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存储环的光子数分辨QPSK量子增强接收方案
1
作者 温锴 白恩浩 +2 位作者 禹钧译 张振荣 董书秋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2-96,共5页
为了提升微弱正交相移键控(QPSK)调制信号的接收性能并突破标准量子极限(SQL)的限制,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纤存储环的光子数分辨(PNR)量子增强接收方案。该方案通过结合单光子探测器(SPD)与光纤存储环结构,实现了高效的光子数分辨能力,并利... 为了提升微弱正交相移键控(QPSK)调制信号的接收性能并突破标准量子极限(SQL)的限制,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纤存储环的光子数分辨(PNR)量子增强接收方案。该方案通过结合单光子探测器(SPD)与光纤存储环结构,实现了高效的光子数分辨能力,并利用自适应反馈控制和贝叶斯概率更新动态优化位移算子,显著降低了系统复杂度与实现成本。仿真结果表明:在平均光子数|α|^(2)≥1.5时,该方案误符号率突破SQL,较传统SPD方案降低约10%;尤其在弱相干态(|α|^(2)<2)下,存储环结构展现出更高的测量精度和更低的误符号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数分辨技术 自适应反馈 光纤存储环 贝叶斯反馈 量子增强接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参与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为例
2
作者 邹贞 尹程前 +1 位作者 夏文浩 霍瑜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99-112,共14页
培育本土新型职业农民是实现乡村人才振兴重要的内生动力之一,本研究基于拓展的技术接受理论,利用微观调查,借助有序Probit模型,考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参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有用性感知、易用性... 培育本土新型职业农民是实现乡村人才振兴重要的内生动力之一,本研究基于拓展的技术接受理论,利用微观调查,借助有序Probit模型,考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参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和延伸性感知对新型职业农民参培意愿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作用,性别、受教育程度和家庭年收入均能显著提升职业农民参与技能培训的意愿,年龄、培训主体、培训时间、培训周期、培训地点和培训方式均显著抑制了职业农民参与技能培训的意愿;2)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和延伸性感知均能提升新型职业农民“非常愿意”参培的概率,延伸性感知对新型职业农民参培意愿的边际效应整体上大于有用性感知和易用性感知;3)异质性分析显示,有用性感知对老一代新型职业农民参培的意愿影响更强,知识掌握感知和非农就业感知对新生代参培意愿的影响更强;相较于高教育水平职业农民而言,节约时间感知、知识掌握感知和非农就业感知均对低教育水平新型职业农民参培意愿的影响更强。综上所述,建议政府与相关培训单位通过加强培训秩序监管与效果宣传,同时丰富培训内容,为多元参培主体提供“个性化”选择,以推动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 技能培训意愿 影响因素 拓展技术接受模型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Fi与ZigBee双向移动跨网通信方法研究
3
作者 李鸣 许善智 +3 位作者 尹雨晴 杨旭 牛强 李子龙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858-3864,共7页
物联网设备的爆发式增长推进了异构无线设备互联互通的进程,跨网通信技术(Cross-Technology Communication,CTC)允许同一频段下遵循不同底层协议的无线设备在无需网关的前提下实现直联,但移动状态下的双向跨网通信方法仍缺乏系统的研究... 物联网设备的爆发式增长推进了异构无线设备互联互通的进程,跨网通信技术(Cross-Technology Communication,CTC)允许同一频段下遵循不同底层协议的无线设备在无需网关的前提下实现直联,但移动状态下的双向跨网通信方法仍缺乏系统的研究.