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8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water level fluctuation on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and reservoir architecture of a lake, river dominated delta 被引量:2
1
作者 张阳 邱隆伟 +2 位作者 杨保良 李际 王晔磊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11期2958-2971,共14页
The hydrodynamic conditions present in a river delta's formation are a highly important factor in the variation between its sedimentary regul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In the case of the lacustrine basin river-dom... The hydrodynamic conditions present in a river delta's formation are a highly important factor in the variation between its sedimentary regul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In the case of the lacustrine basin river-dominated delta, water level fluctuations and fluviation, are both important controlling factors of the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and reservoir architecture. To discuss the effects of water level fluctuation on sedi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reservoir architecture of this delta, the Fangniugou section in the east of the Songliao Basin was selected for study. Based on an outcrop investigation of the lacustrine basin river-dominated delta, combining with an analysis of the major and trace chemical elements in the sediments to determine the relative water depth, through architecture bounding surfaces and lithofacies division, sedimentary microfacies recognition and architectural element research, this work illustrated the effects of water level fluctuation on the reservoir architecture and established sedimentary models for the lacustrine basin river-dominated delta under various water level condi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8 lithofacies in the Fangniugou section. The fan delta front, which is the main object of this study, develops four sedimentary microfacies that include the underwater distributary channel, river mouth bar, sheet sand and interdistributary bay. The effects of water level fluctuation on different orders geographic architecture elements are respectively reflected in the vertical combination of the composite sand bodies, the plane combination of the single sand bodies, the particle size changes in the vertical of hyperplasia in the single sand body, the coset and lamina. In the case of the sand body development of the petroliferous basin, varying water level conditions and research locations resulted in significant variation in the distribution and combination of the sand bodies in the lacustrine bas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 level fluctuation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reservoir architecture river dominated delta lacustrine bas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plex adaptive system theory,agent-based modeling,and simulation in dominant technology formation 被引量:1
2
作者 ZHANG Ruihan SUN Bi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4年第1期130-153,共24页
