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QTVI评价急性白血病化疗前后左室收缩功能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刘宇杰 田家玮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019-1021,共3页
目的应用2-DE和QTVI技术检测白血病患者化疗前、后左室收缩功能,评价柔红霉素(DNR)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早期心功损害情况。方法病例组选急性白血病患者16例,对照组选正常人23例。应用Simpson及QTVI两种方法检测左室整体收缩功能,对比二者对... 目的应用2-DE和QTVI技术检测白血病患者化疗前、后左室收缩功能,评价柔红霉素(DNR)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早期心功损害情况。方法病例组选急性白血病患者16例,对照组选正常人23例。应用Simpson及QTVI两种方法检测左室整体收缩功能,对比二者对DNR心肌毒性的检测能力。结果化疗前病例组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用Simpson法检测药物不同累积剂量左室功能未见异常;QTVI检测中等剂量时发现左室侧壁及前间隔收缩期峰值流速(VS)较化疗前减低。结论QTVI能定量评价左室整体收缩功能,检出DNR损害左室功能较Simpson法更敏感,可为临床提供一种早期检测心肌功能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Simpson法 收缩功能 左室 急性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对心肌梗死患者心肌速度梯度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刘红云 邓又斌 +5 位作者 常青 杨好意 毕小军 向慧娟 李秀兰 黎春雷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12期1650-1652,共3页
目的 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QTVI)分析正常人及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运动速度及心肌速度梯度 (MVG) ,探讨MVG评价缺血心肌局部功能的价值。方法 离线分析 19例心肌梗死患者和 13例正常对照者左室后壁及前室间隔的心肌多普勒速度曲线 ,... 目的 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QTVI)分析正常人及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运动速度及心肌速度梯度 (MVG) ,探讨MVG评价缺血心肌局部功能的价值。方法 离线分析 19例心肌梗死患者和 13例正常对照者左室后壁及前室间隔的心肌多普勒速度曲线 ,分别测量收缩期及舒张早期短轴方向和长轴方向上的心肌运动速度 ,并计算相应的MVG。结果 心肌梗死时缺血节段在短轴方向上仅前室间隔的心肌速度较正常明显下降 ,长轴方向上心肌运动速度较正常无明显变化 ,而短轴方向和长轴方向上MVG均较正常显著降低。结论 MVG是比心肌运动速度更敏感的反映局部心肌缺血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心肌速度梯度 心肌梗死 心肌运动速度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评价阿霉素致兔早期心脏毒性左心室收缩功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礼广森 任卫东 +3 位作者 张卓 崔洪岩 夏稻子 马春燕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01-803,共3页
目的探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技术评价阿霉素早期心脏毒性左室心肌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42只兔分成4组:B组10只,每周静脉注射阿霉素2mg/kg,注射2周;C组10只,同样方法给予阿霉素4周;D组12只同样方法给予阿霉素8周;A组(对照组)10只,注... 目的探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技术评价阿霉素早期心脏毒性左室心肌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42只兔分成4组:B组10只,每周静脉注射阿霉素2mg/kg,注射2周;C组10只,同样方法给予阿霉素4周;D组12只同样方法给予阿霉素8周;A组(对照组)10只,注射同等剂量生理盐水8周。12周后对4组兔心脏进行常规超声测量及QTVI参数测定,包括:二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Vs)、收缩期加速度(a)等。结果C组和D组二尖瓣环平均Vs和a明显减低(P<0.01)。常规超声参数D组与A组比较有明显差别(P<0.01)。D组各参数与C组比较有明显差别(P<0.05或P<0.01)。病理结果从B组到D组的心肌损害程度逐渐加重。结论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可无创有效地评价阿霉素早期心脏毒性左室心肌收缩功能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阿霉素 心脏毒性 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测量二尖瓣环运动速度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 被引量:17
4
作者 杨好意 邓又斌 +5 位作者 毕小军 覃勇 常青 向慧娟 潘敏 黎春蕾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1期34-36,共3页
