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暂态特性对距离保护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施静辉 索南加乐 +2 位作者 许庆强 刘家军 葛耀中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15-419,共5页
利用电磁暂态程序对电容式电压互感器 (CVT)的特性进行了数字仿真 ,发现CVT的暂态特性会造成距离保护的暂态超越和反方向出口误动作 .暂态超越现象与两侧电势相角差、故障时刻的电压初始相位密切相关 ,CVT暂态特性引起的反方向出口误动... 利用电磁暂态程序对电容式电压互感器 (CVT)的特性进行了数字仿真 ,发现CVT的暂态特性会造成距离保护的暂态超越和反方向出口误动作 .暂态超越现象与两侧电势相角差、故障时刻的电压初始相位密切相关 ,CVT暂态特性引起的反方向出口误动作仅仅发生在受电侧 ,且与两侧电势相角差有关 .分析结果表明 ,采用距离保护快速Ⅰ段的反时限特性是防止暂态超越的有效措施 ,同时提出了利用故障分量方向元件结合全阻抗特性继电器的方法 ,解决了距离保护反方向出口误动作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 暂态响应 距离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功率电源电容器保护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秦实宏 刘克富 +1 位作者 李劲 潘垣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6,共3页
本文分析了采用爆炸丝方式进行脉冲功率电源电容器保护时存在的问题 ,对电容器组中单台电容器的保护要求和措施进行了较详细的讨论 ,提出了采用电感、电阻和快速限流熔断器进行电容器保护的方案 。
关键词 脉冲功率电源电容器 保护 试验 爆炸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节点导纳方程的串联补偿线路双端故障测距算法 被引量:15
3
作者 卢斌先 郭丽军 +1 位作者 王泽忠 王玲玲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1-66,共6页
由于与串补电容并联的氧化锌非线性电阻(MOV)的非线性特性,一般的故障测距方法对于有串联补偿装置的输电线路不再适用。作者基于传输线的节点导纳方程考虑了故障时串补装置的状态,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串补线路的故障定位算法。该算法使用... 由于与串补电容并联的氧化锌非线性电阻(MOV)的非线性特性,一般的故障测距方法对于有串联补偿装置的输电线路不再适用。作者基于传输线的节点导纳方程考虑了故障时串补装置的状态,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串补线路的故障定位算法。该算法使用相参数(而非序参数)及两端的不同步数据,采用分布参数的线路模型,利用两个子算法搜索故障距离,通过比较两个子算法得到的过渡阻抗值排除伪根,选择一组正确解,从而获得准确的故障位置。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了该算法具有较好的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继电保护 节点导纳方程 串联补偿线路 双端故障测距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实时仿真的小步长开关误差分析和参数设置 被引量:24
4
作者 穆清 周孝信 +2 位作者 王祥旭 田芳 李亚楼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1期120-129,15,共10页
以固态开关为主要元件的换流器实时仿真是实现VSC-HVDC实时仿真的难点之一。目前电磁暂态仿真程序的理想开关模型因为计算效率的问题很难实现实时仿真。所以电感/电容(L/C)模型由于较高的计算效率而在实时仿真中被考虑采用。该文深入研... 以固态开关为主要元件的换流器实时仿真是实现VSC-HVDC实时仿真的难点之一。目前电磁暂态仿真程序的理想开关模型因为计算效率的问题很难实现实时仿真。所以电感/电容(L/C)模型由于较高的计算效率而在实时仿真中被考虑采用。该文深入研究使用L/C模型的开关的准确性,证明了小步长算法的可行性。同时,考虑模型暂态误差产生的损耗,提出了完整的小步长模型的参数设置方法。所提出的模型建立在ADPSS上,并与PSACD上的理想模型进行了比较,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功率换流器 实时仿真 小步长仿真 换流器损耗 电感 电容(L C)等效模型 开关误差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电容器组电容器保护的对策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秦实宏 刘克富 +1 位作者 李劲 潘垣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9-40,共2页
以典型的电容器储能脉冲电源为实例 ,对电容器的保护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利用计算机对系统故障进行了模拟仿真 ,进而提出了电阻、电感和限流熔断器保护电容器的措施 ,并根据电源系统保护侧重的目标不同 ,对以上三种保护元件的各自作用进... 以典型的电容器储能脉冲电源为实例 ,对电容器的保护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利用计算机对系统故障进行了模拟仿真 ,进而提出了电阻、电感和限流熔断器保护电容器的措施 ,并根据电源系统保护侧重的目标不同 ,对以上三种保护元件的各自作用进行了优化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容器组 电容器保护 优化 熔断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量选择表面的瞬态响应 被引量:26
6
作者 杨成 刘培国 +2 位作者 刘继斌 周东明 李高升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45-1049,共5页