Dominant technology formation is the key for the hightech industry to“cross the chasm”and gain an established foothold in the market(and hence disrupt the regime).Therefore,a stimulus-response model is proposed to i... Dominant technology formation is the key for the hightech industry to“cross the chasm”and gain an established foothold in the market(and hence disrupt the regime).Therefore,a stimulus-response model is proposed to investigate the dominant technology by exploring its formation process and mechanism.Specifically,based on complex adaptive system theory and the basic stimulus-response model,we use a combination of agent-based modeling and system dynamics modeling to capture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dominant technology and the socio-technical landscape.The results indicate the following:(i)The dynamic interaction is“stimulus-reaction-selection”,which promotes the dominant technology’s formation.(ii)The dominant technology’s formation can be described as a dynamic process in which the adaptation intensity of technology standards increases continuously until it becomes the leading technology under the dual action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mechanisms.(iii)The dominant technology’s formation in the high-tech industry is influenced by learning ability,the number of adopting users and adaptability.Therein,a“critical scale”of learning ability exists to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leading technology:a large number of adopting users can promote the dominant technology’s formation by influencing the adaptive response of technology standards to the socio-technical landscape and the choice of technology standards by the socio-technical landscape.There is a minimum threshold and a maximum threshold for the role of adaptability in the dominant technology’s formation.(iv)The socio-technical landscape can promote the leading technology’s shaping in the high-tech industry,and different elements have different effects.This study promotes research on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dominant technology in the high-tech industry,presents new perspectives and methods for researchers,and provides essential enlightenment for managers to formulate technology strateg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lex adaptive system theory agent-based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dominant technology socio-technical landscape adaptation-choi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湖页岩油甜点储层特征及其形成机制——以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风城组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洪 冯有良 +7 位作者 杨智 何文军 高之业 李嘉蕊 丁立华 蒋文琦 马国明 赵辛楣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35-550,共16页
页岩油储层特征是甜点识别的重要方面。本文以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风城组为例,以划分岩相类型为基础,通过高压压汞和低温氮气吸附实验定量评价储层全孔径结构,基于沉积-成岩作用分析揭示其形成机制。研究表明,风城组页岩油储层可划分为:... 页岩油储层特征是甜点识别的重要方面。本文以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风城组为例,以划分岩相类型为基础,通过高压压汞和低温氮气吸附实验定量评价储层全孔径结构,基于沉积-成岩作用分析揭示其形成机制。研究表明,风城组页岩油储层可划分为:层状含云粉砂岩、纹层状长英质页岩、纹层状灰云质页岩和层状长英质灰云岩四种岩相类型。层状含云粉砂岩,全孔径储集空间、宏孔体积均最大,分别为1.81 cm^(3)/g、0.51 cm^(3)/g,发育微晶石英晶间孔、长石与碱性矿物溶蚀孔,伴生大量溶蚀缝与构造缝,孔-缝连通性最好;纹层状长英质页岩,全孔径总体积、宏孔体积分别为1.32 cm^(3)/g、0.34 cm^(3)/g,以滑石与云母等矿物球形溶蚀孔、有机质孔为主要类型,溶蚀缝局部发育,孔-缝连通性一般;纹层状灰云质页岩与层状长英质灰云岩发育粒内孔、残余粒间孔、溶蚀孔,均以小孔为主,前者总体积、宏孔体积分别为0.49 cm^(3)/g、0.13 cm^(3)/g,后者相应为0.41 cm^(3)/g、0.08 cm^(3)/g,孔-缝连通均较差。风城组岩相储集空间与长英质矿物含量呈正相关,与云质矿物含量呈负相关,层状含云粉砂岩为优势岩相,其形成受控于沉积-成岩作用:细粒重力流沉积作用保障了高孔渗粉砂质沉积物向深湖输入;碱湖环境硅质的溶蚀、重结晶与成缝作用塑造晶间孔-溶蚀缝优质储集空间。研究结果为类似湖盆页岩油甜点评价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湖凹陷 页岩油储层 微观结构 优势岩相 形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洞理论视角下的复杂工程支配网络综合项目排序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可 刘思敏 +1 位作者 张政 马敏 《系统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9-399,共11页
