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啤酒花来源的α-酸/黄腐酚与蛋白质Z相互作用及构效关系表征
1
作者 王立敏 彭孟妍 +1 位作者 马长伟 吴子健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16,共8页
[目的]探究两种结构不同的酒花小分子(α-酸和黄腐酚)与大麦蛋白质Z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及两者的构效关系。[方法]利用溶剂浸提和阴离子交换柱分别制备了纯度较高的α-酸和蛋白质Z;采用多重光谱表征了α-酸/黄腐酚与蛋白质Z之间的相互作... [目的]探究两种结构不同的酒花小分子(α-酸和黄腐酚)与大麦蛋白质Z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及两者的构效关系。[方法]利用溶剂浸提和阴离子交换柱分别制备了纯度较高的α-酸和蛋白质Z;采用多重光谱表征了α-酸/黄腐酚与蛋白质Z之间的相互作用及蛋白质的构象变化;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对α-酸/黄腐酚与蛋白质Z的交互模式和分子结合机制进一步探究。[结果]α-酸和黄腐酚均可猝灭蛋白质Z的内源性荧光,且α-酸表现为红移,黄腐酚表现为蓝移,两种分子的结合化学计量均接近1∶1;分子动力学结果显示,两种酒花小分子与蛋白质Z之间的作用力以氢键和疏水相互作用为主。[结论]黄腐酚对蛋白质Z的结合亲和力强于α-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花 黄腐酚 Α-酸 蛋白质Z 互作机制 分子动力学模拟 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个侵染贵州火龙果的仙人指X病毒新的分离物基因组序列分析
2
作者 郑乾明 王小柯 马玉华 《贵州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83-89,共7页
【目的】分离侵染贵州火龙果的仙人指X病毒(Schlumbergera virus X,SchVX)基因组全长序列,了解其系统进化和遗传变异,为开展贵州火龙果病毒检测和防控奠定基础。【方法】从前期开展的火龙果成熟茎全长转录组测序获得的转录本中筛选SchV... 【目的】分离侵染贵州火龙果的仙人指X病毒(Schlumbergera virus X,SchVX)基因组全长序列,了解其系统进化和遗传变异,为开展贵州火龙果病毒检测和防控奠定基础。【方法】从前期开展的火龙果成熟茎全长转录组测序获得的转录本中筛选SchVX相关序列,开展开放读码框(Open reading frame,ORF)预测、序列注释、一致率计算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获得SchVX贵州火龙果分离物基因组序列,命名为SchVX-GZpitaya,基因组全长为6616 bp,5′和3′非翻译区(Untranslated region,UTR)长度分别为85 bp和101 bp。SchVX-GZpitaya与目前已报道SchVX分离物的基因组序列一致率为77.8%~78.4%,与其他侵染火龙果的马铃薯X病毒属病毒序列一致率为70.3%~73.0%。SchVX-GZpitaya编码的RNA依赖RNA聚合酶(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RdRP)与K11、Palma-PE、nopal verdura 1和DSMZ PV-0083分离物的氨基酸序列一致率为87.4%~88.3%,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的氨基酸序列一致率为87.1%~91.6%。基于全基因组或CP蛋白氨基酸序列的系统进化分析表明,SchVX-GZpitaya与目前已报道SchVX分离物的亲缘关系较近,但形成单独的一类。【结论】SchVX-GZpitaya是SchVX来自贵州火龙果的1个新分离物,其基因组序列与目前已报道的各类SchVX存在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龙果 仙人指X病毒 外壳蛋白 序列一致率 系统进化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炭疽病菌中GH互作蛋白找寻及遗传关系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凯强 韩长志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9-205,共7页
【目的】植物病原真菌中的糖苷水解酶(GH)是参与破坏植物细胞壁的重要酶类,在真菌致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了解核桃炭疽病菌中GH蛋白的互作蛋白及其遗传关系,可为深入研究该病菌中GH家族蛋白的协同作用机制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前... 【目的】植物病原真菌中的糖苷水解酶(GH)是参与破坏植物细胞壁的重要酶类,在真菌致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了解核桃炭疽病菌中GH蛋白的互作蛋白及其遗传关系,可为深入研究该病菌中GH家族蛋白的协同作用机制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前期所获得的胶孢炭疽菌Cg1中20个GH蛋白,通过STRING网络在线分析与其相似性较高的两个炭疽菌种——胶孢炭疽菌Cg-14和果生炭疽菌Nara gc5相关蛋白的互作关系;同时,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对这些蛋白进行了分子对接、亚细胞定位及遗传关系分析。