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壳聚糖/纳米SiO_x复合膜的制备及机械性能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明力 司方 +1 位作者 张义明 赵德刚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36-41,共6页
采用二次回归旋转正交试验方法,探讨了制备壳聚糖/纳米SiOx复合膜的优化工艺条件,用流延法制得分散比较均匀的纳米复合膜,并对涂膜结构进行红外光谱(IR)、X射线衍射(XRD)及透射电镜(TEM)表征.结果表明:复合膜(CTS-SiOx)中壳聚糖与SiOx... 采用二次回归旋转正交试验方法,探讨了制备壳聚糖/纳米SiOx复合膜的优化工艺条件,用流延法制得分散比较均匀的纳米复合膜,并对涂膜结构进行红外光谱(IR)、X射线衍射(XRD)及透射电镜(TEM)表征.结果表明:复合膜(CTS-SiOx)中壳聚糖与SiOx粒子表面的大量羟基存在强烈的氢键作用;当配料为壳聚糖1.98 g、SiOx0.017 g、单甘酯0.04 g时,壳聚糖复合涂膜拉伸强度达到最优值、与纯壳聚糖单膜相比,复合膜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直角撕裂强度分别提高了63.3%,45.4%和11.6%,透水率降低了73.1%.可见复合膜的性能优于单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复合膜 拉伸强度 二次回归旋转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导法结合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确定黄瓜果实低温冷害临界值 被引量:4
2
作者 艾文婷 张敏 +3 位作者 李春晖 朱赛赛 邵婷婷 刘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218-222,共5页
为探索黄瓜果实对低温的忍受能力,为安全运输提供理论依据,本实验采用电导法结合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来确定黄瓜果实低温冷害临界值。以黄瓜电解质外渗百分率为冷害指标建立模型,得到回归方程Y=17.279 244+0.996 139x_1+3.617 484x... 为探索黄瓜果实对低温的忍受能力,为安全运输提供理论依据,本实验采用电导法结合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来确定黄瓜果实低温冷害临界值。以黄瓜电解质外渗百分率为冷害指标建立模型,得到回归方程Y=17.279 244+0.996 139x_1+3.617 484x_2-0.142 947x_1~2-0.136 832x_2~2,根据模型得出电解质外渗百分率在黄瓜受到冷害时的临界值及温度、时间对冷害的影响。最终通过验证实验确定黄瓜受到冷害时电解质外渗率的临界值为17.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冷害指标 电导法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动电磁阀参数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刘潜峰 薄涵亮 秦本科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06-711,共6页
控制棒水压驱动技术是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项新型发明专利技术,组合阀属于该项技术的关键部件。组合阀由3个直动电磁阀组成,电磁阀的性能直接影响组合阀的性能,从而影响控制棒水压驱动技术的运行性能。... 控制棒水压驱动技术是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项新型发明专利技术,组合阀属于该项技术的关键部件。组合阀由3个直动电磁阀组成,电磁阀的性能直接影响组合阀的性能,从而影响控制棒水压驱动技术的运行性能。本工作运用二次回归正交试验拟合方法和复合形优化方法,对直动电磁阀的参数进行了设计和分析,并进行了部分实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输入直动电磁阀的电流数值对电磁力大小影响最大;通过优化方法可以得出直动电磁阀的优化设计参数和最大电磁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棒水压驱动系统 电磁阀 电磁场 二次回归正交试验 复合形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侧面碰撞安全性的汽车车身结构优化设计 被引量:6
4
作者 孙锦涛 王丽娟 +2 位作者 陈宗渝 方柘林 黄书山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413-1418,共6页
针对车身的侧面碰撞安全性与轻量化两学科相互制约的问题,建立某SUV侧面碰撞仿真模型进行研究,并对其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分析得到对车身安全性有重要影响的关键构件并将其厚度作为设计变量;通过均匀试验设计获取试验数据,并用逐步回归方... 针对车身的侧面碰撞安全性与轻量化两学科相互制约的问题,建立某SUV侧面碰撞仿真模型进行研究,并对其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分析得到对车身安全性有重要影响的关键构件并将其厚度作为设计变量;通过均匀试验设计获取试验数据,并用逐步回归方法构造整车侧碰安全性和轻量化等性能相关的响应面近似模型,然后运用序列二次规划法(SQP)结合基于自适应加权的多目标优化方法对车身结构进行多学科协同优化。在保证整车轻量化目标的同时,显著提高了车身侧面碰撞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面碰撞 逐步回归 序列二次规划法 多学科优化 轻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质合金立铣刀螺旋槽ELID精密成型磨削试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关佳亮 穆德明 +2 位作者 陈金 李鑫 张航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5-49,共5页
