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6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组态路径——基于TOE框架的fsQCA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赵元吉 谢杰 +2 位作者 叶涛 马棕林 左长振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7-106,共10页
选取22个省市为案例,依托“技术创新-组织运行-环境支持”(TOE)分析框架,综合运用组态比较思维和QCA方法,在明晰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各要素之间交互式关系基础上,系统探究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各因素之间的因果机制、组合效应和组态路径。... 选取22个省市为案例,依托“技术创新-组织运行-环境支持”(TOE)分析框架,综合运用组态比较思维和QCA方法,在明晰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各要素之间交互式关系基础上,系统探究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各因素之间的因果机制、组合效应和组态路径。研究认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并非单一条件驱动下的“线性发展”,而是呈现“殊途同归”为特点“多重并发”的复合式发展;体育产业的发展表征出非对称性,体现为“高质量”和“非高质量”两种组态。其中,驱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存在“双核型”与“多维型”两类组态路径。据此提出如下建议:新质生产力赋能,创新驱动发展,强化“以新提质”;政策拉动,营造良好政策环境,夯实体育产业根基;消费推动,创新体育消费新模式,搭建体育消费新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产业 高质量发展 TOE框架 组态路径 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一流”高校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探析——基于QCA方法
2
作者 王晓玲 崔莹 《研究生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56,71,共9页
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是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推动原始创新的重要路径。以42所“双一流”高校112个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案例为分析对象,基于知识、制度、组织三个维度,构建“三维度、六要素”理论框架,运用定性比较分析(QCA)方法研究发现:交... 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是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推动原始创新的重要路径。以42所“双一流”高校112个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案例为分析对象,基于知识、制度、组织三个维度,构建“三维度、六要素”理论框架,运用定性比较分析(QCA)方法研究发现:交叉性科研领域和跨学科师资配置是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必要条件,并探索性地归纳出“双一流”高校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组织支持模式、平台保障模式和评价引导模式。最后提出在我国高校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中,要建设交叉课程,强化系统学习;加强组织支持,优化培养环境;用好学术平台,助力沟通合作;完善评价制度,引导质量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学科 研究生培养 培养模式 定性比较分析(q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督察何以有效?——基于耕地保护督察案例的fsQCA分析
3
作者 刘佳 康琪明 《中国土地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0-89,共10页
研究目的:构建“制度压力—政府回应”的两维框架,分析影响土地督察有效性的多因素联动机制,为优化土地督察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研究结果:(1)土地督察有效实施是约谈压力、竞争压力、同侪压力、省级注意力... 研究目的:构建“制度压力—政府回应”的两维框架,分析影响土地督察有效性的多因素联动机制,为优化土地督察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研究结果:(1)土地督察有效实施是约谈压力、竞争压力、同侪压力、省级注意力、市级注意力、经济水平和基础设施7个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2)多因素并发协同形成了多样化组态,具体可归结为三种模式,分别为“以儆效尤”威慑型、“负重致远”问责型和“尽心竭力”回应型。(3)土地督察主要借助压力型体制实现,具有较强的运动式治理特征。(4)土地督察有效性的驱动机制已逐渐由强制性压力引领向“外部压力—内在响应”联动转变,但依赖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研究结论:应从强化问责机制、加强信息公开机制、建立督察回访机制、构建协同共治机制来优化土地督察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督察 政府回应 制度压力 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QCA的事故灾难事件舆情引导效果生成条件与路径研究
