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5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 Adaptive Identification and Control SchemeUsing Radial Basis Function Networks 被引量:2
1
作者 Chen Zengqiang He Jiangfeng Yuan Zhuzhi (Department of Computer and System Science,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1, P. R. China)(Received July 12, 1998)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1999年第1期54-61,共8页
In this paper, adaptive identification and control of nonlinear dynamical systems are investigated using radial basis function networks (RBF). Firstly, a novel approach to train the RBF is introduced, which employs an... In this paper, adaptive identification and control of nonlinear dynamical systems are investigated using radial basis function networks (RBF). Firstly, a novel approach to train the RBF is introduced, which employs an adaptive fuzzy generalized learning vector quantization (AFGLVQ) technique and recursive least squares algorithm with variable forgetting factor (VRLS). The AFGLVQ adjusts the centers of the RBF while the VRLS updates the connection weights of the network. The identification algorithm has the properties of rapid convergence and persistent adaptability that make it suitable for real-time control. Secondly, on the basis of the one-step ahead RBF predictor, the control law is optimized iteratively through a numerical stable Davidon's least squares-based (SDLS) minimization approach. Four nonlinear examples are simulated to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identification and control algorith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ral networks Adaptive control Nonlinear control radial basis function networks Recursive least squar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aptive integral dynamic surface control based on fully tuned 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 被引量:2
2
作者 Li Zhou Shumin Fei Changsheng Jia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0年第6期1072-1078,共7页
An adaptive integral dynamic surface control approach based on fully tuned 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 (FTRBFNN) is presented for a general class of strict-feedback nonlinear systems,which may possess a wid... An adaptive integral dynamic surface control approach based on fully tuned 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 (FTRBFNN) is presented for a general class of strict-feedback nonlinear systems,which may possess a wide class of uncertainties that are not linearly parameterized and do not have any prior knowledge of the bounding functions.FTRBFNN is employed to approximate the uncertainty online,and a systematic framework for adaptive controller design is given by dynamic surface control. The control algorithm has two outstanding features,namely,the neural network regulates the weights,width and center of Gaussian function simultaneously,which ensures the control system has perfect ability of restraining different unknown uncertainties and the integral term of tracking error introduced in the control law can eliminate the static error of the closed loop system effectively. As a result,high control precision can be achieved.All signals in the closed loop system can be guaranteed bounded by Lyapunov approach.Finally,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validity of the control approa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ptive control integral dynamic surface control fully tuned 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earch on motion compensation method based on neural network of radial basis function
3
