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四纪红粘土区侵蚀土壤退化机理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杨艳生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1997年第1期100-108,共9页
土壤退化过程总是从环境劣化开始,进而使土壤剖面形态毁损和土质变坏,并逐步使自然肥力消失。土壤环境的劣化表现为植被衰败,从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稀疏马尾松和草灌→裸地,与此同时,土壤剖面形态从具有完整发生层A-B-C... 土壤退化过程总是从环境劣化开始,进而使土壤剖面形态毁损和土质变坏,并逐步使自然肥力消失。土壤环境的劣化表现为植被衰败,从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稀疏马尾松和草灌→裸地,与此同时,土壤剖面形态从具有完整发生层A-B-C构型,逐步形成仅有B-C构型,最后仅剩C层,土质的变坏表现为止内的板实,表层抗冲、抗蚀性能减弱。土壤物质的流失,贮水能力的下降,有效水容量降低和土壤养分元素的流失等。从中可以看到,土镶退化中最主要的是土壤贮水性能下降和养分元素的明显流失两条。因此,土壤反退化亦应从这两方面着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纪红粘土 土壤退化 水土流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北红壤区坡面水系工程截流拦沙控污效应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汪邦稳 方少文 +1 位作者 沈乐 杨洁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5-99,共5页
坡面水系工程能有效解决山丘区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问题。针对赣北第四纪红壤区气候、地形、土地利用条件以及坡面水土流失特点,选取典型坡面构建坡面水系工程,通过对两场不同降雨条件下径流、泥沙及养分的观测、取样和室内分析,研究了... 坡面水系工程能有效解决山丘区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问题。针对赣北第四纪红壤区气候、地形、土地利用条件以及坡面水土流失特点,选取典型坡面构建坡面水系工程,通过对两场不同降雨条件下径流、泥沙及养分的观测、取样和室内分析,研究了坡面水系工程截流拦沙控污效应。结果表明,经过坡面水系工程改造的坡面截流效应明显,可延长径流时间、控制泥沙流失、防治面源污染,其中降雨雨型对坡面水系工程上述效应的发挥有重要影响。研究结果可为江西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和水土保持规划编制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泥沙 养分流失 坡面水系 第四纪红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