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4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频永磁电机驱动器的共模环流抑制方法
1
作者 彭飞 董影 +2 位作者 周佳新 姚宇 黄允凯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9-318,I0025,共11页
永磁同步电机正往高速化、高压化的方向发展,这会导致电机电流的开关纹波增大、电机损耗增加。然而,考虑到大功率电机驱动器的开关损耗,无法通过直接提高开关频率的方式降低开关纹波。双频永磁电机驱动器可以有效解决大功率和高开关频... 永磁同步电机正往高速化、高压化的方向发展,这会导致电机电流的开关纹波增大、电机损耗增加。然而,考虑到大功率电机驱动器的开关损耗,无法通过直接提高开关频率的方式降低开关纹波。双频永磁电机驱动器可以有效解决大功率和高开关频率之间的矛盾。为了抑制双频逆变器内部的共模环流,降低高频逆变器的容量需求,对共模环流产生的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一种共模环流抑制方法,通过在高频逆变器的输出电压中注入零轴分量,有效降低共模环流,从而减小功率器件的容量和损耗。通过仿真和实验,详细地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永磁电机 双频逆变器 共模环流抑制 脉宽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导脉冲变压器的脉冲电源不同限压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顾君鹏 李海涛 +3 位作者 王义勇 乔廷立 密善辉 马宁泽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64,共8页
电感储能是脉冲功率技术的主要储能方式之一,而断路开关的限压问题是其固有难题。为了探究超导脉冲电源的限压方法,介绍了ZnO压敏电阻限压和脉冲电容器限压两种传统限压方式,提出联合脉冲电容器和压敏电阻以限制断路开关电压。分析了三... 电感储能是脉冲功率技术的主要储能方式之一,而断路开关的限压问题是其固有难题。为了探究超导脉冲电源的限压方法,介绍了ZnO压敏电阻限压和脉冲电容器限压两种传统限压方式,提出联合脉冲电容器和压敏电阻以限制断路开关电压。分析了三种限压方式下超导脉冲电源的工作原理,基于同一超导脉冲变压器参数进行仿真,并分别分析了不同限压参数下的输出特性,对比分析了不同限压方法之间的输出特性差异。针对联合限压方式,为验证其限压性能,搭建了小型实验平台进行验证性实验。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联合限压方式比压敏电阻限压传输效率高,关断性能好;比脉冲电容限压放电速度快,电压幅值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源 电感储能 超导变压器 ZNO压敏电阻 联合限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助脉冲电流Mg/Al异种合金瞬间液相扩散连接工艺
3
作者 王涵 陈明和 +2 位作者 谢兰生 冯瑞 欧阳金栋 《焊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3-80,共8页
采用辅助脉冲电流瞬间液相(transient liquid phase,TLP)扩散连接技术,实现以Zn为中间层的AZ31B镁合金和7075铝合金的异种金属的扩散连接,研究了不同表面处理方法和加工工艺参数对接头强度的影响,通过观察在脉冲电流辅助下连接界面组织... 采用辅助脉冲电流瞬间液相(transient liquid phase,TLP)扩散连接技术,实现以Zn为中间层的AZ31B镁合金和7075铝合金的异种金属的扩散连接,研究了不同表面处理方法和加工工艺参数对接头强度的影响,通过观察在脉冲电流辅助下连接界面组织形貌、元素分布和焊接接头处物相的种类,从微观层面分析影响接头强度的原因.结果表明,在380℃、保温时间40 min、保压时间15 min、脉冲模式为(10 ms:10 ms)情况下可以得到较为良好的焊接接头,接头强度为16.28 MPa.但是由于在脉冲电流作用下,金属原子会加速扩散,同时中间液相区也会加快原子的扩散速率,进而产生Al_(5)Mg_(11)Zn_(4)、Al_(12)Mg_(17)等金属间化合物(intermetalliccompound,IMC)脆性层,从而降低了接头的抗剪强度,因此还需要加入合适的中间层起到“屏障”作用和Zn箔组成复合中间层,进而提高焊接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流 瞬间液相 AZ31B镁合金 7075铝合金 脉冲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锁模掺镱光纤激光器中的两种脉冲演化路径
