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困境破解及框架构建 被引量:68
1
作者 王惠芳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1-76,共6页
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是内部控制评价和鉴定中最基础的问题,然而不仅目前的内部控制规范关于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存在制度空白,而且国内外均缺乏关于内部控制缺陷方面的系统研究。有鉴于此,本文首先从制度、理论以及操作三个层面对内控缺... 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是内部控制评价和鉴定中最基础的问题,然而不仅目前的内部控制规范关于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存在制度空白,而且国内外均缺乏关于内部控制缺陷方面的系统研究。有鉴于此,本文首先从制度、理论以及操作三个层面对内控缺陷认定困境进行了解析,指出内控缺陷认定困境主要表现在:内控缺陷的概念和分类缺乏明确界定,一般、重要及重大缺陷缺乏具体认定标准,有关制度规范缺乏细化指导规则等;其次从规范制定思路、概念界定、分类、认定标准等方面提出了破解思路;最后构建了内控缺陷认定的基本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控制缺陷 认定 重大缺陷 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市银行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董卉娜 朱志雄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7-62,共6页
本文以2010~2012年我国上市银行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为基础,研究发现,16家上市银行仅4家制定了详细的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16家银行三年累计认定内部控制缺陷29个,且都为非重大内部控制缺陷。目前上市银行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存在查找... 本文以2010~2012年我国上市银行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为基础,研究发现,16家上市银行仅4家制定了详细的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16家银行三年累计认定内部控制缺陷29个,且都为非重大内部控制缺陷。目前上市银行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存在查找范围不统一、认定标准不完善、认定数量和严重程度明显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监管部门应尽快制定适用于银行业的内部控制配套指51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参考标准体系,并加强内部控制专项检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市银行 内部控制缺陷 认定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部控制缺陷定量认定标准与内部控制审计定价 被引量:6
3
作者 张俊民 芦雅婷 傅绍正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6-103,共8页
基于信号揭示理论,本文以2012-2016年沪深A股单独披露内控审计费用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内控缺陷定量认定标准对内控审计定价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实证结果发现上市公司自由裁量的认定标准宽严程度与内控审计定价显著正相关,但与... 基于信号揭示理论,本文以2012-2016年沪深A股单独披露内控审计费用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内控缺陷定量认定标准对内控审计定价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实证结果发现上市公司自由裁量的认定标准宽严程度与内控审计定价显著正相关,但与反映内控审计投入的审计延迟无显著关系,这表明认定标准越严格,审计师通过收取风险溢价这一路径来降低风险,而非增加努力程度;审计师对严格的权益类认定标准更为敏感,良好的控制环境对认定标准宽严程度与内控审计定价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上述结论不仅为认定标准的经济后果研究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而且有助于理解认定标准对内控审计定价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陷定量认定标准 内部控制审计定价 信号揭示 内部控制审计延迟 风险溢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盈余管理和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披露——基于强制性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披露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5
4
作者 尹律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3-89,共7页
盈余管理是影响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披露的因素之一。学界已证明内部控制对于盈余管理发生作用,却没有深入研究盈余管理对于内部控制缺陷信息乃至缺陷认定标准披露的反作用。本文以沪深证券市场2013至2014年纳入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实施... 盈余管理是影响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披露的因素之一。学界已证明内部控制对于盈余管理发生作用,却没有深入研究盈余管理对于内部控制缺陷信息乃至缺陷认定标准披露的反作用。本文以沪深证券市场2013至2014年纳入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实施范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盈余管理对于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披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标准越不透明。该结论为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提供经验证据,为内部控制信息质量的完善和优化提供理论引导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控缺陷 认定标准 信息披露 盈余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溢出效应——基于新审计报告准则实施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13
