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公共绿色空间景观感知评价与量化方法研究综述
1
作者 许烁钰 李芝也 邓梭梭 《城市建筑》 2025年第4期18-21,共4页
城市公共绿色空间景观感知评价对于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相关研究起步较晚,厚积薄发,研究方法日趋多元,但缺少对已有方法的系统梳理。因此文章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整理归纳,从现有研究的研究目标、研究对象和目标... 城市公共绿色空间景观感知评价对于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相关研究起步较晚,厚积薄发,研究方法日趋多元,但缺少对已有方法的系统梳理。因此文章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整理归纳,从现有研究的研究目标、研究对象和目标人群、数据来源与量化方法三个方面对城市公共绿色空间景观感知评价与量化方法进行梳理,分析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可能,为之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共绿色空间 景观感知 评价方法 量化方法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驱动下国外城市公园绿地需求变化启示 被引量:1
2
作者 于东飞 米继陶 《中国城市林业》 2024年第5期50-56,共7页
根据多个国家和地区调查研究结果,在以全球性新冠疫情大流行为标志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冲击下,国内外学者普遍认识到城市公园绿地的使用需求向“生活必需品”方向转化的客观事实;同时还发现,具有出色服务模式、社区凝聚力以及健康作用和... 根据多个国家和地区调查研究结果,在以全球性新冠疫情大流行为标志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冲击下,国内外学者普遍认识到城市公园绿地的使用需求向“生活必需品”方向转化的客观事实;同时还发现,具有出色服务模式、社区凝聚力以及健康作用和公平可达等优势的城市公园绿地在新冠疫情期间呈现出城市“重要生命线”的独特属性。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以上新价值的认识对未来城市公园绿地规划设计产生的影响:1)服务向下游覆盖,关注点从使用权向邻近性转移,公园绿地供给和分配的公平性要求凸显;2)注重人均面积向关注可获得性转变,尤其是作为健康服务功能和生活必备资源的可获得性及可达性受到重视;3)重视公园绿地的社会性作用,其社会韧性和协同作用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受到广泛关注。最后,针对我国未来城市公园绿地建设提出几点启示,即以社区为单位完善城市公园绿地体系、注重增强独立社区内部公园绿地空间的开放与融合性、注重发掘并弘扬我国人居空间环境的社会协同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卫生事件 公园绿地 需求变化 邻近性 公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连通协同居民可达视角的山地城镇公共绿地格局演变及其效能 被引量:1
3
作者 唐梦婷 张云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3-99,共7页
【目的】公共绿地的格局演变深受城镇空间生长方式影响,在不同维度产生正、负向效能,在山地区域尤为复杂。兼顾公共绿地的生态连通性与居民可达性,是山地城镇公共绿地现实发展的难题,也是动态平衡“人”与“生态”发展需求的保障。【方... 【目的】公共绿地的格局演变深受城镇空间生长方式影响,在不同维度产生正、负向效能,在山地区域尤为复杂。兼顾公共绿地的生态连通性与居民可达性,是山地城镇公共绿地现实发展的难题,也是动态平衡“人”与“生态”发展需求的保障。【方法】以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县城为例,基于Markov模型推演2007—2021年城镇空间生长过程,结合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orphological spatial pattern analysis,MSPA)法和连通性指数法分析绿地景观连通性,采用空间句法计算居民可达性。【结果】识别出景宁县城空间具有轴向延伸与指状扩张的生长方式,在生长过程中形成了公共绿地的3种独特类型,即狭长绿带、零星规则绿地、不规则山体绿地。发现景宁县城公共绿地格局演变产生了3种典型的负向效能:1)生态空间面积增加,但结构连通性未明显提升且功能连通性下降;2)绿地空间分布与可达“核心”错位;3)带状绿地局部可达性不佳。【结论】景宁县公共绿地的景观连通性与内部核心区比重显著正相关,而可达性与其自身格局特征及空间分布有关。据此提出山地城镇公共绿地在轴向延伸与指状扩张的空间生长方式下,增加原有公共绿地内部核心区面积、在各片区可达“核心”就近布局公共绿地的优化策略,以及在新老城区差异化应用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城镇 公共绿地 空间生长 景观连通性 居民可达性 效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中心城区综合公园开放共享适宜度评价
4
作者 李程 殷炜达 +1 位作者 陈睿儿 马宇嘉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2-119,共8页
