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_(2)对含CO_(2)注入气的物性参数影响实验及相平衡规律研究
1
作者 秦楠 甘笑非 +3 位作者 罗瑜 刘晓旭 温斌 陈星宇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97-604,共8页
工业尾气处理成本高昂,将含CO_(2)的尾气注入枯竭油气藏是实现提高采收率与碳封存的潜在技术。为了给注入过程提供指导,探明N_(2)对含CO_(2)注入气物性参数的影响,基于JEFRI相态分析仪和CPA(立方加缔合)状态方程开展含CO_(2)注入气物性... 工业尾气处理成本高昂,将含CO_(2)的尾气注入枯竭油气藏是实现提高采收率与碳封存的潜在技术。为了给注入过程提供指导,探明N_(2)对含CO_(2)注入气物性参数的影响,基于JEFRI相态分析仪和CPA(立方加缔合)状态方程开展含CO_(2)注入气物性参数实验测量和相平衡规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温度较高时,高含CO_(2)注入气的“乳光现象”较弱,且出现“乳光现象”时的压力较高,当温度接近临界点时,“乳光现象”较强,但是出现“乳光现象”的压力较低,且远离临界压力;当含CO_(2)注入气存在“乳光现象”时,流体存在临界点,而流体存在临界点时,不一定能观察到“乳光现象”,流体不存在临界点时,未观察到“乳光现象”。含CO_(2)注入气在压力低于10 MPa时,流体表现出类似气体密度的性质,随压力增加体积快速减小;当压力高于20 MPa时,流体表现出类似液体密度的性质。压力介于10~20 MPa时属于过渡带,在压力介于2~55 MPa时,5种含CO_(2)注入气的黏度均很小,呈现气态特征。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随着N_(2)摩尔分数从10%增加到90%,含CO_(2)注入气的偏差因子增加,流体的密度降低,注气过程中应尽量减少N_(2)的含量,采用高含CO_(2)的注入气效果更好。以12 MPa为界限,压力不高于12 MPa时,黏度随N_(2)增加而增加,压力高于12 MPa时,黏度则随着N_(2)含量增加而减小,摩尔分数为5%的O2杂质对CO_(2)注入气物理性质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在相同的组成下,随着温度升高,注入气偏差因子和黏度先增加后降低,压力的交点与温度和组成相关。该研究实验与理论模型结合,揭示了N_(2)对含CO_(2)注入气物性参数的影响,为油气藏注烟道气或尾气提高采收率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CO_(2)注入气 N2杂质气 物性参数实验测量 相态变化规律 CPA状态方程 乳光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片S参数计量比对结果浅析
2
作者 刘晨 高岭 +7 位作者 栾鹏 陈婷 黄英龙 李艳奎 金诚 邹喜跃 陆景 陈科元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01-1406,共6页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作为主导实验室开展了在片S参数计量比对工作,对参比实验室提交的在片S参数测量结果进行了汇总分析,并用E_n值对各参比实验室测量结果进行了评价。通过在片S参数计量比对,确保了量值传递的准确、可靠,...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作为主导实验室开展了在片S参数计量比对工作,对参比实验室提交的在片S参数测量结果进行了汇总分析,并用E_n值对各参比实验室测量结果进行了评价。通过在片S参数计量比对,确保了量值传递的准确、可靠,特别是对在片S参数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统一了认识。同时也为业内提供了在片S参数测量一致性的比较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计量 在片S参数 计量比对 矢量网络分析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置式石油生产地面单井口电导阵列多组分测量装置及应用研究
3
作者 孔德明 郝虎 +4 位作者 陈晓玉 陈基亮 吴培良 孔维航 孔令富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87-1796,共10页
为了解决石油生产领域可供长期、稳定、可靠使用的地面单井口油气水三相流参数监测装置的紧迫需要,采用有限元法建立了所研制监测装置的数值仿真模型,对其结构参数、电学特性、灵敏度分布及响应特性等进行了分析与优化设计,从而确定了... 为了解决石油生产领域可供长期、稳定、可靠使用的地面单井口油气水三相流参数监测装置的紧迫需要,采用有限元法建立了所研制监测装置的数值仿真模型,对其结构参数、电学特性、灵敏度分布及响应特性等进行了分析与优化设计,从而确定了该监测装置的最优结构和最佳性能指标。在此基础上,研制了一种永置式石油生产地面单井口电导阵列多组分测量装置(PSSWCAMMD_OP),搭建了电导阵列多组分测量平台,并开展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气相流量为5~20 m^(3)/d、液相流量为30~70 m^(3)/d、液相含水率为70%~90%等油气水三相流工况下,该测量装置具有良好的多组分测量性能,多组分测量精度优于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计量 永置式监测装置 单井口测量 电导阵列 多组分参数 三相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考键相动态追踪的无转速叶尖定时测量方法 被引量:4
