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贺兰山东麓不同子产区马瑟兰葡萄果实矿物质元素特征分析
1
作者 马海燕 葛谦 +3 位作者 张静 闫玥 周新明 李彩虹 《宁夏农林科技》 2025年第3期65-71,共7页
为揭示宁夏贺兰山东麓银川、永宁、红寺堡、青铜峡和贺兰5个子产区马瑟兰酿酒葡萄果实中矿物质元素特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了葡萄果实和种植土壤中24种矿物质元素含量,结合多元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子... 为揭示宁夏贺兰山东麓银川、永宁、红寺堡、青铜峡和贺兰5个子产区马瑟兰酿酒葡萄果实中矿物质元素特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了葡萄果实和种植土壤中24种矿物质元素含量,结合多元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子产区酿酒葡萄果实和土壤中矿物质元素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葡萄果实中K元素含量最高,其次是Mg、Ca和Na元素,土壤中K、Na、Mg、Fe、Ti和Ca元素含量最高。采用偏最小二乘法辨别法分析,结果显示:葡萄果实中Na、Pb、Li、Fe和Ti(VIP值>1)元素对区分产地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质元素 贺兰山东麓 马瑟兰 酿酒葡萄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园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分配特征
2
作者 王雪飞 王悦娟 +3 位作者 魏玉清 马婷婷 周超凡 马海军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3-222,共10页
为阐明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园生态系统碳储量特征,以银川市永宁县玉泉营葡萄园为研究对象,通过测算葡萄不同物候期的地上植被碳储量、土壤碳储量和土壤呼吸速率等指标,分析葡萄园生态系统碳储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葡萄植株碳... 为阐明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园生态系统碳储量特征,以银川市永宁县玉泉营葡萄园为研究对象,通过测算葡萄不同物候期的地上植被碳储量、土壤碳储量和土壤呼吸速率等指标,分析葡萄园生态系统碳储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葡萄植株碳储量随植株生长而逐渐增加,在浆果采收期各器官碳储量表现为根(2.40 t·hm^(-2))>多年生枝(2.14 t·hm^(-2))>果(1.26 t·hm^(-2))>叶(0.65 t·hm^(-2))>一年生枝(0.60 t·hm^(-2));1 m深度土壤碳储量随土层加深而逐渐下降,土壤有机碳储量主要集中在0~20 cm土层。葡萄植株地上部碳储量随生育进程的推进而显著增加,土壤碳储量无显著变化,葡萄园植被碳储量主要集中于多年生部分,多年生根和多年生枝的碳储量占比分别为39.28%和32.76%。(2)土壤呼吸速率(0~10 cm土层)均值为1.78μmol·m^(-2)·s^(-1),浆果生长期的土壤呼吸速率最大;土壤温度和湿度是影响土壤呼吸速率的主要因素,对土壤呼吸速率变化的解释率分别为90.9%和41.2%;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0~10 cm土层的温度和湿度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3)葡萄园生态系统酿酒葡萄品种‘霞多丽’在7 500株·hm^(-2)的种植密度下,当年总碳储量为49.84 t·hm^(-2),各组分碳储量表现为土壤(42.29 t·hm^(-2),占比84.85%)>植株(7.05 t·hm^(-2),占比14.15%)>杂草(0.27 t·hm^(-2),占比0.54%)>修剪凋落物(0.23 t·hm^(-2),占比0.46%)。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园生态系统在葡萄生长季能将固定的碳主要储存于土壤层和植株多年生木质部分,有较强的碳汇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葡萄园 生态系统 碳储量 分配特征 贺兰山东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验经济视域下葡萄酒旅游游客满意度影响机制
3
作者 苗爽 李甲贵 胡进懿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20,共9页
