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0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ata fusion of target characteristic in multistatic passive radar 被引量:3
1
作者 CAO Xiaomao YI Jianxin +2 位作者 GONG Ziping RAO Yunhua WAN Xianro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1年第4期811-821,共11页
Radar cross section(RCS)is an important attribute of radar targets and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automatic target recognition(ATR).In a passive radar,only the RCS multiplied by a coefficient is available due to the unkn... Radar cross section(RCS)is an important attribute of radar targets and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automatic target recognition(ATR).In a passive radar,only the RCS multiplied by a coefficient is available due to the unknown transmitting parameters.For different transmitter-receiver(bistatic)pairs,the coefficients are different.Thus,the recovered RCS in different transmitter-receiver(bistatic)pairs cannot be fused for further use.In this paper,we propose a quantity named quasi-echo-power(QEP)as well as a method for eliminating differences of this quantity among different transmitter-receiver(bistatic)pairs.The QEP is defined as the target echo power after being compensated for distance and pattern propagation factor.The proposed method estimates the station difference coefficients(SDCs)of transmitter-receiver(bistatic)pairs relative to the reference transmitter-receiver(bistatic)pair first.Then,it compensates the QEP and gets the compensated QEP.The compensated QEP possesses a linear relationship with the target RCS.Statistical analyses on the simulated and real-life QEP data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effectively estimate the SDC between different stations,and the compensated QEP from different receiving stations has the sam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for the same targ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ta fusion multistatic passive radar radar cross section(RCS) target characterist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rans-Attention的飞行区航空器监视数据融合方法
2
作者 王兴隆 尹昊 丁俊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15-1223,共9页
针对飞行区航空器单一监视源存在监视精度低、位置跳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Transformer和注意力机制的航空器监视数据融合方法。利用Transformer的编码器结构分别对各监视源数据进行特征提取,通过注意力机制对不同监视源赋予权重值,经... 针对飞行区航空器单一监视源存在监视精度低、位置跳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Transformer和注意力机制的航空器监视数据融合方法。利用Transformer的编码器结构分别对各监视源数据进行特征提取,通过注意力机制对不同监视源赋予权重值,经过全连接网络进行回归计算,获得最终的融合结果。选取场面监视雷达(SMR)和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ADS-B)系统的监视数据作为融合源,多点定位(MLAT)数据作为真实标签,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有效降低了单一监视源的监视误差,且融合效果优于基于注意力机制的长短期记忆网络、循环神经网络和扩展卡尔曼滤波融合方法,平均绝对误差分别提升了2.81%、16.73%和35.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融合 TRANSFORMER 注意力机制 场面监视雷达 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波段雷达与AIS融合的目标识别与跟踪技术研究
