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1)H NMR测定姜中姜辣素与姜黄素
1
作者 张皓然 张琴 +5 位作者 文丽琼 零莉 胡俊杰 岑仕宇 王勤志 陈德慰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3-200,共8页
该研究采用核磁共振氢谱(proton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H NMR)技术对冻干生姜与烘干生姜中的姜辣素和姜黄素类化合物的变化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发现姜中姜辣素提取物主要包括6-姜酚、8-姜酚、10-姜酚等姜酚类物质以及少量姜烯... 该研究采用核磁共振氢谱(proton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H NMR)技术对冻干生姜与烘干生姜中的姜辣素和姜黄素类化合物的变化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发现姜中姜辣素提取物主要包括6-姜酚、8-姜酚、10-姜酚等姜酚类物质以及少量姜烯酚。经过烘干处理后,总姜酚的含量由(1.5±0.3)mg/g降低至(0.89±0.06)mg/g(鲜重),总姜辣素的含量由(2.3±0.4)mg/g降低至(1.4±0.1)mg/g,6-姜烯酚的含量由(4.8×10^(-3)±2.7×10^(-3))mg/g升高至(0.0209±0.0004)mg/g。烘干后姜黄素类化合物的含量由(4.4±0.2)mg/100 g降低至(1.5±0.6)mg/100 g,香草醛的含量由(1.20±0.07)mg/100 g升高至(1.87±0.01)mg/100 g,说明热处理会导致生姜中的姜辣素与姜黄素类化合物降解,姜酚类物质向姜烯酚转化。该试验结果为研究姜中姜辣素与姜黄素类化合物的变化机理以及姜制品的生产与工艺优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核磁共振氢谱(^(1)H NMR) 姜辣素 姜黄素 6-姜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H-NMR的冠心病血瘀证、痰浊证的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易敏 戴幸平 +3 位作者 李秋霞 赵玉航 聂闪闪 王东生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91-600,共10页
目的:冠心病以其极高的发病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对冠心病药物治疗及作用靶点的研究仍非常迫切。本研究旨在运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NMR)代谢组学技术建立冠心病血瘀证及痰浊证的指... 目的:冠心病以其极高的发病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对冠心病药物治疗及作用靶点的研究仍非常迫切。本研究旨在运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NMR)代谢组学技术建立冠心病血瘀证及痰浊证的指纹代谢图谱,寻找这2种证型的血浆标志性代谢物,并揭示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血瘀证的机制。方法:采集符合纳入标准的69例冠心病血瘀证患者、60例冠心病痰浊证患者及40例健康对照受试者的清晨空腹血浆,基于^(1)H-NMR构建冠心病血瘀证及痰浊证的^(1)H-NMR指纹代谢图谱。使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正交化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寻找冠心病血瘀证及冠心病痰浊证的标志性代谢物。随机抽取冠心病血瘀证患者30例,予血府逐瘀汤治疗30 d,对治疗前后的清晨空腹血浆进行^(1)H-NMR检测,分析冠心病血瘀证患者服药前后标志性代谢物的变化。结果:冠心病血瘀证组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的代谢物有以下15种:3-羟基丁酸、乳酸、丙氨酸、谷氨酸、谷氨酰胺、丙酮酸、磷脂酰胆碱、甘油磷脂酰胆碱、甘氨酸、葡萄糖、苯丙氨酸、柠檬酸、酪氨酸、甲酸盐、极低密度脂蛋白,除葡萄糖、3-羟基丁酸、极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外,其他12种代谢物水平均下降。冠心病痰浊证组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的代谢物有以下16种:缬氨酸、乳酸、丙氨酸、N-乙酰-β-葡萄糖苷酶、谷氨酸、谷氨酰胺、丙酮酸、肌酸、胆碱、甘氨酸、葡萄糖、苯丙氨酸、柠檬酸、组氨酸、酪氨酸、甲酸盐,除葡萄糖和胆碱2种水平升高外,其他14种代谢物水平均下降。冠心病血瘀证患者服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后胆碱、磷脂/甘油磷脂类、肌酸、脂质、柠檬酸水平升高,乳酸水平下降。