制造立铣刀过程中,磨削螺旋槽是关键工序,采用传统树脂结合剂砂轮磨削螺旋槽存在让刀、刃宽尺寸偏差大、加工效率低等难题。采用ELID磨削技术对硬质合金立铣刀螺旋槽进行精密成型磨削试验,设计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实验法,探究磨削工艺... 制造立铣刀过程中,磨削螺旋槽是关键工序,采用传统树脂结合剂砂轮磨削螺旋槽存在让刀、刃宽尺寸偏差大、加工效率低等难题。采用ELID磨削技术对硬质合金立铣刀螺旋槽进行精密成型磨削试验,设计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实验法,探究磨削工艺参数对硬质合金立铣刀螺旋槽刃宽尺寸的影响规律,利用DPS软件统计实验数据并建立数学模型,通过MATLAB软件优化得出最佳工艺参数组合并进行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砂轮转速3188.40r/min、砂轮进给量1300μm/s、电解电压85V、占空比42.37%的参数对螺旋槽进行ELID精密成型磨削加工,有效解决了让刀问题,与相同粒度的树脂砂轮比,生产效率提高25%,刃宽尺寸偏差范围降低8%,偏差值保持在6μm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质合金立铣刀螺旋槽 ELID磨削 二次回归通用旋转实验法 工艺参数优化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道纺纱主要工艺参数的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克彰 单超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6期26-31,共6页
管道纺纱是一种新研究出来的自由端纺纱方法,要能实际纺纱还必须合理地选择其工艺参数.本文分析了影响管道纺纱的主要工艺参数.采用二次旋转组合设计方法,通过实验,建立了主要工艺参数与成纱强力的数学模型,确定了相应的约束条件.并采... 管道纺纱是一种新研究出来的自由端纺纱方法,要能实际纺纱还必须合理地选择其工艺参数.本文分析了影响管道纺纱的主要工艺参数.采用二次旋转组合设计方法,通过实验,建立了主要工艺参数与成纱强力的数学模型,确定了相应的约束条件.并采用惩罚函数法进行优化计算,求得最佳工艺条件.再根据优化计算出来的工艺条件,在管道纺纱单头试验机上实际纺制28tex纯棉纱.不仅能稳定地纺纱,而且其纱强力与优化计算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纺纱 工艺参数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在精量排种试验中的应用
7
作者 吕冰 刘飞 +2 位作者 刘月琴 赵满全 李娜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01-204,219,共5页
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对室内精量排种试验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理论分析,选择真空度和排种轴转速作为试验因素,穴距合格率和空穴率作为试验指标,进行二因素三水平的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并建立了数学模型。经过检验,模型拟合... 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对室内精量排种试验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理论分析,选择真空度和排种轴转速作为试验因素,穴距合格率和空穴率作为试验指标,进行二因素三水平的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并建立了数学模型。经过检验,模型拟合程度很好。对真空度和排种轴转速与穴距合格率和空穴率之间的影响趋势进行分析,得到了最佳参数组合的预测结果:真空度3.5k Pa,排种轴转速7.4r/min,穴距合格率93.5%,空穴率3.2%。实测值为:穴距合格率92.4%,空穴率1.8%,误差1.25%。由此说明,模型精确、可靠,为二次通用旋转设计在农机方面的试验研究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种试验 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 回归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雨养垄系机械化优质高效配套技术的小麦产量及效益模型
8
作者 冷志杰 台莲梅 郭玉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61-164,共4页
对小麦雨养垄系机械化优质高效配套技术进行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 ,建立了优化产量及效益模型 ,分析了各试验因素的关系 ,筛选出优化产量及优化效益的小麦栽掊方式 。
关键词 雨养垄系机械化配套技术 小麦 产量 效益模型 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 产量 技术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道纺纱装置结构的优化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克彰 何子琼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5期20-26,共7页
本文对管道纺纱装置的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在原管道纺纱装置的基础上,将吸风装置绕输纤管道的轴线旋转180°的新方案。以这个设计方案为基础,对其主要的结构参数和主要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求得了最佳结构参数和最佳工艺... 本文对管道纺纱装置的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在原管道纺纱装置的基础上,将吸风装置绕输纤管道的轴线旋转180°的新方案。以这个设计方案为基础,对其主要的结构参数和主要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求得了最佳结构参数和最佳工艺参数。再根据最佳结构参数制造有关零件,装在管道纺纱单头试验机上,以求得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工艺务件,实际纺制28tex 纯棉纱。这个新装置不仅能稳定地纺纱,而且其成纱的缕纱强力与优化计算的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纺纱装置 结构参数 管道纺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鲢鱼糜斩拌工艺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蒙娜 熊善柏 +2 位作者 尹涛 尤娟 胡杨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61-65,71,共6页
采用二次回归旋转正交组合试验设计方法,分析了白鲢冷冻鱼糜斩拌过程中的氯化钠质量分数、斩拌转速、斩拌时间和真空度4个工艺参数对凝胶强度的影响,并对斩拌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斩拌时间和转速对凝胶强度有极显著影响(p<0.01)... 采用二次回归旋转正交组合试验设计方法,分析了白鲢冷冻鱼糜斩拌过程中的氯化钠质量分数、斩拌转速、斩拌时间和真空度4个工艺参数对凝胶强度的影响,并对斩拌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斩拌时间和转速对凝胶强度有极显著影响(p<0.01),氯化钠浓度对凝胶强度有显著影响(p<0.05)。4个工艺参数对凝胶强度的影响由大到小的顺序:斩拌时间、斩拌转速、氯化钠质量分数、真空度。优化的斩拌工艺参数为:氯化钠质量分数1.04%、斩拌转速3 000 r·min-1、斩拌时间14.17 min和真空度80 k Pa。在优化的工艺参数下,验证实验所得样品的凝胶强度为3 086 g·mm,符合预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鲢鱼糜 二次回归旋转正交组合设计 斩拌条件 凝胶强度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农作物秸秆的环境友好材料研究—玉米芯液化优化工艺的试验 被引量:3