4
作者 周凯 乔百杰 +3 位作者 刘美茹 代江波 卫靖澜 陈雪峰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26-235,共10页
针对叶尖定时系统在测量转子叶片振动过程中转速同步传感器安装困难的问题,提出基于参考键相动态追踪的叶尖定时测量方法。假设整级转子叶片间存在随机失谐,则在变转速工况下各叶片并非同时达到共振状态,在每转内,利用各叶片到达传感器... 针对叶尖定时系统在测量转子叶片振动过程中转速同步传感器安装困难的问题,提出基于参考键相动态追踪的叶尖定时测量方法。假设整级转子叶片间存在随机失谐,则在变转速工况下各叶片并非同时达到共振状态,在每转内,利用各叶片到达传感器的实测到达时间,计算叶片在相邻叶尖定时传感器间的局部平均转速与转子整圈平均转速的偏差值,判断同级所有叶片的振动状态,选择几乎不振动的叶片作为该圈的参考键相,计算目标叶片在该圈的振动位移值,依此类推,计算各圈目标叶片的振动位移,实现转子叶片在无转速参考下的非接触式振动测量。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与传统叶尖定时方法相比,利用该方法计算出的叶片振动位移所辨识出的叶片振动频率相对误差小于0.2%,振动位移相对误差小于10%,说明基于参考键相动态追踪的叶尖定时测量方法不仅能在无转速参考的情况下准确计算出叶片的振动位移,更能准确地辨识出叶片振动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尖定时 无转速参考 参考键相 参数辨识 非接触式振动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柔性调控零序电压的不平衡配电网故障检测方法 被引量:7
5
作者 张炜祺 王连辉 +2 位作者 薛永端 徐丙垠 王超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9-169,共11页
在柔性消弧过程中实现故障选线、过渡电阻测量与故障性质判定对现有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检测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配电网三相对地参数不对称的柔性接地系统,首先分析不平衡零序电压对消弧效果的影响,提出柔性消弧全补偿电流的计算方法。然... 在柔性消弧过程中实现故障选线、过渡电阻测量与故障性质判定对现有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检测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配电网三相对地参数不对称的柔性接地系统,首先分析不平衡零序电压对消弧效果的影响,提出柔性消弧全补偿电流的计算方法。然后分析正常运行状态下和单相接地故障状态下注入电流和母线零序电压之间的约束关系。结果表明:无论系统处于何种状态,均可通过改变注入电流来柔性调控母线零序电压,进而调控各线路零序电流。并根据柔性调控零序电压前后各线路零序电流的变化规律,提出一种可实现故障选线、过渡电阻测量和故障性质判定的故障检测方法。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接地故障 零序电压 三相参数不对称 零序电流 故障选线 过渡电阻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内相分隔状态下湿气两相流双参数测量方法
6
作者 边汉青 张兴凯 +6 位作者 廖锐全 王栋 李锐 罗晓矗 侯耀东 白晓弘 甘庆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22-733,共12页
能源转型使得天然气产量保持快速增长、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目前天然气产业体系结构也日渐完善。传统天然气流量计难以满足对现有测量精度和实时性的需求,湿天然气中液相组分影响了测量结果,这将极大地增加湿气计量的难度与成本,因此亟... 能源转型使得天然气产量保持快速增长、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目前天然气产业体系结构也日渐完善。传统天然气流量计难以满足对现有测量精度和实时性的需求,湿天然气中液相组分影响了测量结果,这将极大地增加湿气计量的难度与成本,因此亟需一种简单便捷、高精度的在线测量方法。本研究旨在探索湿气流量的双参数测量方法,并采用叶片式旋流器将难以测量的液滴或分层流形成为气柱-液环的管内相分隔状态,来减少流型对实验的误差影响,通过采用文丘里管测量轴向压差、径向压差双参数,得出了湿气双参数测量方法。针对在高压的天然气密闭输送条件下,通过分析管内相分隔状态下相分布、压力场和速度场等因素对双压差的影响,建立了具有良好适用性的多因素相关性测量模型,并在TH油田湿气实验平台进行了现场试验验证及校准,试验效果良好并且气相与液相质量流量的误差范围为±5%和±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两相流 湿气 双参数测量 管内相分隔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相位差谱的全非平稳地震动建模
