骏 徐岭 李伟 陈坤基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72-175,共4页
用溶胶-凝胶法制得了In2O3纳米颗粒与Eu3+共掺的SiO2薄膜.使用X-射线衍射证实体系中形成了In2O3纳米颗粒,其数密度可以通过改变铟的掺杂浓度来进行良好的控制.在薄膜的光致发光光谱中观察到Eu3+离子的5D0-7FJ(J=0-4)特征发射峰,In2O3纳... 用溶胶-凝胶法制得了In2O3纳米颗粒与Eu3+共掺的SiO2薄膜.使用X-射线衍射证实体系中形成了In2O3纳米颗粒,其数密度可以通过改变铟的掺杂浓度来进行良好的控制.在薄膜的光致发光光谱中观察到Eu3+离子的5D0-7FJ(J=0-4)特征发射峰,In2O3纳米颗粒的掺入使Eu3+的光致发光得到显著增强.通过光致发光激发光谱的测量进一步研究了In2O3纳米颗粒对Eu3+的光致发光增强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发光材料 纳米颗粒 溶胶-凝胶法 光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纳米稀土氧化物的电磁屏蔽材料的电磁匹配规律研究及设计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海丰 崔久波 +3 位作者 裴魏魏 李颖 刘明达 韩海生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4-167,共4页
利用电磁波传输理论推导出了电磁屏蔽材料表面反射率公式、基于电磁参数广义匹配规律下总后向反射率公式和预设总后向反射率取值的表面反射率公式;通过3维网格法理论分析了电磁参数对表面反射率和总后向反射率的影响,并使用掺杂了纳米... 利用电磁波传输理论推导出了电磁屏蔽材料表面反射率公式、基于电磁参数广义匹配规律下总后向反射率公式和预设总后向反射率取值的表面反射率公式;通过3维网格法理论分析了电磁参数对表面反射率和总后向反射率的影响,并使用掺杂了纳米稀土氧化物的电磁屏蔽材料进行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在电磁屏蔽材料的设计中应主要调节材料的电损耗ε;掺杂了少量纳米稀土氧化物的电磁屏蔽涂层能实现在2~18 GHz内有大于6 dB的衰减值,即表明掺杂纳米稀土氧化物能够较好地提高材料的电磁屏蔽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屏蔽材料 表面反射 广义匹配规律 纳米稀土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沉淀法制备Pr_6O_(11)纳米材料及其表征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震平 李国祥 +1 位作者 陈晓霞 杨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0-141,158,共3页
研究了直接沉淀法合成纳米结构氧化镨(Pr6O11)的相关工艺参数。通过控制沉淀反应过程中各工艺参数,可制备出组成分布较均匀、良好热稳定性的氧化镨纳米材料。实验结果表明:焙烧反应温度和焙烧反应时间是影响氧化镨粒度和晶型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氧化镨 稀土材料 纳米材料 沉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屏蔽材料研究现状及新型屏蔽材料设计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荣俊 徐晓辉 +3 位作者 戴伟 聂凌霄 陈艳 许静静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52-56,共5页
为了研究轻质、高效、无毒性且兼备优良物理性能的新型二次屏蔽材料,综述了纳米屏蔽材料的发展现状,对其力学性能及屏蔽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纳米功能粒子改性后的复合材料,其力学强度和屏蔽性能均优于微米粒子。本文结合纳米... 为了研究轻质、高效、无毒性且兼备优良物理性能的新型二次屏蔽材料,综述了纳米屏蔽材料的发展现状,对其力学性能及屏蔽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纳米功能粒子改性后的复合材料,其力学强度和屏蔽性能均优于微米粒子。本文结合纳米材料的优势,在传统铅硼聚乙烯屏蔽材料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纳米稀土氧化物/高分子基复合屏蔽材料,并给出了原理性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屏蔽 纳米屏蔽材料 稀土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4~2005年磁性功能材料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国栋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355-1357,共3页
本综述论文开始写于1994年,其后每年撰写。今年综述内容包含:(1)超薄膜磁性材料;(2)纳米晶磁性合金;(3)巨磁电阻材料;(4)自旋极化;(5)新的铁氧体和稀土化合物。
关键词 超薄膜 纳米晶 巨磁电阻 自旋极化 铁氧体 稀土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铈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评述 被引量:3
16
作者 袁春华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11,共2页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纳米粉体二氧化铈的主要制备方法,其中包括水热晶化法、溶胶-凝胶法、微乳液和均匀沉淀耦合法、均匀沉淀和炭吸附耦合法、模板剂共沉淀法、室温(湿)固相化学反应法、一步熔融盐分解法等。通过对各方法的实验条件、制备...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纳米粉体二氧化铈的主要制备方法,其中包括水热晶化法、溶胶-凝胶法、微乳液和均匀沉淀耦合法、均匀沉淀和炭吸附耦合法、模板剂共沉淀法、室温(湿)固相化学反应法、一步熔融盐分解法等。通过对各方法的实验条件、制备工艺、产品性状等探讨研究,分析评述了各方法的应用及其工业化前景,旨在为高附加值稀土材料的研制开发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铈 纳米粉体 制备方法 稀土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铽掺杂氟化铈微纳米材料的水热合成与荧光性质
17