结论:^(1)H-NMR结合多元统计学方法能够建立诊断冠心病血瘀证和痰浊证证型的有效模型,找到证型相关标志性代谢物;血府逐瘀汤可通过调节脂质代谢、能量代谢治疗冠心病血瘀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血瘀证 冠心病痰浊证 代谢组学 核磁共振氢谱 血府逐瘀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1H MRS进行在体乳腺癌中复合胆碱外参照法定量的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姜蕾 杜湘珂 +5 位作者 周诚 陈敏 周意明 纪立伟 孙非 申皓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93-397,共5页
目的探讨如何用外参照法利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对在体乳腺癌中的复合胆碱进行绝对定量。方法配制5个不同浓度的胆碱测试模型及一个胆碱校对模型。在基本相同的条件下,对各测试模型的同一位置进行MRS采集,统计胆碱峰峰下面积与胆... 目的探讨如何用外参照法利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对在体乳腺癌中的复合胆碱进行绝对定量。方法配制5个不同浓度的胆碱测试模型及一个胆碱校对模型。在基本相同的条件下,对各测试模型的同一位置进行MRS采集,统计胆碱峰峰下面积与胆碱浓度之间是否呈线性相关。对水模进行T1WI成像,绘制不同位置信号强度的变化曲线。对同一校对模型的同一位置采用不同大小的体素进行MRS采集,统计体素大小与胆碱峰峰下面积是否呈线性相关。测量胆碱测试模型及校对模型中胆碱的T1及T2值。验证胆碱浓度绝对定量的校对公式。对7例乳腺癌病人进行乳腺MRS采集,利用校对公式以胆碱校对模型中的胆碱浓度为参照计算出乳腺癌中复合胆碱的浓度。结果胆碱测试模型的胆碱峰峰下面积与胆碱浓度之间呈线性相关。同一模型同一位置胆碱峰峰下面积与体素大小呈线性相关。测试模型及校对模型中胆碱的T1及T2值分别为1902.5/1032.8、2426.3/989.4。利用校对公式估计出的校对模型的胆碱浓度为(5.2±1.0)mM,与校对模型的实际浓度比较二者无显著差异(t=0.6,P>0.05)。7例乳腺癌中的复合胆碱浓度为(3.64±2.52)mM。结论外参照法是进行乳腺癌中复合胆碱浓度定量的可行及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氢质子波谱 乳腺肿瘤 胆碱 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缴获电子烟油样品中75种合成大麻素的^(1)H qNMR定量分析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刘翠梅 贾薇 +1 位作者 宋春辉 花镇东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05-613,共9页
通过考察75种合成大麻素(SCRAs)的关键定量参数,首次建立了可用于电子烟油样品中75种SCRAs定量分析的核磁共振氢谱定量分析方法(^(1)H qNMR)。以1,3,5-三甲氧基苯为内标,将烟油样品经氘代甲醇稀释后直接进行分析。方法的定量下限为0.03%... 通过考察75种合成大麻素(SCRAs)的关键定量参数,首次建立了可用于电子烟油样品中75种SCRAs定量分析的核磁共振氢谱定量分析方法(^(1)H qNMR)。以1,3,5-三甲氧基苯为内标,将烟油样品经氘代甲醇稀释后直接进行分析。方法的定量下限为0.03%(质量分数),日内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0.90%,日间RSD小于1.5%,基质加标回收率为93.3%~100%。采用1H qNMR法对19份缴获烟油样品中的4种合成大麻素3,3-二甲基-2-[1-(5-氟戊基)吲唑-3-甲酰氨基]丁酸甲酯(5F-ADB)、2-[1-(5-氟戊基)-1H-吲哚-3-甲酰氨基]-3,3-二甲基丁酸甲酯(5F-MDMB-PICA)、2-[1-(4-氟丁基)-1H-吲唑-3-甲酰氨基]-3,3-二甲基丁酸甲酯(4FMDMB-BUTINACA)、N-(1-氨基-3,3-二甲基-1-氧代丁-2-基)-1-丁基-1H-吲唑-3-甲酰胺(ADB-BUTINACA)进行定量分析,得到其含量范围为0.072%~2.056%。19份烟油样品的^(1)H qNMR定量结果与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结果无显著性差异。该研究所建立的电子烟油中SCRAs的定量分析^(1)H qNMR法无需标准物质,操作简单,定量结果准确,解决了缺乏标准物质时复杂基质中SCRAs定量分析的难题。目前国内外尚未有采用^(1)H qNMR对电子烟油中75种SCRAs定量分析的报道。该研究进一步拓宽了^(1)H qNMR技术在禁毒领域的应用范围,为复杂基质中毒品和新精神活性物质的定量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烟油 新精神活性物质(NPS) 合成大麻素 核磁共振氢谱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磁共振波谱法测定液体乳中的1,2-丙二醇 被引量:2
