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1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ulti-objective intelligent coordinating optimization blending system based on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synthetic model 被引量:3
1
作者 王雅琳 马杰 +2 位作者 桂卫华 阳春华 张传福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6年第5期552-557,共6页
A multi-objective intelligent coordinating optimization strategy based on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synthetic model for Pb-Zn sintering blending process was proposed to obtain optimal mixture ratio. The mechanism a... A multi-objective intelligent coordinating optimization strategy based on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synthetic model for Pb-Zn sintering blending process was proposed to obtain optimal mixture ratio. The mechanism and neural network quantitative models for predicting compositions and rule models for expert reasoning were constructed based on statistical data and empirical knowledge. An expert reasoning method based on these models were proposed to solve blending optimization problem, including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for the first blending process and area optimization for the second blending process, and to determine optimal mixture ratio which will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intelligent coordin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qualified rates of agglomerate Pb, Zn and S compositions are increased by 7.1%, 6.5% and 6.9%, respectively, and the fluctuation of sintering permeability is reduced by 7.0%, which effectively stabilizes the agglomerate compositions and the perme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Zn sintering blending proces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synthetic model multi-objectiveoptimization area optimization intelligent coordin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 Approach for Integrating Quantitative Decision Model with Qualitative Judgment
2
作者 Zhu Shijing(Institute of Systems Engineerin,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74, P. R. China)Wang Xianjia(Department of Hydraulic Power Engineering,Wuhan University of Hydraulic and Electric Engineering, 430072, P. R. C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1997年第2期45-52,共8页
In this paper, decision making in complex environment is considered and an approach integrating quantitative decision model with qualitative judgment is proposed. The concept of belief degree for quantitative decision... In this paper, decision making in complex environment is considered and an approach integrating quantitative decision model with qualitative judgment is proposed. The concept of belief degree for quantitative decision model in a complex environment is presented. The integration in formulation and reasoning of quantitative model with qualitative judgment is studied. The