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81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process monitoring method for autoregressive-dynamic inner total latent structure projection
1
作者 CHEN Yalin KONG Xiangyu LUO Jiayu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CSCD 2024年第5期1326-1336,共11页
As a dynamic projection to latent structures(PLS)method with a good output prediction ability,dynamic inner PLS(DiPLS)is widely used in the prediction of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However,due to the oblique decompos... As a dynamic projection to latent structures(PLS)method with a good output prediction ability,dynamic inner PLS(DiPLS)is widely used in the prediction of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However,due to the oblique decomposition of the input space by DiPLS,there are false alarms in the actual industrial process during fault detection.To address the above problems,a dynamic modeling method based on autoregressive-dynamic inner total PLS(AR-DiTPLS)is proposed.The method first uses the regression relation matrix to decompose the input space orthogonally,which reduces useless information for the predic-tion output in the quality-related dynamic subspace.Then,a vector autoregressive model(VAR)is constructed for the predic-tion score to separate dynamic information and static informa-tion.Based on the VAR model,appropriate statistical indicators are further constructed for online monitoring,which reduces the occurrence of false alarms.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ethod is verified by a Tennessee-Eastman industrial simulation process and a three-phase flow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namic characteristic fault detection feature extraction process monitoring projection to latent structure(PLS) quality-related spatial partition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1—2023年中国降雨侵蚀力变化特征及未来趋势预估 被引量:1
2
作者 高歌 陈涛 徐沅鑫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58,共9页
为水土流失预防和科学治理提供参考,基于1961—2023年中国均一化逐日降水资料对降雨侵蚀力进行估算,并结合侵蚀性降雨特征开展降雨侵蚀力变化趋势和成因分析,并探讨降雨侵蚀力的极端变化,在此基础上,摸清中国及十大流域降雨侵蚀力变化... 为水土流失预防和科学治理提供参考,基于1961—2023年中国均一化逐日降水资料对降雨侵蚀力进行估算,并结合侵蚀性降雨特征开展降雨侵蚀力变化趋势和成因分析,并探讨降雨侵蚀力的极端变化,在此基础上,摸清中国及十大流域降雨侵蚀力变化危险状况,并基于Hurst方法预估未来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1961—2023年,中国及东南诸河、西北诸河流域年降雨侵蚀力呈现显著增加趋势,西南诸河流域则呈现显著减少趋势,其余大多数流域增加趋势不明显;2)中国及十大流域大多年侵蚀性降雨量、雨日、平均降雨强度增加,其中平均降雨强度和/或降雨量的变化为大多数流域年降雨侵蚀力变化的主要成因;3)中国大部地区年最大日降雨侵蚀力增加,10年一遇次降雨侵蚀力1961—2023年相比1961—1990年呈增加的站点比例多达64.3%;4)近60年来,中国大部地区降雨侵蚀力变化具有危险性,站点比例达80%,其中降雨侵蚀力总量及极端都呈增加变化的类型在各流域均最为突出、范围最大;5)除西南诸河流域外,预估大多数流域年降雨侵蚀力未来变化趋势将均以持续增加为主。目前和未来气候条件对中国水土流失治理不容乐观,需根据降雨侵蚀力变化特点,因地制宜制定长期规划和采取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 侵蚀 变化 极端 趋势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工程中数字孪生虚拟实体轻量化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孙少楠 董国玉 +1 位作者 焦红波 李博宇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8-174,共7页