复杂工程包含的项目众多,对项目的重要性进行综合排序,是工程实际决策亟须解决的问题。然而,现有方法忽略了项目之间的联系且分析视角单一,导致排序结果区分度不高。为此,基于复杂工程支配网络,提出结构洞理论视角下的综合项目排序方法... 复杂工程包含的项目众多,对项目的重要性进行综合排序,是工程实际决策亟须解决的问题。然而,现有方法忽略了项目之间的联系且分析视角单一,导致排序结果区分度不高。为此,基于复杂工程支配网络,提出结构洞理论视角下的综合项目排序方法。首先,引入结构洞理论,构建项目影响广泛性的度量模型。其次,利用k-shell算法对项目中心度进行重要性评价及层级划分,构建项目的全局重要度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融合结构洞理论与k-shell算法,提出项目重要性综合排序方法。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算例网络和实际工程,并与其他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提出的项目排序方法具有更高的区分度,能够适应项目评价的多维度要求,为复杂工程的决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支配网络 结构洞理论 k-shell算法 项目排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Ⅲ的多目标屏蔽智能优化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梦琪 郑征 +3 位作者 梅其良 彭超 高静 周岩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2-428,共7页
本文基于第3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Ⅲ)开展了多目标屏蔽智能优化方法研究。以乏燃料运输船舶为对象,采用多目标智能优化程序建立一维离散纵标计算模型,针对舱盖上方区域屏蔽结构(混凝土和聚乙烯厚度)进行优化设计,最终得到1组优化... 本文基于第3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Ⅲ)开展了多目标屏蔽智能优化方法研究。以乏燃料运输船舶为对象,采用多目标智能优化程序建立一维离散纵标计算模型,针对舱盖上方区域屏蔽结构(混凝土和聚乙烯厚度)进行优化设计,最终得到1组优化的屏蔽方案。基于优化后的屏蔽方案,建立真实的三维蒙特卡罗计算模型,和基于混凝土、聚乙烯或含硼硅树脂的方案进行对比,评估优化方案的屏蔽效果。评价指标包括屏蔽厚度、重量、总剂量率和价格等。结果显示,基于所开发的多目标屏蔽智能优化方法优化得到的方案各有特点,包含了多个优选的方案,为设计者提供了更丰富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优化算法 屏蔽 乏燃料运输船舶 第3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平台企业优势地位形成原因及其跨界动机——基于用户资源竞争的视角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朝辉 刘继元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54,共8页
在数字经济时代,大型平台企业不仅在主营业务领域占据了优势地位,还凭借用户资源优势频繁进入其他业务领域跨界竞争。从用户资源竞争视角分析了用户作为关键性资源的角色定位和特殊属性,解析了大型平台企业优势地位形成原因及其跨界动机... 在数字经济时代,大型平台企业不仅在主营业务领域占据了优势地位,还凭借用户资源优势频繁进入其他业务领域跨界竞争。从用户资源竞争视角分析了用户作为关键性资源的角色定位和特殊属性,解析了大型平台企业优势地位形成原因及其跨界动机,并据此提出了用户资源锁定下的小型平台企业破局之道。研究结果表明:(1)用户既是平台企业市场竞争中争夺对象,也是其经营活动、创新活动都必不可少的关键性资源;(2)平台企业的业务扩张和衰退都是围绕用户资源竞争进行的,用户规模变化决定了平台企业发展;(3)基于独特定位的差异化战略是小型平台企业在大型平台企业用户资源锁定下加入市场竞争并取得生存和发展条件的可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经济 用户资源竞争 优势地位 跨界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脆弱情境下海外商业生态系统构建及其演变规律研究——基于中土集团的案例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冯永春 宫月晨 +1 位作者 王玲 王梦瑶 《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8-628,共11页
以中国土木集团有限公司为案例分析对象,揭示制度脆弱情境下海外商业生态系统的构建机制及其演变规律。研究发现:①制度脆弱情境下,中国基础设施企业可以遵循“决策依据—主导逻辑—构建行为—构建结果”的构建机制,逐步构建海外商业生... 以中国土木集团有限公司为案例分析对象,揭示制度脆弱情境下海外商业生态系统的构建机制及其演变规律。研究发现:①制度脆弱情境下,中国基础设施企业可以遵循“决策依据—主导逻辑—构建行为—构建结果”的构建机制,逐步构建海外商业生态系统;②中国基础设施企业构建海外商业生态系统经历了“项目化运转阶段→产业化建设阶段→多元化拓展阶段”的演变,其背后的主导逻辑呈现出“政府主导逻辑→政府为主、商业为辅的混合逻辑→商业为主、政府为辅的混合逻辑”的演变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商业生态系统 制度脆弱性 构建机制 演变规律 主导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不对称下考虑供应链主导结构的产品定价及绿色推广决策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建华 解雯倩 +1 位作者 孙艺源 刘玉莹 《运筹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83,I0042-I0052,共8页