4
作者 严义 吕辰悦 +4 位作者 郎嘉靖 赵永森 祁媚 陆宝乐 白晋涛 《光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4-274,共11页
提出并演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偏振旋转以及半导体可饱和吸收镜的混合锁模掺镱光纤激光器。其中半导体可饱和吸收镜提供可饱和吸收效应实现锁模,而非线性偏振旋转提供光谱滤波实现对脉冲的操控。通过调整偏振控制器可以改变光谱滤波,在同... 提出并演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偏振旋转以及半导体可饱和吸收镜的混合锁模掺镱光纤激光器。其中半导体可饱和吸收镜提供可饱和吸收效应实现锁模,而非线性偏振旋转提供光谱滤波实现对脉冲的操控。通过调整偏振控制器可以改变光谱滤波,在同一激光腔中实现两种不同的脉冲演化路径。在正弦型光谱滤波较强时输出单波长至七波长可切换同步锁模脉冲,当正弦型光谱滤波较弱时产生单、双波长耗散孤子锁模脉冲。同时,数值模拟验证了两种脉冲的动态演化过程。该研究加深了光谱滤波对脉冲演化的影响,并为多脉冲动力学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激光器 混合锁模 光谱滤波 多波长 同步、异步脉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考虑寄生电容影响的H8逆变器共模电压抑制方法
5
作者 高铭聚 李珊瑚 +2 位作者 蔡敏 刘旭 孙庆国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14-623,共10页
针对H8逆变器提出一种抑制共模电压的有效全开路零矢量调制策略。通过推导有效全开路零矢量下H8逆变器的共模电压时域模型,研究共模电压与直流母线开关管S_(7)、S_(8)结电容值和交流输出侧对地寄生电容之间的内在关系,定量分析共模电压... 针对H8逆变器提出一种抑制共模电压的有效全开路零矢量调制策略。通过推导有效全开路零矢量下H8逆变器的共模电压时域模型,研究共模电压与直流母线开关管S_(7)、S_(8)结电容值和交流输出侧对地寄生电容之间的内在关系,定量分析共模电压值和系统效率随附加并联电容的变化趋势。为兼顾共模电压抑制效果和系统效率,S_(7)、S_(8)选择的附加并联电容值约为寄生电容值的30倍,将有效全开路零矢量下的共模电压降低到0,系统效率达到98%,同时避免死区问题引起的共模电压尖峰。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上述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器 脉宽调制 矢量 共模电压 寄生电容 死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光纤自相似锁模激光器实验及理论研究
6
作者 王洋洋 周勇 高伟清 《量子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8,共9页
在锁模光纤激光器中,本研究基于高集成度器件同时实现了泵浦耦合、光谱滤波和偏振相关隔离损耗,进而在1550 nm波段实现了自相似被动锁模脉冲输出。同时还搭建了全光纤放大器进行非线性增益管理放大,成功将自相似脉冲的10 dB谱宽从25.9 n... 在锁模光纤激光器中,本研究基于高集成度器件同时实现了泵浦耦合、光谱滤波和偏振相关隔离损耗,进而在1550 nm波段实现了自相似被动锁模脉冲输出。同时还搭建了全光纤放大器进行非线性增益管理放大,成功将自相似脉冲的10 dB谱宽从25.9 nm拓宽至52.6 nm,然后利用负色散光纤将脉冲宽度压窄至66 fs。最后,基于广义非线性薛定谔方程与激光速率方程的数值模拟,从理论上研究了激光器和光纤放大器的脉冲运转过程。模拟结果表明腔内的窄带滤波器和较长的正色散增益光纤是线性啁啾自相似锁模脉冲产生的必要条件,当自相似脉冲被光纤预压缩后,使用足够长度的正色散增益光纤可同时实现脉冲的自相似放大以及非线性增益管理放大,从而在全光纤结构中输出脉宽小于100 fs的锁模脉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 非线性增益管理放大 自相似脉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DW重构的智能机载雷达工作模式识别算法
7
作者 李晨轩 张劲东 +1 位作者 李一鸣 李明杰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5,共9页