作者 Zuo Yunbo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215-218,共4页
The machining precision not only depends on accurate mechanical structure but also depends on motion compensation method. If manufacturing precision of mechanical structure cannot be improved, the motion compensation ... The machining precision not only depends on accurate mechanical structure but also depends on motion compensation method. If manufacturing precision of mechanical structure cannot be improved, the motion compensation is a reasonable way to improve motion precision. A motion compensation method based on neural network of radial basis function(RBF) wa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It utilized the infinite approximation advantage of RBF neural network to fit the motion error curve. The best hidden neural quantity was optimized by training the motion error data and calculating the total sum of squares. The best curve coefficient matrix was got and used to calculate motion compensation values. The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the motion errors could be reduced obviously by utilizing the method in this pa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TION compensation NEURAL network radial basis fun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状态相依的RBF-ARX模型的锂离子电池剩余容量估计方法
4
作者 夏向阳 岳家辉 +4 位作者 曾小勇 刘代飞 陈来恩 吕崇耿 夏永凯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38-649,I0020,共13页
锂离子电池剩余容量估计是电池管理系统中关键技术之一,也是实现锂离子电池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针对锂离子电池剩余容量有效估计问题,该文提出带外生输入的自回归模型(radial basis function-autoregressive exogenous,RBF-ARX)的锂离... 锂离子电池剩余容量估计是电池管理系统中关键技术之一,也是实现锂离子电池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针对锂离子电池剩余容量有效估计问题,该文提出带外生输入的自回归模型(radial basis function-autoregressive exogenous,RBF-ARX)的锂离子电池剩余容量估计方法,利用结构化非线性参数优化方法辨识模型参数,并将“老化信息”与“能量”相结合,基于小波包能量分析从电池充电电流/电压曲线中直接提取能量特征作为新健康特征,采用传递熵对新健康特征进行筛选以构成模型输入,实现锂离子电池剩余容量的有效估计;最后,基于NASA公开的锂离子电池老化数据,通过不同训练/测试样本比例、不同模型展开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状态相依的RBF-ARX模型的锂离子电池剩余容量估计方法与常用的数据驱动方法相比,误差指标中平均绝对误差、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均方根误差均保持在较低水平,具有良好的估计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健康特征 传递熵 带外生输入的自回归模型 健康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BF反步滑模的多柔性梁耦合系统振动控制
5
作者 邱志成 杨阳 《振动.测试与诊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115,203,共7页
针对多柔性梁耦合系统的振动特性以及主动控制问题,设计并建立了实验平台。为了得到准确的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和灰狼寻优算法的实验辨识方法,对有限元模型进行修正。为实现振动快速抑制,设计了基于最小参数学习法的径向基网络... 针对多柔性梁耦合系统的振动特性以及主动控制问题,设计并建立了实验平台。为了得到准确的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和灰狼寻优算法的实验辨识方法,对有限元模型进行修正。为实现振动快速抑制,设计了基于最小参数学习法的径向基网络反步滑模控制(radial basis function network backstepping slide mode control,简称RBF-BSSMC)算法。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比例微分(proportional-derivative,简称PD)控制,RBF-BSSMC算法可以实现快速振动抑制,特别是小幅值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柔性梁耦合系统 主动振动控制 径向基网络 反步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4-PPPS并联机构位姿误差补偿
6
作者 金奕扬 李磊 +3 位作者 许家伟 汪建华 王国伟 许润康 《现代制造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0-150,共11页
为了解决船舶调姿机构结构误差引起的船舶总段对接精度下降问题,以4-PPPS并联机构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闭环矢量法建立包含32个误差项的动平台位姿误差模型,然后具体分析其中便于测量的16种结构误差参数对动平台位姿精度的影响规律。误... 为了解决船舶调姿机构结构误差引起的船舶总段对接精度下降问题,以4-PPPS并联机构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闭环矢量法建立包含32个误差项的动平台位姿误差模型,然后具体分析其中便于测量的16种结构误差参数对动平台位姿精度的影响规律。误差分析结果表明,沿轨道方向移动副长度误差对4-PPPS并联机构运动精度影响最大,在4条支链均存在误差的情况下,Z轴方向动平台位姿误差达到1.5 mm。同时,为克服传统误差参数辨识难度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鲸鱼优化算法(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WOA)优化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的补偿方法。该方法将位姿误差转化为驱动关节长度误差,通过神经网络建立动平台理论位姿与驱动关节长度误差的预测模型,并采用鲸鱼优化算法优化网络参数,最终获得驱动关节长度补偿量,用来修正动平台的实际位姿并完成误差补偿。经过仿真验证,该方法能够有效提升4-PPPS并联机构的运动精度,动平台在X、Y、Z轴方向的误差均值分别由0.169、0.188、0.159 mm降至0.002、0.001、0.003 mm,误差最大值分别由0.208、0.231、0.195 mm降至0.012、0.001、0.019 mm,平均位姿精度提高了85.07%,补偿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构 误差分析 误差补偿 rbf神经网络 鲸鱼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RBF代理模型和进化算法的起重机主梁优化