11
作者 芋耀贤 梁凌云 +2 位作者 李栋 郑颖 毛志怀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6-199,共4页
选取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量和固液比(玉米芯/液化剂)为主要因素,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方案,建立了玉米芯液化得率的二次回归方程。模型拟合较好,利用Matlab软件确定玉米芯的最优液化工艺。结果表明:各因素对玉米芯... 选取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量和固液比(玉米芯/液化剂)为主要因素,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方案,建立了玉米芯液化得率的二次回归方程。模型拟合较好,利用Matlab软件确定玉米芯的最优液化工艺。结果表明:各因素对玉米芯液化得率的影响均显著,其影响力大小依次为:固液比>催化剂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玉米芯的最优液化工艺为:反应时间50min,反应温度159℃,催化剂量3.61%,固液比20%,液化得率94.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工程 玉米芯液化 试验研究 碳酸乙烯酯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胶加多菌灵作为防污剂在平菇、金针菇、香菇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萍 李正鹏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4期34-35,共2页
蜂胶加多菌灵作为防污剂在平菇、金针菇、香菇中的应用吴萍,李正鹏(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校,凤阳233100)蜂胶是蜜蜂产品中一种产品。蜜蜂从外界植物上采集树脂等经过加工而成的具有特殊芳香气味的胶状色深固体物。它有抗菌、防... 蜂胶加多菌灵作为防污剂在平菇、金针菇、香菇中的应用吴萍,李正鹏(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校,凤阳233100)蜂胶是蜜蜂产品中一种产品。蜜蜂从外界植物上采集树脂等经过加工而成的具有特殊芳香气味的胶状色深固体物。它有抗菌、防腐、消炎、麻醉等多功能的天然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平菇 金针菇 香菇 防污剂 蜂胶 多菌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元法的综采工作面块煤率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丽 张艳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4-59,共6页
针对现有块煤率研究方法无法准确表达煤岩颗粒行为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离散元法的综采工作面块煤率分析方法。以MG450/1080-WD型采煤机为研究载体,对其采煤过程进行研究分析并建立煤岩颗粒的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离散元软件EDEM作... 针对现有块煤率研究方法无法准确表达煤岩颗粒行为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离散元法的综采工作面块煤率分析方法。以MG450/1080-WD型采煤机为研究载体,对其采煤过程进行研究分析并建立煤岩颗粒的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离散元软件EDEM作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对综采工作面块煤率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当MG450/1080-WD型采煤机滚筒转速为48.74r/min,筒毂直径为233.79mm,叶片螺旋升角为14.09°时,其性能最优,此时采煤机块煤率为36.52%。对比不同转速、叶片螺旋升角下块煤率的仿真与试验结果,得出块煤率变化趋势一致,证明了应用离散元法进行综采工作面块煤率分析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采工作面 块煤率 煤岩颗粒 离散元法 采煤机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lab/Simulink动力学分析的荞麦脱粒装置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旭辉 程飞 +2 位作者 王显 裴二鹏 郑德聪 《农业工程》 2022年第10期86-96,共11页
针对荞麦脱粒损失率和破碎率高的问题,采用伸缩杆齿与纹杆混合式荞麦脱粒装置和弹性可调节凹板组合的方式,设计了一种荞麦脱粒装置,分析了关键部件结构与参数设计。运用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脱粒装置关键部件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在... 针对荞麦脱粒损失率和破碎率高的问题,采用伸缩杆齿与纹杆混合式荞麦脱粒装置和弹性可调节凹板组合的方式,设计了一种荞麦脱粒装置,分析了关键部件结构与参数设计。运用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脱粒装置关键部件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在机构无负载工作时,脱粒装置运行平稳,滚筒阻力最大消耗功率为0.53 kW,维持滚筒匀速旋转扭矩所消耗功率为3.11 kW,总体上动力消耗较小。利用Design-expert软件,以滚筒转速、脱粒间隙为试验因素,损失率与破碎率为评价指标进行2因素5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参数优化,试验表明,在荞麦籽粒含水率为17.5%~23.2%,秸秆含水率为70.0%~74.9%条件下,最佳试验组合为喂入量每组2 kg、滚筒转速457.161r/min、脱粒间隙为12.681 5 mm,其损失率为0.337%、破碎率为0.236%,试验结果符合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 脱粒装置 动力学分析 MATLAB SIMULINK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