5
作者 杨世鉴 甄玉晗 胡国强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8-128,共11页
揭示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在管理层信息披露行为中的经济后果,对评估新审计报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新审计报告准则分步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实证考察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溢出效应。基于熵平衡匹配样本研究发现,... 揭示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在管理层信息披露行为中的经济后果,对评估新审计报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新审计报告准则分步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实证考察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溢出效应。基于熵平衡匹配样本研究发现,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要求实施后,公司更可能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作用机制检验发现,这一影响主要通过信息环境改善增强外部监督,以及审计师审计投入增加促使管理层如实披露并及时修复来实现。研究还发现,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这一正向溢出效应主要集中在非“四大”和具有行业专长的审计师以及管理层隐瞒动机较强的公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审计报告准则 关键审计事项 信息披露 内部控制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O防御与内控缺陷认定标准 被引量:10
6
作者 施赟 胡为民 +1 位作者 陈颖 舒伟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8-108,共11页
内控缺陷认定标准是评价和衡量内部控制质量的核心依据。通过手工搜集的2014-2018年A股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内控缺陷认定标准数据,本文探讨了CEO防御对内控缺陷认定标准制定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CEO防御程度越高,企业越倾向于制定宽松的... 内控缺陷认定标准是评价和衡量内部控制质量的核心依据。通过手工搜集的2014-2018年A股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内控缺陷认定标准数据,本文探讨了CEO防御对内控缺陷认定标准制定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CEO防御程度越高,企业越倾向于制定宽松的内控缺陷认定标准,更偏好采用以资产负债表项目为基准的认定标准。进一步研究发现,较为分散的股权结构或是由内部董事主导的董事会会增强CEO防御对内控缺陷认定标准选择的影响,而审计师行业专长和行业市场竞争则会削弱二者的关系。在CEO防御影响内控重大或重要缺陷的认定过程中,认定标准具有部分中介效应。本文基于CEO防御视角研究内控缺陷认定标准,对认识CEO在企业内部控制行为中的作用及提升企业内部控制实施效果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O防御 内控缺陷认定标准 内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部控制缺陷整改后企业高管腐败程度降低了吗?——基于高管隐性和显性腐败双重视角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池国华 朱俊卿 +1 位作者 郭芮佳 邹威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9-87,共9页
以内部控制缺陷的动态整改为切入点,以2007-2017年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内部控制缺陷发生整改和整改及时性对高管隐性和显性腐败的影响,并区分缺陷认定标准严格程度与缺陷异质性做了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相比未整改公司,整改公... 以内部控制缺陷的动态整改为切入点,以2007-2017年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内部控制缺陷发生整改和整改及时性对高管隐性和显性腐败的影响,并区分缺陷认定标准严格程度与缺陷异质性做了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相比未整改公司,整改公司的高管隐性腐败程度更低,但显性腐败程度短期内没有明显变化;整改所耗时间越长,隐性腐败程度增长越快,显性腐败的发生概率越高;仅在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较为宽松以及存在公司层面内控缺陷的样本中,内控缺陷整改前后,高管腐败程度才有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控制缺陷整改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 内部控制缺陷异质性 隐性腐败 显性腐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董事会职能、内部控制缺陷定量认定标准与内部控制审计费用 被引量:5
8
作者 芦雅婷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0-38,共9页
以2012—2016年沪深A股单独披露内部控制审计费用的公司为研究对象,从董事会监督和咨询职能以及董事会对内部控制缺陷定量认定标准的自由裁量角度分析内部控制审计费用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董事会监督职能、内部控制缺陷定量认定... 以2012—2016年沪深A股单独披露内部控制审计费用的公司为研究对象,从董事会监督和咨询职能以及董事会对内部控制缺陷定量认定标准的自由裁量角度分析内部控制审计费用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董事会监督职能、内部控制缺陷定量认定标准与内部控制审计费用显著正相关;董事会咨询职能与内部控制审计费用显著负相关;内部控制缺陷定量认定标准在董事会监督职能对内部控制审计费用的影响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在董事会咨询职能对内部控制审计费用的影响中具有调节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控制审计费用 董事会 监督职能 咨询职能 缺陷定量认定标准 公司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