combination of various belief degree generated by quantitative model and qualitative judgment is discussed. A decision rule of tradeoff between optimality and belief degree of optimality is propo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cision theor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Quantitative model qualitative judg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物模型的系统评价大柴胡汤对胆汁淤积的效果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姜德龙 张展 +1 位作者 王庆谚 许斌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9-265,共7页
目的:综合评价大柴胡汤(DCHD)对不同类型胆汁淤积动物模型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系统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等数据库,检索时限为... 目的:综合评价大柴胡汤(DCHD)对不同类型胆汁淤积动物模型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系统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等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4月30日,纳入已公开发表的DCHD干预胆汁淤积的动物研究文献;由2名研究员独立筛选报告和相关数据提取,并应用动物实验偏倚评估量表(SYRLE)和定性研究证据的质量评价与分级量表(GRADE-CERQual)评估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和证据质量。结果:纳入15项动物实验研究。除1项研究报告了DCHD不能缓解肝外胆道结扎(BDL)所致胆汁淤积,其余研究均报告了DCHD作用于不同类型胆汁淤积模型的有效性,且肝外模型的动物基础研究中的证据支持高于肝内模型;在整合DCHD作用机制过程中,“炎症”质量评级为高级,“胆汁酸稳态”和“凋亡”质量评级为中级,“氧化应激”“肠黏膜屏障”“内质网应激”为质量评级为低级。结论:DCHD在不同类型的胆汁淤积动物模型中具有减轻肝损伤和缓解胆汁淤积的作用,在肝外模型的作用证据支撑相对较高;在机制方面,改善炎症的质量等级相对较高,而在调控胆汁酸稳态、凋亡、氧化应激、肠黏膜损伤及内质网应激方面的质量评级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淤积 大柴胡汤 动物模型 机制研究 系统综述 质量评价 基础研究 定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M与fsQCA的出租车驾驶人危险驾驶行为多致因组态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连震 周铭 程国柱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9-109,共11页
出租车作为城市客运的重要出行方式之一,其驾驶人群体的驾驶行为特性与一般驾驶人存在差异。为探究出租车驾驶人危险驾驶行为致因及影响因素,设计并收集了897份出租车驾驶人驾驶行为调查问卷。构建了企业管理水平、工作满意度、个人属... 出租车作为城市客运的重要出行方式之一,其驾驶人群体的驾驶行为特性与一般驾驶人存在差异。为探究出租车驾驶人危险驾驶行为致因及影响因素,设计并收集了897份出租车驾驶人驾驶行为调查问卷。构建了企业管理水平、工作满意度、个人属性以及生活压力与危险驾驶行为之间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单个因素与出租车驾驶人危险驾驶行为之间的关系;利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分析了不同影响因素多样聚合后对危险驾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管理水平、工作满意度、个人属性以及生活压力与危险驾驶行为存在显著相关性,其中企业管理水平(-0.401)、工作满意度(-0.204)及生活压力(-0.216)与危险驾驶行为呈现负相关,个人属性(0.465)与危险驾驶行为呈现正相关;存在企业管理疏忽型、驾驶人主导型、驾驶职业倦怠型3条高危险驾驶行为路径以及2条抑制危险驾驶行为的路径,其中管理疏忽型路径是最易导致出租车驾驶人产生危险驾驶倾向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结构方程模型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出租车驾驶人 驾驶行为 交通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碳减排路径的动态演进及其驱动效应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春梅 沈文科 +2 位作者 苏颖喆 李诗妍 豆姗姗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57-966,共10页