7
作者 段雄 范小宁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6-94,共9页
针对基于有限元仿真模型的起重机结构优化计算成本在工程上难以接受的问题,文中结合差分进化算法和径向基代理模型提出一种基于动态径向基代理模型的全局优化策略。该策略在优化过程中通过局部开发最优解和全局探索误差最大区域的加点... 针对基于有限元仿真模型的起重机结构优化计算成本在工程上难以接受的问题,文中结合差分进化算法和径向基代理模型提出一种基于动态径向基代理模型的全局优化策略。该策略在优化过程中通过局部开发最优解和全局探索误差最大区域的加点策略构造动态径向基代理模型,并以约束函数模型的预测误差和目标函数下降程度构建优化终止条件,保证优化的全局收敛性和最优解处的模型精确性。通过数值算例和工字梁优化算例进行验证,该方法不仅能够获得全局最优解,而且明显减少了对原函数的调用次数,显著提高了优化效率。最后,结合桥式起重机桥架的有限元分析,将此方法用于解决起重机主梁优化问题。结果显示:在满足约束的条件下,主梁横截面面积减小了约22.36%,并且降低了大量的计算成本,提高了优化效率,解决了智能群算法与起重机结构有限元模型直接结合进行优化的昂贵计算成本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重机主梁 动态径向基代理模型 差分进化算法 加点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高速列车速度跟踪控制
8
作者 秦世玉 徐传芳 李云浩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119,共9页
针对考虑未知模型参数、不确定附加阻力、未知车间力和外界干扰等影响的高速列车速度跟踪控制问题,提出基于径向基函数(Radialbasisfunction,RBF)神经网络的自适应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器.首先,考虑高速列车的非线性阻力和相邻车厢间... 针对考虑未知模型参数、不确定附加阻力、未知车间力和外界干扰等影响的高速列车速度跟踪控制问题,提出基于径向基函数(Radialbasisfunction,RBF)神经网络的自适应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器.首先,考虑高速列车的非线性阻力和相邻车厢间的车间耦合作用力影响,建立高速列车多质点模型.其次,设计一种基于新型饱和函数的高速列车有限时间速度跟踪控制策略,引入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方法实现高速列车系统状态的有限时间收敛,改善高速列车速度跟踪的稳态精度和暂态性能.再次,设计基于RBF神经网络的自适应非奇异终端滑模跟踪控制策略,利用自适应技术实现对列车模型参数以及附加阻力、车间力等不确定性项上限的在线估计,并针对不连续切换控制项造成的抖振现象,引入RBF神经网络重映射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策略的切换控制项,同时设计权重系数的自适应更新律,实现连续切换,有效消除抖振现象所带来的影响.最后,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高速列车速度跟踪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以及系统状态的有限时间收敛性,并以CRH380B型动车组作为控制对象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高速列车可以在有限时间内收敛并跟踪理想轨线,跟踪误差下降了49%,跟踪精度提高,能够为高速列车跟踪控制领域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多质点模型 速度跟踪 自适应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算法下RBF神经网络的执行机构非线性特性在线辨识与补偿 被引量:2
9
作者 刘鑫屏 陈艺文 董子健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92-801,共10页
针对控制系统中执行机构非线性特性在线辨识及补偿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变步长核最小均方(SVSKLMS)和遗传算法结合的混合径向基(VHRBF)神经网络。利用径向基(RBF)神经网络不依赖于精确的数学模型即可得到被控对象信息的特点,建立了控制... 针对控制系统中执行机构非线性特性在线辨识及补偿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变步长核最小均方(SVSKLMS)和遗传算法结合的混合径向基(VHRBF)神经网络。利用径向基(RBF)神经网络不依赖于精确的数学模型即可得到被控对象信息的特点,建立了控制系统执行机构的非线性特性模型;为解决传统RBF神经网络辨识性能差的问题,使用遗传算法(GA)对神经网络的中心向量和方差进行优化,利用SVSKLMS算法对RBF神经网络模型中的权重进行优化,进而得到最佳的RBF神经网络。基于VHRBF神经网络及其逆模型补偿器对执行机构非线性特性进行在线辨识及补偿。仿真结果表明:与其他算法训练下的RBF神经网络相比,所提出的VHRBF神经网络能够精确辨识并补偿执行机构的非线性特性,并且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更优的收敛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f神经网络 在线辨识与补偿 执行机构 非线性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A-RBF神经网络的煤自然发火预测模型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飞 梁宁 +1 位作者 贾喆 侯青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8-137,共10页
