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5篇文章
< 1 2 7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木薯PG基因家族鉴定及表达分析
1
作者 唐湘宁 王晓彤 +5 位作者 汪路花 李瑞梅 姚远 王亚杰 郭建春 刘姣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07-1321,共15页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PG)在果胶的分解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从而导致细胞壁结构的变化,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应对逆境胁迫等多个阶段。尽管PG基因在其他植物中已有研究,但在木薯中尚未见对该基因家族成员鉴定和功能研究...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PG)在果胶的分解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从而导致细胞壁结构的变化,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应对逆境胁迫等多个阶段。尽管PG基因在其他植物中已有研究,但在木薯中尚未见对该基因家族成员鉴定和功能研究的报道。本研究从木薯基因组中鉴定出89个MePGs,编码的氨基酸数量在183~808之间,分子量介于19.75~87.07kDa之间,理论等电点(pI)在4.64~9.71之间,大部分成员预测定位于细胞膜。染色体定位分析显示MePGs不均匀地分布于17条染色体上。基于进化关系,MePGs被分为A~G共7个亚组,亚组成员基因结构相似,且存在明显的串联重复现象;共线性分析结果表示,相比拟南芥,木薯PG家族基因的亲缘性与橡胶更接近。MePGs启动子区域富含光响应、激素响应与逆境响应元件。MePGs基因具有组织特异性,与木薯生长发育有关。在木薯采后变质过程中,MePGs表现出相似的表达模式,特别是MePG20、MePG21、MePG25、MePG64和MePG72,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表达趋势,表明这些基因可能在木薯块根采后变质过程中先响应逆境胁迫,高表达以分解果胶,随后随着细胞壁的水解完成而降低表达,这表明PG基因在逆境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综上所述,MePG基因家族成员可能通过片段复制和内含子减少的方式进化,并可能通过感知不同种类的信号而行使不同的功能,从而形成多样化的表达模式。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索MePGs在木薯块根采后变质机制中的作用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pg基因家族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GRMC1:绝经激素治疗中乳腺癌风险预测的潜在生物学标志物
2
作者 王月姣 阮祥燕 +4 位作者 谷牧青 魏芸 管煜伟 赵越 Alfred O.Mueck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9-593,共5页
孕激素受体膜组分1(progesterone receptor membrane component 1,PGRMC1)属于膜相关孕激素受体(membrane-associated progesterone receptor,MAPR)家族,与激素治疗密切相关。前期大量的体外实验、在体动物实验、乳腺癌患者临床组织样... 孕激素受体膜组分1(progesterone receptor membrane component 1,PGRMC1)属于膜相关孕激素受体(membrane-associated progesterone receptor,MAPR)家族,与激素治疗密切相关。前期大量的体外实验、在体动物实验、乳腺癌患者临床组织样本及血液样本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孕激素(不包括天然孕酮和地屈孕酮)能促进过表达PGRMC1的乳腺癌细胞的快速增殖;在乳腺癌组织中PGRMC1表达越高则乳腺癌肿瘤分级越高、乳腺癌转移发生率越高、预后越差。乳腺癌患者血液中PGRMC1水平与乳腺癌组织中PGRMC1表达呈正相关,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血液中PGRMC1在预测早期乳腺癌方面优于传统肿瘤标志物如癌胚抗原(carcino 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CA153等,但仍需要更大样本量的对照研究探索PGRMC1预测乳腺癌风险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PGRMC1作为绝经激素替代治疗乳腺癌风险的预测标志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激素受体膜组分1 孕激素受体膜组分1(pgRMC1) 绝经激素治疗 乳腺癌风险 乳腺癌 激素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PG处理技术对肉牛胚胎生产的影响效果
3
作者 欧阳晓芳 和嘉荣 +10 位作者 苏华伟 和晓明 刘绍贵 李鸿 陈红艳 杨亮宇 上官步敏 石晓兵 卿胜奎 贾志虎 刘逸炫 《中国牛业科学》 2025年第3期25-29,共5页
