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动态安全间隔的城轨大小交路列车运行仿真研究
1
作者 许得杰 钟苗苗 +2 位作者 巩亮 惠昌武 曾俊伟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6-159,共14页
城市轨道交通大小交路运营组织方式是目前解决线路客流不均衡性的主要方法,针对大小交路的列车运行仿真研究,有助于提高列车运营效率,保障行车安全。本文根据单一交路和大小交路两种典型交路模式的特点,考虑列车制动性能、信号系统和线... 城市轨道交通大小交路运营组织方式是目前解决线路客流不均衡性的主要方法,针对大小交路的列车运行仿真研究,有助于提高列车运营效率,保障行车安全。本文根据单一交路和大小交路两种典型交路模式的特点,考虑列车制动性能、信号系统和线路条件等因素对列车运行加速度的影响,提出列车最小安全追踪距离计算方法,构建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仿真模型。以某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为例,通过模型标定,对列车追踪及折返运行情况进行仿真验证,分析列车运行速度和制动性能参数对线路运营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大小交路列车不同开行比例下通过能力和车底运用数量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考虑列车运行过程中加速度的变化能显著提高系统的仿真精度;基于动态安全间隔的城轨列车追踪运行仿真模型能有效缩短列车最小安全追踪距离;大小交路列车开行比例为1∶1时,通过能力较单一交路提高约33.33%;车底运用数量的增量随着大小交路周转时间比值的增加呈周期性变化趋势;车底运用数量不变时,大小交路列车开行比例为1∶2时通过能力最大。研究结论可为城市轨道交通时刻表编制及列车运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运行仿真 元胞自动机 城市轨道交通 大小交路 通过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轨跨线列车开行方案优化研究
2
作者 殷勇 江承蓁 +2 位作者 梁铖 陈锦渠 李搏志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1-190,共10页
智能轨道快运(ART)系统作为一种新兴的轨道交通制式,其具有运输组织灵活、便于跨线运营组织的特点。近年来,随着ART系统的不断建设,部分城市的ART系统逐渐建设成网,为了节约运营成本,便于乘客出行,研究ART跨线列车开行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智能轨道快运(ART)系统作为一种新兴的轨道交通制式,其具有运输组织灵活、便于跨线运营组织的特点。近年来,随着ART系统的不断建设,部分城市的ART系统逐渐建设成网,为了节约运营成本,便于乘客出行,研究ART跨线列车开行方案具有重要意义。考虑乘客的路径选择行为,以企业运营和乘客出行综合成本最优为目标,客流需求及线路通过能力等为约束,构建了用于确定跨线运营背景下,不同交路上列车发车频率及跨线交路折返站位置的ART列车开行方案优化模型,并运用模拟退火遗传算法实现了模型的求解。最后,以宜宾智轨为例验证了所构建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跨线列车开行方案与独立运营方案相比,综合成本降低了7.15%,能够有效提升ART系统的运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轨道快运系统 网络化运营 跨线列车 模拟退火遗传算法 开行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快速通勤需求的地铁列车跨站停车方案优化
3
作者 江志彬 王炳勋 +2 位作者 李洪运 赵源 金晓琴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0-419,共10页
AB跨站停车方案可以满足高峰时段地铁通勤线路场景下的乘客快速出行需求。在充分考虑乘客换乘便利性和候车安全性的基础上,以最小化乘客总旅行时间并兼顾换乘乘客的公平性影响为目标,基于出行过程和换乘类别建立了地铁AB跨站停车0-1整... AB跨站停车方案可以满足高峰时段地铁通勤线路场景下的乘客快速出行需求。在充分考虑乘客换乘便利性和候车安全性的基础上,以最小化乘客总旅行时间并兼顾换乘乘客的公平性影响为目标,基于出行过程和换乘类别建立了地铁AB跨站停车0-1整数规划模型,并设计了高效的变邻域搜索算法,最后以上海地铁11号线为例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变邻域搜索算法相较于遗传算法可在短时间内搜索得到较优解,能够很好地适用于AB跨站停车优化模型;AB跨站停车方案人均旅行时间可节省2.91 min,考虑人工经验策略的AB跨站停车方案人均旅行时间可节省2.12 min,且换乘乘客数量可减少41.18%;通过灵敏度分析可以得出,换乘站候车时间惩罚系数、列车始发间隔时间和最大AB类车站间隔是影响优化结果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列车停站方案 0-1整数规划 变邻域搜索算法 快速通勤需求 AB跨站停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智能运维的轨道交通转辙机模拟数据生成器设计与验证 被引量:1
4
作者 邹劲柏 魏诗燕 +3 位作者 刘江 沙泉 吴杰 季国一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8-192,共5页