【目的】随着中国进入后疫情时代,人们对在大型户外空间进行露营、野餐等集体休闲活动愈发热情与向往,构建针对城市综合公园开放共享适宜度的评价体系,可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全国开展的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试点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目的】随着中国进入后疫情时代,人们对在大型户外空间进行露营、野餐等集体休闲活动愈发热情与向往,构建针对城市综合公园开放共享适宜度的评价体系,可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全国开展的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试点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以北京市中心城区的44个综合公园为例,通过调研量化分析影响综合公园开放共享的主要因素,包括公园可达性、周边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功能密度、周边POI功能混合度3个外部建成环境指标,以及公园人流量、公园人均绿地空间、可开展活动丰富度3个内部属性指标,并运用熵权TOPSIS模型赋予各指标权重。【结果】综合计算得出各综合公园的开放共享适宜度,其中17个公园适合立即开放共享,22个公园需要延缓开放共享,5个公园暂不适合开放共享。【结论】在多维指标的影响下,公园开放共享适宜度与城市功能分区之间呈现出较强的相关性,公园可达性、公园人均绿地空间2个指标对公园开放共享适宜度影响较大,该结论可为城市公园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公园绿地 公共活动空间 开放共享 指标评价 熵权TOPSIS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公众科学的城市绿地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5
作者 黄雅凌 傅伟聪 +2 位作者 陈梓茹 任维 董建文 《中国城市林业》 2024年第4期84-91,共8页
城市绿地的生物多样性对城市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价值,利用公众科学进行相关研究具有独特优势,但基于公众科学的城市绿地生物多样性研究尚未得到系统性回顾。文章通过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2004—2023年的文献... 城市绿地的生物多样性对城市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价值,利用公众科学进行相关研究具有独特优势,但基于公众科学的城市绿地生物多样性研究尚未得到系统性回顾。文章通过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2004—2023年的文献进行系统性筛选和分析,结果发现:近20年来公众科学在城市绿地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呈增长趋势,尤其在近5年关注度急剧上升;现有的公众科学项目以美国居多,如iNaturalist和ebird;论文发表数量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较为集中,而亚洲和非洲地区的国家在发表频次上与欧美国家存在一定差距;研究内容聚焦于物种监测、生境改造、生态教育等;公众科学与技术手段如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结合提高了数据分析的科学性、准确性。未来研究应着力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深化大数据应用,并强调跨学科合作,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研究的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科学 城市绿地 生物多样性 公众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城市背景下城市老旧社区公共空间更新方法研究——以成都市静远农贸市场改造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文轩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5期158-160,共3页
在疫情暴发之际,由于城市治理与应急系统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而产生不便,这对于城市的老旧社区来说尤为显著。在当时疫情的影响下,人们的活动和行动范围被缩小到社区,由此社区公共空间不但成为居民最重... 在疫情暴发之际,由于城市治理与应急系统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而产生不便,这对于城市的老旧社区来说尤为显著。在当时疫情的影响下,人们的活动和行动范围被缩小到社区,由此社区公共空间不但成为居民最重要的文化、活动和消费空间,亦成为疫情防控的一个战略空间。文章从这多个角度来阐述社区公共空间与周围环境及居民之间的联系和更新策略,讨论如何在后疫情时代,在智慧城市的背景下,让老旧社区公共空间建设得更好,更能体现“以人为本”这一设计理念。同时,也通过对成都市静远农贸市场改造项目方案的介绍分析,在设计中尝试探讨关于未来智能社区的各种关键设计要素,以有助于提升后疫情时代整个城市社区的韧性,增强城市的应对能力和恢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疫情时代 老旧社区改造 智能社区 韧性城市 绿色公共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公众认知的上海城市荒野景观偏好研究
