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traction of essential oil from shaddock peel and analysis of its components b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被引量:2
1
作者 周尽花 周春山 +1 位作者 蒋新宇 谢练武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6年第1期44-48,共5页
Essential oil, with more than thirty kinds of compounds separated and identified b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was extracted from Shatian shaddock peel and Sweet shaddock peel by squeeze-steam distillation ... Essential oil, with more than thirty kinds of compounds separated and identified b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was extracted from Shatian shaddock peel and Sweet shaddock peel by squeeze-steam distillation and direct steam distillation method. Among their composition, the main components are terpene compounds, which account for 93.926% (mass fraction, the same below) and 85.843% of essential oils extracted from Shatian shaddock peel and Sweet shaddock peel, respectively. Although nootkatone is the major contributor of shaddock characteristic scent, and its contents are 1.069% and 1.749% of essential oils from Sweet shaddock peel and Shatian shaddock peel,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squeeze-steam distillation gives higher yield and good quality of essential oil and the compositions of essential oils from two kinds of shaddock peels are different, but the main contributors of the shaddock scent are the sa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sential oil Shatian shaddock Sweet shaddock gas chromatography - mass spectrometry nootkatone EXTRA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酚醛树脂热解气体平均分子量
2
作者 刘亮 胡宏林 +3 位作者 黄娜 蒋丽琴 余瑞莲 李弘瑜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8-636,共9页
采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PyGC-MS)对酚醛树脂的热解气体平均分子量进行了测定方法研究。将样品粉碎过筛后,在550℃温度下裂解得到相应的裂解色谱图,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对热解气体进行定量分析,并通过计算得到其平均分子量。结果... 采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PyGC-MS)对酚醛树脂的热解气体平均分子量进行了测定方法研究。将样品粉碎过筛后,在550℃温度下裂解得到相应的裂解色谱图,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对热解气体进行定量分析,并通过计算得到其平均分子量。结果表明:该方法测定结果与理论值的误差<1%,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0.79%。方法简便、准确度高,适合酚醛树脂热解气体平均分子量的测定。经烧蚀实验验证,可用于酚醛树脂热解性能和烧蚀性能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解气相色谱-质谱 酚醛树脂 热解气体 平均分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洱速溶茶粉中茶褐素类物质的化学组成分析
3
作者 杨柳 王智能 +2 位作者 应雄美 龚加顺 彭春秀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8-215,共8页