在体验经济转型背景下,传统旅游模式因无法满足游客深度参与需求而面临革新。本研究以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为例,基于Pine与Gilmore的体验经济理论框架,构建包含遁世体验(Escapism)、审美体验(Esthetics)、教育体验(Education)、娱乐体... 在体验经济转型背景下,传统旅游模式因无法满足游客深度参与需求而面临革新。本研究以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为例,基于Pine与Gilmore的体验经济理论框架,构建包含遁世体验(Escapism)、审美体验(Esthetics)、教育体验(Education)、娱乐体验(Entertainment)的四维葡萄酒旅游体验模型,并引入游客感知价值作为中介变量,系统解析体验维度对游客满意度的作用路径。通过问卷调查获取实证数据,运用SPSS进行描述性统计,并采用SmartPLS进行信效度检验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研究发现:(1)四类体验维度均对游客满意度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影响强度依次为遁世体验(β=0.177)>审美体验(β=0.153)>娱乐体验(β=0.094)>教育体验(β=0.085);(2)感知价值在体验维度与满意度关系中具有中介效应,表明游客既通过直接体验获取满足感,亦通过感知价值判断形成二次情感反馈。研究结论突破了传统“体验-满意度”二元关系范式,揭示了感知价值的中介传导机制,为葡萄酒旅游目的地优化差异化体验供给及价值感知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酒旅游 满意度 游客体验 贺兰山东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贺兰山东麓有机酿酒葡萄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怡 《宁夏农林科技》 2024年第5期66-69,共4页
贺兰山东麓具有生产有机酿酒葡萄得天独厚的土壤、气候、光热等资源,发展高质量葡萄酒产业前景广阔。基于此,分析了贺兰山东麓有机酿酒葡萄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推动产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有机酿酒葡萄 贺兰山东麓 发展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施EDTA-Mn对‘马瑟兰’葡萄光合特性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顾梅花 解昊郡 +1 位作者 蒋鹏 孙权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47,共6页
以4年生‘马瑟兰’葡萄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叶面喷施螯合态锰(EDTA-Mn),采用单因素多水平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4个喷施水平:依次为2.25、4.50、6.75、9.00 kg·hm^(-2)EDTA-Mn,分别用H1、H2、H3、H4表示,以喷施清水为对... 以4年生‘马瑟兰’葡萄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叶面喷施螯合态锰(EDTA-Mn),采用单因素多水平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4个喷施水平:依次为2.25、4.50、6.75、9.00 kg·hm^(-2)EDTA-Mn,分别用H1、H2、H3、H4表示,以喷施清水为对照(CK),探讨叶面喷施不同浓度EDTA-Mn对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光合特性、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EDTA-Mn可以提高‘马瑟兰’葡萄叶片的叶绿素含量,H3处理最高,较CK显著提高16.71%;H2处理叶片的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最高,较CK分别提高30.36%和30.28%;所有处理的胞间CO_(2)浓度显著低于CK;H2处理的穗长、横径、百粒质量、单宁和花色苷含量均最高,较CK分别提高14.35%、11.79%、8.25%、4.73%和10.31%;H3处理的总酚含量最高,较CK显著提高42.14%;产量由高到低依次为H2>H3>H1>CK>H4,其中H2处理较CK显著提高24.11%。综合分析,在贺兰山东麓产区通过叶面喷施EDTA-Mn能有效促进‘马瑟兰’葡萄叶片的光合特性,提高葡萄的产量,改善浆果品质,其中最佳叶面喷施量为4.5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山东麓 ‘马瑟兰’葡萄 螯合锰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贺兰山东麓3个酿酒葡萄品种果实品质综合评价 被引量:2
6
作者 闫银芳 史进娴 +3 位作者 崔萍 张晓煜 段冰冰 刘旭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3,共13页