3
作者 孙波 曾炜 +2 位作者 许小伟 邓明星 漆庆华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1-48,55,共9页
基于K波段雷达的特性,设计雷达数据处理方法和与AIS的航迹数据关联及融合算法。在进行背景噪声过滤时,采用基于动态保护单元的雷达背景功率计算方法,与均值类CFAR算法相比,在过滤掉背景噪声时保留有更多的目标回波与细节信息;在对滤波... 基于K波段雷达的特性,设计雷达数据处理方法和与AIS的航迹数据关联及融合算法。在进行背景噪声过滤时,采用基于动态保护单元的雷达背景功率计算方法,与均值类CFAR算法相比,在过滤掉背景噪声时保留有更多的目标回波与细节信息;在对滤波后的数据进行聚类时,使用基于核距离的DBSCAN算法对雷达数据进行聚类,能够更好地聚类出不同距离和复杂形状的簇;在进行雷达轨迹与AIS轨迹匹配时,从二维坐标和速度矢量两个方面进行评价,保证匹配效率和精度;对匹配成功的目标,基于AIS和雷达的数据特点,动态调整AIS与雷达的权重完成数据融合。借助津港轮36和津港轮37完成实船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实船应用中相对于单一传感器具有更高的定位与跟踪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波段雷达 噪声过滤 点云聚类 航迹关联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先验信息的机载组网雷达实时空间配准算法
4
作者 刘心成 朱陈予 韩玉兵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5-111,共7页
针对多部空间姿态时刻变化的机载雷达,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无需依赖先验信息(如雷达位置和姿态)的空间配准策略,本策略涉及到实时配准参数解算以及融合点迹优化等多个关键环节。利用目标点迹数据建立雷达间的空间姿态关系,借助递归最小... 针对多部空间姿态时刻变化的机载雷达,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无需依赖先验信息(如雷达位置和姿态)的空间配准策略,本策略涉及到实时配准参数解算以及融合点迹优化等多个关键环节。利用目标点迹数据建立雷达间的空间姿态关系,借助递归最小二乘法(recursive least squares,RLS)迭代求解旋转矩阵和平移向量,进而实现各雷达坐标系的实时配准。此外,引入了一种基于融合结果的目标轨迹级空间配准参数反向调节策略,通过构建配准误差模型并运用梯度下降法进行优化,有效降低了融合轨迹误差,提升了配准精度与跟踪质量。所提策略为雷达空间姿态的实时配准问题提供了一种全面且高效的解决方案,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实际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网雷达 空间配准 机动目标 数据融合 递归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模型的异构信息融合跟踪算法
5
作者 王凯 胡玉东 +1 位作者 高长生 荆武兴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30,共8页
为了提高主动雷达/红外探测器对助推滑翔飞行器的跟踪精度,充分发挥各类型观测信息的优势,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模型的异构信息融合跟踪算法。针对红外探测器与主动雷达的采样频率不同的问题,对该探测系统构建了多尺度模型。在快尺度模... 为了提高主动雷达/红外探测器对助推滑翔飞行器的跟踪精度,充分发挥各类型观测信息的优势,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模型的异构信息融合跟踪算法。针对红外探测器与主动雷达的采样频率不同的问题,对该探测系统构建了多尺度模型。在快尺度模型下,根据红外探测器的观测数据,采用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完成对目标状态的初步估计;在慢尺度模型下,利用融合后的主动雷达的观测数据,采用量测转换卡尔曼滤波算法完成对目标状态的精确估计。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算法相比传统算法可以实现更准确的跟踪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推滑翔飞行器 多尺度模型 异构传感器 数据融合 轨迹跟踪 主动雷达 红外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雷达测量船位修正的雷达与AIS数据融合
6
作者 夏志超 朱金善 郑沛洁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13-119,共7页