为揭示普洱茶茶褐素主要结构特征及化学组成,采用超滤膜和质谱等技术联用研究不同分子质量茶褐素类物质的化学组成差异。针对不同分子质量茶褐素类物质,分析测定其蛋白质、多糖、总多酚、活性基团等含量以及色差变化,通过傅里叶变换红... 为揭示普洱茶茶褐素主要结构特征及化学组成,采用超滤膜和质谱等技术联用研究不同分子质量茶褐素类物质的化学组成差异。针对不同分子质量茶褐素类物质,分析测定其蛋白质、多糖、总多酚、活性基团等含量以及色差变化,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居里点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各分级样进行结构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随分子质量的减小,茶褐素不同分级样水溶液颜色越来越浅,活性基团含量变化不明显,但蛋白质、多糖、总多酚含量呈下降的趋势。茶褐素不同分子质量样品均含有较多的-OH基团、饱和C-H峰、C=C峰苯环,吸收峰出现在200 nm波长处。茶褐素m_(w)>300 kDa、500 Da<m_(w)<10 kDa样品中均含有核糖、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不同分子质量的茶褐素热裂解产物主要有棕榈酸甲酯、十八碳烯酸甲酯、十八碳二烯酸甲酯、二十四烷、正二十五烷、呋喃甲醇、生育酚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茶 茶褐素 理化性质 居里点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GC 法研究空心微珠对高分子材料耐热性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罗爱芹 牛桂玲 +3 位作者 傅若农 孙玉芳 王显伦 金声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8年第2期239-242,共4页
目的研究空心微珠对聚丙烯(PP)塑料和合成革耐热性的影响.方法利用样品受热裂解后小分子产物相对量随裂解温度变化的F-t曲线分析表征空心微珠填充的聚丙烯塑料和合成革的耐热性,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GC/MS)法鉴定聚... 目的研究空心微珠对聚丙烯(PP)塑料和合成革耐热性的影响.方法利用样品受热裂解后小分子产物相对量随裂解温度变化的F-t曲线分析表征空心微珠填充的聚丙烯塑料和合成革的耐热性,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GC/MS)法鉴定聚丙烯塑料的裂解产物.结果填充量增加则样品的耐热性均提高,填充量可达40%~60%,合成革样品在230℃时才出现裂解信号;填充前后的聚丙烯塑料与纯聚丙烯的裂解谱图吻合.结论空心微珠填充剂并不改变聚丙烯的裂解机理,只是改变了聚丙烯大分子的分布和聚丙烯的结晶形态,从而提高了聚丙烯塑料的耐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微珠 耐热性 pgc 高分子材料 填充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和红外光谱测定鱼体内微塑料
5
作者 杨颖 吴玉暄 +3 位作者 潘巍 张子晔 安立会 高俊敏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012-4020,共9页
为弥补现有光谱技术在检测微塑料方面的不足,全面了解野生海水鱼体内的微塑料赋存水平,本研究建立了热裂解-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Py-TD-GC/MS),该方法在微塑料提取和量化方面具有优良的回收率(>90%),在此基础上,利用该方法定量渤... 为弥补现有光谱技术在检测微塑料方面的不足,全面了解野生海水鱼体内的微塑料赋存水平,本研究建立了热裂解-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Py-TD-GC/MS),该方法在微塑料提取和量化方面具有优良的回收率(>90%),在此基础上,利用该方法定量渤海湾野生梭鱼和鲈鱼胃肠道中PP、PE、PS和PVC 4种微塑料(0.22~500μm)的质量浓度.结果发现,梭鱼胃肠道中小粒径微塑料(0.22~20μm)浓度((64.71±80.47)μg/g)明显低于鲈鱼((371.30±401.53)μg/g)(P<0.05),而大粒径微塑料(20~500μm)浓度((150.33±116.58)μg/g)略高于鲈鱼((107±96.49)μg/g)(P>0.05),且PE和PVC浓度均明显高于PS和PP;接着使用激光红外成像系统(LDIR)定量渤海湾野生梭鱼和鲈鱼胃肠道中微塑料(20~500μm)丰度水平,发现检测到的微塑料粒径以20~50μm为主、形态以碎片为主、材质以PE和PVC等11种聚合物为主,并且梭鱼胃肠道中PP、PE、PS和PVC 4种微塑料的平均丰度((38.21±19.95)个/g)略高于鲈鱼((34.75±26.33)个/g)(P>0.05),4种材质微塑料质量浓度分布与颗粒丰度分布总体上一致.利用聚合物危害指数评估鲈鱼和梭鱼胃肠道中赋存微塑料的潜在生态危害,发现由于PVC微塑料的存在导致了较高的潜在危害指数.Py-TD-GC/MS能够检测生物体内更小粒径微塑料,Py-TD-GC/MS和红外光谱技术联用可全面揭示野生鱼类体内的微塑料污染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式炉裂解 热脱附 气相色谱/质谱 LDI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 PGC/MS 法鉴定环氧乙烷-环氧丙烷三嵌段共聚物 被引量:1
