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2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深层煤岩气水平井高效开发主控因素 被引量:1
1
作者 费世祥 崔越华 +9 位作者 李小锋 汪淑洁 王晔 张正涛 孟培龙 郑小鹏 徐运动 高建文 罗文琴 蒋婷婷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3-287,共15页
鄂尔多斯盆地深层煤岩气资源丰富,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深层煤岩气地质特征区域变化较快,勘探评价阶段开展了不同工艺条件下的改造试验,气井产能呈现出较大的差异特征。为了揭示影响煤岩气水平井产能的主控因素,充分... 鄂尔多斯盆地深层煤岩气资源丰富,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深层煤岩气地质特征区域变化较快,勘探评价阶段开展了不同工艺条件下的改造试验,气井产能呈现出较大的差异特征。为了揭示影响煤岩气水平井产能的主控因素,充分利用先导试验区深层煤岩气动态和静态资料,按照地质-工程一体化融合分析思路,精细描述煤岩地质特征,并精细评价投产井的生产指标。采用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系统聚类和机器学习等方法,对不同地质工程因素进行量化评价。研究结果表明:①在煤岩结构和热演化成熟度等区域地质特征相近条件下,地质因素中煤岩厚度和含气性对煤岩气产能影响显著,工程因素中钻遇煤岩长度(L)、总液量(W)、加砂量(S)和加砂强度(Sq)与产能正相关性较好。②工程因素与首年日产气量相关性明显优于地质因素,且地质-工程复合因子相关性明显优于单因素,增加井控体积和改造规模有利于气井高产。③在水平井开发中,当目标层煤岩厚度为6~10 m、平均加砂强度为5.5 t/m时,为实现水平井单井最终累计产气量(EUR)达到5000×10^(4) m^(3),需要的水平段长度为1000~1500 m。④综合利用深度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及随机森林模型等创建了基于地质及工艺参数的深层煤岩气单井产能预测新方法,采用22口井盲井验证,预测符合率高达91%。该研究成果对深层煤岩气目标区优选及开发方案的编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中国其他煤岩气区块开发技术对策优化也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地质特征 产能预测 水平井开发 深层煤岩气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神府区块深部煤层气井产量主控因素及合理压裂规模优化 被引量:3
2
作者 孙立春 刘佳 +2 位作者 李娜 李新泽 文恒 《石油实验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3-53,共11页
鄂尔多斯盆地神府区块深层煤层气井产量差异大,主控因素认识不清。为进一步揭示神府区块深层煤层气井生产规律,查明气井产能关键影响因素,指导深层煤层气高效开发,基于神府区块基础地质资料、生产数据和前人研究成果,剖析了区内典型煤... 鄂尔多斯盆地神府区块深层煤层气井产量差异大,主控因素认识不清。为进一步揭示神府区块深层煤层气井生产规律,查明气井产能关键影响因素,指导深层煤层气高效开发,基于神府区块基础地质资料、生产数据和前人研究成果,剖析了区内典型煤层气井生产动态特征,从单井对比、整体规律上认识神府区块深层煤层气井产量主控因素,其中含气量和压裂规模对产量影响较大。利用皮尔逊多元相关系数回归技术对各产能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评价,确定深层煤层气压后产能的影响因素,按相关性排序依次为:含气量>压裂砂量>施工排量>压裂液量>构造深度>厚度。明确地质条件一定时,合理的压裂规模是深部煤层气井高效开发的关键。并综合不同专业形成了“地质气藏—压裂—经济评价”多专业一体化研究方法,以经济效益为目标,利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深层煤层气井井距和压裂规模耦合优化研究,确定神府区块最优井距为300 m、最优簇间距20 m、最优裂缝半长120 m,为神府区块深层煤层气资源高效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距 压裂规模 产量主控因素 产量预测模型 深层煤层气 神府区块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油藏压裂定向井多层合采非稳态产能预测模型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代刚 石宇哲 +5 位作者 李国永 牛文娟 赵耀 胡哲 耿文爽 宋考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646-3656,共11页
中国致密油储层具有薄互层纵向交互发育、储层非均质性严重等特点,为实现产能及经济效益最大化,普遍采用一套井网分层压裂多层合采的开发方式。然而,现有压裂定向井产能模型仅适用于单层开采,忽略层间干扰的影响,对预测多层合采条件下... 中国致密油储层具有薄互层纵向交互发育、储层非均质性严重等特点,为实现产能及经济效益最大化,普遍采用一套井网分层压裂多层合采的开发方式。然而,现有压裂定向井产能模型仅适用于单层开采,忽略层间干扰的影响,对预测多层合采条件下油井的产能适用性差。为了提高产能预测的准确性,将致密油藏压裂定向井附近流场划分为主裂缝区、压裂改造区和基质未改造区,综合考虑致密储层分区流动形态,同时引入干扰系数,建立了致密油藏压裂定向井多层合采非稳态产能预测模型,研究了裂缝半长、裂缝导流能力、启动压力梯度、应力敏感、储层非均质性等因素对压裂定向井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启动压力梯度、应力敏感效应和纵向非均质性对压裂定向井的产能具有显著影响,启动压力梯度越大、应力敏感效应和纵向非均质性越显著,压裂定向井的产能越低;随着裂缝半长、裂缝导流能力及基质渗透率的逐渐增大,压裂定向井的产能越高,但各自存在最优范围。产能影响因素的重要性综合排名依次为:基质渗透率、裂缝导流能力、裂缝半长、启动压力梯度、纵向非均质性、应力敏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藏 压裂定向井 产能预测 干扰系数 非稳态 敏感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油煤原位热解U型水平井产能预测:试验与数值模拟