4
作者 向志强 刘柏豪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0-137,共8页
以2011-2022年间50起事故灾难事件为研究对象,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法,从舆情引导主体、舆情引导载体、舆情引导客体、舆情引体属性等4个维度,探究事故灾难事件舆情引导效果生成条件与路径。研究发现:参与平台数量、政府介入最高层级以及... 以2011-2022年间50起事故灾难事件为研究对象,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法,从舆情引导主体、舆情引导载体、舆情引导客体、舆情引体属性等4个维度,探究事故灾难事件舆情引导效果生成条件与路径。研究发现:参与平台数量、政府介入最高层级以及事故灾难事件发生地级别是事故灾难事件舆情引导效果生成最为重要的作用条件;事故灾难事件舆情引导效果生成路径分别为政府-媒介协作路径、媒介-网民互动路径、政府-媒体-网民互动协作路径。在事故灾难事件舆情引导中,必须高度重视多平台的共同参与以及较高层级的政府介入,同时必须加强政府、媒体与网民的互动协作,特别是加强政府与媒体以及媒体与网民的互动协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故灾难事件 舆情引导效果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全面振兴背景下国有企业员工工作重塑激活路径研究——基于fs QCA的分析
5
作者 高英 田雨欣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0-129,共10页
员工工作重塑行为对于促进东北地区国有企业人才管理体系改革、推进东北全面振兴有重要影响。本文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 QCA)方法,对三个层面七个因素间的组态效应进行检验发现:国有企业员工工作重塑由多个条件的组态效应促成;驱... 员工工作重塑行为对于促进东北地区国有企业人才管理体系改革、推进东北全面振兴有重要影响。本文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 QCA)方法,对三个层面七个因素间的组态效应进行检验发现:国有企业员工工作重塑由多个条件的组态效应促成;驱动高工作重塑与低工作重塑的组态具有非对称性因果关系;激活国有企业员工高工作重塑路径分为组织驱动证明导向型和组织领导双驱规避导向型两类;低工作重塑路径分为驱动缺失型、个人目标导向缺失型和组织驱动缺失型三类。为此,管理者应以组态思维为不同目标导向员工匹配不同的管理模式,针对员工的多样化需求采取差异化管理,营造公平与赋予支持感的良好氛围,进而激发不同目标导向员工的高水平工作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全面振兴 国有企业 工作重塑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生态系统服务耦合态势及其驱动力——基于GeoDetector和fsQCA集成分析
6
作者 张朝辉 李雅杰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849-3861,共13页
生态系统服务耦合对于经济-社会-环境协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以新疆和田地区为例,基于InVEST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及地理探测器模型(GeoDetector)、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评估2020年碳储存、土壤保持、水源涵养、生境支持4种... 生态系统服务耦合对于经济-社会-环境协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以新疆和田地区为例,基于InVEST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及地理探测器模型(GeoDetector)、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评估2020年碳储存、土壤保持、水源涵养、生境支持4种关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探讨耦合态势,探究实现服务耦合的驱动因子及驱动机制。研究发现:(1)生态系统服务耦合协调程度整体较低,基于差异性土地利用方式和程度呈现空间异质性特征;(2)GeoDetector模型证明单一主导因子温度、降雨、地形起伏度以及牲畜规模,并发现因子两两交互存在增强作用;(3)fsQCA分析发现存在5条有效多元条件组态,“自然因子主导型”“人文因子主导型”“自然人文因子联合主导型”3类差异化组态路径揭示6个前因变量的异质性组合充分实现生态系统服务的耦合。GeoDetector和fsQCA方法的结合为生态系统服务驱动力解析提供一个全面而创新的视角,根据研究成果,生态系统服务的科学管理不仅要关注单因子主导和双因子交互作用,还应考虑多维因子的综合效应,以推动耦合持续优化、实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耦合态势 驱动力 地理探测器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科技传播生态系统效能提升的协同路径研究——基于fsQCA方法的实证分析