明确不同发展阶段的差异化碳减排路径对我国分阶段分步骤实现“双碳”目标意义重大。本文运用动态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动态FsQCA)和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MDI)探究“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和“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我国30个... 明确不同发展阶段的差异化碳减排路径对我国分阶段分步骤实现“双碳”目标意义重大。本文运用动态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动态FsQCA)和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MDI)探究“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和“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碳减排路径的动态演进规律,以及各驱动因素在演变过程中驱动效应的变化特征(不包括西藏自治区和港澳台地区数据)。结果表明:①从“十二五”时期到“十三五”时期构成碳减排路径的各条件变量演变剧烈,不存在能够主导2个时期碳减排路径的条件组态,但构成碳减排路径的核心条件构型未发生根本性改变。②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了碳减排进程中的马太效应,导致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在碳减排路径上的差异愈发明显。③从“十二五”时期到“十三五”时期,各驱动因素碳减排效应的区域差异日益凸显,能源排放水平因素和工业能效水平因素的碳减排效应在各地区的作用差异不断扩大,经济结构水平因素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碳减排效应显著增强,而在经济发达地区的碳减排效应相对削弱,人口集聚规模因素在各地区的碳减排效应逐渐加强,经济发展水平因素仍是导致各地区碳排放增长的最直接来源。研究显示,我国的碳减排路径呈显著的阶段差异性和区域差异性,推动我国实现碳减排需要从系统观念出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不断深化碳排放权交易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减排 驱动因素 动态演进 动态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动态FsQCA) 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MDI)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旅游业绿色创新发展网络优势匹配与组态提升路径——以山东半岛城市群为例
6
作者 刘佳 申明哲 +3 位作者 安珂珂 闫颖 王灵恩 赵青华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3-510,共18页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背景下,绿色创新作为旅游业绿色化转型的重要引擎,是对旅游发展方式转变和生态环境问题改善的积极回应,直接关系到旅游业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频繁的要素流动推动城市间绿色创新联系增强,探究区域旅游业绿色...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背景下,绿色创新作为旅游业绿色化转型的重要引擎,是对旅游发展方式转变和生态环境问题改善的积极回应,直接关系到旅游业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频繁的要素流动推动城市间绿色创新联系增强,探究区域旅游业绿色创新网络优势匹配的路径有助于因地施策推进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探索构建区域旅游业绿色创新发展分析框架,综合运用超效率SBM模型、社会网络分析法、哈肯模型和核密度估计等方法,选择山东半岛城市群为研究案例地,测度和分析其旅游业绿色创新效率及其网络优势度和二者协同特征,进一步基于非对称创新理论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识别区域旅游业绿色创新发展网络优势匹配的组态路径。研究发现:旅游业绿色创新效率在空间上具有“沿海沿边”的集聚分布规律;旅游业绿色创新效率网络优势度“马太效应”显著,形成以济南、东营为主的点状格局;二者协同度区域差异明显,可分为高度协同型、中度协同型和低度协同型3大类;旅游业绿色创新效率、网络优势度及二者匹配的提升路径可归纳为政府支撑的外向型市场拓展模式、政府扶持的内源型动力驱动模式和内外部环境双元驱动下的动态优化调整模式等7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绿色创新效率 网络优势度 社会网络分析 哈肯模型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山东半岛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OD和代理模型的高压捕获翼表面流场快速预测方法
7
作者 崔凯 杨靖 +3 位作者 常思源 田中伟 肖尧 李广利 《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83-894,共12页
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特性的快速预测是其多学科优化设计中的核心环节.当前,针对升力体和翼身组合体等常规气动布局,高超声速气动特性工程计算方法已趋于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然而,面对部件间存在显著气动干扰的高压捕获翼新型气动布局,传... 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特性的快速预测是其多学科优化设计中的核心环节.当前,针对升力体和翼身组合体等常规气动布局,高超声速气动特性工程计算方法已趋于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然而,面对部件间存在显著气动干扰的高压捕获翼新型气动布局,传统工程计算方法面临显著的局限性.为解决这一问题,文章结合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本征正交分解(POD)方法与径向基函数代理模型,提出了一种高效准确的高压捕获翼表面流场快速预测方法,并据此构建了完整的气动特性快速预测框架.基于高压捕获翼基本设计原理,综合考虑了关键几何参数和来流条件的影响,对典型构型捕获翼下表面的复杂压强分布进行了预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当保留13个POD基模态时,所提出的快速预测方法与直接CFD计算结果相比,翼面压强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仅为1.6%,气动力预测误差更是低至0.3%.值得注意的是,进一步增加POD基模态数量对预测精度的提升效果并不显著.该方法在确保高精度流场重建和预测的同时,显著提升了计算效率,为高压捕获翼构型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 高压捕获翼 本征正交分解 代理模型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群体对红色文创的情感认知组态分析