碳减排信息不对称和主导结构在低碳供应链制造商产品定价和平台绿色推广决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采用Stackelberg博弈和信号博弈方法,构建并求解不对称信息下平台主导与制造商主导、完全信息下平台主导与制造商主导四种决策模... 碳减排信息不对称和主导结构在低碳供应链制造商产品定价和平台绿色推广决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采用Stackelberg博弈和信号博弈方法,构建并求解不对称信息下平台主导与制造商主导、完全信息下平台主导与制造商主导四种决策模型;对比不同情形下的制造商产品定价和平台绿色推广策略,得出信息结构和主导结构对企业决策、利润和信息共享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商产品定价和平台绿色推广决策在两种不同主导结构下均有可能受碳减排信息不对称的影响而偏离最优。一方面,主导企业的先动优势可能会受信息不对称影响而消失,制造商和平台均有可能在作为市场跟随者时获取更高的利润。另一方面,主导地位对制造商私有信息优势的影响取决于其减排技术水平和市场规模。对于平台主导下的高减排技术水平制造商,与平台共享碳减排信息才能达到利润最优。而对于具有主导地位的低减排技术水平制造商和低市场规模下的高减排技术水平制造商,是否与平台共享信息不影响企业利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主导结构 碳减排 信号博弈 均衡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碳减排的梯级水库蓄水期水碳多目标优化调度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周研来 宁志昊 何鋆涛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4-202,共9页
考虑到当前梯级水库蓄水调度研究尚未开展碳减排调度,基于碳排放因子法提出了梯级水库蓄水期水碳多目标调度模型,制定了梯级水库提前蓄水策略,并以防洪风险最小化、发电量最大化和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小化为调度目标,采用NSGA-II求解调度... 考虑到当前梯级水库蓄水调度研究尚未开展碳减排调度,基于碳排放因子法提出了梯级水库蓄水期水碳多目标调度模型,制定了梯级水库提前蓄水策略,并以防洪风险最小化、发电量最大化和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小化为调度目标,采用NSGA-II求解调度模型推求了梯级水库蓄水期优化调度方案,在金沙江中下游6座水库与三峡水库组成的梯级水库开展了实例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现行调度方案,优化调度方案集在防洪库容占用率为0~4.92%的情况下,发电量提升了7.23~40.26亿kW·h/a(0.65%~3.60%),弃水量减少了15.82~55.03亿m^(3)/a(6.45%~22.43%),温室气体排放量降低了38.55~45.63 Gg CO_(2e)/a(8.33%~9.85%),碳排放强度降低了0.39~0.47 kg CO_(2e)/(MW·h)(9.49%~11.44%),显著提升了梯级水库的发电量、抗旱供水能力并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研究成果为实现梯级水库蓄水期水碳协同调度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碳调度 蓄水调度 碳排放 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 梯级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胸腹部折叠畸形程度的CT影像学分型及评估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尹稳 崔西龙 +6 位作者 张伟 翟云雷 郑国辉 孙乐乐 王康康 张旭 于海洋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0,共9页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胸腹部折叠畸形的CT影像学分型及评估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24年1月31例行胸腰椎CT检查的AS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资料,男28例,女3例,平均年龄45.0±8.9岁。在胸腰椎CT...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胸腹部折叠畸形的CT影像学分型及评估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24年1月31例行胸腰椎CT检查的AS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资料,男28例,女3例,平均年龄45.0±8.9岁。在胸腰椎CT正中矢状面上测量胸腹折叠角(thoracoabdominal folded angle,TAFA)及剑突-耻骨联合距离(the distances between xiphoid process and superior edge of the pubis,XP),同时在脊柱全长侧位片上测量全脊椎后凸Cobb角(global kyphosis,GK)、胸椎后凸Cobb角(thoracic kyphosis,TK)、腰椎前凸Cobb角(lumbar lordosis,LL)及矢状面躯干偏移(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根据CT矢状面腰椎生理曲度对腹腔容积变化的影响创新性提出AS胸腹部折叠畸形的CT影像学分型,腰椎存在生理前凸时为Ⅰ型,腰椎生理曲度变直时为Ⅱ型,腰椎后凸畸形时为Ⅲ型。根据TAFA将Ⅲ型患者分为两个亚型,TAFA>90°为A亚型,TAFA≤90°为B亚型。由5名经过培训的脊柱外科医师先后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独立评估与分型(间隔10d),采用Kendall′s W检验分析多组观察结果的一致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比较各型间上述测量参数的差异性。结果:31例患者中,胸腹部折叠畸形Ⅰ型5例、Ⅱ型8例、ⅢA型12例、ⅢB型6例。观察者间分型Kendall′s W一致性系数为0.954(P<0.001)。患者平均GK、TK、LL、SVA、TAFA及XP分别为83.7°±29.9°、48.7°±21.3°、-13.9°±25.3°、22.8±14.9cm、128.1°±50.5°及16.8±8.9cm;各组TAFA、XP测量数值间Kendall′s W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946(P<0.001)和0.979(P<0.001);各分型间TAFA及XP两两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CT影像学分型可以客观评价AS胸腹部折叠畸形情况,剑突-耻骨联合距离及胸腹折叠角是评估AS胸腹部折叠畸形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胸腰椎后凸畸形 胸腹部折叠畸形 胸腹折叠角 剑突-耻骨联合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的多目标轨迹优化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丽荣 刘洋 周俊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36,共6页