6
作者 牛桂玲 罗爱芹 +4 位作者 傅若农 王梅 孙玉芳 王显伦 金声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8年第3期375-379,共5页
目的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PGC/MS)鉴定环氧乙烷-环氧丙烷三嵌段共聚物.方法用裂解气相色谱(PGC)法及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GC/MS)法分别对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和环氧乙烷-环氧丙烷三嵌段共聚物在合适的色... 目的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PGC/MS)鉴定环氧乙烷-环氧丙烷三嵌段共聚物.方法用裂解气相色谱(PGC)法及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GC/MS)法分别对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和环氧乙烷-环氧丙烷三嵌段共聚物在合适的色谱及质谱条件下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样品在质谱分析的总离子流图16.13min处给出了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中没有的混杂二聚体,它们是这类三嵌段共聚物在高温下裂解产生的特征峰.并推断了这两种混杂二聚体在质谱中的断裂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环氧乙烷 聚环氧丙烷 三嵌段共聚物 pgc 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降雪中微纳塑料的污染特征、沉降通量及其影响因素
7
作者 李一凡 赵时真 +3 位作者 马建初 何坤 田乐乐 张干 《安全与环境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0,共12页
微纳塑料(MNPs)排放量大且具潜在毒性,是一类受到广泛关注的新污染物。包括降雪在内的大气沉降是微纳塑料进入地表环境的重要途径。选取我国人口密度高的河南省,在重点城市采集了25个雪水样品,采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联用技... 微纳塑料(MNPs)排放量大且具潜在毒性,是一类受到广泛关注的新污染物。包括降雪在内的大气沉降是微纳塑料进入地表环境的重要途径。选取我国人口密度高的河南省,在重点城市采集了25个雪水样品,采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联用技术,测定雪样中的11种MNPs,以期查明河南省重点城市降雪中MNPs的污染特征与沉降通量,并综合氢氧同位素、水溶性离子和环境及社会指标,分析降雪中MNPs浓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河南省降雪中∑_(11)MNPs浓度为29.9~543.8μg/L(中值为85.2μg/L),以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为主(共占比85.9%±5.3%),11种MNPs在不同城市的浓度差异较大、组成不同,但无显著城区和郊区差异;结合降雪量数据,估算得到河南省∑_(11)MNPs每场雪的沉降通量为(422.7±402.6)μg/m^(2),沉降量为8.6~273.8 t,属较高水平;河南省降雪中的MNPs主要来源于本地,与人口数量、经济活动、交通运输和塑料制品产量密切相关,生物质燃烧和扬尘可能是MNPs的潜在来源。本研究增进了对MNPs在大气环境中行为的认识,为MNPs污染的区域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塑料 污染特征 沉降通量 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降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前处理方法结合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解析红星二锅头白酒的风味成分
8
作者 于立娟 田红云 +3 位作者 单群 孟士皓 冯思雨 邹弯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32-340,I0021-I0047,共36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和液液萃取(liquid-liquid extraction,LLE)结合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comprehensive two-dimensional gas chromatography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和液液萃取(liquid-liquid extraction,LLE)结合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comprehensive two-dimensional gas chromatography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GC×GC-TOF-MS)以及香气活度值(odour active value,OAV),对红星二锅头白酒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全面解析。