针对脉冲丢失对机载雷达工作模式识别准确率影响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脉冲描述字(PDW)重构的智能机载雷达工作模式识别算法。首先根据到达时间(TOA)的一阶差分序列提取到达时间差(DTOA)频繁项;其次,根据频繁项获得雷达真实的脉冲... 针对脉冲丢失对机载雷达工作模式识别准确率影响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脉冲描述字(PDW)重构的智能机载雷达工作模式识别算法。首先根据到达时间(TOA)的一阶差分序列提取到达时间差(DTOA)频繁项;其次,根据频繁项获得雷达真实的脉冲重复间隔(PRI)以及PRI变化规律;再次,计算不同PRI情况下的脉冲数完成PDW重构,最后将重构后的PDW送入搭建好的时间卷积网络(TCN)识别机载雷达工作模式,该方法能够挖掘PDW序列中的时间关联性,可以更好地获取PDW序列的特征。通过仿真实验,该方法在脉冲丢失率小于70%的情况下,对于雷达工作模式的识别准确率能够达到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丢失 序列重构 时间卷积网络 雷达工作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共模电压抑制PWM的两电平四桥臂变换器LCL滤波参数设计
8
作者 郑名皓 袁立强 +3 位作者 汪靖峰 陈凯楠 杨伟涛 盛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5601-5610,I0023,共11页
两电平四桥臂拓扑是常见的三相四线AC/DC变换器拓扑,应用于配电台区等各类三相四线系统中,并可搭配LCL并网滤波器,兼顾并网或离网模式,提高电能质量。在背靠背台区互联等应用场景下,系统对于共模电压或共模电流的幅值具有限制,在调制算... 两电平四桥臂拓扑是常见的三相四线AC/DC变换器拓扑,应用于配电台区等各类三相四线系统中,并可搭配LCL并网滤波器,兼顾并网或离网模式,提高电能质量。在背靠背台区互联等应用场景下,系统对于共模电压或共模电流的幅值具有限制,在调制算法中采用共模电压抑制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成为一种典型的主动式共模抑制措施。然而,在LCL参数设计过程中,共模电压抑制PWM的谐波特性明显不同于普通PWM,三相四线系统还需要兼顾差模和共模特性,导致常规的三相三线LCL参数设计方法不再适用。因此,提出一种适用于共模电压抑制PWM的两电平四桥臂变换器并网LCL滤波器参数设计方法。该方法利用双傅里叶分解求解特定PWM信号及电压的频域分布,并分离出共模激励和差模激励;而后,结合采用有源阻尼控制时的共模、差模等效电路的传递函数,求解并网电流等关键电路物理量的频域特性,从而解决传统LCL参数设计方法不适用的问题;然后,根据经典设计方法和实际应用需求,给出一套可行的约束条件,建立数学优化问题模型,并利用数值方法求解可行域,完成LCL参数设计;最后,通过实验验证参数设计的有效性。所提设计方法计算速度快,计算过程中不依赖人工选择,高效简便,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L滤波器 参数设计 共模电压抑制脉宽调制 三相四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EMD和狼群算法的自适应PCNN图像去噪方法
9
作者 杨虹 晋涛 +3 位作者 申冲 米康民 黄纯德 刘永鑫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51-256,共6页
提出一种二维经验模态分解(Bidimensional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BEMD)和狼群算法(Grey Wolf Optimization,GWO)自适应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ulse Coupled Neural Network,PCNN)的复合图像去噪方法。通过BEMD将原始图像分解成多个... 提出一种二维经验模态分解(Bidimensional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BEMD)和狼群算法(Grey Wolf Optimization,GWO)自适应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ulse Coupled Neural Network,PCNN)的复合图像去噪方法。通过BEMD将原始图像分解成多个二维固有模态函数分量和一个残余分量,用狼群算法对PCNN参数进行优化,对分解的各个分量进行去噪,并将去噪后的各分量进行重建得到去噪后的图像。主要优点包括:(1)有效确定PCNN关键参数,提高模型收敛速度;(2)有效解决高强度噪声的抑制问题;(3)通过对噪声点进行隔离并恢复原始像素点,最终使得图像细节信息得以完整保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去噪 脉冲耦合神经网络 狼群算法 二维经验模态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油条件下脉冲喷注对超声速燃烧室燃烧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10