【结果】两个炭疽菌菌株GH蛋白的互作情况极为相似。其中:GH5的互作蛋白数量最多,且GH5、GH6、GH7、GH11之间均存在明显互作关系;GH28亚家族中两个蛋白之间互作但不与其他GH亚家族蛋白互作;与单独GH蛋白存在互作关系的其他类蛋白多参与多糖催化、碳水化合物代谢等过程。不同蛋白之间均存在多个相互作用的氨基酸位点;仅GH72亚家族中的3个蛋白定位于质膜,其余蛋白均定位于细胞外;胶孢炭疽菌Cg1、Cg-14以及果生炭疽菌Nara gc5中GH蛋白明显分为四大类。其中:GH43亚家族中的3个蛋白分属于不同分支,亲缘关系较远;GH5中的3个蛋白有两个属于同一分支,另一个单独在一个分支;而GH7、GH11、GH28亚家族内部的蛋白均属于同一分支。【结论】核桃炭疽病菌中GH蛋白的互作关系主要有3种,即不同GH蛋白之间的互作、同一GH亚家族中不同蛋白之间的互作以及单独的GH蛋白。其中,大部分GH蛋白定位于细胞外,且大多数GH亚家族中不同蛋白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仅有小部分亲缘关系较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孢炭疽菌 果生炭疽菌 互作蛋白 生物信息学分析 遗传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小G蛋白CaROP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4
作者 马思洁 朱天生 +1 位作者 何璐 杨叔青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5-175,共11页
【目的】研究辣椒内小G蛋白CaROP的生物学功能、蛋白理化性质、蛋白结构及系统发育关系。【方法】运用ProtParam、ProtScale、SignalP5.0、TMHMM、NetPhos3.1和NetCGlyc1.0等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9个CaROP蛋白的蛋白理化特性;运用SOPMA和S... 【目的】研究辣椒内小G蛋白CaROP的生物学功能、蛋白理化性质、蛋白结构及系统发育关系。【方法】运用ProtParam、ProtScale、SignalP5.0、TMHMM、NetPhos3.1和NetCGlyc1.0等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9个CaROP蛋白的蛋白理化特性;运用SOPMA和SWISS-MODEL等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分析9个CaROP蛋白的结构;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MEGA11分析9个CaROP蛋白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9个CaROP蛋白的亲水性总平均值均小于0,均为亲水蛋白,其中6个为稳定的亲水蛋白;9个CaROP蛋白均无信号肽,即均为非分泌性蛋白;9个CaROP蛋白无跨膜结构域,即均非膜蛋白;9个CaROP蛋白均存在磷酸化位点,均无糖基化位点。9个CaROP蛋白的主要二级结构原件为无规则卷曲和α-螺旋,其次是β-折叠,最后是β-转角。9个CaROP蛋白聚为4个分支,其中分支Ⅰ和分支Ⅲ各包括1个CaROP蛋白。分支Ⅱ包括2个CaROP蛋白,其余5个CaROP蛋白均聚于分支Ⅳ中。【结论】9个CaROP蛋白具有完整的Rho功能域,均为非分泌性亲水蛋白。9个CaROP蛋白在系统进化树中共聚为了4个分支,其三级结构建模的预测结果也均较为理想,9个CaROP蛋白结构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小G蛋白ROP 蛋白理化特性 蛋白结构 系统发育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源性蛋白衍生钙与螯合肽构效关系研究进展
5
作者 李赵敏 曹涵文 《西藏农业科技》 2024年第4期61-67,共7页
钙摄入不足会导致骨质疏松等症状,因此肽-钙螯合物作为新一代优良的补钙剂受到广泛关注。食品蛋白衍生的钙螯合肽因其广泛的来源和卓越的性能而具有独特的优势。本综述总结了不同动物来源、水生资源以及植物来源的钙螯合肽,并重点分析... 钙摄入不足会导致骨质疏松等症状,因此肽-钙螯合物作为新一代优良的补钙剂受到广泛关注。食品蛋白衍生的钙螯合肽因其广泛的来源和卓越的性能而具有独特的优势。本综述总结了不同动物来源、水生资源以及植物来源的钙螯合肽,并重点分析了肽的分子量、氨基酸序列和位置、特定氨基酸基团以及肽的空间结构等对肽与钙结合能力的影响。通过探讨肽与钙螯合的构效关系,旨在深入理解肽与钙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并开发出更优质、高钙结合力的新型补钙剂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螯合肽 补钙剂 构效关系 食品蛋白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水解物与苦味的构效关系及脱苦研究 被引量:44
6
作者 何慧 王进 +2 位作者 裴凡 侯方丽 石燕玲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571-574,共4页
