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月季黑斑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与品种抗性评价
1
作者 王超 李艳杰 +5 位作者 牛芸 温联好 陈晶晶 吴红芝 杨玉勇 吴艳迪 《浙江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87-1096,共10页
为明确2种月季黑斑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和32个月季品种的抗病性,以分离得到的2种黑斑病病原菌——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和蔷薇拟日规壳菌(Gnomoniopsis rosae)为病原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2种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 为明确2种月季黑斑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和32个月季品种的抗病性,以分离得到的2种黑斑病病原菌——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和蔷薇拟日规壳菌(Gnomoniopsis rosae)为病原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2种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采用离体叶片接种法对32个月季品种进行抗病性评价。结果表明:温度、pH值、碳源、氮源、光照、培养基影响2种病原菌的菌丝生长。A.alternata的最适生长条件如下:25℃,pH值6,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蛋白胨,光照条件为12 h光照-12 h黑暗或24 h全光照,培养基为月季叶片煎汁培养基。G.rosae的最适生长条件如下:25℃,pH值6,碳源为蔗糖或葡萄糖,氮源为甘氨酸,光照条件为12 h光照-12 h黑暗,培养基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或月季叶片煎汁培养基。A.alternata和G.rosae菌丝的致死温度均为55℃(10 min)。供试的月季品种中:纽约、福禄考美地兰等12个月季品种被评定为免疫品种,对这2种病原菌具有较强的抗性和免疫作用;象牙时尚、吉普赛男孩等5个品种被鉴定为感病或严重感病(SS)品种,对这2种病原菌的抗性较差。研究结果可为云南省月季黑斑病的防治及月季抗病品种的培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季黑斑病 链格孢菌 蔷薇拟日规壳菌 生物学特性 抗病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jERF098鉴定及其提高冬枣黑斑病抗病性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暄 陈鸥 +2 位作者 王文军 刘摇 曾凯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3,共9页
克隆并鉴定冬枣转录因子ZjERF098明确其分子特性,验证ZjERF098瞬时过表达对枣果实黑斑病的抑制效果,为枣果实抗病机制研究奠定基础。对ZjERF098进行系统发育树构建、同源序列比对、结构域分析、蛋白质结构预测、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 克隆并鉴定冬枣转录因子ZjERF098明确其分子特性,验证ZjERF098瞬时过表达对枣果实黑斑病的抑制效果,为枣果实抗病机制研究奠定基础。对ZjERF098进行系统发育树构建、同源序列比对、结构域分析、蛋白质结构预测、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克隆并构建了pEAQ-ZjERF098等多个重组载体,在烟草上进行亚细胞定位和转录激活活性分析,在冬枣果实上进行瞬时过表达。结果显示,ZjERF098的开放阅读框包含426个碱基对,编码141个氨基酸,与拟南芥中的AtERF098序列相似度最高,同属于ERF转录因子亚家族,只有1个AP2结构域,不含信号肽与跨膜结构域。启动子区域含有与植物防御反应相关的脱落酸响应元件、茉莉酸响应元件等响应元件。ZjERF098具有转录激活活性,主要定位在细胞核上,同时在细胞质膜也有GFP荧光信号。同时,ZjERF098瞬时过表达能够增强枣果实对黑斑病的抗病性,显著降低枣果实的发病率与病斑直径,表明ZjERF098是在枣果实对黑斑病抗病性中起到重要作用的转录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枣 ZjERF098 链格孢菌 黑斑病 基因克隆 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淀粉芽孢杆菌脂肽提取物对番茄链格孢菌的抑菌机制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范盈盈 戴莹莹 +5 位作者 张媛媛 沈婷婷 王艳 王沛成 刘峰娟 王成 《广东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1-13,共13页
