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市标准与IPO财务操纵策略——基于科创板的经验证据
1
作者 郑国坚 刘潋 蔡贵龙 《南开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1-122,共12页
科创板首次允许亏损企业上市,并创造性地推出了五套上市标准,不同上市标准对企业盈利指标和科创属性的要求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基于科创板企业发行上市的极佳场景,研究不同上市标准如何影响企业IPO时的策略性财务操纵行为。研究发现,与... 科创板首次允许亏损企业上市,并创造性地推出了五套上市标准,不同上市标准对企业盈利指标和科创属性的要求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基于科创板企业发行上市的极佳场景,研究不同上市标准如何影响企业IPO时的策略性财务操纵行为。研究发现,与科创板利润指标上市公司相比,非利润指标上市公司的IPO应计盈余管理程度更低,而IPO研发操纵程度更高。与同时期上市的主板公司相比,科创板利润指标上市公司的IPO财务操纵行为与主板公司没有显著差异,非利润指标上市公司的IPO应计盈余管理程度更低,IPO研发操纵程度更高。进一步研究发现,非利润指标上市公司IPO首日溢价率更高、上市后研发效率更低,但财务违规情况更少。本文丰富了注册制改革下企业IPO财务操纵行为策略性变迁的文献,对于提升资本市场监管效率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次公开发行 科创板 盈余管理 研发操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上市公司IPO中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实证研究 被引量:73
2
作者 李仙 聂丽洁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7-72,共6页
本文关于我国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中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旨在揭示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是否可以约束IPO过程中的盈余管理动机,以及高品质的专业审计是否可以作为IPO实施过程中较少出现盈余管理的有效证据。通过... 本文关于我国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中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旨在揭示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是否可以约束IPO过程中的盈余管理动机,以及高品质的专业审计是否可以作为IPO实施过程中较少出现盈余管理的有效证据。通过非预期应计利润指标直接检验审计质量对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运用修正的琼斯模型和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我国IPO市场上经“十大”会计事务所审计的公司,其盈余管理程度低于“非十大”审计的公司;专业审计师能够有效抑制IPO中盈余管理动机,降低盈余管理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质量 盈余管理 IP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中的盈余管理实证研究 被引量:66
3
作者 张宗益 黄新建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37-39,共3页
通过对1998-2000年中国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中的盈余管理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在发行前一年、发行当年和发行后一年中国上市公司确实从事了盈余管理,刻画盈余管理程度的操控性应计利润显著大于0,而在发行后其它年度没有发现盈余管... 通过对1998-2000年中国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中的盈余管理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在发行前一年、发行当年和发行后一年中国上市公司确实从事了盈余管理,刻画盈余管理程度的操控性应计利润显著大于0,而在发行后其它年度没有发现盈余管理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股票发行 上市公司 盈余管理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计人员素质对审计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齐芬霞 宋璐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1-124,共4页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师事务所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人们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了审计质量的问题上。近些年来,审计问题事件经常发生,使公众对审计质量产生担忧,对注册会计师"经济监督者"的身份产生质疑,形成了空...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师事务所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人们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了审计质量的问题上。近些年来,审计问题事件经常发生,使公众对审计质量产生担忧,对注册会计师"经济监督者"的身份产生质疑,形成了空前的信任危机,严重制约了民间审计的进步。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下,我国民间审计行业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执业水平和审计质量,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对于提高审计质量这个问题,到目前为止已经有许多专家和学者进行了研究,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审计人员素质对审计质量的影响,以期对我国民间审计质量的提高以及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良性发展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计师事务所 审计人员素质 审计质量 盈余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次公开发行、盈余管理与发审委审核 被引量:13
5
作者 冉茂盛 黄敬昌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9-34,48,共7页