5
作者 李玮 耿健强 +1 位作者 许华 林立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31-1136,共6页
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MR)、选择性一维全相关谱(1D-TOCSY)及定量核磁共振法(qNMR)对液态乳中的1,2-丙二醇进行了快速筛查及含量测定,并与气相色谱法的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1H NMR法以液态乳基质中1,2-丙二醇的甲基质子信号特征为初步... 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MR)、选择性一维全相关谱(1D-TOCSY)及定量核磁共振法(qNMR)对液态乳中的1,2-丙二醇进行了快速筛查及含量测定,并与气相色谱法的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1H NMR法以液态乳基质中1,2-丙二醇的甲基质子信号特征为初步定性标准,选择性一维全相关谱法以1,2-丙二醇的亚甲基和次甲基质子信号特征为精确定性标准。在定性检测基础上,采用定量核磁共振法以1,2-丙二醇δ1.15处的质子峰为定量峰,3-(三甲基硅基)氘代丙酸钠(TMSP)δ0.00处的峰为内标峰,测定了液体乳中1,2-丙二醇的绝对含量。方法的检出限为0.002 mg/mL,定量下限为0.006 mg/mL。实际样品测定结果显示,NMR法与气相色谱法的检测结果一致,且NMR法前处理简单,操作方便,专属性高,在提高检测效率的同时能够避免假阳性结果出现,非常适合实际检测中液体乳中1,2-丙二醇的批量、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氢谱法 选择性一维全相关谱 定量核磁共振法 液体乳 1 2-丙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大豆蛋白胶的化学结构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洪艳 李琴 +2 位作者 袁少飞 徐瑞英 张文福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0-93,共4页
采用红外光谱、动态热机械分析和氢核磁共振波谱法对"120"和"140"这2种大豆蛋白胶的化学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40"胶中羟基、氨基和羰基含量高于"120"胶,"120"胶中羧基含量高于&... 采用红外光谱、动态热机械分析和氢核磁共振波谱法对"120"和"140"这2种大豆蛋白胶的化学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40"胶中羟基、氨基和羰基含量高于"120"胶,"120"胶中羧基含量高于"140"胶;"120"胶的储存模量和固化温度分别为3 500 MPa和120℃左右,"140"胶的储存模量和固化温度分别为2 600 MPa和150℃左右;"120"胶黏剂中含—NH2、—CH2—COOH、—CH2—COO—CH2—、—R—CH2—OH和Ph—OH等基团,可与竹材表面形成具有高键能的醚键,具有良好的胶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胶 红外光谱分析 动态热机械分析 氢核磁共振 化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磁共振氢谱代谢组学研究阿拉伯木聚糖及其复合多糖对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小鼠粪便代谢物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张茜 赵鑫 +3 位作者 成锦华 唐俊妮 朱成林 陈洪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140-147,共8页
为探究阿拉伯木聚糖及其复合多糖对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小鼠粪便代谢产物的影响,将16只雄性ICR/KM小鼠随机分为4组,包括正常饮食组、高脂饮食组、添加阿拉伯木聚糖的高脂饮食组和添加阿拉伯木聚糖+β-葡聚糖的高脂饮食组,通过核磁共振氢谱... 为探究阿拉伯木聚糖及其复合多糖对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小鼠粪便代谢产物的影响,将16只雄性ICR/KM小鼠随机分为4组,包括正常饮食组、高脂饮食组、添加阿拉伯木聚糖的高脂饮食组和添加阿拉伯木聚糖+β-葡聚糖的高脂饮食组,通过核磁共振氢谱代谢组学技术研究粪便代谢物的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4组粪便代谢物中共定性出67种小分子化合物,包括氨基酸、肽、有机酸、碳水化合物、核苷、核苷酸及其衍生物等。