蛋白质水解物具有多种生理活性,但呈苦味限制了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本文论述了蛋白质水解物与苦味的构效关系,简介了苦味的评价方法,并对蛋白质水解物的脱苦方法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有选择分离法、掩盖法、酶法及联合脱苦法等。
关键词 蛋白质水解物 构效关系 脱苦 苦味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籽粒蛋白质含量的遗传效应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被引量:9
7
作者 李浩川 刘义宝 +4 位作者 程荣霞 孙希增 王亚 汤继华 刘宗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55-760,共6页
用来自5个不同基础群体的14个自选系作母本,不同优势群的5个测验系作父本,采用NCII交配设计配成70个杂交组合,进行了2年3点的田间试验。利用近红外光谱,对亲本及其杂交种的籽粒蛋白质含量进行了分析,同时分析了籽粒产量与蛋白质含量的... 用来自5个不同基础群体的14个自选系作母本,不同优势群的5个测验系作父本,采用NCII交配设计配成70个杂交组合,进行了2年3点的田间试验。利用近红外光谱,对亲本及其杂交种的籽粒蛋白质含量进行了分析,同时分析了籽粒产量与蛋白质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父、母本及其70个杂交组合间的基因型方差均达到极显著水平;8822和M是蛋白质含量较高的两个基础群体,以之作母本对提高杂交种籽粒的蛋白质含量起主导作用。控制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基因以加性效应为主,加性方差占基因型方差的94.29%,但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相对较低,分别为35.83%和33.94%,说明环境因素对籽粒蛋白含量影响明显。籽粒产量与蛋白质含量相关不显著(r=0.053,r0.05=0.232),因此,扩大变异选择范围,实现优良基因聚合,产量和蛋白质含量性状可以同步得到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杂交种 籽粒蛋白质含量 遗传效应 产量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氧化肽的酶法制备及其构效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8
作者 程云辉 曾知音 +1 位作者 郭建伟 王璋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74-180,共7页
作为天然抗氧化剂的抗氧化肽因安全、高效等特点而显示出在医药、食品和饲料行业的应用优势,现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文章综述了近年来酶法制备抗氧化肽及其构效关系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抗氧化肽的分离纯化方法,初步探讨了抗氧化肽... 作为天然抗氧化剂的抗氧化肽因安全、高效等特点而显示出在医药、食品和饲料行业的应用优势,现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文章综述了近年来酶法制备抗氧化肽及其构效关系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抗氧化肽的分离纯化方法,初步探讨了抗氧化肽的构效关系,提出了抗氧化肽研究开发中存在的关键问题,以期为抗氧化活性肽的开发研究提供可借鉴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解物 活性肽 抗氧化 制备 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芸薹属种子贮藏蛋白质组分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孔芳 蒋金金 +2 位作者 吴磊 葛才林 王幼平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0-24,共5页
对组成芸薹属3个基本种和3个复合种的种子贮藏蛋白亚基组成进行了SDS-PAGE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间的种子贮藏蛋白具有一定的差异,表现出丰富的多态性;6个种共有24条亚基带,并各自具有特征蛋白谱带。利用贮藏蛋白亚基条带的信息,分... 对组成芸薹属3个基本种和3个复合种的种子贮藏蛋白亚基组成进行了SDS-PAGE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间的种子贮藏蛋白具有一定的差异,表现出丰富的多态性;6个种共有24条亚基带,并各自具有特征蛋白谱带。利用贮藏蛋白亚基条带的信息,分析了种间的蛋白相似度,并进行了聚类分析。供试材料分为两类:Ⅰ类为白菜型油菜、甘蓝与甘蓝型油菜;Ⅱ类为黑芥、芥菜型油菜和埃塞俄比亚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芸薹属 种子贮藏蛋白 SDS-PAGE 蛋白质亚基 亲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刈割时间对黄土高原紫花苜蓿产量与营养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0
