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炸兔肉酶法预处理及改良剂配方优化 被引量:5
1
作者 宋丽坤 李诚 +5 位作者 杨勇 刘爱平 卓永贤 彭翔东 付刚 黄子芮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66-974,共9页
以鲜兔肉为原料,利用蛋白酶预处理后,再使用改良剂来协同改善油炸兔肉产品口感。首先选用木瓜蛋白酶、胰蛋白酶对原料进行前处理,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酶解条件为:木瓜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用量复配比为300∶150,温度为45℃,时间为6... 以鲜兔肉为原料,利用蛋白酶预处理后,再使用改良剂来协同改善油炸兔肉产品口感。首先选用木瓜蛋白酶、胰蛋白酶对原料进行前处理,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酶解条件为:木瓜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用量复配比为300∶150,温度为45℃,时间为60 min。然后再使用大豆蛋白、变性淀粉、小苏打作为改良剂对产品品质进行改善,最终确定最佳的改良剂配方为小苏打添加质量分数0.6%,变性淀粉添加质量分数10%,大豆蛋白添加质量分数4%。各因素的显著性次序为:大豆蛋白量>变性淀粉量>小苏打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炸兔肉 改良剂 蛋白酶 加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辣味金黄兔肉松加工工艺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婧 吴恋 +2 位作者 晏宸然 王卫 刘文龙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5-88,共4页
在传统兔肉松制作方法的基础上,借助正交试验法对兔肉松的原辅料配方进行优化,通过水分含量测定及感官评分确定最佳煮制、收汁及炒松时间,以期获得高品质的兔肉松产品。试验结果表明:最佳的原辅料配方组合为辣椒含量1.0%,花椒含量0.6%,... 在传统兔肉松制作方法的基础上,借助正交试验法对兔肉松的原辅料配方进行优化,通过水分含量测定及感官评分确定最佳煮制、收汁及炒松时间,以期获得高品质的兔肉松产品。试验结果表明:最佳的原辅料配方组合为辣椒含量1.0%,花椒含量0.6%,五香粉含量1.0%,黄酒含量2.0%;最佳煮制时间8h,收汁时间15min,炒松时间15min,该条件下获得的产品蛋白质含量为(22.11±1.13)%,并且口感较好,可为兔肉松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辣味 兔肉松 配方 加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兔肉加工现状及新技术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周蓓莉 肖进文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2012年第1期52-55,共4页
对近年来我国兔肉和兔肉制品加工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总结,重点介绍一些新技术(如无损检测技术、栅栏技术、低温生产技术以及色泽仪器分析技术等)在兔肉加工领域中应用情况,并提出兔肉加工业发展需要重视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新技术研究... 对近年来我国兔肉和兔肉制品加工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总结,重点介绍一些新技术(如无损检测技术、栅栏技术、低温生产技术以及色泽仪器分析技术等)在兔肉加工领域中应用情况,并提出兔肉加工业发展需要重视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新技术研究与应用,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肉 加工 产业 高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肉休闲食品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李云成 李青洲 +3 位作者 刘姝岩 孟凡冰 刘达玉 陈卫军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89-91,110,共4页
兔肉休闲食品是目前兔肉精深加工的主要产品形式。随着兔肉休闲食品的消费量增加,其加工技术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文章从兔肉休闲食品加工关键工艺环节入手,综述了目前兔肉休闲食品加工技术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相关技术的发展趋势,以... 兔肉休闲食品是目前兔肉精深加工的主要产品形式。随着兔肉休闲食品的消费量增加,其加工技术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文章从兔肉休闲食品加工关键工艺环节入手,综述了目前兔肉休闲食品加工技术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相关技术的发展趋势,以期为兔肉休闲食品加工工艺开发和品质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肉 休闲食品 加工技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改进以减少熏烤兔肉苯并[α]芘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卫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29-131,共3页
通过优选烟熏料,控制熏烤温度,采用间接烟熏、液熏法等,对传统熏烤兔肉加工工艺进行改进,结果表明,改进工艺可使产品B(α)P含量从2.9μg/kg降低至0.3μg/kg, 从而进一步保证产品卫生安全性,加工出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的优质产品。
关键词 兔肉制品 加工方法 工艺改进 苯并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香兔肉加工工艺及配方优化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肖朝耿 唐宏刚 陈黎洪 《保鲜与加工》 CAS 2012年第3期44-47,共4页
研究了五香兔肉的加工工艺与配方,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加工五香兔肉主要调味料的最佳添加量为:4%食盐,2%五香粉,0.04%肉类香精。在此基本配方的基础上,如再分别添加0.4%茴香、0.2%花椒、0.6%~0.8%辣椒或2%~4%白糖,可制作出不同风味的五... 研究了五香兔肉的加工工艺与配方,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加工五香兔肉主要调味料的最佳添加量为:4%食盐,2%五香粉,0.04%肉类香精。在此基本配方的基础上,如再分别添加0.4%茴香、0.2%花椒、0.6%~0.8%辣椒或2%~4%白糖,可制作出不同风味的五香兔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香兔肉 加工工艺 配方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肉挤压火腿生产工艺