7
作者 马靖 何彦 +1 位作者 冯璐 郭陶然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6-64,共9页
【目的】分析上海城市居民对城市荒野的认知与景观偏好情况,探究荒野景观构成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为上海荒野景观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结合公众参与式地理信息系统(public participatio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 【目的】分析上海城市居民对城市荒野的认知与景观偏好情况,探究荒野景观构成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为上海荒野景观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结合公众参与式地理信息系统(public participatio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PPGIS)和问卷调研,获取受访者人口统计学特征与景观偏好、价值认知、空间定位等数据信息,利用相关性分析和核密度分析等方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公众对城市荒野概念的了解程度较低,但接受程度较高,并对城市中实际的荒野分布有大概的认知。2)公众对城市荒野景观感知偏中立态度,不同自然与人工要素会对公众偏好产生影响。3)公众居住与活动范围可能会对城市荒野接受度产生影响。【结论】应优先对公众认知程度较高和交通便利的荒野区域进行转型更新,综合考量场地内自然与人工要素,分析不同人群的活动需求,保障场地可达性、可视性,使城市荒野景观成为城市生态景观的一部分,为城市荒野景观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荒野 景观偏好 公众认知 公共参与式地理信息系统 城市绿地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城市背景下社区公园设计再思考
8
作者 李相逸 田梦 袁磊 《城市建筑》 2024年第5期98-103,116,共7页
社区公园作为健康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集运动、休闲、绿化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是城市居民活动最便捷的公共空间。文章将分析平时与灾后社区公园扮演的角色及作用,从生理、心理与社会健康三个方面详细探讨社区公园对居民健康的影响机制,并... 社区公园作为健康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集运动、休闲、绿化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是城市居民活动最便捷的公共空间。文章将分析平时与灾后社区公园扮演的角色及作用,从生理、心理与社会健康三个方面详细探讨社区公园对居民健康的影响机制,并根据既往研究建立社区公园与居民健康关系的理论模型。之后,以在城市居民日常生活范围内提升公共健康水平为导向完善社区公园的设计理念,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出相应的设计原则及对应的9项设计策略,以完善社区公园的健康属性,提高其使用价值。社区公园作为健康城市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疫情之后城市的精细化、网格化发展中将起到更大的作用,本研究将为其设计与优化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公园 居民健康 绿色空间 公共卫生 规划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图API的公共绿地可达性分析
9
作者 肖思源 赵杨 《山西建筑》 2024年第11期180-185,共6页
公共绿地的可达性是评价绿色基础设施配置合理性的重要指标,能直观表征市民获取、享受绿地的便捷程度与机会。在可达性分析中引入地图API服务,基于轻量级路线规划服务结合ArcGIS构建等时圈来表征可达性,能够提高分析的直观度与精度;同... 公共绿地的可达性是评价绿色基础设施配置合理性的重要指标,能直观表征市民获取、享受绿地的便捷程度与机会。在可达性分析中引入地图API服务,基于轻量级路线规划服务结合ArcGIS构建等时圈来表征可达性,能够提高分析的直观度与精度;同时以人口密度表征片区内居民对公共绿地的需求程度,通过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反映公共绿地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匹配程度,提高评价的全面性。基于构建的可达性分析模型,以上海黄浦区淮海中路街道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得出淮海中路街道绿地资源配置存在不合理性,在研究范围西南部分形成了较大面积服务盲区。同时绿地资源在空间布局上相对集中,供大过需、供小于需的供需不匹配现象明显。未来片区内公共绿地建设应以居民需求为指引,注重小尺度公共绿地的增量建设,并对利用率较低的附属绿地或公共空间进行存量提质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绿地 可达性分析 地图API 双变量空间自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场所依恋下城市小型公共绿地空间的理论框架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10
