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二次分解、LSTM-ELM和误差修正的空气质量指数预测模型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建国 秦远 周路明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2-334,共13页
精准预测空气质量指数(Air Quality Index,AQI)对于制定有效的空气污染治理策略至关重要。为了进一步提升AQI的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新的预测模型,并结合了二次分解(Secondary Decomposition,SD)、优化算法、双尺度预测和误差修正的方法... 精准预测空气质量指数(Air Quality Index,AQI)对于制定有效的空气污染治理策略至关重要。为了进一步提升AQI的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新的预测模型,并结合了二次分解(Secondary Decomposition,SD)、优化算法、双尺度预测和误差修正的方法。首先,采用改良的自适应白噪声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Improved 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Noise,ICEEMDAN)和样本熵(Sample Entropy,SE)对原始AQI序列进行分解并重构,获得高频、中频和低频3个频率分量。其次,利用经过北方苍鹰算法(Northern Goshawk Optimization,NGO)优化的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对高频分量进行二次分解,进一步降低其复杂度。再次,引入向量加权平均算法(Weighed Mean of Vectors Algorithm,INFO)对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和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的关键参数进行优化,同时利用INFO-LSTM预测高频分量分解后的子序列,进而利用INFO-ELM分别预测中、低频分量,并将所得预测结果进行线性叠加。最后,利用NGO-VMD和INFO-ELM对误差序列进行分解和预测,并对初次预测结果进行修正,得到最终的AQI预测值。研究选取北京、上海和成都3个典型城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并对比了7个对照试验,发现基于二次分解、LSTM-ELM和误差修正的模型具有最高的预测精度。该模型可为治理空气污染提供理论和技术上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空气质量指数预测 二次分解 长短期记忆网络 极限学习机 向量加权平均算法 误差修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注意力机制的改进自校准图像增强算法及其在海上低照度场景的应用
2
作者 苏丽 崔世豪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9-348,共10页
[目的]为解决现有海上低照度图像增强算法存在的亮度提升不足、清晰度低、色彩失真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自校准光照(SCI)学习的海上低照度图像增强算法。[方法]在自校准光照学习算法基础上,通过引入注意力机制对低照度图像中光照不... [目的]为解决现有海上低照度图像增强算法存在的亮度提升不足、清晰度低、色彩失真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自校准光照(SCI)学习的海上低照度图像增强算法。[方法]在自校准光照学习算法基础上,通过引入注意力机制对低照度图像中光照不均匀区域进行不同程度的增强;构建照明调整模块对光照学习过程的中间输出进行二次开发;引入去噪模块改进黑暗区域的噪声会随着亮度的增强而放大的问题;将批量归一化(BN)改变为批量通道归一化(BCN),该归一化方式利用通道和批次维度,自适应地组合归一化输出。通过主客观两方面进行图像质量评价。[结果]3个测试集的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不仅提高了图像亮度,并且增强结果的色彩丰富度较高,无色彩失真;与未改进的原始算法相比,标准差平均提升了20.01%,自然图像质量评价值平均降低了9.16%,平均梯度和信息熵平均分别提升了23.68%和6.46%。[结论]改进算法在图像视觉质量方面取得了突破,使得不同环境下的海上低照度图像都能达到较好的增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图像质量 海上低照度图像 图像增强 学习算法 自校准光照学习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炼化污水厂出水水质预测模型研究
3
作者 陈霖 刘浩威 +4 位作者 王庆宏 冯光明 詹亚力 王强 陈春茂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1-93,共13页
