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荧光磁性纳米粒子与前列腺癌特异性抗原(prostate cancer specific antigen,PSA)单链抗体片段结合的复合纳米探针作为前列腺癌核磁共振靶向显像剂与治疗剂的可行性。方法:荧光磁性纳米粒子(FMCNPs)与前列腺癌特异性单链抗体片...目的:研究荧光磁性纳米粒子与前列腺癌特异性抗原(prostate cancer specific antigen,PSA)单链抗体片段结合的复合纳米探针作为前列腺癌核磁共振靶向显像剂与治疗剂的可行性。方法:荧光磁性纳米粒子(FMCNPs)与前列腺癌特异性单链抗体片段(ScFv)桥联制备成复合纳米探针(FMCNPs-ScFv),应用高分辨电镜、荧光光谱仪与磁强度计进行鉴定。将FMCNPs-ScFv与前列腺癌LNCaP细胞共培养,观察其进入癌细胞的靶向性;采用MTT法评价复合纳米探针的细胞毒性。建立裸鼠前列腺癌细胞移植模型,进行免疫组化和病理学鉴定;荷前列腺癌裸鼠尾静脉注射复合纳米探针,采用荧光成像系统观察纳米探针在裸鼠体内的分布消除过程;利用核磁共振观察复合纳米探针肿瘤靶向显像效果;给予体外磁场照射(100W功率)30min,观察肿瘤体积的变化。结果:成功制备复合纳米探针FMCNPs-ScFv;细胞培养实验显示复合纳米探针能够进入前列腺癌细胞质;在显像浓度范围内复合纳米探针细胞毒性很低,不影响细胞增殖。成功制备裸鼠前列腺癌模型。荧光成像系统显示复合纳米探针快速地在裸鼠各重要器官分布,并逐渐集中于肿瘤部位;核磁共振显示纳米探针在24h内能够清晰显示前列腺癌图像;体外磁场照射4d后,注射复合纳米探针的裸鼠肿瘤组织生长显著慢于对照裸鼠的肿瘤组织(P<0.05)。结论:制备的复合纳米探针FMCNPs-ScFv能有效地靶向前列腺癌组织,可用于前列腺癌的核磁共振成像,也能用于体外磁场作用下的肿瘤治疗。展开更多
目的建立产生抗人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单克隆抗体(f-PSA m Ab)的细胞株,获得抗体后建立抗人f-PSA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并进行应用。方法采用杂交瘤技术获得2株稳定分泌抗f-PSA m Ab的细胞株,将细胞株用转瓶扩大培养并将上清液采用亲...目的建立产生抗人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单克隆抗体(f-PSA m Ab)的细胞株,获得抗体后建立抗人f-PSA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并进行应用。方法采用杂交瘤技术获得2株稳定分泌抗f-PSA m Ab的细胞株,将细胞株用转瓶扩大培养并将上清液采用亲和纯化法获得抗体,ELISA测定抗体效价、特异性及表位,表面等离子共振法测抗体亲和力;建立双抗体夹心CLIA,采用标准曲线定量法对该体系进行分析性能评估,同时对426例临床血清样本进行检测[其中130例的总PSA水平在(4~10) ng/mL,为"诊断灰区"],评价该试剂与罗氏试剂的检测一致性。结果获得抗人f-PSA m Ab的杂交瘤细胞株(f-10-1、f-14-1)。用f-10-1和f-14-1建立的CLIA的检测范围为(0. 1~30) ng/mL,灵敏度为0. 05 ng/mL,检测结果的相对偏差均在±5%内,与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及结合态PSA(c-PSA)无交叉反应,该试剂与罗氏试剂相关系数达到0. 99,灰区样本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率、总符合率均高于90%。结论成功制备了抗人f-PSA m Ab,建立了特异性定量检测人f-PSA的双抗体夹心CLIA。展开更多
目的:制备抗人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单克隆抗体。方法:利用盐析、离子交换和凝胶过滤的方法,从人精液中纯化前列腺特异性抗原,采用SDS-PAGE和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定量试剂盒联合检测目的蛋白的纯度和含量,...目的:制备抗人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单克隆抗体。方法:利用盐析、离子交换和凝胶过滤的方法,从人精液中纯化前列腺特异性抗原,采用SDS-PAGE和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定量试剂盒联合检测目的蛋白的纯度和含量,用纯化的PSA抗原免疫BALB/c小鼠,按常规的细胞融合与杂交瘤细胞的筛选方法,并对杂交瘤细胞产生的抗体进行了亚型、亲和力、特异性鉴定。结果:获得分泌抗-PSA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15株,亲和力高,特异性和稳定性较好,亚型鉴定一株为IgG2a,其余均为IgG1。结论:本次制备的前列腺特异抗原单克隆抗体可用于临床PSA-ELISA诊断试剂的研发。展开更多
