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7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f Steady-state Performances for a Novel Line-start Single-phase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With Three Parallel-connected Windings 被引量:2
1
作者 PEI Ying WANG Xiuhe TANG Xu ZHAO Junwei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I0012-I0012,共1页
对于三相感应电动机的单相运行,学者们已经提出了多种实用的接线方式,比如Smith接法、SEMIHEX接法。然而,对于三相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单相运行,很少有合适的接法提出。将并联式接法应用于三相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单相运行,... 对于三相感应电动机的单相运行,学者们已经提出了多种实用的接线方式,比如Smith接法、SEMIHEX接法。然而,对于三相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单相运行,很少有合适的接法提出。将并联式接法应用于三相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单相运行,提出了一种新型三绕组并联式异步起动单相永磁同步电动机。分析了三相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同步运行时以及起动瞬间的正序、负序阻抗,基于对称分量法,对该接法电机的对称运行条件进行分析,得出了电容的确定方法,并利用遗传算法对电容值进行优化。提出了该新型电机稳态性能的计算方法;设计了一台高功率因数和一台低功率因数三相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作为样机,并分别将其改接为三绕组高效单相永磁同步电动机,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低功率因数的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更适合改接成新型三绕组并联式单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由低功率因数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改接成的单相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在额定负载下运行时,具有与同容量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相近的效率和更高的功率因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永磁同步电动机 并联连接 稳态性能 绕组 型线 永磁同步电机 对称操作 三相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双电容三相感应电机单相运行稳态性能
2
作者 赵国新 崔效源 +2 位作者 白浩男 陈德志 张鹏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5-424,共10页
针对三相感应电机进行单相运行的工况,该文提出一种三相感应电机单相运行的新型双电容接线方式,通过选择合适的电容,使三相感应电机在单相交流电源供电时,三相绕组电流仍接近对称,电机性能与三相电机接近,优于普通单相电机。首先基于对... 针对三相感应电机进行单相运行的工况,该文提出一种三相感应电机单相运行的新型双电容接线方式,通过选择合适的电容,使三相感应电机在单相交流电源供电时,三相绕组电流仍接近对称,电机性能与三相电机接近,优于普通单相电机。首先基于对称分量法,分析新型单相运行接法电机的对称运行条件,研究该接法电机稳态运行时性能的计算方法;然后将双电容连接方法应用在一台550 W三相感应电机(Y2-801-4)上,计算出该电机单相运行时的性能,研究不同电容值对电机性能的影响,并且利用有限元法对电机进行仿真分析;最后对电机进行了性能测试,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采用新型接法的单相运行感应电机的效率和额定功率等性能参数与三相对称运行时接近,功率因数则优于同功率的三相感应电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感应电机 单相运行 对称分量法 稳态性能 单相感应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态激励下往复式天然气压缩机橇座的振动能量传递特性
3
作者 王逢德 马云腾 +3 位作者 葛新灿 吕莉莉 刘冰 肖文生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5-213,共9页