近年来,数字孪生技术在水利领域正在快速发展。其中,数字孪生数据底板存储着水利工程全生命周期中的信息,存在数据量庞大、管理复杂、更新成本增加等问题。同时,以WebGL为核心引擎渲染加载的应用层数字孪生平台受网络带宽和计算机性能... 近年来,数字孪生技术在水利领域正在快速发展。其中,数字孪生数据底板存储着水利工程全生命周期中的信息,存在数据量庞大、管理复杂、更新成本增加等问题。同时,以WebGL为核心引擎渲染加载的应用层数字孪生平台受网络带宽和计算机性能的限制,面临着轻量化处理的挑战。针对数字孪生虚拟实体维度中的几何模型数据,利用改进QEM(Quadric Error Metrics,二次误差测度)算法和Low-Poly算法进行轻量化处理,选取水轮机导水机构作为案例,研究在满足数字孪生业务需求下的最优简化程度。结果表明:轻量化的处理是必要的;轻量化处理后的模型文件大小大幅度减小;在满足数字孪生精细度等级4个精度等级的简化程度的上限分别为原始数据、40%左右、70%左右、98%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水利工程 轻量化 Q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大水电工程EPC项目采购管理的适应性创新 被引量:1
4
作者 丁继勇 程星莉 +1 位作者 李啟常 丁竹青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6-152,共7页
重大水电工程EPC项目采购作为核心环节之一,对设计意图实现、工程顺利实施至关重要。在国内建筑市场规范性程度和EPC模式应用水平均相对较低的情况下,迫切需要结合重大水电工程EPC项目的复杂性开展采购管理的适应性创新。主要从采购任... 重大水电工程EPC项目采购作为核心环节之一,对设计意图实现、工程顺利实施至关重要。在国内建筑市场规范性程度和EPC模式应用水平均相对较低的情况下,迫切需要结合重大水电工程EPC项目的复杂性开展采购管理的适应性创新。主要从采购任务本身重要性及复杂性、实施过程中采购主体双重委托代理问题两个层面分析了重大水电工程EPC项目采购管理创新动因。在此基础上,按照分类分主体实施采购的总体原则,采用Kraljic模型将重大水电工程采购货物划分为杠杆货物、战略货物、一般货物和瓶颈货物4类。依据不同类别货物采购的特点,建立了采购管理创新路径。两个工程案例分析显示,差异化的采购管理模式有利于业主把控主要设备物资的质量和成本,提升采购效率的同时助力工程高质量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采购管理 重大水电工程 EPC Kraljic模型 适应性创新 实施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会提问:大学生与生成式人工智能协同学习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何珊云 沈演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48,共15页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问世,给传统的学习模式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学生如何运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促进学习成为教育教学改革亟待探索的问题。本研究在大学生课程学习过程中引入GAI,对学生与GAI的话语类型、提问水平、提...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问世,给传统的学习模式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学生如何运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促进学习成为教育教学改革亟待探索的问题。本研究在大学生课程学习过程中引入GAI,对学生与GAI的话语类型、提问水平、提问策略以及自我报告进行编码分析,探究了大学课堂中学生如何与GAI进行协同学习。研究发现,在学生与GAI的对话中,学生是对话的发起主体,单个对话构成的对话单元居多,持续性的讨论较少。学生话语主要以初始提问、拓展提问和改述提问为主,评价和继续指令话语较少。同时学生提问的认知水平较低,以知识水平、理解水平提问为主,提问策略单一,较少使用角色提问、材料提问、方案提问等策略。在不同任务阶段、不同使用经验的学生与GAI的对话存在差异性,在任务后期人智之间展开更高频、更持续的互动对话,且提问认知水平更高、提问策略使用更熟练。使用GAI经验越丰富的学生产生更多的高认知水平对话。在呈现出不同话语特征的对话过程中,学生对在大学课堂教学中引入GAI整体上持积极态度但有所分化。学生普遍认为,GAI能够积极地辅助学习,具有回应优势、能够为学生提供信息价值、处理多类任务和促进学生能力发展,但同时也存在技术局限,引发对学生主体、学习评价和教育生态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从提供提问训练、丰富提问场景、加强回答反思三个方面为进一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生成性人工智能提供了有效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对话 提问 项目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病关爱行动试点项目工作进展分析
6
作者 王云霞 孟庆琳 +1 位作者 周林 刘二勇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86-991,共6页