雷达与AIS的船位点会因测量原理、设备特性、环境因素及船舶自身因素的影响而存在偏差。由于雷达测量的是船舶的外沿边界点,而AIS通常获取的是GPS天线的位置,二者的物理位置并不重合,导致他船获取同一船舶的位置数据存在固有的几何偏差... 雷达与AIS的船位点会因测量原理、设备特性、环境因素及船舶自身因素的影响而存在偏差。由于雷达测量的是船舶的外沿边界点,而AIS通常获取的是GPS天线的位置,二者的物理位置并不重合,导致他船获取同一船舶的位置数据存在固有的几何偏差。本文采用最小二乘法将雷达测得的船舶外沿边界点拟合成椭圆曲线,并基于此椭圆曲线推算更接近GPS天线位置的拟合点进行融合计算,从而减少了船舶尺度、相对位置及船型对雷达测量数据造成的误差。对于所选VLCC船舶,采用该方法将平均距离误差从155.74 m减少至33.47 m,误差降低了78.51%。此方法提高了轨迹估计的精度,为船舶航行和海上交通管理提供了更精确的导航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二乘法椭圆拟合 雷达位置修正 数据融合 船舶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双数字信道化储频的SAR干扰方法
7
作者 兰初军 宋志勇 刘宇 《现代雷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36,共6页
为提高目标截获概率,雷达干扰机通常通过增加多个接收通道来拓宽其工作带宽,以减少频率扫描时间,从而达到快速搜索目标的目的,但这同时也带来了由于捕获的目标存在跨越多个通道,导致侦测到目标信息不全而影响干扰效能的问题。文中提出... 为提高目标截获概率,雷达干扰机通常通过增加多个接收通道来拓宽其工作带宽,以减少频率扫描时间,从而达到快速搜索目标的目的,但这同时也带来了由于捕获的目标存在跨越多个通道,导致侦测到目标信息不全而影响干扰效能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跨通道处理的双数字信道化储频结构,以实现跨通道信道化接收和信道化发射。首先,针对合成孔径雷达(SAR)侦察,采用时频分析方法估计SAR雷达脉内参数,同时结合通道内与通道间的脉冲描述字完成SAR雷达数据融合与识别;然后,针对SAR干扰,采用距离向、方位向联合调制的“脉组步进移频+多抽头”方法,以生成复杂的干扰脉冲信号;最后,通过仿真测试验证了在设置不同带宽比例的目标及施加相应的干扰调制条件下,所提方法对SAR雷达形成了有效的干扰覆盖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数字射频存储器 信道化 数据融合 干扰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型PCA全极化雷达回波信号融合的动目标检测方法
8
作者 庞岳 岳富占 +4 位作者 夏正欢 张闯 王洪强 高文宁 张瑶 《现代雷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6-133,共8页
树林遮蔽场景下的雷达回波信号存在信噪比低、信号幅度和相位起伏等问题,极大地增加了目标检测难度。针对信号级中低分辨率雷达探测树林遮蔽目标的应用需求,文中研究了一种基于改进型主成分分析(PCA)全极化雷达回波信号融合的动目标检... 树林遮蔽场景下的雷达回波信号存在信噪比低、信号幅度和相位起伏等问题,极大地增加了目标检测难度。针对信号级中低分辨率雷达探测树林遮蔽目标的应用需求,文中研究了一种基于改进型主成分分析(PCA)全极化雷达回波信号融合的动目标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在杂波背景下提取动目标信号,并利用改进型PCA进行全极化雷达回波信号融合;然后分别在时间维和距离维进行目标检测,并通过非相参积累方法重检测,有效排除目标混叠和虚警干扰,从而检测出目标并提取了其关注区域;最后通过自主研发的L波段全极化雷达系统,对该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树林遮蔽环境下动目标具有很好的检测效果,显著提升了L波段全极化雷达在树林遮蔽条件下的目标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波段全极化雷达 主成分分析 数据融合 树林遮蔽场景 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监测与预报技术在防洪减灾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原文林 杨逸凡 +2 位作者 赵小棚 郭进军 胡少伟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14,22,共8页
洪水灾害突发性强,成灾速度快,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较大的威胁。降雨作为洪水灾害致灾因子,数据的精确度对防洪减灾具有重要意义。以降雨监测与预报技术为切入点,对雨量站点观测、天气雷达降雨估计及预报、降雨数值预报、卫星遥感... 洪水灾害突发性强,成灾速度快,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较大的威胁。降雨作为洪水灾害致灾因子,数据的精确度对防洪减灾具有重要意义。以降雨监测与预报技术为切入点,对雨量站点观测、天气雷达降雨估计及预报、降雨数值预报、卫星遥感反演的现状进行了总结,通过分析时空降尺度方法及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在降雨监测与预报中的应用,揭示了其在提升降雨数据“量”与“型”准确度方面的效果。研究表明:降雨监测与预报技术在当前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在山丘区和城市环境空间的复杂地形方面仍面临分辨率受到限制及精确性、时效性不足的问题。多源数据融合能提高降雨数据精度、时空覆盖能力和预测准确性,优化算法模型、融合“空-天-地”多源数据形成高分辨率预报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监测 降雨预报 防洪减灾 卫星遥感 天气雷达 数值预报 降尺度 多源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AR卫星遥感技术的农田洪涝灾害信息提取技术
10
作者 樊冰 马良 +3 位作者 苑修震 李福林 段周 武佳枚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8期188-193,共6页