研究发现,HS-SPME、LLE分别定性出928、802种挥发性化合物,共计定性出1304种挥发性化合物,共同定性出426种挥发性化合物。基于HS-SPME数据,通过香气数据库筛选出具有香气特征的382种香气化合物,其中酯类相对百分含量占比最高,其次是醇类、酸类和醛类。计算得到了49种香气化合物OAV>1,其中酯类(辛酸乙酯、异戊酸乙酯等)和萜烯类(β-大马酮)对白酒风味的贡献最大,醛类(异戊醛、己醛等)和含硫类(二甲基三硫)其次,醇类(1-辛烯-3-醇)和含氮类(2,3,5-三甲基吡嗪)也有一定风味贡献。该研究丰富了红星二锅头白酒的风味研究,也为下一步生产研究及调控提供了理论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星二锅头白酒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comprehensive two-dimensional gas chromatography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GC×GC-TOF-MS) 挥发性化合物 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HS-SPME) 液液萃取(liquid-liquid extraction L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入暴露途径下纳米塑料在SD大鼠体内的富集特征研究
9
作者 董小艳 杨波 +5 位作者 谢颖 李明姣 陈嘉禾 李浩然 阮鸿洁 王琼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64-768,共5页
为探讨吸入暴露纳米级塑料在生物体呼吸系统以外组织上的富集特征,以100 nm聚苯乙烯微球对SD大鼠进行2 h短期吸入暴露,使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大鼠肝脏、肾脏、心脏以及脑组织上的聚苯乙烯浓度。结果显示:暴露组大鼠肾脏、心脏... 为探讨吸入暴露纳米级塑料在生物体呼吸系统以外组织上的富集特征,以100 nm聚苯乙烯微球对SD大鼠进行2 h短期吸入暴露,使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大鼠肝脏、肾脏、心脏以及脑组织上的聚苯乙烯浓度。结果显示:暴露组大鼠肾脏、心脏和肝脏中的浓度[(0.416±0.143)、(0.633±0.278)和(0.617±0.179)g/g]显著高于对照组大鼠[(0.249±0.020)、(0.070±0.096)和(0.101±0.140)g/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组织间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2组大鼠脑组织均未检出聚苯乙烯。研究表明,100 nm聚苯乙烯微球吸入暴露2 h后,可通过肺泡进入血液循环,进而在大鼠肝脏、肾脏、心脏中形成沉积。通过探讨纳米级塑料在生物体内的累积特征,为深入开展吸入纳米塑料对人体的健康影响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纳米塑料 吸入暴露 SD大鼠 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紫外诱导可见发光成像和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的铁质文物保护修复材料鉴别
10
作者 杨琴 丁莉 +3 位作者 李朝晖 张然 魏岳 陈英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96-1005,共10页
在制订文物保护方案前,首先需先了解其保存现状和历史保护修复情况,过往修复所用的材料成分和保存状态是现状调查的重要内容。由于早期部分文物保护工作缺乏详细的档案记录,采用科学检测方法识别保护修复材料至关重要。本研究运用紫外... 在制订文物保护方案前,首先需先了解其保存现状和历史保护修复情况,过往修复所用的材料成分和保存状态是现状调查的重要内容。由于早期部分文物保护工作缺乏详细的档案记录,采用科学检测方法识别保护修复材料至关重要。本研究运用紫外诱导可见发光成像(UVL)与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技术,对收藏于甘肃省博物馆、昭通市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的5件铁质文物的历史保护修复材料进行了成分和空间分布的调查。结果显示,铁权20791和铁锛头2335使用了添加松香树脂的熟桐油作为封护材料;铁斧2334的封护材料由两层组成,下层为熟桐油,上层为虫胶;铁剑D0008使用了石蜡封护;铁剑450保护过程中应用了多种材料,包括双酚A型环氧树脂、虫胶、聚苯乙烯等。研究证实UVL与Py-GC/MS结合使用是分析历史保护修复材料的有效方法,点分析和成像技术的结合为取样策略的制定提供了依据,确保了样本的代表性,且减少了取样数量和对文物的潜在损害。研究结果为文物档案补充了重要信息,为文物修复材料效果评估、失效保护材料去除以及后续保护方案制订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诱导可见发光成像 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 保护修复材料 铁质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氛围下烟草的热裂解行为研究 被引量:29