【目的】通过探明解淀粉芽孢杆菌脂肽提取物对番茄链格孢菌的抑菌率及其抑菌机制,为番茄黑斑病的绿色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番茄黑斑病优势病原菌Alternaria alternata为研究对象,通过皿内抑菌试验、扫描电镜观察试验、离体果实... 【目的】通过探明解淀粉芽孢杆菌脂肽提取物对番茄链格孢菌的抑菌率及其抑菌机制,为番茄黑斑病的绿色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番茄黑斑病优势病原菌Alternaria alternata为研究对象,通过皿内抑菌试验、扫描电镜观察试验、离体果实试验和转录组学分析,探究解淀粉芽孢杆菌脂肽提取物对A.alternata的抑菌机制。【结果】皿内抑菌结果表明,培养第7天解淀粉芽孢杆菌脂肽提取物对A.alternata菌落生长抑制率为56.00%,对菌丝生物量抑制率为60.14%。扫描电镜观察发现脂肽提取物处理可导致A.alternata菌丝体和孢子扭曲、塌陷。离体果实试验表明,接种脂肽提取物后,番茄黑斑病病斑直径减小89.97%。田间脂肽提取物喷施试验与对照组相比,番茄黑斑病的发病率从17.94%降低至6.25%,黑斑病防控效果为65.16%。对经脂肽提取物处理和未处理的A.alternata菌丝体进行转录组测序,分别分析MAPK信号通路和糖酵解/糖异生信号通路差异基因,发现编码Ras同源基因家族A(Rho1)的基因显著上调,编码蛋白质Ste50、葡萄糖-6-磷酸酶、己糖激酶、丙酮酸羧化酶、6-磷酸果糖激酶等的基因显著下调,这些上调和下调的基因可能是脂肽提取物抑制A.alternata生长相关的关键基因。【结论】脂肽提取物可通过破坏孢子和菌丝体结构并可能调控关键基因表达,进而抑制A.alternata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肽提取物 链格孢菌 番茄 转录组 关键基因 抑菌机制 黑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山药NBS-LRR家族基因鉴定和分析
4
作者 李顺朋 李朝闯 +4 位作者 王兰宁 张昊 王瑞飞 李明军 杨清香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7-57,共11页
为了探究NBS-LRR类抗病基因在铁棍山药响应不同真菌侵染中的作用,通过同源克隆从山药基因组中扩增出NBS类基因DoRGA2和DoRGA4,RT-qPCR分析发现山药黑斑病病原真菌互隔交链孢和内生真菌耐盐青霉侵染会不同程度诱导DoRGA2和DoRGA4上调表... 为了探究NBS-LRR类抗病基因在铁棍山药响应不同真菌侵染中的作用,通过同源克隆从山药基因组中扩增出NBS类基因DoRGA2和DoRGA4,RT-qPCR分析发现山药黑斑病病原真菌互隔交链孢和内生真菌耐盐青霉侵染会不同程度诱导DoRGA2和DoRGA4上调表达。同时,利用转录组测序分析互隔交链孢和耐盐青霉侵染山药愈伤组织后的NBS-LRR家族基因,结果共鉴定到47个山药NBS-LRR家族基因,包括N、NL、CN、CNL和TN 5种类型,分别有25、15、3、3、1个基因;不同亚家族NBS-LRR蛋白的进化路径存在差异,且这些NBS-LRR类蛋白以酸性为主,普遍具有亲水性,主要定位在细胞膜或细胞质。这些NBS-LRR家族基因中,TRINITY_DN9146_c0_g1、TRINITY_DN8009_c1_g1、TRINITY_DN49830_c0_g1和TRINITY_DN39475_c0_g1在接种互隔交链孢后显著上调表达,而TRINITY_DN18700_c0_g3在接种耐盐青霉菌后显著上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药 NBS-LRR基因 互隔交链孢 黑斑病 RNA-SEQ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枣黑点病病原鉴定 被引量:26
5
作者 宗淑萍 杨文香 +1 位作者 刘大群 张汀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5-107,共3页
冬枣黑点病主要为害冬枣果实,在果面上产生黑斑,影响果实的外观及品质。2004~2005年连续2年对河北省黄骅市的不同枣区采集的病果进行分离接种及再分离,结果证实冬枣黑点病病原为:桑壳小圆孢菌(Coniothyrium fucsidulum Sacc)、... 冬枣黑点病主要为害冬枣果实,在果面上产生黑斑,影响果实的外观及品质。2004~2005年连续2年对河北省黄骅市的不同枣区采集的病果进行分离接种及再分离,结果证实冬枣黑点病病原为:桑壳小圆孢菌(Coniothyrium fucsidulum Sacc)、仁果茎点霉(Phoma pomirum Thuem)以及细极链格孢(Ahernaria alternata(Fr.)Keissler),其中(Coniothyriam fucsidulum Sacc)和(Phoma pomirum Thtim)既可单独侵染,也可混合侵染,(Ahernaria alternata)只参与混合侵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枣 黑点病 桑壳小圆孢菌 仁果茎点霉 链格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一氧化氮对苹果采后黑斑病的控制 被引量:7
6
作者 王迪 李永才 +5 位作者 毕阳 余晓燕 唐瑛 潘静宇 王婷 张溪桐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358-361,共4页