炼化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复杂且装置繁多,污水水质和水量波动大,下游响应调控滞后,水质超标问题难以避免,亟需构建高效水质预测模型。以广东省某炼化企业2023年全年监测池出水水质数据为基础,构建水质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插值算法可以实现... 炼化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复杂且装置繁多,污水水质和水量波动大,下游响应调控滞后,水质超标问题难以避免,亟需构建高效水质预测模型。以广东省某炼化企业2023年全年监测池出水水质数据为基础,构建水质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插值算法可以实现对炼化污水缺失数据的有效填充;出水硫化物(HS)、总氮(TN)、总有机碳(TOC)、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pH与化学需氧量(COD)未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多参数预测模型无法捕获数据特征;选用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与支持向量回归机(SVR)为基础算法构建的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可以大幅提高预测准确性,变异粒子群算法(MPSO)可以实现对BP-NN权值、阈值以及SVR惩罚因子c和核函数参数g的显著优化;MPSO-BP-NN模型在测试集中对COD的预测精度最高,决定系数(R^(2))和相关系数(r)分别为0.81和0.89,MAE、RMSE、MBE和MAPE分别为1.10 mg/L、1.63 mg/L、-0.25 mg/L和2.58%;现场验证结果表明MPSO-BP-NN模型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泛化能力,可以显著提升预测水质数据的时效性,为炼化污水处理系统上游工艺参数的调控提供理论指导,保障系统长周期平稳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化污水 水质预测 相关性分析 机器学习 算法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动学习的树状高斯过程建模与参数优化
4
作者 冯泽彪 杨旭 汪建均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50-1963,共14页
针对非平稳响应的稳健参数设计问题,在树状高斯过程(treed Gaussian process,TGP)建模的框架下,提出基于主动学习算法的稳健参数优化模型。首先,综合运用D-optimal和Expected Improvement设计策略,构建主动学习算法,以改善设计点的空间... 针对非平稳响应的稳健参数设计问题,在树状高斯过程(treed Gaussian process,TGP)建模的框架下,提出基于主动学习算法的稳健参数优化模型。首先,综合运用D-optimal和Expected Improvement设计策略,构建主动学习算法,以改善设计点的空间填充性能和优化性能。然后,利用贝叶斯分层建模方法构建模型结构,以估计输入和输出之间的非平稳函数关系。最后,利用TGP模型输出,构建基于质量损失函数的稳健参数优化模型。利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进行全局优化,以获得最优输入参数设置。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所得最优解具有更小的质量损失和预测偏差,改善了最优解潜在区域的预测精度,降低了预测响应的不确定性,进而提升了非平稳响应稳健优化结果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平稳响应 稳健参数设计 树状高斯过程模型 主动学习算法 质量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分模态分解和深度学习算法的污水出水水质预测
5
作者 梅丹 张恒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67-74,82,共9页
准确预测出水水质对于污水处理厂的节能降耗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以废水处理仿真基准模型1号(BSM1)为代表的机理模型和各种深度学习算法被广泛运用于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预测。然而,出水水质具有复杂的非线性关系,现有的预测模型通用性... 准确预测出水水质对于污水处理厂的节能降耗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以废水处理仿真基准模型1号(BSM1)为代表的机理模型和各种深度学习算法被广泛运用于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预测。然而,出水水质具有复杂的非线性关系,现有的预测模型通用性较差。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MD)和4种深度学习算法的预测框架。通过变分模态分解方法将水质序列分解后,引入综合评价指标(CEI)为分解后的子序列寻求预测性能最好的算法,最后叠加各子模型的预测值得到最终的预测结果。以湖北省武汉市的一座污水处理厂出水化学需氧量(COD)浓度为例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较单一模型在预测性能上达到了最佳效果,均方根误差(RMSE)达到了0.4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预测 变分模态分解 综合评价指标 最优子模型选择 深度学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化学习的水电站多零件设备拆卸序列规划研究
6
作者 杨贵程 刘海涛 +3 位作者 王克远 吴月超 苏佶智 王卓瑜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001-2009,共9页