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能量感知的跨网通信方案——MobiCTC,它支持WiFi与Zig‑Bee设备移动状态下的双向跨网通信.WiFi到ZigBee方向,该方案利用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作为解码信息,基于能级映射实现信息解码;ZigBee到WiFi方向,该方案采用CSI(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作为解码信息,充分挖掘CSI的幅度与相位信息,利用机器学习方法实现分类解码.最后,本文使用TelosB节点和USRP X310平台对MobiCTC方案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移动状态下WiFi到ZigBee方向的系统吞吐量为139.535 bps,较WiZig提高了1.82倍,符号错误率为0.016,与WiZig基本持平;ZigBee到WiFi方向的系统吞吐量为250 bps,较FreeBee提高了15.7%,符号错误率为0.0516,较ZigFi下降了23.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设备 跨网通信 无线通信 接收信号强度 信道状态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太阳能分频利用的光伏/光热综合发电系统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曼铮 郭伟 +4 位作者 方宇成 张佳薇 武翔峰 岳权 苗政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16-1225,共10页
通过对太阳能聚光投入辐射进行分频,建立光伏与光热驱动有机朗肯循环综合供电系统。在冷却背板温度100℃的限制下,对该系统进行热力学分析,筛选了适宜的循环工质,获得了有机朗肯循环(ORC)系统优化的蒸发温度。结果表明:isobutene作为光... 通过对太阳能聚光投入辐射进行分频,建立光伏与光热驱动有机朗肯循环综合供电系统。在冷却背板温度100℃的限制下,对该系统进行热力学分析,筛选了适宜的循环工质,获得了有机朗肯循环(ORC)系统优化的蒸发温度。结果表明:isobutene作为光伏系统的冷却工质和ORC系统的循环工质时系统效率最高,分频技术将冷却背板散热负荷转移至集热器,可降低光伏板的散热需求,从而降低循环工质质量流量,对提高系统发电能力有积极作用,该系统可将单纯光伏发电效率提高9百分点;同时,分频效率和太阳能电池吸收波段对综合供电系统的总效率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光光伏光热 分频技术 太阳能吸热器 集热器 有机朗肯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直径泥水盾构水中接收关键技术研究——以汕头海湾隧道为例 被引量:8
5
作者 陈林 秦银平 +2 位作者 张文新 高会中 王发民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0-136,共7页
为解决超大直径泥水盾构在临海富水淤泥、砂层接收洞门的涌水、涌砂、涌泥地层存在的技术难题,以汕头海湾隧道工程超大直径泥水盾构在富水地层采用的接收关键技术为例,分析超大直径与小直径盾构水中接收的区别。基于超大直径盾构接收流... 为解决超大直径泥水盾构在临海富水淤泥、砂层接收洞门的涌水、涌砂、涌泥地层存在的技术难题,以汕头海湾隧道工程超大直径泥水盾构在富水地层采用的接收关键技术为例,分析超大直径与小直径盾构水中接收的区别。基于超大直径盾构接收流程,阐述了超大直径泥水盾构在接收工作中端头加固、接收井封堵墙施工、接收基座施工、单层玻璃纤维筋洞门破除、贯通测量、接收掘进与注浆、洞门封堵等方面的解决方法,从盾构姿态控制、掘进参数控制、注浆控制、管片复紧、洞门临时封堵几个方面对超大直径盾构接收关键技术进行分析;通过采用设置砂浆接收基座为盾构接收提供足够的反力,保证盾构机出洞安全;借助同步注浆和二次注浆封闭补强质量,加强管片复紧,确保盾构隧道结构强度稳定;在最后5环使用多孔特殊环管片,提高注浆效果。然后,通过排水清砂并从上及下逐次施作钢筋骨架加喷射混凝土封堵洞门、降低无封堵洞门暴露时间、确保洞门施工安全等措施,保障水中接收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隧道 超大直径泥水盾构 接收流程 端头加固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超高速制导弹用一体化卫星导航系统设计 被引量:2
6
作者 周航 冯军红 +2 位作者 唐银银 张龙龙 刘云锦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4-70,共7页
