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卓越工程师跨界融合培养的问题、路径与策略 |
徐守坤
莫琦
黄雪梅
|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2
|
新时代卓越工程师联合培养基地思政育人模式与方法探索 |
李浩
胡怀谷
吴深
文笑雨
陈璐
|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7
|
|
3
|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企业学习阶段培养方案制定的探讨 |
戴玉华
顾凯
黄建平
杨明山
|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
2012 |
9
|
|
4
|
我国安全工程专业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
王凯
李珊
潘侠
曾广霞
|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
2012 |
45
|
|
5
|
关于安全工程专业培养计划的思考 |
许江
鲜学福
司鹄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
2004 |
38
|
|
6
|
构建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CDIO的工程图学教学体系 |
郭长虹
马筱聪
李大龙
董志奎
姜桂荣
|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7
|
|
7
|
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工程教育改革探索与实践 |
刘宏升
朱泓
刘晓华
王正
|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
2013 |
16
|
|
8
|
关于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改革的思考和建议 |
魏峻
姬红兵
高晓莉
|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48
|
|
9
|
“卓越计划”下项目驱动型自动化生产线实训平台研究 |
崔家瑞
李擎
阎群
杨旭
王丽君
张育萌
|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
2015 |
15
|
|
10
|
两化融合视角下“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研究 |
李飞
陈炜
黄刚
|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
2014 |
8
|
|
11
|
“夹层制”实训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以沈阳建筑大学工程管理教学改革实践为例 |
刘颖
刘亚臣
宋洁然
朱丹
|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0
|
|
12
|
基于个性化培养的“卓越计划”工程实践教学模式 |
王亚飞
李学华
|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
2016 |
17
|
|
13
|
地方院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践教学环节改革的构建和实施 |
景新幸
高原
|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
2014 |
14
|
|
14
|
校企合作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探索与思考 |
黄俊彦
王晓敏
邢浩
季峰民
张琳
王彩印
|
《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
CAS
|
2013 |
8
|
|
15
|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师资体系建设 |
李平
符杨
杨宁
张志芹
|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
2014 |
5
|
|
16
|
关于“算法工程师”培养模式创新的思考 |
胡亮
车喜龙
|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17
|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视野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构想 |
乔小六
|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12 |
43
|
|
18
|
电子工程创新训练项目教学改革:理论付诸实践 |
樊华
谢华江
李苏杰
王岑涅
叶星宁
陈伟建
|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
2021 |
8
|
|
19
|
印刷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践与思考 |
曹从军
王毅
刘琳琳
|
《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
CAS
|
2012 |
2
|
|
20
|
德国综合性大学“双元制”模式与我国“卓越计划”模式实施机制的对比分析 |
朱秀民
|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