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曲霉毒素B1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单抗的制备及dc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1
作者 樊振江 王丽莎 +1 位作者 孟楠 张华青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39-146,共8页
研究旨在制备黄曲霉毒素B1(AFB1)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单克隆抗体(mAb),建立AFB1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cELISA)检测方法。试验选用自制人工抗原AFB1-BSA免疫Balb/c小鼠,通过细胞融合和阳性杂交瘤筛选技术建立AFB1 mAb杂交瘤细胞株,... 研究旨在制备黄曲霉毒素B1(AFB1)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单克隆抗体(mAb),建立AFB1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cELISA)检测方法。试验选用自制人工抗原AFB1-BSA免疫Balb/c小鼠,通过细胞融合和阳性杂交瘤筛选技术建立AFB1 mAb杂交瘤细胞株,体内诱生腹水法制备AFB1 mAb,对其免疫学特性进行鉴定;应用AFB1 mAb建立AFB1 dcELISA检测方法,对其性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筛选出AFB1 mAbs 1F6-3C8和3G9-2B6 2株杂交瘤细胞株,其中1F6-3C8敏感性更高、特异性更好,间接非竞争ELISA(inELISA)细胞培养上清液和腹水效价分别为1∶(6.4×10^(3))和1∶(1.28×10^(6)),对AFB1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为1.32μg/L,除与黄曲霉毒素B2(AFB2)有15.37%的交叉反应率(CRR)外,与黄曲霉毒素(AFs)其他同系物的CRR均小于3.0%,与其他霉菌毒素的CRR小于0.02%;在优化的条件下,AFB1 dcELISA的检测限(LOD)为0.11μg/L,检测范围为0.15~7.01μg/L;玉米粉、豆饼粉、猪饲料和蛋鸡饲料的批内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9.07%、86.58%、89.35%和93.62%,批间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9.97%、88.07%、91.35%和92.48%,批内平均变异系数(CVs)值分别为11.08%、11.67%、11.45%和10.40%,批间平均CVs值分别为11.37%、12.61%、11.87%和10.94%,AFB1 dcELISA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用AFB1 dcELISA和LC-MS/MS检测40个实际样品和6个已知阳性样品,两者的检测结果一致,符合率为100%,AFB1 dcELISA具有较好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B1 人工抗原 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单克隆抗体 dcELISA 免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8)Re-7E11C5.3抑制前列腺癌细胞增殖 被引量:3
2
作者 陈维真 张勇 +3 位作者 卢汉平 梁昌盛 谢瑶 刘长征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051-2053,共3页
目的:探讨铼-188(188Re)标记前列腺特异膜抗原单克隆抗体7E11C5.3(188Re-7E11C5.3)对前列腺癌细胞系LNCaP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采用2-巯基乙醇直接还原法制备188Re-7E11C5.3标记物,纸层析法测定标记率和放化纯度,直线回归外推法测定免... 目的:探讨铼-188(188Re)标记前列腺特异膜抗原单克隆抗体7E11C5.3(188Re-7E11C5.3)对前列腺癌细胞系LNCaP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采用2-巯基乙醇直接还原法制备188Re-7E11C5.3标记物,纸层析法测定标记率和放化纯度,直线回归外推法测定免疫活性分数。四唑盐(MTT)法测定其体外细胞毒作用。结果:188Re-7E11C5.3的标记率为(93.16±2.18)%,放化纯度为(95.62±0.48)%,免疫活性分数为(74.86±1.86)%。188Re-7E11C5.3对LNCaP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明显强于188Re标记的正常鼠IgG(mIgG)和游离188ReO4-,其半数有效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23.38±3.73)×107Bq/L,(59.21±8.02)×107Bq/L和(68.89±10.91)×107Bq/L。结论:188Re-7E11C5.3能有效抑制体外培养LNCaP细胞的增殖,可用于前列腺癌的放射免疫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放射免疫疗法 抗体 单克隆 前列腺特异膜抗原 铼-18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抗原酶促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学的建立 被引量:3