7
作者 吕庆霞 刘章军 +1 位作者 姜云木 刘子心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9-148,共10页
为合理表征地震动过程的全非平稳性和随机性,发展了一类基于相位差谱和功率谱结合的随机地震动模型。首先,阐明了相位差与地震动全非平稳性的关系,并利用实测强震记录,进行相位差谱模型参数的识别及统计分析。其次,采用确定性和随机性... 为合理表征地震动过程的全非平稳性和随机性,发展了一类基于相位差谱和功率谱结合的随机地震动模型。首先,阐明了相位差与地震动全非平稳性的关系,并利用实测强震记录,进行相位差谱模型参数的识别及统计分析。其次,采用确定性和随机性参数的功率谱模型,分别获得确定性参数的取值以及随机性参数的归一化最优概率分布。最后,通过选取基本随机参数的代表性点集,获得相应的地震动加速度代表性时程集合。研究结果表明:仅需2个或4个基本随机变量即可模拟具有自然变异性及丰富概率信息的地震动加速度过程,且模拟所得的加速度反应谱与实测强震记录拟合良好,为应用概率密度演化理论进行复杂工程结构的随机地震反应及抗震可靠性精细化分析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相位差谱 功率谱 随机参数 参数识别 实测强震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10kV配电网微机型电容电流测试仪的研制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晓波 刘建华 +2 位作者 牟龙华 王崇林 张军国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9-103,共5页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配电事故的增多、电容电流的增大,有必要研究微机化、智能型的配电网电容电流测试系统。通过对各种电容电流测试方法的研究,提出了单相经电阻接地的测试方法并设计出了6~10kV配电网使用的微机型电容电流测试仪...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配电事故的增多、电容电流的增大,有必要研究微机化、智能型的配电网电容电流测试系统。通过对各种电容电流测试方法的研究,提出了单相经电阻接地的测试方法并设计出了6~10kV配电网使用的微机型电容电流测试仪。该测试仪基于对称分量法的原理,通过测量电网单相经电阻接地时的二次零序电压UR02、流过接地电阻的电流IRE及电网单相直接接地时的二次零序电压即TV二次线电压U02,能够间接得到电网单相直接接地时的接地电流。根据所测的IR∑和UR02的相位关系,能够进一步得知电网的电容电流Ic∑和电网对地绝缘电阻电流IR∑的大小及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电网中消弧线圈的补偿情况。通过现场实例测试证明,该测试仪具有操作较安全、简便易用、测量时间短、测量结果准确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电容电流 微机 测试仪 对称分量法 单相接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弹道测量数据电波折射误差快速修正算法 被引量:7
9
作者 祝转民 杨宜康 +2 位作者 李恒年 李济生 黄永宣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1-36,共6页
飞行器制导精度评估 ,特别是航天器的姿态与定点控制、落点预报等 ,都离不开高精度的外弹道测量数据。在影响测量数据精度因素中 ,折射误差是主要误差源之一。目前折射误差修正方法中 ,一类精度很高 ,但计算速度太慢 ,无法应用于实时计... 飞行器制导精度评估 ,特别是航天器的姿态与定点控制、落点预报等 ,都离不开高精度的外弹道测量数据。在影响测量数据精度因素中 ,折射误差是主要误差源之一。目前折射误差修正方法中 ,一类精度很高 ,但计算速度太慢 ,无法应用于实时计算 ;一类速度很快 ,但因为使用的是简化模型 ,因而精度较差 ,难以满足未来高精度测控的需要。如何在确保实时计算速度基础上 ,又能提高其处理精度 ,正是文章构造出的快速折射修正二步方法所解决的课题。经仿真计算证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误差分析 电波折射 外弹道参数测试 数据处理 航天器 制导精度 外弹道 测量数据 折射误差 修正 仿真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置阻抗法的配电网电容电流测量新方法 被引量:35
10
作者 李晓波 苗晓鹏 +1 位作者 桑振华 蔡旭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2-26,共5页