本研究旨在明确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的酿酒葡萄‘马尔贝克’‘小味儿多’和‘黑比诺’综合品质及其在不同子产区间的差异性,为3个品种的科学栽培和品种区划提供参考。主成分分析(PCA)综合得分表明,‘马尔贝克’在银川产区综合品质最好,... 本研究旨在明确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的酿酒葡萄‘马尔贝克’‘小味儿多’和‘黑比诺’综合品质及其在不同子产区间的差异性,为3个品种的科学栽培和品种区划提供参考。主成分分析(PCA)综合得分表明,‘马尔贝克’在银川产区综合品质最好,‘小味儿多’在玉泉营产区品质最佳,‘黑比诺’在红寺堡产区表现最好。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结果表明,在本研究中‘马尔贝克’葡萄的特征差异因子主要为表儿茶素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延伸单元,‘小味儿多’的主要特征差异性因子为总类黄酮、总单宁及可滴定酸,‘黑比诺’主要特征差异性因子为总单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山东麓 酿酒葡萄 酚类物质 缩合单宁 花色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滴施螯合态铁肥对酿酒葡萄光合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7
作者 顾梅花 解昊郡 +2 位作者 蒋鹏 闫鹏科 孙权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73-779,共7页
[目的]探究滴施螯合态铁肥(EDTA-Fe)对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光合特性、果实形态、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的优质高产提供合理的铁肥用量。[方法]以4年生“马瑟兰”酿酒葡萄为试验材料,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滴施EDTA-... [目的]探究滴施螯合态铁肥(EDTA-Fe)对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光合特性、果实形态、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的优质高产提供合理的铁肥用量。[方法]以4年生“马瑟兰”酿酒葡萄为试验材料,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滴施EDTA-Fe,采用单因素多水平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4个不同EDTA-Fe滴施水平:7.50(T1)、15.00(T2)、22.50(T3)和30.00 kg/hm^(2)(T4),以常规施肥为对照(CK),测定酿酒葡萄叶片光合特性(SPAD值、胞间CO_(2)浓度、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果实形态(果穗长、粒径和百粒重)、产量及品质(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单宁、总酚和花色苷)等指标。[结果]滴施EDTA-Fe能有效改善酿酒葡萄光合特性,其中果实成熟期T2处理叶片SPAD值最高,较CK显著提高19.71%;T3处理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最高,较CK分别显著提高87.03%、107.14%和76.25%;T1处理的胞间CO_(2)浓度最高,较CK显著提高57.56%。百粒重随EDTA-Fe浓度的增加而降低。T3处理的果实粒径、可溶性固形物、糖酸比、单宁和总酚含量最高,较CK分别提高10.99%、13.00%、19.16%、4.87%和15.23%;T1处理的花色苷含量最高;产量由高到低依次为T3>T2>T1>T4>CK,与CK相比,T1、T2、T3和T4处理的产量分别显著提高11.68%、16.57%、26.48%和8.96%;产值效益由高到低依次为T3>T2>T1>T4>CK,其中T1、T2、T3和T4处理较CK处理分别提高3577、5075、8133、2744元/hm^(2)。[结论]在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滴施EDTA-Fe能有效促进酿酒葡萄叶片的光合特性,提高酿酒葡萄产量,提升酿酒葡萄品质,其中最佳EDTA-Fe施用量为22.5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山东麓 酿酒葡萄 马瑟兰 螯合铁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贺兰山东麓产区‘美乐’和‘赤霞珠’葡萄酒香气特征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何少华 都振江 +4 位作者 商华 闫梅玲 兰义宾 项文婷 秦燕飞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5-64,共10页