7
作者 张坚 黄琨 刘雪莲 《研究与发展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7-170,共14页
构筑与国际和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对应链接的区域科技传播生态系统,是新时期深化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必然选择。本文基于融媒体的视角,利用组态思维和fsQCA方法研究区域科技传播生态系统中多要素前因条件对系统效能提升的多元并发协同路径。... 构筑与国际和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对应链接的区域科技传播生态系统,是新时期深化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必然选择。本文基于融媒体的视角,利用组态思维和fsQCA方法研究区域科技传播生态系统中多要素前因条件对系统效能提升的多元并发协同路径。研究发现:区域科技传播生态系统各前因条件“多重并发”、相互促进和相互支持,从而实现区域科技创新绩效和科技传播绩效的双重提升。实现高区域科技创新绩效的多要素互动组态包括产业创新驱动型、传播渠道驱动型和传播服务驱动型3类,实现高区域科技传播绩效的多要素互动组态包括传播渠道和交流复合驱动型、传播渠道和人才复合驱动型2类,产生非高区域科技创新绩效和非高区域科技传播绩效的组态分别各存在1类。研究结论丰富了区域科技传播生态系统效能前因要素协同联动机制的相关成果,为夯实科技传播对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支撑作用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媒体 科技传播 传播生态 协同路径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交商务平台用户在线购买行为组态研究——基于AISAS模型和扎根理论的fsQCA分析
8
作者 杨金龙 陈陇生 周冰芮 《西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46,共15页
基于AISAS模型的5个关键环节(注意、兴趣、搜索、行动、分享),通过扎根理论识别出决定社交商务平台用户在线购买行为的7个前因变量——在线广告效果、在线评论刺激、推荐引擎、平台形象、感知风险、社交分享和社会支持,采用包含42个题... 基于AISAS模型的5个关键环节(注意、兴趣、搜索、行动、分享),通过扎根理论识别出决定社交商务平台用户在线购买行为的7个前因变量——在线广告效果、在线评论刺激、推荐引擎、平台形象、感知风险、社交分享和社会支持,采用包含42个题项的测量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对363份问卷的fsQCA分析发现:所有前因条件均不能单独构成高在线购买行为和低在线购买行为的必要条件,提高在线广告效果和强化社会支持对高在线购买行为具有较为普适的作用,而在线广告效果较差和推荐引擎较弱则是产生低在线购买行为的重要条件;导致高在线购买行为的5条组态路径分别对应冲动型、浏览型、依附型、自主型、稳定型5种消费模式,导致低在线购买行为的3条组态路径可归纳为独立型和谨慎型2种消费模式。因此,平台运营者应重视在线广告、推荐引擎和社会支持的协同作用,改善平台形象和社交分享以巩固用户信任,并应制定个性化策略以满足不同用户的差异化需求,有效助力社会消费的增量提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商务平台 在线购买行为 AISAS模型 扎根理论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M与fsQCA的出租车驾驶人危险驾驶行为多致因组态分析
9
作者 王连震 周铭 程国柱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9-109,共11页
出租车作为城市客运的重要出行方式之一,其驾驶人群体的驾驶行为特性与一般驾驶人存在差异。为探究出租车驾驶人危险驾驶行为致因及影响因素,设计并收集了897份出租车驾驶人驾驶行为调查问卷。构建了企业管理水平、工作满意度、个人属... 出租车作为城市客运的重要出行方式之一,其驾驶人群体的驾驶行为特性与一般驾驶人存在差异。为探究出租车驾驶人危险驾驶行为致因及影响因素,设计并收集了897份出租车驾驶人驾驶行为调查问卷。构建了企业管理水平、工作满意度、个人属性以及生活压力与危险驾驶行为之间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单个因素与出租车驾驶人危险驾驶行为之间的关系;利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分析了不同影响因素多样聚合后对危险驾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管理水平、工作满意度、个人属性以及生活压力与危险驾驶行为存在显著相关性,其中企业管理水平(-0.401)、工作满意度(-0.204)及生活压力(-0.216)与危险驾驶行为呈现负相关,个人属性(0.465)与危险驾驶行为呈现正相关;存在企业管理疏忽型、驾驶人主导型、驾驶职业倦怠型3条高危险驾驶行为路径以及2条抑制危险驾驶行为的路径,其中管理疏忽型路径是最易导致出租车驾驶人产生危险驾驶倾向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结构方程模型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出租车驾驶人 驾驶行为 交通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sQCA组态视角下我国中医类医院医疗资源配置效率提升路径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田雪云 王志新 +5 位作者 周奕汝 蒋艳 赵丽颖 周洁 杨梓 满晓玮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45,共5页