4
作者 东振 陈艳鹏 +8 位作者 张梦媛 王兴刚 焦立新 冯烁 任博 陈浩 薛俊杰 赵宇峰 黄蝶芳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75-1191,共17页
“双碳”目标下“取氢留碳”成为煤炭清洁利用的必然选择,煤炭原位热解为国内油气增产提供了新思路,科学预测富油煤原位热解产能对于项目经济性和能量回报率评估至关重要。目前针对中深层富油煤原位热解的研究较少,考虑真实围压条件的... “双碳”目标下“取氢留碳”成为煤炭清洁利用的必然选择,煤炭原位热解为国内油气增产提供了新思路,科学预测富油煤原位热解产能对于项目经济性和能量回报率评估至关重要。目前针对中深层富油煤原位热解的研究较少,考虑真实围压条件的块煤热解试验尚未见到报道,为预测中深层富油煤原位热解产能、查明油气生产规律,提出基于中深层煤炭原位热解特点的水平井开发方式,开展了三塘湖盆地2套主力煤层的块煤覆压热解试验,建立了基于Boltsmann函数的八道湾组富油煤覆压热解产率评价模型和U型水平井产能预测方法,并对油气产能变化规律、能量回报率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①煤炭原位热解具有资源丰度高、气体产物清洁低碳、地质风险小等优势,U型、L型、多分支水平井可采用间歇或连续方式生产。②八道湾组煤比西山窑组煤具有更高的焦油和煤气产率,焦油在400~500℃时产量达到峰值,围压具有降低热解产物传质能力的负面作用和提高传热效率的正向作用,温度低于400℃时负面作用占据主导,随着温度升高,正向作用逐渐占据主导。煤气在300~400℃时产量快速增大,400~600℃时产量增速减缓,600℃后产量快速降低,煤气中H_(2)和CO随温度增加单调递增,CH_(4)和CO_(2)随温度先增后减,施加围压后更有利于八道湾组煤的煤气生产。③富油煤热解产物产率随温度增加呈现“缓慢增大—快速增大—趋于平稳”的S形变化规律,Boltsmann函数能够较好的拟合富油煤热解产物产率变化规律,直线形和三角形井网分别形成类矩形和类圆形的温度场,井间煤层达到有效热解温度(350℃)所需的水平井井距分别为4.5、5.5 m,三角形井网的加热效果优于直线形井网。④油气产能分为“初期低产、中期快速上产、后期稳产”3个阶段,按照煤的导热系数为1 W/(m·℃)预测,单口U型井生产5 a的焦油、CH_(4)、H_(2)产能有望达到1.56×10^(4)t/a、260.21×10^(4)m^(3)/a和201.83×10^(4)m^(3)/a,能量回报率能达到2.09,热解水和焦油在热解产物中质量比最大、产能最先企稳,煤气中CH_(4)和CO_(2)质量比最高,CO_(2)随生产年限先增后降,CO和H_(2)随生产年限单调递增,加热后期的产能贡献主要来自于煤气中CO和H_(2)。⑤等热值情况下,煤炭原位热解相比地面煤燃烧减碳97%,理想情况下热解产生的CO_(2)能够通过半焦层吸附埋存以实现自身“碳中和”。总体来看,煤炭原位热解具备规模发展的资源基础、技术可行性以及良好的经济前景,是一项具有发展潜力的化石能源清洁低碳开发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原位热解 富油煤 水平井 产能预测 能量回报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煤层气压裂水平井产气预测模型
5
作者 贾焰然 石军太 +5 位作者 曹运兴 徐凤银 熊先钺 陈明 黄红星 王伟 《中国海上油气》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6-183,共8页
尽管压裂水平井开发深部煤层气藏取得重大突破,但煤层气井产气规律认识不清,产气快速预测方法欠缺,为了保障深部煤层气长期稳定高效开发,亟需开展产气预测方法研究。基于深部煤层气压裂水平井改造区内外双线性流的渗流特征,通过耦合考... 尽管压裂水平井开发深部煤层气藏取得重大突破,但煤层气井产气规律认识不清,产气快速预测方法欠缺,为了保障深部煤层气长期稳定高效开发,亟需开展产气预测方法研究。基于深部煤层气压裂水平井改造区内外双线性流的渗流特征,通过耦合考虑开关井变化影响的压力传播模型,考虑应力敏感、基质收缩和煤粉堵塞综合影响的渗透率动态变化机理的水平井气水两相流产能方程,以及煤层气藏压裂改造区-未改造区物质平衡方程,建立了煤层气压裂水平井产气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求解;通过与商业数值模拟软件CMG模型、鄂东盆地大吉区块典型深部煤层气井A实测数据的拟合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深部煤层气压裂水平井产气预测模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本文模型更好地表征了实际井从压裂液返排阶段开始到产量递减阶段的全周期产水动态特征,所拟合得到的井底流压路径与实测值的平均误差低于7%,即建立的深部煤层气压裂水平井产气预测模型更符合现场实际。研究结果可为深部煤层气藏压裂水平井生产动态分析和开发方案设计提供参考,为深部煤层气井长期稳定高效开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煤层气 压裂水平井 双线性流 动态渗透率 产气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lasingame production decline type curves for analysing a multi-fractured horizontal well in tight gas reservoirs 被引量:5
6
作者 魏明强 段永刚 +3 位作者 陈伟 方全堂 李政澜 郭希冉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2期394-401,共8页
