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GRMC1:绝经激素治疗中乳腺癌风险预测的潜在生物学标志物
1
作者 王月姣 阮祥燕 +4 位作者 谷牧青 魏芸 管煜伟 赵越 Alfred O.Mueck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9-593,共5页
孕激素受体膜组分1(progesterone receptor membrane component 1,PGRMC1)属于膜相关孕激素受体(membrane-associated progesterone receptor,MAPR)家族,与激素治疗密切相关。前期大量的体外实验、在体动物实验、乳腺癌患者临床组织样... 孕激素受体膜组分1(progesterone receptor membrane component 1,PGRMC1)属于膜相关孕激素受体(membrane-associated progesterone receptor,MAPR)家族,与激素治疗密切相关。前期大量的体外实验、在体动物实验、乳腺癌患者临床组织样本及血液样本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孕激素(不包括天然孕酮和地屈孕酮)能促进过表达PGRMC1的乳腺癌细胞的快速增殖;在乳腺癌组织中PGRMC1表达越高则乳腺癌肿瘤分级越高、乳腺癌转移发生率越高、预后越差。乳腺癌患者血液中PGRMC1水平与乳腺癌组织中PGRMC1表达呈正相关,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血液中PGRMC1在预测早期乳腺癌方面优于传统肿瘤标志物如癌胚抗原(carcino 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CA153等,但仍需要更大样本量的对照研究探索PGRMC1预测乳腺癌风险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PGRMC1作为绝经激素替代治疗乳腺癌风险的预测标志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激素受体膜组分1 孕激素受体膜组分1(pgrmc1) 绝经激素治疗 乳腺癌风险 乳腺癌 激素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血液中PGRMC1浓度与临床相关性 被引量:12
2
作者 赵越 阮祥燕 +5 位作者 张泉东 王虎生 李雪 蔡桂举 谷牧青 Alfred O.Mueck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86-493,共8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乳腺癌患者血液中孕激素受体膜组分1(progesterone receptor membrane component 1,PGRMC1)表达浓度来评价其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1月期间因乳腺疾病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 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乳腺癌患者血液中孕激素受体膜组分1(progesterone receptor membrane component 1,PGRMC1)表达浓度来评价其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1月期间因乳腺疾病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乳腺外科、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以及解放军263医院乳腺外科的患者140例,检测其血清及全血标本,其中乳腺癌组90例。根据临床分期早期50例:Ⅰ期(n=24)、Ⅱ期(n=26),晚期40例:Ⅲ期(n=20)、Ⅳ期(n=20)。乳腺良性肿瘤组50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抽取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全血样本处理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各组PGRMC1浓度,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hemiluminescent immunoassay,CLIA)测定各组血清CA125、CA153和CEA表达浓度。ROC曲线评价PGRMC1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PGRMC1浓度在乳腺癌、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及正常对照人群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乳腺癌患者中PGRMC1浓度随临床分期增加而逐渐升高,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疾病组及对照组浓度[Ⅱ期(60.89±16.86)ng/L,Ⅲ期(95.54±16.79)ng/L,Ⅳ期(113.78±41.20)ng/L vs良性肿瘤组(42.77±29.81)ng/L,对照组(39.36±25.10)n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乳腺良性疾病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乳腺癌晚期组3种肿瘤标志物明显升高(Ⅲ期:CA125:χ2=12.26,P=0.000;CA153:χ2=28.19,P=0.000;CEA:χ2=6.52,P=0.011;Ⅳ期:CA125:χ2=16.46,P=0.000;χ2=42.19,P=0.000;CEA:χ2=14.29,P=0.000)。与乳腺癌早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良性疾病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显示晚期组PGRMC1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AUC)为82.7%(P<0.05),CA125、CA153、CEA的AUC分别为78.3%(P<0.05)、86.8%(P<0.05)、77.3%(P<0.05)。早期组中,CA125、CA153和CEA的AUC均小于60%(P>0.05)。而PGRMC1的AUC为86.6%(P<0.05),敏感度为94.0%,特异度为50.0%。结论乳腺癌患者全血中PGRMC1表达含量高,且表达程度随乳腺癌期别的增加而增高;PGRMC1对早晚期乳腺癌诊断均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有望成为激素治疗前乳腺癌风险常规筛查的血液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激素治疗 孕激素受体膜组分1 乳腺癌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血液生物学标志物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中PGRMC1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 被引量:6