与正常饮食组相比,高脂饮食组小鼠粪便代谢物中胆酸盐、黄嘌呤和焦谷氨酸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缬氨酸、3-氧丁酸、4-羟基苯乙酸甲酯、3,4-二羟基苯乙酸、乙酸苯酯、谷氨酰胺、异亮氨酸和天冬氨酸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高脂饮食组相比,补充阿拉伯木聚糖组小鼠粪便代谢物中谷氨酰胺、乙酸盐、4-羟基苯乙酸甲酯、葡萄糖、天冬酰胺、异丁酸和苏氨酸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烟酸、焦谷氨酸和胆酸盐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其中,与添加阿拉伯木聚糖的高脂饮食组相比,补充阿拉伯木聚糖+β-葡聚糖的高脂饮食组小鼠粪便代谢物中焦谷氨酸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乙酸盐、丁酸盐、葡萄糖、谷氨酰胺、异丁酸和丙酸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代谢通路和富集分析结果表明主要的作用途径包括酮体的合成和分解,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的生物合成,酪氨酸代谢,丁酸盐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的代谢。综上,补充阿拉伯木聚糖及其复合多糖能改善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小鼠的粪便代谢组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伯木聚糖及其复合多糖 高脂饮食 肥胖 代谢组学 核磁共振氢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磁共振氢谱内标法测定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被引量:8
8
作者 陈玉兰 陶凌晖 +3 位作者 侯华 张艺 周向东 范昕建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2217-2219,共3页
目的建立用内标法快速、专属、简单的测定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核磁共振氢谱定量分析方法。方法用Varian公司Mercury Plus 400 MHz核磁共振仪,在25℃下,以氘代甲醇为溶剂,2,4-二硝基甲苯(2,4-DNT)为内标,观察在频率400.123MHz、谱宽6410.3Hz... 目的建立用内标法快速、专属、简单的测定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核磁共振氢谱定量分析方法。方法用Varian公司Mercury Plus 400 MHz核磁共振仪,在25℃下,以氘代甲醇为溶剂,2,4-二硝基甲苯(2,4-DNT)为内标,观察在频率400.123MHz、谱宽6410.3Hz、90°脉冲宽度6.450μs、采集时间4s和延迟时间18s的条件下采集盐酸小檗碱试样的氢谱。结果以化学位移分别在δ6.13ppm和δ8.45ppm盐酸小檗碱单峰和2,4-DNT的双二重峰作为定量峰,含量测定重复性实验的RSD为1.785%(n=6),测得3批盐酸小檗碱含量分别为88.8477%、88.3803%、88.6587%。结论在没有对照品的情况下,核磁共振氢谱内标法可用于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和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氢谱定量分析 内标法 盐酸小檗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磁共振氢谱法测定卵磷脂、溶血磷脂和甘油磷脂酰胆碱含量 被引量:9
9
作者 杜章斌 滕英来 +2 位作者 汪勇 张宁 李爱军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3-86,共4页
利用核磁共振氢谱测定磷脂酶A1催化水解大豆卵磷脂后的样品中卵磷脂(PC)、溶血磷脂(LPC)、甘油磷脂酰胆碱(GPC)的相对含量。分别选取化学位移δ=4.40~4.50、4.14~4.16、3.76~3.83处的信号峰作为PC、LPC和GPC的特征性质子峰,并... 利用核磁共振氢谱测定磷脂酶A1催化水解大豆卵磷脂后的样品中卵磷脂(PC)、溶血磷脂(LPC)、甘油磷脂酰胆碱(GPC)的相对含量。分别选取化学位移δ=4.40~4.50、4.14~4.16、3.76~3.83处的信号峰作为PC、LPC和GPC的特征性质子峰,并根据质子峰相对面积与物质的量的对应关系计算三者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PC、LPC、GPC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1.6%~107.0%、79.8%~92.4%、102.0%~107.1%,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6%~2.5%、3.6%~6.5%、5.6%~6.7%;精密度试验中PC、LPC、GPC的RSD分别为4.2%、3.5%、2.3%;对磷脂酶A1催化水解大豆卵磷脂4 h与8 