在离体条件下研究了NO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对苹果黑斑病菌互隔交链孢(Alternaria alternata)生长、菌落形态及其超微结构的影响,并在体内条件下研究了其对苹果黑斑病的治愈作用。结果表明SNP处理能显著的抑制A.altern... 在离体条件下研究了NO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对苹果黑斑病菌互隔交链孢(Alternaria alternata)生长、菌落形态及其超微结构的影响,并在体内条件下研究了其对苹果黑斑病的治愈作用。结果表明SNP处理能显著的抑制A.alternata的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存在浓度依赖效应,当浓度为1 g/100 m L SNP,与对照相比,其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分别达到70%和75.9%;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发现SNP处理的A.alternata菌丝表面粗糙,粗细不均匀,部分出现塌陷;孢子细胞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细胞膜发生破裂。同时发现外源SNP处理对损伤接种的苹果黑斑病具有治愈作用,其中0.5 g/100 m L SNP处理效果最佳。可见外源NO作为代替化学合成药物的防腐剂在采后病害控制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黑斑病 一氧化氮 采后病害 互隔交链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枣黑疔病拮抗放线菌的筛选与发酵优化 被引量:4
7
作者 洪亮 杨丽芬 +2 位作者 杨建 郭建伟 程加省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634-1637,共4页
【目的】筛选蒙自小枣黑疔病链格孢拮抗放线菌,并优化发酵条件。【方法】以小枣黑疔病链格孢为指示菌,以肾茶26株、臭灵丹17株内生放线菌和大庆油田12株土壤放线菌作为供试菌,采用滤纸片法筛选高拮抗放线菌,进而通过单因子试验优化发酵... 【目的】筛选蒙自小枣黑疔病链格孢拮抗放线菌,并优化发酵条件。【方法】以小枣黑疔病链格孢为指示菌,以肾茶26株、臭灵丹17株内生放线菌和大庆油田12株土壤放线菌作为供试菌,采用滤纸片法筛选高拮抗放线菌,进而通过单因子试验优化发酵条件。【结果】筛选到一株分离自肾茶根部、抑菌带宽达13.6 mm的拮抗菌株BEG-46,其最佳培养基组成和最佳培养条件为1 000 mL培养基中含葡萄糖2 g、酵母粉20 g,蛋白胨2 g,NaCl 4 g,CaCO_34 g,初始pH值为自然,发酵温度28℃,发酵周期为7 d;优化后BEG-46发酵液抑菌活性提高了118.3%。【结论】拮抗放线菌BEG-46的发酵液抑菌活性在优化条件下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疔病 链格孢 拮抗放线菌 发酵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拉尔地区枣园不同时期枣花、枣果黑斑病菌带菌量检测 被引量:4
8
作者 许瑛 姚兆群 +2 位作者 王兰 谢建明 赵思峰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911-1919,共9页
【目的】检测新疆南疆阿拉尔市枣园不同时期枣花、枣果上黑斑病菌的带菌量,确定枣果黑斑病的侵入时期和侵入部位,明确防治该病害的关键时期。【方法】在阿拉尔市周边3个枣园分别采集不同时期的枣花、枣果,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对其进行分... 【目的】检测新疆南疆阿拉尔市枣园不同时期枣花、枣果上黑斑病菌的带菌量,确定枣果黑斑病的侵入时期和侵入部位,明确防治该病害的关键时期。【方法】在阿拉尔市周边3个枣园分别采集不同时期的枣花、枣果,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对其进行分离,并对分离物进行鉴定,用交链格孢菌特异性引物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不同时期枣花及枣果各部位带菌量。【结果】在不同时期采集的枣花及枣果各部位均分离到了链格孢菌,累计获得276个分离物,经鉴定均为A.alternata;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表明,在枣花上就能检测到枣果黑斑病菌,其平均含量为2.11μg/100 mg,在栆果上果肉中链格孢菌含量最高,其中胴部果肉含量最高为20.12μg/100 mg,果柄处果肉为9.34μg/100 mg,胴部果皮11.48μg/100 mg,果柄处果皮为3.84μg/100 mg。【结论】枣果黑斑病菌在红枣开花期就可以感染枣花,病菌可在枣果果肉中大量潜伏侵染,待黑斑病显症时,果肉中已有大量病菌存在,对枣果黑斑病的药剂防治应提前至红枣开花前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果黑斑病 链格孢菌 RT-PCR 枣花和枣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冬枣黑斑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防治初探 被引量:11
9
作者 宋聪 黄亚丽 +2 位作者 谢晨星 贾振华 宋水山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5期85-89,共5页