分析了目前配电网电容电流测量方法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偏置阻抗法测量电容电流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在配电网中任意一相与地之间串入一固定电阻和可调电抗,调节电抗器,同时观察和测量中性点电压与偏置相对地电压的相角差,来配合电... 分析了目前配电网电容电流测量方法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偏置阻抗法测量电容电流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在配电网中任意一相与地之间串入一固定电阻和可调电抗,调节电抗器,同时观察和测量中性点电压与偏置相对地电压的相角差,来配合电抗器的进一步调节,当该相角差接近90°时,即可精确地测量出电网对地参数。通过Matlab仿真和理论计算得到了一致的结果,同时验证了该方法能够取得比较精确的测量效果。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测量精度高,不会引起中性点过电压等优点,可以应用于配电网电容电流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偏置阻抗法 相角差 对地参数 测量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级信道化的超宽带搜索接收机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永明 张尔扬 +1 位作者 王世练 李长龙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1-126,共6页
针对大瞬时带宽和高频率分辨率的实时侦察需求,联合采用模拟信道化和数字信道化技术完成了超宽带信号搜索接收机的设计与实现,并重点讨论了数字信道化接收机的高速FPGA数字系统设计。数字设计中,充分考虑了高速数据的可靠接收以及片内... 针对大瞬时带宽和高频率分辨率的实时侦察需求,联合采用模拟信道化和数字信道化技术完成了超宽带信号搜索接收机的设计与实现,并重点讨论了数字信道化接收机的高速FPGA数字系统设计。数字设计中,充分考虑了高速数据的可靠接收以及片内数字处理速度和资源的优化配置,确保系统良好的性能。实现和测试结果表明接收机性能稳定,能够完成大瞬时带宽内的无线电信号搜索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侦察 信道化接收机 测频 参数估计 FPGA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地参数跟踪测量的不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选相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赵军 袁雪琼 +4 位作者 阮琦 王林 宋雅楠 付超 张春辉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81-85,共5页
通过跟踪测量对地参数,实现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时正确选相。不接地系统由于系统参数的不对称,正常运行时,将在中性点引起一定的电压偏移。当中性点基频电压变化时,在中性点短暂投入适当阻值的电阻,采集电阻投切前后中性点电... 通过跟踪测量对地参数,实现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时正确选相。不接地系统由于系统参数的不对称,正常运行时,将在中性点引起一定的电压偏移。当中性点基频电压变化时,在中性点短暂投入适当阻值的电阻,采集电阻投切前后中性点电压的幅值与相位,实现系统对地电导和对地电容的跟踪精确测量。依据前后两次测量的对地参数以及中性点不接地时中性点的基频电压,经过一定的计算,选出接地故障相。Matlab仿真表明该方法能精确测量系统对地参数,并在单相接地故障发生时准确选出故障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接地系统 对地参数 精确测量 在线跟踪 高阻接地 故障选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量测量的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新算法 被引量:28
13
作者 李胜芳 范春菊 郁惟镛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7期28-32,共5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相量测量的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的自适应算法,对于单回线和同杆双回线均适用。该算法利用输电线路两端的电压和电流相量并采用集中参数模型对Π型等值线路的正序参数进行了在线计算以用于故障测距,解决了线路参数在运行...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相量测量的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的自适应算法,对于单回线和同杆双回线均适用。