[目的]由于轨道交通各类设备的故障数据难以轻易获取,导致在开展故障诊断与预测等机器智能算法研究时缺乏充足的数据支持。为了满足轨道交通智能运维对大量训练数据的迫切需求,有必要设计轨道交通转辙机模拟数据生成器并对其进行验证。... [目的]由于轨道交通各类设备的故障数据难以轻易获取,导致在开展故障诊断与预测等机器智能算法研究时缺乏充足的数据支持。为了满足轨道交通智能运维对大量训练数据的迫切需求,有必要设计轨道交通转辙机模拟数据生成器并对其进行验证。[方法]对S700K型转辙机正常动作与缓变性故障的功率曲线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故障发生原因。通过对比两种模拟数据生成方法,基于Borderline-Smote算法设计出转辙机模拟数据生成器,搭建转辙机模拟数据生成器平台,利用LSTM(长短期记忆)预测模型学习功率数据的时间序列特征,对生成的缓变性故障功率数据的峰值因子、标准差和方差等3个特征进行试验。[结果及结论]通过转辙机模拟数据生成器生成的功率数据训练出的LSTM预测模型,可以预测出S700K型转辙机的功率变化趋势。通过对比LSTM预测模型与周期性复制法计算得到的峰值因子、标准差、方差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3355、0.0239和0.0241,误差较小,证明转辙机模拟数据生成器的真实性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转辙机 模拟数据生成器 智能运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底周转视角下地铁列车区间运行时间节能分配方法
5
作者 李晓明 李恩龙 +2 位作者 赵东升 乔珂 赵鹏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9-88,134,共11页
牵引能耗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最主要的能源消耗,减少牵引能耗可有效降低运营成本。本研究基于区间运行时间与牵引能耗的相关关系,提出以周转牵引能耗最小化为目标的区间运行时间节能分配方法,通过合理分配区间运行冗余时间实现能耗优... 牵引能耗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最主要的能源消耗,减少牵引能耗可有效降低运营成本。本研究基于区间运行时间与牵引能耗的相关关系,提出以周转牵引能耗最小化为目标的区间运行时间节能分配方法,通过合理分配区间运行冗余时间实现能耗优化。首先,在满足线路受力与运行时间约束的前提下,采用离散仿真法建立单区间内列车运行时间与牵引能耗的关系模型;然后,构建区间运行时分优化模型,并设计基于迭代寻优的冗余时间分配算法,以科学调整各区间的运行时间,从而降低牵引能耗。以实际地铁线路为案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保证运力不变的前提下,优化方案可使单车次牵引能耗降低7.57%。所构建方法具有实用性和应用价值,为城市轨道交通节能运行图的制定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区间运行时间 列车节能 运行控制 离散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连续动态规划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速度曲线优化研究
6
作者 伍成城 纪学斌 +2 位作者 石红国 黄子凌 雷学亮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15,38,共8页
在降低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营能耗的同时,也要保证列车准时运行和精准停靠。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节能运行问题,基于离散空间时间速度网格模型和动态规划理论,在准点到达和精准停靠约束下,提出一种优化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节能运行速度曲线的方... 在降低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营能耗的同时,也要保证列车准时运行和精准停靠。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节能运行问题,基于离散空间时间速度网格模型和动态规划理论,在准点到达和精准停靠约束下,提出一种优化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节能运行速度曲线的方法。首先在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动力学分析和最优节能控制策略基础上,将列车运行曲线在空间、时间和速度3个维度上离散化,将连续列车控制过程转化为马尔可夫决策过程,分解为若干个子问题求解;然后在离散网络中设计离散和连续2种列车状态,离散状态用于近似到相同状态进行能耗比较,连续状态用于准确表达列车实际状态转移过程,并设计实时保存算法避免反向寻找最优决策过程,再基于递推方程计算列车速度曲线;最后,通过对大连北—后盐线与北京地铁亦庄线实例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离散动态规划相比,停站误差降低199 m;相较于双种群遗传粒子群算法,在满足准时性和停站精度下节能18.2%;离散-连续动态规划能满足准时性和停站精度要求,且能合理利用线路纵断面条件得到更佳列车速度曲线。灵敏度分析实验表明,算法计算效率受离散程度影响,调整离散间隔参数可以达到计算时间和性能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节能运行 列车速度曲线 离散网络 离散-连续动态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铁联运模式下考虑航班延误的高铁运行图优化
7
作者 叶彬彬 黄志鹏 +1 位作者 张可 程虹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64-472,共9页