10
作者 胡安 康颖 +1 位作者 陈先江 侯扶江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7-65,共9页
刈割时间是影响紫花苜蓿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本研究于2009年和2010年,开展了不同的第1次刈割时间和第2次刈割时间的田间试验,分析刈割时间对紫花苜蓿产草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苜蓿产草量与粗蛋白产量均以初花期最高... 刈割时间是影响紫花苜蓿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本研究于2009年和2010年,开展了不同的第1次刈割时间和第2次刈割时间的田间试验,分析刈割时间对紫花苜蓿产草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苜蓿产草量与粗蛋白产量均以初花期最高,此后随第1次刈割时间的推迟逐渐下降(P<0.001),第1次刈割提前会导致产草量和粗蛋白产量下降(P=0.003)。随着第1次刈割与第2次刈割间隔时间的延长,紫花苜蓿的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粗纤维含量逐渐增加(P<0.001),粗蛋白含量逐渐下降(P<0.001);初花期第1次刈割,第2次刈割间隔时间分别为72d(2009年)和68d(2010年)时,产草量和粗蛋白产量最高,分别为2275.2和180.2kg/hm2、2063.6和263.1kg/hm2。研究区紫花苜蓿适宜刈割时间为初花期(6月中旬)第1次刈割、70d左右(8月下旬)第2次刈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时间 粗蛋白 粗纤维 茎叶比 相互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江浙地区粳稻品种间的植酸与蛋白质组分差异及其相关性 被引量:6
11
作者 吴伟 程方民 刘正辉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1-334,共4页
选用我国江浙地区近期育成的晚粳稻品种(系)29个,对它们在浙江杭州相同栽培条件下籽粒中的植酸、蛋白质含量与其组分差异及其相关性进行了分析。供试29个品种(系)植酸含量的平均值为0.868%,变化幅度为0.699%-1.034%,其中秀水系列品种的... 选用我国江浙地区近期育成的晚粳稻品种(系)29个,对它们在浙江杭州相同栽培条件下籽粒中的植酸、蛋白质含量与其组分差异及其相关性进行了分析。供试29个品种(系)植酸含量的平均值为0.868%,变化幅度为0.699%-1.034%,其中秀水系列品种的植酸含量一般较低,而武育粳系列和淮字系列品种(系)的植酸含量则相对较高;供试29个品种材料总蛋白质含量的平均值为8.722%,其含量大致呈正态分布。在4种蛋白质组分中,谷蛋白、球蛋白和清蛋白在品种间的变异系数较大,而醇溶蛋白则相对较小,且在分布频率上也表现出品种类型间的差异特征;除谷蛋白与总蛋白质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外,供试29个品种(系)的植酸含量与蛋白质含量及4种蛋白质组分含量间并无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植酸 蛋白质 营养品质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种蒽醌类衍生物对重组人蛋白激酶CK2活性的影响及构效浅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林小聪 李春梅 +2 位作者 刘新光 陈小文 梁念慈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33-737,共5页
目的观察9种蒽醌类衍生物对重组人蛋白激酶CK2全酶活性的影响,并进行构效分析。方法将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的重组人CK2α′及β亚基在体外等摩尔混合构成CK2全酶。通过测定药物作用后转移到CK2底物上的[γ-32P]ATP的32P的放射性活度,... 目的观察9种蒽醌类衍生物对重组人蛋白激酶CK2全酶活性的影响,并进行构效分析。方法将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的重组人CK2α′及β亚基在体外等摩尔混合构成CK2全酶。通过测定药物作用后转移到CK2底物上的[γ-32P]ATP的32P的放射性活度,探讨蒽醌类衍生物对重组人CK2全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并采用半数效量概率单位法计算其IC50值。结果米托蒽醌、2-羧基蒽醌、1,2-二氨蒽醌、1,8-二羟蒽醌和醌茜能明显抑制重组人CK2全酶活性,其IC50值分别是0.66、0.81、8.81、28.76和61.26μmol·L-1;其中米托蒽醌、2-羧基蒽醌和1,2-二氨蒽醌的作用效果均强于目前已知的CK2抑制剂DRB和A3。1-氨基蒽醌和1-氯蒽醌对CK2的作用效果较弱,其IC50值分别为143.38和221.18μmol·L-1;而蒽醌和2-乙基蒽醌对CK2的活性则没有明显的影响。