3
作者 赵越 阮祥燕 +3 位作者 程姣姣 谷牧青 许新 王月姣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50-356,共7页
目的探究孕激素受体膜组分1(progesterone receptor membrane component 1,PGRMC1)与乳腺癌恶性增殖间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7年9月至2019年1月本院乳腺外科收治的乳腺癌患者90例,年龄中位数为47岁,乳腺良性疾病患者60例,年龄中位数为4... 目的探究孕激素受体膜组分1(progesterone receptor membrane component 1,PGRMC1)与乳腺癌恶性增殖间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7年9月至2019年1月本院乳腺外科收治的乳腺癌患者90例,年龄中位数为47岁,乳腺良性疾病患者60例,年龄中位数为45岁。患者均为女性,所有组织均在术前经空心针活检或经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术后取病理组织,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判断乳腺癌组织病理分级,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乳腺癌组织、乳腺良性疾病组织及乳腺良性疾病周围1 cm正常乳腺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细胞增殖核抗原(nuclear-associated antigen,Ki-67)及PGRMC1的表达水平,分析PGRMC1与相关病理因素及与其他免疫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组织中PGRMC1的阳性表达率为63.33%(57/90),乳腺良性疾病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8.33%(17/60),正常对照组织中PGRMC1阳性表达率仅为6.67%(4/60)。肿瘤直径大、有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高的乳腺癌患者,PGRMC1阳性表达率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患者的月经情况无关(P>0.05)。乳腺癌组织中PGRMC1表达与ER、Ki-67、PR、Her-2的表达均有关系(P<0.05),其中与ER的关系最为密切(r=0.461),其次是Ki-67(r=0.330),而与PR、Her-2表达的关系较弱(分别为r=0.132,r=0.103)。乳腺良性疾病组织中PGRMC1表达与Ki-67及Her-2表达有关(P<0.05),其中与Ki-67(r=0.569)表达相关程度大于Her-2(r=0.228)表达。结论PGRMC1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及组织学分级相关,可能在与激素相关肿瘤的恶性增殖及预后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同时发现乳腺癌组织中PGRMC1与ER表达密切相关,这也进一步提示高表达PGRMC1促乳腺癌细胞增殖可能与调控ER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激素治疗 孕激素受体膜组分1 乳腺癌 乳腺良性疾病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GRMC1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的表达及其调控卵巢颗粒细胞凋亡和糖脂代谢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10
4
作者 周嘉禾 陈志静 +3 位作者 李洁明 邓群娣 彭秀红 李荔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38-549,共12页
目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常伴有高雄激素血症、胰岛素抵抗及排卵功能障碍。孕激素受体膜组分1(progesterone receptor membrane component 1,PGRMC1)可介导孕酮抑制卵巢... 目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常伴有高雄激素血症、胰岛素抵抗及排卵功能障碍。孕激素受体膜组分1(progesterone receptor membrane component 1,PGRMC1)可介导孕酮抑制卵巢颗粒细胞凋亡及卵泡生长,诱导卵巢颗粒细胞葡萄糖及脂质代谢紊乱,与PCOS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通过检测PGRMC1在PCOS患者及非PCOS患者血清、卵巢组织、卵泡液和卵巢颗粒细胞中的表达,分析PGRMC1对PCOS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并探讨其调控卵巢颗粒细胞凋亡及糖脂代谢分子机制。方法:纳入2021年8月至2022年3月就诊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以下简称“我院”)妇产科门诊的患者123例,分为PCOS治疗前组(n=42)、PCOS治疗后组(n=36)、对照组(n=45),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其血清PGRMC1水平,并利用PGRMC1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判断PGRMC1对PCOS诊断、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纳入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妇产科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60例,分为PCOS组和对照组(n=30),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卵巢组织中PGRMC1蛋白质的表达及分布情况。