冬枣黑斑病是冬枣重要病害之一,目前多以化学农药进行防治,给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河北省是冬枣种植大省,进行冬枣黑斑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对冬枣黑斑病的有效防治具有重要意义。2014年8月至10月从河北省沧州、衡水、邯... 冬枣黑斑病是冬枣重要病害之一,目前多以化学农药进行防治,给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河北省是冬枣种植大省,进行冬枣黑斑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对冬枣黑斑病的有效防治具有重要意义。2014年8月至10月从河北省沧州、衡水、邯郸、邢台等地采集冬枣黑斑病病果,采用PDA培养基进行病原菌分离,从病样中共分离出2株分离频率较高的真菌,经过回接和再分离实验筛选出河北省冬枣黑斑病的致病菌株,经形态学和ITS序列分析初步确定该菌为细交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以枯草芽胞杆菌J18进行冬枣采后黑斑病的防治,浓度为1×108cfu/m L的菌液对病害的防效为80.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枣 黑斑病 细交链格孢 鉴定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红枣缩果病和枣果黑斑病病原鉴定 被引量:13
10
作者 何丽 郭开发 +1 位作者 艾尼古丽.依明 赵思峰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3期312-318,共7页
为了明确新疆枣缩果病和枣果黑斑病病原菌的种类,从新疆红枣主要种植区哈密地区、阿克苏地区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分别采集红枣缩果病样品95份和枣果黑斑病样品77份。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对采集样品分离,并挑选典型代表菌株进行致病性测... 为了明确新疆枣缩果病和枣果黑斑病病原菌的种类,从新疆红枣主要种植区哈密地区、阿克苏地区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分别采集红枣缩果病样品95份和枣果黑斑病样品77份。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对采集样品分离,并挑选典型代表菌株进行致病性测定和鉴定。结果表明:从缩果病样品中分离获得90株分离物,从枣果黑斑病样品中分离获得49株分离物,在139株分离物中,链格孢菌131株,占94.25%,镰刀菌6株,占4.32%,青霉菌2株,占1.44%。选取20株代表分离物进行致病性测定,18株链格孢菌分离物均可导致红枣果实发病,而镰刀菌无致病力。对18株代表性分离物的鉴定结果,明确了新疆枣缩果病和枣果黑斑病病原菌是链格孢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果病 枣果黑斑病 病原菌 鉴定 链格孢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果黑斑病对南疆红枣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许瑛 姚兆群 +1 位作者 王兰 赵思峰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08-914,共7页
为了明确枣果黑斑病对红枣产量、外观及内在品质的影响。在新疆阿拉尔市第一师农科所枣园分别采集不同发病程度的‘骏枣’和‘灰枣’果实,对其外观及内在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同时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对发病枣果中链格孢霉毒素... 为了明确枣果黑斑病对红枣产量、外观及内在品质的影响。在新疆阿拉尔市第一师农科所枣园分别采集不同发病程度的‘骏枣’和‘灰枣’果实,对其外观及内在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同时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对发病枣果中链格孢霉毒素种类和数量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与健康枣果相比,发病‘骏枣’鲜果质量降低5.33%~45.61%,‘灰枣’鲜果质量略有增加,果形指数增加,但2个品种的红枣在硬度、质量含水量、L*(亮度)、△Eab(色差)等外观品质明显下降;维生素C质量分数、蛋白质、含糖量、可滴定酸等内在品质均明显下降。在‘骏枣’和‘灰枣’病果均检测到交链孢菌酮酸(TeA)、交链孢酚单甲醚(AME)和交链孢酚(AOH)3种毒素,未检测到交链孢烯(ALT)。黑斑病发生后对南疆红枣产量和品质均产生显著影响,同时枣果中含有3种链格孢霉毒素,影响红枣的安全食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果黑斑病 南疆 灰枣 骏枣 品质 链格孢霉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毕节市白菜黑斑病的病害研究及病原鉴定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国辉 陶敏 张文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11477-11479,共3页