7
作者 苏慧珊 蒋爱民 +1 位作者 张富新 樊滋润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4期107-109,共3页
试验表明,影响兔肉挤压火腿品质和出品率的主要因素是盐水注射量、淀粉添加量和煮制温度。分析结果表明,盐水用量最少为35%,淀粉用量不宜超过12%,煮制温度以80~82℃为宜。
关键词 兔肉 生产工艺 挤压火腿 盐水注射量 淀粉添加量 煮制温度
全文增补中
兔肉干生产工艺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8
作者 蒋爱民 苏慧珊 王彦强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3期127-129,共3页
试验表明在兔肉干生产中,初煮时加入占原料肉重1%的生姜能有效掩蔽兔肉自身的腥味;肉块沸水下锅,预煮得率比现行工艺提高10%左右;复煮时将糖与其他辅料一次加入能有效克服成品表面发粘现象;烘烤温度前期95℃,后期75℃为宜。
关键词 兔肉 肉干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笋兔肉香辣酱加工工艺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骆珅 尹志文 +2 位作者 赖宁 蒋玉菡 申光辉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5-99,共5页
为满足消费者对健康美味的调味食品的需要,实验以竹笋、兔肉为主要原料,豆瓣酱、葱、姜、蒜、食盐、味精等为基本调味料,开发一种即食方便复合调味酱,采用正交试验对产品配方进行优化,确定了竹笋兔肉香辣酱的最佳生产工艺。结果表明:最... 为满足消费者对健康美味的调味食品的需要,实验以竹笋、兔肉为主要原料,豆瓣酱、葱、姜、蒜、食盐、味精等为基本调味料,开发一种即食方便复合调味酱,采用正交试验对产品配方进行优化,确定了竹笋兔肉香辣酱的最佳生产工艺。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炒制酱料添加量35%,兔肉添加量30%,食盐2%,味精0.75%,香辛料0.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笋 兔肉酱 加工工艺 正交试验 炒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粕不同加工工艺对肉兔颗粒饲料加工特性、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昕楠 丛雪艳 +3 位作者 杨桂芹 李方方 梁丽萍 权志中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6677-6686,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豆粕不同加工工艺对肉兔颗粒饲料加工特性、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配制5种饲粮,饲粮中的唯一变量是豆粕加工工艺,分别为10%普通豆粕(OS)、10%膨化豆粕(ES)、10%酶解豆粕(EhS)、5%... 本试验旨在研究豆粕不同加工工艺对肉兔颗粒饲料加工特性、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配制5种饲粮,饲粮中的唯一变量是豆粕加工工艺,分别为10%普通豆粕(OS)、10%膨化豆粕(ES)、10%酶解豆粕(EhS)、5%普通豆粕+5%膨化豆粕(OES)和5%普通豆粕+5%酶解豆粕(OEhS)。选取150只70日龄、平均体重为(1.78±0.13)kg的雄性伊拉肉兔,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兔;5个组肉兔分别饲喂以上不同饲粮。试验期35 d。结果表明:1)OEhS组颗粒饲料硬度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OEhS组颗粒饲料粉化率最低,显著低于OS组和EhS组(P<0.05)。2)ES组和EhS组肉兔总能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OS组、OES组和OEhS组(P<0.05),OEhS组粗蛋白质(CP)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OS组和ES组(P<0.05),OEhS组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ES组、EhS组和OES组(P<0.05)。3)OS组肉兔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OS组和OES组肉兔血清白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OEhS组肉兔血清免疫球蛋白A含量显著低于EhS组和OES组(P<0.05),OS组血清免疫球蛋白G含量显著高于EhS组和OEhS组(P<0.05),EhS组血清补体3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ES组血清补体4含量显著高于OS组和OEhS组(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添加5%普通豆粕+5%酶解豆粕能够提高肉兔颗粒饲料硬度,降低粉化率,提高肉兔对饲粮CP、NDF和ADF的表观消化率,降低肉兔免疫反应,可获得较好的颗粒饲料质量和饲喂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粕 加工工艺 颗粒饲料加工特性 养分表观消化率 血清免疫指标 肉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肉豆豉酱生产保鲜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再新 郝旺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7-120,共4页
为满足消费者对健康美味的调味食品的需要,该研究以兔肉、豆豉为主要原料,菜籽油、辣椒、葱、姜、蒜、食盐等为辅料,采用炒制、灭菌、真空包装等技术,研制出了一种即食方便的复合调味酱。通过感官评定和微生物抑菌试验,筛选该产品的工... 为满足消费者对健康美味的调味食品的需要,该研究以兔肉、豆豉为主要原料,菜籽油、辣椒、葱、姜、蒜、食盐等为辅料,采用炒制、灭菌、真空包装等技术,研制出了一种即食方便的复合调味酱。通过感官评定和微生物抑菌试验,筛选该产品的工艺参数和保鲜方案。根据正交试验及验证试验结果得到最佳的炒制配方为:兔肉添加量30%、豆豉添加量25%、辣椒添加量10%。主要原料按此配比制得的产品风味、口感较好。添加0.12~0.2 g/kg多聚赖氨酸、真空袋装、110℃高温蒸汽灭菌20 min的处理,菌落总数<4×10^(3)CFU/g,达到行业技术的标准。该研究弥补了市场上对兔肉豆豉酱研究的空白,将会为豆豉类调味酱向安全、健康、美味发展作出些许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豉 兔肉酱 正交试验 保鲜技术 加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