11
作者 孔浩辉 鲁虹 +2 位作者 陈翠玲 周海云 周瑢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12-616,共5页
烟丝分别在He和空气环境中于600、700、800、900、1 000℃下进行热裂解,裂解产物用GC-MS进行在线检测,研究了烟丝样品分别在惰性和有氧氛围中不同温度下的热裂解行为。数据表明,烟丝在He气和空气中热裂解时的产物有较大差异,He气下的裂... 烟丝分别在He和空气环境中于600、700、800、900、1 000℃下进行热裂解,裂解产物用GC-MS进行在线检测,研究了烟丝样品分别在惰性和有氧氛围中不同温度下的热裂解行为。数据表明,烟丝在He气和空气中热裂解时的产物有较大差异,He气下的裂解产物以烯烃、苯和苯系物为主;在空气下裂解的主要产物为酮、醛、醇、酸和酯等羰基化合物。有氧氛围有益于异戊二烯和1,3-丁二烯的生成,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酚类物质的产生。在惰性和有氧氛围下,随着温度的升高,多环芳烃化合物的产生量均进一步增加。He氛围下得到的裂解产物类型接近卷烟燃烧时的热解区,而空气氛围下得到的裂解产物类型接近燃烧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 惰性裂解 有氧裂解 烟丝 裂解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热解生物油的成分分析 被引量:22
12
作者 王丽红 贾官臣 +2 位作者 柏雪源 易维明 殷哲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24-1128,共5页
在流化床上快速热解玉米秸秆粉,得到成分复杂的生物油。生物油上层是溶于水的轻质液体,下层是难溶于水的大分子物质。用二氯甲烷萃取上层液体中的有机相,气质分析(GC/MS)结果表明其主要成分除乙酸、羟基丙酮外,还有环戊烯酮、糠醛、糠... 在流化床上快速热解玉米秸秆粉,得到成分复杂的生物油。生物油上层是溶于水的轻质液体,下层是难溶于水的大分子物质。用二氯甲烷萃取上层液体中的有机相,气质分析(GC/MS)结果表明其主要成分除乙酸、羟基丙酮外,还有环戊烯酮、糠醛、糠酮、苯酚等及其衍生物,与谱库中的标准物对比有较高的匹配度。下层大分子部分化学性质更为复杂,需要进一步探究分离和检测方法。由于理化性质复杂,生物油的应用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解 生物油 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秸秆粉热解生物油的分析及乳化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丽红 吴娟 +2 位作者 易维明 李永军 柏雪源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04-209,共6页
为了探究玉米秸秆粉热解生物油的组成及乳化改性技术,对生物油进行了气质联用(GC/MS)分析,并研究了轻质生物油与柴油乳化后燃料的物理性质。生物油有分层现象,上层是溶于水的轻质液体,约占总质量的80%,主要成分有水、羟基丙酮、乙酸、... 为了探究玉米秸秆粉热解生物油的组成及乳化改性技术,对生物油进行了气质联用(GC/MS)分析,并研究了轻质生物油与柴油乳化后燃料的物理性质。生物油有分层现象,上层是溶于水的轻质液体,约占总质量的80%,主要成分有水、羟基丙酮、乙酸、糠醛、环戊烯酮及衍生物、苯酚等,用二氯甲烷萃取后在有机相中又检测到糠醛衍生物及苯酚衍生物等。下层是难溶于水的大分子物质,组成复杂,直接分析难以确定成分。本试验将轻质生物油、0#柴油、复合乳化剂(由Span-80与Tween-20两种乳化剂以特定配比制成)按照一定工艺进行乳化,制成乳化燃料。增加均质时间、乳化剂和柴油比例或减小轻质生物油比例均可以提高乳化燃料的稳定性。乳化燃料的热值与轻质生物油相比有明显改善,但燃料的pH值没有明显提高,需要进一步研究,降低乳化燃料的腐蚀性,使其能够在柴油机上长期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热解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乳化 生物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GC-MS法测定饲料中的沙丁胺醇 被引量:4
14
作者 范理 王彤 +3 位作者 田静 高生 苏晓鸥 郑君杰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244-248,共5页
  沙丁胺醇(salbutamol),化学名称1-(4-羟基-3-羟甲基苯基)-2-(叔丁氨基)乙醇(结构式如图1所示),俗称舒喘宁,属于β-兴奋剂类药物的一种,临床上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同时沙丁胺醇同克伦特罗(瘦肉精)一样还具有提高饲料的转化率,促进动...   沙丁胺醇(salbutamol),化学名称1-(4-羟基-3-羟甲基苯基)-2-(叔丁氨基)乙醇(结构式如图1所示),俗称舒喘宁,属于β-兴奋剂类药物的一种,临床上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同时沙丁胺醇同克伦特罗(瘦肉精)一样还具有提高饲料的转化率,促进动物生长的作用.但是,这种药物容易在动物内脏、组织中蓄积残留,有很大的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lbutomal FEED Solid-phase extraction gas chromatography - mass spectromet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碳酸酯与硅倍半氧烷复合物气相热裂解和凝聚相产物对比 被引量:6