选用10月龄以上的纯种肉用型西门塔尔牛为供体母牛,探究采用2次PG处理方式的产胚效果及其对不同季节西门塔尔牛胚胎生产效果的影响。试验分3次累计将248头次供体母牛分为A组(A_(1)、A_(2)、A_(3))和B组(B_(1)、B_(2)、B_(3)),对A组3个... 选用10月龄以上的纯种肉用型西门塔尔牛为供体母牛,探究采用2次PG处理方式的产胚效果及其对不同季节西门塔尔牛胚胎生产效果的影响。试验分3次累计将248头次供体母牛分为A组(A_(1)、A_(2)、A_(3))和B组(B_(1)、B_(2)、B_(3)),对A组3个小组累计112头次母牛分别进行正常超排处理,对B组3个小组累计136头次母牛进行双PG处理。结果显示,B_(1)组母牛头均生产胚胎数显著(P<0.05)高于A_(1)组母牛1.68个,头均生产可用胚胎数极显著(P<0.01)高于A_(1)组母牛2.18枚,头均生产A级胚胎数极显著(P<0.01)高于A_(1)组母牛2.74枚,表明供体母牛超排前进行2次PG注射处理后,其胚胎生产效果明显优于未处理母牛。春季(A_(2)、B_(2)组)和夏季(A_(3)、B_(3)组)2种处理方法胚胎生产结果显示,A组母牛春季头均生产胚胎数和A级胚胎数分别显著(P<0.05)高于夏季2.67和0.54枚;B组母牛春季生产头均可用胚胎数和头均A级胚胎数分别高出夏季0.31和0.50枚,但差异不显著(P>0.05);B_(2)组母牛春季生产可用胚率高于A_(2)组和A_(3)组,B_(2)、B_(3)组母牛生产A级胚率均分别高于A_(2)组和A_(3)组;表明供体母牛在超排前进行2次PG处理,可以明显提高供体牛的胚胎可用率和A级胚率,并且生产胚胎的数量和质量以春季表现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牛 氯前列烯醇钠(pg) 同期发情 超排 胚胎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小型自准直PG成像光谱仪光学设计
4
作者 王诗琦 刘子睿 +1 位作者 李覃昊 张学敏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614-2619,共6页
成像光谱仪能够同时获取目标空间维度和光谱维度的信息,已经在农业、工业生产、军事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为了顺应无人机轻小化发展趋势对成像光谱仪载荷小型化、轻量化的要求,并满足高成像质量、高光谱分辨率的性能需求,提出了一种新... 成像光谱仪能够同时获取目标空间维度和光谱维度的信息,已经在农业、工业生产、军事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为了顺应无人机轻小化发展趋势对成像光谱仪载荷小型化、轻量化的要求,并满足高成像质量、高光谱分辨率的性能需求,提出了一种新型轻小型自准直PG成像光谱仪光学系统设计。通过深入研究现有成像光谱仪类型,将Dyson型成像光谱仪和棱镜-光栅-棱镜型(PGP)特点相结合,引入像方远心镜头同时承担准直镜和成像镜的功能,极大程度缩减了光学系统的体积和质量,有效降低了加工,装调成本;利用棱镜和平面反射光栅的组合构成PG色散模块,取代了凹面光栅,并同时保留了PGP矫正谱线弯曲的能力。设计的成像光谱仪狭缝长10 mm,工作波长范围450~900 nm,相对孔径为1∶3,在狭缝宽10μm时全谱段光谱分辨率优于0.8 nm,光学系统包络体积仅为123 mm×44 mm×44 mm,各视场各波段MTF在100 lp·mm^(-1)处均大于0.5,接近衍射极限,各波长点列图RMS均小于艾里斑,系统成像质量良好。在实验室条件下能够有效将钠双线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光谱仪 光学设计 像方远心镜头 pg色散模块 光谱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池DDPG的边缘计算卸载延时性能研究
5
作者 曾韦健 孟多南 +1 位作者 田玲 李晖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117-123,共7页
针对计算密集型和延迟敏感型业务的激增,传统的云计算模式难以满足低时延和高质量的服务需求,文中采用分布式边缘计算模式将任务卸载至边缘子网,以降低时延并缓解网络拥塞。对于边缘计算服务器协同计算的卸载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强化... 针对计算密集型和延迟敏感型业务的激增,传统的云计算模式难以满足低时延和高质量的服务需求,文中采用分布式边缘计算模式将任务卸载至边缘子网,以降低时延并缓解网络拥塞。对于边缘计算服务器协同计算的卸载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协同计算资源分配算法:首先,根据建立的异构边缘网络模型确定优化目标,最小化任务延时并给出奖励函数;其次,基于传统DDPG算法,引入双经验池对数据进行分类存储,以提高经验数据的质量;最后,通过训练智能体找到一个适应环境的最佳策略来实现服务器间的负载均衡及资源的有效分配。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D3PG算法充分考虑了边缘子网的异构性和边缘设备的移动性,相比于传统学习算法,任务延时降低了3.8%~2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网络 边缘计算 计算卸载 任务延时 深度强化学习 D3p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型MoS_(2)/pg-C_(3)N_(4)异质结的构建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6
作者 刘发强 夏培蓓 吴咏梅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07-214,共8页