本文考察了IPO过程中的盈余管理行为以及申请首次公开发行企业的盈余管理是否影响发审委的决策。我们以2006-2009年成功上市的企业为样本,发现发行企业在上市前和上市当年存在异常高的收益率,但上市后收益率出现大幅下滑。进一步分析发... 本文考察了IPO过程中的盈余管理行为以及申请首次公开发行企业的盈余管理是否影响发审委的决策。我们以2006-2009年成功上市的企业为样本,发现发行企业在上市前和上市当年存在异常高的收益率,但上市后收益率出现大幅下滑。进一步分析发现,该收益率变化模式是管理者利用应计项目在上市前操纵盈利的结果,而不是来自经营现金流。以我国首次公开发行制度为背景,我们采用2006-2009年申请IPO的企业为样本,发现以保护投资者为目标的发审委在审核过程中考虑到盈余管理因素,盈余管理程度越高的企业越难获得通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次公开发行 盈余管理 投资者保护 发审委审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入股与IPO前后盈余管理行为——来自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证据 被引量:9
6
作者 秦珞涵 郑建明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7-144,共8页
文献研究表明,PE入股是企业盈余管理重要触发因素。本文选取了中国406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实证研究了PE入股、背景、声誉、减持等变量对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在IPO前,PE入股会增加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额度... 文献研究表明,PE入股是企业盈余管理重要触发因素。本文选取了中国406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实证研究了PE入股、背景、声誉、减持等变量对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在IPO前,PE入股会增加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额度,对应计盈余管理却没有显著影响。同样的,长期PE及PE声誉变量对抑制企业真实盈余管理有显著作用,但这一作用在应计盈余管理上未能体现;IPO后,PE入股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不再显著,但长期PE与PE声誉变量仍然发挥了一定的治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募股权投资(PE) 盈余管理 首次公开募股(IP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权分置改革后盈余管理对IPO发行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蔡宁 米建华 《系统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39-443,共5页
以中国A股市场2006年首次公开发行的企业为样本,研究企业盈余管理与发行市盈率和IPO折价率之间的关系,并用修正的琼斯模型度量企业盈余管理。研究发现,企业在首次公开发行时的盈余管理显著为正,说明企业在首次公开发行时具有高估收益的... 以中国A股市场2006年首次公开发行的企业为样本,研究企业盈余管理与发行市盈率和IPO折价率之间的关系,并用修正的琼斯模型度量企业盈余管理。研究发现,企业在首次公开发行时的盈余管理显著为正,说明企业在首次公开发行时具有高估收益的动机;同时在控制公司规模、财务杠杆率、股权结构和换手率等因素的条件下,企业盈余管理与发行市盈率正相关,与IPO折价率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盈余管理 首次公开发行 发行市盈率 IPO折价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股发行公司IPO前盈余管理与IPO后经营业绩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8
8
作者 陈祥有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2-65,共4页
以2001~2005年期间在我国上交所和深交所A股市场上市的247家IPO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IPO前盈余管理与IPO后经营业绩变化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IPO前的盈余管理对IPO后的经营业绩具有一定的预测性,IPO前的正向盈余管理程度越大,... 以2001~2005年期间在我国上交所和深交所A股市场上市的247家IPO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IPO前盈余管理与IPO后经营业绩变化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IPO前的盈余管理对IPO后的经营业绩具有一定的预测性,IPO前的正向盈余管理程度越大,其IPO后的经营业绩下降幅度就越大,即IPO前正向盈余管理将会导致IPO后经营业绩下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盈余管理 IPO 经营业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四大与高审计质量——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证据 被引量:76
9
作者 郭照蕊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8-107,共10页
本文采用2007—2009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3874份年报数据,基于盈余管理的视角,对施行新会计准则和新审计准则后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提供审计服务的质量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四大与非国际四大在审计质量上并不存... 本文采用2007—2009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3874份年报数据,基于盈余管理的视角,对施行新会计准则和新审计准则后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提供审计服务的质量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四大与非国际四大在审计质量上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某些年度国际四大甚至比非国际四大更差。最后,借鉴Basu(1997)的思想,构建关于盈余管理的稳健性模型,进一步验证了本文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质量 盈余管理 注册会计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计报告改革提升了IPO企业质量吗?——基于公司上市后业绩变脸的视角 被引量:6
