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局叶型扭转角误差对轴流压气机性能影响的不确定性量化分析方法
1
作者 翟益琛 楚武利 +2 位作者 刘铠烨 莫喻钦 申轶豪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0-123,共14页
为了研究全局叶型扭转角误差对跨声速压气机叶片性能参数及流场结构的影响,以Rotor37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不确定性量化流程及方法。首先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几何不确定性三维降阶模型,然后基于非嵌入式混沌多项式中三维正态分布变... 为了研究全局叶型扭转角误差对跨声速压气机叶片性能参数及流场结构的影响,以Rotor37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不确定性量化流程及方法。首先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几何不确定性三维降阶模型,然后基于非嵌入式混沌多项式中三维正态分布变量的选取方法,用数值方法求解需求样本点上的全三维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方程以构建非嵌入式混沌多项式,借以评估大样本量下的性能响应,结果显示性能参数的统计结果服从正态分布,其平均水平不受影响,但存在约1%的波动。利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得到影响流场的关键展向截面位置,结果表明效率与70%~100%叶高范围内的扭转角误差负相关性最强,加工时应着重提高此区域的加工精度。通过分析统计学意义下流场的波动情况和具有极端效率叶型的流场特征以探究扭转角误差对性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在间隙泄漏流与激波位置处的流场波动程度最剧烈,扭转角误差通过影响激波位置与泄漏流强度从而影响二者的相互干扰作用,继而影响下游的堵塞程度,最终对效率产生影响。由此可见,全局扭转角误差对叶片性能及流场的影响已不容忽视,在稳健性设计中应根据流场特征着重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声速压气机叶片 扭转角误差 主成分分析 非嵌入式混沌多项式 不确定性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指标成分定量结合化学计量法综合评价新疆主要核桃仁品种品质及加工适宜性
2
作者 韩蓉 牛逍瞳 +5 位作者 王莹 孟新涛 许铭强 张健 张婷 马燕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321-331,I0010-I0012,共14页
为探究新疆主要核桃仁品种的品质差异和加工适宜性,主要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气质联用色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和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定量分析不同核桃仁品种的理化、营养成分及挥发性化合物等多维品质指标,并结合主... 为探究新疆主要核桃仁品种的品质差异和加工适宜性,主要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气质联用色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和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定量分析不同核桃仁品种的理化、营养成分及挥发性化合物等多维品质指标,并结合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等化学计量法识别不同核桃仁品种中的挥发性特征组分、综合评价其品质及加工适宜性。结果表明,不同核桃仁品种品质差异显著。其中‘温185’核桃仁的粗脂肪(63.90 g/100 g)和总膳食纤维(34.10 g/100 g)含量最高,适宜加工功能性油脂或高膳食纤维产品;‘温81’核桃仁的蛋白质(18.78 g/100 g)最高,可加工核桃蛋白饮品;‘新新2’核桃仁整体表现出较好的表观品质,适宜鲜食或加工即食休闲产品;‘新早丰’核桃仁总酚(0.25 g/100 g)和铁还原/抗氧化能力(2311.62μmol Trolox/mL)最高,‘新萃丰’核桃仁的总黄酮含量(0.55 g/100 g)和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率(78.77%)最高,均可鲜食或加工营养功能型产品。6个品种核桃仁中共鉴定出挥发性物质45种,其中‘扎343’核桃仁的挥发性物质含量较高,适宜作为风味食品加工辅料。‘扎343’核桃仁的综合得分最高(1.623分),适宜鲜食或全营养产品的综合开发。研究为发挥新疆核桃品种的资源优势,建立新疆不同核桃仁的优质营养组分及加工适宜评价体系,明确加工产品精准定位,提升核桃产品利用价值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核桃仁品种 多指标成分定量 化学计量法 品质分析 加工适宜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麻不同发育阶段7种有效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及质量差异标志物确认 被引量:4