机器人轨迹规划中,采用五次非均匀有理B样条(NURBS)插值算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机械臂轨迹规划的平滑性、连续性和稳定性,但无法解决运行时间、能耗及冲击的多目标最优值求解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面向实验室液压破碎机械臂轨迹优化... 机器人轨迹规划中,采用五次非均匀有理B样条(NURBS)插值算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机械臂轨迹规划的平滑性、连续性和稳定性,但无法解决运行时间、能耗及冲击的多目标最优值求解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面向实验室液压破碎机械臂轨迹优化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Ⅲ)。根据收敛性指标和间距指标选取Pareto最优解后进行轨迹优化,并与NSGA-Ⅱ对比。结果表明,在通过五次NURBS插值算法得到一条关节轨迹曲线后采用NSGA-Ⅲ进行轨迹优化,可以获得运行时间-能耗-冲击的Pareto最优解。相较于优化前,机械臂运行时间降低16%,最大关节角速度、角加速度及角加加速度分别降低8%、17%、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轨迹优化 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 参考点机制 收敛性指标 间距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井间水驱优势通道识别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二龙 陈柄君 +2 位作者 董驰 曾傲 张梓彤 《钻采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7-164,共8页
井间优势渗流通道的形成受多方面的因素综合影响,识别过程中需要分析的因素众多、过程复杂,最直观可靠的做法是通过剖面测试数据结合生产动态分析来判定,或者通过措施见效井来验证是否存在优势渗流通道,但是实际生产中剖面测试数据量不... 井间优势渗流通道的形成受多方面的因素综合影响,识别过程中需要分析的因素众多、过程复杂,最直观可靠的做法是通过剖面测试数据结合生产动态分析来判定,或者通过措施见效井来验证是否存在优势渗流通道,但是实际生产中剖面测试数据量不足,措施见效井分析结果又属于后验知识,时效性差,导致识别的精度和效率较低。因此,本文以大庆油田特高含水典型区块M区块为例,结合主控因素分析方法构建特征参数集,应用粒子群算法(PSO)优化深度置信神经网络(DBN)的结构参数,通过逐层递推和全局优化融合、有监督和无监督学习算法融合提升模型性能,形成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注采井间优势通道识别的方法。构建的优势通道识别PSO-DBN模型应用于典型区块,识别准确率比未经过优化的DBN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准确率提高了2.8%,比ML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准确率提高了8.6%,通过增补无标注样本、实现有监督和无监督学习算法融合,可以进一步提升识别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含水油藏 井间优势通道 深度置信神经网络 算法融合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固定控制数的树的调和指数
13
作者 孙晓玲 高玉斌 杜建伟 《运筹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7-215,共9页
为了预测分子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物活性,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拓扑指数。调和指数是著名的Randi?指数的一种变形形式,研究表明该指数能有效地预测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对具有固定控制数的树的调和指数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具有固定控... 为了预测分子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物活性,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拓扑指数。调和指数是著名的Randi?指数的一种变形形式,研究表明该指数能有效地预测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对具有固定控制数的树的调和指数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具有固定控制数的树的结构,利用数学归纳法,给出了具有固定控制数的树的调和指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刻画了达到最值的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和指数 控制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城市沁河流域秋季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14
作者 李艳利 李艳粉 +2 位作者 李林霞 高梦蝶 王明仕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1-159,共9页