为探究振动能量在压缩机橇座中的传递特性,降低振动控制成本,将结构声强法应用于橇装往复式压缩机振动控制研究领域。综合运用自编程序与有限元工具建立压缩机橇座结构声强场分析模型,结合数据可视化技术,提出橇座结构声强分析及可视化... 为探究振动能量在压缩机橇座中的传递特性,降低振动控制成本,将结构声强法应用于橇装往复式压缩机振动控制研究领域。综合运用自编程序与有限元工具建立压缩机橇座结构声强场分析模型,结合数据可视化技术,提出橇座结构声强分析及可视化方法;应用该方法求解并可视化橇座的结构声强场,研究橇座中振动能量的传递特性以及机械能与结构声强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压缩机振动能量主要转化为橇座的应变能,振动能量主要通过型钢的腹板沿着压缩机轴向传递,振源间的耦合作用会降低振动能量的传递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往复式天然气压缩机 稳态激励 橇座 结构声强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稳态法的乙二醇-水固相物低温热导率实验研究
4
作者 张彦昭 艾立强 +3 位作者 吴胜宝 颜滢莉 沈惬 孙大明 《低温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共9页
为获取乙二醇-水的固体热导率,研制了一种基于一维圆柱稳态导热假设的实验装置。在81—164 K温度范围内,测量了10%—99%浓度样品的乙二醇-水溶液冻结固相物热导率特性,并给出拟合公式。结果表明:热导率随乙二醇浓度增加呈先下降后上升趋... 为获取乙二醇-水的固体热导率,研制了一种基于一维圆柱稳态导热假设的实验装置。在81—164 K温度范围内,测量了10%—99%浓度样品的乙二醇-水溶液冻结固相物热导率特性,并给出拟合公式。结果表明:热导率随乙二醇浓度增加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在浓度10%—40%之间热导率快速下降,浓度超过80%时显著回升;低浓度(10%—30%)和高浓度(90%—99%)下热导率与温度呈负相关,中等浓度(40%—80%)下则呈正相关。实验发现装置漏热与冰层冻结速率的径向差异可能影响热导率分布均匀性。研究为乙二醇-水固体低温导热特性研究和工程设计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热导率 乙二醇-水固相物 稳态法 热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5GDHC系统的电-热双向耦合建模仿真与准稳态分析
5
作者 张瑞腾 李凌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8-157,共10页
以5GDHC系统为基础,深度双向耦合电力网络,构建了具有复杂新特性的新型电-热双向耦合网络仿真模型。考虑到新型互联网络耦合节点以及耦合方式的改变可能引发运行阶段的安全性问题,引入多时间尺度分析方法,划分电-热网络准稳态阶段,通过... 以5GDHC系统为基础,深度双向耦合电力网络,构建了具有复杂新特性的新型电-热双向耦合网络仿真模型。考虑到新型互联网络耦合节点以及耦合方式的改变可能引发运行阶段的安全性问题,引入多时间尺度分析方法,划分电-热网络准稳态阶段,通过添加扰动探讨5GDHC系统与电力网络在不同准稳态阶段的相互作用机制,并分析其与传统电-热网络在交互行为上的差异性。最后,通过某区域12节点配电网、26节点供热网的综合能源系统验证模型以及准稳态分析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时域内网络冷热互补功率可达到13.5 MW,低温运行下的热损耗仅占网络供热量的1.3%,而反映网络水力特性的水力交汇点数量最大增至5个;准稳态分析则揭示了在电负荷开断状态下相比于传统电-热网络,新型电-热网络的水力变化更加显著,达到了5.7 kg/s,而热力变化相对平缓,仅为0.054℃,此外,扰动并不会对建筑的室内温度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双向耦合 5GDHC系统 时域仿真 准稳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减薄缺陷圆柱壳受迫振动分析的辛方法
6
作者 贾菊芳 温保岗 +2 位作者 渠广众 张全全 孙家斌 《计算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6-321,共6页
由于腐蚀等因素的作用,常会使压力容器和管道等圆柱壳结构的局部厚度有所减薄。局部减薄型缺陷是一种常见的体积型缺陷,此类结构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外界激励而产生共振、失稳等现象,因此,含局部减薄缺陷圆柱壳的动力学响应解析分析对该类... 由于腐蚀等因素的作用,常会使压力容器和管道等圆柱壳结构的局部厚度有所减薄。局部减薄型缺陷是一种常见的体积型缺陷,此类结构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外界激励而产生共振、失稳等现象,因此,含局部减薄缺陷圆柱壳的动力学响应解析分析对该类结构的安全评估具有重要理论意义。现有的解析方法多为半逆法,需要事先假定试函数,而对于局部减薄圆柱壳模型,该试函数难以构造。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将辛方法引入含局部减薄缺陷的圆柱壳模型的受迫振动分析中,基于Reissner壳体理论建立了该类结构在哈密顿体系下的理论模型,将拉格朗日体系下的高阶偏微分方程简化为哈密顿体系下的低阶常微分方程组。随后,借助于辛共轭正交关系和辛本征解叠加法,进一步将该微分方程组转化为代数方程组进行求解,从而获得原问题的解析解。数值算例验证了本文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精确性,并揭示了缺陷几何参数、阻尼因子等关键因素对圆柱壳受迫振动稳态位移响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柱壳 局部减薄缺陷 受迫振动 稳态响应 辛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修正叠层法的纸张面内导热性质测试方法研究