3
作者 张雪峰 刘一兵 +4 位作者 贾娟娟 许文革 李子颖 陈永利 韩世泉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2-116,共5页
应用鲁米诺-过氧化氢发光体系建立定量测定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含量的酶促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该方法测量范围为1.5~80μg/L,灵敏度为0.12μg/L,批内变异<5%,批间变异<15%。回收率为83.8%~118.7%,稀释实验测定值与稀释度呈... 应用鲁米诺-过氧化氢发光体系建立定量测定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含量的酶促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该方法测量范围为1.5~80μg/L,灵敏度为0.12μg/L,批内变异<5%,批间变异<15%。回收率为83.8%~118.7%,稀释实验测定值与稀释度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为0.999。本方法与免疫放射分析方法的相关方程y=1.07x+0.68,相关系数r=0.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促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磁性纳米粒子与PSA单链抗体复合探针对前列腺癌的靶向显像和治疗 被引量:7
4
作者 韩月东 崔大祥 +7 位作者 宦怡 李智铭 刘贺亮 宋华 刘彬 杜彤 高峰 贺蓉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406-411,共6页
目的:研究荧光磁性纳米粒子与前列腺癌特异性抗原(prostate cancer specific antigen,PSA)单链抗体片段结合的复合纳米探针作为前列腺癌核磁共振靶向显像剂与治疗剂的可行性。方法:荧光磁性纳米粒子(FMCNPs)与前列腺癌特异性单链抗体片... 目的:研究荧光磁性纳米粒子与前列腺癌特异性抗原(prostate cancer specific antigen,PSA)单链抗体片段结合的复合纳米探针作为前列腺癌核磁共振靶向显像剂与治疗剂的可行性。方法:荧光磁性纳米粒子(FMCNPs)与前列腺癌特异性单链抗体片段(ScFv)桥联制备成复合纳米探针(FMCNPs-ScFv),应用高分辨电镜、荧光光谱仪与磁强度计进行鉴定。将FMCNPs-ScFv与前列腺癌LNCaP细胞共培养,观察其进入癌细胞的靶向性;采用MTT法评价复合纳米探针的细胞毒性。建立裸鼠前列腺癌细胞移植模型,进行免疫组化和病理学鉴定;荷前列腺癌裸鼠尾静脉注射复合纳米探针,采用荧光成像系统观察纳米探针在裸鼠体内的分布消除过程;利用核磁共振观察复合纳米探针肿瘤靶向显像效果;给予体外磁场照射(100W功率)30min,观察肿瘤体积的变化。结果:成功制备复合纳米探针FMCNPs-ScFv;细胞培养实验显示复合纳米探针能够进入前列腺癌细胞质;在显像浓度范围内复合纳米探针细胞毒性很低,不影响细胞增殖。成功制备裸鼠前列腺癌模型。荧光成像系统显示复合纳米探针快速地在裸鼠各重要器官分布,并逐渐集中于肿瘤部位;核磁共振显示纳米探针在24h内能够清晰显示前列腺癌图像;体外磁场照射4d后,注射复合纳米探针的裸鼠肿瘤组织生长显著慢于对照裸鼠的肿瘤组织(P<0.05)。结论:制备的复合纳米探针FMCNPs-ScFv能有效地靶向前列腺癌组织,可用于前列腺癌的核磁共振成像,也能用于体外磁场作用下的肿瘤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荧光磁性纳米粒子 前列腺癌特异性抗原单链抗体 纳米探针 核磁共振成像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前列腺特异膜抗原单克隆抗体的标记及在荷瘤裸鼠体内的分布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徐鸿绪 王晓波 +2 位作者 曾文涛 梅骅 刘长征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09-411,417,共4页
目的:研究125I标记的抗前列腺特异膜抗原(PSM A)单克隆抗体(125I-Ed-5)及正常小鼠IgG(125I-NM IgG)在荷人前列腺癌瘤裸鼠体内的分布,探讨应用125I-Ed-5进行放射免疫显像诊断和放射免疫治疗实验性人前列腺癌的可行性。方法:建立荷人前列... 目的:研究125I标记的抗前列腺特异膜抗原(PSM A)单克隆抗体(125I-Ed-5)及正常小鼠IgG(125I-NM IgG)在荷人前列腺癌瘤裸鼠体内的分布,探讨应用125I-Ed-5进行放射免疫显像诊断和放射免疫治疗实验性人前列腺癌的可行性。方法:建立荷人前列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用125I标记抗PSM A单克隆抗体Ed-5和NM IgG,125I-Ed-5和125I-NM IgG经尾静脉注入荷瘤裸鼠体内,于注射后24、48、72、120小时分批处死,测定肿瘤和血液、肝、肺等重要脏器的单位重量放射性比值(T/NT)、各组织摄取百分比(%ID/g),研究其在荷瘤裸鼠体内的放射性分布情况。结果:125I-Ed-5的标记率为72.3%,放射性比活度为55.2M Bq/m g,放射性化学纯度是90.2%,免疫活性分数为63%。在注射125I-Ed-5后24~120小时内,裸鼠体内肿瘤部位出现选择性放射性浓聚;各组织的T/NT比值在72h达到最高,其中肿瘤/肌肉高达6.36。而在注射125I-NM IgG的对照组中,裸鼠体内未见放射性浓聚,呈全身均匀性分布。结论:标记后的125I-Ed-5免疫活性没有改变,在裸鼠体内对前列腺癌移植瘤有靶向定位作用,为进一步应用125I-Ed-5进行前列腺癌放射免疫显像和放射免疫治疗的实验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特异膜抗原 单克隆抗体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人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兰兰 曹领改 魏德强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39-844,共6页