作者 霍海鹰 刘修齐 +1 位作者 王璇 王彦方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7期255-257,共3页
近年来,在城市公共空间方面逐渐兴起的场所依恋理论为解决城市公共空间吸引力不足的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然而场所依恋以空间环境建设情况为着眼点的评价体系较少。因此,文章结合场所依恋内涵维度与实现机理的研究,形成了全面深入的场所... 近年来,在城市公共空间方面逐渐兴起的场所依恋理论为解决城市公共空间吸引力不足的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然而场所依恋以空间环境建设情况为着眼点的评价体系较少。因此,文章结合场所依恋内涵维度与实现机理的研究,形成了全面深入的场所依恋综合框架,并将此应用于对城市小型公共绿地的研究,并结合场所依恋影响因素相关研究形成具体的理论框架与评价指标体系。文章所提出的相关理论框架与评价指标体系可为场所依恋及城市小型公共绿地的相关研究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所依恋 小型公共绿地 理论框架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传统村落街巷改造策略研究——以吐鲁番英夏买里村为例
11
作者 杨林 肉孜阿洪·帕尔哈提 《城市建筑》 2024年第16期43-46,共4页
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更新保护与活化利用是我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中也的确对传统村落的公共空间进行了大力改造。但是研究发现,在多数村落公共空间改造过程中,缺乏文化属性和节能属性的介入,导致改造后... 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更新保护与活化利用是我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中也的确对传统村落的公共空间进行了大力改造。但是研究发现,在多数村落公共空间改造过程中,缺乏文化属性和节能属性的介入,导致改造后的公共空间缺乏活力、空间利用度不高且缺乏生态环境优化考量。本研究以我国的典型气候区——吐鲁番市的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改造策略为例,对英夏买里村的公共空间进行分类、分级整理分析,以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为导向,通过在街巷中增加休憩装置、遮阳设施等方式,为吐鲁番市的街巷空间优化提供一种具有示范性、普适性的节能改造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公共空间 生态改造 空间活化 绿色基础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儿童友好型城市绿地公共开放空间研究综述
12
作者 杜文浩 张喆 韦猛 《低温建筑技术》 2024年第8期8-12,共5页
城市绿地中的公共开放空间是儿童健康成长、充分接触自然的重要场所。随着当下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的大力开展,系统全面地构建儿童友好的绿地空间体系,为儿童打造便捷舒适、安全有趣、生态自然、文明友好的城市绿地环境,提升儿童群体在... 城市绿地中的公共开放空间是儿童健康成长、充分接触自然的重要场所。随着当下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的大力开展,系统全面地构建儿童友好的绿地空间体系,为儿童打造便捷舒适、安全有趣、生态自然、文明友好的城市绿地环境,提升儿童群体在城市中的幸福感、安全感与获得感。文中通过线上收集整理近15年儿童友好型研究等相关领域的文献,依托科学计量分析软件CiteSpace进行可视化分析,对当今国内的研究现状进行探索,分析发现研究热点主要涵盖设计策略、案例研究、评价研究三方面内容。通过对上述内容的分析、归纳与梳理,充分总结当今国内的儿童友好型城市绿地公共开放空间建设倾向,为儿童友好型城市绿地建设与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友好型城市 绿地公共开放空间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绿视率与空间满意度的住区公共空间适老化研究——以安徽省合肥市翠微南园小区为例
13
作者 陆俊威 陈丽华 《住宅产业》 2024年第12期46-49,共4页
本研究基于绿视率和空间满意度评价,以安徽省合肥市翠微南园小区为例,探讨了住区公共空间的适老化问题。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得出,翠微南园公共空间绿视率偏低,部分区域存在设施不足和安全性问题,影响了老年人的满意度和... 本研究基于绿视率和空间满意度评价,以安徽省合肥市翠微南园小区为例,探讨了住区公共空间的适老化问题。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得出,翠微南园公共空间绿视率偏低,部分区域存在设施不足和安全性问题,影响了老年人的满意度和活动时长。对此,本文提出优化策略,包括提升绿视率、改善空间布局、增加适老化设施等,以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为住区公共空间的适老化设计和城市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视率 空间满意度 住区公共空间 适老化 空间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公共卫生事件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策略研究