为提高农田洪涝灾害信息提取能力,探索了SAR卫星遥感影像水体及农田边界信息的自动提取方法。以江西丰城某次强降雨过程为例,采用阈值分割法、雷达及光学影像融合法,利用Sentinel-1卫星影像对灾前水体信息进行提取,巢湖一号卫星影像对... 为提高农田洪涝灾害信息提取能力,探索了SAR卫星遥感影像水体及农田边界信息的自动提取方法。以江西丰城某次强降雨过程为例,采用阈值分割法、雷达及光学影像融合法,利用Sentinel-1卫星影像对灾前水体信息进行提取,巢湖一号卫星影像对灾中的水体信息进行提取,将二者提取信息进行叠加,得到本次强降水新增水体范围;利用Sentinel-2卫星影像,叠加天地图影像提取出研究区域的农田边界范围,将该边界与新增水体范围叠加,得到受本次强降雨影响农田洪涝灾害区域的范围。经评价,该方法可有效提高地物散射特征的分类精度,提取的11处受淹农田验证地块完整率均在80%以上。SAR遥感影像不受云雨天气影响,能够在洪涝灾害应急监测中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该分析方法有利于相关部门全面掌握农田灾情数据,迅速做出应急响应,提高洪灾的应急救助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 遥感 洪涝灾害 阈值分割 数据融合 土地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雷达信号级融合检测的数据压缩与组网架构设计
11
作者 周生华 姜昊志 +3 位作者 窦法兵 张曼 王奥亚 卢靖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0-36,共7页
分布式探测是雷达领域热点问题,信号级融合探测比数据级融合探测能力更强,但通常需要的通信带宽较大。为此文中针对分布式非相参信号级目标融合探测,提出了基于雷达压缩数据的信号级融合目标检测方法。所提方法通过可并行化计算的信号... 分布式探测是雷达领域热点问题,信号级融合探测比数据级融合探测能力更强,但通常需要的通信带宽较大。为此文中针对分布式非相参信号级目标融合探测,提出了基于雷达压缩数据的信号级融合目标检测方法。所提方法通过可并行化计算的信号级融合算法实现不同雷达量测值之间的去耦,通过双门限检测避免传输局部低能量的噪声信号,通过二次量化对过门限信号进行再次压缩,最终实现以点迹通信带宽逼近信号级融合检测的能力。基于4雷达组网的数值仿真结果验证表明,通信带宽缩减至原来的1/1 000,信噪比损失不超过0.7 dB,并据此探索雷达组网的体系架构设计问题,可支撑不同场合下的信号级协同探测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组网 信号级融合 目标探测 数据压缩 双门限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为特征的雷达辐射源威胁评估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俊迪 王星 +1 位作者 田元荣 陈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196-3207,共12页
针对当前雷达辐射源威胁评估对精确侦察数据依赖性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行为特征的雷达辐射源威胁评估算法。从辐射源目标行为特征和数据融合理论出发,建立基于行为特征的辐射源威胁评估体系,并采用模糊理论和Vague数据集对各子行为... 针对当前雷达辐射源威胁评估对精确侦察数据依赖性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行为特征的雷达辐射源威胁评估算法。从辐射源目标行为特征和数据融合理论出发,建立基于行为特征的辐射源威胁评估体系,并采用模糊理论和Vague数据集对各子行为进行表示;考虑到指标间的耦合性和空战的高动态性,利用改进的区间灰色关联度修正初始权重,建立以距离为自变量的态势状态函数,为各子行为动态赋权;采用改进的雷达图法计算威胁目标的威胁程度。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融合 威胁评估 行为特征 动态权重 区间灰色关联度 雷达图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主被动雷达目标跟踪测量数据融合方法 被引量:4
13
作者 吕强 刘海军 +1 位作者 钟珲 刘德忠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8-116,共9页
从主动雷达和被动雷达对空中目标跟踪数据融合的角度,通过一种数学近似处理与几何图形解析相结合的雷达测量误差定性分析方法,归纳空间离散分布主、被动雷达对同一目标的测量误差分布特征。在满足目标与主、被动雷达部署点所成张角较小... 从主动雷达和被动雷达对空中目标跟踪数据融合的角度,通过一种数学近似处理与几何图形解析相结合的雷达测量误差定性分析方法,归纳空间离散分布主、被动雷达对同一目标的测量误差分布特征。在满足目标与主、被动雷达部署点所成张角较小时,提出一种新颖的主、被动雷达目标测量数据融合方法,通过优化加权系数分配准则以充分结合2种雷达各自的测量精度优势,对目标跟踪数据在地理球坐标系中进行融合处理以提高测量精度,最后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对目标融合数据进行平滑处理。仿真结果表明,本方法可以结合主动雷达和被动雷达的目标测量精度优势,能够缩小目标数据融合后的测量误差椭圆,整体提高融合后的目标跟踪数据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雷达 被动雷达 目标测量误差特性 目标数据融合 测量误差椭圆 扩展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被动复合导引头的干扰态势构建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伟强 陈莉 +3 位作者 黄子纯 董阳阳 李小鹏 董春曦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7-198,共12页