目的:分析“结核病关爱行动试点项目”首批40个试点县(区)结核病防治工作进展情况。方法:2024年4—6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控制中心向首批实施试点项目的15个省的40个试点县(区)结核病防治机构发放统一的半结构化电子版调查问卷... 目的:分析“结核病关爱行动试点项目”首批40个试点县(区)结核病防治工作进展情况。方法:2024年4—6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控制中心向首批实施试点项目的15个省的40个试点县(区)结核病防治机构发放统一的半结构化电子版调查问卷,对2023年患者发现、重点人群筛查和辖区内结核病患者的人文关怀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调查,并与基线数据(2022年监测数据)进行比较。结果:2023年,试点县(区)共确诊并登记肺结核患者11 037例,其中,病原学阳性7330例,阳性率为66.41%(7330/11 037),达到试点项目终期评估65%的要求;562份病原学阴性患者个案中,符合病原性学阴性肺结核诊断依据的有427份,符合率为75.98%(427/562),尚未达到试点项目终期评估90%的要求。在重点人群筛查方面,试点县(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胸部X线摄片筛查率分别为22.38%(561 911/2 510 827)和14.99%(110 675/738 182),虽然较基线时期有所上升(13.48%,377 436/2 800 877;12.27%,93 808/764 416),但仍处于较低水平。在患者管理和人文关怀措施落实方面,40个试点县(区)中能够利用信息化手段对患者进行管理的县(区)数达到38个,所有试点县(区)均开展了面向登记患者的全程健康教育,开展营养和心理支持的县(区)数量均达到30个,是基线时期(10个)的3倍。结论:“结核病关爱行动试点项目”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在病原学阴性肺结核诊断能力、重点人群筛查方面仍需进一步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试点项目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级智能化煤矿建设发展思考 被引量:1
7
作者 毛善君 陈华州 +10 位作者 刘海滨 景超 张弘 张鹏鹏 张磊 樊迎博 孙峰 李中州 吴叶明 贾瑞杰 李祥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5-180,共16页
目前煤矿智能化建设已经取得了阶段性重大应用成果,但仍处于初级或中级智能化水平,存在系统性和实用性等问题,智能化矿山建设步入深水区,高级智能化矿井建设势在必行。在分析智能化煤矿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科学采矿、工业物联网... 目前煤矿智能化建设已经取得了阶段性重大应用成果,但仍处于初级或中级智能化水平,存在系统性和实用性等问题,智能化矿山建设步入深水区,高级智能化矿井建设势在必行。在分析智能化煤矿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科学采矿、工业物联网、时空智能、大数据分析、智能制造和工业控制等技术,详细阐述了高级智能化矿井建设“六体系、六化、两模式或平台、六链流”的“6626工程”,并对高级智能化矿井建设分类、建设思路、经济与社会效益和相关关键技术进行了论述。“六体系”包括标准体系、技术体系、装备体系、管理体系、培训体系和服务体系;“六化”包括装备智能化、地测透明化、分析在线化、控制协同化、智能系统化、生产绿色化;“两模式”包括基于透明化地测保障的智能化协同管控平台及应用系统和基于精确时空信息的矿井采掘工作面少人或无人自适应截割协同管控平台及应用系统;“六链流”包括煤链流、电链流、风链流、水链流、物链流和绿色循环经济链流。高级智能化矿井建设的“6626工程”为智能化煤矿建设成功涉过深水区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一种可行的路径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智能化矿井 “6626工程” 协同管控平台 时空智能 科学采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科学基金资助企业基础研究的国际经验与中国路径 被引量:1
8
作者 吴杨 王媛 +2 位作者 吕钰琪 陈希 王晓庸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0-160,共11页
国家通过科学基金资助企业研发项目是激发企业参与基础研究,拓宽基础研究经费来源的主要途径,也是我国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破解关键核心技术与促使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以中国、美国、英国、日本和韩国5个国家支持企业研发创... 国家通过科学基金资助企业研发项目是激发企业参与基础研究,拓宽基础研究经费来源的主要途径,也是我国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破解关键核心技术与促使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以中国、美国、英国、日本和韩国5个国家支持企业研发创新的资助项目为研究对象,从设立目的、资助企业条件要求、经费来源、资助模式与规模等方面对五国企业研发资助项目进行综合比较,总结上述国家在支持企业研发与创新方面的成功经验及特点。提出我国引导企业开展基础研究和协同创新的对策建议:一是优化“双轮驱动”资助目标,统筹兼顾战略导向与市场需求;二是构建“差异化”企业资助体系,精准施策推动企业创新发展;三是打造“产学研合作”资助项目矩阵,多元协同实现多方共赢;四是完善“分类分层”资助模式,稳步提升资助支持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研发项目 科学基金资助策略 基础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体技艺的化成:体育文化研究的具身转向 被引量:2
9
作者 康晓磊 孙葆丽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8-108,共11页