14
作者 俞屹东 曹馨丹 +1 位作者 叶丹 蒋希冀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6期113-115,共3页
COVID-19的暴发促使规划领域的学者和实践者重新思考城市规划在响应公共卫生事件时的韧性。绿地作为城市中的重要健康要素,在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公共健康水平以及提供应急场所等方面能够起到积极作用。虽然城市绿地建设的缘起与公共卫... COVID-19的暴发促使规划领域的学者和实践者重新思考城市规划在响应公共卫生事件时的韧性。绿地作为城市中的重要健康要素,在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公共健康水平以及提供应急场所等方面能够起到积极作用。虽然城市绿地建设的缘起与公共卫生问题紧密相关,但近几十年关注重点已转向非传染疾病,对绿地防疫抗疫作用的研究关注不足。因此,文章聚焦城市绿地系统,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城市绿地的发展历史以及相关案例和文献,明晰了城市绿地具备“综合防疫”和“应急响应”两个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分析指出国内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在应对疫情方面现存理念、布局和设施配置缺失等多层面问题。最后,综合提出相应规划策略:(1)强调防疫抗疫目标并加强与防灾规划的协同;(2)重视城市绿地布局的系统性,增加纳入防疫相关指标;(3)构建与15分钟生活圈相适应的应急避险和防疫抗疫综合绿地功能单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卫生事件 城市绿地系统 规划策略 综合防疫 应急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低碳社区的公共空间照明优化设计研究
15
作者 田芳 袁梦轩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10期131-133,共3页
绿色低碳社区的公共空间照明设计与绿色低碳理念的实践紧密相关。文章基于绿色低碳社区公共空间的照明需求,探索了其照明优化设计的方法,运用仿真模拟和遗传算法相结合的方式求取满足照明需求且能耗最低的照明优化方案,并与现状方案进... 绿色低碳社区的公共空间照明设计与绿色低碳理念的实践紧密相关。文章基于绿色低碳社区公共空间的照明需求,探索了其照明优化设计的方法,运用仿真模拟和遗传算法相结合的方式求取满足照明需求且能耗最低的照明优化方案,并与现状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使用遗传算法进行照明设计后,优化节能的效果更加显著且效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低碳社区 公共空间 仿真模拟 遗传算法 照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公共绿地应急避险功能中的人口服务辐射能力的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李炜民 李延明 +2 位作者 谢军飞 郭佳 李薇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7年第2期223-229,共7页
为推动城市公共绿地应急避险体系建设的发展,根据概括的应急避险功能评价指标体系要求,通过人口密度分布与公共绿地缓冲区的叠加分析,对城市公共绿地的人口服务辐射能力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显示,整个北京规划市区内公共绿地的缓冲区覆... 为推动城市公共绿地应急避险体系建设的发展,根据概括的应急避险功能评价指标体系要求,通过人口密度分布与公共绿地缓冲区的叠加分析,对城市公共绿地的人口服务辐射能力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显示,整个北京规划市区内公共绿地的缓冲区覆盖范围总计为421.96 km2,约占规划市区面积的38%,还存在626.46 km2的服务盲区,盲区所涉及的户籍人口为254.8万。另外,东城区所属的东四、朝阳门和东直门街道办事处,以及宣武区所属的椿树街道办事处所含的公共绿地缓冲区占其行政区面积的比例仅分别为0.04%、21.22%、23.45%、25.61%,存在较大的服务盲区,人口服务辐射能力有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避险 公共绿地 人口服务辐射能力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城市”理念的大都市社区生活圈公共绿地多维度精明规划 被引量:22
17
作者 金云峰 万亿 +1 位作者 周向频 陈静 《风景园林》 2021年第4期10-14,共5页