作者 闫常春 钟富宇 +2 位作者 杜广铭 乐嘉陵 田野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7-117,共11页
为了探究富油条件下脉冲喷注对超声速燃烧室燃烧特性的影响规律,本文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表明:在发动机入口马赫数3,总温1920 K和总压2.92 MPa的条件下,富油条件下的煤油与来流气体的混合效果仍然是制约超声速燃烧的重要因素。在一定... 为了探究富油条件下脉冲喷注对超声速燃烧室燃烧特性的影响规律,本文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表明:在发动机入口马赫数3,总温1920 K和总压2.92 MPa的条件下,富油条件下的煤油与来流气体的混合效果仍然是制约超声速燃烧的重要因素。在一定的条件下,使用脉冲喷注可以强化燃烧性能,但这种影响是非线性的,受喷注压力与脉冲喷注频率的制约。存在影响效果较显著的脉冲喷注频率,在低驱动压力(3 MPa)条件下,160 Hz脉冲喷注频率能提升燃烧稳定性;在高驱动压力(4.5 MPa)条件下,147 Hz脉冲喷注频率可以促使发动机燃烧模态发生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速燃烧室 脉冲喷注 富油燃烧 燃烧模态转换 火焰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皮秒种子锁模稳定检测的脉冲重频测量方法
11
作者 张振国 马腾 +3 位作者 庄铭今 李明山 孟冬冬 樊仲维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01-708,共8页
针对皮秒激光器种子源锁模稳定性监测难题,设计一套基于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的激光脉冲重复频率数字测量系统。该系统利用FPGA中的锁相环(phase locked loop,PLL)产生多路相移高频标准时钟信号,对输入光... 针对皮秒激光器种子源锁模稳定性监测难题,设计一套基于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的激光脉冲重复频率数字测量系统。该系统利用FPGA中的锁相环(phase locked loop,PLL)产生多路相移高频标准时钟信号,对输入光脉冲信号产生的时间门进行计数测量,同时采用限幅滤波和算数平均滤波的处理方法得到更为精确稳定的频率测量值,以增强系统的抗干扰能力。该系统对80 MHz待测信号进行测量,理论测量精度可以达到31.7 Hz,相对精度可以达到3.96×10^(-7)。根据实验测试结果,实际精度约为18 Hz,相对精度为2.25×10^(-7),系统设计满足精度要求。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精准感知MHz级皮秒种子激光脉冲重复频率变化,为进一步判断与控制锁模稳定提供基础,同时也对其他工业测频装置设计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秒锁模激光器 脉冲重复频率 可编程门阵列 等精度周期测量 滤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主轴全速域无感控制策略研究
12
作者 胡文豪 单文桃 +2 位作者 王鑫 张新杰 曹伟长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2-147,152,共7页