8
作者 欧新菊 陈江飞 +1 位作者 于雷 崔健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216-231,共16页
目的红色文创作为红色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是引领青年群体思潮的重要载体。面对青年群体对红色文创情感认知的多维复杂性,旨在揭示青年群体对红色文创产品情感态度、认知偏好的反映。方法对京东红色文创产品线上销量前20%的产品评论进... 目的红色文创作为红色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是引领青年群体思潮的重要载体。面对青年群体对红色文创情感认知的多维复杂性,旨在揭示青年群体对红色文创产品情感态度、认知偏好的反映。方法对京东红色文创产品线上销量前20%的产品评论进行抓取和清理,利用LDA主题分析归纳出美感要素、精致要素、价值感知、工效要素、文化创新和愉悦要素6个价值维度作为条件变量,将红色文创消费意向作为结果变量,设计量表和调查问卷进行实证调研,采用fsQCA进行数据分析,得出优化路径并通过案例进行验证。结论在青年群体中,红色文创情感认知存在3种主导型条件组态,包括价格-成本主导型、文化-价值主导型和社会-情感主导型。研究发现,针对性地组合因素进行红色文创设计优化对满足当代青年群体的需求、推动红色文创产品的创新与发展具有重要实践价值。这一研究旨在为文化产品设计与市场推广提供深入的理解,为了更好地满足当代青年群体的需求,进一步推动红色文创产品的创新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创产品 青年群体 情感认知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LDA主题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障儿童社会情感能力培养的沉浸式学习环境设计——基于SEM和fsQCA的分析
9
作者 胡晓玲 狄璇 吴鹏泽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71-79,共9页
社会情感能力是听障儿童融入社会、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传统学习环境存在交互模态单一、情感反馈滞后等问题,难以满足听障儿童社会情感能力培养的多元需求。为此,研究基于活动理论和社会情感学习理论,构建面向听障儿童社会情... 社会情感能力是听障儿童融入社会、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传统学习环境存在交互模态单一、情感反馈滞后等问题,难以满足听障儿童社会情感能力培养的多元需求。为此,研究基于活动理论和社会情感学习理论,构建面向听障儿童社会情感能力培养的沉浸式学习环境框架,包括物理环境、自我感知环境、人际与情感环境、技术与资源环境、活动环境等五维要素。研究综合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探究其作用机制,发现:(1)技术与资源环境、人际与情感环境以及活动环境通过链式中介效应正向作用于自我感知环境;(2)物理环境需通过多重中介路径间接影响自我感知环境;(3)各要素之间形成“社交—活动型”“技术—社交型”“技术—活动型”三类核心组态。研究进一步揭示了“技术—社会—活动”协同机制是推动听障儿童社会情感能力培养的核心路径,为听障儿童社会情感能力培养的沉浸式学习环境设计提供了理论框架和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情感能力 沉浸式学习环境 听障儿童 结构方程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行链视角下地铁乘客满意度影响因素的组态效应分析
10
作者 沈金星 李麒年 +3 位作者 于淼 张译凝 郑长江 姜宇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65-1172,共8页
为提升地铁乘客的出行满意度,从出行链视角构建了综合分析框架。选择每个出行阶段主要感知因素,结合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PLS‐SEM)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重点探究不同阶段因素组合对出行全过程满意度的综合影响,揭示影响高... 为提升地铁乘客的出行满意度,从出行链视角构建了综合分析框架。选择每个出行阶段主要感知因素,结合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PLS‐SEM)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重点探究不同阶段因素组合对出行全过程满意度的综合影响,揭示影响高满意度的必要因素及充分条件。根据南京地铁乘客414份调查结果,首先应用PLS‐SEM探究了建成环境、接驳服务质量、出口设施感知和乘车后接驳服务感知等潜变量对满意度的影响。基于潜变量的结构分数,使用fsQCA进一步探究不同因素组合对整体满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乘客的地铁出行链满意度依赖多种因素的协同作用,乘车前接驳服务感知是高满意度的必要条件,潜变量因素形成的3个组态是高满意度的充分性条件。乘客在地铁出行链中某阶段的低满意度,可以被其他阶段因素组态的高满意度抵消,从而对出行全过程产生高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乘客满意度 地铁出行链 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组态效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分类的新方法:沙漏法模型体系构建——基于资源县的实证研究