针对在大型机电设备拆卸与维修问题中当前主流元启发式算法存在的解决拆卸序列规划(DSP)问题效率低、稳定性差的问题,引入了强化学习思想,并将其与分层策略结合,提出了适用于多零件DSP的一种强化学习算法(QL)。首先,构建了DSP数据模型... 针对在大型机电设备拆卸与维修问题中当前主流元启发式算法存在的解决拆卸序列规划(DSP)问题效率低、稳定性差的问题,引入了强化学习思想,并将其与分层策略结合,提出了适用于多零件DSP的一种强化学习算法(QL)。首先,构建了DSP数据模型与空间约束模型;基于分层策略,把设备零部件分解成包含少量零件的多个子集;然后,基于零部件两两直接装配约束,构建了每个子集的初始R表,通过拆解工作量指标构建了序列评价奖惩函数,对初始R表进行了更新并生成了最终R表,利用QL算法,根据最终R表对每个子集进行了循环迭代学习训练直至结果收敛,生成了用于最优路径决策的Q表;最后,选取了水电站球阀、轴套提取装置和主接力器作为虚拟拆解测试对象,对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QL算法相较于遗传算法(GA)和引力搜索算法(GSA),在收敛速度、优化效率和稳定性方面具有优势,运行时间优化程度相较GA与GSA分别达到了97.3%、98.4%;87.1%、94.9%和93.4%、95.0%,得到了符合预期的高质量拆卸序列,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传统算法对比,QL算法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备维修 拆卸序列规划 强化学习算法 遗传算法 引力搜索算法 分层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质量指数混合预测模型及实证
7
作者 周子渊 张梓萱 郭晓梅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365-2372,共8页
针对单来源污染物数据的空气质量指数(AQI)预测问题,构建了基于CNN-LSTM-AdaBoost混合框架的AQI预测模型。通过卷积神经网络(CNN)提取污染物间的局部交互特征,利用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构建长期时序趋势,采用自适应提升(AdaBoost)集成... 针对单来源污染物数据的空气质量指数(AQI)预测问题,构建了基于CNN-LSTM-AdaBoost混合框架的AQI预测模型。通过卷积神经网络(CNN)提取污染物间的局部交互特征,利用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构建长期时序趋势,采用自适应提升(AdaBoost)集成学习模块动态加权不同时间尺度的预测结果,实现AQI高精度预测。同时引入随机森林特征归因,识别关键污染物,采用沙普利加性解释(shap)分析不同时间尺度特征对预测值的贡献度。通过对北京市2022-2025年监测站点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表明,该混合模型的决定系数R^(2)达到0.9866,较传统LSTM模型有显著提升,且在可解释性方面表现出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指数 卷积神经网络 长短期记忆网络 自适应提升算法 集成学习 特征归因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ror assessment of laser cutting predictions by semi-supervised learning
8
作者 Mustafa Zaidi Imran Amin +1 位作者 Ahmad Hussain Nukman Yusoff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10期3736-3745,共10页
Experimentation data of perspex glass sheet cutting, using CO2 laser, with missing values were modelled with semi-supervise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Factorial design of experiment was selected for the verification... Experimentation data of perspex glass sheet cutting, using CO2 laser, with missing values were modelled with semi-supervise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Factorial design of experiment was selected for the verification of orthogonal array based model prediction. It shows improvement in modelling of edge quality and kerf width by applying semi-supervised learning algorithm, based on novel error assessment on simulations. The results are expected to depict better prediction on average by utilizing the systematic randomized techniques to initialize the neural network weights and increase the number of initialization. Missing values handling is difficult with statistical tools and supervised learning techniques; on the other hand, semi-supervised learning generates better results with the smallest datasets even with missing val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mi-supervised learning training algorithm kerf width edge quality laser cutting process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混凝土结构钢筋工程质量图像视觉检测算法 被引量:6
9
作者 杜晓庆 葛潇峰 +3 位作者 朱炯亦 汪德江 蒋海里 刘攀攀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1-40,共10页