在"人民城市"理念的引领下,探索社区生活圈公共绿地与大都市发展之间的有机协同路径,阐释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社区生活圈内涵和精明规划治理途径,分析公共绿地在大都市中的发展特质、外延价值、管理权属,以问题为导向建立多维... 在"人民城市"理念的引领下,探索社区生活圈公共绿地与大都市发展之间的有机协同路径,阐释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社区生活圈内涵和精明规划治理途径,分析公共绿地在大都市中的发展特质、外延价值、管理权属,以问题为导向建立多维度分级目标框架。首先从空间维度的整体层面满足人民的美好需求,使社区生活圈公共绿地适应城市空间结构,保证具有公平性的系统性网络布局;其次从价值维度的要素层面把握人民城市的人本价值,使社区生活圈公共绿地满足多元人群需求,提供具有包容性的公共服务;最后从时间维度的机制层面依托人民城市的主体力量,保证社区生活圈公共绿地可持续良性运行,形成精细化协调统筹、精确评估供需、精准落实对策的多维度精明规划,从而塑造具有凝聚力的、有机秩序的社区生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人民城市 社区生活圈 公共绿地 城市更新行动 空间治理 公平性 包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仙林大学城公共绿地木本植物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谢春平 田甜 +1 位作者 伊贤贵 刘大伟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93-1002,共10页
【目的】城市绿地具有改善环境、保护环境和美化环境的重要作用;它在提升人居生活环境、打造宜居城市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为更好地了解中国新兴卫星城市的绿地状况,以南京仙林大学城为例,对绿地群落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分... 【目的】城市绿地具有改善环境、保护环境和美化环境的重要作用;它在提升人居生活环境、打造宜居城市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为更好地了解中国新兴卫星城市的绿地状况,以南京仙林大学城为例,对绿地群落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分析,以期为此类绿地建设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在南京仙林大学城的绿地随机设置30个20 m×20 m的样方进行分层调查;利用重要值、多度、多样性指数等对所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仙林大学城公共绿地共有木本植物27科36属41种,以蔷薇科、木犀科和木兰科植物居多;整体上,外来物种的运用比例偏高,乔木层尤为明显。(2)重要值结果表明香樟、东京樱花、银杏及金边冬青卫矛、石楠、海桐分别为乔木层和灌木层的优势物种;同时这些物种的多度明显高于其他物种。(3)乔木径阶结构表明:该区域以中小径级树木为主,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4)群落垂直结构不高,乔木层多数个体集中在3~6 m;灌木层高度集中在0.4~1 m。(5)与其他城市绿地多样性指数比较,该区绿地多样性明显偏低。【结论】改善群落结构特征、提升物种多样性、加强景观特色营造是今后仙林大学城公共绿地建设应着重考虑的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组成 多样性 群落结构 公共绿地 大学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鸟类栖息地保护的城市公共绿地设计 被引量:7
19
作者 康丹东 范俊芳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105-107,共3页
基于鸣禽、游禽、涉禽的生活习性及其对各自栖息环境的需求,分别从场地设计、驳岸设计、种植设计、园林构筑物设计、照明设计等方面入手,探讨了基于鸟类栖息地保护的城市公共绿地设计方法,以期在提高城市绿地观赏性的同时,形成良好的鸟... 基于鸣禽、游禽、涉禽的生活习性及其对各自栖息环境的需求,分别从场地设计、驳岸设计、种植设计、园林构筑物设计、照明设计等方面入手,探讨了基于鸟类栖息地保护的城市公共绿地设计方法,以期在提高城市绿地观赏性的同时,形成良好的鸟—人—环境三位一体的共生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栖息地 城市公共绿地 鸟类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公共绿地开发经营模式探讨 被引量:5
20
作者 程富花 陈天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50-53,共4页
城市公共绿地在城市居民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然而政府用于建设公共绿地的资金已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所以,笔者从城市绿地开发的概念入手,通过分析总结典型案例,提出几种新的城市公共绿地开发经营模式,发动私人力量,公私联合建设... 城市公共绿地在城市居民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然而政府用于建设公共绿地的资金已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所以,笔者从城市绿地开发的概念入手,通过分析总结典型案例,提出几种新的城市公共绿地开发经营模式,发动私人力量,公私联合建设管理城市公共绿地,尽量使城市公共绿地建设与受益相挂钩,减轻政府负担,形成新的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开发经营体制.讨论了新的开发模式中政府的职能与义务,提出相应的开发程序,就几个成功案例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共绿地 开发管理模式 私人投资 政府职能义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