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通过观察进展期食管胃交界部腺癌(AEGJ)患者拟行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术后化疗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后血免疫细胞及癌组织中PD-L1的表达,证实PD-L1对AEGJ患者预后的影响,探讨HIPEC治疗后免疫细胞水平与PD-L1表达的关系。方法:选取...目的:通过观察进展期食管胃交界部腺癌(AEGJ)患者拟行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术后化疗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后血免疫细胞及癌组织中PD-L1的表达,证实PD-L1对AEGJ患者预后的影响,探讨HIPEC治疗后免疫细胞水平与PD-L1表达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进展期AEGJ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术后辅助化疗联合HIPEC患者46例。采用转录组测序技术检测AEGJ术后辅助HIPEC患者的血免疫细胞水平,免疫组化检测AEGJ组织中PD-L1表达,应用相应的统计学方法观察免疫细胞与PD-L1水平对AEGJ患者预后的预测情况,以及二者的相关性。结果:截至2022年6月30日,患者肿瘤特异生存率(CSS)为28.26%,无疾病复发率(RFS)为45.65%,中位CSS和RFS分别为31个月和24个月。PD-L1阳性率为52.17%,PD-L1阳性和PD-L1阴性患者的RFS率和CSS率分别为16.67%、77.27%和54.17%、90.91%,前者的中位RPS和CSS明显短于后者(12个月vs 37个月)和(24个月vs 37个月)。本研究共检测出22种免疫细胞,与CPS<1组相比,CPS≥1组中CD8^(+)T细胞、活化树突状细胞和静息NK细胞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而M2型巨噬细胞在前者中显著低于后者(0.013±0.012 vs 0.033±0.003,P<0.001)。ROC曲线结果显示,CD8^(+)T细胞和M2型巨噬细胞均可预测AEGJ患者治疗的预后(AUC分别为0.690和0.698)。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CD8^(+)T细胞可能是AEGJ患者治疗后的保护因子[HR=0.590,95%CI(0.248~0.708)],而M2型巨噬细胞可能作为AEGJ患者治疗后的风险因素[HR=6.448,95%CI(1.440~9.165)]。PD-L1的表达与M2型巨噬细胞水平呈正相关(R=0.44,P<0.01),与CD8^(+)T细胞呈负相关(R=-0.47,P<0.05)。结论:HIPEC辅助治疗可能调控M2型巨噬细胞、CD8^(+)T细胞的功能,其中M2型巨噬细胞水平与PD-L1表达呈正相关,这种免疫细胞的增多可能是影响AEGJ术后辅助HIPEC预后的因素。展开更多
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和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1 ligand 1,PD-L1)是一对经典免疫检查点,其相互作用在肿瘤免疫逃逸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由于PD-1和PD-L1存在复杂的糖基化修饰,且真核...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和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1 ligand 1,PD-L1)是一对经典免疫检查点,其相互作用在肿瘤免疫逃逸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由于PD-1和PD-L1存在复杂的糖基化修饰,且真核细胞中的PD-1和PD-L1在蛋白质水平的表达量低,限制了靶向二者相互作用的药物筛选及抑制剂的开发。本研究针对二者相互作用的关键结构域,利用金门桥组装(golden gate assembly)无缝克隆技术构建了表达功能性截短体蛋白质PD-1^(33-150)和PD-L1^(19-239)的真核载体,并利用HEK-293T细胞系验证了其高效表达。经亲和层析纯化,每升细胞培养基可获得蛋白质纯度>95%的PD-1^(33-150)和PD-L1^(19-239)蛋白分别为5 mg和3 mg。利用生物膜干涉技术(biolayer interferometry,BLI)和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我们检测了纯化后PD-1^(33-150)和PD-L1^(19-239)的结合动力学参数、平衡常数以及其细胞结合活性。与昆虫细胞和大肠杆菌在蛋白质水平表达的PD-1胞外域相比,哺乳细胞表达的PD-1^(33-150)对PD-L1的亲和力提高了近24和50倍,同时使结合的解离速率降低至原来的1/400以下,这可能是由于不同的糖基化修饰对PD-1和PD-L1蛋白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影响。综上,本研究建立了人源PD-1^(33-150)/PD-L1^(19-239)功能性截短体在蛋白质水平的高效表达与纯化平台,为PD-1/PD-L1抗体药物筛选及小分子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开发提供了高质量的分子工具。展开更多