3
作者 朱锦峰 刘博 +7 位作者 徐倩 孟子渊 戴欣怡 买韫麒 闫潇艺 王美娜 李健 刘越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7-203,I0035,共8页
目的研究天麻在发育过程中有效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为科学评价与合理利用天麻资源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对乌天麻(Gastrodia elata Blume f.glauca S.Chow)种子、原球... 目的研究天麻在发育过程中有效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为科学评价与合理利用天麻资源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对乌天麻(Gastrodia elata Blume f.glauca S.Chow)种子、原球茎、米麻、白麻、箭麻等5个不同发育阶段天麻中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对羟基苯甲醛、巴利森苷A、巴利森苷B、巴利森苷C、巴利森苷E等7种活性成分同时进行测定,并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等化学模式识别方法对影响天麻不同发育阶段的差异标志物进行了预测,对天麻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主要化学信息进行动态监测。结果5个发育阶段中,米麻阶段7种有效成分的总含量最高。天麻素、巴利森苷A、巴利森苷B、巴利森苷E在米麻时期含量最高,对羟基苯甲醇和巴利森苷C在原球茎时期含量最高,对羟基苯甲醛的含量在白麻时期含量最高。PCA分析将不同采收时期的31批天麻样品聚类成5类,能有效区分5个不同的发育阶段;使用OPLS-DA确定巴利森苷A、对羟基苯甲醇和巴利森苷E是影响天麻品质和发育的3个主要差异标志物。结论建立的HPLC结合化学模式识别的方法稳定、可靠,可以更全面地为进一步探讨天麻药材的质量控制和成分积累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 发育阶段 多成分定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 质量差异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险理论的电力系统元件风险评估 被引量:39
4
作者 张毅明 张忠会 +2 位作者 姚峰 何乐彰 许威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73-78,共6页
提出了基于风险理论的电力系统元件风险评估办法。以风险理论为基础,综合考虑元件停运概率和元件停运可能对系统造成的影响,通过过电压风险、低电压风险、线路过载风险、变压器过载风险、失负荷风险五类风险指标对电力系统元件风险进行&... 提出了基于风险理论的电力系统元件风险评估办法。以风险理论为基础,综合考虑元件停运概率和元件停运可能对系统造成的影响,通过过电压风险、低电压风险、线路过载风险、变压器过载风险、失负荷风险五类风险指标对电力系统元件风险进行"分诊",应用3标度层次分析法得出元件综合风险,并进一步应用ALARP原则对综合风险量化分级。通过IEEE RTS-79系统验证了基于风险理论的电力系统元件风险评估办法是可行的,它能确定系统各元件所处的风险水平及在系统中的重要度,为电力系统运行维护人员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件 风险理论 层次分析法 风险量化 ALARP原则 分级 重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岩性Mask R-CNN智能识别方法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雷明锋 张运波 +5 位作者 王卫东 雷乃金 曾灿 肖勇卓 黄娟 龚琛杰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372-3382,共11页
岩性是决定岩石强度的主要因素,对隧道围岩分级等工程岩体分级至关重要,而岩性判定的关键为矿物成分的鉴定和含量的统计。目前,关于岩性判定多以专业人员镜下鉴定为主,严重依赖于操作人员的经验且无法准确统计出岩石各成分的含量。在对... 岩性是决定岩石强度的主要因素,对隧道围岩分级等工程岩体分级至关重要,而岩性判定的关键为矿物成分的鉴定和含量的统计。目前,关于岩性判定多以专业人员镜下鉴定为主,严重依赖于操作人员的经验且无法准确统计出岩石各成分的含量。在对比分析当前盛行的几种目标检测算法适用性的基础上,优选Mask R-CNN模型并进行针对性改进,提出一种岩石薄片矿物识别与含量量化统计的智能检测方法,并基于采集获得的85块花岗岩薄片共850张原始图像开展模型深度学习训练、实例识别实验和模型参数优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Mask R-CNN模型可从像素级别识别出目标物轮廓,并基于像素占比分析实现各矿物成分含量的量化统计,在95%置信度下含量识别误差率仅为6.9%,相对于现有方法具有优越性和可靠性;实际工作中,采用该方法进行岩性智能识别时,IOU阈值设置在50%~70%之间;识别样本取3~5个为1组,并将其平均值作为识别的最终结果可保证智能识别结果的可靠性。该方法可为诸如隧道围岩分级等工作中的岩性智能化判定提供一种有效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判定 矿物识别 组分量化 实例分割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析油全二维气相色谱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王汇彤 张水昌 +3 位作者 翁娜 李伟 秦胜飞 马文玲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3-128,共6页
