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paration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olypropylene fiber reinforced calcined kaolin-fly ash based geopolymer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祖华 姚晓 +2 位作者 诸华军 华苏东 陈悦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9年第1期49-52,共4页
To improve the environmental benefits and solve the problems of large shrinkage and high brittleness, the partial replacement of calcined kaolin by fly ash as a raw material for geopolymer synthesis and the influences... To improve the environmental benefits and solve the problems of large shrinkage and high brittleness, the partial replacement of calcined kaolin by fly ash as a raw material for geopolymer synthesis and the influences of polypropylene (PP) fiber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volume stability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the geopolymer containing 33.3%(mass fraction) fly ash by steam curing at 80 ℃ for 6 d is improved by 35.5%. The 3-day compressive strength, flexural strength and impacting energy of geopolymers containing 0.05%PP fiber increase by 67.8%, 36.1% and 6.25%, while the shrinkage and modulus of compressibility decrease by 38.6% and 31.3%,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of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d the appearances of crack growths confirm that PP fiber can offer a bridging effect over the harmful pores and defects and change the expanding ways of cracks, resulting in a great improvement of strength and toughn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propylene fiber calcined kaolin fly ash GEOPOLYMER PREPARATI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vestigation on high-volume fly ash pastes modified with micro-size metakaolin subjected to high temperatures 被引量:1
2
作者 Alaa M RASHAD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1期231-241,共11页
Portland cement(PC) containing high-volume fly ash(HVFA) is usually used to obtain economical and more sustainable merits, but these merits suffer from dramatically low compressive strength especially at early ages. I... Portland cement(PC) containing high-volume fly ash(HVFA) is usually used to obtain economical and more sustainable merits, but these merits suffer from dramatically low compressive strength especially at early ages. In this work, the possibility of using micro-size metakaolin(MSK) particles to improve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HVFA paste before and after subjecting to high temperatures was studied. To produce HVFA paste, cement was partially substituted with 70% fly ash(FA), by weight. After that, FA was partially substituted with MSK at ratios fluctuating from 5% to 20% with an interval of 5%, by weight. The effect of MSK on the workability of HVFA mixture was measured. After curing, specimens were subjected to different high temperatures fluctuating from 400 to 1000 ℃ with an interval of 200 ℃ for 2 h. 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by different techniques named X-ray diffraction(XRD), thermogravimetry(TGA)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corporation of MSK particles into HVFA mixture exhibited a negative effect on the workability and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before and after fi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volume fly ash micro-size metakaolin high-temperature property workability remaining compressive strengt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散体状顶板回采巷道围岩注浆改性控制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张继远 任金武 +3 位作者 辛亚军 张盼 张增光 吴春浩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8-235,共8页