为实现强电磁脉冲防护和信号收发的兼容,研究了一种基于能量选择机制的强电磁防护结构,即能量选择表面。该防护表面利用半导体压控导电特性,实现了强场辐照时防护表面由高阻态向低阻态的转变,具有能量低通特性和超宽带特性。利用场路协... 为实现强电磁脉冲防护和信号收发的兼容,研究了一种基于能量选择机制的强电磁防护结构,即能量选择表面。该防护表面利用半导体压控导电特性,实现了强场辐照时防护表面由高阻态向低阻态的转变,具有能量低通特性和超宽带特性。利用场路协同仿真方法,分析了能量选择表面瞬态响应与PIN二极管阻抗特性、强电磁脉冲峰值场强及脉冲前沿的关系,结果显示:尖峰泄漏功率和响应时间与Ⅰ层厚度、强电磁脉冲峰值场强成正比,与少数载流子寿命成反比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电磁脉冲防护 能量选择表面 二极管阵列 场路协同仿真 瞬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化膜电容器组保护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力一峥 郭良福 +5 位作者 赖贵友 陈德怀 陈清海 李冬梅 周丕璋 刘克富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09-713,共5页
为解决高功率固体激光装置能源系统金属化膜储能电容器组两种故障模式的保护问题,分析了相应的两种保护方法的优点和缺点,其中重点研究并改进了爆炸丝保护方法。根据Tucker的爆炸丝物理模型分析爆炸丝气化结束前的物理过程发现,由于保... 为解决高功率固体激光装置能源系统金属化膜储能电容器组两种故障模式的保护问题,分析了相应的两种保护方法的优点和缺点,其中重点研究并改进了爆炸丝保护方法。根据Tucker的爆炸丝物理模型分析爆炸丝气化结束前的物理过程发现,由于保护元件在爆炸丝气化过程中会出现较高的过电压,导致爆炸丝灭弧困难,由此采用在保护元件上并联火花隙的改进方法,通过火花隙释放保护电感的储能,抑制过电压的产生以利于爆炸丝熄弧。实验结果说明了改进电路的原理和有效性,进一步工程化后,有可能较好地解决高功率固体激光装置能源系统金属化膜储能电容器组的保护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器保护 爆炸丝 金属化膜电容器 火花隙 高功率激光 能源系统 脉冲功率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0kV输电线路电容降压取电系统雷电过电压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青山 皇甫羽飞 +4 位作者 张帅 程凤鸣 袁正华 狄京元 李卫国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058-2063,共6页
针对输电线路杆塔电容取电系统在遭受雷击时的过电压问题,以新开发的110 k V输电线杆塔电容取电系统为研究对象,在介绍该电容取电系统基本工作原理、整机工频测试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取电系统的雷电暂态计算模型,利用电磁暂态计... 针对输电线路杆塔电容取电系统在遭受雷击时的过电压问题,以新开发的110 k V输电线杆塔电容取电系统为研究对象,在介绍该电容取电系统基本工作原理、整机工频测试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取电系统的雷电暂态计算模型,利用电磁暂态计算程序ATP-EMTP软件对雷击下取电系统过电压进行仿真计算,确定了取电系统的雷电过电压水平,并提出相应的过电压保护措施。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氧化锌避雷器和压敏电阻可以有效的限制雷电过电压幅值,实现对取电系统的过电压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电系统 高压电容器 电压互感器 避雷器 雷电过电压 保护 数值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式脉冲强磁场装置控制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5
9
作者 韩小涛 宋志伟 +4 位作者 谢剑锋 丁同海 丁洪发 彭涛 李亮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16-721,共6页
针对生物、医学和环保等领域对小型脉冲强磁场装置的科研需求,设计研制了磁感应强度为20 T级的集成式脉冲磁场装置。介绍了强磁场装置的构成,给出了出口保护电感的设计方法和计算实例,重点介绍了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关键实现技术。控制系... 针对生物、医学和环保等领域对小型脉冲强磁场装置的科研需求,设计研制了磁感应强度为20 T级的集成式脉冲磁场装置。介绍了强磁场装置的构成,给出了出口保护电感的设计方法和计算实例,重点介绍了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关键实现技术。控制系统提供了手动操作和自动操作两种控制模式,由主控程序和本地控制单元构成,两者之间由光纤连接,应用了有限状态机的通信机制,实现对实验流程的全过程控制、装置状态和采集数据的实时显示。实验测试结果表明,不同放电电压下对应的磁感应强度峰值比例关系的线性度优于2%;同一放电电压下多次放电的重复特性较好,峰值波动范围保持在1%以内,可以满足科研实验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强磁场 电容储能型电源 保护电感 控制系统 本地控制单元 有限状态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模拟退火算法的配电网电容器优化配置 被引量:28
10
作者 侯学勇 丁晓群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1-84,共4页