在体育文化研究中直接套用成熟的文化分类系统会存在过度泛化和身心二元论问题,导致体育项目特点和体育自主学科地位的淡化。认为:具身转向后的体育文化研究实质上是体育项目文化的运动技艺研究,体育文化的本质可以被理解为“技艺化的... 在体育文化研究中直接套用成熟的文化分类系统会存在过度泛化和身心二元论问题,导致体育项目特点和体育自主学科地位的淡化。认为:具身转向后的体育文化研究实质上是体育项目文化的运动技艺研究,体育文化的本质可以被理解为“技艺化的集体人格”与“人格化的集体技艺”。体育技艺不仅是一种技能的展示,也是深深植根于集体人格中,投射了社会文化的价值观和信仰。同时,集体技艺的人格化也揭示了体育活动如何塑造和表达个体及集体的身份和特性。体育项目具身化研究以技艺训练和感知为中心,探讨技术如何生成、承载和表达文化内涵。发现:具身技术转向和以具体项目为支点能够有效解决传统研究中的问题,为体育文化研究提供新的理论框架和研究路径,进而为理解体育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和价值提供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文化 体育强国 项目文化 具身转向 身体技艺 体育自主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电路综合性实验项目的设计与教学实践
10
作者 张熠 朱震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1-195,共5页
结合“数控占空比矩形波发生器”综合性实验,阐述了设计的基本指标、扩展指标与实施方案。应用Multisim 14给出了具体电路设计,讨论涵盖的知识点、延伸点及训练价值,介绍教学实施步骤与注意事项,分析了教学效果与学生评价。实践表明,实... 结合“数控占空比矩形波发生器”综合性实验,阐述了设计的基本指标、扩展指标与实施方案。应用Multisim 14给出了具体电路设计,讨论涵盖的知识点、延伸点及训练价值,介绍教学实施步骤与注意事项,分析了教学效果与学生评价。实践表明,实施高质量的综合性实验项目教学,对学生深刻掌握与灵活应用理论知识、提高电路设计与创新能力具有显著推动作用,是优化数字电路实验教学的一个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实验项目 项目设计 虚拟仿真 数字电路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职业院校培养现场工程师的现实阻滞与靶向路径 被引量:3
11
作者 徐兰 何景师 麦强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25,共6页
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培养现场工程师不仅是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必然选择,也是驱动企业数智化转型的强劲引擎。当前,职业院校在培养现场工程师的过程中,面临着缺乏多方协同的现场工程实践场域、尚未构建高效联动的现场工程实践项目开... 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培养现场工程师不仅是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必然选择,也是驱动企业数智化转型的强劲引擎。当前,职业院校在培养现场工程师的过程中,面临着缺乏多方协同的现场工程实践场域、尚未构建高效联动的现场工程实践项目开发路径、缺乏与产业岗位需求高度适配的现场工程人才评价模式等现实阻滞。新质生产力背景下职业院校现场工程师高质量培养的靶向路径是:以现场工程场域建设为载体,共议现场工程师产科教联合培养框架;以结构化教师团队为后盾,共商现场工程实践项目开发路径;以高质量人才评价为抓手,共筑现场工程师人才培养闭环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职业院校 现场工程师 实践场域 实践项目 结构化教师团队 人才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项目驱动下机械创新设计课程思专创融合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淑华 袁大超 +3 位作者 孔德刚 郝建军 李文良 张秀花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1期117-124,共8页
针对新工科教育下国家对综合性、复杂型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需求,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BE)与工程认证教育理念,结合机械创新设计课程特点,河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积极探索和实践项目驱动式的专创融合教学模式。以专业理论为主线,以立德... 针对新工科教育下国家对综合性、复杂型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需求,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BE)与工程认证教育理念,结合机械创新设计课程特点,河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积极探索和实践项目驱动式的专创融合教学模式。以专业理论为主线,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目标,通过科研项目与双创作品项目驱动,将创新创业思维工具融入课程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和创新设计实践,构建了“四线并驱,两赛促学”的思专创融合教学新范式,为专业课程专创融合的实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驱动式 机械创新设计 思专创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问题导向的项目式化学实验教学设计与实践——以黄连素改性及染色项目为例
13
作者 刘玉霞 曹机良 +2 位作者 吕名秀 买文鹏 杨柳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6-190,共5页