空铁联运模型通过结合航空高速与高铁高可达性的特点,构建立体化综合运输网络体系.为提升空铁联运服务质量与乘客出行体验,研究航班延误下的高速铁路运行图优化问题.基于多目标优化理论,综合考虑列车运行图基本约束、空铁联运接续约束... 空铁联运模型通过结合航空高速与高铁高可达性的特点,构建立体化综合运输网络体系.为提升空铁联运服务质量与乘客出行体验,研究航班延误下的高速铁路运行图优化问题.基于多目标优化理论,综合考虑列车运行图基本约束、空铁联运接续约束及旅客换乘惩罚约束,构建以最大化空铁接续次数和最小化列车停站时长为目标函数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为提高求解效率,采取缩减决策变量和简化约束条件的策略,并采用模拟退火算法进行求解.以中国石家庄正定机场和高铁站正定机场站进行案例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列车停站时间缩短了2%,与航班的接续次数增加了2%.灵敏度分析表明,航班延误次数以及航班换乘时间窗对航空高铁接续次数影响较为明显.对列车停站时长和接续次数的优化,不仅提升了空铁联运的运输效率,也提升了乘客的出行体验,进一步推动了空铁联运在现代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应用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空铁联运 高速铁路 列车运行图 航班延误 多目标混合整数规划 模拟退火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轨道交通仿真测试平台的全自动运行系统测试方法验证
8
作者 马迪迪 虞赛君 王婧雯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7-202,共6页
[目的]目前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中各子系统设计方案的完备性,以及各子系统间的兼容适应度缺乏科学的评估方法,因此亟须建立1套轨道交通仿真测试平台进行验证评估。[方法]通过轨道交通仿真测试平台,基于线路和站场、信号系统及车辆系... [目的]目前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中各子系统设计方案的完备性,以及各子系统间的兼容适应度缺乏科学的评估方法,因此亟须建立1套轨道交通仿真测试平台进行验证评估。[方法]通过轨道交通仿真测试平台,基于线路和站场、信号系统及车辆系统等方面提出全自动运行系统的测试方法,进而评估相应系统的设计性能是否满足运营要求。以合肥轨道交通7号线为例,运用全自动运行系统测试方法对该线路的车辆系统、线路及站场及信号系统等的设计性能进行仿真测试验证。[结果及结论]在列车仿真测试运行过程中,线路最小曲线半径、线路坡度、站台长度、线路限制速度等线路和站场的设计指标,列车运行速度、技术速度、旅行速度、正线追踪间隔、列车停站时间等信号系统的设计指标,列车最大/平均启动加速度、列车常用/紧急制动减速度等车辆系统的设计指标均在可接受范围内,验证了全自动运行系统测试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仿真测试平台 全自动运行系统测试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快慢车运行延误调整方案仿真评价模型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洪运 江志彬 +1 位作者 赵源 来佳雯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5-30,39,共7页
[目的]制定合理的列车运行延误调整方案,是保证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运营安全、可靠的重点工作之一。对于开行快慢车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需要研究列车运行延误后乘客的选择列车行为,并分析快慢车越行对乘客出行选择的影响。[方法]对快慢车... [目的]制定合理的列车运行延误调整方案,是保证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运营安全、可靠的重点工作之一。对于开行快慢车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需要研究列车运行延误后乘客的选择列车行为,并分析快慢车越行对乘客出行选择的影响。[方法]对快慢车线路运行过程中乘客的留乘现象及乘客选择列车行为进行了分析,设计了符合乘客上下车规则和乘客选择列车行为的仿真算法,构建了快慢车运行延误调整方案仿真评价模型。考虑快慢车的始发时间、顺序,以及越行的车次、站点,制定了不同的列车运行延误调整方案。对上海轨道交通16号线原有的计划方案、4个延误调整方案下乘客的出行过程进行了仿真,并对4个延误调整方案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及结论]该仿真评价模型具有有效性和可靠性,既可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评价列车开行方案提供仿真手段,也可为乘客服务水平提升、列车运能利用率提高、列车开行方案优化等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行车组织 列车运行延误调整 快慢车 乘客出行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编组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开行方案研究
10
作者 程志伟 潘寒川 +1 位作者 黎旭帆 刘志钢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7-236,共10页