h的两个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样品中PC、LPC、GPC的相对含量分别为71.2%、22.1%、6.7%;22.4%、0、7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氢谱 卵磷脂 溶血磷脂 甘油磷脂酰胆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缺血半暗带演变的磁共振波谱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秦克 余聪 +2 位作者 郭大静 赵建农 陈维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1227-1231,共5页
目的:应用磁共振波谱分析(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研究急性脑梗死代谢物的变化规律,以观测缺血半暗带(Ischemic penumbra,IP)的存在形式和演变过程。方法:44例超急性期(<6h)与急性期(6~72h)缺血性脑梗死患者,按照发... 目的:应用磁共振波谱分析(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研究急性脑梗死代谢物的变化规律,以观测缺血半暗带(Ischemic penumbra,IP)的存在形式和演变过程。方法:44例超急性期(<6h)与急性期(6~72h)缺血性脑梗死患者,按照发病时间分为5组。均行质子磁共振波谱(Hydrogen 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HMRS)、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及常规MRI检查,在DWI高信号内梗死核心区、内缘区、外缘区及高信号外周围区、对侧镜像区分析代谢物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和乳酸(Lac)的含量,并计算NAA/Cr、Lac/Cr。结果:①与对侧镜像区比较:梗死核心区和内缘区在所有时间组NAA/Cr均明显降低,Lac/Cr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缘区NAA/Cr在24h内轻度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h以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时间组Lac/Cr均升高;周围区在48h以内NAA/Cr轻度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Lac/Cr升高,但随后时间组内Lac未明显测出。②各兴趣区之间的NAA/Cr和Lac/Cr在发病最初6h以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进展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IP在发病的最初12~24h存在于DWI高信号区内,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向外周推移。②DWI高信号区外也存在IP,时间可以持续至24~48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磁共振波谱 急性脑梗死 缺血半暗带 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拉鲁肽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疗效评价 被引量:5
11
作者 霍琴琴 钟兴 +3 位作者 杜益君 钟明奎 万大东 潘天荣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67-972,共6页
目的采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病理及血清指标来评价利拉鲁肽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模型的疗效。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高脂组20只和正常对照组12只,高脂组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利拉鲁肽组和安慰剂组,继续予高... 目的采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病理及血清指标来评价利拉鲁肽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模型的疗效。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高脂组20只和正常对照组12只,高脂组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利拉鲁肽组和安慰剂组,继续予高脂饮食并分别予皮下注射利拉鲁肽或生理盐水,正常对照组予普通饲料喂养。