用全二维气相色谱对四川盆地22个凝析油样品进行族组分和化合物定性、定量分析。凝析油中各化合物得到很好的分离,有效消除了常规色谱分析时的共馏峰干扰,在nC3—nC8色谱段有效定性出67个化合物,比常规的色谱轻烃分析结果多13个化合物;... 用全二维气相色谱对四川盆地22个凝析油样品进行族组分和化合物定性、定量分析。凝析油中各化合物得到很好的分离,有效消除了常规色谱分析时的共馏峰干扰,在nC3—nC8色谱段有效定性出67个化合物,比常规的色谱轻烃分析结果多13个化合物;在全二维图谱上可把凝析油中的各类化合物根据其结构特征分成12类组分。与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联用,过去在色谱上无法定量分析的异构烃烃、烷基环戊烷、烷基环己烷、其他单环烷烃、非甾萜类的多环烷烃、烷基苯、多环芳烃等系列化合物被同时检测,解决了凝析油族组分难以定量的问题。12类组分、180多种主要化合物的定量分析数据可为凝析油的成熟度判识、油源对比等油气地球化学研究提供有效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二维气相色谱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飞行时间质谱 凝析油 族组分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动力学有限元模型确认方法研究 被引量:32
7
作者 郭勤涛 张令弥 《应用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72-578,共7页
随着结构动力学求解问题的复杂化,有限元分析方法越来越起着关键作用。由于许多结构系统本身存在不确定性因素,试验数据存在随机误差,而计算的三类误差也会包含着不确定性误差,如何用有限的试验来修正和检验计算模型,最后得到具有一定... 随着结构动力学求解问题的复杂化,有限元分析方法越来越起着关键作用。由于许多结构系统本身存在不确定性因素,试验数据存在随机误差,而计算的三类误差也会包含着不确定性误差,如何用有限的试验来修正和检验计算模型,最后得到具有一定置信度的有限元模型,即模型确认,在工程领域越来越得到关注。在与模型修正比较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模型确认的主要研究内容,并结合两个应用实例,讨论模型确认的总体思路与实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法 模型确认 模型修正 不确定性分析 主分量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性工学在护理床护栏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周志勇 程建新 张新月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8-100,142,共4页
目的进行感性工学在护理床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方法运用语意差分法将用户对护理床的感性意象从形、色和质3个方面分解量化,建立由10对意象形容词及10个样本图片组成的语意空间。使用里特量七级语意差分问卷进行调查,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 目的进行感性工学在护理床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方法运用语意差分法将用户对护理床的感性意象从形、色和质3个方面分解量化,建立由10对意象形容词及10个样本图片组成的语意空间。使用里特量七级语意差分问卷进行调查,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降维。以护理床护栏为例,使用数量化理论I建立感性意象和设计元素之间的映射关系,指导新产品开发。结论依据感性工学理论设计的新护栏较好地匹配了用户需求,感性工学的应用可以为护理床的设计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有助于企业和设计师确定产品开发方向,具有一定的实用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床 外观设计 感性工学 语意差分法 主成分分析 数量化理论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递归分析的振动信号非平稳性评价 被引量:9
9
作者 杨栋 任伟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9-43,共5页