针对目前钢筋工程质量检测中人工抽检方法检测效率低,覆盖面不全的问题,提出一种可实现钢筋间距与直径智能检测的改进YOLOX目标检测算法。该方法基于精确的钢筋交叉点识别,实现钢筋间距与直径检测,在YOLOX目标检测算法中加入坐标注意力... 针对目前钢筋工程质量检测中人工抽检方法检测效率低,覆盖面不全的问题,提出一种可实现钢筋间距与直径智能检测的改进YOLOX目标检测算法。该方法基于精确的钢筋交叉点识别,实现钢筋间距与直径检测,在YOLOX目标检测算法中加入坐标注意力机制模块,采用完全交并比损失函数替换原有算法中的边界框回归损失函数,显著提升目标检测算法识别钢筋交叉点及其中心坐标的精准度;依据钢筋交叉点预测框的像素坐标信息与RGBD相机采集的深度信息,实现钢筋间距检测;采用整体嵌套边缘检测网络(HED)边缘检测算法消除图片中钢筋肋边缘对统计钢筋直径所含像素个数的干扰,实现钢筋直径的检测。结果表明:采用改进后的算法检测得到的钢筋间距最大误差为4.04 mm,平均误差小于2.8 mm,满足施工规范要求;当采用改进后的算法检测8、10、16、20、25 mm钢筋直径时,检测值在标准值d0±1 mm范围内的平均准确率为97.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工程质量 深度学习 目标检测算法 钢筋交叉点 像素坐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集重构与多标签分类模型的谐波源定位方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邵振国 林潇 +2 位作者 张嫣 陈飞雄 林洪洲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7-154,共8页
传统基于谐波状态估计的谐波源定位方法需要专门的同步相量量测装置,工程应用受到限制。为此,基于电能质量监测装置所采集的非同步量测数据,提出了基于特征集重构与多标签分类模型的谐波源定位方法。利用监测数据的充分统计量来挖掘量... 传统基于谐波状态估计的谐波源定位方法需要专门的同步相量量测装置,工程应用受到限制。为此,基于电能质量监测装置所采集的非同步量测数据,提出了基于特征集重构与多标签分类模型的谐波源定位方法。利用监测数据的充分统计量来挖掘量测时段的谐波信息,同时利用标签特定特征学习算法重构特征集,从而消除冗余特征以及无关特征对于谐波源定位精度的影响;提出基于邻接矩阵以及灵敏度分析的测点配置方法,结合电路网络拓扑信息实现测点的优化配置;提出基于改进极限学习机的谐波源定位方法,该方法以重构特征集为输入,建立多标签分类模型,实现谐波源定位。通过仿真与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 谐波源定位 非同步谐波监测数据 极限学习机 标签特定特征学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质量评分的联邦学习聚合算法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小红 陆浩楠 +1 位作者 顾永跟 陶杰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427-2433,共7页
在联邦学习环境中,客户端数据的质量是决定模型性能的关键因素。传统的评估方法依赖于在中心节点的验证集上衡量客户端模型的损失,从而对数据质量进行评估。在缺乏有效验证集的情况下,数据质量的评估是困难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 在联邦学习环境中,客户端数据的质量是决定模型性能的关键因素。传统的评估方法依赖于在中心节点的验证集上衡量客户端模型的损失,从而对数据质量进行评估。在缺乏有效验证集的情况下,数据质量的评估是困难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根据同伴信息进行模型质量评分的方法。通过对客户端上传的模型参数进行裁剪处理,基于正确评分规则的相关理论设计模型质量评分机制,并在此基础上优化聚合算法,降低低质量客户端对全局模型的影响。在MNIST、Fashion-MNIST和CIFAR-10等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提出的评分机制无须复杂的算法,且能有效辨别搭便车、噪声、错误标签三类低质量数据客户端,提高联邦学习性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邦学习 模型质量 参数裁剪 同伴信息 聚合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L组合的CYGNSS海面风速反演质量控制模型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云 赵星宇 +3 位作者 杨树瑚 孙聪 韩彦岭 尹继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29,共10页
卷积神经网络(CNN)可用于气旋全球导航卫星系统(CYGNSS)的海面风速反演。虽然在模型训练前设置了质量控制指标来检测和削弱CYGNSS的异常观测数据,但CYGNSS观测数据中仍存在异常值导致模型反演精度降低,甚至出现错误反演结果。因此,提出... 卷积神经网络(CNN)可用于气旋全球导航卫星系统(CYGNSS)的海面风速反演。虽然在模型训练前设置了质量控制指标来检测和削弱CYGNSS的异常观测数据,但CYGNSS观测数据中仍存在异常值导致模型反演精度降低,甚至出现错误反演结果。因此,提出一种基于机器学习(ML)组合的海面风速反演模型。在基于CNN回归模型的CYGNSS反演海面风速基础上,ML分类模型生成CNN回归结果的质量标志位,该标志位可以检测并删除CNN回归结果的异常值,进一步提高风速反演结果的数据质量,ML分类模型能够更好地考虑各种数据误差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不是单独使用每个条件的阈值,以达到更优的海面风速反演精度的效果。实验对比了Logistic回归(LR)、决策树(DT)、朴素贝叶斯模型、K最邻近(KNN)算法、神经网络(NN)模型、支持向量机(SVM)算法等6个分类模型,其中,基于KNN算法的分类模型对风速反演质量控制的效果最优。所提风速反演组合模型显著提高了反演结果的精度,在0~20 m/s区间内,异常样本过滤率为81.27%,在所有被过滤的数据中,过滤正确率为86.03%;风速反演误差的均方根误差从无ML分类模型的1.7 m/s降低到有ML分类模型的1.44 m/s,其中,训练样本为0~10 m/s的反演结果精度提升效果较为明显,证明了所提风速反演组合模型对风速质量控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旋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风速反演 质量控制 机器学习组合模型 卷积神经网络 K最邻近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SA-PLS算法的养殖水体水质快速高光谱预测反演模型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马启良 刘梅 +2 位作者 祁亨年 杨小明 原居林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5-385,共11页