目的建立产生抗人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单克隆抗体(f-PSA m Ab)的细胞株,获得抗体后建立抗人f-PSA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并进行应用。方法采用杂交瘤技术获得2株稳定分泌抗f-PSA m Ab的细胞株,将细胞株用转瓶扩大培养并将上清液采用亲... 目的建立产生抗人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单克隆抗体(f-PSA m Ab)的细胞株,获得抗体后建立抗人f-PSA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并进行应用。方法采用杂交瘤技术获得2株稳定分泌抗f-PSA m Ab的细胞株,将细胞株用转瓶扩大培养并将上清液采用亲和纯化法获得抗体,ELISA测定抗体效价、特异性及表位,表面等离子共振法测抗体亲和力;建立双抗体夹心CLIA,采用标准曲线定量法对该体系进行分析性能评估,同时对426例临床血清样本进行检测[其中130例的总PSA水平在(4~10) ng/mL,为"诊断灰区"],评价该试剂与罗氏试剂的检测一致性。结果获得抗人f-PSA m Ab的杂交瘤细胞株(f-10-1、f-14-1)。用f-10-1和f-14-1建立的CLIA的检测范围为(0. 1~30) ng/mL,灵敏度为0. 05 ng/mL,检测结果的相对偏差均在±5%内,与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及结合态PSA(c-PSA)无交叉反应,该试剂与罗氏试剂相关系数达到0. 99,灰区样本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率、总符合率均高于90%。结论成功制备了抗人f-PSA m Ab,建立了特异性定量检测人f-PSA的双抗体夹心CL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 前列腺癌 单克隆抗体 双抗体夹心化学发光法(CLI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其初步鉴定 被引量:1
7
作者 徐元基 凌世淦 +7 位作者 刘荷中 张朝山 张贺秋 王国华 宋晓国 孙英勋 夏芳 李春海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2期36-38,52,共4页
本研究利用从正常男性精液中提取纯化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免疫小鼠,建立了2株可持续稳定分泌抗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P13和P26。此2株杂交瘤细胞在体外连续传代培养半年以上,冻存后复苏仍可保持抗... 本研究利用从正常男性精液中提取纯化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免疫小鼠,建立了2株可持续稳定分泌抗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P13和P26。此2株杂交瘤细胞在体外连续传代培养半年以上,冻存后复苏仍可保持抗体分泌能力。利用所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对良性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癌、乳腺癌、胃癌、食道癌和卵巢癌病人的病理切片标本进行了免疫组化测定,证明其有一定的前列腺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特异性 抗原 单克隆抗体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瘤组织中肺炎衣原体特异性抗原的表达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卫群 钱利生 +3 位作者 史益军 李雪萍 白永怿 余竹元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4-106,110,共4页
目的探讨肺炎衣原体特异性抗原(Cpn-Ag)表达与冠状动脉瘤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制肺炎衣原体单克隆抗体的直接微量免疫荧光法检测50例冠状动脉瘤标本和20例正常冠状动脉标本中Cpn-Ag的表达。结果冠状动脉瘤和正常冠状动脉标本中Cpn-Ag... 目的探讨肺炎衣原体特异性抗原(Cpn-Ag)表达与冠状动脉瘤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制肺炎衣原体单克隆抗体的直接微量免疫荧光法检测50例冠状动脉瘤标本和20例正常冠状动脉标本中Cpn-Ag的表达。结果冠状动脉瘤和正常冠状动脉标本中Cpn-Ag的阳性率分别是58.0%(29/50)和15.0%(3/20)。冠状动脉瘤标本中有大量Cpn-Ag沉积,分别位于外膜下及粥样硬化斑块内,而正常血管壁中仅有少量Cpn-Ag沉积,两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Cpn-Ag在冠状动脉瘤外膜下有高表达率,Cpn可能是参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损害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瘤 肺炎衣原体特异性抗原 肺炎衣原体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成髓细胞性白血病病毒的繁殖及其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彭军 刘福安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82-84,共3页