以超高速制导弹使用环境和需求为牵引,设计了一款超高速制导弹专用的一体化卫星导航系统。该系统采用一体化设计,接收机和天线之间、接收机和控制系统之间均采用接插件连接;接收机内部使用屏蔽隔腔,分别放置接收机板和低噪声放大器板,... 以超高速制导弹使用环境和需求为牵引,设计了一款超高速制导弹专用的一体化卫星导航系统。该系统采用一体化设计,接收机和天线之间、接收机和控制系统之间均采用接插件连接;接收机内部使用屏蔽隔腔,分别放置接收机板和低噪声放大器板,减少复杂电磁环境影响;使用聚氨酯发泡对接收机内外进行灌封,减少热传导和冲击过载;天线罩选用耐高温聚酰亚胺/石英玻璃布材质,阵子采用铁质贴片;采用迭代搜索范围校正的方法缩小多普勒搜索范围,提高多普勒频偏捕获概率。对一体化卫星导航系统的仿真和测试表明,该系统满足使用要求,有很强的拓展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导航接收机 制导技术 抗高过载技术 集成化设计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调水工程受水区水污染防治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申芳 杨晓灵 王丽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8-84,共7页
建立科学、合理、可行的引调水工程受水区水污染防治关键技术体系对解决引调水工程受水区水污染防治问题至关重要。以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受水区为例,在统筹考虑受水区河流水系分布、水环境现状、水污染防治形势等因素的基础上,... 建立科学、合理、可行的引调水工程受水区水污染防治关键技术体系对解决引调水工程受水区水污染防治问题至关重要。以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受水区为例,在统筹考虑受水区河流水系分布、水环境现状、水污染防治形势等因素的基础上,以控制单元为抓手,以水功能区水质达标与污染物入河总量可控为底线,以污染防治措施为手段,以“天空地一体化”水环境监测体系和水环境风险应急处置系统为保障,通过科学核算控制单元水域纳污能力,合理制定污染物排放控制总量方案,建立了“抓手+底线+方法+手段+保障”五位一体的引调水工程受水区水污染防治关键技术体系。结果表明:该技术体系科学、合理,具备较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通过抓手、底线、方法、手段、保障等5项关键技术的应用,可有效解决引调水工程受水区的水污染问题,实现“增水不增污”的目标。在全面落实170项水污染防治规划措施、完善水环境风险应急处置系统的基础上,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建成通水后,2035年工程受水区废污水入河量虽较现状增加了183.22%,但污染物COD、氨氮、总磷入河量较现状均有减少,减幅分别为13.2%,61.7%,77.5%。研究成果可从关键技术体系的视角为管理决策者提供指导,可为引调水工程受水区水污染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污染防治 引调水工程受水区 关键技术体系 控制单元 水环境监测体系 水环境风险应急处置系统 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车站盾构接收区近接既有建筑物超宽扩挖施工技术
8
作者 潘伍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9-154,160,共7页
[目的]为解决地铁车站超大断面下穿扩挖施工引起的地面既有建筑物沉降控制困难的问题。[方法]依托成都地铁新建18号线倪家桥站盾构接收区下穿既有立交桥引桥工程,通过数值模拟分析方法,开展了地铁车站盾构接收区近接既有建筑物超宽扩挖... [目的]为解决地铁车站超大断面下穿扩挖施工引起的地面既有建筑物沉降控制困难的问题。[方法]依托成都地铁新建18号线倪家桥站盾构接收区下穿既有立交桥引桥工程,通过数值模拟分析方法,开展了地铁车站盾构接收区近接既有建筑物超宽扩挖施工技术研究,并采用现场监测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及结论]采用超前大管棚、12导洞分部扩挖法以及复合式衬砌等施工技术,能够在有效控制既有建筑物沉降的前提下,实现车站主体结构长距离扩挖,保证车站盾构接收区结构的吊装净空;对既有建筑物沉降变形造成主要影响的施工步骤是①、⑦导洞围护桩的破除,以及①、⑦导洞的开挖;既有建筑物在①、④导洞处沉降明显,最大沉降值为8.82 mm,是模拟结果沉降最大值的1.21倍;实测结果与模拟结果均满足安全控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盾构接收区 下穿建筑物 超宽扩挖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噪声系数最小1.6 dB有高带外抑制的5~6 GHz射频接收前端芯片
9
作者 傅海鹏 程志强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192-2198,共7页