复杂散体状顶板巷道围岩破坏严重,变形量大,支护困难。通过对复杂散体状顶板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特征与失稳原因分析,研究了不同配比似膏体注浆材料的浆液密度、析水率、流动度特征,探明了不同水灰比、粉煤灰掺量对似膏体注浆材料强度的影... 复杂散体状顶板巷道围岩破坏严重,变形量大,支护困难。通过对复杂散体状顶板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特征与失稳原因分析,研究了不同配比似膏体注浆材料的浆液密度、析水率、流动度特征,探明了不同水灰比、粉煤灰掺量对似膏体注浆材料强度的影响机制,确定了似膏体注浆材料优化配比与注浆加固支护方案。结果表明:复杂散体状顶板巷道围岩表现为顶板破坏严重呈网兜状下沉,高低帮呈整体“凹”型膨胀变形;散块体、弱胶结、高应力、软煤体、支护失效是巷道围岩失稳的主要原因;随着水灰比、粉煤灰掺量增大,浆液析水率与流动度呈增加趋势、浆液密度则呈降低趋势,水灰比对浆液流动度影响大于粉煤灰掺量;浆液结石体破坏强度随着水灰比与粉煤灰掺量的提高分别表现为加速衰减姿态与急剧下降—缓慢增加—缓慢下降趋势;似膏体注浆材料优化配比的水灰比与粉煤灰掺量分别为0.6∶1与80%;采用锚杆(索)+似膏体注浆控制技术方案30 d后,顶板最大下沉量小于80 mm,两帮最大收敛量小于70 mm,巷道围岩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散体 回采巷道 粉煤灰 似膏体浆液 力学特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煤对灰熔点和煤成浆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4
作者 袁善录 戴爱军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0-32,共3页
针对水煤浆加压气化过程中灰组成特殊的高灰熔点煤种,进行了配煤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配煤可有效降低煤样灰熔点,同时其成浆性能得到改善,对实现水煤浆加压气化原料多样化及煤炭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配煤 灰熔点 成浆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水泥浆体系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刁胜贤 张丽哲 任知维 《石油钻探技术》 CAS 2002年第5期39-41,共3页
从粉煤灰固有特性出发 ,对大掺量粉煤灰水泥浆体系的应用性能做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分析 ,室内实验结果表明 ,在 10 0 %质量比粉煤灰掺量下 ,水泥浆体系的技术指标均接近或达到 G级油井水泥国家标准 ,通过合理选用外加剂进行调节和改性 ,... 从粉煤灰固有特性出发 ,对大掺量粉煤灰水泥浆体系的应用性能做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分析 ,室内实验结果表明 ,在 10 0 %质量比粉煤灰掺量下 ,水泥浆体系的技术指标均接近或达到 G级油井水泥国家标准 ,通过合理选用外加剂进行调节和改性 ,粉煤灰水泥浆体系在低温、中温和高温情况下 ,都表现出良好的应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水泥浆体系 研究 应用 性能 抗压强度 实验室试验 固井 固井质量 胜利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浆体的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力学特性预估 被引量:3
6
作者 李頔 陈忠达 +1 位作者 任皎龙 蒋应军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87-695,共9页
为了了解浆体对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力学性能的影响,首先研究了不同配比下水泥粉煤灰浆体与水泥粉煤灰细集料浆体强度特性,分析了浆体强度和龄期对水泥粉煤灰碎石整体力学特性的影响及其相关性,进而实现了基于浆体强度的水泥粉煤灰稳定... 为了了解浆体对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力学性能的影响,首先研究了不同配比下水泥粉煤灰浆体与水泥粉煤灰细集料浆体强度特性,分析了浆体强度和龄期对水泥粉煤灰碎石整体力学特性的影响及其相关性,进而实现了基于浆体强度的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力学特性预估。结果表明:水泥粉煤灰浆体强度随龄期增长和水泥—粉煤灰掺量比降低而增大;在60 d前,水泥粉煤灰细集料浆体强度随龄期和细集料—粉煤灰掺量比的增长而增大,之后,随细集料—粉煤灰掺量比的增长而先增大后减小;浆体强度与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力学特性具有较高相关性;提出的预估方程符合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强度变化规律,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建议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内掺粉煤灰掺量为4%~6%,外掺水泥剂量为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 浆体强度 振动试验方法 力学特性 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岩隔离注浆充填浆体泌水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张亮 许家林 轩大洋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1-124,129,共5页