目的 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测量二尖瓣环运动速度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方法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测量 14例正常人和 14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二尖瓣环 6个节段 (后间隔和侧壁、前间隔和后壁、前壁和下壁 )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 目的 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测量二尖瓣环运动速度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方法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测量 14例正常人和 14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二尖瓣环 6个节段 (后间隔和侧壁、前间隔和后壁、前壁和下壁 )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左房收缩期峰值速度Va ,计算Ve Va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二尖瓣口血流快速充盈速度E峰、左房收缩充盈速度A峰 ,计算E A值。结果 正常人和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两组间E A无显著统计学差异 ,而扩张型心肌病组二尖瓣环平均Ve Va、平均Ve较正常组显著减低 (Ve Va :0 .89± 0 .11vs 1.76± 0 .76,P =0 .0 0 1;Ve :-4 .79± 2 .2 2vs -8.42± 2 .2 7,P<0 .0 0 0 1) ;正常组中二尖瓣环平均Ve Va与E A显著相关 (r =0 .63 ,P =0 .0 0 8) ,而扩张型心肌病组二尖瓣环平均Ve Va与E A无显著相关。结论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二尖瓣口血流频谱表现为假性正常化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测量二尖瓣环运动速度可准确评价其左室舒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二尖瓣环 扩张型心肌病 左室舒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法和血流多普勒测量Tei指数评价肺动脉高压右室功能的对比性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姚凤娟 林红 +3 位作者 刘东红 谢晓燕 吕明德 陆堃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516-1518,共3页
目的运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QTVI)测定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右心Tei指数,与传统血流多普勒方法作对比性研究,探讨QTVI法测量Tei指数在临床评价右心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入选病例:肺动脉高压患者91例,分为轻、中、重三组;正常对照组52例... 目的运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QTVI)测定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右心Tei指数,与传统血流多普勒方法作对比性研究,探讨QTVI法测量Tei指数在临床评价右心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入选病例:肺动脉高压患者91例,分为轻、中、重三组;正常对照组52例。分别利用脉冲血流多普勒成像(PW)和QTVI技术,测算研究对象的Tei指数。结果①QTVI和PW法所测肺动脉高压患者Tei指数均较正常对照组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W法测得正常人与不同程度肺动脉高压患者Tei指数分别为0.28±0.07,0.29±0.12,0.48±0.14,0.70±0.30;QTVI法分别为0.32±0.10,0.41±0.15,0.56±0.13,0.84±0.21,P<0.05)。②QTVI与PW法所测研究对象的右室Tei指数相比,QTVI所测值均高于相对应的PW方法,(正常组0.32±0.10与0.28±0.07,肺高压组分别为0.41±0.15与0.29±0.12,0.48±0.14与0.56±0.13,0.70±0.30与0.84±0.2,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③QTVI法测得Tei指数与肺动脉压力相关系数较PW高,评价右心功能的特异度及敏感度均较PW高(相关系数分别为r=0.71与r=0.61,评价心功能的敏感度分别为86.7%、75.9%;特异度为80.0%、65.5%)。结论利用QTVI测算Tei指数可准确评价心脏整体和局部功能,为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右心功能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无创性的、新的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脉冲多普勒 TEI指数 肺动脉高压 右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度向量成像及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评价犬急性心肌缺血状态左心室舒张功能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川 查道刚 +4 位作者 杜荣生 胡锋 李胜辉 吴小苑 刘伊丽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333-1336,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VVI)或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QTVI)评价急性心肌缺血状态犬的左室舒张功能的价值。