目的为了摸清晋城沁河流域浮游动物的空间分布及关键驱动因子,方法于2020年10—11月对山西省晋城市沁河和丹河的61个采样点的浮游动物和环境因子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鉴定出浮游动物4门37种,其中,轮虫动物和原生动物种类数较多,分别占总... 目的为了摸清晋城沁河流域浮游动物的空间分布及关键驱动因子,方法于2020年10—11月对山西省晋城市沁河和丹河的61个采样点的浮游动物和环境因子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鉴定出浮游动物4门37种,其中,轮虫动物和原生动物种类数较多,分别占总物种数的48.6%和32.4%。沁河干流和支流丹河共有优势物种2种,分别为普通表壳虫、球形砂壳虫;差异优势物种3种,分别为沁河干流的长圆砂壳虫和丹河的英勇剑水溞和无节幼体;沁河晋城段浮游动物密度为0.4~16 ind./L,以原生动物居多,生物量为0.01~164.02μg/L,以桡足类居多;丹河中下游浮游动物密度和生物量最高;沁河晋城段浮游动物Shannon-Wiener(H′)多样性指数为0.28~2.94,均值1.28;丹河中上游点位和沁河大多点位属于α-中污染型水平,物种的优势种主要普通表壳虫和球形砂壳虫。丹河下游点位属于β-中污染水平,对应的优势物种为英勇剑水溞和无节幼体。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沁河晋城段浮游动物的主要驱动因子为氯离子、总氮、硝酸盐和水温。原生动物门的普通表壳虫、球形砂壳虫和长圆砂壳虫等优势种主要受硝酸盐、氨氮与化学需氧量影响,桡足类的英勇剑水溞和无节幼体与氯离子和硫酸盐显著正相关。为了阻止和缓解沁河晋城段持续退化,应减少化肥、采矿、化学材料制造的废水的排放以及增加河岸带林地和草地的比例等。结论研究结果可为晋城市沁河流域水环境质量评价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动物 优势种 环境因子 典范对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夏季和秋季鱼类群落结构及环境影响因子研究
15
作者 吴凡 李云峰 +4 位作者 马宝珊 张燕 茹辉军 沈子伟 魏念 《南方水产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1-89,共9页
三峡库区鱼类资源丰富,是长江水生生物保护的关键区域。然而,随着库区蓄水和人类活动的加剧,鱼类群落已发生显著变化。基于2018年对三峡库区夏季和秋季鱼类群落结构的调查,研究分析了木洞、涪陵、云阳和巫山4个江段的优势种组成、分布... 三峡库区鱼类资源丰富,是长江水生生物保护的关键区域。然而,随着库区蓄水和人类活动的加剧,鱼类群落已发生显著变化。基于2018年对三峡库区夏季和秋季鱼类群落结构的调查,研究分析了木洞、涪陵、云阳和巫山4个江段的优势种组成、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旨在为后续评估禁捕效果提供科学依据。共调查到鱼类94种,隶属于9目21科,其中包括13种外来种和15种长江中上游特有种。不同江段的鱼类群落结构在空间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季节差异不显著(p>0.05)。优势种分析结果显示,三峡库区鱼类群落具有小型化特征。丰度/生物量曲线分析表明,木洞、云阳和巫山的W值分别为-0.022、-0.078和-0.225,表明这些江段的群落结构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而涪陵的W值为0.040,表明该江段结构较为稳定。此外,Kendall's Tau相关性分析和冗余分析(RDA)结果显示,蛇鮈(Saurogobio dabryi)和圆筒吻鮈(Rhinogobio cylindricus)的丰度随离坝距离的增加和水深的减少而升高;光泽黄颡鱼(Pelteobagrus nitidus)、翘嘴鲌(Culter alburnus)和短颌鲚(Coilia brachygnathus)的丰度则随离坝距离的缩小和水深的增加而升高;水体透明度与贝氏?(Hemiculter bleekeri)丰度呈显著负相关;水温和叶绿素a与似鳊(Pseudobrama simoni)丰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鱼类群落结构 优势种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GJB2突变相关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耳聋家系临床特征分析及文献回顾
16
作者 李鑫 张萍 +1 位作者 张晓娟 刁秀莉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63-668,共6页
目的总结GJB2突变导致两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耳聋家系听力学表型并进行文献回顾,为临床咨询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就诊于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的两个遗传性耳聋家系,完善听力学检查及影像学检查。采集家系成员的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 目的总结GJB2突变导致两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耳聋家系听力学表型并进行文献回顾,为临床咨询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就诊于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的两个遗传性耳聋家系,完善听力学检查及影像学检查。采集家系成员的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进行GJB2基因的全序列测序,总结患者的临床听力表型特点,并进行文献回顾。结果两个耳聋家系(SD-2024-01,SD-2024-02)均为GJB2突变致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突变,SD-2024-01家系是GJB2 c.138T>G(p.Asp46Glu)突变,两代3例患者各自表现为中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SD-2024-02家系为GJB2 c.250G>A(p.Val84Met)突变,先证者及其父亲表现为中度到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2个家系5例患者皮肤和颞骨CT无明显异常。文献回顾发现国外3篇文章共3个家系描述上述位点突变患者的临床听力学表型,其听力损失从轻度到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不等,同本文的研究患者听力表现结果有差异。结论本文首次报道中国人群GJB2 c.138T>G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突变家系并首次描述GJB2 c.250G>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突变家系听力特征,其临床表型与国外报道患者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JB2 显性遗传 听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创新链生态主导力的理论建构和管理启示