为解决传统煤自燃预测模型预测状态单一和预测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基于麻雀搜索算法(SSA)优化的径向基(RBF)神经网络煤自然发火预测模型。首先,采用程序升温试验分析煤样指标气随温度的变化特征,将煤自然发火过程按煤温分为缓慢(80≤t_(... 为解决传统煤自燃预测模型预测状态单一和预测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基于麻雀搜索算法(SSA)优化的径向基(RBF)神经网络煤自然发火预测模型。首先,采用程序升温试验分析煤样指标气随温度的变化特征,将煤自然发火过程按煤温分为缓慢(80≤t_(i)<120℃)、加速(120≤t_(i)<160℃)和激烈(t_(i)≥160℃)3个氧化阶段,同时分析这3个阶段指标气与煤温的灰色关联度;其次通过不同维度测试函数检验粒子群算法(PSO)、灰狼算法(GWO)和SSA算法性能;最后利用6个矿区数据验证基于SSA-RBF神经网络的煤自燃预测模型的优越性。结果显示,缓慢氧化阶段CO/ΔO_(2)、CO、C_(2)H_(4)这3种指标气体与煤温的灰色关联系数最大;而加速氧化阶段C_(2)H_(4)/C_(2)H_(6)、CO/ΔO_(2)、CO_(2)/CO_(3)种指标与煤温的灰色关联系数最大。3种不同维度函数的测试结果表明:SSA与PSO、GWO相比具有更好的全局搜索能力和稳定性,其收敛速度更快;神经元数量为5个、迭代次数为300次时,SSA-RBF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缓慢氧化和加速氧化阶段的预测准确性分别达到了99%和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雀搜索算法(SSA) 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 煤自然发火 预测模型 指标气 灰色关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obal approximation based adaptive RBF neural network control for supercavitating vehicles 被引量:11
11
作者 LI Yang LIU Mingyong +1 位作者 ZHANG Xiaojian PENG Xinggua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8年第4期797-804,共8页
A global approximation based adaptive radial basis function(RBF) neural network control strategy is proposed for the trajectory tracking control of supercavitating vehicles(SV).A nominal model is built firstly wit... A global approximation based adaptive radial basis function(RBF) neural network control strategy is proposed for the trajectory tracking control of supercavitating vehicles(SV).A nominal model is built firstly with the unknown disturbance.Next, the control scheme is established consisting of a computed torque controller(CTC) for the practical vehicle and an RBF neural network controller to estimate model error between the practical vehicle and the nominal model. The network weights are adapted by employing a Lyapunov-based design. Then it is shown by the Lyapunov theory that the trajectory tracking errors asymptotically converge to a small neighborhood of zero. The control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controller is illustrated by sim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ial basis function rbf neural network computedtorque controller (CTC) adaptive control supercavitating vehicle(S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ajectory linearization control of an aerospace vehicle based on RBF neural network 被引量:6
12
作者 Xue Yali Jiang Changshe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8年第4期799-805,共7页
An enhanced trajectory linearization control (TLC) structure based on 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 (RBFNN) and its application on an aerospace vehicle (ASV) flight control system are presensted. The infl... An enhanced trajectory linearization control (TLC) structure based on 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 (RBFNN) and its application on an aerospace vehicle (ASV) flight control system are presensted. The influence of unknown disturbances and uncertainties is reduced by RBFNN thanks to its approaching ability, and a robustifying itera is used to overcome the approximate error of RBFNN. The parameters adaptive adjusting laws are designed on the Lyapunov theory. The uniform ultimate boundedness of all signals of the composite closed-loop system is proved based on Lyapunov theory. Finally, the flight control system of an ASV is designed based on the proposed method.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and robustness of the designed approa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ptive control trajectory linearization control 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 aerospace vehic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BF神经网络整定PID的电液比例系统位置控制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翰文 徐巧玉 +1 位作者 徐恺 张正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1-381,共11页