11
作者 周游 胡杨荣 +1 位作者 雷征 郑赟 《南方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5,共9页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深入推进,乡村管理的精细化水平不断提升,乡村分类的重要性也日益显现。目前,乡村分类主要依赖于定性和量化技术,但研究发现,单一的分类结果往往无法全面反映乡村类型的核心特征。为解决这一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了一...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深入推进,乡村管理的精细化水平不断提升,乡村分类的重要性也日益显现。目前,乡村分类主要依赖于定性和量化技术,但研究发现,单一的分类结果往往无法全面反映乡村类型的核心特征。为解决这一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名为“沙漏法模型体系”的乡村分类方法。该方法融合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通过层层筛选,最终得出乡村分类结果。沙漏法模型体系具有客观性、灵活性、普适性以及技术检验与反馈等多重优势。在资源县的实证研究中,该方法展现出较高的准确性,为不同类型乡村的发展提供了规划指引和治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分类 沙漏法 乡村振兴 定性分类 定量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媒介语境中家具造型雕塑形态的新质化策略
12
作者 于明刚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3-27,共5页
随着数字媒介技术的深度发展,消费者对家具设计的审美诉求愈加多元,当下的生产力现状却无法有效实现家具造型雕塑形态的实践表现。为解决这一问题,文章通过市场调研和工艺分析,从现代家具造型的视觉审美和工艺特征入手,提出影响家具造... 随着数字媒介技术的深度发展,消费者对家具设计的审美诉求愈加多元,当下的生产力现状却无法有效实现家具造型雕塑形态的实践表现。为解决这一问题,文章通过市场调研和工艺分析,从现代家具造型的视觉审美和工艺特征入手,提出影响家具造型雕塑形态表达的文化因素和技术因素;然后通过对现代家具工厂智慧生产线的数控技术构成分析,提出家具造型雕塑形态表达的智慧化数控设备全系统结构搭建方法,充分利用现有不同数字媒介技术优势,强化新质化技术升级,精准表达产品目标属性、满足时代家具消费的雕塑形态审美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媒介 家具造型 雕塑形态 新质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A”课程思政模式的育人评价量规体系构建及应用
13
作者 王郢 吕灵慧 +7 位作者 魏仁吉 张翔 茹懿 阎博 沈岚 孙茂 梁亮 赵晶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67,共15页
高等教育“新医科”建设迫切需要科学评价课程育人效果。本文前期建立基础医学课程通用的“TCA”思政模式,以生物化学名词三羧酸循环中的“TCA”(三羧酸)类比育人的“一心三力”(T-思考力与合作力、C-鉴别力、A-敬畏心),引导学生建立正... 高等教育“新医科”建设迫切需要科学评价课程育人效果。本文前期建立基础医学课程通用的“TCA”思政模式,以生物化学名词三羧酸循环中的“TCA”(三羧酸)类比育人的“一心三力”(T-思考力与合作力、C-鉴别力、A-敬畏心),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认知观、科学观和生命观。据此,本文进一步探讨如何科学评价“一心三力”育人效果,以反馈“TCA”思政建设质效。针对大班课个体差异化、学习反馈碎片化、元认知升维难测的育人评价难点,采用增值性评价、矩阵化评价、可迁移性评价策略,从思考质量、思维创造性、合作能力、思维迭代性、思维辩证性和岗位责任6个方面评价“一心三力”。通过借鉴和改造教育学和心理学中18个成熟的评价工具,构建包含30个一级指标的评价量规体系(11个新设计、10个部分改构、9个直接采用),同时列出49个二级指标和98个三级指标增强评价过程的可操作性。上述整套“一心三力”评价量规应用于空军军医大学五年制本科生物化学教学,可视化评价魔力生化圈创意作品中体现的思考力与合作力、大班互动双师课堂中体现的鉴别力、高阶虚拟仿真实验任务中体现的敬畏心,结果显示,生化教学对学生的改变不仅有知识的积累,更包括价值观和认知观等育人性目标的实现。课程中加入创意性表现评价、合作学习和临床病例等教学创新,能够使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合作能力、思考质量、思维创造性、思维迭代性和思维辩证性等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提升。生化课程育人的效果具有长效性,能够对学生长远的认知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良性变化。由此,借助科学的育人评价量规,教师能够及时知晓教学效果,促进教学决策的进一步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A思政模式 量规体系 量化评价 质性评价 思考力 合作力 鉴别力 敬畏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联合训练仿真评估框架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14
作者 鞠儒生 陈栋栋 +3 位作者 曾云秀 刘吉元 邱思航 周鹏 《系统仿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557-2567,共11页