[目的]对贵州省毕节市的白菜黑斑病进行病害分析和病原鉴定,以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采用表面组织分离法从病叶中分离得到病原菌,并对病原菌进行培养、镜检、孢子大小测定和鉴定。[结果]显微镜镜检的病原菌特征表明,引起白菜黑斑... [目的]对贵州省毕节市的白菜黑斑病进行病害分析和病原鉴定,以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采用表面组织分离法从病叶中分离得到病原菌,并对病原菌进行培养、镜检、孢子大小测定和鉴定。[结果]显微镜镜检的病原菌特征表明,引起白菜黑斑病的病原菌是链格孢菌(Alternariasp.),病原菌的孢子大小为(15.0~38.5)μm×(7.5~13.5)μm,结合寄主和病原特征,引起白菜黑斑病的病原菌被鉴定为芸薹生链格孢(Alternaria brassicicola)。[结论]芸薹生链格孢为贵州省毕节市当前白菜黑斑病的病原菌,可以通过农业措施和药剂预防来减少该病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 黑斑病 病原菌 芸薹生链格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枣黑斑病菌拮抗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其对该病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宋聪 黄亚丽 +2 位作者 谢晨星 贾振华 徐文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1-75,共5页
为给冬枣(Ziziphus jujube Mill.)黑斑病的生物防治提供优良菌株资源,以冬枣黑斑病菌为靶标,从冬枣健果中进行拮抗微生物资源的筛选。利用梯度稀释法从健康冬枣果实表面分离出细菌397株,其中K5-4对冬枣黑斑病菌的抑菌效果最为明显,抑菌... 为给冬枣(Ziziphus jujube Mill.)黑斑病的生物防治提供优良菌株资源,以冬枣黑斑病菌为靶标,从冬枣健果中进行拮抗微生物资源的筛选。利用梯度稀释法从健康冬枣果实表面分离出细菌397株,其中K5-4对冬枣黑斑病菌的抑菌效果最为明显,抑菌带宽度为10.06 mm,该菌的无菌发酵液也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活体防病试验发现,该菌能够有效地抑制冬枣黑斑病的发生,浓度为1×108cfu/m L时对黑斑病的防效为78.50%。该菌能够在冬枣果实中定殖,在接种后48 h内K5-4菌数增长为初始值的31.62倍,有无黑斑病病原菌存在对K5-4的定殖影响不大。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以及16S r DNA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该菌株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其在防治冬枣黑斑病上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枣 黑斑病 细交链格孢 生物防治 解淀粉芽孢杆菌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枣黑斑病病原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32
14
作者 王军 辛玉成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1期21-23,共3页
2002~2004年8~9月在山东沾化县和东营市河口区,采集冬枣黑斑病病果,用常规方法分离病原,获得3种菌,通过回接健康果实,确定了导致黑斑病的致病菌,经形态学鉴定,初步确定为枣果实黑斑病的致病菌为细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 (Fr.... 2002~2004年8~9月在山东沾化县和东营市河口区,采集冬枣黑斑病病果,用常规方法分离病原,获得3种菌,通过回接健康果实,确定了导致黑斑病的致病菌,经形态学鉴定,初步确定为枣果实黑斑病的致病菌为细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 (Fr.) Keissl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枣 病原鉴定 黑斑病 alternaria alternate(Fr.)Keissl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季储藏甜瓜黑斑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6
15
作者 何香 孙磊 +2 位作者 艾尔肯.热合曼 阿不都外力.阿布都热依木 木合塔.阿布都克里木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365-1369,F0002,共6页
【目的】对二氧化氯消毒低温冷库中储藏甜瓜黑斑病原菌进行分离与鉴定。【方法】采用回接感染进行致病性测定。4株真菌中发现XJU8能使甜瓜产生黑斑,对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26SrDNAD1/D2区碱基序列、全细胞脂肪酸等进行分析。【结... 【目的】对二氧化氯消毒低温冷库中储藏甜瓜黑斑病原菌进行分离与鉴定。【方法】采用回接感染进行致病性测定。4株真菌中发现XJU8能使甜瓜产生黑斑,对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26SrDNAD1/D2区碱基序列、全细胞脂肪酸等进行分析。【结果】形态特征观察以及生理生化特性的测定结果表明,菌株XJU8与链格孢属有很大的相似性;26SrDNAD1/D2区序列序列进行碱基序列分析比对表明,与交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 IFM53800具有99%的序列同源性;系统进化树也表明XJU8和已知的交链格孢(A.alternata)聚类在同一分支上;全细胞脂肪酸分析结果显示XJU8的主要脂肪酸组分为C18:2CIS9,12/18:0a(52.83%),C16:0(19.19%)和SumInFeature8(16.41%),与链格孢属的脂肪酸特性相同,并与链格孢属中其它种具有51.8%的相同脂肪酸成分。【结论】置菌株XJU8属于链格孢属交链格孢菌的新变种,该菌种被命名为AlternariaalternataXJU8,菌株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AF2070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斑病 生理生化 26S RDNA 脂肪酸 交链格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萝卜黑斑病菌JZHB_7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及培养基的筛选 被引量:1