方法健康杂种犬6只,开胸后游离左冠状动脉回旋支或前降支,使用自制动脉血管缩窄器制备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测量不同冠... 目的探讨应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VVI)或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QTVI)评价急性心肌缺血状态犬的左室舒张功能的价值。方法健康杂种犬6只,开胸后游离左冠状动脉回旋支或前降支,使用自制动脉血管缩窄器制备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测量不同冠脉血流状况下二尖瓣环心肌舒张速度平均值(Em),同时进行心导管检查,测量左室舒张末压(LVEDP)。结果随着犬心肌缺血程度的加重,左室舒张功能进行性下降,LVEDP则逐步升高(P<0.001),VVI与QTVI测量的Em逐渐降低(P<0.001及P=0.001),二者与LVEDP具有良好的负线性相关,使用VVI测量的Em与LVEDP的相关性r=-0.834,P<0.001,使用QTVI测量的Em与LVEDP的相关性r=-0.680,P<0.001,两相关系数行Z检验Z=2.625,P=0.0087。结论VVI及QTVI技术均是无创性测量左室舒张功能的好方法,VVI作为一种新的超声技术,克服了测量时的角度依赖性,在评价左室舒张功能上明显优于QTVI,为临床上准确评价左室舒张功能提供了一种新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室舒张功能 速度向量成像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左室舒张末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与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扭转运动特征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张玲利 王新房 +4 位作者 谢明星 吕清 杨亚利 王静 贺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507-1510,共4页
目的评价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技术检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扭转运动(LVtw)特征的可行性,并比较QTVI与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STI)两种技术的特点。方法应用QTVI和STI成像模式,结合同步记录的心电图,分别于左室基底部及心尖部... 目的评价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技术检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扭转运动(LVtw)特征的可行性,并比较QTVI与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STI)两种技术的特点。方法应用QTVI和STI成像模式,结合同步记录的心电图,分别于左室基底部及心尖部短轴观评价35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与32例健康志愿者左心室扭转运动特征。QTVI技术以收缩期左室心尖部与心底部侧壁间隔位移差(SD1-s)的差值来计算左室扭转运动指数(TMI),STI技术以左室心尖部旋转值减去基底部旋转值来定义左室扭转峰值(Ptw)。结果从左室心尖来看,正常人LVtw运动主要表现为心底部顺时针旋转和心尖部逆时针旋转,心脏整体表现为心动周期内逆时针方向为主的扭转运动。DCM患者LVtw运动于收缩期仍维持心底部顺时针旋转、心尖部逆时针旋转及心脏整体收缩期逆时针方向的扭转运动,但其左室扭转运动指数TMI(8.43±2.27vs12.33±3.29)及扭转峰值Ptw(6.56±2.19vs14.44±1.55)均显著减低。TMI与Ptw显著正相关。结论DCM患者组收缩期左室扭转运动指数TMI及扭转值减低对于左室收缩功能有很大影响。高帧频的QTVI技术为简便、客观地评估左心室扭转运动特征提供了全新的定量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斑点追踪成像 扩张型心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对正常人室壁运动的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杜国庆 金红 +4 位作者 薛竟宜 王慧 孙立涛 魏立亚 周振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7期644-646,共3页
目的 观察正常人左室壁的运动特征 ,探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QTVI)技术评价心肌运动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QTVI技术及 8点法对 40例正常人左室每一室壁的运动速度进行测定分析。结果 正常人每个心动周期中 ,室壁运动速度曲线均包括收... 目的 观察正常人左室壁的运动特征 ,探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QTVI)技术评价心肌运动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QTVI技术及 8点法对 40例正常人左室每一室壁的运动速度进行测定分析。结果 正常人每个心动周期中 ,室壁运动速度曲线均包括收缩波 (S)、快速充盈波 (E)和左房收缩充盈波 (A)三个主要运动波 ,以及等容舒张波(IR)和等容收缩波 (IC)。一般说来 ,左室同一水平游离壁的运动速度大于室间隔的运动速度 ,同一室壁由基底部向心尖部 ,运动速度逐渐降低。结论 正常人室壁运动速度存在特有的不均一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8点法 心肌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评价高血糖对2型糖尿病左室舒张期充盈模式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黄润青 王新房 +9 位作者 谢明星 吕清 卢晓芳 杨亚利 杨颖 王静 费洪文 陈欧迪 庄磊 王良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4期529-531,共3页