为了匹配城市轨道交通存在的客流时空分布不均衡现象,改善乘客满意度及企业运营成本,提出一种基于虚拟编组的城市轨道交通开行方案模型。模型兼顾乘客和企业的利益,以乘客等待时间和车辆走行距离之和最小为目标,考虑因素包括列车满载率... 为了匹配城市轨道交通存在的客流时空分布不均衡现象,改善乘客满意度及企业运营成本,提出一种基于虚拟编组的城市轨道交通开行方案模型。模型兼顾乘客和企业的利益,以乘客等待时间和车辆走行距离之和最小为目标,考虑因素包括列车满载率、可用车辆数、可用列车数等,以虚拟联挂/解编站位置、列车发车频率和列车编组数作为决策变量,建立双目标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通过线性化和归一化处理后,以某城轨线路为例进行求解。结果表明,在领头车为3节编组的城市轨道交通虚拟编组开行方案相较于传统固定编组和多编组开行方案,乘客等待时间分别降低9.34%和7.31%,车辆走行距离分别降低12.29%和10.93%,匹配客流需求更加精准,有利于提高乘客满意度并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考虑到虚拟编组模式运行的条件,该模式更适用于自动化程度高的线路,今后可以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虚拟编组 开行方案 运力匹配 整数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误条件下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营调整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雪鑫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3-200,共8页
受出行需求、出行时间及突发情况的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存在晚点的情况,给出行者与地铁运营部门均带来极大不便。在分析列车延误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各类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延误发生后的调整措施,并对比其优缺点。以青岛地铁9号... 受出行需求、出行时间及突发情况的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存在晚点的情况,给出行者与地铁运营部门均带来极大不便。在分析列车延误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各类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延误发生后的调整措施,并对比其优缺点。以青岛地铁9号线为例,假设延误发生在城子站时,以延误恢复时间最短、乘客平均等待时间最少为评价函数,分析赶点及跳站方式的调整效果,赶点方式在延误时间小于2.5 min时可以有效调整,在延误时间大于2.5 min时可以采用跳站方式;在实际运营时根据倾向性选择跳停站点,如果倾向于提高行车效率,在跳站时需要选择客流量较少且尽量多的车站,案例中模式2最优,如果倾向于减少对客流的影响,可以减少跳停站个数,如案例中的模式6至模式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列车延误 运行调整 仿真模拟 评价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量子计算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末班车衔接优化
12
作者 袁也 徐皓 +3 位作者 王悉 王振明 魏艳 徐辉章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9-145,共7页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下,各条线路运营时间存在差异性而导致乘客无法成功换乘的问题,本文开展面向城市轨道交通末班车衔接优化问题的研究,选取末班车到发时间为决策变量,以最小化失败换乘乘客数量为目标,构建了混合整数线性规划...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下,各条线路运营时间存在差异性而导致乘客无法成功换乘的问题,本文开展面向城市轨道交通末班车衔接优化问题的研究,选取末班车到发时间为决策变量,以最小化失败换乘乘客数量为目标,构建了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考虑到线网规模扩大导致模型复杂度高的问题,本文率先将量子计算应用于上述优化模型求解中。首先将原始模型重构为计算规模更小的两阶段问题;进而将第一阶段优化模型转换为可以运行在量子计算机上的二次无约束二值化优化问题(quadratic unconstrained binary optimization,QUBO)模型,并基于相干伊辛机的光量子计算技术完成了算法开发和真机实测。为了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以北京地铁为例,将量子计算结果与商业求解器进行比较,验证了本文提出模型转换方法和量子计算方法的可行性,为进一步应用量子计算解决轨道交通行业复杂优化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网络化运营 末班车衔接优化 混合整数规划 量子计算 QUBO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弹性需求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开行方案研究 被引量:52
13
作者 邓连波 曾强 +1 位作者 高伟 周文梁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6-25,共10页