干预16周末,1H-MRS检测各组大鼠肝脏相对脂肪含量,并行肝组织病理HE染色及生化等指标检测,采用方差齐性检验分析数据。结果与安慰剂组相比,利拉鲁肽组大鼠体质量、肝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血清空腹胰岛素、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谷丙转氨酶均明显下降(P<0.05);与安慰剂组相比,利拉鲁肽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及1H-MRS结果示肝脏脂肪变性程度明显减轻甚至恢复正常,肝内相对脂肪含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利拉鲁肽能明显减轻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大鼠体质量,改善肝指数和肝脏相对脂肪含量,利拉鲁肽有可能成为治疗NAFLD的新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高血糖素样肽-1 利拉鲁肽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精使用障碍患者脑部谷氨酸代谢产物和认知功能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宫程成 郭红 +3 位作者 杜易珊 李婷 李琳 夏炎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546-550,共5页
目的探讨持续饮酒的酒精使用障碍(alcohol use disorder,AUD)患者左侧前额叶白质谷氨酸代谢产物水平和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入组14例男性AUD患者及13名男性健康受试者。应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技术(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 目的探讨持续饮酒的酒精使用障碍(alcohol use disorder,AUD)患者左侧前额叶白质谷氨酸代谢产物水平和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入组14例男性AUD患者及13名男性健康受试者。应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技术(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MRS)测定左侧前额叶白质谷氨酸复合代谢物的相对浓度(glutamate and glutamine/creatine,Glx/Cr),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及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对认知功能进行评价。结果AUD组与对照组相比,左侧前额叶白质的Glx相对浓度升高(0.84±0.09 vs.0.63±0.06,P<0.001),且MoCA评分(24.64±3.00 vs.27.23±1.83,P=0.012)、MMSE评分(26.57±2.17 vs.28.85±1.21,P=0.003)下降。AUD组左侧前额叶白质的Glx相对浓度与平均每月饮酒天数呈正相关(r=0.567,P=0.035),MoCA评分(r=-0.663,P=0.010)、MMSE评分(r=-0.687,P=0.007)与平均每月饮酒天数呈负相关。AUD患者左侧前额叶白质的Glx相对浓度与认知功能量表评分的相关关系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饮酒的AUD患者左侧前额叶白质谷氨酸代谢产物水平升高,认知功能下降,提示长期持续饮酒可以导致患者脑部谷氨酸代谢水平改变和认知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使用障碍 质子磁共振波谱 谷氨酸代谢产物 认知功能 前额叶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磁共振氢谱定量法分析樟树籽油的甲酯化率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云鹏 徐华 +3 位作者 杨德孟 楼乔明 张进杰 杨文鸽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9-164,共6页