通过水热法将MoS_(2)负载到介孔类石墨相氮化碳(pg-C_(3)N_(4))表面,制备了MoS_(2)/pg-C_(3)N_(4)异质结。采用系列表征技术对MoS_(2)/pg-C_(3)N_(4)异质结的微观形貌、物相晶型、特征基团、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光化学和电化学特性、... 通过水热法将MoS_(2)负载到介孔类石墨相氮化碳(pg-C_(3)N_(4))表面,制备了MoS_(2)/pg-C_(3)N_(4)异质结。采用系列表征技术对MoS_(2)/pg-C_(3)N_(4)异质结的微观形貌、物相晶型、特征基团、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光化学和电化学特性、活性基团以及光生载流子重组等进行了表征。以亚甲基蓝(MB)染料作为污染底物,评价可见光驱动下MoS_(2)/pg-C_(3)N_(4)异质结的光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互相堆叠的形貌和丰富的介孔结构实现了对MB的高效吸附;大比表面积、广泛的光谱吸收范围、高效的光生载流子分离效率和低的电荷传质阻力有效提高了光催化活性。可见光照射60min,MoS_(2)/pg-C_(3)N_(4)异质结对MB的降解率达到了99.0%,表现出良好的光催化活性和稳定性,超氧自由基·O_(2)^(-)和羟基自由基·OH等高活性自由基实现了对MB的高效降解。S型电荷转移机理有效保留了空穴和光电子的优异氧化和还原活性,交错的能带结构和内电场实现了高效的电荷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g-C_(3)N_(4) MoS_(2) 异质结 光催化 S型电荷转移机理 亚甲基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gesterone Promotes the Survival of Newborn Neurons in the Dentate Gyrus of Adult Male Mice 被引量:5
7
作者 Sokabe Masahiro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52-652,共1页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progesterone(P4) on the production and survival of neurons in the hippocampal dentate gyrus of adult male mice.The administration of P4(4 mg/kg) for 3 consecutive days beginning ...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progesterone(P4) on the production and survival of neurons in the hippocampal dentate gyrus of adult male mice.The administration of P4(4 mg/kg) for 3 consecutive days beginning on the 0-2 nd day after the first BrdU-injection(BrdU-D0-2) produced an approximately twofold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28-and 56-day-old BrdU(+) cells in comparison to the controls,whereas it did not alter the number of 24 /48-h-old BrdU(+) cells.P4 preferentially promoted the survival of newborn neurons when administered at BrdU-D5-7,but not at BrdU-D10-12 and BrdU-D15-17.Androstenedione(Ad),testosterone(TE),or estradiol(E2) at the same-dose of P4,when administered at BrdU-D0-2,could not replicate the effect of P4,while the inhibition of 5 alpha-reductase by finasteride did not affect the P4-action,indicating that the P4-effect is exerted by P4 itself but not by its metabolites.On the other hand,the P4R antagonist RU486 partially suppressed the P4-effect,while inhibitors for Src,MEK,or PI3K totally suppressed the P4-effect.Finally,the P4-enhanced survival of newborn neurons was accompanied by a potentiation of spatial learning and memory,which was P4R-dependent.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P4 enhances the survival of newborn neurons through P4R and /or the Src-ERK and PI3K pathways independent of its influence on cell proliferation,which is well correlated with the potentiated spatial cognitive function of P4-treated anim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细胞 孕酮 医学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s of Bcl-2 Gene Interference on the Apoptosis,Proliferation and Progesterone Secretion of Goose Follicular Granulosa Cells