为了满足射频通信前端接收部分对高线性与带外信号抑制能力的要求,基于130 nm绝缘体上硅工艺设计并实现工作在5~6 GHz的射频接收前端芯片.该前端芯片由带有旁路和带外抑制功能的低噪声放大器(LNA)、射频开关和带隙基准偏置电路等组成.... 为了满足射频通信前端接收部分对高线性与带外信号抑制能力的要求,基于130 nm绝缘体上硅工艺设计并实现工作在5~6 GHz的射频接收前端芯片.该前端芯片由带有旁路和带外抑制功能的低噪声放大器(LNA)、射频开关和带隙基准偏置电路等组成.基于共源共栅结构的LNA,在输入匹配中使用LC陷波实现带外抑制;在偏置电路中,使用带隙基准电流源对LNA的偏置进行温度补偿,屏蔽电源纹波影响.对该前端芯片进行流片加工并测试,结果表明,当工作频率为5~6 GHz时,芯片的接收增益为13.4~14.0 dB,输入与输出反射系数均小于-10 dB,频带内的最小噪声系数为1.6 dB,在工作频率内1 dB压缩点的输入功率大于-4 dBm,输入三阶交调点大于+7 dBm.低噪声放大器在整个工作频段内无条件稳定,在2 V供电电压下电路的直流功耗为30 mW,芯片面积为0.56 m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噪声放大器(LNA) 带外抑制 绝缘体上硅工艺 射频接收前端 有源偏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G接收站流程模拟计算 被引量:33
10
作者 王红 白改玲 +1 位作者 李艳辉 王林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08-109,共2页
深入研究LNG液化、储存、接收等过程的工艺流程并进行流程模拟计算,对LNG相关装置的工艺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研究了LNG接收站的操作模式、操作工况,分析了影响LNG接收站操作和设计参数的主要因素,利用通用流程模拟软件平台建立了模... 深入研究LNG液化、储存、接收等过程的工艺流程并进行流程模拟计算,对LNG相关装置的工艺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研究了LNG接收站的操作模式、操作工况,分析了影响LNG接收站操作和设计参数的主要因素,利用通用流程模拟软件平台建立了模拟计算模型。通过对模拟计算结果的分析,确定了接收站各工艺单元的设计工况。计算和分析表明,接收站蒸发气处理系统设计工况应为卸船和最小输出工况,而LNG气化/输送系统设计工况应为天然气最大输出工况。LNG接收站流程模拟计算及结果分析为工艺设计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天然气 接收站 工艺流程 模拟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告警技术发展现状 被引量:39
11
作者 杨在富 钱焕文 高光煌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8-102,共5页
介绍了激光告警器的基本要求、类型和特点 ;总结了各国研制的激光告警器的结构性能及发展现状 ;
关键词 激光 激光告警技术 告警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化天然气接收终端及其相关技术 被引量:35
12
作者 曹文胜 鲁雪生 +2 位作者 顾安忠 林文胜 石玉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2-115,共4页
液化天然气接收终端是LNG工业链的重要环节,投资庞大,其技术涉及众多领域。文章介绍了液化天然气接收终端的工艺流程,包括LNG卸船装置、储罐、气化设备和安全保护系统;通过特定的工艺技术利用LNG冷能,可以达到节省能源、提高经济效益的... 液化天然气接收终端是LNG工业链的重要环节,投资庞大,其技术涉及众多领域。文章介绍了液化天然气接收终端的工艺流程,包括LNG卸船装置、储罐、气化设备和安全保护系统;通过特定的工艺技术利用LNG冷能,可以达到节省能源、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从发电、空气分离、制取干冰和冷库等4个方面介绍了液化天然气冷能利用等相关技术。最后,提出了我国在LNG接收终端建设方面需要进一步开展的主要工作如下:液化天然气工业链中设备的国产化;LNG冷能利用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接收终端工艺流程。同时指出,中国在推进发展LNG时也要充分认识到:液化天然气的专业化、社会化和国际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天然气 接收 终端 工艺流程 冷能 利用 技术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Gbit/sCMOS光接收机限幅放大器 被引量:5
13
作者 陶蕤 王志功 +2 位作者 柯锡明 董义 谢世钟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1年第10期50-52,共3页
给出了一个利用 0 .35 μmCMOS工艺实现的 2 .5Gb/s限幅放大器。在标准的 5V电源电压 ,功耗为 2 2 5mW。在 4 0dB的输入动态范围内 ,可以保持 4 0 0mVp p恒定输出摆幅。整个芯片面积为 1× 1 1mm2 。
关键词 光接收机 限幅放大器 CMOS工艺 高速光纤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引信新型光学大视场接收技术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甘霖 张合 张祥金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514-1518,共5页