纳入2020年12月至2021年3月就诊于我院生殖医学中心的患者22例,分为PCOS组和对照组(n=11),采用ELISA检测卵泡液中PGRMC1水平;real-time RT-PCR检测卵巢颗粒细胞中PGRMC1 mRNA的表达水平。将人卵巢颗粒细胞系KGN细胞分为转染无干扰作用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的scrambled组和转染靶向抑制PGRMC1的特异性siRNA的siPGRMC1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real-time RT-PCR检测PGRMC1、胰岛素受体(insulin receptor,INSR)、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cose transporter 4,GLUT4)、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very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VLDLR)、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LDLR)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PCOS治疗前组血清PGRMC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PCOS治疗后组血清PGRMC1水平显著低于PCOS治疗前组(P<0.001);PGRMC1用于PCOS诊断和预后评估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932和0.893,最佳截断值分别为620.32和814.70 pg/mL。PGRMC1在卵巢颗粒细胞和卵巢间质细胞上均有表达,并在颗粒细胞上染色最深,PCOS患者卵巢组织及颗粒细胞PGRMC1平均光密度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PCOS组PGRMC1在卵巢颗粒细胞及卵泡液中表达水平显著上调(分别为P<0.001及P<0.01)。与scrambled组相比,siPGRMC1组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1),PGRMC1和INSR mRN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分别为P<0.001和P<0.05),GLUT4、VLDLR、LDLR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均P<0.05)。结论:PCOS患者血清PGRMC1水平升高,并在规范治疗后下降,PGRMC1可作为PCOS诊断及预后评估的分子标志物。PGRMC1主要定位于卵巢颗粒细胞,可能在调控卵巢颗粒细胞凋亡和糖脂代谢中起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孕激素受体膜组分1 糖脂代谢 卵巢颗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膜早破孕妇胎膜不同区域及胎盘组织中孕酮膜受体组件1的表达 被引量:10
5
作者 程国梅 张琳瑛 +4 位作者 郝志伟 王梦琦 崔世红 管秀娟 张春双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78-381,共4页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PROM)患者胎膜破裂(RS)区、远离破膜(DS)区胎膜组织及胎盘组织中孕酮膜受体组件1(PGRMC1)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20例PROM孕妇作为病例组、20例无宫缩择期剖宫产孕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对PGRMC1蛋白的表达...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PROM)患者胎膜破裂(RS)区、远离破膜(DS)区胎膜组织及胎盘组织中孕酮膜受体组件1(PGRMC1)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20例PROM孕妇作为病例组、20例无宫缩择期剖宫产孕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对PGRMC1蛋白的表达进行定位,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两组孕妇胎膜RS区、DS区及胎盘组织中PGRMC1蛋白的表达。结果:PGRMC1主要在绒毛膜和蜕膜中表达。与对照组相比,PROM组胎膜RS区和胎盘组织中PGRMC1蛋白表达降低(P<0.05);PROM组胎膜RS区和胎盘组织中PGRMC1蛋白表达低于DS区(P<0.05)。结论:孕妇胎膜RS区和胎盘组织中PGRMC1蛋白的低表达可能参与了PROM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酮受体膜组件1 胎膜早破 破膜区 远离破膜区 胎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激素膜受体1在乳腺癌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 被引量:10
6
作者 纪术峰 吴爱国 杨华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35-638,共4页
目的探讨孕激素膜受体1(PGRMC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状况及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可能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回顾性分析检测60例乳腺癌PGRMC1的表达,并评价其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转移,化疗敏感性以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60例乳腺... 目的探讨孕激素膜受体1(PGRMC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状况及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可能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回顾性分析检测60例乳腺癌PGRMC1的表达,并评价其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转移,化疗敏感性以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60例乳腺癌组织PGRMC1表达阳性37例,阴性23例。