目的 探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QTVI)技术评价 2型糖尿病左室舒张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QTVI技术获取 86例健康志愿者 (NOR) ,77例糖尿病患者 (DM )左室各室壁的房室瓣环、基底段、中段和心尖段的心肌组织运动曲线 ,测量其收缩期速... 目的 探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QTVI)技术评价 2型糖尿病左室舒张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QTVI技术获取 86例健康志愿者 (NOR) ,77例糖尿病患者 (DM )左室各室壁的房室瓣环、基底段、中段和心尖段的心肌组织运动曲线 ,测量其收缩期速度 (Vs) ,舒张早期充盈速度 (Ve) ,以及左房收缩期速度 (Va) ,并将各室壁侧房室瓣环的收缩期和舒张期测值和Ve/Va比值平均。比较两组间二尖瓣环水平各个参数的差异性。以二尖瓣环Ve/Va <1,以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频谱E/A <1分别作为评判左室舒张功能异常的标准 ,比较两种方法对DM组左室舒张功能异常的检出率。根据空腹血糖(FPG)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HbA1C %)将糖尿病组进一步分为DM1组 (n =3 5 ) ,DM2 组 (n =42 ) ,比较两组间Ve/Va <1的室壁节段数。结果 ①糖尿病组二尖瓣环Ve/Va比值明显低于正常组 (P <0 .0 0 1)。②QTVI法和多普勒血流频谱法对DM组左室舒张功能异常的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 ,而在正常组两种方法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③在DM1组中的Ve/Va <1的节段数明显少于DM2 组 (P <0 .0 0 1)。结论 QTVI能够准确定量评价糖尿病的左室舒张功能 ,并能敏感反映血糖水平对左室舒张功能的损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糖尿病 左室舒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定量组织速度及应变率成像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 被引量:7
10
作者 项娟娟 张军 +2 位作者 朱永胜 周晓东 李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78-381,共4页
目的探讨定量组织速度及应变率成像技术在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2例行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脉狭窄率≤50%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血压正常的单纯糖尿病组(DM20例)和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DM+HT22例)。设25例年龄、... 目的探讨定量组织速度及应变率成像技术在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2例行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脉狭窄率≤50%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血压正常的单纯糖尿病组(DM20例)和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DM+HT22例)。设25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NC)。在静息状态下,应用定量组织速度和应变率成像技术,分别于左心室各室壁二尖瓣环及不同节段测量并比较各组舒张期二尖瓣环运动速度(Ea、Aa)、室壁不同节段长轴方向心肌的运动速度(Em、Am)及其峰值应变率(SRe、SRa),同时与常规超声心动图相对比。结果两组糖尿病患者Ea、Ea/Aa、E/Ea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两组糖尿病患者室壁不同节段SRe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定量组织速度和应变率成像技术,能够在静息状态下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早期受损情况,有助于糖尿病心肌病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超声心动描记数 应变率成像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舒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对肥厚型心肌病收缩及舒张功能的评价 被引量:7
11
作者 穆玉明 刘丽云 +2 位作者 吐尔逊娜依.阿地 韩伟 唐琪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30-232,共3页