为解决传统评估系统内在模块相互耦合、无法重复利用、难以适应多领域评估需求的难题,设计了一个“数据+服务+应用”三层解耦的评估技术框架。提出基于关键事件对音视频数据进行切片并抽取高价值信息的策略,解决了海量非结构化评估数据... 为解决传统评估系统内在模块相互耦合、无法重复利用、难以适应多领域评估需求的难题,设计了一个“数据+服务+应用”三层解耦的评估技术框架。提出基于关键事件对音视频数据进行切片并抽取高价值信息的策略,解决了海量非结构化评估数据加工问题;给出通用与专用相结合的评估模型模板设计方法,有效应对评估模型的普适性应用难题;构建了专家知识驱动的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研讨评估环境,方便不同领域专家从不同维度对关键评估指标进行客观评判,提升了关键指标评估的全面性与客观性。基于技术框架设计开发联合训练仿真评估原型系统,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估框架 评估模型模板 关键事件 定性定量 综合集成研讨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域耕地利用绿色转型时空分异及多元组态路径研究
15
作者 马爱慧 唐梦娜 赵万民 《中国土地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7-108,共12页
研究目的:探析全国耕地利用绿色转型的发展态势以及提升耕地利用绿色转型水平的前因条件与组态路径,以期为推广落实农业绿色发展政策,推动农业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基于2008—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投影寻踪模型测... 研究目的:探析全国耕地利用绿色转型的发展态势以及提升耕地利用绿色转型水平的前因条件与组态路径,以期为推广落实农业绿色发展政策,推动农业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基于2008—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投影寻踪模型测度耕地利用绿色转型水平,并利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识别多主体协同实现耕地利用绿色转型的组态路径。研究结果:(1)从时空特征来看,全国耕地利用绿色转型水平整体呈现增长态势,空间分布上体现为“东高—西低”的分异格局,三大子系统呈“空间转型先行,功能转型和模式转型跟进”的特征。(2)耕地利用绿色转型水平的提升是多维主体协同作用的结果,可以归纳为基层—农户双元驱动型、政府主导型以及政府—市场—基层—农户多元协同型3种,每种路径的形成与耕地利用绿色转型的特征密切相关,不同省份对应的组态路径存在差异性。研究结论:耕地利用绿色转型水平的提升依赖多主体协同作用,应多措并举、综合施策,构建多元协同的耕地利用绿色转型提升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利用绿色转型 投影寻踪模型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多元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态分析与机器学习的煤矿运输事故致因研究
16
作者 钱敏 王哲 成连华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6-295,共10页
为应对煤矿运输事故频发的严峻形势,防止事故进一步恶化,以68起煤矿运输事故为研究对象,基于改进的HFACS理论构建煤矿运输事故致因模型与属性表,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与随机森林方法对事故致因进行综合分析,构建了一... 为应对煤矿运输事故频发的严峻形势,防止事故进一步恶化,以68起煤矿运输事故为研究对象,基于改进的HFACS理论构建煤矿运输事故致因模型与属性表,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与随机森林方法对事故致因进行综合分析,构建了一个结合组态分析和机器学习的煤矿运输事故综合分析框架。利用沙普利值(SHAP)揭示了阻断事故发生的关键因素,并验证了组态分析的稳健性。结果表明:组态分析识别出12种煤矿运输事故组态解,聚类归纳出技术缺陷、监管不力和安全教育缺失3组高阶构型;随机森林模型总体准确率达到92.9%,尤其在预测事故发生(类别1)时显示出高精确度和召回率;模型的SHAP值散点图显示,技术环境、监管不力、组织氛围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核心条件,进一步验证了组态分析的稳健性。根据研究结果,针对诱发煤矿运输事故的高阶构型路径提出预防与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 组态致因模型 机器学习 煤矿运输事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交商务平台用户在线购买行为组态研究——基于AISAS模型和扎根理论的fsQCA分析
17
作者 杨金龙 陈陇生 周冰芮 《西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46,共15页
基于AISAS模型的5个关键环节(注意、兴趣、搜索、行动、分享),通过扎根理论识别出决定社交商务平台用户在线购买行为的7个前因变量——在线广告效果、在线评论刺激、推荐引擎、平台形象、感知风险、社交分享和社会支持,采用包含42个题... 基于AISAS模型的5个关键环节(注意、兴趣、搜索、行动、分享),通过扎根理论识别出决定社交商务平台用户在线购买行为的7个前因变量——在线广告效果、在线评论刺激、推荐引擎、平台形象、感知风险、社交分享和社会支持,采用包含42个题项的测量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对363份问卷的fsQCA分析发现:所有前因条件均不能单独构成高在线购买行为和低在线购买行为的必要条件,提高在线广告效果和强化社会支持对高在线购买行为具有较为普适的作用,而在线广告效果较差和推荐引擎较弱则是产生低在线购买行为的重要条件;导致高在线购买行为的5条组态路径分别对应冲动型、浏览型、依附型、自主型、稳定型5种消费模式,导致低在线购买行为的3条组态路径可归纳为独立型和谨慎型2种消费模式。因此,平台运营者应重视在线广告、推荐引擎和社会支持的协同作用,改善平台形象和社交分享以巩固用户信任,并应制定个性化策略以满足不同用户的差异化需求,有效助力社会消费的增量提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商务平台 在线购买行为 AISAS模型 扎根理论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跌倒风险老年人主动身体活动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18