目的 探究多重因素协同作用下我国中医类医院医疗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的优化路径,为中医类医院医疗资源均衡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方法 以数据包络分析法得到的我国31个省(区、市)中医类医院资源配置综合效率值为结果变量,借助模糊集定性比较... 目的 探究多重因素协同作用下我国中医类医院医疗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的优化路径,为中医类医院医疗资源均衡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方法 以数据包络分析法得到的我国31个省(区、市)中医类医院资源配置综合效率值为结果变量,借助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拨款收入占总收入比重、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占执业(助理)医师比重、出院者平均住院日、每千人口总诊疗量、每千人口床位数作为条件变量,探究医疗资源高效配置组态路径。结果 通过对中医类医院医疗资源高效率配置的条件组态进行分析,可归纳为3条等效驱动路径,分别为综合服务能力型、中医优势型及住院驱动型。结论 我国中医类医院医疗资源配置效率整体水平有待提升,未来应努力提高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和运行效率,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建设高质量中医人才队伍,合理缩短平均住院日,提高医院床位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资源 配置效率 组态 中医类医院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MC及QCA混合研究方法的异地就医政策评价与优化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曹宁 郑秋莹 姚唐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1-127,133,共8页
目的:对不同省份的异地就医政策设计进行评价,探究异地就医制度的运行效果及因果关联路径。方法:首先运用PMC指数模型,对2013年以来关于异地就医结算的58项省级政策进行量化评价。再运用fsQCA方法对PMC评级为优秀及良好的21项政策进行... 目的:对不同省份的异地就医政策设计进行评价,探究异地就医制度的运行效果及因果关联路径。方法:首先运用PMC指数模型,对2013年以来关于异地就医结算的58项省级政策进行量化评价。再运用fsQCA方法对PMC评级为优秀及良好的21项政策进行组态路径分析。结果:在58项异地就医政策中,9项被评为优秀,12项被评为良好,13项被评为可接受,24项被评为较差,这表明各省推行的异地就医政策存在一定差异。fsQCA结果表明人员范围、结算方式和完善建设这三个变量是保障异地就医制度良好运行的基础条件,各省也在良好运行的基础上不断积极探索。结论:医保异地就医与民生密切相关,可以通过建立统一高效的异地就医平台、提高政策知晓度和强化异地就医监管为患者提供便利,提升其异地就医满意度和获得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地就医政策 政策评价 PMC指数模型 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作学习生成性角色演变对知识点学习效果的组态效应——基于fsQCA与IIS图分析视角 被引量:1
12
作者 何文涛 朱玲林 +1 位作者 陶雨晴 周跃良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107,128,共8页
当前关于协作学习生成性角色研究主要聚焦生成性角色类型和不同角色的学习效果影响两大方面,但存在角色类别划分不完善、只关注单个角色的净效应等问题,忽视了生成性角色之间的交互作用,难以解释角色演变对协作学习知识点学习效果的组... 当前关于协作学习生成性角色研究主要聚焦生成性角色类型和不同角色的学习效果影响两大方面,但存在角色类别划分不完善、只关注单个角色的净效应等问题,忽视了生成性角色之间的交互作用,难以解释角色演变对协作学习知识点学习效果的组态效应。为此,研究重新划分了协作学习生成性角色,并利用行为分析、IIS图分析与fsQCA方法,从微观视角揭示生成性角色演变作用于知识点学习效果的多重并发路径,提出了生成性角色演变影响知识点学习效果的内容交互型、组织指令型、复合影响型和媒体影响型四种组态。研究认为,协作学习交互效果并不是某个生成性角色的单独作用决定的,而是由多个角色组合复合影响的结果,角色演变对学习效果的组态效应会因活动类型的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改善协作学习效果需提升教师组织指导水平、合理使用媒体、平衡生成性角色间的组态效应及调动组员的有效交互,不可盲目借鉴经验总结得来的教学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作学习 生成性角色 学习效果 定性比较分析 知识点激活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数字法治实施成效提升路径构建研究——基于fsQCA方法
13
作者 王燕萍 王鹏 +6 位作者 高一冉 魏敏 于甜 孟楠 王可欣 刘欢 吴群红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5-309,355,共6页