采用了相空间重构算法将工程结构振动信号扩展到高维相空间中,研究时间序列在高维空间中临近点的分布规律和运动特点,并用递归图及递归量化分析算法研究了信号含噪量和非平稳性;结合主成分分析,以高斯白噪声为评价基准,提出了采用递归... 采用了相空间重构算法将工程结构振动信号扩展到高维相空间中,研究时间序列在高维空间中临近点的分布规律和运动特点,并用递归图及递归量化分析算法研究了信号含噪量和非平稳性;结合主成分分析,以高斯白噪声为评价基准,提出了采用递归量化指标样本第一主成分之间的相关系数作为信号非平稳性评价指标。通过对数值模拟信号及某拱桥吊索实测振动信号分析表明,基于递归分析的振动信号评估方法能快速直观的辨别出信号的平稳性,所提出的非平稳性评价指标可有效评价信号平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空间 递归图 递归量化分析 主成分分析 非平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雅鲁藏布江径流水源组成解析 被引量:21
10
作者 田富强 徐冉 +2 位作者 南熠 李琨彪 贺志华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24-336,共13页
为开展河川径流的水源解析,构建过程描述和本构参数两方面均有较强物理性的分布式水文模型。以雅鲁藏布江为对象,利用水文分区曲线对降雨、融雪和融冰等不同水源主导的流量过程进行划分,以划分的流量过程线子集对相应水文过程参数进行... 为开展河川径流的水源解析,构建过程描述和本构参数两方面均有较强物理性的分布式水文模型。以雅鲁藏布江为对象,利用水文分区曲线对降雨、融雪和融冰等不同水源主导的流量过程进行划分,以划分的流量过程线子集对相应水文过程参数进行分步率定,提高了水文模型参数的物理性,以此构建了雅鲁藏布江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及参数集,内部多个水文站点和流域雪水当量的验证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性能。基于模型解析了2001-2015年间雅鲁藏布江的径流水源组成,降雨、融雪、融冰水源对总径流量贡献的比例分别为66%、20%和14%。本文方法对高山寒区径流的水源解析有普遍意义,结果对理解气候变化下雅鲁藏布江径流变化趋势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水文模型 水源组成解析 水文分区曲线 雅鲁藏布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流域水文模拟与径流水源解析——以雅鲁藏布江帕隆藏布上游流域为例 被引量:8
11
作者 班春广 徐宗学 +3 位作者 左德鹏 李鹏 王静 达瓦次仁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5-93,共9页
为深入研究高寒流域河川径流的水源解析,选取雅鲁藏布江帕隆藏布上游流域为研究区,采用月流量、遥感积雪面积数据、实测冰川径流数据等多目标率定方法,改进单一依靠流量数据率定模型的方法,基于SPHY(Spatial Processes in Hydrology)水... 为深入研究高寒流域河川径流的水源解析,选取雅鲁藏布江帕隆藏布上游流域为研究区,采用月流量、遥感积雪面积数据、实测冰川径流数据等多目标率定方法,改进单一依靠流量数据率定模型的方法,基于SPHY(Spatial Processes in Hydrology)水文模型开展水文模拟及径流组分研究,提高了总体建模质量.结果表明:在率定期和验证期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分别为0.95和0.94,模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降雨径流、融雪径流、冰川径流和基流作为径流来源,占总径流的比例分别为10%、25%、45%和20%,冰川径流和融雪径流是最重要的补给来源.月尺度上,冰川径流在7-8月占比最大,融雪径流在4-6月占比最大,降雨径流在各月占比最小.冰川径流占比最高,短期内可提供更多水资源保障社会经济发展,长期而言冰川径流将逐渐减少,造成水资源短缺.因此,当地需提高应对径流变化潜在风险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模拟 径流水源解析 SPHY水文模型 雅鲁藏布江 帕隆藏布上游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榆活性组分指纹图谱建立及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韩康 李天娇 +2 位作者 包永睿 王帅 孟宪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154-157,224,共5页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UPLC)建立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活性组分指纹图谱及没食子酸、儿茶素、阿魏酸3种成分含量测定方法,为地榆活性组分质量控制方法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Agilent Poroshell 120 C色谱柱(2.7μm,4.6×100...