8
作者 CHEN Xiu-ping CHEN Feng-jian +2 位作者 JIANG Xun-ping LI Zhao-guo DING Jia-tong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51-56,共6页
Based on published sequences for chicken Bcl-2,three siRNAs(small interfering RNA)were designed,and expression vectors were constructed and transfected into goose granulosa cells cultured in vitro.Bcl-2 protein,apop... Based on published sequences for chicken Bcl-2,three siRNAs(small interfering RNA)were designed,and expression vectors were constructed and transfected into goose granulosa cells cultured in vitro.Bcl-2 protein,apoptosis and proliferation of granulosa cells,48 h after the transf ection,were analyzed by flow cytometry,and progesterone(P)secreted into the culture medium was measured by radioimmunoassay.In addition,apoptosis and Bcl-2 protein level were assessed in untreated granulosa cells from the four largest preovulatory follicles(F<sub>1</sub><sup>F</sup><sub>4</sub>),the smallest preovulatory follicles(SPF),small yellow follicles(SYF)and atretic follicles.The highest level of Bcl-2 protein was observed in granulosa cells from SPF,and levels in cells from healthy follicl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atretic follicles(P【0.05).Bcl-2 protein levels in cells subjected to RNAi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controls(P【0.05),while apoptosis indices(AI),proliferation indices(PI)and P secretion in the RNAi treatment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controls(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l-2 gene RNA INTERFERENCE APOPTOSIS GRANULOSA cell progestero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s of Different Progesterone Plugs on Estrous Control in Ewe
9
作者 WU Hongda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09年第2期54-57,共4页
In breeding season and non-breeding season, the effects of three kinds of progesterone plugs on estrous control in ewes were studied. Meanwhile, the advantages and the disadvantages of the progesterone plugs were anal... In breeding season and non-breeding season, the effects of three kinds of progesterone plugs on estrous control in ewes were studied. Meanwhile, the advantages and the disadvantages of the progesterone plug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three progesterone plugs on modulating the ewes' estrus and pregnancy, and affecting estrous rate and fecundation rate (P〉0.05). It was observed that the progesterone plug produced by Animal Husbandry Research Center of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could modulate the ewes' estrus and pregnancy effectively, and the low cost and convenience in operation made it popularize in the reproducation of sheep wid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gesterone plug estrous modulation estrous rate fecundation ra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病蛋白CkPGIP1关键氨基酸突变增强对大丽轮枝菌的抑制作用
