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开发的河流相储层沉积微相精细描述技术——以林樊家油田LZ9块馆陶组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朱孟高 杨兆刚 +4 位作者 陈雷 吕维刚 钱水华 焦海燕 冷彦云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9-48,共10页
利用测井相定量识别技术,在快速、高效识别单井沉积微相的基础上,对林樊家油田LZ9块馆陶组进行覆盖全区的连井沉积微相对比,结合古地貌、地震属性以及油水关系平面分布特征,多参数耦合分析,精细刻画馆陶组4砂组6(Ng4^(6))小层沉积微相... 利用测井相定量识别技术,在快速、高效识别单井沉积微相的基础上,对林樊家油田LZ9块馆陶组进行覆盖全区的连井沉积微相对比,结合古地貌、地震属性以及油水关系平面分布特征,多参数耦合分析,精细刻画馆陶组4砂组6(Ng4^(6))小层沉积微相砂体边界。结果表明:LZ9块馆陶组为河流相沉积,主要发育河道、天然堤、决口扇和泛滥平原沉积微相。Ng4^(6)小层发育NW—SE向河道,河道砂体全区广泛发育,呈条带状展布,延伸远(3~5 km),宽度大(>600 m);天然堤呈窄条带状或豆荚状发育于河道两侧,呈断续分布,宽度一般小于100 m;河道砂体连通性较好,注采收效大;天然堤储层横向连通性差,注采收效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开发 高密度井网 河流相 测井相定量识别技术 平面相识别技术 林樊家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成岩和测井参数定量评价的成岩相划分——以鄂尔多斯盆地薛岔地区长6储集层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高辉 苏婕 +2 位作者 孙卫 李天太 杨玲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38-1246,共9页
为探讨成岩相的定量划分与识别方法,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压汞和测井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薛岔地区长6储集层进行了成岩作用强度参数定量评价和成岩相测井识别。结果表明,长6储集层经历了中等-强压实作用、弱-中等胶结作... 为探讨成岩相的定量划分与识别方法,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压汞和测井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薛岔地区长6储集层进行了成岩作用强度参数定量评价和成岩相测井识别。结果表明,长6储集层经历了中等-强压实作用、弱-中等胶结作用、弱-中等溶解作用。根据成岩作用强度、胶结物类型、孔隙类型及其发育程度,划分出5种成岩相,不同成岩相的自然伽马、声波时差和电阻率测井响应差异大。成岩相与沉积微相表现出良好的对应关系,分布于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中等压实绿泥石胶结-粒间孔相,孔隙发育程度高,物性好,排驱压力低、大孔喉含量高,是最有利的成岩相;中等压实伊利石胶结-溶蚀孔相和中等压实硅质胶结相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划分 成岩相 测井识别 成岩作用 超低渗透砂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大北地区巴什基奇克组成岩相测井识别 被引量:7
3
作者 杨宁 王贵文 +3 位作者 李潮流 信毅 于峰丹 年涛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8-24,共7页
依据成岩序列和成岩阶段划分原理,结合储层岩心观察、铸体薄片、阴极发光,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资料,对塔里木盆地大北地区巴什基奇克组成岩相定量划分及测井表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塔里木盆地大北地区巴什基奇克组划分为强压实相、... 依据成岩序列和成岩阶段划分原理,结合储层岩心观察、铸体薄片、阴极发光,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资料,对塔里木盆地大北地区巴什基奇克组成岩相定量划分及测井表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塔里木盆地大北地区巴什基奇克组划分为强压实相、不稳定组分溶蚀相、钙质胶结相、构造裂缝相4种成岩相类型;将综合成岩系数作为成岩相表征的参数,相比前人的研究方法能够很好地解决成岩相定量划分的问题;综合成岩系数的测井资料计算可以实现测井资料模块化处理定量识别成岩相;提出的成岩相识别新方法与岩心分析资料形成良好的印证,方法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北气田 成岩相 综合成岩系数 定量表征 测井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