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竹林金针虫实时荧光定量PCR内参基因的筛选与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叶碧欢 陈友吾 +4 位作者 舒金平 张威 张亚波 李海波 宋其岩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44-651,共8页
【目的】筛选平沙绿僵菌Metarhizium pingshaense侵染条件下筛胸梳爪叩甲Melanotus cribricollis幼虫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为该竹林金针虫相关基因的表达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基于筛胸梳爪叩甲幼虫的转录组数据,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扩... 【目的】筛选平沙绿僵菌Metarhizium pingshaense侵染条件下筛胸梳爪叩甲Melanotus cribricollis幼虫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为该竹林金针虫相关基因的表达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基于筛胸梳爪叩甲幼虫的转录组数据,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特异性引物,分析相关性和扩增效率;利用GeNorm、NormFinder和BestKeeper软件评估筛选出6个候选内参基因(β-actin、GAPDH、α-tubulin、RPL13α、RPS3、RPS27a),并验证其表达稳定性。【结果】GeNorm分析结果显示:PRS27a和RPS3的表达最稳定,随后依次是α-tubulin、RPL13α、β-actin和GAPDH;最适合的内参基因数目为2。NormFinder分析结果显示:RPL13α的表达最稳定,随后依次是α-tubulin、RPS3、RPS27a、β-actin和GAPDH。BestKeeper分析结果显示:β-actin和GAPDH的P>0.5,不适合作为本试验条件下的内参基因。不同软件分析得出的候选内参排序存在一定差异。综合分析和表达稳定性验证表明PRS27a或RPS3是最佳内参基因,6个目的基因的表达水平变化趋势均基本一致。【结论】PRS27a和RPS3是研究平沙绿僵菌侵染的竹林金针虫相关基因表达的最佳内参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保护学 竹林金针虫 平沙绿僵菌 内参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34a在牙周膜细胞成骨向分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6
2
作者 程孟文 周毅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28-932,共5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34a在牙周膜细胞成骨向分化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人牙周膜细胞(hPDLCs),取第3~6代用于实验。首先,对hPDLCs进行成骨诱导液处理,在3、7、14d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miR-34a基因的表达变化。然后,构... 目的:探讨微小RNA-34a在牙周膜细胞成骨向分化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人牙周膜细胞(hPDLCs),取第3~6代用于实验。首先,对hPDLCs进行成骨诱导液处理,在3、7、14d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miR-34a基因的表达变化。然后,构建慢病毒载体pCDH-pre-miR-34a和pCDH,将慢病毒载体感染hPDLCs,构建pre-miR-34a过表达细胞模型(hPDLCs/34a)和空载体对照细胞模型(hPDLCs/pCDH),并诱导hPDLCs成骨分化3、7、14和21d。分析成骨标志基因碱性磷酸酶(ALP)、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骨钙素(OCN)及骨涎蛋白(BSP)表达变化,ALP活性及钙化结节形成的茜素红染色情况。结果:hPDLCs经成骨分化诱导后,miR-34a基因表达在第3天开始明显升高,并呈逐渐增高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hPDLCs/pCDH组相比,hPDLCs/34a组的ALP活性和茜素红染色均有明显减弱。qRT-PCR结果显示:hPDLCs/34a组的ALP表达量在成骨诱导7d时较hPDLCs/pCDH组降低(P<0.05);Runx2、OCN及BSP表达量的差异在各时间点基本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体外条件下,miR-34a抑制人牙周膜细胞成骨向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牙周膜细胞 成骨分化 微小RNA-34a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