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起去”:双音趋向动词语法系统的一个成员
被引量:7
- 1
-
-
作者
邢福义
-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
-
出处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12,95,共11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全球华语语法研究"(编号:11&ZD128)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汉语语法‘普-方'比较研究"(编号:11JJD740017)成果
-
文摘
有学者认为"起来"走完了语法化全程,以此作为推理大前提,断定"起去"未完成语法化。本文指出:充当了动词的后置成分,形成了体系性方阵,这是双音趋向动词语法化的充足条件,对系统中的每个成员一视同仁,不分强弱。文言文里,双音趋向动词充当动词后置成分现象极为罕见,未形成语法系统;在近古白话阶段,双音趋向动词系统方阵已然形成,跟现代汉语的情况基本相同,只存在若干差异。从近古到现当代,"起去"的存在是客观事实。不仅如此,"起去"还在往前走,这有新的用例可以证明。通过"归谬",可以突出显示,以"起来"作为基准的大前提,不能推导出可靠的结论。
-
关键词
趋向动词
双音
语法化
起来
起去
大前提
归谬
-
Keywords
directional verbs
disyllabic
grammaticalization
qilai(起来)
qiqu(起去)
premise
reductio ad absurdum
-
分类号
H14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湘方言中的“起去”已经语法化
被引量:12
- 2
-
-
作者
崔振华
-
机构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中文系
-
出处
《汉语学报》
2007年第3期65-68,共4页
-
文摘
本文对湘方言中"起去"的句法分布作了细致描写:"起去"可作为一般动作动词,独用作谓语或谓语中心;也可作为趋向动词,用在动词后表趋向;还可用在动词、形容词后表动作、性状的继续。语言事实表明,"起去"在湘方言中不仅十分活跃,而且跟"起来"一样,已经完成了它的语法化的全过程。
-
关键词
起去
湘方言
趋向动词
语法化
-
Keywords
qiqu(起去)
Hunan dialect
directional verb
grammaticalization
-
分类号
H17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大同方言的“起去”
被引量:5
- 3
-
-
作者
张宝
-
机构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
出处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7-94,96,共9页
-
文摘
"起去"在大同方言中使用广泛,本文描写了其语法表现和功能,梳理了其基于位移的演化历程,并通过"起去"与"起来"的比较阐释了相关问题,在揭示"起去"独特的认知语义属性的基础上预测其在普通话这个动态浮现系统中有可能从消隐走向回归。
-
关键词
晋语
大同方言
起去
再浮现
认知图景
-
Keywords
Jin dialect
Datong dialect
qiqu (起去)
reemerging
cognitive scene
-
分类号
H172.2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资阳方言“起去”简析
被引量:1
- 4
-
-
作者
黄中铃
-
机构
新疆大学人文学院
-
出处
《现代语文》
2019年第8期58-62,共5页
-
文摘
在现代汉语中,趋向动词往往是成对出现的,但“起来”是个例外,没有与之相对的趋向动词。不过,在许多方言中均存在着“起去”的说法。以资阳方言中的“起去”为研究对象,从语义与功能角度对它进行分析。从语义角度来看,影响资阳方言“起去”的主要因素有语境因素、情态因素与时间因素,而且存在多种因素相互交织的情况。从语法功能来看,“起去”能充当谓语与补语,多位于连谓结构与祈使句中。
-
关键词
“起去”
语义
语法
语境
-
Keywords
"qiqu(起去)"
semantics
grammar
context
-
分类号
H172.3
[语言文字—汉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