用实验室-20℃条件下保存6年的禽成髓细胞性白血病病毒(AMV)BAI-A株鸡传代血浆毒感染1~3日龄的雏鸡,接毒后15~45d陆续发病。取其血浆毒,经差速离心和蔗糖密度梯度离心,获得较纯的AMV抗原。用此抗原免疫8... 用实验室-20℃条件下保存6年的禽成髓细胞性白血病病毒(AMV)BAI-A株鸡传代血浆毒感染1~3日龄的雏鸡,接毒后15~45d陆续发病。取其血浆毒,经差速离心和蔗糖密度梯度离心,获得较纯的AMV抗原。用此抗原免疫8~10周龄BALB/C小鼠,将其脾细胞与SP2/O瘤细胞进行融合,经ELISA筛选、克隆,共获得6株阳性杂交瘤细胞株。分别采用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新城疫病毒(NDV)、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减蛋综合征病毒(EDS-76)、及火鸡疱疹病毒(HVT)等抗原用间接ELISA法对阳性杂交瘤细胞进行特异性鉴定,其中2株证明为稳定分泌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而对其它病毒则呈阴性反应。用该2株单抗分别进行临床检测,其结果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 单克隆抗体 杂交瘤细胞 鸡病 AM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克隆抗体用于比较禽呼肠孤病毒株的抗原关系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士友 陈溥言 蔡宝祥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96-99,共4页
利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在国内首次建立了8株分泌禽呼肠孤病毒(ARVS)的单克隆抗体(McAb)杂交瘤细胞株,腹水效价在10^(-3)~10^(-5)之间。用琼脂扩散试验鉴定,5株属 IgGl,2株属IgG2b,1株属 IgG3.ELISA 阻断试验表明,4个 ARVS 分离株的抗... 利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在国内首次建立了8株分泌禽呼肠孤病毒(ARVS)的单克隆抗体(McAb)杂交瘤细胞株,腹水效价在10^(-3)~10^(-5)之间。用琼脂扩散试验鉴定,5株属 IgGl,2株属IgG2b,1株属 IgG3.ELISA 阻断试验表明,4个 ARVS 分离株的抗原结构明显不同,提示利用 McAb 进行 ARVS 的分型具有很大潜力.在与两个国内毒株(广州分离株和 NAU-8902)分别发生特异性反应的4株 McAb 中,有3株是相同的,说明两者具有很近的亲缘关系.试验还发现,McAb D19株能被试验的所有毒株阻断,提示 D19株有希望成为检测 ARVS 的群特异性 McA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禽呼肠孤病毒 禽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王刚 白菊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73-579,共7页
大多数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化疗诱导缓解后不可避免地面临复发。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作为AML最有效的治疗,通过免疫介导的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根除白血病细胞,能有效预防AML复发。移植技术和单倍体移植模式... 大多数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化疗诱导缓解后不可避免地面临复发。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作为AML最有效的治疗,通过免疫介导的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根除白血病细胞,能有效预防AML复发。移植技术和单倍体移植模式进展使得"人人都能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靶向治疗,如基因工程T细胞(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单克隆抗体、新型双特异性单抗,能特异性杀伤表达特殊抗原的白血病细胞,而不伤害正常细胞,将成为AML免疫治疗的新策略。研究发现高表达于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的新抗原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相关抗原-34(monocytic leukemia associated antigen-34,MLAA-34)具有抗白血病细胞凋亡作用,且MLAA-34多肽可诱导特异性CTL杀伤活性,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MLAA-34可作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免疫治疗新的理想靶抗原。总之,新近进展有价值的免疫治疗白血病相关抗原的鉴定有可能根除化疗后白血病微小残留病变,有望降低AML复发,延长AML患者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单克隆抗体 新型双特异性单抗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相关抗原-3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SSP法HLA-A、B基因分型与血清学分型的比较 被引量:1