10
作者 闫鑫 高琳颖 +2 位作者 胡梦慧 邵苗苗 侯玉霞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22-931,共10页
牛心朴子草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CkPGIP1)能有效抑制大丽轮枝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VdPG1)的活性,为了进一步提高CkPGIP1的抗病性,本研究从CkPGIP1定点突变入手,研究其突变增强对大丽轮枝菌的抑制作用。通过重叠延伸聚合酶链式反应(P... 牛心朴子草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CkPGIP1)能有效抑制大丽轮枝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VdPG1)的活性,为了进一步提高CkPGIP1的抗病性,本研究从CkPGIP1定点突变入手,研究其突变增强对大丽轮枝菌的抑制作用。通过重叠延伸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成功构建了CkPGIP1蛋白突变体T152VCkPGIP1、D202SCkPGIP1和I250KCkPGIP1,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对CkPGIP1及其突变体进行体外诱导表达和纯化,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和琼脂糖径向扩散法测定突变蛋白对大丽轮枝菌VdPG1的抑制作用。DNS法测定结果表明:突变蛋白能有效抑制VdPG1活性,且呈剂量依赖性,其中,D202SCkPGIP1对VdPG1的抑制效果显著,T152VCkPGIP1抑制效果次之,I250KCkPGIP1抑制作用不明显。琼脂糖径向扩散结果与DNS法的一致,其中经D202SCkPGIP1处理的VdPG1扩散直径缩小最多,表明其抑制活性最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突变蛋白可以抑制大丽轮枝菌在棉花叶片上的扩展,进一步证实CkPGIP1关键氨基酸突变增强了对大丽轮枝菌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心朴子草 大丽轮枝菌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关键氨基酸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猪批次化生产的同期发情调控
11
作者 张海峰 李景荣 +5 位作者 何鑫淼 王文涛 田明 陈赫书 冯艳忠 刘娣 《猪业科学》 2025年第3期38-39,共2页
母猪批次化生产是指采取生物技术手段,将母猪群体按照不同规模分群,开展全进全出的统一批次生产。批次化生产中常使用生殖激素来调控母猪的发情和分娩,主要的有烯丙孕素、PGF2α、PG600等。1批次化生产模式目前,养猪场常采用的是3周批、... 母猪批次化生产是指采取生物技术手段,将母猪群体按照不同规模分群,开展全进全出的统一批次生产。批次化生产中常使用生殖激素来调控母猪的发情和分娩,主要的有烯丙孕素、PGF2α、PG600等。1批次化生产模式目前,养猪场常采用的是3周批、4周批与5周批这三种模式,不同的模式适合不同规模的猪场。空栏时间较长的猪场可以用3周批模式,它将母猪的生物学特性和猪场生产过程有效融合,猪场被划分成2个产房单元,仔猪4周断奶,控制母猪在1个产房单元内每3周开展1次批次化生产。对于那些养殖规模不大、且产能利用率较高的猪场采用4周批管理较为合适,母猪在产房内每4周开展1次批次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次化生产 pg600 3周批 烯丙孕素 母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石膏应用现状和热点趋势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邢安安 苗俊艳 +3 位作者 刘欣雨 杨昆 谷守玉 侯翠红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6-515,526,共11页