养殖水体水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养殖对象的成长,准确、快速、全面地掌控养殖水环境的水质参数变化情况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水质指标监测方法都通过人工采样的方式,不仅耗费时间长,且只能体现局部水体情况。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乌鸦搜... 养殖水体水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养殖对象的成长,准确、快速、全面地掌控养殖水环境的水质参数变化情况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水质指标监测方法都通过人工采样的方式,不仅耗费时间长,且只能体现局部水体情况。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乌鸦搜索算法(CSA)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的高光谱特征波段筛选方法,快速构建回归模型,实现光谱数据的精准预测反演。以连片的养殖小区为研究对象,采集养殖水体样本并拍摄同时期的高光谱影像数据。首先对提取的采样点光谱数据利用多种数据变换方法分别预处理;其次利用这些数据,对水质指标总氮(TN)、氨氮(NH_(4)^(+)-N)、总磷(TP)和化学需氧量(COD)分别构建全波段的SVR和AdaBoost回归模型,同时与提出的CSA-PLS自动筛选波段方法和传统的连续投影算法(SPA)筛选波段后构建的模型进行比较分析;最后根据决定系数(R^(2))和均方根误差(REMS)选出适合各水质指标的最优模型。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所提波段筛选方法的AdaBoost模型预测结果优于SVR和传统SPA方法提取特征波段后构建的模型,与全波段最优模型相比,在评价指标R^(2)和RMSE上TN提升了18.32%和10.73%;NH_(4)^(+)-N提升了17.42%和11.19%;COD提升了2.15%和2.54%。结果表明,基于CSA-PLS算法的光谱波段自动筛选方法结合AdaBoost构建的预测反演模型是有效、可行的,具有较高的精准度,为实现养殖水环境实时准确的预警调控提供了一种新的数据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数据 水质预测 乌鸦搜索算法 养殖水环境 集成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学习赋能智慧水利的现实基础、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晶 路恒通 +4 位作者 金鑫 产青青 张家旋 杨一帆 李思敏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7-147,共11页
【目的】为全面概述机器学习在智慧水利中的应用与发展,突出其在推进水利行业智慧化中的核心价值。【方法】全面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通过对比分析与总结归纳,明确了机器学习赋能智慧水利的现实基础、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结果】机... 【目的】为全面概述机器学习在智慧水利中的应用与发展,突出其在推进水利行业智慧化中的核心价值。【方法】全面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通过对比分析与总结归纳,明确了机器学习赋能智慧水利的现实基础、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结果】机器学习在水资源供需预测与调度优化、水灾风险管理和防洪调度、水质监测与预报、水文过程模拟与预报等场景下均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其中,神经网络是应用最多的机器学习算法,水质监测与预报是机器学习主要的应用场景。未来,机器学习将在改进预测模型、优化预警系统、预演反向溯源和支持预案制定等方面助力完善智慧水利的“四预”功能,加快建设水资源管理与调配应用体系,提高水利行业的管理效率和决策科学性。【结论】研究能够为相关领域学者提供全面而深入的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人工智能算法 智慧水利 数据驱动 水资源 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重建算法联合低剂量增强CT对肝脏低对比度病灶显示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魏巍 杨旭 +4 位作者 童小雨 王诗耕 范勇 张竞颐 刘义军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3-337,共5页