16
作者 甘彩霞 袁伟玲 +2 位作者 王晴芳 崔磊 梅时勇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312-2315,共4页
从12个萝卜黑斑病菌(Alternaria sp.)菌株里筛选产孢最多的菌株,从8种培养基(PDA培养基、PSA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YPD培养基、面粉培养基、豆芽培养基、玉米培养基、杏仁培养基)中筛选其最适合的培养基,研究温度、光照、... 从12个萝卜黑斑病菌(Alternaria sp.)菌株里筛选产孢最多的菌株,从8种培养基(PDA培养基、PSA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YPD培养基、面粉培养基、豆芽培养基、玉米培养基、杏仁培养基)中筛选其最适合的培养基,研究温度、光照、培养时间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2个菌株中JZHB7菌株产孢最多;豆芽培养基为JZHB7产孢的最佳培养基;JZHB7孢子15℃时萌发率高,0℃时萌发率低;JZHB7培养4~7d菌丝生长较快,10~13d生长较慢;日光灯照射培养2h产孢量多,照射培养24h产孢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卜黑斑病菌(alternaria sp ) JZHB7菌株 生物学特性 产孢量 培养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腿蘑黑斑病及其病原研究初报 被引量:3
17
作者 黄春燕 万鲁长 +2 位作者 单洪涛 郭惠东 张柏松 《食用菌学报》 2008年第1期83-85,共3页
研究了鸡腿蘑(Coprinus comatus)黑斑病的发生情况、症状及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回接、鉴定等,证实轮枝孢霉(Verticillium sp.)是引起鸡腿蘑黑斑病的病原菌。
关键词 鸡腿蘑 黑斑病 症状 病原 轮枝孢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花石楠黑斑病菌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3
18
作者 韩长志 李瑞强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8,30,共4页
对球花石楠黑斑病菌Alternaria sp.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该病原菌生长最适条件为PDA,28℃,p H 8,碳源为麦芽糖,氮源为蛋白胨,明确该病菌可以较好地适应不同的光照条件以及不同碳源、氮源等营养环境条件。
关键词 球花石楠 黑斑病 链格孢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花石楠黑斑病病害调查及病原鉴定初报 被引量:3
19
作者 韩长志 李瑞强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9,34,共3页
以西南林业大学校园及生活区内球花石楠黑斑病的病害调查为切入点,进行病原分离、鉴定研究,为深入开展病害防治奠定基础。结果显示:校园内的发病率37%,生活区发病率42%;经过柯赫氏法则验证、形态学鉴定,明确病原为链格孢属Alternaria真菌。
关键词 球花石楠 黑斑病 病害调查 链格孢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茎瘤芥黑斑病菌rDNA ITS区序列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红芳 陈发波 杨永强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5044-5046,共3页
以茎瘤芥(Brassica juncea Coss.var.tumida Tsen et Lee)黑斑病病株为试材,对黑斑病菌5.8 S rDNA及其侧翼ITS区序列进行克隆、测序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5个供试病菌碱基序列同芸薹链格孢的碱基序列相似度达到99.68%,不存在大于3 bp的... 以茎瘤芥(Brassica juncea Coss.var.tumida Tsen et Lee)黑斑病病株为试材,对黑斑病菌5.8 S rDNA及其侧翼ITS区序列进行克隆、测序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5个供试病菌碱基序列同芸薹链格孢的碱基序列相似度达到99.68%,不存在大于3 bp的碱基差异;而与甘蓝链格孢和萝卜链格孢的碱基差异较明显,均存在大于3 bp的碱基差异,且存在大量的缺失片段。初步确定引起茎瘤芥黑斑病的病原菌为芸薹链格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瘤芥(Brassica JUNCEA Coss var tumida Tsen et Lee) 黑斑病 ITS 芸薹链格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