构效分析表明:C2上的-COOH、C8位上的-OH以及C2上的-NH2可能分别是2-羧基蒽醌、1,8-二羟蒽醌和1,2-二氨基蒽醌的药效基团;而C2上的-CH2CH3和C1上的-Cl可能分别是2-乙基蒽醌和1-氯蒽醌的非必需基团。结论米托蒽醌、2-羧基蒽醌和1,2-二氨蒽醌是3种较强的重组人蛋白激酶CK2的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CK2 蒽醌类衍生物 IC50 构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鳗鲡目鱼类线粒体蛋白质编码基因易位及系统演化关系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申欣 田美 +2 位作者 孟学平 程汉良 阎斌伦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3-81,共9页
鳗鲡目鱼类线粒体基因组的基因组成较为保守,在58个线粒体基因组中,仅有3个物种存在基因数量的差异。在19个鳗鲡目鱼类线粒体基因组中存在主编码基因的重排。主编码基因的变异位点分析结果支持nad5、nad4和nad2基因作为cox1和lrRNA基因... 鳗鲡目鱼类线粒体基因组的基因组成较为保守,在58个线粒体基因组中,仅有3个物种存在基因数量的差异。在19个鳗鲡目鱼类线粒体基因组中存在主编码基因的重排。主编码基因的变异位点分析结果支持nad5、nad4和nad2基因作为cox1和lrRNA基因辅助的分子标记。鳗鲡科Anguillidae的20个种(亚种)聚在一起,强烈支持鳗鲡科为单系群(BPP=100)。鳗鲡科下属的3个类群(大洋洲类群、大西洋类群和印度洋-太平洋类群)也同时得到有力的验证(BPP均为100)。线鳗科Nemichthyidae和锯齿鳗科Serrivomeridae亲缘关系最近,二者聚类后,与鳗鲡科Anguillidae构成姊妹群(BPP=100)。在囊喉鱼亚目Saccopharyngoidei中,宽咽鱼科Eurypharyngidae与囊鳃鳗科Saccopharyngidae聚类(BPP=100),同时,单颌鳗科Monognathidae与月尾鳗科Cyematidae聚类(BPP=100),4个科聚在一支,支持囊喉鱼亚目为单系群(BPP=100)。在囊喉鱼亚目线粒体基因组中,3个物种(吞鳗Eurypharynx pelecanoides、拉文囊鳃鳗Saccopharynx lavenbergi和杰氏单颌鳗Monognathus jesperseni)存在主编码基因的重排。16种鳗鲡(细美体鳗Ariosoma shiroanago、短吻颈鳗Derichthys serpentinus、凯氏短尾康吉鳗Coloconger cadenati、鸭颈鳗Nessorhamphus ingolfianus、龟草鳗Thalassenchelys sp.、粗犁齿海鳗Cynoponticus ferox、百吉海鳗Muraenesox bagio、巨斑花蛇鳗Myrichthys maculosus、大吻沙蛇鳗Ophisurus macrorhynchos、几内亚副康吉鳗Paraconger notialis、哈氏异康吉鳗Heteroconger hassi、小头鸭嘴鳗Nettastoma parviceps、弱头鳗Leptocephalus sp.、斑点长犁齿鳗Hoplunnis punctata、尖吻小鸭嘴鳗Facciolella oxyrhyncha和星康吉鳗Conger myriaster),与鳗鲡目线粒体主编码基因的原始排列相比,共享nad6基因的易位。同时,基于线粒体基因组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构建的系统演化树,强烈支持这16个物种聚为一支(BPP=100)。然而,由此而带来的海鳗科Muraenesocidae、拟鯙科Chlopsidae和糯鳗科Congridae是否为单系群的问题,值得今后深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鳗鲡 蛋白质编码基因 基因易位 系统演化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气中HCN主要前体成分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夏巧玲 王洪波 +4 位作者 郭吉兆 谢复炜 颜权平 刘克建 刘惠民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5,24,共6页
为确定烟气中氰化氢的主要来源,采用卷烟模拟燃吸装置研究了卷烟烟气中氰化氢的前体成分,明确了前体成分与氰化氢释放量的量效关系。结果表明:烟气中氰化氢的主要前体成分为蛋白质、脯氨酸和天冬酰胺,它们对烟气中氰化氢的贡献率分别为8... 为确定烟气中氰化氢的主要来源,采用卷烟模拟燃吸装置研究了卷烟烟气中氰化氢的前体成分,明确了前体成分与氰化氢释放量的量效关系。结果表明:烟气中氰化氢的主要前体成分为蛋白质、脯氨酸和天冬酰胺,它们对烟气中氰化氢的贡献率分别为85.13%、3.55%和1.59%;烟气中氰化氢释放量随着前体成分含量在一定范围内呈正线性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 HCN 蛋白质脯氨酸 天冬酰胺 量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溶血性弧菌vpa0166基因与耐药性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周海波 薛峰 +2 位作者 高璐 饶胜其 杨振泉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09-514,共6页