城市轨道交通的列车开行方案直接影响乘客的出行费用,需要根据客流的需求弹性制定。针对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和运营实际,将列车开行方案归结为列车编组、开行时段,以及各时段每一列车交路的列车数量。在分析乘客广义出行费用的基础上,... 城市轨道交通的列车开行方案直接影响乘客的出行费用,需要根据客流的需求弹性制定。针对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和运营实际,将列车开行方案归结为列车编组、开行时段,以及各时段每一列车交路的列车数量。在分析乘客广义出行费用的基础上,构造乘客出行的弹性需求函数,将乘客乘车选择归结为具有能力约束的弹性需求用户均衡问题。进而利用城市轨道交通营运企业与乘客之间的博弈关系,对列车开行方案相关的费用、效益等优化目标和约束条件进行分析,建立基于弹性需求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开行方案的多目标双层规划模型,并设计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优化算法。针对长沙地铁2号线的应用表明,优化方法具有较高求解效率和较好求解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列车开行方案 弹性需求 双层规划 模拟退火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规划方法研究城市轨道交通网状线路跨线列车开行方案 被引量:11
14
作者 陈强 何世伟 +1 位作者 宋瑞 王炜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7-22,共6页
随着我国大城市轨道交通的蓬勃发展,轨道交通的网络化运营将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如何制定合理的列车开行方案并实现整体效益最优成为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探讨网络化运营下最优的运营方案,以乘客平均等待时间最小及运营公司效益最... 随着我国大城市轨道交通的蓬勃发展,轨道交通的网络化运营将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如何制定合理的列车开行方案并实现整体效益最优成为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探讨网络化运营下最优的运营方案,以乘客平均等待时间最小及运营公司效益最高为目标,建立组合最小化模型,应用动态规划方法求解;并以北京地铁1、2号线为实例进行分析,得到较优的开行方案,铺画出相应的运行图,为大城市网状线路跨线运营调度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跨线运行 动态规划 运行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运营条件与线路参数对曲线钢轨磨耗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戴春阳 胡华锋 +1 位作者 高亮 辛涛 《都市快轨交通》 2011年第5期6-10,共5页
运用Simpack数值模拟虚拟样机技术软件,建立地铁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针对车辆行驶于不同运营条件下和不同曲线参数线路时对钢轨磨耗的影响,进行仿真模拟计算分析。基于模型和计算工况,在抑制和减缓钢轨磨耗方面,采取比最高运营速度... 运用Simpack数值模拟虚拟样机技术软件,建立地铁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针对车辆行驶于不同运营条件下和不同曲线参数线路时对钢轨磨耗的影响,进行仿真模拟计算分析。基于模型和计算工况,在抑制和减缓钢轨磨耗方面,采取比最高运营速度略低的行车速度为宜,一定量的踏面涂油措施有助于减缓钢轨波磨的程度,曲线半径越大越好,超高比平衡超高略低为宜,轨底坡在小半径曲线地段应适当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钢轨磨耗 减磨措施 动力仿真 曲线线路 地铁运营 Simpack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快慢车开行方案双层规划模型 被引量:15
16
作者 孙元广 史海欧 +1 位作者 王莹 陈绍宽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60-167,共8页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时空分布不均衡特征和乘客长距离出行时效需求,并考虑乘客的换乘行为,提出基于双层规划模型的快慢车开行方案优化方法.上层模型以乘客出行时间和列车周转时间最小为目标,考虑快慢车开行比例、线路通过能力等主要约...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时空分布不均衡特征和乘客长距离出行时效需求,并考虑乘客的换乘行为,提出基于双层规划模型的快慢车开行方案优化方法.上层模型以乘客出行时间和列车周转时间最小为目标,考虑快慢车开行比例、线路通过能力等主要约束,构建多交路条件下的快慢车开行方案优化模型;下层模型通过设计换乘网络刻画乘客换乘行为,构建快慢车方案下的客流分配模型.设计粒子群算法求解所建双层规划模型,以广州地铁14号线为案例,验证本文构建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城市轨道交通 双层规划 快慢车开行方案 列车交路 客流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大小交路模式列车开行方案的优化 被引量:67
17
作者 王媛媛 倪少权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8,共8页
