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辐射废锅内辐射屏水冷管热变形数值模拟研究
1
作者
张国钰
许建良
+2 位作者
龚岩
郭庆华
于广锁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896-2904,共9页
煤气化技术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有效途径,其中带辐射废锅的气流床气化工艺能够有效回收高温合成气显热,提高能源利用率。辐射废锅内部增设辐射屏水冷管,可在保持辐射废锅水冷壁整体结构紧凑的同时提高传热面积。为研究气化炉操作条件...
煤气化技术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有效途径,其中带辐射废锅的气流床气化工艺能够有效回收高温合成气显热,提高能源利用率。辐射废锅内部增设辐射屏水冷管,可在保持辐射废锅水冷壁整体结构紧凑的同时提高传热面积。为研究气化炉操作条件下辐射废锅内辐射屏水冷管的热变形,利用流体−结构耦合原理建立三维辐射屏模型进行模拟分析。模拟结果表明:在正常操作工况下,水冷管整体在距顶部5.30 m处温度达到最大值。在周向方向上,最靠近炉膛中心的1号水冷管表面温度成抛物线形分布,向火侧中间位置温度最高,向火侧和背侧最大温差达到60 K;在相邻水冷管的冷却作用下,2~5号水冷管表面温度成双峰状分布。水冷管的空间布置直接影响水冷管表面的温度分布。未加固定的辐射屏水冷管中最靠近炉膛中心的1号水冷管局部变形量最大为5.20 cm,π方向的最大偏移量为4.58 cm,超过相邻水冷管的间距,水冷管之间易发生碰撞。水冷管间增加固定后,水冷管发生整体变形,最大热变形量为3.28 cm,较未加固定的减小36.9%,π方向的相对偏移基本消失,水冷管之间的局部变形远小于管间距。增加固定可有效避免水冷管之间的碰撞。进口合成气温度和表面沉积的变化不同程度影响水冷管表面温度梯度和变形量,偏移方向均为水冷管的π/2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废锅
水冷管
热变形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气化炉辐射废锅内多相流场和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
11
2
作者
倪建军
梁钦锋
+2 位作者
周志杰
张玉柱
于广锁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9-65,共7页
通过直接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实际气流床煤气化辐射废锅内三维多相流流场和温度场进行了模拟。连续相流场采用Realizablek-ε湍流模型求解,而颗粒相采用基于随机过程的随机轨道模型,并采用双向耦合算法计算两相间的相互作用。温度场计算肘...
通过直接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实际气流床煤气化辐射废锅内三维多相流流场和温度场进行了模拟。连续相流场采用Realizablek-ε湍流模型求解,而颗粒相采用基于随机过程的随机轨道模型,并采用双向耦合算法计算两相间的相互作用。温度场计算肘基于灰气体加权和模型与离散坐标法相结合的方法求解热辐射方程,同时考虑了煤渣颗粒的热辐射和散射影响,利用Ranz-Marshall关系式计算气固相间对流换热作用。结果表明:辐射废锅顶部存在一火炬状入口射流,其长度随中心流道的缩小而缩短;辐射废锅顶部、底部以及入口射流周围各自存在不同形状回流区;整体温度随鳍片水冷壁面积的增加而降低,但鳍片宽度过大可能造成水冷壁灰渣沉积堵塞;不同水冷壁布置方式的计算结果与实际测量值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废锅
水冷壁
辐射传热
多相流
煤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辐射激冷流程气化辐射废锅鳍片结构模拟研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王蕾
郭庆华
+2 位作者
许建良
邱剑勇