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UPLC)建立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活性组分指纹图谱及没食子酸、儿茶素、阿魏酸3种成分含量测定方法,为地榆活性组分质量控制方法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Agilent Poroshell 120 C色谱柱(2.7μm,4.6×100 mm),以1‰甲酸水-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10nm,建立不同产地地榆活性组分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130723版本)进行相似度分析,同时测定了不同产地地榆活性组分中3种成分的含量。结果地榆活性组分指纹图谱中共标定了15个共有色谱峰,并指认出其中3种色谱峰,相似度评价结果显示8种不同产地地榆活性组分化学成分相似度较好,均在0.94以上;指标性成分含量测定结果显示,3种成分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精密度、重现性良好,样品20 h内稳定,加样回收率在95%~105%之间。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指纹图谱结合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稳定,可为地榆活性成分的质量控制及新药开发提供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榆 活性组分 指纹图谱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线性定量指纹法评价退热解毒注射液融合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章越 兰丽丽 +1 位作者 巩丹丹 孙国祥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9-85,共7页
该研究引入综合线性定性相似度Sl、综合线性定量相似度Pl%和指纹变异系数α3个参数建立了1种新颖的综合线性指纹图谱评价方法,从定性定量的角度全面评价了中药的整体质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二极管阵列(HPLC/DAD)采集了退热解毒注射液样... 该研究引入综合线性定性相似度Sl、综合线性定量相似度Pl%和指纹变异系数α3个参数建立了1种新颖的综合线性指纹图谱评价方法,从定性定量的角度全面评价了中药的整体质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二极管阵列(HPLC/DAD)采集了退热解毒注射液样品在210、254、265、330、360 nm波长下的指纹图谱并进行数据融合,同时定量分析了绿原酸、连翘酯苷A、丹皮酚和柴胡皂苷D 4个指标成分。通过综合线性指纹法鉴定样品质量。结果显示,10批注射液样品被分成5个等级,10批中间体样品被分成4个等级。此外,4个指标成分的定量分析结果与融合指纹图谱的定量相似度Pl%具有高度相关性,表明综合线性定量指纹法具有代替标准物质用于样品定量分析的潜力。该方法为中药整体质量控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线性指纹法 退热解毒注射液 多指标定量 多波长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RS技术结合PLS模型定量检测牛奶中二元污染物 被引量:1
14
作者 崔月娴 朱利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49-54,共6页
为实现牛奶等复杂体系下多元污染物的快速定量检测,提出了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光谱技术结合偏最小二乘(PLS)回归模型的定量分析方案。SERS的高灵敏性和丰富的指纹信息有利于多元分析物的检测和识别,但多元分析物在金属纳米颗粒上的... 为实现牛奶等复杂体系下多元污染物的快速定量检测,提出了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光谱技术结合偏最小二乘(PLS)回归模型的定量分析方案。SERS的高灵敏性和丰富的指纹信息有利于多元分析物的检测和识别,但多元分析物在金属纳米颗粒上的竞争吸附导致的光谱强度改变使准确定量成为困难。以存在竞争吸附条件下获得的多组混合光谱数据作为训练集建立PLS模型,极大地提高了真实体系下多元分析物浓度的预测准确度。基于上述方法,进行了牛奶中噻菌灵(TBZ)和环丙沙星(CIP)残留的检测,预测结果中TBZ和CIP浓度的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722和0.9719,测试集均方误差(RMSEP)分别为4.0592 mg/L和0.4032 mg/L。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复杂体系多元检测应用中具有可行性。结合便携式拉曼光谱仪,该方案有望在食品安全等领域现场快速检测中得到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偏最小二乘法 双组分定量 竞争吸附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非线性用户交互影响下谐波责任量化方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常潇 张世锋 王金浩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5-101,共7页