采用核磁共振氢谱定量法(q1H-NMR)研究樟树籽油的甲酯化率。以氘代三氯甲烷为溶剂、四甲基硅烷为内标,对不同质量浓度的月桂酸甲酯和甘油三月桂酸酯混合标准品的核磁共振氢谱(1H-NMR)进行分析,根据定量关系,建立标准曲线;并对不同反应... 采用核磁共振氢谱定量法(q1H-NMR)研究樟树籽油的甲酯化率。以氘代三氯甲烷为溶剂、四甲基硅烷为内标,对不同质量浓度的月桂酸甲酯和甘油三月桂酸酯混合标准品的核磁共振氢谱(1H-NMR)进行分析,根据定量关系,建立标准曲线;并对不同反应时间的樟树籽油甲酯化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以月桂酸甲酯特征峰(δ=3.67)为定量峰时,甲氧基(-OCH3)峰面积与月桂酸甲酯含量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0.97+0.61x(R2=0.9991);以甘油三月桂酸酯特征峰(δ=4.13~4.18和δ=4.28~4.34)为定量峰时,甘油骨架上亚甲基(-CH2-CH-CH2-)峰面积与月桂酸甲酯含量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34.6-0.35x(R2=0.9998)。樟树籽油甲酯化衍生过程中,随着衍生时间增加,-CH2-CH-CH2-信号峰强度逐渐减弱,-OCH3信号峰强度逐渐增强;当衍生时间为10 min时,甲酯化率达到99.1%。q1H-NMR法的定量分析结果与GC-MS法基本一致,无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可用于樟树籽油衍生过程中甲酯化率的分析,且本方法具有前处理简单、分析时间短、准确度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氢谱定量法 樟树籽油 甲酯化率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精神活性物质Dibutylone的鉴定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跨陡 曹芳琦 +4 位作者 江雪 陈红 袁晓亮 陈永生 胡钧健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6期682-686,共5页
目的建立基于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高分辨质谱和核磁共振波谱技术联合鉴定未知样品的方法。方法样品用含内标盐酸双苯戊二氨酯(SKF525A)的甲醇溶液溶解后,采用GC-MS和高分辨质谱检测。混合样品... 目的建立基于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高分辨质谱和核磁共振波谱技术联合鉴定未知样品的方法。方法样品用含内标盐酸双苯戊二氨酯(SKF525A)的甲醇溶液溶解后,采用GC-MS和高分辨质谱检测。混合样品经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后,用氘代甲醇溶液溶解进行核磁共振氢谱(~1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 NMR)的结构解析。结果GC-MS检测获得样品中主要组分的质谱特征碎片离子m/z为86.1(基峰)、71.2、121.1、149.0,高分辨质谱实测分子离子峰的精确质量数为236.12889,经数据分析再结合数据库比对在未知样品中检索出卡西酮类新精神活性物质1-[3,4-(亚甲二氧基)苯基]-2-二甲氨基-1-丁酮(Dibutylone),另外未知样品中还含有少量咖啡因。样品纯化后经~1H NMR鉴定,进一步确证为Dibutylone。此外,样品中主要组分的GC-MS保留时间和特征碎片离子与Dibutylone对照品一致。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可用于混合样品中Dibutylone的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毒理学 气相色谱-质谱法 高分辨质谱 核磁共振波谱法 1-[3 4-(亚甲二氧基)苯基]-2-二甲氨基-1-丁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磁共振氢谱的葡萄酒真实性鉴别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赵玉立 王丽 +4 位作者 谭丹 温昊松 金刚 李响 张昂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05-313,共9页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葡萄酒在我国广泛受到消费者的喜爱。近年来中国葡萄酒市场日渐壮大,假冒现象日渐严重,因此,开展葡萄酒的真实性研究也变得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近16年来核磁共振氢谱(^(1)H-nuclear magnetic resonan...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葡萄酒在我国广泛受到消费者的喜爱。近年来中国葡萄酒市场日渐壮大,假冒现象日渐严重,因此,开展葡萄酒的真实性研究也变得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近16年来核磁共振氢谱(^(1)H-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H-NMR)技术在葡萄酒真实性鉴别中的应用现状,重点阐述了^(1)H-NMR技术在葡萄酒产地、品种和年份真实性鉴别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启迪和推动我国葡萄酒真实性鉴别及促进葡萄酒真实性鉴别的深入研究提供思路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酒 核磁共振氢谱 真实性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MR氢谱法分析市售奶油中的脂肪酸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玮 贾婧怡 +2 位作者 姜洁 毛婷 李龙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319-323,共5页