7
作者 沈嘉辰 丘纯涛 +3 位作者 王宜 龙金 熊志远 胡健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2-130,185,共10页
本研究提出一种精确测量纸张面内导热系数的新方法,即结合瞬态平面热源法与稳态热阻法。首先利用瞬态法测得叠层纸张的导热系数,然后通过稳态法确定纸张叠层之间的层间热阻,进而推算出单层纸张的面内导热系数。以芳纶纸为典型研究对象,... 本研究提出一种精确测量纸张面内导热系数的新方法,即结合瞬态平面热源法与稳态热阻法。首先利用瞬态法测得叠层纸张的导热系数,然后通过稳态法确定纸张叠层之间的层间热阻,进而推算出单层纸张的面内导热系数。以芳纶纸为典型研究对象,通过实验优化提出了具体的测试条件:纸张叠层厚度宜控制在3 mm以上(约50层),可有效防止测试过程中瞬态热流逸散;施加压力应不超过0.12 MPa,以减少对纸张结构的改变,确保测试结果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在此条件下,所测得的芳纶纸面内导热系数为0.41 W/(m·K)。此外,该改进方法在测试含纳米氮化硼填料的芳纶复合纸时,同样表现出高适用性,体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态平面热源法 稳态热阻测试 芳纶纸 导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约束处理全局自优化控制测量组合选取
8
作者 陈忠法 王艳 纪志成 《控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13-920,共8页
针对连续工业过程的稳态运行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约束处理的全局自优化控制最优测量组合的选取方法。通过对约束建立线性化模型,推导了约束和扰动之间的关系。为了选取测量变量子集,在全局自优化控制优化问题中加入惩罚项,通过列稀疏剔除... 针对连续工业过程的稳态运行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约束处理的全局自优化控制最优测量组合的选取方法。通过对约束建立线性化模型,推导了约束和扰动之间的关系。为了选取测量变量子集,在全局自优化控制优化问题中加入惩罚项,通过列稀疏剔除对系统控制影响较小的测量变量,使稳态损耗与测量变量数量之间取得最佳均衡。在此基础上,引入罚函数内点法处理积极约束变化的情况。在实际工业过程中,由于干扰通常会导致积极约束发生变化,因此在全局自优化控制测量组合选取中考虑积极约束变化更具现实意义。通过蒸发过程的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在约束处理和测量组合选取方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态 约束处理 全局自优化控制 测量组合 列稀疏 内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向变速黏弹性三参数梁的受迫振动
9
作者 王波 牛鹏玉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79,84,共5页
研究轴向运动黏弹性三参数梁的非线性受迫振动。采用两个刚度和一个黏性系数的三参数模型,并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建立轴向运动黏弹性梁的动力学方程。运用直接多尺度法,获得轴向运动梁稳态响应的幅频方程式及稳态响应稳定性的非零解在平衡... 研究轴向运动黏弹性三参数梁的非线性受迫振动。采用两个刚度和一个黏性系数的三参数模型,并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建立轴向运动黏弹性梁的动力学方程。运用直接多尺度法,获得轴向运动梁稳态响应的幅频方程式及稳态响应稳定性的非零解在平衡点位置的矩阵。根据Routh-Hurwitz定律分析了受迫振动非零解的稳定性,同时得到力、黏性阻尼和非线性系数,在前两阶模态下对稳定性边界的影响曲线。对比曲线,如存在不稳定区域,可以通过增加黏性阻尼或减少力得到稳态响应的稳定性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向黏弹性梁 多尺度法 受迫振动 固有频率 稳态响应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场能量收集中整流桥输出特性与开路电压法最大功率点确定方法
10
作者 赵宜栋 彭晗 +2 位作者 肖洪飞 刘沣仪 孙寒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63-1574,I0028,共13页