为提高永磁同步电主轴控制精度,提出了一种在全速域准确获取转子速度与位置信息的复合观测器。首先,在零低速域采用脉振高频电压信号注入法;其次,在中高速域采用具有自适应参数的超螺旋滑模观测器,并使用一种基于反电动势自适应优化的... 为提高永磁同步电主轴控制精度,提出了一种在全速域准确获取转子速度与位置信息的复合观测器。首先,在零低速域采用脉振高频电压信号注入法;其次,在中高速域采用具有自适应参数的超螺旋滑模观测器,并使用一种基于反电动势自适应优化的正交锁相环,滤除观测反电势中的高频纹波分量,提高观测器观测精度和参数鲁棒性;然后,在过渡区间内设计了一种基于转子观测电角速度的光滑连续曲线作为切换函数的新型加权切换策略,提高切换过程中的稳定性,进而实现永磁同步电主轴全速域无感控制;最后,对所提方案进行了仿真实验与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系统在全速域内的转速动态误差仅为6.3 r/min,在10 N·m阶跃负载的冲击下仅为7.1 r/min,稳态误差仅为3 r/min。由此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观测精度高、动态性能好、鲁棒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主轴 超螺旋滑模观测器 脉振高频电压信号注入 全速度域 无感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同步脉冲补偿的Buck DC/DC变换器共模EMI抑制方法
13
作者 罗嗣勇 毕闯 +3 位作者 陈允 张鹏飞 崔博源 成林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732-2743,I0024,共13页
碳化硅场效应管(silicon carbide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SiC MOSFET)在快速导通关断时会产生高的dv/dt和di/dt,进而对其他设备造成严重的共模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因此,为了提高... 碳化硅场效应管(silicon carbide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SiC MOSFET)在快速导通关断时会产生高的dv/dt和di/dt,进而对其他设备造成严重的共模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因此,为了提高电力电子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该文通过分析SiC MOSFET同步Buck DC/DC变换器共模EMI产生机理,进而提出一种基于同步脉冲补偿(synchronous pulses compensation,SPC)的新型共模EMI抑制方法。首先,建立基于SiC MOSFET同步Buck DC/DC变换器的共模EMI模型,并得出SiC MOSFET开关波形与共模EMI噪声之间的函数关系;其次,建立SiC MOSFET开关波形简化时域模型并预测共模EMI噪声频谱,同时理论分析基于SPC的共模EMI抑制方法可行性并建立基于FPGA的同步脉冲注入实现方案;然后,在实验中讨论非理想SPC以及共模电感所产生的影响;最后,通过实验验证SiC MOSFET同步Buck DC/DC变换器的共模EMI模型准确性以及基于SPC的共模EMI抑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场效应管 电磁干扰 共模噪声 数字电磁干扰滤波器 同步脉冲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参数自适应VMD应用于轴承故障特征提取 被引量:2
14
作者 高淑芝 陈雪峰 张义民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6-249,共4页
针对传统的变分模态分解(VMD)需要预先设置模态个数和惩罚参数,提出了一种基于麻雀搜索算法(SSA)的参数自适应VMD方法。首先,引入一种新的测量指标-相关脉冲,该指标能反映出原始信号与分解模态之间的相关性,并且能有效突出包含丰富信息... 针对传统的变分模态分解(VMD)需要预先设置模态个数和惩罚参数,提出了一种基于麻雀搜索算法(SSA)的参数自适应VMD方法。首先,引入一种新的测量指标-相关脉冲,该指标能反映出原始信号与分解模态之间的相关性,并且能有效突出包含丰富信息的模态。其次,基于相关脉冲指标,采用麻雀搜索算法选择最优VMD分解参数。最后,通过最大相关脉冲指标对模态分量进行分析,利用希尔伯特包络谱进行频谱分析。此外,将故障轴承放在轴承寿命试验台上进行仿真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轴承故障特征提取上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分模态分解 麻雀搜索算法 相关脉冲 故障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远场地震下RC大跨轻柔拱桥减隔震支座方案优化 被引量:3
15
作者 邵长江 崔皓蒙 +4 位作者 漆启明 韦旺 庄卫林 黄辉 袁得铮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5-626,共12页