于广锁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5-72,共8页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辐射激冷流程中不同鳍片结构对辐射废锅(radiant syngas cooler,RSC)内传热传质的影响.基于Euler坐标系,采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计算辐射废锅内气相流场.在Lagrange坐标系中采用随机轨道模型计算颗粒粒径分...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辐射激冷流程中不同鳍片结构对辐射废锅(radiant syngas cooler,RSC)内传热传质的影响.基于Euler坐标系,采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计算辐射废锅内气相流场.在Lagrange坐标系中采用随机轨道模型计算颗粒粒径分布及其运动轨迹,并通过双向耦合法求解气相与颗粒相间的能量传递.采用P-1模型计算辐射传热,合成气辐射特性参数通过WSGGM模型(weight-sum-of-gray-gas model)加权求解.通过对比模拟结果与工业测量结果,得到最大相对误差为3.7%,验证了计算模型的可靠性.对比辐射废锅内不同鳍片布置方式发现,鳍片径向长度越大,中心流道越小,顶部回流越强.靠近中心轴线处的鳍片灰渣表面温度最高,高度为12m^15m位置处的灰渣表面温度则高达1 080K.随着轴向高度的增加,鳍片径向长度越小,含汽率越大.鳍片径向长度越小,相同径向位置处的含汽率越大,最大值可达0.214.不同径向长度的鳍片交错布置,有利于提高辐射废锅筒体水冷壁的换热量,改善筒体表面温度分布.鳍片表面高温区域减小,水冷壁管吸热趋于均衡,避免局部过冷过热所引起的交变热应力,才能使水冷壁管使用寿命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激冷流程
辐射废锅
鳍片
数值模拟
含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Aspen Plus的废锅流程粉煤气化炉稳态流程模拟
被引量:
4
4
作者
朱莎弘
杨欣华
+4 位作者
张双铭
张扬
张缦
张建胜
杨海瑞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76-1383,共8页
粉煤气流床具有氧耗低、煤耗低、碳转换率高等优点,在工业中应用广泛。废锅流程可有效回收粉煤气化炉产生的粗合成气余热,从长远角度看更为经济环保。基于Aspen Plus建立了废锅流程粉煤气化炉稳态流程模型。在建模过程中,由于粗合成气...
粉煤气流床具有氧耗低、煤耗低、碳转换率高等优点,在工业中应用广泛。废锅流程可有效回收粉煤气化炉产生的粗合成气余热,从长远角度看更为经济环保。基于Aspen Plus建立了废锅流程粉煤气化炉稳态流程模型。在建模过程中,由于粗合成气进入辐射废锅时温度较高,需将辐射废锅内进一步的气化反应考虑在内。依据工程经验数据,将散热损失和碳转化率考虑在模型内,并与工业现场数据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基于搭建的模型,研究了氧煤比、蒸汽煤比、碳转换率对气化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合成气有效成分随氧煤比的增加先急速增加后缓慢减少,在氧煤比为0.5时达到峰值。氧煤比低于0.5时,气化温度随着氧煤比的增加缓慢增长;氧煤比在0.5~0.9时,气化温度随氧煤比的增加剧烈增长;氧煤比高于1时,气化温度几乎不随氧煤比的增加而变化。考虑到气化温度不能低于煤种的熔融温度以利于炉内排渣,运行时应控制氧煤比高于0.6。合成气中有效成分(CO+H_(2))含量随蒸汽煤比的增加几乎呈线性降低,随碳转化率的增加而增加;气化温度随蒸汽比和碳转化率的增加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pen
Plus
辐射废锅
稳态流程
过程系统
合成气
煤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两种石油焦气化制氢工艺的系统模拟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万伟
代正华
+2 位作者
李超
于广锁
王辅臣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15,共7页
为评价湿法进料气化技术合成气冷却方式对制氢工艺性能的影响,建立了两种石油焦气化制氢方案的工艺流程,即:水焦浆+全激冷+高水气质量比变换(方案Ⅰ)和水焦浆+辐射废锅+激冷+低水气质量比变换(方案Ⅱ),并对这两种石油焦气化制氢工艺进...