磁场能量收集是能源互联网中无线传感器供电的有效方法。磁场能量收集器(magnetic field energy harvester,MFEH)需要配合串联匹配电容、整流桥和DC-DC变换器以实现能量的最大功率提取与传输。然而,由MFEH与匹配电容和整流桥构成的高阶... 磁场能量收集是能源互联网中无线传感器供电的有效方法。磁场能量收集器(magnetic field energy harvester,MFEH)需要配合串联匹配电容、整流桥和DC-DC变换器以实现能量的最大功率提取与传输。然而,由MFEH与匹配电容和整流桥构成的高阶非线性电路无法采用低阶简化模型对其输出特性展开分析。因匹配电容与等效电感谐振,整流桥的开路电压可能超过MFEH的交流开路电压峰值,不能简单地将MFEH的交流开路电压峰值视为整流桥的开路电压。为此,文中采用相量法和高斯-赛德尔迭代法建立高阶非线性整流桥的稳态最佳输出电压的精准模型;采用四阶-五阶龙格库塔自适应方法提取整流桥的暂态开路输出特性,实现非侵入式磁场能量收集的自供电的低功耗开路电压法最大功率跟踪方案。该研究可为磁场能量收集系统最大功率点的确定和开路电压法中参数的设定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能量收集器 整流桥 开路电压法 最大功率点跟踪 稳态最佳输出电压 开路暂态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mulation of faceted dendrite growth of non-isothermal alloy in forced flow by phase field method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志 郝丽梅 陈长乐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6期1780-1788,共9页
Numerical simulation based on a new regularized phase field model was presented to simulate the dendritic shape of a non-isothermal alloy with strong anisotropy in a forced flow.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a cry... Numerical simulation based on a new regularized phase field model was presented to simulate the dendritic shape of a non-isothermal alloy with strong anisotropy in a forced flow.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a crystal nucleus grows into a symmetric dendrite in a free flow and into an asymmetry dendrite in a forced flow. As the forced flow velocity is increased, both of the promoting effect on the upstream arm and the inhibiting effects on the downstream and perpendicular arms are intensified, and the perpendicular arm tilts to the upstream direction. With increasing the anisotropy value to 0.14, all of the dendrite arms tip velocities are gradually stabilized and finally reach their relative saturation values. In addition, the effects of an undercooling parameter and a forced compound flow on the faceted dendrite growth were also investig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ase field method forced flow strong anisotropy faceted dendrite steady state tip veloc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边界条件下半球壳受迫振动响应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庞福振 张明 +2 位作者 高聪 郑嘉俊 李海超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4-383,共10页
基于半解析法求解得到中厚半球壳的稳态振动与瞬态振动响应。基于一阶剪切变形理论推导球壳结构能量表达式,引入Jacobi多项式和傅里叶级数表示半球壳结构的轴向和径向位移,利用Ritz法得到半球壳的稳态振动响应,与有限元法结果对比验证... 基于半解析法求解得到中厚半球壳的稳态振动与瞬态振动响应。基于一阶剪切变形理论推导球壳结构能量表达式,引入Jacobi多项式和傅里叶级数表示半球壳结构的轴向和径向位移,利用Ritz法得到半球壳的稳态振动响应,与有限元法结果对比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对半球壳在不同边界条件、截顶角和壳体厚度下稳态振动与瞬态振动特性规律进行了分析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球壳 稳态振动 半解析法 瞬态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数字孪生模型应用的油浸式变压器绕组温度POD-RBFLP降阶计算方法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刚 胡万君 +4 位作者 郝世缘 高成龙 武卫革 刘云鹏 李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566-4578,I0034,共14页