目的了解2006-2014年江苏省部分地区的副溶血性弧菌分离株基因型特征,并探索编码推测外膜蛋白VPA0166的分子多样性与耐药性的关系。方法对166株分离株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鉴定tlh、tdh、trh毒力基因... 目的了解2006-2014年江苏省部分地区的副溶血性弧菌分离株基因型特征,并探索编码推测外膜蛋白VPA0166的分子多样性与耐药性的关系。方法对166株分离株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鉴定tlh、tdh、trh毒力基因、大流行株标志物orf8基因以及外膜蛋白编码序列vpa0166,并用纸片扩散法(Kindy-Bauer,KB)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测序分析发现vpa0166扩增片段呈现a型(996bp)和b型(1050bp)两个形态(同源性为94%),其中a型产物较b型产物在523bp至580bp之间有54个碱基缺失,药敏结果表明a型菌群对环丙沙星的敏感率显著高于b型菌群(P<0.05)。结论 vpa0166序列多样性与环丙沙星耐药性存在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性弧菌 外膜蛋白 多样性 耐药性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豆种子贮藏蛋白质组分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石建斌 侯万伟 刘玉皎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04-307,共4页
以10份蚕豆品种为材料,利用SDS-PAGE方法,对其种子贮藏蛋白亚基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的种子贮藏蛋白具有一定的差异,表现出一定的多态性;共分离出23条迁移率不同的亚基条带,13条具有多态性;利用贮藏蛋白亚基条带的信息,... 以10份蚕豆品种为材料,利用SDS-PAGE方法,对其种子贮藏蛋白亚基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的种子贮藏蛋白具有一定的差异,表现出一定的多态性;共分离出23条迁移率不同的亚基条带,13条具有多态性;利用贮藏蛋白亚基条带的信息,分析了品种间的蛋白相似度,相似度指数0.619~0.947,平均0.744;并通过聚类分析,在遗传相似系数0.8260水平上,将供试材料分为了3类,其中第2类具有较丰富的多样性,多样性指数达3.9296;共筛选出7对亲缘关系较远的杂交组合,可为蚕豆品种选育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 种子贮藏蛋白 SDS-PAGE 亲缘关系 蛋白质亚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苜蓿地方品种亲缘关系的研究 Ⅰ 种子贮藏蛋白标记 被引量:15
17
作者 李拥军 苏加楷 《草业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31-41,共11页
利用SDS—PAGE方法对我国18 个苜蓿地方品种和北美9 个苜蓿基本种质来源的代表品种各20 粒单粒种子贮藏蛋白及14 份豆科牧草种(品种)种子贮藏蛋白进行了分析,根据电泳分析结果计算品种间的欧氏遗传距离,并进行聚类分... 利用SDS—PAGE方法对我国18 个苜蓿地方品种和北美9 个苜蓿基本种质来源的代表品种各20 粒单粒种子贮藏蛋白及14 份豆科牧草种(品种)种子贮藏蛋白进行了分析,根据电泳分析结果计算品种间的欧氏遗传距离,并进行聚类分析。14 份豆科牧草种(品种)种子贮藏蛋白的电泳分析结果表明,种内种子贮藏蛋白带谱差异较小,同属不同种间的差异明显,而属间的差异明显大于种间。在聚类分析中,以3.61 的遗传距离划分时,14 份材料被分为4 组,分属于4 个属,这与分类上是一致的。我国18 个苜蓿地方品种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57,以0.5 的遗传距离进行划分时,18 个品种可分为7 组,品种间亲缘关系的远近与品种的地理分布有一定的相关性。北美9 个苜蓿品种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89,聚类结果表明,杂花苜蓿(Medicagosativa ssp. varia)与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ssp. sativa)之间的遗传差异相对较小,而与黄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ssp. falcata)间的遗传差异相对较大。与北美9 个苜蓿品种相比,我国苜蓿地方品种间的遗传差异较小,这与我国苜蓿地方品种的地理分布相对较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地方品种 种子贮藏 蛋白 良种繁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生物学功能的结构基础 被引量:34
18