覆岩隔离注浆充填开采是建筑物下压煤开采的有效方法,充填过程中浆体在压力作用下将出现泌水,泌出水过多时不仅容易导致充填效率低,同时沁水有可能沿断层等结构面溢出,对井下安全生产造成一定影响。为了确定覆岩注浆层位内充填浆体的泌... 覆岩隔离注浆充填开采是建筑物下压煤开采的有效方法,充填过程中浆体在压力作用下将出现泌水,泌出水过多时不仅容易导致充填效率低,同时沁水有可能沿断层等结构面溢出,对井下安全生产造成一定影响。为了确定覆岩注浆层位内充填浆体的泌出水量,掌握充填粉煤灰浆体泌水特性与注浆压力之间的关系,采用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和自行设计的粉煤灰浆体压缩仪开展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压力作用下,粉煤灰浆体会持续泌水,泌出速率逐渐降低,直至浆体被压实后停止;粉煤灰固水率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减小,二者近似呈对数关系。基于试验结果,建立了充填浆体泌水量与注浆充填压力及充填层位深度的关系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离注浆充填 泌水特性 粉煤灰浆体 固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不同骨料对纤维自密实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王晋浩 郑传磊 +5 位作者 金宝宏 赵亚娣 李淑翔 李新正 杨保明 候玉飞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209-9218,共10页
基于正交试验对比16组C30纤维自密实再生混凝土,研究聚乙烯醇纤维(PVA)、钢渣石、粉煤灰和包浆再生骨料对纤维自密实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粉煤灰对抗压强度、劈拉强度和弯折强度影响都显著,最大分别提升了34.4%、21.6%和... 基于正交试验对比16组C30纤维自密实再生混凝土,研究聚乙烯醇纤维(PVA)、钢渣石、粉煤灰和包浆再生骨料对纤维自密实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粉煤灰对抗压强度、劈拉强度和弯折强度影响都显著,最大分别提升了34.4%、21.6%和16.9%;PVA对劈拉强度有一定影响,最高提升了9.1%;钢渣石和包浆再生骨料对3种强度都不显著,钢渣石对劈拉和弯折强度显著性高于包浆再生骨料,对于抗压强度则反之;采用功效系数法对4种因素进行综合评分,得到最优配合比为:1%(体积分数)的PVA,10%(质量分数)的钢渣石,30%的粉煤灰和50%的包浆再生骨料;引入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对力学试验数据进行非线性回归分析,验证新换算关系式相关性良好。对包浆工艺的工业化生产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聚乙烯醇纤维 钢渣石 包浆再生骨料 力学性能 功效系数法 换算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基防渗注浆材料配比优选及其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2
9
作者 苗贺朝 王海 +2 位作者 王晓东 王皓 许刚刚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30-239,共10页
防渗注浆是工程实践中用来解决复杂地质条件下突泥涌水问题的一项重要手段,其注浆封堵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目标含水层基本情况、导水通道发育特征、注浆材料及注浆工艺的选取。粉煤灰作为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具有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能... 防渗注浆是工程实践中用来解决复杂地质条件下突泥涌水问题的一项重要手段,其注浆封堵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目标含水层基本情况、导水通道发育特征、注浆材料及注浆工艺的选取。粉煤灰作为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具有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将粉煤灰进行资源化利用,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还可以提高粉煤灰经济效益。为了掌握粉煤灰基防渗注浆材料的工程性能,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粉煤灰-硅酸盐水泥混合胶凝材料进行了基础性能测试。通过极差与方差分析方法研究了水固比、水泥粉煤灰固相比、激发剂及温度4个因素对浆液的流动度、密度、结石率、析水率、初凝时间及终凝时间6项指标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水固比对浆液6项性能指标均有较大影响;固相比主要影响浆液流动度及凝结时间;掺入适量外加剂可以加快浆液凝结速率;升高温度有利于缩短浆液凝结时间、增大结石率和减小析水率。采用综合平衡分析法得到浆液优选方案:水固比为0.8∶1.0、固相比为30∶70,激发剂掺量为2%,温度尽量控制在15℃以上。将该优选方案在国内某露天煤矿地下帷幕截水综合技术研究与示范工程进行了初步应用,结果表明:浆液固结后形成连续完整的帷幕,从根本上切断了矿区地下水渗流补给通道,降低了矿坑水输排工作压力,保障了煤矿运行安全,节约了工程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注浆材料 浆液性能 正交试验 方案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断层影响“无典型”关键层矿井覆岩离层注浆技术研究
10
作者 何骞 《中国矿业》 2025年第8期213-223,共11页
煤矿绿色开采是“双碳”目标下矿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覆岩离层注浆是降低煤矿开采引起地表建构筑物损坏,实现绿色开采的一项重要技术。为了研究受断层影响“无典型”关键层矿井覆岩离层注浆关键技术,以及浆液的物理性能及适用性,本... 煤矿绿色开采是“双碳”目标下矿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覆岩离层注浆是降低煤矿开采引起地表建构筑物损坏,实现绿色开采的一项重要技术。为了研究受断层影响“无典型”关键层矿井覆岩离层注浆关键技术,以及浆液的物理性能及适用性,本文以921103工作面为例,采用理论计算及试验,并结合现场实践,分析了工作面上方覆岩岩性,根据采矿地质条件,确定了该工作面上部岩层为“无典型”关键层类覆岩,应采用多离层位注浆技术;研究了F49断层活化对该类覆岩离层注浆的影响,确定了注浆层位、钻孔数量及针对性的布孔原则。测试了注浆用粉煤灰物理性能及微观性能,确定了粉煤灰选用原则。研究了三种类别粉煤灰制成浆液的物理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水灰比减小,三类粉煤灰制成的浆液比重、体积浓度均呈增长趋势,同配比条件下三类粉煤制成浆液的比重及体积浓度,原灰最小,细灰最大,混合料居中,解决了细灰需水量大浆液黏稠、原灰沉淀速率过快的问题,将原灰制成的浆液1h沉降率平均减缓35.6%。结合压力及注浆流量,将覆岩离层注浆总结为低压高流量、高压高流量、高压低流量三个主要阶段,提出了每个阶段的注浆关键技术。将研究成果应用于921103工作面覆岩离层注浆工程中,经实际监测,地表平均沉降量为243.9 mm,注采比达46.1%,注浆减沉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岩离层注浆 断层 无典型关键层 粉煤灰浆液性能 减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