了解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绕组的温度情况是保证其运行稳定性的关键,也是当前针对油浸式变压器数字孪生分析的必然需求。为了快速地获得变压器绕组的稳态温度,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本征正交分解(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POD)和包含线... 了解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绕组的温度情况是保证其运行稳定性的关键,也是当前针对油浸式变压器数字孪生分析的必然需求。为了快速地获得变压器绕组的稳态温度,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本征正交分解(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POD)和包含线性多项式的径向基函数响应面法(radial basis function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including linear polynomial,RBFLP)的降阶计算模型。首先,讨论POD方法的降阶特性,并设计一种基于留一法交叉验证的自适应获得快照矩阵方法,以提高计算精度及效率;其次,采用响应面方法建立POD模态系数与绕组工况的相关关系,旨在实现通过绕组工况快速获得POD模态系数,从而跳过对降阶模型的复杂非线性计算,进而高效重构绕组温度场。相关算例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计算精度和效率,在50组测试工况下,与全阶计算相比,误差不超过2.5 K,且总计算时间仅为1.45 s;最后,基于110 kV变压器绕组搭建温升试验平台,试验结果表明,降阶计算结果相较于试验结果,平均计算误差不超过2 K,且单步计算时间仅为0.03 s,相较于同等规模的全阶计算,计算效率有较大幅度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 绕组稳态温度 本征正交分解 包含线性多项式的径向基函数响应面 降阶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闭坑后抽水蓄能的露天矿边坡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凌越 杨科 刘飞跃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7-36,共10页
由于经济、环境及相关政策影响,我国废弃矿井数量与日俱增,将关停的废弃露天矿重新设计改造成抽水蓄能电站可以提高储能能力、调节地区电网负荷、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推动废弃矿区生态修复和资源型城市转型。以抚顺市西露... 由于经济、环境及相关政策影响,我国废弃矿井数量与日俱增,将关停的废弃露天矿重新设计改造成抽水蓄能电站可以提高储能能力、调节地区电网负荷、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推动废弃矿区生态修复和资源型城市转型。以抚顺市西露天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我国废弃矿井及新能源分布现状的阐释,结合辽宁省电网调峰现状,论证西露天矿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的必要性;根据西露天矿相关工程背景及地质勘探结果,对西露天矿抽水蓄能电站上下水库选址设计和输水系统工程布置进行研究;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会改变废弃矿坑的水位,从而影响矿坑的边坡稳定性。构建西露天矿下水库剖面模型并将其导入Geo-studio软件中,采用极限平衡法结合稳态渗流场分析−395 m、−350 m、−250 m水位下考虑水力效应的矿坑边坡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抚顺市西露天矿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在技术上可行,在经济上合理,可以很好地满足辽宁省电网调峰调频需求,缓解电网运行压力大等问题;拟定西露天矿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为1200 MW,满发小时数为5 h,矿坑东侧区域为下水库,南花园湖为上水库,且上下水库的调节库容大致相等。输水线路布置在西露天矿坑南侧的花岗片麻岩内部;西露天矿坑边坡潜在的滑移风险可能发生在特定水位下的几个区域。为保证抽水蓄能电站投入使用后的库岸边坡稳定性,还需要采取进一步的防渗加固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矿井 抽水蓄能 稳态渗流 极限平衡法 边坡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臂同轴双转子系统不平衡耦合振动抑制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卢加乔 潘鑫 +2 位作者 高金吉 张梦 马威龙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87-1094,共8页