磷石膏(PG)是湿法磷酸工艺中的固废产物,且堆积量较为庞大,了解磷石膏的处理方法及应用现状,可以为该领域的一线科研人员提供研发思路借鉴。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统计了2000~2024年Web of Science(WoS)核心数据库和中国知网(CNKI)核心数... 磷石膏(PG)是湿法磷酸工艺中的固废产物,且堆积量较为庞大,了解磷石膏的处理方法及应用现状,可以为该领域的一线科研人员提供研发思路借鉴。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统计了2000~2024年Web of Science(WoS)核心数据库和中国知网(CNKI)核心数据库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检索分析,深入剖析了PG应用现状、热点趋势,并对国内外各自的发展提出重点研究方向,以期为PG的资源化利用提供解决思路。结果显示:2000~2024年,国内外关于PG应用的发文量逐年上升,累计达到6408篇,PG的研究内容主要为应用过程中的杂质元素影响,其中经改性处理和掺混其他物质后,应用至建筑领域的研究愈发火热。国外初期研究注重放射性元素对环境的影响,中期注重稀土元素的提取,而国内初期研究侧重于生产化学产品,中期侧重于建筑领域应用研究,近期国内外都开始注重PG的机械强度性能测试。相较于国外PG应用行业较为集中,国内PG的应用研究注重多行业共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石膏(pg) 文献计量学 应用现状 热点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受体因素对奶牛胚胎移植妊娠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郝海生 《中国奶牛》 2025年第7期42-46,共5页
为了研究不同受体因素对奶牛胚胎移植妊娠率的影响,试验对365头奶牛随机采用2种同期发情方法处理,选择174头青年牛和136成年牛作为可用受体,并在移植前一天评估受体黄体直径和P_(4)浓度。结果表明,两种同期方法处理的受体移植妊娠率差... 为了研究不同受体因素对奶牛胚胎移植妊娠率的影响,试验对365头奶牛随机采用2种同期发情方法处理,选择174头青年牛和136成年牛作为可用受体,并在移植前一天评估受体黄体直径和P_(4)浓度。结果表明,两种同期方法处理的受体移植妊娠率差异不显著(P>0.05);可用受体和不可用受体之间黄体直径和P4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青年牛移植妊娠率显著高于成年牛移植妊娠率(P<0.05);1.5~2.5cm黄体直径受体移植妊娠率显著高于≤1.5cm黄体直径受体移植妊娠率(P<0.05),高于>2.5cm黄体直径受体移植妊娠率(P>0.05);2.0~4.0ng/mLP_(4)浓度受体移植妊娠率均高于≤2.0ng/mL和>4.0ng/mLP_(4)浓度受体移植妊娠率(P>0.05)。说明选择最佳黄体直径和P4浓度的青年牛作为受体能够获得较高移植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胚胎移植 黄体 孕酮 妊娠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R4/ERK1/2信号通路在孕酮调节蜕膜基质细胞IL-8表达中的作用
14
作者 赵紫薇 李娜 +2 位作者 杨美霞 宫晓玲 栾兆进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83-1387,共5页
目的:探究TLR4/ERK1/2信号通路在孕酮调节蜕膜基质细胞(DSCs)IL-8表达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原代孕早期人DSCs,分别给予0.01μmol/L、0.1μmol/L和1μmol/L的孕酮处理细胞,Western blot检测IL-8、TLR4、ERK1/2和p-ERK1/2表达... 目的:探究TLR4/ERK1/2信号通路在孕酮调节蜕膜基质细胞(DSCs)IL-8表达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原代孕早期人DSCs,分别给予0.01μmol/L、0.1μmol/L和1μmol/L的孕酮处理细胞,Western blot检测IL-8、TLR4、ERK1/2和p-ERK1/2表达;进一步分别给予TLR4抑制剂TAK-242和ERK1/2抑制剂U0126处理,Western blot检测孕酮+抑制剂组、孕酮组和对照组IL-8的表达。结果:随着孕酮浓度升高,DSCs IL-8的表达逐渐降低,0.01μmol/L孕酮组DSCs IL-8、TLR4和p-ERK1/2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0.0358、P=0.0194和P=0.0471);0.1μmol/L孕酮组DSCs IL-8、TLR4和p-ERK1/2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35、P=0.0040和P=0.0099);1μmol/L孕酮组DSCs IL-8、TLR4和p-ERK1/2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33、P=0.0016和P=0.0050)。孕酮+TAK-242组IL-8表达明显低于孕酮组(P=0.0091);孕酮+U0126组IL-8表达明显低于孕酮组(P=0.0040)。结论:TLR4/ERK1/2信号通路参与孕酮调节DSCs IL-8表达的生理过程,且孕酮通过抑制TLR4表达和ERK1/2磷酸化下调IL-8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LR4/ERK1/2信号通路 孕酮 蜕膜基质细胞 IL-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脂及其制品中BHA、BHT、PG和TBHQ快速测定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40
15
作者 岳振峰 谢丽琪 吉彩霓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49-52,共4页