针对凿岩机械臂的电液比例系统位置控制精度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整定PID的电液比例系统位置控制方法。首先,在AMESim中搭建了阀控非对称液压缸的电液比例系统简化模型,设置了各个模块的参数;然后,利用MATLAB/Sim... 针对凿岩机械臂的电液比例系统位置控制精度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整定PID的电液比例系统位置控制方法。首先,在AMESim中搭建了阀控非对称液压缸的电液比例系统简化模型,设置了各个模块的参数;然后,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了系统闭环控制模型,通过不断更新RBF网络模型并修正PID参数,实现了基于RBF神经网络整定PID的电液比例系统位置控制目的;结合AMESim搭建的电液比例系统模型和Simulink下搭建的控制器进行了联合仿真;最后,基于凿岩台车机械臂实验平台,进行了电液比例系统位置控制实验。仿真结果表明:在受到外部干扰的情况下,RBF神经网络整定PID控制系统能够在0.3 s内控制活塞杆重新运行至目标位置,平均响应时间为1.5 s,位置精度误差不超过5 mm。实验结果表明:与常规PID控制方法相比,RBF神经网络整定PID控制活塞杆位置精度误差降低了75%,位置精度误差在工程实际要求的10 mm范围以内,因此,RBF神经网络整定PID算法可以有效提高电液比例系统的位置控制精度,满足凿岩机械臂实际工作中对电液比例系统位置精度的控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凿岩机械臂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整定PID 电液比例系统位置控制精度 联合仿真 MATLAB/SIMULINK AMESI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入饱和约束下自适应RBF神经网络非线性反馈船舶航向控制 被引量:2
14
作者 苏文学 孟祥飞 张强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19,共6页
针对输入饱和约束下外界扰动和模型不确定情况下的船舶航向跟踪控制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非线性反馈航向跟踪控制方法。利用自适应RBF神经网络对外界扰动和模型不确定项进行估计,并利用最... 针对输入饱和约束下外界扰动和模型不确定情况下的船舶航向跟踪控制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非线性反馈航向跟踪控制方法。利用自适应RBF神经网络对外界扰动和模型不确定项进行估计,并利用最小学习参数法减少计算量;将一个具有误差增益反相关特征的非线性函数嵌入控制律中,设计一种非线性反馈控制方法;利用李雅普诺夫理论证明所有信号在考虑外界扰动和模型不确定的船舶航向跟踪控制系统中都是一致有界的。通过仿真和比较,验证了所设计控制方法的有效性。所做研究可为输入饱和约束下船舶航向跟踪控制提供参考,具有工程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航向跟踪 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 非线性反馈控制 输入饱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MPC与RBF-PID的智能车轨迹跟踪控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臣旭 江浩斌 洪阳珂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90-1301,共12页
为提升智能汽车轨迹跟踪控制的稳定性和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时域参数自适应MPC与RBF-PID的轨迹跟踪控制方法.首先搭建车辆横纵向动力学模型;其次分析控制时域与预测时域对跟踪精度的影响,设计时域参数自适应MPC横向控制器并进行仿真验证;... 为提升智能汽车轨迹跟踪控制的稳定性和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时域参数自适应MPC与RBF-PID的轨迹跟踪控制方法.首先搭建车辆横纵向动力学模型;其次分析控制时域与预测时域对跟踪精度的影响,设计时域参数自适应MPC横向控制器并进行仿真验证;然后基于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整定PID控制参数,设计分层式纵向控制器,并设计折线速度曲线与PID算法进行对比;最后以车速为耦合点构建智能汽车横纵向综合控制系统,并在蛇形工况下对横纵向综合控制系统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横向控制器能保证低速时的跟踪精度和高速时的车辆稳定性,纵向控制器可有效提高速度跟踪精度,横纵向综合控制系统能实现车辆在变车速工况下对轨迹的精准跟踪,同时保证良好的行驶稳定性与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参数自适应 MPC rbf-PID 横纵向综合控制 轨迹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LM-RBF的配电网分布式光伏集群智能划分策略 被引量:1
16
作者 卜强生 吕朋蓬 +4 位作者 李炜祺 罗飞 俞婧雯 窦晓波 胡秦然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34-1543,共10页
分布式电源大规模分散接入给配电网的优化调度带来计算上的维数灾难,需要对分布式电源进行集群以降低调控难度,因此合理的集群划分十分重要.同时,配电网实时量测数据不全造成分布式电源进行实时集群划分难度大、时间效率低,因此提出一... 分布式电源大规模分散接入给配电网的优化调度带来计算上的维数灾难,需要对分布式电源进行集群以降低调控难度,因此合理的集群划分十分重要.同时,配电网实时量测数据不全造成分布式电源进行实时集群划分难度大、时间效率低,因此提出一种智能局部移动(SLM)算法与径向基神经网络相结合的分布式电源集群智能划分策略.首先,选取有功和无功功率调节范围以及有功和无功功率-电压的灵敏度作为集群划分的指标,构造相似度矩阵并基于SLM形成分布式电源的集群划分方案库.然后,离线建立电压拟合模型,拟合可实时观测节点的功率与电压之间的关系;同时,离线建立电压-划分结果模型,在线通过电压得到实时划分结果,创新性地解决了潮流模型缺失时无法进行集群划分的问题,提高了集群划分的实时性.最后,在MATLAB平台通过仿真计算验证了算法的合理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局部移动算法 径向基神经网络 集群划分 电压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RBF神经网络倾角传感器温度补偿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宋启 秦刚 +3 位作者 闫少雄 李佳泽 汪林峰 王静静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9,共4页