17
作者 任志宽 江笑颜 +1 位作者 郑茜 郭树森 《科学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39,共9页
创新链生态主导力是基于中国科技政策实践背景下衍生出来的一个新概念,是以“中国式创新”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展现,是新形势下我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发展方向。当前,学术界对这一新概念关注不足,理论研究还处于萌芽状态,相比... 创新链生态主导力是基于中国科技政策实践背景下衍生出来的一个新概念,是以“中国式创新”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展现,是新形势下我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发展方向。当前,学术界对这一新概念关注不足,理论研究还处于萌芽状态,相比之下政策实践进展显著。创新性提出“创新链生态主导力”这一概念框架,按照“理论基础-概念提出-内涵特征”的分析框架进行逐层解构,梳理创新链生态主导力的理论脉络,廓清创新链生态主导力的概念内涵,提出评价指标体系和管理启示。研究结论有助于拓展新质生产力视域下创新链管理的策源框架,为我国实现全产业链安全可靠提供新的方向指引和政策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链 生态主导力 生态系统 理论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牧和季节对荒漠草原优势牧草养分含量和消化性能的影响
18
作者 潘发明 刘函伊 常生华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4-212,共9页
【目的】探究了放牧和季节变化对荒漠草原主要优势植物营养成分含量和消化特征的作用,为荒漠化草原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放牧和围封2种管理方式下荒漠草原主要优势牧草养分、消化率和代谢能的季节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放... 【目的】探究了放牧和季节变化对荒漠草原主要优势植物营养成分含量和消化特征的作用,为荒漠化草原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放牧和围封2种管理方式下荒漠草原主要优势牧草养分、消化率和代谢能的季节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放牧显著提高3种荒漠草原优势牧草珍珠(Salsola passerine)、合头草(Sympegma regelii)和盐爪爪(Kalidium gracilc)的粗蛋白、粗脂肪含量(P<0.05),显著降低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P<0.05);放牧地优势种牧草消化率和代谢能显著高于围封地(P<0.05)。牧草养分有明显的季节动态,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先升后降,且6、7月份含量最高;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先降后升,且6、7月份含量最低;消化率和代谢能从5月份始逐渐增高,6、7月份最高,之后逐渐降低,呈倒“V”曲线。【结论】放牧管理增加荒漠草原珍珠、合头草和盐爪爪3种优势物种的粗蛋白、粗脂肪含量,提高消化率和代谢能,建议荒漠草原管理要调控好放牧时间和物候期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 荒漠草原 季节 优势种 营养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逆符号全控制数的上界
19
作者 尚华辉 苗连英 《运筹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8-104,共7页
本文研究了图的逆符号全控制数的上界。通过分析并优化点集,建立了度、奇点集、边数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图的逆符号全控制数的5个上界,并分别给出了相应的极图。
关键词 逆符号全控制 逆符号全控制数 上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散主控型煤层定义、特征及瓦斯促抽路径分析
20
作者 赵伟 王凯 +6 位作者 周爱桃 舒龙勇 林海飞 臧杰 徐超 胡彪 涂庆毅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280-3292,共13页
随着我国煤炭资源生产重心向中西部转移、开采水平向深部延伸,煤层结构呈现多元化、差异化特征,导致瓦斯储运规律发生变化,构建适用于多煤体结构类型的差异化瓦斯抽采方案是发展趋势。当前,关于煤粒或煤体的瓦斯解吸特征演化过程仍缺乏... 随着我国煤炭资源生产重心向中西部转移、开采水平向深部延伸,煤层结构呈现多元化、差异化特征,导致瓦斯储运规律发生变化,构建适用于多煤体结构类型的差异化瓦斯抽采方案是发展趋势。当前,关于煤粒或煤体的瓦斯解吸特征演化过程仍缺乏数学性系统分析,对解吸曲线是裂隙(渗流)主控还是孔隙(扩散)主控仍存在争议。基于扩散与渗流的相互竞争制约关系,对瓦斯解吸曲线形态进行了综述性总结和归纳,并分析了其内在控制机制;对扩散主控型煤层进行了定义,探讨了低瓦斯厚煤层以及高瓦斯构造煤层瓦斯抽采的有效途径及隐含机制,并给出了扩散主控型煤层瓦斯治理的适配性方法;提出了未来扩散主控型煤层瓦斯储运规律的研究重点。研究表明:中西部低压厚煤层普遍瓦斯含量低、运移动力不足,可称为直接扩散体;深部构造煤层等效扩散距离长、运移难度大,可称为等效扩散体。扩散主控型煤层具有低压敏感性、应变敏感性、时间敏感性和压力差异化响应等特点,使得瓦斯治理时要着重考虑增能增扩和减距增扩,形成驱替、微生物降解基质、表面活性剂等基质面改性技术,以及水力冲孔造穴、保护层开采等基质体改性技术2类强化抽采措施。未来仍需在扩散力学模型及响应机理、扩散系数正向测试方法、扩散主控体瓦斯抽采评价指标等着重研究。研究结果可为煤层瓦斯差异化治理体系建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主控 瓦斯抽采方法 微孔填充 吸附应变 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