研究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同时测定油脂及食品中BHA、BHT、PG、TBHQ的检测方法。样品经甲醇提取、过滤后即可直接测定。检测波长 ,2 80nm ;流动相 ,V(甲醇 )∶V(质量分数 1%乙酸 ) =40∶60 ;梯度 ,40 %~ 10 0 %甲醇 /7 5min ,10 0 %甲... 研究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同时测定油脂及食品中BHA、BHT、PG、TBHQ的检测方法。样品经甲醇提取、过滤后即可直接测定。检测波长 ,2 80nm ;流动相 ,V(甲醇 )∶V(质量分数 1%乙酸 ) =40∶60 ;梯度 ,40 %~ 10 0 %甲醇 /7 5min ,10 0 %甲醇保持 4 5min。 4种组分的回收率在 85 8%~ 10 1 5 %之间 ,相对标准偏差 (RSD) <5 5 4%。该法简单、快速、准确 ,可用于油脂及其制品中BHA、BHT、PG和TBHQ的日常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定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 BHA BHT pg TBHQ 油脂 油脂制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檗碱对人高转移肺癌系(PG)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蒋艳 王毅 +4 位作者 郝钰 汪雪峰 邱全瑛 黄启福 马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170-2173,共4页
目的通过离体实验初探小檗碱对高转移性人肺癌细胞株(PG)增殖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MTT法测定小檗碱对PG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小檗碱对PG细胞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小檗碱诱导PG... 目的通过离体实验初探小檗碱对高转移性人肺癌细胞株(PG)增殖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MTT法测定小檗碱对PG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小檗碱对PG细胞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小檗碱诱导PG细胞氧自由基的产生。结果小檗碱能够抑制PG细胞增殖,且随药物浓度增加抑制效应增强,呈浓度依赖性(P<0.05,P<0.01)。小檗碱对PG细胞细胞周期具有阻滞作用,40mg/L的小檗碱能引起PG细胞的凋亡。小檗碱作用6h、12h只有在终浓度大于或等于10mg/L时开始产生氧自由基,低浓度的小檗碱作用24h后就能诱导氧自由基的产生。结论小檗碱对PG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后者可能与调节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产生从而影响细胞周期进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pg细胞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G值的机场道面沥青抗老化性能预估模型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芳 夏洪山 +1 位作者 艾军 刘丽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3-77,共5页
从沥青老化机理出发,提出了预测机场道面沥青抗老化性能的预估模型.在标准大气压下针对1种基质沥青和2种改性沥青进行4种温度下不同时间段的老化处理,同时采用动态流变剪切仪(DSR)对沥青试样的PG上限温度值进行测试,研究其在老化作用下... 从沥青老化机理出发,提出了预测机场道面沥青抗老化性能的预估模型.在标准大气压下针对1种基质沥青和2种改性沥青进行4种温度下不同时间段的老化处理,同时采用动态流变剪切仪(DSR)对沥青试样的PG上限温度值进行测试,研究其在老化作用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3种沥青的PG上限温度值随老化条件的变化均存在一定的规律,但在相同老化条件下,沥青种类不同,其老化速率不同;无论是基质沥青还是改性沥青,其实测数据与预估模型吻合良好,PG上限温度值可作为评价机场沥青道面抗老化性能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化 机场 沥青道面 pg 模型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檗碱对高转移性人巨细胞肺癌PG细胞黏附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郝钰 徐泊文 +3 位作者 吴珺 王谦 邱全瑛 黄启福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025-1027,1031,共4页
目的研究小檗碱对高转移性人巨细胞肺癌PG细胞黏附特性的影响,以探讨其抑制肿瘤侵袭转移的可能机制。方法小檗碱(5、10μg/ml)处理PG细胞24小时,采用MTT法观察PG细胞与PG细胞的黏附(同质黏附),PG细胞与细胞外基质(FN和Martrigel)的黏附... 目的研究小檗碱对高转移性人巨细胞肺癌PG细胞黏附特性的影响,以探讨其抑制肿瘤侵袭转移的可能机制。方法小檗碱(5、10μg/ml)处理PG细胞24小时,采用MTT法观察PG细胞与PG细胞的黏附(同质黏附),PG细胞与细胞外基质(FN和Martrigel)的黏附;用虎红染色法观察PG细胞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黏附。通过SABC免疫细胞化学法及图像分析软件,半定量PG细胞E-cadherin、CD44的表达;RT-PCR法检测PG细胞E-cadherinmRNA和CD44mRNA的表达。