为评价湿法进料气化技术合成气冷却方式对制氢工艺性能的影响,建立了两种石油焦气化制氢方案的工艺流程,即:水焦浆+全激冷+高水气质量比变换(方案Ⅰ)和水焦浆+辐射废锅+激冷+低水气质量比变换(方案Ⅱ),并对这两种石油焦气化制氢工艺进行了系统模拟。结果表明:两种方案副产蒸汽总量相当,但方案Ⅱ所产高品位蒸汽比例较大;方案Ⅱ的系统能量转换效率(74%)与方案Ⅰ的系统能量转换效率(74%)相等,但效率(62%)高于方案Ⅰ的效率(61%);从能量分析角度综合考虑,方案Ⅱ优于方案Ⅰ,适合石油焦气化制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焦
气化制氢
辐射废锅
全激冷
系统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辐射废锅内辐射屏水冷管热变形数值模拟研究
1
作者
张国钰
许建良
龚岩
郭庆华
于广锁
机构
华东理工大学洁净煤技术研究所
出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896-2904,共9页
基金
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重大资助项目(2019BCH01001)。
文摘
煤气化技术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有效途径,其中带辐射废锅的气流床气化工艺能够有效回收高温合成气显热,提高能源利用率。辐射废锅内部增设辐射屏水冷管,可在保持辐射废锅水冷壁整体结构紧凑的同时提高传热面积。为研究气化炉操作条件下辐射废锅内辐射屏水冷管的热变形,利用流体−结构耦合原理建立三维辐射屏模型进行模拟分析。模拟结果表明:在正常操作工况下,水冷管整体在距顶部5.30 m处温度达到最大值。在周向方向上,最靠近炉膛中心的1号水冷管表面温度成抛物线形分布,向火侧中间位置温度最高,向火侧和背侧最大温差达到60 K;在相邻水冷管的冷却作用下,2~5号水冷管表面温度成双峰状分布。水冷管的空间布置直接影响水冷管表面的温度分布。未加固定的辐射屏水冷管中最靠近炉膛中心的1号水冷管局部变形量最大为5.20 cm,π方向的最大偏移量为4.58 cm,超过相邻水冷管的间距,水冷管之间易发生碰撞。水冷管间增加固定后,水冷管发生整体变形,最大热变形量为3.28 cm,较未加固定的减小36.9%,π方向的相对偏移基本消失,水冷管之间的局部变形远小于管间距。增加固定可有效避免水冷管之间的碰撞。进口合成气温度和表面沉积的变化不同程度影响水冷管表面温度梯度和变形量,偏移方向均为水冷管的π/2侧。
关键词
辐射废锅
水冷管
热变形
数值模拟
Keywords
radiant
syngas
cooler
water
-cooling pipe
thermal deforma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分类号
TQ546 [化学工程—煤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气化炉辐射废锅内多相流场和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
11
2
作者
倪建军
梁钦锋
周志杰
张玉柱
于广锁
机构
煤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东理工大学)
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9-65,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04CB2177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876048)
+1 种基金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06-0416)
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IRT0620)~~
文摘
通过直接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实际气流床煤气化辐射废锅内三维多相流流场和温度场进行了模拟。连续相流场采用Realizablek-ε湍流模型求解,而颗粒相采用基于随机过程的随机轨道模型,并采用双向耦合算法计算两相间的相互作用。温度场计算肘基于灰气体加权和模型与离散坐标法相结合的方法求解热辐射方程,同时考虑了煤渣颗粒的热辐射和散射影响,利用Ranz-Marshall关系式计算气固相间对流换热作用。结果表明:辐射废锅顶部存在一火炬状入口射流,其长度随中心流道的缩小而缩短;辐射废锅顶部、底部以及入口射流周围各自存在不同形状回流区;整体温度随鳍片水冷壁面积的增加而降低,但鳍片宽度过大可能造成水冷壁灰渣沉积堵塞;不同水冷壁布置方式的计算结果与实际测量值基本吻合。
关键词
辐射废锅
水冷壁
辐射传热
多相流
煤气化
Keywords
radiant
syngas
cooler
cool
water
wall radiative heat transfer multiphase flow coal gasification
分类号
TQ546 [化学工程—煤化学工程]
TK11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辐射激冷流程气化辐射废锅鳍片结构模拟研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王蕾
郭庆华
许建良
邱剑勇
于广锁
机构
华东理工大学煤气化及能源化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5-72,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B0602601)
文摘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辐射激冷流程中不同鳍片结构对辐射废锅(radiant syngas cooler,RSC)内传热传质的影响.基于Euler坐标系,采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计算辐射废锅内气相流场.在Lagrange坐标系中采用随机轨道模型计算颗粒粒径分布及其运动轨迹,并通过双向耦合法求解气相与颗粒相间的能量传递.采用P-1模型计算辐射传热,合成气辐射特性参数通过WSGGM模型(weight-sum-of-gray-gas model)加权求解.通过对比模拟结果与工业测量结果,得到最大相对误差为3.7%,验证了计算模型的可靠性.对比辐射废锅内不同鳍片布置方式发现,鳍片径向长度越大,中心流道越小,顶部回流越强.靠近中心轴线处的鳍片灰渣表面温度最高,高度为12m^15m位置处的灰渣表面温度则高达1 080K.随着轴向高度的增加,鳍片径向长度越小,含汽率越大.鳍片径向长度越小,相同径向位置处的含汽率越大,最大值可达0.214.不同径向长度的鳍片交错布置,有利于提高辐射废锅筒体水冷壁的换热量,改善筒体表面温度分布.鳍片表面高温区域减小,水冷壁管吸热趋于均衡,避免局部过冷过热所引起的交变热应力,才能使水冷壁管使用寿命延长.