针对悬臂同轴双转子系统不平衡耦合振动突出问题,以某开式转子发动机输出端双转子系统为研究对象,对悬臂双转子系统振动耦合机理进行了理论推导、仿真分析和试验研究。首先,采用有限元法(FEM)建立了双转子系统等效动力学模型和耦合动力... 针对悬臂同轴双转子系统不平衡耦合振动突出问题,以某开式转子发动机输出端双转子系统为研究对象,对悬臂双转子系统振动耦合机理进行了理论推导、仿真分析和试验研究。首先,采用有限元法(FEM)建立了双转子系统等效动力学模型和耦合动力学方程,分析了悬臂同轴双转子系统耦合振动机理;然后,利用有限元软件对双转子系统进行了模态分析、临界转速分析以及不平衡响应分析,建立了自敏感系数概念以定量评价系统对不平衡振动的敏感度和耦合状态;最后,根据实际结构设计了悬臂同轴双转子实验台,进行了不同转速比下的不平衡振动抑制实验,并结合实验结果对仿真结果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模拟仿真提出的自敏感系数可作为双转子系统实际振动测点布置和不平衡振动抑制策略的理论依据;通过应用先平衡内转子后平衡外转子的不平衡振动分步抑振策略,可使双转子系统不平衡振动降幅达80%以上。该研究对双转子系统传感器测点布局和系统耦合振动抑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振动 耦合振动机理 有限元方法 动力学方程 动力学特性 稳态响应分析 不平衡 模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次与极值外推综合的载荷外推总体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华 单春来 +2 位作者 刘军 张凡凡 刘朋科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42-1953,共12页
载荷外推作为载荷谱编制的重要技术手段,当前研究缺乏对于载荷外推总体方法的全面梳理、马尔可夫稳态分布的求解方法适应性不够、缺乏不同非参频次外推方法的比较与选用原则,导致不便生成高精度载荷谱以支撑装备性能设计。围绕坦克在高... 载荷外推作为载荷谱编制的重要技术手段,当前研究缺乏对于载荷外推总体方法的全面梳理、马尔可夫稳态分布的求解方法适应性不够、缺乏不同非参频次外推方法的比较与选用原则,导致不便生成高精度载荷谱以支撑装备性能设计。围绕坦克在高机动和极限工况下的载荷谱编制问题,基于某坦克行进间身管位移数据样本,分别使用基于雨流矩阵及核密度估计的非参数外推法、基于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Markov Chain Monte Carlo,MCMC)的信号重构法以及Metropolis-Hastings(简称MH)直接采样法进行了载荷频次外推,并针对MCMC的信号重构法提出了一种改良马尔可夫稳态分布的求解方法。应用所提出的频次-极值相结合的载荷外推总体方法对坦克身管位移进行了频次扩充与极值预测,并结合实车试验结果验证了方法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改良的马尔可夫稳态分布求解方法是有效的;在样本长度足够、外推精度要求不甚高的情况下,MH直接采样法可作为一种新的频次外推方法;运用频次-极值相结合的载荷外推总体方法所得结果精度较高;形成的频次外推法选用原则对于载荷谱编制过程中的方法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研究工作为装备载荷谱的高质量编制提供了成熟的技术路线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荷外推 核密度估计 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方法 马尔可夫稳态分布 Metropolis-Hastings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准稳态法的热电材料变物性参数表征测量方法
17
作者 任鸿睿 何海龙 +2 位作者 纽春萍 荣命哲 田昊洋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5311-5320,共10页
温差发电技术能够实现热能到电能的直接转换,在余热利用、航天器供电和自供电传感器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其核心之一是用于实现热-电转换的热电材料。热电材料物性参数的表征在热电器件应用、优化设计、故障诊断等研究中有重要意义。目... 温差发电技术能够实现热能到电能的直接转换,在余热利用、航天器供电和自供电传感器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其核心之一是用于实现热-电转换的热电材料。热电材料物性参数的表征在热电器件应用、优化设计、故障诊断等研究中有重要意义。目前大多数热电材料物性参数表征方法认为材料的热电参数为常数,忽视了热电参数与温度非线性相关,且没有全面考虑器件中的接触电阻和热阻。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准稳态法和热电器件测试装置的热电材料变物性参数表征测量方法:首先提出准稳态法对材料物性参数的表征计算方法,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结合热电器件测试装置,采用实验对热电材料进行了变物性参数表征,结果表明,测试结果与厂家参数的最大误差仅为4.3%,能够实现对热电参数的准确表征。该方法实现了在更宽的温度范围内对热电材料物理参数的准确表征,丰富了热电器件测试装置的功能,能够降低材料测试装置的设备投入和测试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材料 变物性参数 稳态法 准稳态法 热电器件测试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_(3)SO_(2)F/N_(2)混合气体的电离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向志辉 郑宇 +2 位作者 任书波 周文俊 朱太云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31-1339,共9页