目的:探究影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数字法治实施成效的关键因素和提升路径,为优化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供参考。方法:2023年11月~2024年1月,研究以60份数字法治成效专家调查问卷为案例样本,依托新公共管理、数字治理及协同治理理... 目的:探究影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数字法治实施成效的关键因素和提升路径,为优化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供参考。方法:2023年11月~2024年1月,研究以60份数字法治成效专家调查问卷为案例样本,依托新公共管理、数字治理及协同治理理论构建综合性理论分析框架。选取公共卫生应急立法完善程度、卫生应急数字法治的政府投入、数字化技术应用程度、跨部门应急协作与信息共享水平、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能力、公民数字素养及公民对数字法治的支持度作为前因条件。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方法,揭示实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数字法治实施成效提升的多元路径。结果:(1)数字化技术应用程度是实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数字法治实施成效提升的必要条件。(2)存在3种高实施成效组态路径,分别为“政府领航-技术驱动型”“政技引领-社会共治型”“全息协同法治优化型”,三种前因组合解的覆盖率达0.66。结论:高效的数字法治效能依赖于高水平数字化技术的应用。针对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的不同阶段应采取差异化的策略,包括划定数据使用“红线”、增强数据加密与访问管控、构建动态法律修订机制、研发智能法律执行监控系统、创立未来法治实验室、推广社区协同共治模式及构建全息协同的数字法治生态系统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数字法治 提升路径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数字化转型何以提升区域创新绩效?——基于长三角核心城市的fsQCA分析
14
作者 彭奕潇 朱李鸣 李建琴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34,共13页
文章以长三角27个核心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fsQCA方法分析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数字化转型提升区域创新绩效的路径与条件。研究发现: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数字化转型提升区域创新绩效呈现多路径交互的复杂协同关系,单个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数字化转... 文章以长三角27个核心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fsQCA方法分析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数字化转型提升区域创新绩效的路径与条件。研究发现: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数字化转型提升区域创新绩效呈现多路径交互的复杂协同关系,单个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数字化转型路径并不构成引致高区域创新绩效的必要条件;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数字化转型提升区域创新绩效既有路径差异又有生效门槛,高政务数字化和高数字产业化是引致高区域创新绩效的核心前因条件;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数字化转型及其对区域创新绩效的提升效应在长三角核心城市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原因在于“同群效应”导致城市之间“数字鸿沟”日益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 数字化转型 区域创新绩效 模糊集定性分析法 长三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村社区居民体育锻炼行为影响因素研究——基于fsQCA的组态分析
15
作者 宋言伟 杨军 卢朝霞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7-106,共10页