PGRMC1的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P=0.004)、肿瘤大小(P=0.03)和临床分期(P=0.039)密切相关;与年龄(P=0.196)和肿瘤病理分级(P=0.526)无关。PGRMC1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总体生存率(Log-rank=15.638;P=0.0001)和无瘤生存率(Log-rank=4.443;P=0.035)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PGRMC1是乳腺癌独立的预后因子(P=0.002)。结论 PGRMC1的表达乳腺癌随转移和临床分期升高而增强,可能是乳腺癌的预后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孕激素膜受体1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激素受体膜组分1促进雌孕激素诱导的乳腺癌细胞增生的研究——雌二醇与周期序贯及连续联合比较 被引量:3
7
作者 李雪 阮祥燕 +3 位作者 谷牧青 蔡桂举 赵越 Alfred O.Mueck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37-243,共7页
目的研究孕激素受体膜组分1 (progesterone receptor membrane component 1,PGRMC1)对激素诱导的乳腺癌细胞的促增生作用,采用单用雌二醇(estradiol,E2)/周期序贯(sequential combination)/连续联合(continuous combination)不同的治疗... 目的研究孕激素受体膜组分1 (progesterone receptor membrane component 1,PGRMC1)对激素诱导的乳腺癌细胞的促增生作用,采用单用雌二醇(estradiol,E2)/周期序贯(sequential combination)/连续联合(continuous combination)不同的治疗方案,观察其对乳腺癌细胞增生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T47D稳定转染后,对转染空质粒(T47D-HA-vector)或转染PGRMC1(T47D-HA-PGRMC1)的T47D乳腺癌细胞系,分别用E2(0. 1、0. 01、0. 001 nmol/L),或周期序贯/连续联合方案刺激6 d后,采用CCK-2法检测乳腺癌细胞的增生。结果单用E2(0. 1、0. 01、0. 001 nmol/L),T47D-HA-vector细胞未出现明显增生(P> 0. 05),T47D-HA-PGRMC1在E2浓度为0. 1 nmol/L时与对照组(56%,P <0. 05)及与T47D-HA-vector(36%,P <0. 05)比均出现明显增加的细胞增生;周期序贯方案,T47D-HA-PGRMC1在E2/炔诺酮(norethisterone,NET)(E2=0. 001 nmol/L)刺激时与对照组(82%,P <0. 05)及与T47D-HA-vector(63%,P <0. 05)比均显著地促进细胞增生。T47D-HA-vector在E2/NET(E2=0. 1nmol/L)刺激时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地促进细胞增生(37%,P <0. 05),T47D-HA-PGRMC1在E2/屈螺酮(drospirenone,DRSP)或E2/NET(E2=0. 1 nmol/L)刺激时与对照组(105%,170%,P <0. 05)及与T47D-HA-vector(84%,133%,P <0. 05)比均显著地促进细胞增生;采用连续联合方案时,T47D-HA-PGRMC1在E2/DRSP或E2/NET(E2=0. 001 nmol/L)刺激时与对照组(77%,158%,P <0. 05)及与T47D-HA-vector(60%,136%,P <0. 05)比均显著地促进细胞增生。T47D-HA-vector在E2/NET(E2=0. 1nmol/L)刺激时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地促进细胞增生(44%,P <0. 05),T47D-HA-PGRMC1在E2/DRSP或E2/NET(E2=0. 1 nmol/L)刺激时与对照组(129%,174%,P <0. 05)及与T47D-HA-vector(97%,131%,P <0. 05)比均显著地促进细胞增生。结论PGRMC1能够明显促进周期序贯/连续联合方案诱导的乳腺癌增生,与周期序贯方案相比,连续联合方案对T47D增生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孕激素受体膜组分1 周期序贯方案 连续联合方案 乳腺癌 细胞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激素受体膜组分1在乳腺癌发生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张颖 阮祥燕 Alfred O.Mueck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83-587,共5页
乳腺癌是导致女性死亡的主要癌症之一,但目前为止关于乳腺癌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唯一一项全球大型安慰剂对照研究,妇女健康启动项目(Women’s Health Initiative,WHI)指出,雌孕激素联合治疗组乳腺癌风险增高,单一雌激素治疗组妇女... 乳腺癌是导致女性死亡的主要癌症之一,但目前为止关于乳腺癌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唯一一项全球大型安慰剂对照研究,妇女健康启动项目(Women’s Health Initiative,WHI)指出,雌孕激素联合治疗组乳腺癌风险增高,单一雌激素治疗组妇女的乳腺癌风险没有增加,反而有降低,说明在激素补充治疗(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治疗中孕激素对乳腺癌风险具有负面影响。针对此结论开展了很多体外研究,发现雌孕激素联合治疗可以明显促进孕激素受体膜组分1(progesterone receptor membrane component 1,PGRMC1)表达阳性的乳腺癌细胞的增生。针对此结论,北美绝经学会官方科学杂志Menopause对此给予特别的编者按:"WHI研究中雌孕激素联合治疗组妇女乳腺癌风险增加是否可以用PGRMC1的作用来解释?PGRMC1是否可以作为一个乳腺癌风险潜在的标志物?PGRMC1高表达者是否可确定为乳腺癌易感者?"本文将就此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激素受体膜组分1 乳腺癌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莫昔芬治疗转染孕激素受体膜组分1乳腺癌裸鼠模型对乳腺肿瘤组织Ki-67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张凌燕 阮祥燕 +2 位作者 蔡桂举 谷牧青 Alfred O.Mueck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33-538,共6页