目的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QTVI)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心室长轴方向上的收缩和舒张功能。方法应用QTVI技术离线分析24例HCM患者和22例正常对照者左心室各心肌节段长轴方向上的速度曲线,测量收缩期峰值(Vs)、舒张早期峰值(Ve... 目的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QTVI)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心室长轴方向上的收缩和舒张功能。方法应用QTVI技术离线分析24例HCM患者和22例正常对照者左心室各心肌节段长轴方向上的速度曲线,测量收缩期峰值(Vs)、舒张早期峰值(Ve)和舒张晚期峰值速度(Va),并计算Ve/Va及收缩期和舒张早期心肌速度梯度(MVG)。结果HCM组收缩期和舒张早期MVG及各室壁基段、中段和部分尖段的Vs、Ve及Ve/Va均小于对照组,而Va与对照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肥厚最为明显的节段(后室间隔中段)的Vs与相应侧壁节段的比值小于对照组,后室间隔中段的Vs、Ve与该节段的厚度呈负相关。结论HCM患者左心室长轴方向上的收缩及主动舒张功能受损,并同时累及肥厚及非肥厚的室壁,以肥厚的室壁最为明显。肥厚心肌的舒缩功能与心肌的厚度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肌病 肥厚性 心室功能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快速评价高血压心脏病左心房收缩功能 被引量:8
12
作者 温朝辉 吴长君 +2 位作者 温朝阳 孙琪伟 张春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18-720,共3页
目的 应用超声心动图技术分析高血压病人的左心房收缩功能。方法 60 例高血压患者、20 例健康对照者。根据左室心肌质量指数将高血压病分为左室构型正常组及左室肥厚组。测量二尖瓣环心房收缩期组织运动速度(A'),衡量其与传统的... 目的 应用超声心动图技术分析高血压病人的左心房收缩功能。方法 60 例高血压患者、20 例健康对照者。根据左室心肌质量指数将高血压病分为左室构型正常组及左室肥厚组。测量二尖瓣环心房收缩期组织运动速度(A'),衡量其与传统的评价左心房功能的参数如左房射血力、左房动能等的相关性。结果 伴随高血压病情的加重,A'、心房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A)、左房灌注分数(LAT)、左房射血分数(LAEF)、左房搏出量(LASV)、左房射血力、左房动能、左室肥厚组与左室构型正常组及健康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A'与LAEF、LASV、左房射血力、左房动能高度正相关。结论 QTVI技术测定的A'是评价高血压病左心房收缩功能有意义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左心房功能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点追踪显像技术与实时三平面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 被引量:6
13
作者 靳鹏 郑慧 +4 位作者 张婧姝 解欣欣 张昊 姚文 帅秀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74-1078,共5页
目的探讨斑点追踪显像(STI)技术和实时三平面(RT-3PE)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技术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2例高血压病患者(高血压病组)和40例正常人(正常组)的临床资料。应用STI技术获得左室6个壁基底段、中... 目的探讨斑点追踪显像(STI)技术和实时三平面(RT-3PE)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技术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2例高血压病患者(高血压病组)和40例正常人(正常组)的临床资料。应用STI技术获得左室6个壁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的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Sre)、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Sra),并分别计算平均峰值应变率(mSre、mSra)及mSre/mSra;用RT-3PE QTVI技术测得左室6个壁基底段、中间段的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舒张晚期峰值速度(Va),并计算平均组织速度(mVe、mVa)以及mVe/mVa,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高血压病组的Ve、Sre明显降低,Va及大部分节段Sra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Ve/mVa、mSre/mSra较正常组显著降低,而mSra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3PE QTVI技术和STI技术能准确地测量高血压病患者舒张期左室壁运动速度及左室心肌应变率,为无创检测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斑点成像 应变率 高血压 室舒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级高血压与左室局域性舒张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奕民 薛蕾 +2 位作者 王乐平 李涛 孙月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9期1374-1375,共2页