该算法利用输电线路两端的电压和电流相量并采用集中参数模型对Π型等值线路的正序参数进行了在线计算以用于故障测距,解决了线路参数在运行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问题。为了实现双端测距,通过故障前后线路两端的采样数据获取突变量,并采用对称分量和六序分量分别计算了单回线和同杆双回线的等效系统阻抗。大量的EMTP仿真计算结果和实际系统数据验证结果表明,该测距算法能适应系统运行方式的变化,不受故障点过渡电阻、故障类型、故障距离等因素的影响,具有很高的测距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故障测距 自适应算法 相量测量 检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同塔双回输电线路工频阻抗参数测量方法 被引量:17
14
作者 赵艳军 陈晓科 +3 位作者 尹建华 赵进全 李贺龙 姜良刚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5-260,共6页
基于输电线路三相不平衡及感应电压干扰在短时间不变的前提,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同塔双回输电线路工频阻抗参数测量方法。该方法采用单相电源多变换接入的方式对不对称线路进行分相解耦测量,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数据拟合和矩阵变换,从而获... 基于输电线路三相不平衡及感应电压干扰在短时间不变的前提,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同塔双回输电线路工频阻抗参数测量方法。该方法采用单相电源多变换接入的方式对不对称线路进行分相解耦测量,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数据拟合和矩阵变换,从而获得单回或两回线路的序阻抗及各序之间的耦合阻抗。该方法克服了高感应电压及三相不平衡对线路参数测试的影响,具有简单、精确、稳定等特点,测试结果表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塔双回输电线路 三相不平衡 工频阻抗参数 测量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接地故障基波电流全补偿柔性控制系统 被引量:28
15
作者 刘宝稳 马宏忠 +1 位作者 沈培锋 陈冰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322-2330,共9页
单相接地故障电流和间歇性弧光过电压严重影响供电系统的安全,为此提出一种偏置接地柔性控制系统,其具有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和谐振接地系统的优点。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正常运行时加入偏置元件,实现电网电容电流和绝缘电阻的精确测量,测量结... 单相接地故障电流和间歇性弧光过电压严重影响供电系统的安全,为此提出一种偏置接地柔性控制系统,其具有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和谐振接地系统的优点。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正常运行时加入偏置元件,实现电网电容电流和绝缘电阻的精确测量,测量结果不受电网不对称度的影响;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根据故障前后零序电压和测得的线路分布参数计算故障电流,比较各相电压与故障电流的相位实现故障选相,选相结果不受过渡电阻的影响;然后在故障相的超前相对地接入一阻感性补偿元件,补偿元件可实现接地故障基波电流的全补偿,可有效地将故障相电压钳制为零,消除电弧重燃的可能性。由于高阻接地故障的接地电流小、零序电压位移度小,不满足电弧自燃的条件,因而根据接地电流实际测量值柔性控制补偿元件的投切,为配电网接地故障消弧提供新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置接地系统 单相接地故障选相 柔性控制 补偿 分布参数测量 接地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0kV交流同塔双回线路工频相参数测量计算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维江 傅中 +5 位作者 王贻平 孙岗 叶剑涛 刘楠 陈国强 夏令志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3期5948-5955,共8页