该研究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等方法,对新型农村社区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组态分析,探讨了推动新型农村社区居民产生高体育锻炼行为的因素组合及实施路径。研究发现:单一因素无法成为新型农村... 该研究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等方法,对新型农村社区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组态分析,探讨了推动新型农村社区居民产生高体育锻炼行为的因素组合及实施路径。研究发现:单一因素无法成为新型农村社区居民呈现高体育锻炼行为的必要条件;存在能够促使新型农村社区居民呈现高体育锻炼行为的8种组态,表明导致高体育锻炼行为的各个因素之间具有“多重并发因果”特征;同一影响因素在不同组态中具有不同作用,各影响因素之间呈现复杂的互动关系;推动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3类实施路径分别为社区体育设施环境与家庭支持共同驱动型路径、社区体育氛围环境和体育设施环境共同驱动型路径、个人体育锻炼意图与体育氛围环境共同驱动型路径。据此,各地区应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差异化干预策略,以有效促进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的体育锻炼行为,切实推进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的落地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区 体育锻炼行为 影响因素 组态分析 模糊定性比较分析(fsq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国家情报战略变革动因及路径研究——基于QCA的组态分析
16
作者 马巧燕 吴绍忠 《智库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49,共15页
[目的/意义]对美国国家情报战略进行概念界定及变革动因和路径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美国国家情报战略的准确内涵,识别情报战略变化的关键变量,为完善我国情报战略提供有益借鉴。[方法/过程]本文建立多源流理论分析框架,总结适用于... [目的/意义]对美国国家情报战略进行概念界定及变革动因和路径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美国国家情报战略的准确内涵,识别情报战略变化的关键变量,为完善我国情报战略提供有益借鉴。[方法/过程]本文建立多源流理论分析框架,总结适用于分析美国国家情报战略的框架,并运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分析美国国家情报战略变革动因和路径。[结果/结论]多源流理论对美国国家情报战略变革动因和路径具有较好的解释力。经分析,美国的国家情报战略存在7种变革动因以及4种变革路径,呈现美国国家情报战略变革的深层逻辑。对此,我国应从加强对美国情报战略变革前因要素的监测和锚定战略竞争关键领域两方面切实提升我国情报能力、完善我国的情报战略,以更好地应对新时代大国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情报战略 多源流理论 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制度压力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提升的影响--基于制度逻辑理论的动态QCA分析
17
作者 刘剑寒 陈恒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3-43,共11页
基于制度逻辑理论与组态视角,建立包含“规范压力、模仿压力、强制压力”的多重制度压力分析框架。研究发现:①单一制度压力要素并非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提升的必要条件;②识别出6种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提升的制度逻辑组态,包括舆论—金融—... 基于制度逻辑理论与组态视角,建立包含“规范压力、模仿压力、强制压力”的多重制度压力分析框架。研究发现:①单一制度压力要素并非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提升的必要条件;②识别出6种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提升的制度逻辑组态,包括舆论—金融—规制型外源制度逻辑组态(S_(1))、规制—成本型内源制度逻辑组态(S_(2))、处罚—金融型混合制度逻辑组态(S_(3))、强制—规范型混合制度逻辑组态(S_(4))、处罚型制度逻辑组态(S_(5a)与S_(5b));③6种制度逻辑组态的3个演变节点分别出现在2013、2016和2019年,随着时间推移,行政处罚压力的重要性不断凸显,并趋向于成为主导制度压力;④综合来看,组态S_(4)、S_(5a)、S_(5b)是推动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提升的多元制度逻辑的关键演变方向。运用动态定性比较分析法,展现3种制度压力之间的复杂作用及其构成的多元制度逻辑动态演变趋势,为政府制定绿色技术创新政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压力 制度逻辑 绿色技术创新效率 动态定性比较分析 TOBIT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E框架下全民健身信息服务平台效能提升的驱动因素与组态路径——基于全国31个省级政府的fsQCA分析
18
作者 成雅欣 刘鶄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7-116,126,共11页