关键词
辐射激冷流程
辐射废锅
鳍片
数值模拟
含汽率
Keywords
radiant syngas cooler process with water quench
radiant
syngas
cooler
division wall
numerical simulation
steam quality
分类号
TQ018 [化学工程]
TQ546 [化学工程—煤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Aspen Plus的废锅流程粉煤气化炉稳态流程模拟
被引量:
4
4
作者
朱莎弘
杨欣华
张双铭
张扬
张缦
张建胜
杨海瑞
机构
清华大学热科学与动力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76-1383,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9YFE0102100)。
文摘
粉煤气流床具有氧耗低、煤耗低、碳转换率高等优点,在工业中应用广泛。废锅流程可有效回收粉煤气化炉产生的粗合成气余热,从长远角度看更为经济环保。基于Aspen Plus建立了废锅流程粉煤气化炉稳态流程模型。在建模过程中,由于粗合成气进入辐射废锅时温度较高,需将辐射废锅内进一步的气化反应考虑在内。依据工程经验数据,将散热损失和碳转化率考虑在模型内,并与工业现场数据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基于搭建的模型,研究了氧煤比、蒸汽煤比、碳转换率对气化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合成气有效成分随氧煤比的增加先急速增加后缓慢减少,在氧煤比为0.5时达到峰值。氧煤比低于0.5时,气化温度随着氧煤比的增加缓慢增长;氧煤比在0.5~0.9时,气化温度随氧煤比的增加剧烈增长;氧煤比高于1时,气化温度几乎不随氧煤比的增加而变化。考虑到气化温度不能低于煤种的熔融温度以利于炉内排渣,运行时应控制氧煤比高于0.6。合成气中有效成分(CO+H_(2))含量随蒸汽煤比的增加几乎呈线性降低,随碳转化率的增加而增加;气化温度随蒸汽比和碳转化率的增加而降低。
关键词
Aspen
Plus
辐射废锅
稳态流程
过程系统
合成气
煤气化
Keywords
Aspen Plus
radiant
syngas
cooler
steady state
process
systems
syngas
coal gasification
分类号
TQ545 [化学工程—煤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种石油焦气化制氢工艺的系统模拟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万伟
代正华
李超
于广锁
王辅臣
机构
华东理工大学煤气化及能源化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煤气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15,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0CB227000)
文摘
为评价湿法进料气化技术合成气冷却方式对制氢工艺性能的影响,建立了两种石油焦气化制氢方案的工艺流程,即:水焦浆+全激冷+高水气质量比变换(方案Ⅰ)和水焦浆+辐射废锅+激冷+低水气质量比变换(方案Ⅱ),并对这两种石油焦气化制氢工艺进行了系统模拟。结果表明:两种方案副产蒸汽总量相当,但方案Ⅱ所产高品位蒸汽比例较大;方案Ⅱ的系统能量转换效率(74%)与方案Ⅰ的系统能量转换效率(74%)相等,但效率(62%)高于方案Ⅰ的效率(61%);从能量分析角度综合考虑,方案Ⅱ优于方案Ⅰ,适合石油焦气化制氢。
关键词
石油焦
气化制氢
辐射废锅
全激冷
系统模拟
Keywords
petcoke
gasification for hydrogen
radiant
syngas
cooler
total
quench
system simulation
分类号
TQ116.29 [化学工程—无机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辐射废锅内辐射屏水冷管热变形数值模拟研究
张国钰
许建良
龚岩
郭庆华
于广锁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气化炉辐射废锅内多相流场和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倪建军
梁钦锋
周志杰
张玉柱
于广锁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辐射激冷流程气化辐射废锅鳍片结构模拟研究
王蕾
郭庆华
许建良
邱剑勇
于广锁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Aspen Plus的废锅流程粉煤气化炉稳态流程模拟
朱莎弘
杨欣华
张双铭
张扬
张缦
张建胜
杨海瑞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两种石油焦气化制氢工艺的系统模拟研究
万伟
代正华
李超
于广锁
王辅臣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