为探明不同地震动输入对某大跨轻柔拱桥减隔震的影响,通过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分析近远场地震下桥梁结构的响应规律,得到大桥支座的优化布置方案.首先,基于模态分析,对比该桥与传统钢筋混凝土(RC)拱桥动力特性差异;其次,选取不同脉冲周期... 为探明不同地震动输入对某大跨轻柔拱桥减隔震的影响,通过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分析近远场地震下桥梁结构的响应规律,得到大桥支座的优化布置方案.首先,基于模态分析,对比该桥与传统钢筋混凝土(RC)拱桥动力特性差异;其次,选取不同脉冲周期的近场地震动、近场无脉冲及远场长周期地震动记录;最后,研究近远场地震下拱桥的响应行为和损伤演化路径,得到优化桥梁的减隔震支座设计方案.研究结果表明:近场脉冲及远场长周期地震下的桥梁结构响应大于无脉冲地震响应;纵竖向地震下高墩柱剪力及弯矩包络曲线呈“S”形,墩身中部易形成塑性铰,高阶振型影响显著;桥梁纵桥向先于横向震损,损伤路径依次为矮柱、高墩柱及拱肋实心-空心截面段;摩擦摆支座减震效果最佳但位移较大,高阻尼支座方案在近场中长脉冲周期及远场长周期地震下仍会发生损伤,板式橡胶支座方案因无法保证支座同步滑移而不能形成准隔震体系;“高阻尼+摩擦摆”混合方案的支座位移小,拱肋及墩柱均处于弹性,是近断层大跨轻柔RC拱桥的优选减隔震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轻柔拱桥 近场脉冲型地震 远场地震 损伤演化 混合减隔震设计 高阶振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重复频率被动谐波锁模光纤激光器研究进展
16
作者 吕宏伟 李宝琳 +6 位作者 韦佳天 李晓晖 邢宇鹏 金奇 杨万里 谢宝荣 杨小亮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共8页
被动谐波锁模(HML)技术作为一种快速提高光纤激光器输出脉冲重复频率的有效方法,显著提升了光纤激光器的输出脉冲重复频率。该技术通过在激光器内部集成参数可调的可饱和吸收体,实现了高阶谐波输出,从而大幅提高了脉冲重复频率。综述了... 被动谐波锁模(HML)技术作为一种快速提高光纤激光器输出脉冲重复频率的有效方法,显著提升了光纤激光器的输出脉冲重复频率。该技术通过在激光器内部集成参数可调的可饱和吸收体,实现了高阶谐波输出,从而大幅提高了脉冲重复频率。综述了目前被动HML光纤激光器中常用的几类可饱和吸收体,详细阐述了它们的技术原理及优势,并分析了国内外该领域的最新技术进展。最后,指出了被动谐波锁模光纤激光器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重复频率脉冲 谐波锁模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近断层地震响应分析及减震技术研究
17
作者 李晓莉 李焱 周世豪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05-818,共14页
本文以泉州百崎湖大桥为背景,采用MidasCivil桥梁有限元分析软件,研究桥梁在近断层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响应。分析各种因素对桥梁地震响应的影响,包括近断层地震输入模式、近断层地震动脉冲效应和近断层竖向地震动。基于原桥结构设置摩擦... 本文以泉州百崎湖大桥为背景,采用MidasCivil桥梁有限元分析软件,研究桥梁在近断层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响应。分析各种因素对桥梁地震响应的影响,包括近断层地震输入模式、近断层地震动脉冲效应和近断层竖向地震动。基于原桥结构设置摩擦摆支座和粘滞阻尼器,研究减震装置对桥梁地震响应的影响;改变减震装置参数,分析参数敏感性。研究表明,近断层地震输入模式改变了拱圈的竖向位移响应,在桥梁抗震设计和分析中,采取三向地震动输入模式较安全;脉冲效应会放大桥梁的位移响应,拱肋横桥向位移放大效果最明显;竖向地震动会放大拱肋的弯矩响应,影响系数最大为1.652;设置摩擦摆支座和粘滞阻尼器均可以提高桥梁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拱桥 近断层地震 输入模式 脉冲效应 竖向地震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跟踪滤波器的水中高频振荡放电参数分析
18
作者 康忠健 高崇 +1 位作者 邵在康 傅雪原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4090-4099,共10页