目的 研究Ⅰ级高血压患者的左心室局域性舒张功能。方法 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QTVI)技术 ,分析左心室 12个节段心肌舒张早期峰值速度 (E波 )、舒张晚期峰值速度 (A波 )和E/A比值。结果 与健康人相比 ,Ⅰ级高血压患者E波速度降低 ,... 目的 研究Ⅰ级高血压患者的左心室局域性舒张功能。方法 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QTVI)技术 ,分析左心室 12个节段心肌舒张早期峰值速度 (E波 )、舒张晚期峰值速度 (A波 )和E/A比值。结果 与健康人相比 ,Ⅰ级高血压患者E波速度降低 ,A波速度增加 ,其中 46.4%的节段E/A <1,以室间隔、前壁和后壁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高血压 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和组织追踪成像对正常人左心室收缩运动的评价 被引量:5
15
作者 丁奉 许迪 +3 位作者 陆凤翔 陈莉 雍永宏 周蕾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64-366,共3页
目的: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和组织追踪成像评价正常人左心室局部收缩运动并探讨有关的影响因素。方法: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和组织追踪成像离线分析获得32例正常人的左心室长轴方向的心肌组织速度和位移曲线,测量平均峰值收缩速度(Vs)... 目的: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和组织追踪成像评价正常人左心室局部收缩运动并探讨有关的影响因素。方法: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和组织追踪成像离线分析获得32例正常人的左心室长轴方向的心肌组织速度和位移曲线,测量平均峰值收缩速度(Vs)、加速度(acc)及峰值位移(Ds)。结果:①正常人左心室收缩运动在长轴方向有其规律性,即由心尖部向基底段收缩速度和位移逐渐降低,左心室游离壁的速度和位移大于前间隔、室间隔及下壁。②二尖瓣环水平Vs、acc及Ds与年龄存在负相关的关系,而与心率无相关。结论: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和组织追踪成像能够有效的评价左心室局部心肌的收缩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组织追踪成像 心脏收缩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时间—速度积分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局部心肌收缩功能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涓 杨新春 +3 位作者 吴雅峰 吴江 姜维 张苹娜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83-186,共4页
目的 :利用超声时间—速度积分评价三支病变的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局部心肌的收缩功能。方法 :超声测量 3 0例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组 )患者和 3 0例无心脏疾患的人 (对照组 )不同壁的不同节段 (瓣环、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 )的最大时间... 目的 :利用超声时间—速度积分评价三支病变的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局部心肌的收缩功能。方法 :超声测量 3 0例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组 )患者和 3 0例无心脏疾患的人 (对照组 )不同壁的不同节段 (瓣环、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 )的最大时间—速度积分 (TVImax)和各二尖瓣环最大下移距离 (D)。结果 :心肌梗死组患者各节段TVImax和各二尖瓣环最大下移距离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 ;有的节段时间—速度积分曲线出现双峰 ,提示收缩后收缩。心肌梗死组各二尖瓣环平均TVImax、最大下移距离与左心室射血分数相关系数分别为r =0 66、0 63 ,P均 <0 0 0 1;TVImax和最大下移距离的相关系数为r =0 83 ,P <0 0 0 1。结论 :三支病变的心肌梗死患者局部收缩功能明显减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超声检查 时间-速度积分 组织追踪法 收缩后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变率成像技术对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检测 被引量:4
17
作者 陆永萍 邓又斌 +4 位作者 黄燕玲 张华莉 于飞 吕燕芬 朱昆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91-794,共4页
目的应用应变率成像技术研究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方法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49例;糖尿病前期者43例;正常对照组55例。启用定量组织多普勒及应变率功能,测量心肌各节段收缩期运动速度(Sa)及应变率(SRs),反映心肌收缩功... 目的应用应变率成像技术研究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方法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49例;糖尿病前期者43例;正常对照组55例。启用定量组织多普勒及应变率功能,测量心肌各节段收缩期运动速度(Sa)及应变率(SRs),反映心肌收缩功能。结果3组患者中各节段心肌的Sa与SRs成正相关(P<0.05)。糖尿病组及糖尿病前期组心肌收缩功能较正常组降低(均P<0.05)。糖尿病患者心肌的受损程度较糖尿病前期组高(P<0.05)。糖尿病发展到了晚期,心脏整体收缩功能才会发生改变。结论应变率成像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可早期预测糖尿病心肌收缩功能的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组织多普勒 应变率成像 糖尿病 心肌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对左室心肌收缩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44