本研究分析了贺兰山东麓产区‘美乐’和‘赤霞珠’葡萄酒的感官特征,并检测出84种香气物质,通过分析比对,较为系统地诠释了该产区两款葡萄酒典型香气特征的物质基础和差异性。结果表明,两款葡萄酒的香气成分主要由4类物质组成,总计占比... 本研究分析了贺兰山东麓产区‘美乐’和‘赤霞珠’葡萄酒的感官特征,并检测出84种香气物质,通过分析比对,较为系统地诠释了该产区两款葡萄酒典型香气特征的物质基础和差异性。结果表明,两款葡萄酒的香气成分主要由4类物质组成,总计占比约99.9%,其中高级醇类占63.4%、脂肪酸类占31.0%、脂肪酸乙酯类占3.9%、醛酮类占1.5%;两款葡萄酒香气均表现出香蕉、苹果等果香,以及草本香、花香和化学味等香气类型,‘美乐’葡萄酒的果香(辛酸乙酯)和花香较突出,‘赤霞珠’葡萄酒的草本味(1-己醇)、化学味(异戊醇、乙醛)、以及蘑菇/橡胶味(1-辛烯-3-醇、甲硫基丙醇)、果香(己酸乙酯、2-羟基-4-甲基戊酸乙酯)等香气类型突出;用筛选的香气含量及OAV>1的物质构建OPLS-DA模型,可以很好地区分‘美乐’与‘赤霞珠’两个品种,并通过VIP得分图筛选出了乙酸、苯乙醇、异戊醇、乙偶姻、2,3-丁二醇这5种关键特征物质。以上结果,为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美乐’和‘赤霞珠’葡萄酒的产区风格和产品设计等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酒 香气物质 气味活性值 贺兰山东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8
9
作者 闫玥 王晓静 +2 位作者 牛艳 陈翔 王劲松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254-255,259,共3页
宁夏酿酒葡萄与葡萄酒产业是自治区政府大力发展和培育的“六特”产业之一。在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下,对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产区的自然资源优势、酿酒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现状及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为促进酿酒葡萄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 宁夏酿酒葡萄与葡萄酒产业是自治区政府大力发展和培育的“六特”产业之一。在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下,对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产区的自然资源优势、酿酒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现状及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为促进酿酒葡萄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发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酒产业 现状 对策 贺兰山东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微卫星标记分析贺兰山东麓不同子产区酿酒酵母遗传多样性
10
作者 刘俊妤 张芳 +1 位作者 李芮芮 孙悦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5-72,共8页
本研究采用7个微卫星分子标记(SCAAT1、YPL009C、C4、C5、C11、SCAAT3、SCY0R267c),对宁夏贺兰山东麓5个子产区的‘霞多丽’‘赤霞珠’和‘美乐’葡萄酒发酵中分离的59株本土酿酒酵母和10株商业酿酒酵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7个位点... 本研究采用7个微卫星分子标记(SCAAT1、YPL009C、C4、C5、C11、SCAAT3、SCY0R267c),对宁夏贺兰山东麓5个子产区的‘霞多丽’‘赤霞珠’和‘美乐’葡萄酒发酵中分离的59株本土酿酒酵母和10株商业酿酒酵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7个位点共检测出153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等位基因数为15~28个;平均多态信息含量0.7990,均为高多态位点;SCAAT1表现出最高的观测杂合度0.9278,C5表现出最高的期望杂合度0.8699。在聚类分析中,各株酵母可以得到有效区分,各子产区本土酿酒酵母表现出较明显的地域分化,来源于青铜峡产区的菌株大都聚类在一起,来源于永宁、石嘴山和红寺堡产区的菌株表现出较近的亲缘关系;年份因素对特定产区(如青铜峡)的菌株聚类有显著影响,尤其是在2020年和2019年的样本中表现出较高的遗传相似性;品种因素对菌株聚类的影响较为复杂,‘赤霞珠’在不同产区和年份中表现出较稳定的基因特征,而‘霞多丽’和‘美乐’则表现出较强的地域性。商业酿酒酵母与本土酿酒酵母保持了一定的遗传距离,表现出比本土酿酒酵母更低的遗传相似性。69株酿酒酵母菌株表现出较高水平的遗传多样性,本土酿酒酵母在不同子产区间存在一定的遗传距离,商业酿酒酵母与本土酿酒酵母表现出较远的亲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山东麓 葡萄酒 微卫星标记 酿酒酵母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产区土壤肥力特征与磷素形态分布状况
11
作者 罗园园 陈萍 +5 位作者 谷传申 谢静波 王娟 解艳玲 鲍举文 马文礼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5-31,共7页
