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基于NDVI的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还林还草监测及效果评价——以定西市安定区为例 |
陈芳
魏怀东
丁峰
周兰萍
胡小柯
|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4
|
|
|
2
|
华西雨屏区退耕地不同植被经营模式坡面径流和产沙特征分析 |
张学权
胡庭兴
李伟
宫渊波
|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17
|
|
|
3
|
国外退耕实践及其对我国退耕工程实施的启示 |
张蓬涛
杨艳昭
封志明
|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5
|
|
|
4
|
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以陕西省安塞县为例 |
张楠
王继军
崔绍芳
梅花
高亮
|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0
|
|
|
5
|
基于遥感的土地利用与退耕还林时空变化研究——以延河流域下游地区为例 |
卫建军
李新平
杨勤科
梁伟
|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9
|
|
|
6
|
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生态服务价值评估--以安塞县为例 |
杜英
杨改河
刘志超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7
|
|
|
7
|
退耕还林后吴起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态势分析 |
苏鑫
王继军
李慧
牛艳利
|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7
|
|
|
8
|
纸坊沟流域生态经济系统演变阶段及驱动力初探 |
郭满才
王继军
彭珂珊
权松安
|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0
|
|
|
9
|
中国退耕还林(草)的发展历史阶段与对策探讨 |
彭珂珊
王继军
|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
2004 |
17
|
|
|
10
|
退耕还林还草下陕北养羊业的机遇与挑战 |
权松安
王继军
田发展
薛瑞
彭珂珊
|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
2003 |
3
|
|
|
11
|
退耕地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坡面径流的影响 |
张学权
胡庭兴
|
《四川林业科技》
|
2005 |
4
|
|
|
12
|
西北干旱荒漠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综合效益评价 |
李晓英
禹熙
王方
梁添
|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19
|
|
|
13
|
黄河流域山西段坡耕地利用问题与对策 |
刘晶妹
马巨革
|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
2003 |
4
|
|
|
14
|
浅析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与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
彭珂珊
|
《四川草原》
|
2005 |
2
|
|
|
15
|
宁夏彭阳县退耕还林地能值动态研究 |
齐拓野
|
《农业科学研究》
|
2017 |
1
|
|
|
16
|
基于InVEST模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评估 |
姚楠
刘广全
姚顺波
邓元杰
侯孟阳
张晓
|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30
|
|
|
17
|
退耕还林地经济林发展问题探讨 |
蒋爱军
|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
2011 |
0 |
|
|
18
|
完善的后续政策是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重要前提 |
姚蓉
|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6
|
|
|
19
|
搞好退耕还林需着重解决的几个问题 |
李有华
王晓斌
刘润栓
|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
2004 |
10
|
|
|
20
|
固原市发展退耕还林草后续产业探讨 |
陈胜远
张凡
|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
2004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