目的:通过门静脉期肝脏图像质量评价,探究不同级别深度学习(DL)重建算法在低剂量CT增强对肝脏低对比度病变显示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2022年4月—2022年8月行全腹部增强扫描的患者62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n=27)为常规辐射剂量组,... 目的:通过门静脉期肝脏图像质量评价,探究不同级别深度学习(DL)重建算法在低剂量CT增强对肝脏低对比度病变显示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2022年4月—2022年8月行全腹部增强扫描的患者62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n=27)为常规辐射剂量组,管电压120 kV,自动管电流(剂量调制3级),重建Karl 5级图像;B组(n=35)为低辐射剂量组:管电压120 kV,自动管电流(剂量调制2级),重建DL(1~4)4个等级图像,记为B1~B4。记录A、B组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计算有效辐射剂量(ED)。在轴位图像上测量肝实质、门静脉、病灶以及同层面竖脊肌的CT值和SD值,计算信噪比(SNR)和对比度噪声比(CNR);统计A、B组病灶检出数量并测量病灶的最大直径。2名观察者采用5分法评估A、B组图像质量以及病灶的显示情况。结果:A、B组患者性别、年龄及身高、体重及体重指数(BM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B组ED相较于A组降低了33.96%(P<0.05);A、B各组CT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组内肝实质、门静脉SNR、CNR随着DL等级升高逐渐升高(P<0.05);A、B两组比较,仅B3组肝实质、门静脉的SD值、SNR及CNR与A组无统计学差异,仅B4组病灶CNR与A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2名观察者对图像主观评分一致性较好(Kappa值为0.824~0.878,P<0.05),B3组与A组主观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各组均低于A组(P<0.05)。结论:DL算法可显著减少低剂量图像噪声,保证肝脏低对比度病灶的清晰显示,DL 3为推荐的最佳重建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剂量 肝脏疾病 深度学习算法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文件智能归档系统设计实现的演进逻辑与优化策略 被引量:2
16
作者 胡文学 丁海斌 +2 位作者 赵婧尧 罗夏钻 颜晗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38,共5页
伴随档案信息化进程的发展,电子文件智能归档问题的研究逐渐成为我国档案学者们近年来关注的焦点之一。智能归档不仅需要明确归档范围作为制度保障,还需要文本、图像等相似度算法比对原理和机器学习算法等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本文中所... 伴随档案信息化进程的发展,电子文件智能归档问题的研究逐渐成为我国档案学者们近年来关注的焦点之一。智能归档不仅需要明确归档范围作为制度保障,还需要文本、图像等相似度算法比对原理和机器学习算法等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本文中所介绍的系统通过对拟归档文件进行智慧排查,经过系统内置清单、系统比对、四性检测合格后智能形成元数据,最终向档案管理部门办理移交。智能归档与一般电子文件归档方式相比,具有智能化、自动化、一体化、网络化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文件 归档 智能归档 文本相似度算法 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 四性检测 元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T2 Flair序列提升白质高信号图像质量的价值
17
作者 赵如盛 徐露露 +3 位作者 李青 徐义程 张久楼 荣凡令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7-122,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深度学习重建(deep learning reconstruction,DLR)算法的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uid-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序列在提升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y,WMH)图像质量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前瞻性... 目的探讨基于深度学习重建(deep learning reconstruction,DLR)算法的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uid-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序列在提升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y,WMH)图像质量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临床怀疑脑缺血性疾病的患者50例。对患者分别行常规T2 Flair序列和基于DLR算法的高分辨T2 Flair序列扫描。其中DLR Flair序列选择保留未经DLR处理而采用常规重建算法的预处理图像(记为Pre-DLR)。采用4分法对三组图像从图像锐利度、灰-白质对比度、脑脊液-脉络丛对比度、WMH显示以及整体图像质量五个方面进行主观评分;比较三组图像中WMH的检出数目和WMH的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结果主观评价中,DLR组图像在图像锐利度、灰-白质对比度、脑脊液-脉络丛对比度、WMH显示以及整体图像质量的各项评分中均高于常规组和Pre-DLR组(P均<0.05);在WMH的计数方面,DLR组识别出的数量大于常规组(P<0.05)而与Pre-DLR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客观评价中,DLR组的WMH的SNR和CNR均高于常规组和Pre-DLR组(P均<0.05)。结论与常规序列相比,结合DLR算法的高分辨T2 Flair序列可以实现在不增加扫描时间的前提下提高WMH图像质量、发现更多WMH微小病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白质高信号 磁共振成像 深度学习 重建算法 高分辨率 图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工程和NGO-LSTM的水质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虞佳颖 肖姚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6-93,共8页