12
作者 武大林 凌汉新 唐浩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267-1270,共4页
目的比较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进行HLA-Ⅰ类A、B抗原位点分型的准确性,并探讨血清学分型错误发生的原因。方法用PCR-SSP以及单克隆抗体血清学分型技术对HLA-A、B分型并比较。结果34例样本PCR-SSP基因分型无假阳性和假... 目的比较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进行HLA-Ⅰ类A、B抗原位点分型的准确性,并探讨血清学分型错误发生的原因。方法用PCR-SSP以及单克隆抗体血清学分型技术对HLA-A、B分型并比较。结果34例样本PCR-SSP基因分型无假阳性和假阴性出现。PCR-SSP法与血清学比较,血清学检出错误或漏检率分别为HLA-A位点23.5%,B位点26.5%。血清学发生错误或易混淆的抗原有:A2和A68、A32和A33,B5、B60和61。结论PCR-SSP法进行HLA-A、B抗原等位基因分型具有分辨率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实验过程简捷快速、分型结果较血清学更加准确可靠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A 基因分型 血清学分型 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法 B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纯化及其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
13
作者 王永芬 乔宏兴 +1 位作者 马辉 王德亮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33-735,741,共4页
目的:制备抗人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单克隆抗体。方法:利用盐析、离子交换和凝胶过滤的方法,从人精液中纯化前列腺特异性抗原,采用SDS-PAGE和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定量试剂盒联合检测目的蛋白的纯度和含量,... 目的:制备抗人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单克隆抗体。方法:利用盐析、离子交换和凝胶过滤的方法,从人精液中纯化前列腺特异性抗原,采用SDS-PAGE和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定量试剂盒联合检测目的蛋白的纯度和含量,用纯化的PSA抗原免疫BALB/c小鼠,按常规的细胞融合与杂交瘤细胞的筛选方法,并对杂交瘤细胞产生的抗体进行了亚型、亲和力、特异性鉴定。结果:获得分泌抗-PSA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15株,亲和力高,特异性和稳定性较好,亚型鉴定一株为IgG2a,其余均为IgG1。结论:本次制备的前列腺特异抗原单克隆抗体可用于临床PSA-ELISA诊断试剂的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特异抗原 纯化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氏并殖吸虫活动性感染的诊断
14
作者 章子豪 张耀娟 +4 位作者 史志明 申克飞 刘力田 胡志刚 Willy F.Piessens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3期223-227,共5页
应用单克隆抗体(Mab)和 Dot-ELISA 方法检测血清中卫氏并殖吸虫(Pw)种、期特异性抗原(Ag),以进行并殖吸虫病活动性感染的血清学诊断。结果所有痰卵阳性的患者和大部分痰卵阴性的可疑患者血清中检出成虫期特异性 Ag。部分两类患者中血清... 应用单克隆抗体(Mab)和 Dot-ELISA 方法检测血清中卫氏并殖吸虫(Pw)种、期特异性抗原(Ag),以进行并殖吸虫病活动性感染的血清学诊断。结果所有痰卵阳性的患者和大部分痰卵阴性的可疑患者血清中检出成虫期特异性 Ag。部分两类患者中血清还检出囊蚴期特异性 Ag。其它蠕虫感染、肺结核患者和健康中国人血清,囊蚴和成虫 Ag 均为阴性。以吡喹酮治疗实验感染犬可激发血清中 Pw 成虫 Ag 明显而短暂的增加,但在2个月内逐渐消失。本研究结果表明,我们建立的以自制 Mab 为探针的并殖吸虫 Ag 检测方法对于 Pw 活动性感染的诊断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氏并殖吸虫 感染 并殖吸虫病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在前列腺癌诊治中的变化和意义
15
作者 王国民 张正望 +1 位作者 唐群业 张永康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2期87-90,共4页