18
作者 杨颖 杨海萍 +1 位作者 王金锐 刘志跃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1期47-49,共3页
目的 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QTVI)分析正常人及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心肌收缩运动特征 ,探求评价心肌收缩功能的合理量化指标。方法 应用QTVI离线分析 10例前壁心梗病人及 2 0例正常对照者左室各节段长轴方向的心肌多普勒速度曲线 ,计算... 目的 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QTVI)分析正常人及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心肌收缩运动特征 ,探求评价心肌收缩功能的合理量化指标。方法 应用QTVI离线分析 10例前壁心梗病人及 2 0例正常对照者左室各节段长轴方向的心肌多普勒速度曲线 ,计算平均峰值收缩速度 (Vs)、收缩加速度 (a)、长轴收缩速度增加率 (Rvi)等反映收缩功能的参数。结果 正常人左室长轴a由基底段到心尖逐渐减低 ,心肌梗死时这一规律丧失 ,梗死区a显著减小 ;包含梗死区的室壁Rvi与非梗死区及正常人相应室壁Rvi对比显著增大或减小。结论 ①QTVI可全定量同步对比分析多室壁节段的运动。②a可直观反映心肌收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心肌梗死 收缩功能 左心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三平面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及实时三平面应变率成像技术评价尿毒症患者左室舒张功能 被引量:5
19
作者 姚文 郑慧 +4 位作者 帅秀芳 靳松 姚翀 王迪 李晓金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2-96,共5页
目的应用实时三平面(RT-3PE)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及实时三平面应变率(SRI)成像技术定量分析尿毒症患者左室舒张功能。方法收集30例尿毒症患者和33例健康志愿者的心尖四腔观RT-3PE图像。应用RT-3PE QTVI和RT-3PE SRI技术分别测量左心... 目的应用实时三平面(RT-3PE)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及实时三平面应变率(SRI)成像技术定量分析尿毒症患者左室舒张功能。方法收集30例尿毒症患者和33例健康志愿者的心尖四腔观RT-3PE图像。应用RT-3PE QTVI和RT-3PE SRI技术分别测量左心室各室壁基底段和中间段心肌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峰值速度(Ve、Va)及峰值应变率(SRe、SRa),计算Ve/Va和SRe/SRa,然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尿毒症组的Ve、SRe明显降低(P<0.05),Ve/Va、SRe/SRa显著降低(P<0.05),Va升高(P<0.05),而SRa变化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RT-3PE QTVI技术和RT-3PE SRI技术通过舒张期峰值速度、峰值应变率等指标能更加准确地评价尿毒症患者左室舒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应变率成像 左室舒张功能 尿毒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室纵向收缩功能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秀兰 邓又斌 +7 位作者 常青 杨好意 黎春雷 潘敏 毕小军 白姣 刘娅妮 刘红云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9期1131-1133,共3页
目的 明确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 (QTVI)评价肥厚型心肌病 (HCM )左室纵向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 应用QTVI离线分析 3 1例HCM病人和 2 0例正常对照组左室长轴方向各心肌节段的速度曲线 ,测量收缩峰值速度和峰值时间 ,计算同一水平不同... 目的 明确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 (QTVI)评价肥厚型心肌病 (HCM )左室纵向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 应用QTVI离线分析 3 1例HCM病人和 2 0例正常对照组左室长轴方向各心肌节段的速度曲线 ,测量收缩峰值速度和峰值时间 ,计算同一水平不同节段的平均峰值速度 (Vs)和峰值时间 (Ts)。结果 HCM组二尖瓣环、左室基底部、中部及近心尖部各水平Vs均降低 ,Ts均延长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极具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HCM病人尽管左室射血分数正常 ,但左室长轴方向各心肌节段收缩功能受损 ,QTVI能定量评价HCM患者左室纵向收缩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肥厚型心肌病 左室纵向收缩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