列车开行方案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组织的基础。大小交路模式列车开行方案规定各时间段内各交路上开行列车对数。分析大小交路模式乘客出行成本和企业运营成本的计算方法,以乘客出行成本及运输企业运营成本最小化为目标,以列车追踪间隔时... 列车开行方案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组织的基础。大小交路模式列车开行方案规定各时间段内各交路上开行列车对数。分析大小交路模式乘客出行成本和企业运营成本的计算方法,以乘客出行成本及运输企业运营成本最小化为目标,以列车追踪间隔时间、乘客需求和最大可用车底数量为约束,构建城市轨道交通大小交路模式列车开行方案双目标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采用理想点法将原模型转化为单目标模型,借助Lingo11.0求解。通过算例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并对折返站和小交路区段客流比重进行成本的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小交路折返站的选取对成本影响显著,且小交路区段客流比重越高,开行大小交路模式越有利于降低运输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大小交路 开行方案 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 理想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行图的供配电系统谐波预评估仿真 被引量:7
18
作者 朱明星 钱辰辰 +2 位作者 段晓波 胡文平 戎士洋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6-61,共6页
近些年,城市轨道交通在国内大中城市发展迅速,使城市轨道交通负荷接入电网的电能质量预评估成为轨道交通建设的重要问题。提出了基于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的供配电系统谐波预评估思想,建立了谐波预评估仿真模型,并给出了供配电系统谐... 近些年,城市轨道交通在国内大中城市发展迅速,使城市轨道交通负荷接入电网的电能质量预评估成为轨道交通建设的重要问题。提出了基于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的供配电系统谐波预评估思想,建立了谐波预评估仿真模型,并给出了供配电系统谐波预评估仿真的原则、模型和流程。以某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谐波电流及电压实测数据与仿真数据对比证明了该仿真方法的可用性,为城市轨道交通接入配电网的预评估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列车运营图 供配电系统 谐波预评估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作业虚拟仿真实训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21
19
作者 丛丛 李俊辉 秦凯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44-49,共6页
针对行车作业岗位培训目前面临的问题,基于Unity3D游戏开发引擎、虚拟现实技术和数据库资源管理技术的城市轨道交通行车作业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应运而生。介绍了该系统的开发流程、功能设计与实现。着重描述了该系统所使用的3D建模、虚拟... 针对行车作业岗位培训目前面临的问题,基于Unity3D游戏开发引擎、虚拟现实技术和数据库资源管理技术的城市轨道交通行车作业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应运而生。介绍了该系统的开发流程、功能设计与实现。着重描述了该系统所使用的3D建模、虚拟场景优化、场景数据同步及虚拟现实等关键技术。该系统搭建了集教学、多岗位协同训练、全场景漫游和自动考评为一体的教学实训平台,将岗位任务引领、项目驱动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理念融入到实践教学中,能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进一步丰富了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行车作业 岗位培训 虚拟仿真实训系统 虚拟现实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层规划的市郊轨道交通多交路快慢车开行方案优化研究 被引量:28
20
作者 汤莲花 徐行方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52-159,共8页
由于市郊客流在时空分布上存在不均衡的特点,单一交路、站站停列车不能很好地满足客流需求,因此根据市郊客流特点研究不同停站方案(如快慢车)、开行区段(如大小区段)组合的列车开行方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乘客出行广义费用的基础上... 由于市郊客流在时空分布上存在不均衡的特点,单一交路、站站停列车不能很好地满足客流需求,因此根据市郊客流特点研究不同停站方案(如快慢车)、开行区段(如大小区段)组合的列车开行方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乘客出行广义费用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列车开行方案与乘客选择之间的主从博弈关系,建立了市郊线路多交路快慢车开行方案的双层规划模型,并设计了遗传—模拟退火优化算法进行求解.在算例研究中,针对某一具体市郊线路,对结合大小交路、快慢车的列车开行方案进行优化,求解得出相对于传统的单一交路、站站停开行模式,多交路快慢车结合的开行方案使乘客的总旅行时间和企业运营成本分别降低了2.25%和9.25%,验证了本文模型和算法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市郊轨道交通 开行方案 双层规划 快慢车 大小交路 遗传—模拟退火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