以贺兰山东麓6个酿酒葡萄子产区典型葡萄园为研究对象,分析0~60 cm土层土壤pH和有机质、氮、磷、钾、全盐含量特征,采用修正的Hedley磷分级方法测定磷素形态。结果表明,试验所选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园土壤pH均值为8.33,呈碱性,有机质和... 以贺兰山东麓6个酿酒葡萄子产区典型葡萄园为研究对象,分析0~60 cm土层土壤pH和有机质、氮、磷、钾、全盐含量特征,采用修正的Hedley磷分级方法测定磷素形态。结果表明,试验所选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园土壤pH均值为8.33,呈碱性,有机质和全氮、全磷含量平均为7.18、0.36、0.44 g·kg^(-1),处于全国较低水平;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平均为23.21、11.23、63.05 mg·kg^(-1),分别处于6、3、4级水平。6个子产区之间土壤肥力存在一定差异,其中以银川产区土壤综合肥力最高,且养分具有表聚性。Hedley磷分级中无机磷是磷素的主要供给源,其中盐酸提取态磷和残余态磷含量最高。相关性分析表明,碳酸氢钠-无机磷(0.79*)和树脂磷(0.43)是有效磷的主要来源。以上结果可为后期施肥及磷素管控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山东麓 酿酒葡萄 土壤肥力 磷素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中生物胺特征分析
12
作者 李瑞雪 王泽岚 +1 位作者 龚慧 谢芳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55,共8页
为探究贺兰山东麓产区葡萄酒中生物胺的轮廓特点,建立同时测定葡萄酒中腐胺、组胺、亚精胺、色胺、尸胺、酪胺和2-苯乙胺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以揭示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样品中生物胺含量水平。结果表明,各生物胺组分在对应线... 为探究贺兰山东麓产区葡萄酒中生物胺的轮廓特点,建立同时测定葡萄酒中腐胺、组胺、亚精胺、色胺、尸胺、酪胺和2-苯乙胺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以揭示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样品中生物胺含量水平。结果表明,各生物胺组分在对应线性范围内均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r>0.999),平均回收率为82.3%~106.7%,7种生物胺定量限为10~20μg·L^(-1),满足分析要求。数据分析显示,红葡萄酒、白葡萄酒和桃红葡萄酒的生物胺总量分别为0.39~15.70、0~3.18、0~3.48 mg·L^(-1)。红葡萄酒中生物胺含量大小排序为酪胺>亚精胺>腐胺>2-苯乙胺,而白葡萄酒和桃红葡萄酒中为亚精胺>腐胺>尸胺。通过分析生物胺指数得出,红葡萄酒生物胺含量高于白葡萄酒和桃红葡萄酒。在红葡萄酒中,‘赤霞珠’‘美乐’‘黑比诺’和‘蛇龙珠’葡萄酒中各生物胺含量略有差异,其中‘蛇龙珠’葡萄酒中酪胺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生物胺成分。该研究为贺兰山东麓葡萄酒的生物胺监管和溯源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山东麓 葡萄酒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生物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有机肥对酿酒葡萄生长、养分吸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2
13
作者 郭洁 孙权 +3 位作者 张晓娟 王锐 王振平 朱英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76-80,84,共6页
针对贺兰山东麓大面积酿酒葡萄园因土壤瘠薄、过度依赖化肥而导致产量低且不稳等问题,采用田间试验结合室内分析,研究生物有机肥不同施用量(0、3、6、9、12、15t/hm2)对该区酿酒葡萄生长、养分吸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生... 针对贺兰山东麓大面积酿酒葡萄园因土壤瘠薄、过度依赖化肥而导致产量低且不稳等问题,采用田间试验结合室内分析,研究生物有机肥不同施用量(0、3、6、9、12、15t/hm2)对该区酿酒葡萄生长、养分吸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生物有机肥施用量范围内,随施用量的增加,酿酒葡萄叶绿素含量比对照提高,新稍长增加3.19%~24.41%,百叶鲜质量增加2.91%~13.26%,而百叶干质量增幅为11.71%~26.30%,有利于干物质累积;施有机肥促进了叶部全氮、全磷、全钾含量的吸收,叶片全氮、全磷、全钾分别增加0.60%~12.93%、46.94%~82.65%和6.94%~17.14%;叶柄全氮、全磷、全钾分别增加9.04%~48.59%、112.50%~226.14%和5.87%~40.47%,有利于干物质合成,从而比对照增产360.05%~554.14%,果实总糖含量提高1.11~1.94个百分点,总酸度下降0.18~0.27个百分点,糖酸比增大10.04~16.13个百分点;但有机肥施用量超过12t/hm2时,对3年生酿酒葡萄生长、氮磷钾吸收和产量等产生明显抑制作用。经肥料效应方程计算得出,该区3年生酿酒葡萄最高产量和最佳经济效益的生物有机肥施用量为11.45t/hm2和10.01t/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葡萄 生物有机肥 产量 品质 贺兰山东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的生态适应性 被引量:24