以“天然染料黄连素染色日晒牢度问题”为例,通过进阶式问题设置,引导学生团队协作、共拟实验方案。融合天然产物提取、化学结构改造和染色性能测试等实验内容为一体,助力学生实现跨学科知识的整合与应用,促进其知识迁移能力的提升。改... 以“天然染料黄连素染色日晒牢度问题”为例,通过进阶式问题设置,引导学生团队协作、共拟实验方案。融合天然产物提取、化学结构改造和染色性能测试等实验内容为一体,助力学生实现跨学科知识的整合与应用,促进其知识迁移能力的提升。改性后的黄连素日晒牢度显著提高,实现了“结构”与“性质应用”的高度统一。教学过程中引入“线上线下混合”的教学模式,实现师生及学生之间的多维互动。经过多轮课程教学实践证明,化学实验项目式教学的改革,不仅加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吸收,还促进了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科研思维等综合素质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实验 项目式教学 黄连素 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小散工程建设中的安全风险及应对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治宇 刘思彤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59,88,共6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小散工程施工的安全风险隐患也逐渐增多。文章通过实证考察,梳理了小散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安全风险来源,并结合实践需求,归纳提出健全完善管理法律法规、构建规范科学的监督管理机制、规范...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小散工程施工的安全风险隐患也逐渐增多。文章通过实证考察,梳理了小散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安全风险来源,并结合实践需求,归纳提出健全完善管理法律法规、构建规范科学的监督管理机制、规范工程发包行为以及严格施工现场管理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散工程 安全管理 风险来源 应对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枢纽泄洪建筑物泄流能力复核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晗 耿峻 +1 位作者 童广勤 丁宇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119,128,共6页
三峡大坝自2003年建库蓄水以来,泄洪消能建筑物经历了多场大洪水考验。为进一步总结三峡泄洪消能建筑物设计及实际运行情况,在三峡水利枢纽大坝安全首次定期检查期间,对三峡工程的泄流能力进行了全面复核。通过黄陵庙水文站实测数据复... 三峡大坝自2003年建库蓄水以来,泄洪消能建筑物经历了多场大洪水考验。为进一步总结三峡泄洪消能建筑物设计及实际运行情况,在三峡水利枢纽大坝安全首次定期检查期间,对三峡工程的泄流能力进行了全面复核。通过黄陵庙水文站实测数据复核了电站机组过机流量曲线,实测电站出流数据表明,水轮机出力曲线计算得出的左岸电站、右岸电站和地下电站机组流量均能准确反映真实的电站过机流量。复核了深孔和表孔的实际泄流能力,并和设计值与模型试验值进行了对比,通过对比可知,深孔实测泄流能力和设计值相当;表孔实测泄流能力,较设计值略微偏大;深孔和表孔实测联合泄流能力和设计值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枢纽 深孔 表孔 泄流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洞理论视角下的复杂工程支配网络综合项目排序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可 刘思敏 +1 位作者 张政 马敏 《系统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9-399,共11页
复杂工程包含的项目众多,对项目的重要性进行综合排序,是工程实际决策亟须解决的问题。然而,现有方法忽略了项目之间的联系且分析视角单一,导致排序结果区分度不高。为此,基于复杂工程支配网络,提出结构洞理论视角下的综合项目排序方法... 复杂工程包含的项目众多,对项目的重要性进行综合排序,是工程实际决策亟须解决的问题。然而,现有方法忽略了项目之间的联系且分析视角单一,导致排序结果区分度不高。为此,基于复杂工程支配网络,提出结构洞理论视角下的综合项目排序方法。首先,引入结构洞理论,构建项目影响广泛性的度量模型。其次,利用k-shell算法对项目中心度进行重要性评价及层级划分,构建项目的全局重要度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融合结构洞理论与k-shell算法,提出项目重要性综合排序方法。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算例网络和实际工程,并与其他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提出的项目排序方法具有更高的区分度,能够适应项目评价的多维度要求,为复杂工程的决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支配网络 结构洞理论 k-shell算法 项目排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的水库大坝安全监测:关键技术与应用
17
作者 张建伟 李毅男 +3 位作者 张龑 刘兰勤 张多新 王子健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共9页