建设全民健身信息服务平台是实现全民健身数字化的关键举措,也是共治共建共享治理理念的重要体现。该研究基于“技术—组织—环境”(TOE)理论框架,结合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以我国31个省级政府为研究样本,系统探讨了全民健身... 建设全民健身信息服务平台是实现全民健身数字化的关键举措,也是共治共建共享治理理念的重要体现。该研究基于“技术—组织—环境”(TOE)理论框架,结合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以我国31个省级政府为研究样本,系统探讨了全民健身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效能的组态路径。研究发现:全民健身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效能受到技术、组织与环境因素的协同驱动,任何单一维度因素均不能构成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高效能的必要条件,多重因素并发形成组合效用;通过fsQCA组态分析识别出政策驱动型、技术驱动型、政府主导的平衡型及综合联动型共四条平台建设效能提升路径,揭示了“殊途同归”的多重等效路径特征;影响全民健身信息服务平台效能的因素按重要性排序依次为政策关注程度、数字技术管理能力、数字技术发展基础、公众体育需求、经济发展水平及财政资金支持。研究结果表明,各省份需基于资源禀赋选择适配路径,通过技术—组织—环境动态耦合推动全民健身信息服务平台效能提升:政策驱动型省份需强化制度供给与资源靶向聚合机制;技术驱动型省份需推动技术赋能与数据市场化改革,形成“技术—数据—生态”反哺模式;政府主导平衡型省份要构建政策引导、技术适配与需求反馈的动态平衡体系;综合联动型省份则需促进技术、制度、环境的生态协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民健身信息服务平台 平台效能 组态路径 定性比较分析 TOE框架 驱动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QCA组态视角下我国公立医院“一院多区”发展路径分析
19
作者 王超滨 魏楠 +3 位作者 王文丽 许馨文 屈晓远 张艳丽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9,14,共5页
目的 探讨我国公立医院“一院多区”发展路径,为推动“一院多区”高水平建设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SPO理论构建我国公立医院“一院多区”发展路径研究分析框架,以20个省份参与绩效考核的41家开展“一院多区”建设的三级公立医院为分析对象... 目的 探讨我国公立医院“一院多区”发展路径,为推动“一院多区”高水平建设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SPO理论构建我国公立医院“一院多区”发展路径研究分析框架,以20个省份参与绩效考核的41家开展“一院多区”建设的三级公立医院为分析对象,搜集医院绩效考核数据与“一院多区”发展数据,采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探索我国公立医院“一院多区”发展的不同条件组态,揭示公立医院“一院多区”发展路径。结果 “一院多区”高质量发展路径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管理架构型路径、支持促进型路径、质量安全型路径、运营绩效型路径是推动公立医院“一院多区”高质量发展的4种组态,其中质量安全是“一院多区”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结论 公立医院“一院多区”高质量发展存在多元路径,需要医院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发展策略,保障院区间医疗质量同质化,形成发展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一院多区 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住民民宿创业绩效的前因条件与组态路径——基于模糊集的定性比较分析(fsQCA)
20
作者 项国鹏 胡超 +1 位作者 叶颖 胡丽丽 《旅游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8-103,共16页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乡村民宿已经成为提升乡村旅游体验、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促进乡村产业融合、拉动乡村经济收入的重要抓手。文章借鉴Timmons模型,以原住民为研究对象,构建民宿创业绩效影响分析框架,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乡村民宿已经成为提升乡村旅游体验、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促进乡村产业融合、拉动乡村经济收入的重要抓手。文章借鉴Timmons模型,以原住民为研究对象,构建民宿创业绩效影响分析框架,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对原住民民宿创业绩效影响因素的“联合效应”进行探讨。基于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和厦门市曾厝垵景区的38家原住民民宿为案例,研究发现:(1)原住民民宿高创业绩效充分性分析产生4条路径,其中,第一条路径指强地方环境、强制度环境与强数字技术资源;第二条路径指强地方环境、强先前经验、低机会识别能力与弱数字技术资源;第三条路径指强制度环境、强先前经验、高机会识别能力与弱数字技术资源;第四条路径指强制度环境、弱先前经验、高机会识别能力与强数字技术资源。(2)“制度环境”和“机会识别能力”存在互补效应,“地方环境”与“机会识别能力”具有替代效应。(3)原住民民宿非高创业绩效充分性分析产生6条路径,地方环境、制度环境、先前经验与机会识别能力缺失是核心要素。研究结论揭示了原住民民宿创业绩效复杂的因果关系,为民宿创业者及乡村旅游目的地政府提供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宿创业 乡村旅游 创业环境 创业资源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