作者 龚小卫 姜勇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11,共7页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MAPK)是生物体内重要的信号转导系统之一 ,能对广泛的细胞外刺激发生反应 .蛋白激酶的空间构象是其功能的重要决定因素 .对MAPK蛋白结构的研究表明 ,MAPK的结构与功能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 .尽管MAPK各亚族的结构非...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MAPK)是生物体内重要的信号转导系统之一 ,能对广泛的细胞外刺激发生反应 .蛋白激酶的空间构象是其功能的重要决定因素 .对MAPK蛋白结构的研究表明 ,MAPK的结构与功能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 .尽管MAPK各亚族的结构非常相似 ,但也存在着一些差异 ,这些差异是不同亚族对不同的细胞外刺激产生特异性反应的结构基础 .某些关键性结构 ,例如Loop12 ,在MAPK对上游激酶的作用、下游底物的选择以及亚细胞定位中都具有重要作用 .进一步深入研究MAPK的空间结构 ,探讨MAPK的生物学功能与其空间构象之间的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Loop12 结构-功能关系 生物学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种黄酮类化合物对重组人蛋白激酶CK2全酶抑制作用的结构效应关系(英文)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春梅 刘新光 +1 位作者 林小聪 陈小文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0-26,共7页
目的:观察7种黄酮类化合物对重组人蛋白激酶CK2全酶活性的影响并进行结构效应关系的分析。方法:将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的重组人CK2α′及β亚基在体外等摩尔混合构成CK2全酶。通过测定药物作用后转移到CK2底物上的[γ-32P]ATP的32P的... 目的:观察7种黄酮类化合物对重组人蛋白激酶CK2全酶活性的影响并进行结构效应关系的分析。方法:将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的重组人CK2α′及β亚基在体外等摩尔混合构成CK2全酶。通过测定药物作用后转移到CK2底物上的[γ-32P]ATP的32P的放射性活度,探讨黄酮类化合物对重组人CK2全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并采用半数效量概率单位法计算其IC50值。结果:杨梅黄酮、槲皮素、桑色素、毛地黄黄酮、莰非醇、芹菜苷配基和白杨黄素能明显抑制重组人CK2全酶活性,其IC50值分别是1.18,0.51,16.16,0.86,1.88,1.72和13.63μmol/L;其中杨梅黄酮、槲皮素、毛地黄黄酮、莰非醇和芹菜苷配基的作用效果均强于目前已知的CK2抑制剂DRB和A3;而桑色素和白杨黄素的作用效果接近于DRB。结构效应关系分析表明,C6,C3′和C4′上的-OH可能是黄酮类CK2抑制剂发挥抑制作用的药效基团;而在C3上去除1个-OH对其抑制效果基本没有影响;此外,C2′和C5′上的-OH可减弱黄酮类化合物对CK2的抑制作用。结论:黄酮类化合物对体外蛋白激酶CK2的抑制效果可能取决于其羟基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CK2 全酶 黄酮类化合物 结构效应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电泳指纹图谱在各产地贝母亲缘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浩 彭昕 +1 位作者 张煜炯 王忠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757-1761,共5页
目的研究浙贝母和其他产地贝母品种的亲缘关系。方法采用蛋白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指纹技术,对具有代表性的7个品种(系)浙贝及东贝、皖贝、川贝这3种近缘药用贝母(共30份个体)进行分析。结果 10种贝母的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333 4,Sha... 目的研究浙贝母和其他产地贝母品种的亲缘关系。方法采用蛋白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指纹技术,对具有代表性的7个品种(系)浙贝及东贝、皖贝、川贝这3种近缘药用贝母(共30份个体)进行分析。结果 10种贝母的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333 4,Shannon信息指数为0.490 2,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85.71%。结论浙贝母的宽叶、轮叶、狭叶、梅园和新梅园品种间的相似性系数在0.772 2-0.933 2之间,其中宽叶种与轮叶贝母遗传距离最小,三籽和多籽与其他浙贝品种(系)亲缘关系较远,而与东贝母的遗传相似性高于上述5个浙贝母品种(系),并且皖贝与川贝之间亲缘关系较近,聚为另一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母 蛋白质电泳指纹图谱 遗传多样性 亲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