在导引头主被动信息融合过程中,存在多装备与多目标平台关联困难、无法有效提取目标特征信息,难以有效融合构建态势的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将导引头主动雷达信息和被动侦察信息融合的数据关联方法。该方法先提取导引头干扰态势表征要... 在导引头主被动信息融合过程中,存在多装备与多目标平台关联困难、无法有效提取目标特征信息,难以有效融合构建态势的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将导引头主动雷达信息和被动侦察信息融合的数据关联方法。该方法先提取导引头干扰态势表征要素,然后以目标方位为中心,将平台与装备关联,构建干扰态势。本文通过主被动信息融合构建的态势,在原先分离的平台和设备间建立空间位置与搭载的关系,可以有效地消除欺骗式干扰和多径散射假目标,提高态势认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导引头 数据关联 态势构建 信息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长短路融合及数据平衡的SAR船舶检测算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宇 于蕾 +2 位作者 单明广 郑丽颖 梁旭辉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4-143,共10页
针对SAR图像检测船舶任务中的目标小、近岸样本目标检测困难等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名为长短路特征融合网络(Long and Short path Feature Fusion Network,LSFF-Net)的船舶检测网络。该网络通过长短路特征融合模块有效协调了大目标与小目... 针对SAR图像检测船舶任务中的目标小、近岸样本目标检测困难等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名为长短路特征融合网络(Long and Short path Feature Fusion Network,LSFF-Net)的船舶检测网络。该网络通过长短路特征融合模块有效协调了大目标与小目标检测,避免小目标特征信息的丢失。网络中应用结构重参数化结构提高了模块学习能力。为了满足多尺度目标检测,加入特征金字塔网络,融合多尺度特征。为了应对近岸样本目标检测,设计数据重分配算法,提高了对近岸样本目标的检测精度。实验结果表明:在公开数据集检测时,算法的平均精度(Average Precision,AP)达到97.50%,优于主流目标检测算法。该方法为提高SAR图像中小目标和近岸样本目标检测精度提供了新的实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图像 船舶检测 长短路特征融合 数据重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雷达点云的果树快速识别与分割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董鑫 杜新武 +3 位作者 余秀芳 韩静鸽 周利明 冉小琴 《农业工程》 2024年第8期27-33,共7页
在果园自动化作业生产中,果树的精准识别是果园精准作业的重要前提。针对在复杂果园环境中单株果树难以精准快速识别的问题,基于激光雷达三维点云技术对果树识别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精准、快速、高自动化的果树识别方法及装置。构建多... 在果园自动化作业生产中,果树的精准识别是果园精准作业的重要前提。针对在复杂果园环境中单株果树难以精准快速识别的问题,基于激光雷达三维点云技术对果树识别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精准、快速、高自动化的果树识别方法及装置。构建多维度传感融合识别装置对果树进行特征点云数据扫描,建立果树点云数据集,通过点云质量及有效角度滤波进行数据筛选。利用边界特征点识别算法对单株果树边界特征数据进行快速提取,利用边界区域特征构建果树有效扫描数据。该方法可适用于单株果树轮廓、特征的快速识别。为了验证该果树识别方法准确性,进行了果树树冠轮廓测量精度试验,以及果树群组识别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对果树进行有效识别,并且物理指标综合测量精度>97.125%,可为果园精准作业提供有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园精准作业 激光雷达 果树识别 数据融合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维相控阵体制的探鸟雷达系统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峰 刘海波 +5 位作者 周超 于冲 李兴明 崔莹莹 陈天明 陈宇翔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6-184,共19页