作者 潘菲 李娜 +1 位作者 叶明俊 杨如美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15,29,共5页
目的 探讨社区跌倒风险老年人主动身体活动的影响因素,以期为医护人员构建主动身体活动干预方案促进老年人主动健康提供参考。方法 以COM-B模型为基础,通过目的抽样法选取有跌倒风险的社区老年人16人作为访谈对象,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 目的 探讨社区跌倒风险老年人主动身体活动的影响因素,以期为医护人员构建主动身体活动干预方案促进老年人主动健康提供参考。方法 以COM-B模型为基础,通过目的抽样法选取有跌倒风险的社区老年人16人作为访谈对象,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对访谈对象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根据内容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提炼主题。结果 共提炼出3个主题和6个亚主题,即能力因素(身体能力,心理能力)、机会因素(外部环境、科技产品构成的物理机会,来自于祖辈教育、同伴效应的社会机会)、动机因素(自发动机来源于获益健康、感受快乐,疾病触发、负性事件为主动身体活动的反思动机)。结论 社区跌倒风险老年人主动身体活动动机仍有待提升,提升身体活动与心理能力是促进老年人主动身体活动的前提和基础,需要为其创造更多主动身体活动的机会和环境,以促进老年人主动身体活动,提升身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跌倒 主动活动 身体活动 COM-B模型 反思动机 社会机会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积分球技术的最佳样本厚度研究及油茶籽油鉴伪
19
作者 龚中良 管金伟 +3 位作者 刘强 李大鹏 郑文峰 胡峰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5-100,共6页
为减少单积分球技术采集光谱数据过程中的光损失,探索了油茶籽油检测时光损失量最小的样本厚度,并研究在此样本厚度下鉴别掺伪油茶籽油的能力。采用蒙特卡罗(MC)算法模拟单积分球技术下样本的测量,将模拟出的反射率(MR)和透射率(MT)作... 为减少单积分球技术采集光谱数据过程中的光损失,探索了油茶籽油检测时光损失量最小的样本厚度,并研究在此样本厚度下鉴别掺伪油茶籽油的能力。采用蒙特卡罗(MC)算法模拟单积分球技术下样本的测量,将模拟出的反射率(MR)和透射率(MT)作为实际值,单积分球采集的数据作为预测值,将实际值与预测值之间的平均相对误差(MRE)和均方根误差(RMSE)作为评价指标,确定最佳的样本厚度。按不同掺伪比例制备了230组样本,采集最佳样本厚度的掺伪油茶籽油光谱数据,结合逆向倍增(IAD)算法得到样本的吸收系数(μ_(a))和约化散射系数(μ_(s)′)。将μ_(a)和μ_(s)′经过均值中心化预处理之后,利用Kennard-Stone(K-S)算法以7∶3的比例将样本划分成训练集和测试集,分别建立基于支持向量机(SVM)和随机森林(RF)的多分类定性鉴别模型。结果表明:样本厚度为14mm时,MR和MT的MRE和RMSE均相对较小;μ_(a)和μ_(s)′建立的SVM模型鉴别准确率分别为97.10%和95.65%,建立的RF模型鉴别准确率分别为98.55%和97.10%。因此,基于最佳样本厚度下的单积分球技术结合SVM和RF模型,可有效实现油茶籽油的快速鉴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籽油 鉴伪 单积分球技术 光学参数 蒙特卡罗算法 样本厚度 定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碳足迹时空特征及组态路径
20
作者 宋梅 王子莎 +1 位作者 陈晨 张加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677-4687,共11页
通过三维碳足迹模型、TOE框架及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三维碳足迹进行测算并明确其未来减排降迹组态路径.研究发现:研究期内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平均碳足迹呈波动下降趋势,具体表现出“持续下降-略有回弹-波动下降... 通过三维碳足迹模型、TOE框架及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三维碳足迹进行测算并明确其未来减排降迹组态路径.研究发现:研究期内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平均碳足迹呈波动下降趋势,具体表现出“持续下降-略有回弹-波动下降”的特征;高碳足迹城市数量明显减少,上、中、下游资源型城市碳足迹存在显著差异且呈“上游<下游<中游”的顺序排列;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减排降迹路径可归结为覆盖44%城市的“技术-结构主导型”路径、覆盖50%城市的“组织主导型”路径、覆盖37%城市的“环境主导型”路径.基于上述结论,未来应基于全局视角持续关注黄河流域碳生态系统,实时监测资源型城市碳足迹值,结合组态效应多策并举降低资源型城市碳足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资源型城市 三维碳足迹模型 TOE框架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