受常规弹药空间及功耗限制,无法采用多个激光接收器实现大视场探测,且系统结构应简单易实现,故传统的四种大视场光束布局方式无法直接应用.为此,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光学大视场旋转扫描接收方案,根据激光引信光学接收系统结构特点,应用... 受常规弹药空间及功耗限制,无法采用多个激光接收器实现大视场探测,且系统结构应简单易实现,故传统的四种大视场光束布局方式无法直接应用.为此,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光学大视场旋转扫描接收方案,根据激光引信光学接收系统结构特点,应用Zemax光学软件,在非球面光学设计理论基础上,设计出多级光学聚焦整形接收透镜组.仿真结果显示相对于传统单级聚焦透镜,多级接收透镜组将光斑中心辐照亮度提高了近8倍,使光斑能量集中,尺寸减小.加工了非球面透镜组并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该接收光学系统可有效汇聚激光回波能量,提高系统探测距离,实现目标周向360°大视场探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引信 新型接收技术 光学设计 单光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伪随机编码源激发下的时域电磁信号合成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若 王妙月 +3 位作者 底青云 薛国强 殷长春 雷达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414-4423,共10页
将伪随机编码技术引入到人工源电磁法后,可以通过加大发射功率以及应用后续的相关处理技术来达到压制噪声、加大探测深度及提高分辨率的目的,因此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及研究,但大多数研究集中在资料处理的相关技术上,对模拟电磁信... 将伪随机编码技术引入到人工源电磁法后,可以通过加大发射功率以及应用后续的相关处理技术来达到压制噪声、加大探测深度及提高分辨率的目的,因此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及研究,但大多数研究集中在资料处理的相关技术上,对模拟电磁信号关注较少.然而,资料处理工作大多是从电磁信号出发的,模拟伪随机编码源激发下的电磁信号不但可以为资料处理环节提供理论数据,而且可以为检测资料处理的效果提供中间结果,因此,模拟电磁信号工作必不可少.本文根据获得接收信号的物理过程来实现伪随机编码源激发下的电磁信号合成.首先用解析公式获得特定地电结构的大地频率域响应,然后通过余弦变换得到时间域阶跃响应,接下来用阶跃响应的时间导数得到大地脉冲响应,通过将大地脉冲响应与伪随机编码源的褶积得到理想接收信号,最后,用低通滤波器来模拟发射设备和接收设备的频带限制,将之和噪声一起加到理想接收信号上,最终模拟出仿真的合成信号.通过和野外实际接收信号对比发现本文合成信号仿真度较高,可以服务于后续的数据处理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随机编码技术 时间域 大地脉冲响应 接收信号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码速率锁相FM解调器设计 被引量:10
16
作者 肖仕伟 彭嵘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9-12,共4页
采用了集限幅器和锁相环于一体的专用集成锁相环、七阶巴特沃兹LC低通滤波器及运算放大器电路构成了一个用于S波段再入微波遥测接收机的PCM -FM锁相环路解调器 ,并得到了很好的实验结果。
关键词 遥测技术 接收机 调频解调器 锁相环路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通道合成的优于0.1m分辨率的机载SAR系统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岩飞 刘畅 +1 位作者 李和平 贾颖新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9-35,共7页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SAR)高分辨率成像的应用需求,该文给出一种基于单通道发射、多通道并行接收的新的高分辨率SAR系统实现方案。SAR系统共有8个接收通道,信号带宽达到3.2 GHz,具有高分辨率成像、InSAR干涉成像以及全极化成像功能。文中...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SAR)高分辨率成像的应用需求,该文给出一种基于单通道发射、多通道并行接收的新的高分辨率SAR系统实现方案。SAR系统共有8个接收通道,信号带宽达到3.2 GHz,具有高分辨率成像、InSAR干涉成像以及全极化成像功能。文中提出一种新的采用空间辐射测量和频偏误差修正测量的分段测量与综合补偿的通道传递误差测量补偿方法,有效解决了高分辨率SAR宽频带收发系统中关键的多通道接收幅度相位误差校正问题,并在国内首次获得了优于0.1 m分辨率的SAR图像。