随着环境的改善和航空事业的迅速发展,野生动物与航空器的冲突愈发尖锐,其中鸟击事件占野生动物袭击事件的90%以上。据统计,鸟击事件每年给全世界航空业带来超过20亿美元的损失,是影响世界航空业的头号危害。针对鸟击事件对航空器造成... 随着环境的改善和航空事业的迅速发展,野生动物与航空器的冲突愈发尖锐,其中鸟击事件占野生动物袭击事件的90%以上。据统计,鸟击事件每年给全世界航空业带来超过20亿美元的损失,是影响世界航空业的头号危害。针对鸟击事件对航空器造成巨大危害的问题,必须对鸟情进行持续、全面的观察,其目的一方面是当观察到大量鸟类聚集活动时,可以及时指导飞行员进行规避、对鸟群进行驱赶;另一方面,通过长期数据积累,可以对鸟类的生物学和运动学特征进行研究,进而实施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基于上述需求,雷达技术以其全天时、全天候、大范围、远距离、高精度等优势,在机场鸟情防治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与应用,并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首先概要介绍了国内外鸟击事故整体情况及传统的鸟情探测手段,指出雷达技术在机场鸟击防范应用中的优势;其次,较为全面地介绍了探鸟雷达系统的发展历程,鸟情探测系统的体制、工作模式、探测性能等相应的发展情况;然后,对雷达在鸟情探测中的应用难点进行分析,并从系统体制、目标探测、目标识别等角度出发,对相应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说明;接着,对国内外典型探鸟雷达系统的技术状态和应用情况进行了对比,并对北京理工雷科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圆柱形二维有源相控阵探鸟雷达系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最后,对探鸟雷达技术的发展做出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鸟雷达 凝视模式 低空探测 目标识别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基云雷达与FY-4A卫星云顶高度联合反演方法
18
作者 张婷 胡树贞 +4 位作者 陶法 赵培涛 刘文忠 马婷 印佳楠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59-867,共9页
基于地基毫米波云雷达与FY-4A卫星对云顶同步观测的特点,分析云雷达垂直顶空观测的云顶高度与FY-4A卫星AGRI载荷通道数据之间关系,提出了地基云雷达与FY-4A卫星云顶高度联合反演方法,实现云雷达安装点周边区域卫星云顶高度的融合反演,... 基于地基毫米波云雷达与FY-4A卫星对云顶同步观测的特点,分析云雷达垂直顶空观测的云顶高度与FY-4A卫星AGRI载荷通道数据之间关系,提出了地基云雷达与FY-4A卫星云顶高度联合反演方法,实现云雷达安装点周边区域卫星云顶高度的融合反演,并对反演结果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AGRI载荷的第11~14通道值与云雷达观测云顶高度呈线性相关,且卫星通道值与云雷达观测云顶高度比值呈现冬季最小、春秋季次之、夏季最大的季节性变化特点;星地融合反演云顶高度与云雷达观测云顶高度相关系数0.84,融合后比融合前均方根误差减小了0.7 km,提高了卫星云顶高度的反演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顶高度 FY-4A 毫米波云雷达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IS辅助单站雷达抗欺骗式干扰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珊珊 谢飚 +1 位作者 刘子威 许华健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45-1354,共10页
多站雷达协同虽然能利用多视角探测和信息融合处理有效提高抗干扰能力,但实际场景下既很难满足其需要的探测条件,又往往面临着组网被摧毁的风险,所以单站雷达的抗干扰能力仍需提升。针对单站雷达探测视角单一,得到的回波信息有限,抗干... 多站雷达协同虽然能利用多视角探测和信息融合处理有效提高抗干扰能力,但实际场景下既很难满足其需要的探测条件,又往往面临着组网被摧毁的风险,所以单站雷达的抗干扰能力仍需提升。针对单站雷达探测视角单一,得到的回波信息有限,抗干扰能力不足等问题,通过在单站雷达回波接收过程中加入可配置智能超表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ce surface,RIS)构造分布式探测条件,接收目标多方向散射信号,从而开辟单站雷达抗欺骗式干扰的新途径。仿真结果表明,加入RIS能有效地构建虚拟通道,能有效提高单站雷达的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站雷达 可配置智能超表面 数据级融合 欺骗式干扰对抗 相关性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复杂巷道形貌三维建图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湘源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3-677,共5页
针对井下无人驾驶所面临的巷道构图完整性较差、定位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将多线激光雷达与毫米波雷达进行数据融合。通过坐标系转换将2种雷达进行统一,随后进行数据融合并通过点云分割和点云特征提取实现对巷道的三维图构建。最后,通过... 针对井下无人驾驶所面临的巷道构图完整性较差、定位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将多线激光雷达与毫米波雷达进行数据融合。通过坐标系转换将2种雷达进行统一,随后进行数据融合并通过点云分割和点云特征提取实现对巷道的三维图构建。最后,通过井下行车实验验证其在井下的适应性。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此技术绘制的巷道三维图,可清晰地显示出巷道内部存在的各项元素。车辆沿X轴、Y轴方向的数据最大误差绝对值分别为0.19 m和0.12 m,各阶段误差率均小于5%。由此可知,本文所提出的技术方法在井下复杂的环境下仍有较好的适应性,为井下无人驾驶技术以及提高辅运系统的智能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传感器融合 多线激光雷达 毫米波雷达 数据融合 点云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