现代电力系统呈现出多元非线性用户交互影响的特性,使得背景谐波波动加剧。加之新型电力电子设备的广泛接入使各谐波源之间的谐波发射特性具有一定的关联性,谐波责任量化问题的求解迎来新的挑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稀疏分量法的谐波责... 现代电力系统呈现出多元非线性用户交互影响的特性,使得背景谐波波动加剧。加之新型电力电子设备的广泛接入使各谐波源之间的谐波发射特性具有一定的关联性,谐波责任量化问题的求解迎来新的挑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稀疏分量法的谐波责任量化方法,通过小波包变换生成稀疏字典,将其同时作用于源信号与观测信号以使源信号稀疏化,并使测得谐波电压电流信号呈现线性聚类特性。利用聚类直线斜率可计算谐波阻抗,进而量化谐波责任。该方法在背景谐波波动剧烈且各谐波源不再独立的情况下,仍具有较高的计算准确度。系统侧谐波阻抗计算误差可被控制在±10%之内,满足工程应用需求。仿真分析与实际工程案例验证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用户交互影响 谐波责任量化 谐波阻抗 稀疏分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中C_6^+组成分析不同定量方式对计算烃露点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曾文平 蒲长胜 +3 位作者 王晓琴 张镨 王伟杰 何飞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0-85,91,共7页
由天然气组成数据计算烃露点是获取烃露点的一种重要的检测方法,天然气组成分析已有相关方法标准,但对于C_6^+组成分析有不同的定量和数据处理方式。概述了计算烃露点的主要影响因素,重点分析了C_6^+延伸组成分析不同定量方式对计算烃... 由天然气组成数据计算烃露点是获取烃露点的一种重要的检测方法,天然气组成分析已有相关方法标准,但对于C_6^+组成分析有不同的定量和数据处理方式。概述了计算烃露点的主要影响因素,重点分析了C_6^+延伸组成分析不同定量方式对计算烃露点结果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了两个实际天然气样品,根据不同的定量方法和数据处理方式获得的C_6^+延伸组成数据预测了天然气的烃露点。结果表明,对于C_6^+延伸组成的分析,C_6~C_(16)按碳数归类,其中苯、甲苯、环己烷和甲基环己烷等组分单独定量时,由此获得完整天然气组成数据计算的烃露点和直接测定烃露点平均偏差在3℃以内,初步验证了计算法和直接测定法获得的烃露点结果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6延伸组成 架桥定量 碳数归类 烃露点 特殊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数字仪表视觉设计要素的感性工学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宁宁 冯晨 +1 位作者 纪俐 任宏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5期14976-14981,共6页
在感性工学理论框架下,研究汽车数字仪表视觉设计要素与用户情感认知的关系。通过聚类分析法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汽车数字仪表样本和感性意象词汇,运用语义差分法对样本数据的感性意象进行分析评价。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降维,用少数变量表示... 在感性工学理论框架下,研究汽车数字仪表视觉设计要素与用户情感认知的关系。通过聚类分析法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汽车数字仪表样本和感性意象词汇,运用语义差分法对样本数据的感性意象进行分析评价。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降维,用少数变量表示总体变量数据信息。提炼出汽车数字仪表的视觉设计元素,构建感性意向空间。应用数量化理论一构建汽车数字仪表视觉设计要素与用户感性意象特征关系的预测模型,量化了感性诉求与汽车数字仪表的关系。在汽车数字仪表视觉设计过程中运用该模型,可有效提高汽车数字仪表视觉设计的科学性和客观性,为汽车数字仪表视觉界面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性工学 主成分分析 数量化理论I 汽车数字仪表 视觉设计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磁共振氢谱-PCA-SVM回归法用于稀奶油中植脂奶油掺假定量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玮 杨红梅 +2 位作者 王浩 贾婧怡 刘琪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8-42,114,共6页