由于水质数据特征复杂、关联度参差不齐而导致溶解氧浓度预测难度较大,为提高水质溶解氧浓度预测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工程和北方苍鹰优化算法的长短期记忆网络(Feature Engineering-Northern Goshawk Optimization-Long Short T... 由于水质数据特征复杂、关联度参差不齐而导致溶解氧浓度预测难度较大,为提高水质溶解氧浓度预测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工程和北方苍鹰优化算法的长短期记忆网络(Feature Engineering-Northern Goshawk Optimization-Long Short Term Memory,FE-NGO-LSTM)混合模型。首先对水质数据集进行缺失值补齐、特征筛选与特征多项式构造,然后基于NGO-LSTM模型优化模型参数,提升预测性能;对不同多项式阶数下的特征预测效果进行分析之后,将该模型与基于灰狼优化算法、鲸鱼优化算法及粒子群优化算法的LSTM模型进行对比;最后,在太湖流域东苕溪城南监测断面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计算FE-NGO-LSTM模型预见期为4,8,12,16,20,24 h的预测结果。试验结果显示:当多项式阶数为2阶时,模型预测效果最好,FE-NGO-LSTM模型相比基于其他优化算法的LSTM模型,平均绝对误差、均方误差、均方根误差分别至少降低9.0%,12.9%及6.3%,且随着预见期的增加,预测误差仍在可接受范围内,说明FE-NGO-LSTM模型在预测溶解氧浓度时具有一定优势与泛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预测 溶解氧 特征工程 深度学习 北方苍鹰优化算法 耦合模型 苕溪流域 太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判别字典学习的电能质量扰动识别方法 被引量:11
19
作者 沈跃 张瀚文 +2 位作者 刘国海 刘慧 陈兆岭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167-2173,共7页
电能质量扰动识别方法通常是先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工具对信号进行检测和特征提取,再采用人工智能方法对特征进行分类识别,增加了识别过程的复杂性和冗余性。提出一种基于判别字典学习(DDL)的稀疏表示电能质量扰动识别方法,可有效减少识别... 电能质量扰动识别方法通常是先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工具对信号进行检测和特征提取,再采用人工智能方法对特征进行分类识别,增加了识别过程的复杂性和冗余性。提出一种基于判别字典学习(DDL)的稀疏表示电能质量扰动识别方法,可有效减少识别步骤、降低复杂性,并提高识别率。该方法首先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将K类扰动训练样本集降维为扰动降维特征训练样本集,由各类样本分别训练出冗余子字典,然后级联成判别字典。接着基于l0范数算法求解出降维测试信号在该判别字典下的稀疏表示矩阵,最后利用不同的冗余子字典重构测试样本,由冗余残差最小值确定目标归属类,实现对电能质量扰动信号的识别。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对不同电能质量扰动进行识别,过程简单、数据量少、抗噪声鲁棒性好,在信噪比20 d 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电能质量扰动识别准确率达到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 识别 稀疏表示 字典学习 重构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极限学习机的纱线质量预测 被引量:9
20
作者 杨建国 熊经纬 +1 位作者 徐兰 吕志军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94-497,508,共5页
由于随机给定输入权值和偏差,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通常需要较多隐含层节点才能达到理想精度.结合粒子群算法具有全局搜索能力的优势,提出一种基于改进ELM算法的纱线质量预测模型,采用改进粒子群算法优化ELM算法的... 由于随机给定输入权值和偏差,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通常需要较多隐含层节点才能达到理想精度.结合粒子群算法具有全局搜索能力的优势,提出一种基于改进ELM算法的纱线质量预测模型,采用改进粒子群算法优化ELM算法的输入权值矩阵和隐含层偏差,计算出输出权值矩阵,以减少隐含层节点数.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ELM算法,改进ELM算法能够依靠更少的隐含层节点获得更高精度,相对误差降低2.70%,可为纱线质量预测与控制提供更有效的工具,具有广泛的推广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限学习机 纱线质量 粒子群算法 质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