在对奶油CDCl3提取物1H—NMR图谱主要信号峰归属的基础上,采用NMR氢谱法对市售的28个奶油中主要脂肪酸的相对摩尔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所测28个市售奶油中亚麻酸的相对摩尔含量为0.55%~1.00%,亚油酸为0.59%-3.20%,丁... 在对奶油CDCl3提取物1H—NMR图谱主要信号峰归属的基础上,采用NMR氢谱法对市售的28个奶油中主要脂肪酸的相对摩尔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所测28个市售奶油中亚麻酸的相对摩尔含量为0.55%~1.00%,亚油酸为0.59%-3.20%,丁酸为9.56%~12.59%,油酸为13.18%~21.01%,共轭亚油酸为0.34%~1.10%.饱和脂肪酸为74.95%-84.44%,其中人体必需脂肪酸总量(亚麻酸、亚油酸、共轭亚油酸)为2.16%~4.35%。此外,利用1D—TOCSY、J—RES、1H-1HCOSY等多种NMR技术,鉴定出奶油中含有的1-戊烯成分,实现对食品复杂体系中非目标物的快速定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R氢谱法 奶油 脂类成分 脂肪酸组成 1-戊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代谢组学辨析广西长寿饮食模式对机体的有益影响
17
作者 韩坤宸 朱雯君 +5 位作者 赵海燕 何潜祖 马金克 于晓涵 张钦任 李全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9-18,共10页
为了深入探究饮食与机体健康状态的关系,本研究试图从代谢组学的角度,评估所构建的广西长寿饮食模式对人体的有益影响。筛选志愿者在经过2周习惯性饮食后,高依从性地遵循这种饮食模式2周,在习惯性饮食前,广西长寿饮食前(习惯性饮食后)... 为了深入探究饮食与机体健康状态的关系,本研究试图从代谢组学的角度,评估所构建的广西长寿饮食模式对人体的有益影响。筛选志愿者在经过2周习惯性饮食后,高依从性地遵循这种饮食模式2周,在习惯性饮食前,广西长寿饮食前(习惯性饮食后)和广西长寿饮食后3次分别采集志愿者的血液和粪便样品,进行代谢组学分析。归纳所得结果发现,广西长寿饮食干预后志愿者血清组氨酸、甘油、α-葡萄糖和β-葡萄糖相对丰度显著增加(P<0.05),胆碱和乳酸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此外还发现,粪便中的乙酸盐和丁酸盐含量显著上升(P<0.05)。代谢物组富集分析和途径分析结果表明,这些代谢物的变化可能与糖酵解/糖异生途径、丙酮酸代谢和半乳糖代谢3条途径密切相关。通过对差异代谢物的分析,认为广西长寿饮食模式对改善机体炎症水平、调节机体健康状态、预防机体罹患心血管疾病具有一定的作用。上述结果也从代谢组学角度对饮食促进机体健康长寿的关系提供了一定机制方面的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模式 益生效果 代谢组学 核磁共振氢谱(^(1)H NMR)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短链脂肪酸(SCF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片工艺法制备羧甲基瓜尔胶的取代均匀性
18
作者 陈卫平 叶应庆 +1 位作者 季美芳 何建平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00-603,共4页
为研究用片工艺法改性羧甲基瓜尔胶的取代均匀性,采用环境扫描电镜能谱法(ESEM-EDS)分析了片工艺法合成羧甲基瓜尔胶片的内部截面元素分布,用核磁共振氢谱法(1H-NMR)分析了胶片不同片层的取代度。结果表明,碱化剂NaOH在瓜尔胶片内部均... 为研究用片工艺法改性羧甲基瓜尔胶的取代均匀性,采用环境扫描电镜能谱法(ESEM-EDS)分析了片工艺法合成羧甲基瓜尔胶片的内部截面元素分布,用核磁共振氢谱法(1H-NMR)分析了胶片不同片层的取代度。结果表明,碱化剂NaOH在瓜尔胶片内部均匀扩散,NaOH浓度对扩散均匀性基本无影响;醚化剂氯乙酸钠分子体积较大,无法快速有效地在瓜尔胶片内扩散均匀,胶片内部的氯乙酸钠含量低于胶片外部;采用片工艺法合成的羧甲基瓜尔胶片的取代度由外及里依次降低,从0.291降至0.197,外层取代度是内层的1.48倍。由片工艺法制得的羧甲基瓜尔胶是非均匀取代的改性瓜尔胶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瓜尔胶 片工艺法改性 环境扫描电镜能谱法 核磁共振氢谱 取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