为探明水中放电高频振荡阶段参数及其变化特性,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和强跟踪滤波器的时变参数辨识方法。通过该方法分解水中放电实验平台采集的电压、电流信号得到不同频率特征的信号分量,对最适应原... 为探明水中放电高频振荡阶段参数及其变化特性,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和强跟踪滤波器的时变参数辨识方法。通过该方法分解水中放电实验平台采集的电压、电流信号得到不同频率特征的信号分量,对最适应原始波形的信号分量开展Hilbert变换并求得相应的瞬时幅值、频率,进而得到所需的电阻和电感。实验数据离散度分析结果表明,放电进程中参数变化具有随机性,故利用强跟踪滤波器进一步对实验数据进行辨识处理,可有效地降低随机放电造成的离散性,并获得具备普适性的电阻值和电感值。偏离度分析结果表明,辨识电阻与测量数据除在气泡崩塌阶段随机性过大外,前期偏离度集中在23.26%以下,降低了偏离度处于80%~110%内数据点的干扰,电感偏离度集中在2.35%以下。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应用于水中高频振荡放电过程的时变参数处理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中脉冲放电 高频振荡 参数辨识 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 强跟踪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率基准型脉冲序列控制三相逆变器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志福 杨平 +1 位作者 王一帆 许建平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5-86,共12页
针对宽负载范围工况脉冲序列(PT)控制三相离网逆变器存在输出电压低频振荡问题,提出一种三相离网逆变器功率基准型脉冲序列(PRM-PT)控制技术。针对不同的输出电压和输出功率,PRM-PT控制在不同功率基准的多个高功率脉冲和低功率脉冲中选... 针对宽负载范围工况脉冲序列(PT)控制三相离网逆变器存在输出电压低频振荡问题,提出一种三相离网逆变器功率基准型脉冲序列(PRM-PT)控制技术。针对不同的输出电压和输出功率,PRM-PT控制在不同功率基准的多个高功率脉冲和低功率脉冲中选择合适的控制脉冲对输出电压进行控制,减小不同输出功率时高、低功率脉冲差异,有效抑制了输出电压低频振荡现象。PRM-PT控制器以离散化方式拟合占空比函数,不需要误差放大器及相应补偿网络,具有环路设计简单、控制运算量低的优点。仿真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PRM-PT控制相比PT控制输出电压纹波小、动态响应速度更快,有效抑制了输出电压的低频振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基准 脉冲序列控制 脉冲系数 低频振荡 三相离网逆变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纵模振荡种子源的高功率窄线宽光纤激光器关键技术分析及研究现状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仕豪 郑也 +4 位作者 于淼 李思源 曹镱 王军龙 王学锋 《中国光学(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51,共14页
基于多纵模振荡种子源的窄线宽光纤激光器具有光路简单、结构紧凑、可靠性高、成本低等特点,在实际工程应用以及在空间受限的载荷平台上有着显著优势,是高功率光谱合成的理想子束模块。受自脉冲效应的影响,多纵模振荡种子源的时域特性较... 基于多纵模振荡种子源的窄线宽光纤激光器具有光路简单、结构紧凑、可靠性高、成本低等特点,在实际工程应用以及在空间受限的载荷平台上有着显著优势,是高功率光谱合成的理想子束模块。受自脉冲效应的影响,多纵模振荡种子源的时域特性较差,导致放大过程中会产生较强的光谱展宽与受激拉曼散射效应。这限制了其输出功率的进一步提升并降低了其光谱纯度。本文首先介绍了4种常见的窄线宽种子源,并重点分析了多纵模振荡种子源中自脉冲效应产生的机理及抑制方法,对优化多纵模振荡种子源和放大器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归纳总结了近几年的技术突破与研究成果,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分析。本文研究对基于多纵模振荡种子源的窄线宽激光器的功率提升和光谱优化提供一定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线宽 光纤激光器 多纵模振荡种子源 自脉冲 复合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