结果小檗碱(10μg/ml)可促进PG细胞的同质黏附(P<0.05);小檗碱(5、10μg/ml)可抑制PG细胞与FN和Mar-trigel的黏附(P<0.01),并可抑制PG细胞与HUVEC的黏附(P<0.05,P<0.01)。经小檗碱(10μg/ml)作用的PG细胞,E-cadherinm及其mRNA表达明显增高(P<0.01),而CD44及其mRNA的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小檗碱通过促进PG细胞E-cadherin的表达而促进PG细胞间的同质黏附,抑制PG细胞CD44的表达而抑制其与细胞外基质及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这可能是小檗碱抗肿瘤转移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pg细胞 细胞黏附 黏附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胃炎患者血清PG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7
19
作者 桓伟华 黄芳 +1 位作者 贾正艳 刘印桐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749-751,共3页
目的:观察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PG)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我院收治并确诊为CAG、胃息肉、胃癌患者外周血PG水平进行检测,并与同期来院体检正者进行对比,观察PG在各类胃病患者外周血... 目的:观察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PG)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我院收治并确诊为CAG、胃息肉、胃癌患者外周血PG水平进行检测,并与同期来院体检正者进行对比,观察PG在各类胃病患者外周血中的水平变化。结果:胃炎组血清PGⅠ表达及PG I/PGⅡ比值明显低于息肉组及对照组(P<0.05),但高于胃癌组(P<0.05),PGⅡ表达明显高于息肉组及对照组(P<0.05),但低于胃癌组(P<0.05);息肉组PGⅠ表达及PG I/PGⅡ比值明显高于胃炎组及胃癌组(P<0.05),PGⅡ表达明显低于胃炎组及胃癌组(P<0.05);胃癌组PGⅠ表达及PG I/PGⅡ比值均明显低于另外3组(P<0.05),PGⅡ表达均明显高于另外3组(P<0.05);胃炎组及胃癌组HP感染阳性患者血清PGⅠ表达均明显高于HP感染阴性患者(P<0.05),但PG I/PGⅡ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胃炎组HP感染阴性及感染阳性患者血清PGⅠ表达及PG I/PGⅡ比值均高于胃癌组HP感染阴性及感染阳性患者(P<0.05);血清PGⅡ表达均明显低于胃癌组(P<0.05)。结论:PG I表达及PG I/PGⅡ比值在CAG患者血清中明显下降,PG II表达明显增强,但PG I表达及PG I/PGⅡ比值仍明显高于胃癌患者,PG II表达则明显低于胃癌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应注该指标变化,如PG I表达及PG I/PGⅡ比值明显下降,PG II表达明显增强,应注意病情恶化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 CAG pg 表达 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BS广角地震探测中二次反射Pg震相特征及在地壳结构成像中的作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万奎元 曹敬贺 +3 位作者 夏少红 孙金龙 黄海波 徐辉龙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818-2832,共15页
在海底地震仪(OBS,Ocean Bottom Seismometer)广角地震探测中,经常可以见到能量很强、连续性很好的多次波震相,但对于如何确定这些多次波的属性以及怎样充分利用它们来约束地下的结构特征,至今还缺乏详细的研究.本文利用南海北部已获取... 在海底地震仪(OBS,Ocean Bottom Seismometer)广角地震探测中,经常可以见到能量很强、连续性很好的多次波震相,但对于如何确定这些多次波的属性以及怎样充分利用它们来约束地下的结构特征,至今还缺乏详细的研究.本文利用南海北部已获取的OBS探测数据,对与地壳折射Pg震相近乎平行并紧随其后的二次反射Pg震相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在实测OBS地震记录剖面上,二次反射Pg震相具有连续、清晰、可追踪偏移距较远(约60km以上)等特点,其地震波形和粒子运动轨迹与初至Pg震相相似,但二次反射Pg震相波形最大振幅值和粒子震动能量明显比初至Pg震相大.通过理论模型模拟以及对实测地震剖面三种不同反射层路径的走时计算,确定了二次反射Pg震相主要来自沉积层的反射.在此基础上,对二次反射Pg震相在地壳结构成像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发现加入二次反射Pg震相前后,由于反射震相的增加,沉积层界面的约束程度得到极大的提高;另外,通过对理论模型和实测剖面OBS2010地壳结构进行加入二次反射Pg震相前后的分辨率测试,结果发现加入二次反射Pg震相数据后,由于射线密度的增加,沉积层和上地壳结构的成像分辨率有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地震仪(OBS) 二次反射pg震相 广角地震探测 地壳结构 成像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