作者 武文 宣亚文 +4 位作者 尹江龙 陈巧飞 张祎 孙彦 赵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42-144,共3页
以氯化铈和氟化钠为原料制备铽掺杂的氟化铈纳米颗粒,采用水热法,在不同保温时间下制得3种样品。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光谱仪(UV)、荧光光谱仪(PL)对样品进行表征。XRD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CeF3:Tb3+... 以氯化铈和氟化钠为原料制备铽掺杂的氟化铈纳米颗粒,采用水热法,在不同保温时间下制得3种样品。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光谱仪(UV)、荧光光谱仪(PL)对样品进行表征。XRD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CeF3:Tb3+纳米颗粒为六方晶系结构,SEM证实不同的保温时间,样品的形貌差别较大。在310nm的光激发下,350nm处宽而强的发射峰对应三价Ce3+离子的特征发射峰,位于540nm处来源于Tb3+离子的特征发射(5 D4-7F5),在482nm处的发射峰对应于Tb3+离子的5 D4-7F6的跃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氟化物 纳米材料 水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法合成不同形貌纳米氧化钇粉体 被引量:7
18
作者 颜虹云 包娜 +1 位作者 沈林 汪效祖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66-68,72,共4页
以Y(NO)3为原料,在不同pH值条件下,采用水热法合成了氧化钇(Y2O3)前驱体,在不同温度下烧结得到了Y2O3纳米粉体。采用XRD、FT-IR分析前驱体的结构、成分,TG-DTG分析前驱体的热分解过程,FE-SEM分析前驱体及产物的形貌。结果表明:起始溶液p... 以Y(NO)3为原料,在不同pH值条件下,采用水热法合成了氧化钇(Y2O3)前驱体,在不同温度下烧结得到了Y2O3纳米粉体。采用XRD、FT-IR分析前驱体的结构、成分,TG-DTG分析前驱体的热分解过程,FE-SEM分析前驱体及产物的形貌。结果表明:起始溶液pH值对前驱体的化学组成及Y2O3的形貌有显著的影响,随pH值的增大,前驱体及Y2O3的形貌由片状结构逐渐转变为棒状结构,煅烧温度对形貌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钇 纳米材料 稀土 水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壳聚糖/Ce^(3+)掺杂TiO_2复合抗菌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闫加磊 孙妍 +2 位作者 石亮 周宜君 陈慧英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060-2063,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稀土(Ce3+)掺杂纳米TiO2(纳米Ce/TiO2),借助XRD、BET、SEM对Ce/TiO2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纳米Ce/TiO2晶型为锐钛矿,平均晶粒大小为19.95nm,比表面积为43.302m2/g。采用超声波催化法合成了羧甲基壳聚糖(CMC),并与Ce/TiO...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稀土(Ce3+)掺杂纳米TiO2(纳米Ce/TiO2),借助XRD、BET、SEM对Ce/TiO2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纳米Ce/TiO2晶型为锐钛矿,平均晶粒大小为19.95nm,比表面积为43.302m2/g。采用超声波催化法合成了羧甲基壳聚糖(CMC),并与Ce/TiO2复配制得羧甲基壳聚糖/Ce3+掺杂纳米TiO2复合材料(CMC/Ce/TiO2),借助FT-IR对CMC及CMC/Ce/TiO2复合材料进行了结构表征。初步研究了纳米Ce/TiO2、普通纳米TiO2、CMC/Ce/TiO2、CMC的抗菌性能,结果显示纳米Ce/TiO2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分别为55%和53%,普通纳米TiO2对两种菌的抗菌率分别为50%和45%,Ce3+的掺杂可提高纳米TiO2的抗菌性能;CMC/Ce/TiO2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分别达到99%和95%,CMC对两种菌的抗菌率分别为90%和80%,Ce/TiO2的复合可显著提高CMC的抗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壳聚糖 纳米TIO2 稀土铈 复合材料 抗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热增强型稀土掺杂上转换发光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20
作者 赵皎印 索浩 +1 位作者 李磊朋 郭崇峰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673-1685,共13页
稀土掺杂上转换发光材料的荧光强度通常会随着温度上升而呈现明显的热猝灭现象,这对其在温度传感、防伪、显示等方面的应用产生了极大的障碍。最近,研究人员在实验中发现了上转换发光强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强的特殊现象,并开展了大量工作... 稀土掺杂上转换发光材料的荧光强度通常会随着温度上升而呈现明显的热猝灭现象,这对其在温度传感、防伪、显示等方面的应用产生了极大的障碍。最近,研究人员在实验中发现了上转换发光强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强的特殊现象,并开展了大量工作揭示其内在机理以及可能影响热增强效应的因素。上转换热增强效应的机理探究和优化对于未来开发新型的稀土上转换发光材料提供了新颖的思路,也为稀土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应用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对荧光热增强型稀土掺杂上转换发光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简单总结和梳理,主要介绍了荧光热增强效应的内在机理以及潜在应用,并展望了未来研究中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发光材料 荧光热增强 上转换发光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