输电线路工频相参数是线路过电压计算的基本参数,获取1 000 k V交流同塔双回线路的相参数对于指导工程运行是必要的。短距离输电线路相参数测量可不考虑分布参数特性也能获得较准确的结果,对于长距离线路会产生一定的误差。为获取长距... 输电线路工频相参数是线路过电压计算的基本参数,获取1 000 k V交流同塔双回线路的相参数对于指导工程运行是必要的。短距离输电线路相参数测量可不考虑分布参数特性也能获得较准确的结果,对于长距离线路会产生一定的误差。为获取长距离特高压线路准确的相参数,利用π型和分布参数等值电路对多导线系统进行建模分析,提出了测量各相导线首末端电压、电流列出方程组求解相间互电容的方法。基于线路分布参数特性推导出相间互阻抗计算公式,采用求解长线方程的方法获得了相、自参数。仿真结果表明,该文方法可减小误差。通过实测计算获得了皖电东送淮南至上海1 000 k V交流同塔双回线路淮芜Ⅰ线与Ⅱ线的相参数,为工程中过电压计算等应用提供了准确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00 kV交流 同塔双回线路 相参数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型支接线路的自适应故障测距算法 被引量:42
17
作者 李胜芳 范春菊 郁惟镛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59-64,共6页
提出一种基于p型等效线路模型的在线计算线路正序参数,利用T型支接线路三端正序电压和电流的突变量进行故障定位的自适应算法。该算法利用正常运行时的各端口的电压、电流,在线计算线路的正序参数;利用故障附加分量电压值来判断故障支路... 提出一种基于p型等效线路模型的在线计算线路正序参数,利用T型支接线路三端正序电压和电流的突变量进行故障定位的自适应算法。该算法利用正常运行时的各端口的电压、电流,在线计算线路的正序参数;利用故障附加分量电压值来判断故障支路,在此基础上,将非故障支路化简合并,得到故障时支接点的等效电压、电流,再对故障支路应用双端测距算法进行高精度的故障测距。将在线计算得到的参数用于故障测距,解决了线路实际参数与电力局提供参数的不同、线路参数在运行过程中的不确定性等因素引起的测距误差问题。本算法的测距精度不受故障类型、故障电阻、系统阻抗及负荷等的影响。EMTP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正确性和高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型支接线路 在线计算 故障分支 故障附加分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记忆长度最小二乘参数估计的实时相位跟踪方法 被引量:8
18
作者 钟诚 井天军 +1 位作者 杨明皓 苏剑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753-1758,共6页
针对电力系统实时相位跟踪问题,提出了基于自适应记忆长度的最小二乘参数估计方法。该方法直接观测三相电网电压矢量角度,并将电压相位角分解分成基波相角和由谐波或不平衡引起的相角偏离两部分,并以电网基波初相位角和角频率为参数来... 针对电力系统实时相位跟踪问题,提出了基于自适应记忆长度的最小二乘参数估计方法。该方法直接观测三相电网电压矢量角度,并将电压相位角分解分成基波相角和由谐波或不平衡引起的相角偏离两部分,并以电网基波初相位角和角频率为参数来建立观测方程。以整周期相位误差平方和最小为目标函数,采用自适应记忆长度递推最小二乘法进行实时参数估计。试验结果表明,在各种电网畸变情况下,该方法都表现出良好的实时相位跟踪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记忆长度 最小二乘法 参数估计 实时相位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MU及多时间断面的输电网参数估计 被引量:27
19
作者 柴京慧 李书敏 何桦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49-52,共4页
输电网的参数错误会制约各种能量管理系统(EMS)在线或离线计算软件的应用。基于当前输电网的实际情况,推导了线路电容和电抗各自的估计方程。引入了图论中的树枝、连枝以及圈基的有关概念,分别对常规监控与数据采集(SCADA)量测下的单断... 输电网的参数错误会制约各种能量管理系统(EMS)在线或离线计算软件的应用。基于当前输电网的实际情况,推导了线路电容和电抗各自的估计方程。引入了图论中的树枝、连枝以及圈基的有关概念,分别对常规监控与数据采集(SCADA)量测下的单断面参数估计、多断面参数估计以及结合相量测量单元(PMU)的圈基组支路参数估计进行了推导。分析了量测数量及种类不断增加情况下的参数可观测性的变化。所述算法对PMU测点的配置要求较低。在New England 39节点系统上进行了测试,在4条母线上配置了PMU,圈基组内的各支路估计结果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管理系统 广域测量系统 相量测量单元 输电网 参数估计 可观测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管道中气液两相流参数的图像检测方法 被引量:12
20
作者 施丽莲 周泽魁 任沙浦 《流体机械》 CSCD 2004年第9期4-6,9,共4页
介绍了一种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检测垂直管道中泡状流参数的新方法 ,其中利用差影算法来消除背景噪声 ,利用迭代法对图像进行最佳阈值分割。实验结果表明 。
关键词 气液两相流 图像处理 气泡 测量参数 垂直管道 差影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