文中详细介绍了系统的组成方案以及主要技术性能指标,重点探讨和分析了多通道系统的频带合成、系统幅度相位误差测量补偿、运动误差补偿和成像处理等实现技术,给出了测量、补偿和成像的试验结果。通过实际飞行试验,验证了高分辨率SAR系统的技术及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SAR) 高分辨率 多通道收发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z波大气探测仪器发展现状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高太长 李书磊 +1 位作者 刘磊 黄威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9-60,共12页
THz波在电磁波谱中位于微波至红外波段的过渡区域,其特性在空间研究及应用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THz频段的大气遥感仪器可以为探测地球大气信息提供全新的视角,在大气科学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介绍了THz技术在大气探测领域的主要应... THz波在电磁波谱中位于微波至红外波段的过渡区域,其特性在空间研究及应用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THz频段的大气遥感仪器可以为探测地球大气信息提供全新的视角,在大气科学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介绍了THz技术在大气探测领域的主要应用,综述了国内外THz频段的大气观测仪器的研究现状,通过各仪器关键指标参数的对比分析,总结了THz大气观测仪器的发展趋势及发展前景,并提出了发展THz大气遥感技术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z技术 大气探测 外差式接收机 直接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AE同位素电磁分离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任秀艳 王国宝 +3 位作者 曾自强 毋丹 徐昆 吴灵美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316-321,共6页
目前高丰度稳定同位素的应用元素种类和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而同位素电磁分离法是获得高丰度Rb、K等多种同位素唯一可行的方法。我国的同位素电磁分离技术发展始于20世纪60年代,目前EMIS-170是我国唯一一台同位素电磁分离器装置。该设备... 目前高丰度稳定同位素的应用元素种类和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而同位素电磁分离法是获得高丰度Rb、K等多种同位素唯一可行的方法。我国的同位素电磁分离技术发展始于20世纪60年代,目前EMIS-170是我国唯一一台同位素电磁分离器装置。该设备在2013—2016年间进行了技术升级,稳定同位素分离能力明显提升。由该设备分离的多种稳定同位素已成功应用到了导航、工农业、基础研究等领域,实现了同位素产品的国产化,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分离技术 离子源 接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女排技术统计分析与变革启示:以2013年世界女排大奖赛为例 被引量:14
20
作者 张兴林 李毅钧 +1 位作者 钟秉枢 葛春林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2-166,共5页
运用观察法和数据统计法,对2013年世界女排大奖赛中中国女排9场预赛和5场总决赛共14场比赛进行统计分析。认为中国女排应主动寻求变革之路:积极提高整体的发球攻击力,特别是注意减小个别球员的发球失误率;中国女排的接发球,主要由主攻... 运用观察法和数据统计法,对2013年世界女排大奖赛中中国女排9场预赛和5场总决赛共14场比赛进行统计分析。认为中国女排应主动寻求变革之路:积极提高整体的发球攻击力,特别是注意减小个别球员的发球失误率;中国女排的接发球,主要由主攻、接应二传和自由人3人组合完成,应考虑改变接发球阵型,同时加强主要接发球队员的接发球训练;进攻结构过于单一,应适当增加进攻点,丰富进攻手段,特别是加强后排进攻能力,通过改变和丰富整体进攻结构,提高队伍的整体进攻能力;整体拦网能力偏低,这同其不十分了解对手有关,今后应在熟悉对手的基础上,加强拦网预判和拦网意识的训练;要在训练、运动员康复和科学分析体系上进行全面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女排 世界女排大奖赛 技术 战术 接发球效果 拦网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