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主轴回转运动误差在线检测的二次相移三点法 被引量:4
1
作者 李自军 洪迈生 +1 位作者 魏元雷 苏恒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19-323,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重组和反滤波的二次相移三点法圆度误差分离技术,可以先行分离出主轴的 回转运动误差,从而能够实现运动误差的在线检测。通过对三个传感器的测量数据按照二次相移原则 进行数据重组,可以在数据处理的首次操作时消... 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重组和反滤波的二次相移三点法圆度误差分离技术,可以先行分离出主轴的 回转运动误差,从而能够实现运动误差的在线检测。通过对三个传感器的测量数据按照二次相移原则 进行数据重组,可以在数据处理的首次操作时消除圆度形状误差的影响,从而在二次操作时先行得到运 动误差。权函数的对比分析表明该方法与圆度三点法在本质上的同源性和统一性。仿真与实验结果均 表明:该方法可以先后分离出运动误差和形状误差,具有良好的分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相移三点法 圆度误差分离技术 数据重组 反滤波 在线检测 主轴 回转运动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行分离直行运动误差的二次相移三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李自军 洪迈生 +2 位作者 叶飞帆 苏恒 魏元雷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057-1059,1063,共4页
现代检测与补偿技术越来越要求测量的高精度和实时性 ,通过直接获取运动误差以避免误差残留的二次相移三点法 ,为运动误差的在线高精度检测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通过对 3个传感器的测量数据按照二次相移原则进行数据重组 ,在数据处理的... 现代检测与补偿技术越来越要求测量的高精度和实时性 ,通过直接获取运动误差以避免误差残留的二次相移三点法 ,为运动误差的在线高精度检测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通过对 3个传感器的测量数据按照二次相移原则进行数据重组 ,在数据处理的首次操作时消除直线形状误差的影响 ,从而在反滤波基础上可以先行分离出直行运动误差的平移分量和转动分量 .利用权函数对比分析 ,证明了二次相移三点法与先行分离形状误差的直线频域三点法在本质上的同源性和统一性 .实验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相移三点法 误差分离技术 直行运动误差 误差测量 平移分量 转动分量 权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Q值测量中的馈线相移消除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吴昌英 韦高 许家栋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46-648,共3页
提出了一种实用的测量微波谐振器无载品质因素的方法,在临界点法的基础上,消除了馈线引入的相移.该相移的出现会使谐振器等效阻抗曲线在Smith圆图中发生旋转,进而影响到测量结果.通过在Smith圆图中对测量的输入阻抗曲线进行旋转,根据寻... 提出了一种实用的测量微波谐振器无载品质因素的方法,在临界点法的基础上,消除了馈线引入的相移.该相移的出现会使谐振器等效阻抗曲线在Smith圆图中发生旋转,进而影响到测量结果.通过在Smith圆图中对测量的输入阻抗曲线进行旋转,根据寻找出的一个目标函数来判断合适的旋转角度,即为馈线引入的相移.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数值模拟,并通过了一组实测数据做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点法 微波谐振器 无载品质因素 相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Q调制器产生载波抑制单边带信号的偏置控制技术 被引量:3
4
作者 王侠 唐绍宇 +8 位作者 韦慕野 汤科 伍颖 余志强 邓东锋 杨庆锐 李文甫 欧阳竑 何锋 《光通信技术》 2021年第4期27-31,共5页
为了延长信号传输距离、方便探测及降低噪声,并最大可能地保留信号能量,可通过移相法实现载波抑制单边带(SSB-CS)信号输出,采用导频法控制商用铌酸锂双平行(IQ)调制器可达到上述目标。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2~18 GHz范围内,输出信号... 为了延长信号传输距离、方便探测及降低噪声,并最大可能地保留信号能量,可通过移相法实现载波抑制单边带(SSB-CS)信号输出,采用导频法控制商用铌酸锂双平行(IQ)调制器可达到上述目标。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2~18 GHz范围内,输出信号的载边比和边边比均大于20 dB;该方法能在不使用IQ调制器内置光电二极管(PD)的前提下,有效控制调制器工作状态,得到载边比和边边比均满足预期的SSB-CS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平行调制器 载波抑制单边带 移相法 导频信号 偏置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MCCIPM的含TCPST电力系统最优潮流计算 被引量:7
5
作者 张宁宇 张恪 +3 位作者 李群 刘建坤 赵静波 孙国强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4-150,共7页
随着可控移相器(TCPST)在现代电力系统中应用水平的逐渐提高,计及TCPST的系统最优潮流(OPF)计算迎来了新的挑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内点法的含TCPST电力系统OPF计算方法。首先,结合TCPST接入系统的等效功率注入模型,以系统有功网... 随着可控移相器(TCPST)在现代电力系统中应用水平的逐渐提高,计及TCPST的系统最优潮流(OPF)计算迎来了新的挑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内点法的含TCPST电力系统OPF计算方法。首先,结合TCPST接入系统的等效功率注入模型,以系统有功网损最小为目标建立含TCPST的最优潮流模型;其次,为提高收敛速度,文中针对多中心-校正内点法(MCCIPM)进行改进,提高了仿射方向迭代步长并重新配置关键映射参数;最后,基于改进后的MCCIPM,在IEEE 14、IEEE 30和IEEE 118节点网络完成OPF计算。测试结果表明,TCPST具有控制线路潮流分布的能力,验证了文中计算方法在求解效率上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移相器(TCPST) 最优潮流(OPF) 有功网损最小 仿射方向步长 改进多中心-校正内点法(MCCIP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