以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 protein-1,PD-1)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胃癌中显示良好疗效,逐步改变晚期胃癌的治疗格局。对于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高表达的患者,PD-L1单抗的治疗...以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 protein-1,PD-1)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胃癌中显示良好疗效,逐步改变晚期胃癌的治疗格局。对于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高表达的患者,PD-L1单抗的治疗效果更为优异,且与PD-L1蛋白表达水平呈正相关。而对于PD-L1阴性或低表达这类免疫治疗非优势人群,以PD-1单抗为基础的用药方案疗效有限,尝试双特异性抗体、ADC等不同药物的联合也是一种趋势。为了精准指导临床实践,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胃癌领域专家进行多轮讨论,系统汇总国内外最新指南和循证证据,并结合我国临床实际,从病理检测、晚期治疗以及围术期治疗3个方面制订了本专家共识,旨在提高胃癌诊治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尤其是指导基层医生对免疫治疗的选择和应用。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通过观察进展期食管胃交界部腺癌(AEGJ)患者拟行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术后化疗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后血免疫细胞及癌组织中PD-L1的表达,证实PD-L1对AEGJ患者预后的影响,探讨HIPEC治疗后免疫细胞水平与PD-L1表达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进展期AEGJ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术后辅助化疗联合HIPEC患者46例。采用转录组测序技术检测AEGJ术后辅助HIPEC患者的血免疫细胞水平,免疫组化检测AEGJ组织中PD-L1表达,应用相应的统计学方法观察免疫细胞与PD-L1水平对AEGJ患者预后的预测情况,以及二者的相关性。结果:截至2022年6月30日,患者肿瘤特异生存率(CSS)为28.26%,无疾病复发率(RFS)为45.65%,中位CSS和RFS分别为31个月和24个月。PD-L1阳性率为52.17%,PD-L1阳性和PD-L1阴性患者的RFS率和CSS率分别为16.67%、77.27%和54.17%、90.91%,前者的中位RPS和CSS明显短于后者(12个月vs 37个月)和(24个月vs 37个月)。本研究共检测出22种免疫细胞,与CPS<1组相比,CPS≥1组中CD8^(+)T细胞、活化树突状细胞和静息NK细胞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而M2型巨噬细胞在前者中显著低于后者(0.013±0.012 vs 0.033±0.003,P<0.001)。ROC曲线结果显示,CD8^(+)T细胞和M2型巨噬细胞均可预测AEGJ患者治疗的预后(AUC分别为0.690和0.698)。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CD8^(+)T细胞可能是AEGJ患者治疗后的保护因子[HR=0.590,95%CI(0.248~0.708)],而M2型巨噬细胞可能作为AEGJ患者治疗后的风险因素[HR=6.448,95%CI(1.440~9.165)]。PD-L1的表达与M2型巨噬细胞水平呈正相关(R=0.44,P<0.01),与CD8^(+)T细胞呈负相关(R=-0.47,P<0.05)。结论:HIPEC辅助治疗可能调控M2型巨噬细胞、CD8^(+)T细胞的功能,其中M2型巨噬细胞水平与PD-L1表达呈正相关,这种免疫细胞的增多可能是影响AEGJ术后辅助HIPEC预后的因素。
文摘以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 protein-1,PD-1)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胃癌中显示良好疗效,逐步改变晚期胃癌的治疗格局。对于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高表达的患者,PD-L1单抗的治疗效果更为优异,且与PD-L1蛋白表达水平呈正相关。而对于PD-L1阴性或低表达这类免疫治疗非优势人群,以PD-1单抗为基础的用药方案疗效有限,尝试双特异性抗体、ADC等不同药物的联合也是一种趋势。为了精准指导临床实践,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胃癌领域专家进行多轮讨论,系统汇总国内外最新指南和循证证据,并结合我国临床实际,从病理检测、晚期治疗以及围术期治疗3个方面制订了本专家共识,旨在提高胃癌诊治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尤其是指导基层医生对免疫治疗的选择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