针对MEMS倾角传感器零位温度漂移问题,提出了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和遗传算法(GA)相结合优化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的补偿方法,克服了RBF神经网络收敛慢、泛用性低的缺陷。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消除温度对MEMS倾角传感器输出的影... 针对MEMS倾角传感器零位温度漂移问题,提出了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和遗传算法(GA)相结合优化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的补偿方法,克服了RBF神经网络收敛慢、泛用性低的缺陷。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消除温度对MEMS倾角传感器输出的影响。相较于RBF神经网络模型,最大相对误差(MRE)减小了21.03%,均方根误差(RMSE)减小了23.54%,温度漂移得到明显改善,提高了倾角传感器的稳定性与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角传感器 温度补偿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粒子群优化算法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BF的VSG虚拟惯量和动态阻尼补偿自适应控制 被引量:10
18
作者 张子星 赵晋斌 +2 位作者 曾志伟 毛玲 张永立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5-164,共10页
虚拟同步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技术可以使并网逆变器具有与同步发电机类似的外特性。VSG系统暂态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虚拟惯量和阻尼系数,但现有的控制策略在参数调节过程中存在灵活性不足的缺点,不能有效解决系统... 虚拟同步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技术可以使并网逆变器具有与同步发电机类似的外特性。VSG系统暂态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虚拟惯量和阻尼系数,但现有的控制策略在参数调节过程中存在灵活性不足的缺点,不能有效解决系统暂态稳定性和暂态恢复时间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动态调节阻尼补偿量的概念。将阻尼系数和阻尼补偿量共同作为系统的等效阻尼系数,设计了基于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 RBF)的VSG虚拟惯量和动态阻尼补偿自适应控制策略,实现了参数之间的解耦,使系统的阻尼随着系统频率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通过建立VSG数学模型,确定了参数的具体取值范围。最后,在仿真平台上搭建VSG系统,分别在出力波动和低压穿越两种工况下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相较于传统RBF控制策略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机 虚拟惯量 动态阻尼补偿 rbf神经网络 自适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沙漏状数据处理单元和分组RBF单元的对抗性免疫防御方法
19
作者 丁伟杰 郑文浩 +2 位作者 方怡 王琦晖 李小薪 《高技术通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35-944,共10页
针对深度神经网络(DNN)容易受到对抗样本攻击的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许多防御方法,可分为外部防御方法(EDM)和免疫防御方法(IDM)。外部防御方法试图在将对抗性样本输入DNN之前去除其中存在的对抗干扰,而免疫防御方法则致力于提升DNN本身... 针对深度神经网络(DNN)容易受到对抗样本攻击的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许多防御方法,可分为外部防御方法(EDM)和免疫防御方法(IDM)。外部防御方法试图在将对抗性样本输入DNN之前去除其中存在的对抗干扰,而免疫防御方法则致力于提升DNN本身的鲁棒性,本文重点研究免疫防御方法。现有的免疫防御方法主要基于鲁棒优化策略来提升DNN的鲁棒性,为DNN构建鲁棒模块的工作较少。本文在DNN中引入了2个新的鲁棒单元:基于特征压缩和精度注入的沙漏状数据处理单元,用以减小对抗性扰动的干扰;分组径向基函数单元,用于增强DNN的非线性和适应类内变化的能力。在优化过程中使用标签平滑、退火策略和权值衰减来进一步提高鲁棒性。在2个数据集(MNIST和CIFAR-10)以及2个流行的DNN模型(LeNet5和VGG16)上的实验表明,将所提出的鲁棒单元集成到DNN中可以大幅提高其对对抗性攻击的免疫能力,同时保持其在干净样本上的识别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防御 精度注入 分组径向基函数(rbf) 权重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RA-RBF神经网络模型的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安全风险评价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夏永亮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1-57,共7页
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因素复杂,在实际评价过程中,层级混乱导致安全风险评价输出的MAPE数值较小,使得煤矿安全风险评价结果缺乏准确性。针对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关联分析(GRA)与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模型的... 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因素复杂,在实际评价过程中,层级混乱导致安全风险评价输出的MAPE数值较小,使得煤矿安全风险评价结果缺乏准确性。针对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关联分析(GRA)与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模型的安全风险评价方法。首先,融合大量煤矿环境数据,构建多层级安全风险评价体系,全面考量各层次及要素对安全风险的影响。其次,通过GRA算法,依据安全风险紧急程度确定关键预控管理指标,确保评价的精准性与针对性。最后,利用RBF神经网络的强大非线性映射能力,特别是其径向基函数对高权重安全风险指标的精细处理,并定义神经网络每层拓扑结构处理过程,实现评价结果的输出。为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本文准备了多样化的安全风险数据集,并进行降维处理以生成不同数量的安全指标,匹配不同的聚类参数。在对比实验中,将新方法与两种已成熟应用的安全风险评价方法并行测试,以MAPE作为核心评价指标。研究结果显示,本文所设计的基于GRA-RBF神经网络模型的安全风险评价方法输出的MAPE数值显著提升,表明其能够更准确地预测高风险安全评价指标,对于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工作提供了相应的风险评价标准,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煤矿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能够为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rbf神经网络 煤矿安全风险 预控管理 径向基函数 安全等级 MAPE数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