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在前列腺癌诊治中的变化及意义。采用双抗体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78例前列腺良、恶性病变患者血清PSA含量,观察31例前列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后PSA变化。结果:前列腺癌组与前列腺增生症组比较,血清PSA差异有... 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在前列腺癌诊治中的变化及意义。采用双抗体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78例前列腺良、恶性病变患者血清PSA含量,观察31例前列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后PSA变化。结果:前列腺癌组与前列腺增生症组比较,血清PSA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前列腺癌临床各期两两比较,血清PSA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或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分化程度不同的前列腺癌相比较,血清PSA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前列腺癌患者中核素骨扫描提示癌骨转移与未提示骨转移两组血清PSA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PSA明显异常可以预测骨转移的概率.血清PSA的动态变化与临床病情演变基本一致。结论:采用双抗体放射免疫分析法进行血清PSA测定在前列腺癌诊治中是一个较敏感而有价值的指标。血清PSA检测与核素骨扫描联合应用对于前列腺癌的诊断以及了解疾病演进会有很大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PSA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氏并殖吸虫期特异性抗原的鉴定
16
作者 章子豪 沈一平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4期509-514,共6页
为了建立检测卫氏并殖吸虫抗原的血清学诊断方法,我们制备了针对卫氏并殖吸虫囊蚴和成虫的单克隆抗体,部分鉴定了为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抗原表位,其中,囊蚴期特异性抗原表位对高碘酸敏感而对蛋白酶具有抵抗力,系碳水化会物;反之,... 为了建立检测卫氏并殖吸虫抗原的血清学诊断方法,我们制备了针对卫氏并殖吸虫囊蚴和成虫的单克隆抗体,部分鉴定了为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抗原表位,其中,囊蚴期特异性抗原表位对高碘酸敏感而对蛋白酶具有抵抗力,系碳水化会物;反之,成虫期特异性抗原表位对高碘酸具有抵抗力而对蛋白酶敏感,系多肽。应用Dot-ELISA,以并殖吸虫的期特异性单克隆抗体能够检测人血清中0.3~75ng/ml相应的并殖吸虫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氏并殖吸虫 期特异性抗原 表位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化学发光法免疫定量检测试剂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詹炉停 温桂平 +7 位作者 赵敏 依含 刘江武 郭小怡 林海军 黄刘女 夏宁邵 郑子峥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71-1174,1178,共5页
目的:获得特异性检测复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c-PSA)的单克隆抗体配对,建立基于化学发光c-PSA免疫定量试剂。方法:利用市购c-PSA抗原免疫6周龄雌性BALB/c小鼠,间接法ELISA差异筛选抗c-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总前列腺... 目的:获得特异性检测复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c-PSA)的单克隆抗体配对,建立基于化学发光c-PSA免疫定量试剂。方法:利用市购c-PSA抗原免疫6周龄雌性BALB/c小鼠,间接法ELISA差异筛选抗c-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总前列腺特异型抗原(t-PSA)的抗体,抗体配对后化学发光定量检测血清中c-PSA蛋白。结果:获得抗体配对1A10/7D6-SAE,经c-PSA标准品及临床血清样本初步筛选,该抗体配对适用于基于化学法发光的免疫反应定量检测试剂的开发;血清阳性样本与阴性样本检测结果显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阳性样本定量结果与Siemens公司复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测定试剂盒(直接化学发光法)的相关系数为0.97;线性范围为0.1~100 ng/ml;检测灵敏度为0.005 ng/ml。结论:成功筛选获得特异性检测c-PSA的抗体配对,并开发c-PSA化学发光免疫定量试剂,其检测能力与国际主流试剂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单克隆抗体 化学发光 定量试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白血病/肉瘤病毒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及其单抗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任德林 陈德威 +1 位作者 李军 郭玉璞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56-60,共5页