10
作者 庄飞鹏 苏红杰 韩慧林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3-53,共11页
IPO审计对从源头上提高上市企业质量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基于2014—2021年我国IPO企业样本数据,从业绩变脸角度,实证检验了审计报告改革对提升IPO企业质量的作用及影响路径。研究显示:披露关键审计事项抑制了IPO业绩变脸,且主要通过... IPO审计对从源头上提高上市企业质量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基于2014—2021年我国IPO企业样本数据,从业绩变脸角度,实证检验了审计报告改革对提升IPO企业质量的作用及影响路径。研究显示:披露关键审计事项抑制了IPO业绩变脸,且主要通过披露的事项数量、收入和减值事项产生积极影响;相比较而言,披露收入事项的作用效果要强于披露减值事项;进一步研究发现,披露关键审计事项会通过抑制盈余管理来抑制IPO业绩变脸。研究结论丰富了审计报告改革市场影响的研究成果,对在把好资本市场“入口关”中进一步发挥独立审计的作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次公开发行 关键审计事项 业绩变脸 企业质量 审计报告改革 盈余管理 审计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证券分析师关注、产权性质与审计费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赵保卿 陈润东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59-67,共9页
证券分析师作为外部监督者作用于公司外部治理,从而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业务产生一定影响。基于2010—2013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根据修正的Simunic模型实证分析证券分析师关注与审计费用的关系,并根据产权性质将样本分为国有企业... 证券分析师作为外部监督者作用于公司外部治理,从而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业务产生一定影响。基于2010—2013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根据修正的Simunic模型实证分析证券分析师关注与审计费用的关系,并根据产权性质将样本分为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样本分别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证券分析师关注与审计费用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的证券分析师关注与审计费用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券分析师关注 产权性质 审计费用 财务信息 审计报告 盈余管理 审计质量 审计风险 公司外部治理 风险导向审计 盈余预测 注册会计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A股发行公司IPO前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祥有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6-72,共7页
根据2001~2007年期间在我国上交所和深交所A股市场上市的422家IPO公司为研究样本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A股发行公司IPO前盈余管理程度:(1)与风险投资、会计师事务所声誉、保荐制度的实施、财务杠杆、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等因素负相关;... 根据2001~2007年期间在我国上交所和深交所A股市场上市的422家IPO公司为研究样本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A股发行公司IPO前盈余管理程度:(1)与风险投资、会计师事务所声誉、保荐制度的实施、财务杠杆、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等因素负相关;(2)与公司成长性、公司规模、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管理层持股等因素正相关;垄断性行业的发行公司IPO前的盈余管理程度较低。但是,实证研究没有发现前十大保荐机构能够降低IPO前盈余管理水平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盈余管理 IP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股市急速扩容与IPO公司盈余管理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有为 祁怀锦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0-68,共9页
2010和2011年中国证券A股市场IPO家数分别为349和282家,表明证券市场进入了急速扩容时期,在此背景下,中国IPO公司盈余质量如何,就成为资本市场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笔者主要以2007—2011年证券市场全部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来研究这一... 2010和2011年中国证券A股市场IPO家数分别为349和282家,表明证券市场进入了急速扩容时期,在此背景下,中国IPO公司盈余质量如何,就成为资本市场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笔者主要以2007—2011年证券市场全部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来研究这一扩容时期对IPO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2007—2011年IPO公司存在显著地增加操控性应计盈余管理行为,并使得2007年、2010年和2011年全部上市公司操控性应计显著异于零。同时,同2007—2009年IPO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相比,扩容时期2010年和2011年IPO公司当年盈余管理行为显著提升;四大会计公司审计能够显著抑制IPO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国有控股IPO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显著低于非国有控股IPO公司盈余管理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ones模型 盈余管理 IPO(首次公开发行) 股市扩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