目的探讨他莫昔芬(tamoxifen,TAM)对转染孕激素受体膜组分1 (progesterone receptor membrane component 1,PGRMC1)乳腺癌模型MCF-7乳腺肿瘤组织增生指数Ki-67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乳腺癌MCF-7细胞进行培养、孵育及传代后转染含... 目的探讨他莫昔芬(tamoxifen,TAM)对转染孕激素受体膜组分1 (progesterone receptor membrane component 1,PGRMC1)乳腺癌模型MCF-7乳腺肿瘤组织增生指数Ki-67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乳腺癌MCF-7细胞进行培养、孵育及传代后转染含有PGRMC1(MCF-7-HA-PGRMC1)或空质粒(MCF-7-HA-vector),去势小鼠(共48只)包埋雌激素(estradiol,E2)缓释片48 h后,然后分别将以上两种细胞接种至裸鼠,作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再分别用安慰剂、黄体酮、他莫昔芬、他莫昔芬联合黄体酮处理,种瘤56 d后实施安乐死,无菌操作下完整摘除肿瘤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荷瘤体中Ki-67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肿瘤组织中Ki-67表达较对照组升高(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中,与单独E2相比,E2+TAM可降低肿瘤组织中Ki-67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E2+黄体酮并未促进Ki-67的表达(P>0.05)。与E2相比,E2+黄体酮+TAM组肿瘤组织中Ki-67的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PGRMC1可增加Ki-67表达、加快细胞增生,他莫昔芬治疗后可通过降低Ki-67表达拮抗PGRMC1导致的乳腺肿瘤细胞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莫昔芬 孕激素受体膜组分1 乳腺癌模型 Ki-6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激素受体膜组分1在绝经后激素治疗中乳腺癌风险预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蔡桂举 阮祥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1769-1773,共5页
乳腺癌是全世界女性常见和多发的恶性肿瘤之一,是导致女性死亡最主要的病因之一,相关肿瘤标志物及治疗靶点已成为研究热点。绝经后激素治疗(menopause hormone therapy,MHT)是防治绝经相关症状及绝经相关慢性病最有效的方法,但有增加乳... 乳腺癌是全世界女性常见和多发的恶性肿瘤之一,是导致女性死亡最主要的病因之一,相关肿瘤标志物及治疗靶点已成为研究热点。绝经后激素治疗(menopause hormone therapy,MHT)是防治绝经相关症状及绝经相关慢性病最有效的方法,但有增加乳腺癌风险的可能,其机制尚不清楚。妇女健康启动项目(Women′s Health Initiative,WHI)研究10年随访结果显示,单一雌激素治疗组妇女的乳腺癌风险没有增加,反而有降低,雌孕激素联合治疗组乳腺癌风险增高。前期研究发现某些合成孕激素对孕激素受体膜组分1(PGRMC1)表达阳性的人乳腺癌细胞有明显促增殖作用,近期研究也发现,血液PGRMC1浓度在乳腺癌患者中升高。PGRMC1如能发展为激素治疗前常规筛查的乳腺癌风险标志物将有重要意义。PGRMC1是否可以作为激素治疗中乳腺癌易感者的潜在标志物,本文就此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激素受体膜组分1 绝经后激素治疗 乳腺癌 雌激素 孕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激素受体作为乳腺癌预后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颖 阮祥燕 +3 位作者 蔡桂举 苏雅洁 李娜 Alfred O.Mueck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79-485,共7页
乳腺癌是导致女性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因此现在对于相关标志物及治疗靶位点的研究非常重要。不同亚型乳腺癌其药物治疗反应及远期预后是不同的。例如三阴性乳腺癌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α,ER-α),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 乳腺癌是导致女性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因此现在对于相关标志物及治疗靶位点的研究非常重要。不同亚型乳腺癌其药物治疗反应及远期预后是不同的。例如三阴性乳腺癌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α,ER-α),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均为阴性,完全缺乏可用的生物标志物来评估预后,其治疗反应也较差。近年来体内外实验结果表明,孕激素受体膜组分1(progesterone receptor membrane component 1,PGRMC1)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那么不同激素受体在乳腺癌发展及预后中的预测作用如何,PGRMC1是否有可能成为新型乳腺癌预后标志物?在本篇综述中,将针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孕激素受体膜组分1 预后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