14
作者 陈卫平 尚红莺 +2 位作者 周军 冯雪梅 周涛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855-1860,共6页
从抗寒性、光合特性、生长及其结果性状等方面研究了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的生态适应性.室内抗寒性鉴定和田间抗寒评价结果表明:歌海娜最不耐寒,抗寒性强的品种有长相思、雷司令、黑比诺、佳美;抗寒力较差的品种有赛美容、白诗南、白... 从抗寒性、光合特性、生长及其结果性状等方面研究了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的生态适应性.室内抗寒性鉴定和田间抗寒评价结果表明:歌海娜最不耐寒,抗寒性强的品种有长相思、雷司令、黑比诺、佳美;抗寒力较差的品种有赛美容、白诗南、白玉霓、神索;抗寒力较强的品种是:霞多丽、赤霞珠、梅鹿辄、白比诺、西拉.对酿酒葡萄的光合特性的测定发现:同一立地不同品种的净光合速率(Pn)差异明显,赤霞珠的光合速率远高于霞多丽、梅鹿辄的,各品种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呈双S"曲线;全天光合速率的最高峰出现在上午10:00左右,下午14:00出现光合低谷,次高峰出现在下午17:00左右.同一品种在不同立地上的叶面积(LA)、叶鲜重(LFW)、比叶重(SLW)、叶绿素(Chl)含量均表现差异;不同品种在同一立地条件下以上几个指标也表现不同.酿酒葡萄在贺兰山东麓不同区域的生长结果表现也不同.研究表明:大多数酿酒葡萄品种在贺兰山东麓具有良好的生态适应性,土壤和品种是造成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生态适应性差异的主要因素,该区酿酒葡萄栽培的首要任务是解决抗寒栽培技术和土壤培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葡萄 生态适应性 贺兰山东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溉对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7
15
作者 施明 朱英 +3 位作者 司海丽 王锐 孙权 王振平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3,共3页
针对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栽培中存在的大水沟灌水分利用率低,产量低而不稳及果实品质差等问题,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传统沟灌和不同的滴灌灌水量对酿酒葡萄长势及产量和品质。结果显示:滴灌处理下酿酒葡萄的新稍长增加,以双管滴灌处理新梢最... 针对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栽培中存在的大水沟灌水分利用率低,产量低而不稳及果实品质差等问题,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传统沟灌和不同的滴灌灌水量对酿酒葡萄长势及产量和品质。结果显示:滴灌处理下酿酒葡萄的新稍长增加,以双管滴灌处理新梢最长;滴灌处理下百叶鲜重显著高于沟灌处理,双管滴灌处理下百叶鲜重进一步显著高于单管滴灌;滴灌有促进叶片全氮累积的趋势,与沟灌相比,叶片全氮显著提高;双管滴灌处理能显著增加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及可溶性糖含量;单管滴灌处理能降低果实的总酸度,增加糖酸比;单管滴灌与双管滴灌对产量有明显的增加作用,与沟灌达到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 沟灌 贺兰山东麓 酿酒葡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贺兰山东麓风沙土酿酒葡萄钾肥效应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晓娟 吴旭东 +4 位作者 郭洁 孙权 王锐 王振平 司海丽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44-150,共7页