应用单克隆抗体(Mab)和 Dot-ELISA 方法检测血清中卫氏并殖吸虫(Pw)种、期特异性抗原(Ag),以进行并殖吸虫病活动性感染的血清学诊断。结果所有痰卵阳性的患者和大部分痰卵阴性的可疑患者血清中检出成虫期特异性 Ag。部分两类患者中血清...应用单克隆抗体(Mab)和 Dot-ELISA 方法检测血清中卫氏并殖吸虫(Pw)种、期特异性抗原(Ag),以进行并殖吸虫病活动性感染的血清学诊断。结果所有痰卵阳性的患者和大部分痰卵阴性的可疑患者血清中检出成虫期特异性 Ag。部分两类患者中血清还检出囊蚴期特异性 Ag。其它蠕虫感染、肺结核患者和健康中国人血清,囊蚴和成虫 Ag 均为阴性。以吡喹酮治疗实验感染犬可激发血清中 Pw 成虫 Ag 明显而短暂的增加,但在2个月内逐渐消失。本研究结果表明,我们建立的以自制 Mab 为探针的并殖吸虫 Ag 检测方法对于 Pw 活动性感染的诊断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研究荧光磁性纳米粒子与前列腺癌特异性抗原(prostate cancer specific antigen,PSA)单链抗体片段结合的复合纳米探针作为前列腺癌核磁共振靶向显像剂与治疗剂的可行性。方法:荧光磁性纳米粒子(FMCNPs)与前列腺癌特异性单链抗体片段(ScFv)桥联制备成复合纳米探针(FMCNPs-ScFv),应用高分辨电镜、荧光光谱仪与磁强度计进行鉴定。将FMCNPs-ScFv与前列腺癌LNCaP细胞共培养,观察其进入癌细胞的靶向性;采用MTT法评价复合纳米探针的细胞毒性。建立裸鼠前列腺癌细胞移植模型,进行免疫组化和病理学鉴定;荷前列腺癌裸鼠尾静脉注射复合纳米探针,采用荧光成像系统观察纳米探针在裸鼠体内的分布消除过程;利用核磁共振观察复合纳米探针肿瘤靶向显像效果;给予体外磁场照射(100W功率)30min,观察肿瘤体积的变化。结果:成功制备复合纳米探针FMCNPs-ScFv;细胞培养实验显示复合纳米探针能够进入前列腺癌细胞质;在显像浓度范围内复合纳米探针细胞毒性很低,不影响细胞增殖。成功制备裸鼠前列腺癌模型。荧光成像系统显示复合纳米探针快速地在裸鼠各重要器官分布,并逐渐集中于肿瘤部位;核磁共振显示纳米探针在24h内能够清晰显示前列腺癌图像;体外磁场照射4d后,注射复合纳米探针的裸鼠肿瘤组织生长显著慢于对照裸鼠的肿瘤组织(P<0.05)。结论:制备的复合纳米探针FMCNPs-ScFv能有效地靶向前列腺癌组织,可用于前列腺癌的核磁共振成像,也能用于体外磁场作用下的肿瘤治疗。
文摘目的建立产生抗人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单克隆抗体(f-PSA m Ab)的细胞株,获得抗体后建立抗人f-PSA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并进行应用。方法采用杂交瘤技术获得2株稳定分泌抗f-PSA m Ab的细胞株,将细胞株用转瓶扩大培养并将上清液采用亲和纯化法获得抗体,ELISA测定抗体效价、特异性及表位,表面等离子共振法测抗体亲和力;建立双抗体夹心CLIA,采用标准曲线定量法对该体系进行分析性能评估,同时对426例临床血清样本进行检测[其中130例的总PSA水平在(4~10) ng/mL,为"诊断灰区"],评价该试剂与罗氏试剂的检测一致性。结果获得抗人f-PSA m Ab的杂交瘤细胞株(f-10-1、f-14-1)。用f-10-1和f-14-1建立的CLIA的检测范围为(0. 1~30) ng/mL,灵敏度为0. 05 ng/mL,检测结果的相对偏差均在±5%内,与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及结合态PSA(c-PSA)无交叉反应,该试剂与罗氏试剂相关系数达到0. 99,灰区样本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率、总符合率均高于90%。结论成功制备了抗人f-PSA m Ab,建立了特异性定量检测人f-PSA的双抗体夹心CLIA。
文摘目的:制备抗人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单克隆抗体。方法:利用盐析、离子交换和凝胶过滤的方法,从人精液中纯化前列腺特异性抗原,采用SDS-PAGE和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定量试剂盒联合检测目的蛋白的纯度和含量,用纯化的PSA抗原免疫BALB/c小鼠,按常规的细胞融合与杂交瘤细胞的筛选方法,并对杂交瘤细胞产生的抗体进行了亚型、亲和力、特异性鉴定。结果:获得分泌抗-PSA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15株,亲和力高,特异性和稳定性较好,亚型鉴定一株为IgG2a,其余均为IgG1。结论:本次制备的前列腺特异抗原单克隆抗体可用于临床PSA-ELISA诊断试剂的研发。
文摘应用单克隆抗体(Mab)和 Dot-ELISA 方法检测血清中卫氏并殖吸虫(Pw)种、期特异性抗原(Ag),以进行并殖吸虫病活动性感染的血清学诊断。结果所有痰卵阳性的患者和大部分痰卵阴性的可疑患者血清中检出成虫期特异性 Ag。部分两类患者中血清还检出囊蚴期特异性 Ag。其它蠕虫感染、肺结核患者和健康中国人血清,囊蚴和成虫 Ag 均为阴性。以吡喹酮治疗实验感染犬可激发血清中 Pw 成虫 Ag 明显而短暂的增加,但在2个月内逐渐消失。本研究结果表明,我们建立的以自制 Mab 为探针的并殖吸虫 Ag 检测方法对于 Pw 活动性感染的诊断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