随着配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的依照经验配置电容器的方法日显其局限性,具体表现在电容器容量配置得不足或过剩,更严重的情况是部分电容器需要投入时由于局部电压的限制而不能投入。将遗传–模拟退火算法用于解决配电网电容器优化配... 随着配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的依照经验配置电容器的方法日显其局限性,具体表现在电容器容量配置得不足或过剩,更严重的情况是部分电容器需要投入时由于局部电压的限制而不能投入。将遗传–模拟退火算法用于解决配电网电容器优化配置问题,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目标函数为配电网有功网损费用、电容器的购置及安装费用总和最小,该算法将电容器的安装位置及安装容量离散化,并在初始方案种群产生和群体进化策略两方面对该算法作了改进,对一个30节点配电网的电容器优化配置结果表明了遗传–模拟退火算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无功补偿 功率因数 电力系统 遗传算法 模拟退火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的行波故障定位法在串补输电线路中的应用 被引量:32
11
作者 黄子俊 陈允平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8期5-9,共5页
串联电容补偿线路的故障测距和继电保护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困难之处不在于串补电容本身,而在于与之并联的 MOV 的动作特性。由于串补电容和 MOV 一起组成了一个非线性电路,故难以建立其在故障发生时的精确模型。作者将基于连续小波... 串联电容补偿线路的故障测距和继电保护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困难之处不在于串补电容本身,而在于与之并联的 MOV 的动作特性。由于串补电容和 MOV 一起组成了一个非线性电路,故难以建立其在故障发生时的精确模型。作者将基于连续小波变换的行波定位法应用于串补输电线故障测距,分析了 MOV 对行波定位法的影响,并进行了大量的仿真。该方法不依赖串补装置的模型,不受 MOV 非线性特性的影响,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且不受故障类型与接地阻抗的影响。EMTP 仿真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波定位 输电线路 故障测距 MOV EMTP 故障定位 继电保护 仿真结果 小波变换 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优化控制策略在基于电压源换流器的HVDC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34
12
作者 胡兆庆 毛承雄 陆继明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38-41,共4页
文章阐述了基于电压源换流器(VSC)和脉冲宽度调制(PWM)技术的直流输电与传统的直流输电相比具有的诸多优点。在建立交/直流(AC/DC)并联输电系统模型基础上,提出一种优化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将直流输电本身的控制与发电机励磁控制相综合... 文章阐述了基于电压源换流器(VSC)和脉冲宽度调制(PWM)技术的直流输电与传统的直流输电相比具有的诸多优点。在建立交/直流(AC/DC)并联输电系统模型基础上,提出一种优化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将直流输电本身的控制与发电机励磁控制相综合,在系统发生故障时能同时稳定发电机和直流输电系统。还在相同的条件下对基于VSC的HVDC和传统的HVDC进行了仿真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在该优化控制策略指导下,前者在系统发生故障时体现了较好的阻尼特性,且该HVDC系统本身在该控制策略下也有较高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VDC系统 优化控制策略 电压源换流器 直流输电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功率激光电源系统故障与保护仿真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秦实宏 刘克富 +1 位作者 李劲 潘垣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49-50,共2页
高功率激光电源系统母排接地、单台电容器内部击穿故障将造成系统结构和电容器的损坏 ,故用Psoice软件对这些故障进行了仿真 ,并分析了电容器保护元件参数选取原则并给出了保护元件参数的优化值 ,其结果表明 ,在所实验的条件下 ,取熔断... 高功率激光电源系统母排接地、单台电容器内部击穿故障将造成系统结构和电容器的损坏 ,故用Psoice软件对这些故障进行了仿真 ,并分析了电容器保护元件参数选取原则并给出了保护元件参数的优化值 ,其结果表明 ,在所实验的条件下 ,取熔断器过载倍数为 5 ,保护电阻 5 0mΩ ,保护电感 5 0 μH时 ,可限制故障电流至 9kA ,电容器反向残压为 2 .5kV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激光 脉冲电源 高密电容器 系统故障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一潮流控制器的非线性控制和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改善 被引量:29
14
作者 谢桦 梅生伟 +2 位作者 徐政 卢强 横山明彦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9期1-5,共5页