基于核磁共振氢谱-PCA-SVM回归方法,建立稀奶油中掺假植脂奶油的快速定量方法。核磁共振氢谱数据经分段积分、归一化等数据预处理后,利用PCA进行数据降维,采用交叉验证的方法对SVM中的参数进行优化,然后使用最优参数建立稀奶油中掺假植... 基于核磁共振氢谱-PCA-SVM回归方法,建立稀奶油中掺假植脂奶油的快速定量方法。核磁共振氢谱数据经分段积分、归一化等数据预处理后,利用PCA进行数据降维,采用交叉验证的方法对SVM中的参数进行优化,然后使用最优参数建立稀奶油中掺假植脂奶油比例的定量校准模型。将校正结果与PLS和SVM算法比较,并将所建立的3个模型用于测试集样本的预测。结果表明:基于PCA-SVM算法定量模型的RMSECV为3. 69,RMSEP为5. 87,训练集和测试集的R2分别为0. 987 5和0. 974 3,模型的稳定性、准确性以及模型的预测能力均优于PLS、SVM算法,且运行速度明显快于SVM算法。研究所建立的PCA-SVM模型表现出较好的模型稳定性和预测精度,结合核磁共振氢谱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稀奶油中掺假植脂奶油含量,为规范市场上奶油蛋糕等烘焙制品的质量监管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氢谱(1H NMR) 主成分分析 支持向量机 稀奶油 植脂奶油 掺假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牵引供电系统负序电压责任量化方法
19
作者 栗铭婉 王超 +3 位作者 李欣蔚 徐凯 马雷 王睿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65-69,共5页
电网侧负序电流波动为牵引供电系统的负序电压责任量化带来挑战。提出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负序电压责任量化方法,首先,采用诺顿电路构建等值模型。其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求取观测信号的协方差矩阵及该矩阵的特征向量。进而,通过特... 电网侧负序电流波动为牵引供电系统的负序电压责任量化带来挑战。提出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负序电压责任量化方法,首先,采用诺顿电路构建等值模型。其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求取观测信号的协方差矩阵及该矩阵的特征向量。进而,通过特征向量的斜率计算电网侧负序阻抗,并量化负序电压责任。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电网侧负序电流波动的复杂工况下,可将负序电压责任量化误差控制在±10%之内,满足实际工程应用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供电系统 负序电压责任量化 负序阻抗 主成分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的特征图谱和多成分定量分析法的菟丝子质量评价
20
作者 解利东 孙向明 +5 位作者 胡扬 徐蓓蕾 武建平 辛科颖 梁硕 李文兰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25年第8期914-922,共9页
将菟丝子样品粉碎,用75%(体积分数)乙醇溶液提取,AB-8型大孔树脂纯化、80%(体积分数)甲醇溶液稀释,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HPLC)结合相似度评价系统建立10个不同产地菟丝子拟雌激素作用有效部位群的特征图谱以及共有关键活性成分的定性... 将菟丝子样品粉碎,用75%(体积分数)乙醇溶液提取,AB-8型大孔树脂纯化、80%(体积分数)甲醇溶液稀释,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HPLC)结合相似度评价系统建立10个不同产地菟丝子拟雌激素作用有效部位群的特征图谱以及共有关键活性成分的定性定量方法。利用SPSS 19.0和Origin 2017软件对共有关键活性成分峰面积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筛选质量评价指标成分。结果显示:通过10个样品的特征图谱共标定出8个共有特征峰,通过与对照品比对,确定为菟丝子中具有拟雌激素作用的关键活性成分金丝桃苷、异槲皮苷、紫云英苷、槲皮苷、槲皮素、芹菜素、山柰酚、异鼠李素。这些成分相对保留时间(相对于槲皮素)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0)均小于1.0%,说明不同产地样品中的活性成分具有较好的一致性。8个成分的质量浓度均在一定范围内与其对应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001 0~0.003 0 g·L^(-1),测定值的RSD(n=6)均小于4.0%,加标回收率为94.1%~98.9%。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10个产地菟丝子样品可划分为5类,金丝桃苷、异槲皮苷、紫云英苷、槲皮苷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99.274 74%,基本可以全面表征菟丝子药材信息,可以作为药材质量评价指标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菟丝子 特征图谱 多成分定量 质量评价 拟雌激素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