为评估CF_(3)SO_(2)F/N_(2)混合气体的绝缘性能,研究了其在电场中的电离特性。通过稳态汤逊实验(SST)测量获得了CF3SO2F摩尔分数分别为10%、20%、30%、40%、100%的CF_(3)SO_(2)F/N_(2)混合气体的有效电离系数和临界约化场强,研究了混合... 为评估CF_(3)SO_(2)F/N_(2)混合气体的绝缘性能,研究了其在电场中的电离特性。通过稳态汤逊实验(SST)测量获得了CF3SO2F摩尔分数分别为10%、20%、30%、40%、100%的CF_(3)SO_(2)F/N_(2)混合气体的有效电离系数和临界约化场强,研究了混合比例、约化场强和电极距离对其电离特性的影响,并比较了CF_(3)SO_(2)F/N_(2)混合气体相对于SF6的绝缘强度。结果表明:CF_(3)SO_(2)F摩尔分数为10%时,CF_(3)SO_(2)F/N_(2)混合气体的电离特性与N_(2)类似;随着CF_(3)SO_(2)F占比增大至20%以上后,CF3SO2F/N2混合气体的电离特性逐步由CF_(3)SO_(2)F主导;CF_(3)SO_(2)F/N_(2)混合气体相对于SF6的理论绝缘强度随着CF_(3)SO_(2)F摩尔分数的增大而增大,40%CF_(3)SO_(2)F/60%N_(2)混合气体的临界约化场强约为SF_(6)的1.01倍,但其对电场变化的敏感程度不如SF6。研究结果可为CF_(3)SO_(2)F/N_(2)混合气体的绝缘强度评估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_(3)SO_(2)F/N_(2)混合气体 SF_(6)替代气体 稳态汤逊实验 临界约化场强 有效电离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筒流压快速分析方法及其在CO_(2)井中的应用
19
作者 何邦超 次惠岭 +4 位作者 白冰 刘建锋 邹炎 雷宏武 崔银祥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8-117,共10页
井筒作为井筒内工质流体和地下储层发生物质和能量交换的主要通道,其内部流体温度场和压力场的准确预测是深部流体注采工程中至关重要的内容,控制工程生产效率与安全性评估。通过总结前人研究工作,发现井筒内流体压力随深度近似线性变... 井筒作为井筒内工质流体和地下储层发生物质和能量交换的主要通道,其内部流体温度场和压力场的准确预测是深部流体注采工程中至关重要的内容,控制工程生产效率与安全性评估。通过总结前人研究工作,发现井筒内流体压力随深度近似线性变化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关于井筒内流压的快速分析方法;建立了基于井筒内流体的质量守恒方程、动量守恒方程和能量守恒方程的井筒内流体温度、压力耦合计算模型,并利用该耦合模型就所提快速分析方法中待定参数与流体工况、井筒参数、地层物性等参数变化的敏感性进行分析;针对CO_(2)井,给出了井筒内流压快速分析表达式,结合工程现场数据进行验证,压力解精度在工程应用许可的范围内。所提井筒内流压快速分析方法基于文献统计得出,适用于气井、液井、生产井、注入井等,覆盖范围较广,具有计算参数少、方便快捷的特点,针对某指定工质流体的快速分析表达式中的待定参数可由室内研究人员给出。研究结果对现场工程师具有极大的便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筒流动模型 快速分析方法 一维稳态流动 流体压力 敏感性分析 CO_(2)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特征根及模态分析法的逆变器多机并网系统谐波扰动响应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戎 李建文 +1 位作者 李永刚 孙伟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4519-4534,共16页
为了从本质上解释逆变器多机并网系统受到宽频谐波扰动后的动态行为,该文理论推导特征根与系统稳态和暂态响应的解析解,进而利用单个逆变器并网的实例验证了采用特征根分析系统谐波响应的可行性。针对逆变器多机并网系统,阐明特征根与... 为了从本质上解释逆变器多机并网系统受到宽频谐波扰动后的动态行为,该文理论推导特征根与系统稳态和暂态响应的解析解,进而利用单个逆变器并网的实例验证了采用特征根分析系统谐波响应的可行性。针对逆变器多机并网系统,阐明特征根与谐振模态的对应关系,使得利用模态分析方法既能解析系统内部支路对不同谐振模态的可激励性和可观测性,又能视系统为一个整体对其稳定性进行分析。最后,通过仿真与实验验证了结合特征根分析逆变器并网系统动态行为的正确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根 谐波扰动 模态分析方法 稳态响应 暂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