15
作者 程宝发 李向梅 +2 位作者 张文超 郝建薇 杨荣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1-97,共7页
采用实验室自制的笼型八苯基硅倍半氧烷(OPS)和一种新型阻燃剂含磷笼型低聚硅倍半氧烷(DOPO-POSS),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加工的方式与聚碳酸酯(PC)共混制得质量分数4%DOPO-POSS和6%OPS的阻燃复合物。利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Py-GC/MS... 采用实验室自制的笼型八苯基硅倍半氧烷(OPS)和一种新型阻燃剂含磷笼型低聚硅倍半氧烷(DOPO-POSS),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加工的方式与聚碳酸酯(PC)共混制得质量分数4%DOPO-POSS和6%OPS的阻燃复合物。利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Py-GC/MS)对复合物的裂解产物进行了分析;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SEM-EDS)分别对残炭的凝聚相结构与元素组分进行分析。Py-GC/MS分析结果表明,总的质谱图显示PC/DOPO-POSS和PC/OPS复合物在热解过程中释放出大量小分子气体产物,有效地促进了炭层的膨胀;OPS在气相裂解中释放出大量的苯和气态Si O2,并有少量CO2气体释放;DOPO-POSS裂解过程中释放出多种小分子气体,其中DOPO含量最高,达到26%。FT-IR对凝聚相炭层结构测试表明,PC/OPS和PC/DOPO-POSS复合物的内部炭层结构相似,由无机炭结构组成;在外部炭层结构中,PC/OPS复合物含有大量-O-Si-O-结构,并伴随有少量的芳香烃炭结构和Si-C结构;PC/DOPO-POSS复合物主要由-P(=O)-O-Si-结构和少量Si-O结构组成。SEM-EDS测试结果表明,PC/DOPO-POSS复合物炭层成分中C元素含量最高,O元素含量次之,Si和P元素含量最少;PC/OPS复合物炭层成分中,Si和O元素含量最大,占到92.5%,C元素含量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硅倍半氧烷 裂解-气相色谱/质谱 热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MS测定家犬血浆中银杏内酯A、B的含量 被引量:6
16
作者 黄沛力 秦亚萍 +1 位作者 冯高谦 张磊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24-25,共2页
  银杏叶制剂作为治疗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药物,越来越为人们关注.银杏叶成分复杂,其中银杏黄酮具有扩张血管,降血脂,改善微循环的作用;银杏内酯是血小板活化因子强拮抗剂,对免疫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缺血损伤有保护作用,并有抗休...   银杏叶制剂作为治疗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药物,越来越为人们关注.银杏叶成分复杂,其中银杏黄酮具有扩张血管,降血脂,改善微循环的作用;银杏内酯是血小板活化因子强拮抗剂,对免疫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缺血损伤有保护作用,并有抗休克、抗过敏及抗炎作用.由于银杏内酯含量较低,对其进行的药动力学研究较少,且多采用的是非特异性的生物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 chromatography - mass spectrometry GINKGOLIDES Plas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碱木素热裂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武书彬 向冰莲 +2 位作者 刘江燕 郭伊丽 孙润仓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43-147,共5页