用提纯的RSV-1抗原免疫BALB/C小鼠,将其脾细胞与SP2/0癌细胞进行融合,获得10株能稳定分泌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用间接ELISA、IFA、AGP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分析,10株MCA均属小鼠免疫球蛋白IgG_1、R_5C_(21)a、R_5C_(22)a、R_7C(32... 用提纯的RSV-1抗原免疫BALB/C小鼠,将其脾细胞与SP2/0癌细胞进行融合,获得10株能稳定分泌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用间接ELISA、IFA、AGP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分析,10株MCA均属小鼠免疫球蛋白IgG_1、R_5C_(21)a、R_5C_(22)a、R_7C(32)、R_7C(34)四株MCA与RAV-1、RAV-2、SR-RSV-A、Pr-RSV-C、RAV-50病毒株均有强交叉反应,其余6株对上述病毒反应情况不尽一致,10株单抗与REV(T株)均无交叉反应。文章还讨论了单克隆抗体在我国SPF鸡群和普通鸡群白血病检测、净化中实际应用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杂交瘤细胞株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羊肚菌菌丝特异性抗原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初步鉴定 被引量:2
19
作者 顾张杰 傅泽茜 +4 位作者 石宇 梁勇 史广用 曲凯歌 王一东 《中国食用菌》 2017年第6期64-67,71,共5页
为利用免疫学技术研究羊肚菌[Morchella esculenta(L.)Pers.]菌丝生长发育规律,以菌株代号为51589的羊肚菌菌丝破碎液为抗原免疫Balb/c鼠,将致敏Balb/c鼠的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进行细胞融合,经镜检和ELISA间接法检测,筛选出一分泌抗... 为利用免疫学技术研究羊肚菌[Morchella esculenta(L.)Pers.]菌丝生长发育规律,以菌株代号为51589的羊肚菌菌丝破碎液为抗原免疫Balb/c鼠,将致敏Balb/c鼠的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进行细胞融合,经镜检和ELISA间接法检测,筛选出一分泌抗羊肚菌菌丝抗原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W2F3。经传代培养和亚克隆纯化,得到稳定分泌抗羊肚菌菌丝抗原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株,经鉴定W2F3单克隆抗体抗体亚类为Ig G1,轻链亚型为Kappa,初步确定该单抗对应的抗原具有羊肚菌属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菌 特异性抗原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单倍型鸭抗原处理相关转运体单抗的制备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兴童 孟兴 +2 位作者 佟相慧 陈洪岩 韩凌霞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0-207,共8页
目的制备鸭抗原处理相关转运体(TAP)特异性单抗,为深入利用实验鸭开展免疫学研究提供实验材料。方法利用大肠埃希菌诱导表达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单倍型HBW-SPF鸭TAP蛋白肽结合区片段,表达产物经镍柱纯化后免疫BALB/c小鼠,采用ELIS... 目的制备鸭抗原处理相关转运体(TAP)特异性单抗,为深入利用实验鸭开展免疫学研究提供实验材料。方法利用大肠埃希菌诱导表达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单倍型HBW-SPF鸭TAP蛋白肽结合区片段,表达产物经镍柱纯化后免疫BALB/c小鼠,采用ELISA技术筛选特异性单抗分泌杂交瘤细胞株。将阳性细胞株制备小鼠腹水,作为一抗,与多次截短表达TAP蛋白肽结合区进行蛋白免疫印迹试验,鉴定单抗针对的抗原表位。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比较该单抗对实验鸭和鸡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反应性,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对SPF鸡、SPF鸭、鹌鹑、鹅和SPF猪的特异性。结果获得一株鸭TAP单抗1A6,抗原表位位于^(297)NARHQMLQQAVLDATAGTGMVVQEAI^(322),对鸡和鸭外周血淋巴细胞具有免疫荧光反应性;在鸡和鸭的肠黏膜固有层检测到大量特异性信号,在猪、鹌鹑和鹅没有检测到信号。结论获得了一株具有鸡和鸭反应性的抗原转运相关体特异性的单抗,可运用于禽类实验动物在禽病学和禽免疫学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单倍型鸭 抗原处理相关转运体 单克隆抗体 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