通过大田试验和室内分析,研究宁夏贺兰山东麓不同施钾量对风沙土3a生酿酒葡萄生长发育与产量、品质的影响及施钾肥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酿酒葡萄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和新梢长随着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而百叶鲜、干质量... 通过大田试验和室内分析,研究宁夏贺兰山东麓不同施钾量对风沙土3a生酿酒葡萄生长发育与产量、品质的影响及施钾肥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酿酒葡萄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和新梢长随着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而百叶鲜、干质量在施钾量为150kg.hm-2时表现最显著,比不施钾肥(CK)增加28.6%、50.0%;施钾量显著影响叶片和叶柄中养分含量,叶片和叶柄中全氮含量与施钾量同步变化,全磷含量比较稳定,叶片、叶柄全钾含量在施钾量为150kg.hm-2时最高,比CK分别增加119.7%、102.6%。随着施钾量的增加酿酒葡萄增产效果明显,施钾量为75、150、225、300、450kg.hm-2时分别比CK增产339.61%、433.44%、246.75%、220.78%和82.14%;不同施钾量显著提高果实维生素C含量,分别比CK增加13.6%、113.6%、108.6%、298.4%和281.9%;可溶性糖含量也分别比CK增加99.2%、118.5%、52.2%、32.7%和9.4%,同时降低果实总酸度。经肥效方程计算得出风沙土3a生酿酒葡萄最高产量施钾量为208.75kg.hm-2,最佳经济效益时的施钾量为193.13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葡萄 风沙土 钾肥肥效 贺兰山东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施中微量元素对宁夏酿酒葡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7
17
作者 王锐 王竞 +1 位作者 杨玉春 齐雁冰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66-171,共6页
中微量元素的缺乏是限制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品质的重要因素。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配施Fe、Mn、Cu、Zn、B、Mo、Mg、Ca等元素对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赤珠霞(Cabernet Sauvignon)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施B元素显... 中微量元素的缺乏是限制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品质的重要因素。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配施Fe、Mn、Cu、Zn、B、Mo、Mg、Ca等元素对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赤珠霞(Cabernet Sauvignon)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施B元素显著提高葡萄百粒重,降低可滴定酸的含量;Fe和Mn元素显著降低葡萄百粒重、果粒粒径及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Cu和Zn元素显著降低可溶性糖的含量,Zn元素显著提高单宁和总花色苷的含量,配施Ca和Mg可提高葡萄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糖酸比。单独配施一种微量元素的效益是有限的,将8种微量元素混合施肥可较常规施肥的百粒重提高32.5 g,总产量提高43.8%,同时显著提高还原糖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并具有较高的单宁、总花色苷和总酚含量。因此,该地区多种微量元素综合配施在提高葡萄产量和品质方面显著优于配施单种微量元素肥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葡萄 葡萄品质 葡萄产量 中微量元素肥料 贺兰山东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肥耦合在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陈天祥 王锐 +1 位作者 纪立东 孙权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9-23,共5页