首先考虑 UPFC装置与电力系统串联和并联的两部分之间耦合直流电容的动态 ,建立了具有 UPFC的输电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 ,对 UPFC的 4个控制变量进行分析 ,提出了控制变量 m1,m2 和φ1的线性控制规律 ,并运用基于微分几何理... 首先考虑 UPFC装置与电力系统串联和并联的两部分之间耦合直流电容的动态 ,建立了具有 UPFC的输电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 ,对 UPFC的 4个控制变量进行分析 ,提出了控制变量 m1,m2 和φ1的线性控制规律 ,并运用基于微分几何理论的仿射非线性系统反馈精确线性化和动态反馈原理及方法 ,得到了控制变量φ2 的非线性最优控制律的解析表达式 ,从而提出了UPFC的线性与非线性最优混合控制策略。控制策略的测量量均可本地化 ,以利于工程应用。仿真结果表明在文中所给出的非线性控制器作用下 ,UPFC能有效地改善电力系统的动态品质和暂态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潮流控制器 非线性控制 电力系统稳定性 输电线路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2M装置中心螺线管线圈电源变流器过流保护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晨 李维斌 +4 位作者 王雅丽 李青 王英翘 陈俊宏 宣伟民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5-51,共7页
利用MATLAB仿真工具,搭建HL-2M中心螺线管(CS)电源系统模型,研究了CS电源变流器过流保护策略。通过仿真研究,为HL-2M CS电源系统中变流器制定了最优的过流保护策略,这为电源安全可靠的运行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中心螺线管电源系统 变流器过流 仿真分析 最优保护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 000 MW机组功率负荷不平衡保护误动原因分析及仿真优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忠华 王海涛 +4 位作者 陶向宇 罗宁 李国庆 王立健 何青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0-46,共7页
针对某电厂的机组跳闸事件,对于功率负荷不平衡的逻辑保护异常动作进行仿真分析研究。首先对于机组甩负荷试验时的超速逻辑保护动作记录数据进行分析。其次应用电力系统仿真软件对几种典型的故障进行仿真分析,为功率负荷不平衡保护的转... 针对某电厂的机组跳闸事件,对于功率负荷不平衡的逻辑保护异常动作进行仿真分析研究。首先对于机组甩负荷试验时的超速逻辑保护动作记录数据进行分析。其次应用电力系统仿真软件对几种典型的故障进行仿真分析,为功率负荷不平衡保护的转速闭锁定值提供整定依据。最后针对不投入功率负荷不平衡保护的三种模式系统故障下,对于发电机功率、汽轮机功率以及发电机转速进行仿真模拟,得到仿真曲线。分别对三种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采用3 030 r/min作为功率负荷不平衡保护的转速,闭锁定值可以躲过系统的典型故障,同时对于甩负荷时机组超速控制影响也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负荷不平衡保护 电力系统分析 转速闭锁定值 保护误动 仿真优化 甩负荷 系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网型风光储互补发电系统容量优化配置 被引量:51
17
作者 于东霞 张建华 +1 位作者 王晓燕 高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59-65,共7页
本文利用蓄电池和超级电容具有的互补性,将蓄电池和超级电容混合储能应用于并网型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中,使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满足电网的调度和规划要求。以系统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函数的HOMER仿真软件运算,对风光蓄发电系统容量进行初级... 本文利用蓄电池和超级电容具有的互补性,将蓄电池和超级电容混合储能应用于并网型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中,使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满足电网的调度和规划要求。以系统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函数的HOMER仿真软件运算,对风光蓄发电系统容量进行初级优化。结合初级优化得出的蓄电池容量,利用遗传算法对蓄电池和超级电容混合储能系统进一步优化,从而获得最优系统容量优化配置。结合实例验证仿真和算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储互补发电系统 容量优化配置 蓄电池 超级电容 HOMER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功率电磁脉冲对太阳能电池的仿真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薛正浩 徐乐 芦卓然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355-357,共3页
在目前的航天领域中,卫星航天器已逐渐使用太阳能电池板来代替传统蓄电池给航空航天设备供电。太阳能电池作为卫星供电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对卫星的正常运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未来的太空战争中,有可能会成为电磁脉冲武器重点打... 在目前的航天领域中,卫星航天器已逐渐使用太阳能电池板来代替传统蓄电池给航空航天设备供电。太阳能电池作为卫星供电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对卫星的正常运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未来的太空战争中,有可能会成为电磁脉冲武器重点打击的对象。高功率电磁脉冲可以通过多种耦合途径进入敏感电子设备以及系统,在目标处感应出强电流,将会对太阳能供电系统的输出产生干扰或完全失效甚至直接造成太阳能电池的电击穿。本文使用CST微波工作室,分析高功率微波脉冲对单片太阳能电池的电耦合效应。定性的分析了太阳能电池片易损伤位置以及损伤机理,对太阳能电池板的电磁防护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电磁脉冲 太阳能电池 电磁仿真 电磁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