用热重分析法和热解色谱质谱联用技术(Py-GC-MS)对工业碱木素热解行为进行了初步研究,分析了工业碱木素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热分解特性。结果表明,工业碱木素的热解过程主要分为4个阶段,在200℃以下的低温区和300-500℃的中温区各有1... 用热重分析法和热解色谱质谱联用技术(Py-GC-MS)对工业碱木素热解行为进行了初步研究,分析了工业碱木素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热分解特性。结果表明,工业碱木素的热解过程主要分为4个阶段,在200℃以下的低温区和300-500℃的中温区各有1个强烈失重峰。工业碱木素热裂解产物非常复杂,Py-GC-MS分析表明,在300℃下的热解产物中,以源于工业碱木素的聚糖热解产物为主,含有一定量的低分子木素热解构产物;在450℃下的热解产物中,以木素大分子的热解构产物为主,例如各种酚类化合物、愈创木基丙酮等酮类化合物及源于木素-碳水化合物复合体的阿魏酸等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碱木素 热重分析 热解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白菊浸膏热裂解产物的GC/MS分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许永 向能军 +3 位作者 高茜 沈宏林 孙川 缪明明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66-770,共5页
用热失重(TG)技术以及在线热裂解(Py)技术对杭白菊浸膏热裂解产物进行了研究。TG曲线显示主要失重区间在120~620℃,质量损失高达87%,选取了失重比较大的几个温度点(300、400、550、620℃)和800℃作为裂解温度,以气相色谱-质谱法... 用热失重(TG)技术以及在线热裂解(Py)技术对杭白菊浸膏热裂解产物进行了研究。TG曲线显示主要失重区间在120~620℃,质量损失高达87%,选取了失重比较大的几个温度点(300、400、550、620℃)和800℃作为裂解温度,以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其在不同温度下的裂解产物,并对添加不同量杭白菊浸膏的中试卷烟进行了评吸。结果表明:300、400、550、620、800℃裂解温度下检测到的挥发性热裂解产物分别为20种、29种、28种、26种,21种;550℃下杭白菊裂解产物主要是醛类、酮类、酯类和呋喃类物质;550℃时开始出现有害物质,且有害物质的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提高;杭白菊浸膏能够显著改善卷烟抽吸品质,赋予卷烟一种特殊的自然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白菊 热重分析 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热裂解产物 香料与香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检验复印墨粉 被引量:7
19
作者 杨瑞琴 姜华 +1 位作者 王英强 汪聪慧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7-280,共4页
复印墨粉检验分析在经济案件侦查以及墨粉配方研究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采用裂解气相色谱技术,对收集到的复印墨粉进行分离分析,并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所得裂解峰进行归属。分析结果的重复性与稳定性良好,复印件上墨粉... 复印墨粉检验分析在经济案件侦查以及墨粉配方研究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采用裂解气相色谱技术,对收集到的复印墨粉进行分离分析,并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所得裂解峰进行归属。分析结果的重复性与稳定性良好,复印件上墨粉与原墨粉分析结果一致。对不同厂家与牌号的墨粉进行区分与归类,为墨粉鉴别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 检验 静电复印墨粉 分离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电路板热解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陈烈强 周文贤 +1 位作者 黄华杰 刘晓丹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8-21,共4页
热解是回收处理废旧电路板中金属及树脂成分的重要方法。文中采用热重差热联用分析仪和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了以酚醛树脂为基板的废旧电路板热解特性;分析了不同速率下的动力学参数,及其热解产物的化学成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热解是回收处理废旧电路板中金属及树脂成分的重要方法。文中采用热重差热联用分析仪和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了以酚醛树脂为基板的废旧电路板热解特性;分析了不同速率下的动力学参数,及其热解产物的化学成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废旧电路板热解过程主要有2个快速质量损失阶段(270—350℃,350—480℃),其平均活化能分别约为67,97 kJ/mol。其裂解产物主要是苯酚、对甲苯酚、邻异丙烯基苯酚、邻甲苯酚、对异丙基苯酚、糠醛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电路板 热解 热重分析 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