随着我国水利工程发展进入新阶段,水库大坝的智能化监测与长效运维逐渐成为水利工程高质量发展的重心之一。鉴于传统的监测手段难以解译水库大坝复杂的变化特征,结合小浪底水利枢纽数字孪生工程,重点讨论了数据采集与传感、虚拟建模与... 随着我国水利工程发展进入新阶段,水库大坝的智能化监测与长效运维逐渐成为水利工程高质量发展的重心之一。鉴于传统的监测手段难以解译水库大坝复杂的变化特征,结合小浪底水利枢纽数字孪生工程,重点讨论了数据采集与传感、虚拟建模与数值仿真、数字化分析与预测、精准化预警与决策等关键技术。基于“天空地水工”一体化数据孪生平台提取动态监测数据;以BIM和GIS技术建立高精度三维仿真模型,构建多物理场耦合数值模型库;基于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算法,结合全天候长时间序列监测数据,建立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全链条专业模型,保障水库大坝的安全运行;同时,对数字孪生技术在水库大坝安全监测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构建的水利数字孪生平台可为同类型工程的安全监测提供借鉴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大坝 数字孪生水利工程 “四预”系统 “天空地水工”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揭榜挂帅制:一场科研组织模式的变革——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海华 易高峰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75,共8页
目前揭榜挂帅制已得到广泛应用,成为我国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重要科研组织模式。本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构建制度环境、制度获利、制度创设的理论分析框架,考察由传统科研组织模式向揭榜挂帅制变迁的运行机理。基于动力的角度分析发... 目前揭榜挂帅制已得到广泛应用,成为我国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重要科研组织模式。本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构建制度环境、制度获利、制度创设的理论分析框架,考察由传统科研组织模式向揭榜挂帅制变迁的运行机理。基于动力的角度分析发现,揭榜挂帅制产生具有必然的逻辑:一方面国际科技竞争、新的科技革命以及高质量发展等新制度环境的变化是推动揭榜挂帅制产生的外在动力;另一方面科技发展战略的更新、规模经济的发挥、交易成本的节约等因素催生新的获利机会和潜在利润,成为驱使揭榜挂帅制产生的内在动力。基于演变轨迹的角度分析发现,揭榜挂帅制产生具有多重路径:一方面揭榜挂帅制兼具了内生性路径和外生性路径的统一过程,另一方面揭榜挂帅制也是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揭榜挂帅制 制度变迁 制度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化水库底泥制备人工骨料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彦苍 褚清涛 +2 位作者 王育德 靳子栋 乔威涛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5,共8页
水库底泥中含有大量无机质,经过处理后,可以用底泥生产建筑材料。采用固化剂固化水库底泥制备人工骨料,通过正交实验研究固化剂的最优掺量(固化剂的掺量以水库底泥的掺量为基准),其结果为:硅酸钠8%、石膏6%、聚羧酸高效减水剂3%、三乙醇... 水库底泥中含有大量无机质,经过处理后,可以用底泥生产建筑材料。采用固化剂固化水库底泥制备人工骨料,通过正交实验研究固化剂的最优掺量(固化剂的掺量以水库底泥的掺量为基准),其结果为:硅酸钠8%、石膏6%、聚羧酸高效减水剂3%、三乙醇胺0.05%(下文简称为SRPT)。然后,掺入最优SRPT作为附加固化剂制备出人工骨料并探究其性能。结果表明:掺入最优SRPT组骨料的筒压强度最大为7.31 MPa,相比于不掺固化剂组提升了44.2%,1 h吸水率为9.34%,堆积密度为937 kg/m^(3)。用SRPT固化剂固化水库底泥制备人工骨料可以高价值利用水库底泥,并且制备的骨料满足规范要求,研究成果为水库底泥在水利工程中的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骨料 水库底泥 固化剂 正交实验 筒压强度 水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教师评价的“科研项目化”
20
作者 邹永星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1-110,共10页
科研项目实质上是通过制度化的资源配置机制,为科学研究提供经费支持,以实现知识创新、人才储备、关键技术突破以及社会重大问题解决等目标的手段。科研项目因为自身的竞争性、层级性以及同行评审的严格性,在高校教师评价中具有独特价... 科研项目实质上是通过制度化的资源配置机制,为科学研究提供经费支持,以实现知识创新、人才储备、关键技术突破以及社会重大问题解决等目标的手段。科研项目因为自身的竞争性、层级性以及同行评审的严格性,在高校教师评价中具有独特价值。然而,除了显性的公共财政资金划拨支持外,当前的科研项目还附着过多的隐性资源分配偏好,导致高校将科研项目申报和立项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将立项或经费数量作为人才评价、资源分配的关键,这种做法带来诸多弊端,加剧了高校间的“恶性”竞争,弱化了科研项目的研究价值,异化了高校教师的价值追求。这些弊端产生有其根源,遴选方式单一和过程管理相对较弱是诱发因素;科研项目立项背后蕴含的丰厚资源是关键因素;“效率至上”的管理方式是强化因素。为此,需要优化高校资源配置方式,弱化“科研项目追逐”动机;强化科研项目的全过程管理,避免“重立项”现象;推动社会评价话语体系变革,缓解“内卷式”竞争;持续完善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破除“功利化”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科研项目 科研项目化 教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