针对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产业发展中存在的水肥利用率低下等问题,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水肥耦合对酿酒葡萄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4 950m^3/hm^2,施肥960kg/hm^2能显著增加新梢长、粒径和果穗长。灌水6 450m^3/hm^2,施肥960kg/h... 针对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产业发展中存在的水肥利用率低下等问题,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水肥耦合对酿酒葡萄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4 950m^3/hm^2,施肥960kg/hm^2能显著增加新梢长、粒径和果穗长。灌水6 450m^3/hm^2,施肥960kg/hm^2能显著增加副梢长、NDVI值、SPAD值,并显著提高株高、单粒重和产量。灌水4 950m^3/hm^2,施肥960kg/hm^2能显著增加叶片鲜干比、叶柄鲜干比,该方案下水分有效利用率、气孔导度、光合速率及蒸腾速率最高。灌水4 950m^3/hm^2,施肥720kg/hm^2能显著促进果实膨大,提升了糖酸比,但对可溶性糖、单宁、花色苷及总酚等品质因素影响不显著。总之,在施肥960kg/hm^2时,以4 950m^3/hm^2为基础,增加灌水量促进了养分吸收,改善了树体长势。灌水4 950m^3/hm^2,施肥720kg/hm^2提升了糖酸比,改善了果实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山东麓 酿酒葡萄 水肥耦合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贺兰山东麓葡萄果实品质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许泽华 牛锐敏 +3 位作者 沈甜 黄小晶 徐美隆 陈卫平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4-41,共8页
通过对贺兰山东麓5个种植区两个主栽品种‘美乐’和‘赤霞珠’的果实品质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本研究中御马基地葡萄糖酸适中,风味物质含量最高,综合品质较优,其次是金沙林场,而园林场的葡萄综合品质最差;葡萄穗质量... 通过对贺兰山东麓5个种植区两个主栽品种‘美乐’和‘赤霞珠’的果实品质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本研究中御马基地葡萄糖酸适中,风味物质含量最高,综合品质较优,其次是金沙林场,而园林场的葡萄综合品质最差;葡萄穗质量、糖、酸及风味物质与部分环境因子呈显著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表明,在生长季影响酿酒葡萄品质差异的主要气象因子为:日照时数、有效积温、3—10月平均温度和月均最低温度;主要土壤因子为:有机质、速效氮、速效钾、全盐含量,以及土壤pH和含水量。本研究揭示了贺兰山东麓葡萄种植区需增加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钾的含量,降低土壤pH及全盐含量,通过调节微气候来提高平均温度、有效积温是改善葡萄品质和缩小产异化的关键栽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山东麓 酿酒葡萄 品质 环境因子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贺兰山东麓2020-2021年越冬期间‘赤霞珠’葡萄冻害调查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光弟 张昆明 +6 位作者 贾毅男 王江龙 许昌 侯晓健 李欣 李玉鼎 俞晓艳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3-71,共9页
2020年12月下旬至2021年1月上旬,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区遭遇了罕见的低温极端天气,以2021年1—2月核心产区玉泉营的环境及土壤温湿度数据为基础,分析了环境低温与土壤低温累积特点,并在2021年春季霜后调查了4个种植基地的‘赤霞珠’树... 2020年12月下旬至2021年1月上旬,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区遭遇了罕见的低温极端天气,以2021年1—2月核心产区玉泉营的环境及土壤温湿度数据为基础,分析了环境低温与土壤低温累积特点,并在2021年春季霜后调查了4个种植基地的‘赤霞珠’树体相关指标。结果表明,2020年12月底连续极端低温,耦合2021年1月上旬的持续低温,使期间的“致死低温区”累计时数值达到54.5 h,同时环境低温拉低了埋土越冬土壤的温度,使在2021年1月8日的行间地下5、25、50 cm处土壤温度分别达到﹣16.8、﹣11.8、﹣5.6℃,并在﹣5.0℃以下持续4 d,甚至1月10日地下75 cm处﹣4.0℃维持了24 h,构成了不同深度根系冻害的潜在诱因。2021年1月上旬5 cm与25 cm深度土壤的“低温致死区”累计时数分别长达236、240 h,足以造成浅层根系严重冻害。对根系分布观察发现,不同种植区域根系在不同深度的分布及根径方面差异较大,这与其土壤类型、定植沟客土及农艺管理水平有关。不同基地25 cm及以上深度根系活力表现为玉泉营最低。萌芽率排序为美贺>玉泉营>贺东>西域王泉;结果系数排序贺东>美贺>玉泉营>西域王泉,表明了不规范的埋土方式使浅层根系外露是导致树体受冻的主要原因。4个种植区域越冬后‘赤霞珠’树体萌芽率均大于78.76%,低温对规范埋土区域树体的影响属于轻度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山东麓 赤霞珠 埋土质量 越冬冻害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