Production decline analysis has been considered as an important method to obtain the flow parameters, reservoir properties and original gas in place. Although advanced Blasingame production decline analysis methods fo... Production decline analysis has been considered as an important method to obtain the flow parameters, reservoir properties and original gas in place. Although advanced Blasingame production decline analysis methods for vertical wells, fractured wells and horizontal wells are widely used, limited study has conducted on Blasingame production decline type curves for multi-fractured horizontal well(MFHW). Based on the perpendicular bisection(PEBI) grids, a numerical model was developed and the solution was obtained using control volume finite element method and the fully implicit method. Blasingame production decline-type curves of the infinitely conductive MFHW were plotted through computer programming. A field case was presented to analyse and verify the model developed. Five flow regimes, including early formation linear flow, early radial flow, compound linear flow, transient flow and pseudo-radial flow, are recognized. Fracture spacing is the main factor that affects early radial flow, compound linear flow and transient flow, the distance from the well to the circular boundary affects the pseudo-radial flow, and the type curves are also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the formation permeability, fracture number and fracture half-length. The validation of field case suggests that the Blasingame production decline type curves proposed in this work can be applied to the production decline analysis for MFHW in tight gas reservoi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ght gas reservoir fractured horizontal well unstructured grid production decline type curv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向异性致密砂岩气藏分段压裂水平井气水两相产能预测模型 被引量:8
7
作者 邓美洲 牛娜 +3 位作者 尹霜 蒋燕聪 何勇明 韦帅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9-111,共13页
致密砂岩气藏具有储层物性差、孔喉结构复杂、各向异性强、初始含水饱和度覆盖范围大等特征,导致储层中流体的渗流机理复杂,为气井产能的准确预测及评价带来了巨大挑战。为此,基于气水两相非达西渗流理论,综合考虑储层各向异性、储层基... 致密砂岩气藏具有储层物性差、孔喉结构复杂、各向异性强、初始含水饱和度覆盖范围大等特征,导致储层中流体的渗流机理复杂,为气井产能的准确预测及评价带来了巨大挑战。为此,基于气水两相非达西渗流理论,综合考虑储层各向异性、储层基质和裂缝不同程度的应力敏感性和两相启动压力梯度、高速非达西渗流效应、气体滑脱效应以及裂缝导流能力与缝间干扰等复杂因素,利用坐标变换、扰动椭圆理论、等价发展矩形理论、当量井径原理、压力叠加原理、水电相似原理等方法,建立了适用于各向异性致密砂岩气藏分段压裂水平井气水两相产能预测的新模型。通过矿场实例验证了新模型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并绘制了气水两相产能预测曲线,评价了敏感参数对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气体滑脱效应、裂缝导流能力、裂缝半长、裂缝条数、水平井井筒与地层主渗透率方向夹角的增大,压裂水平井的无阻流量增大;而随着储层各向异性、储层应力敏感性、裂缝应力敏感性、两相启动压力梯度、生产水气比增大,压裂水平井的无阻流量降低;水相对气相的流动具有抑制作用,且驱替压差越大,抑制作用越显著,因此需提前采取防水和治水措施。该研究成果进一步缩小了致密砂岩气藏产能预测结果与矿场实际产量的差距,有助于致密砂岩气藏的参数评估、动态预测以及产能评价和勘探开发决策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气藏 分段压裂水平井 各向异性 气水两相 产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物理约束的压裂水平井产能智能预测框架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卢聪 罗扬 +1 位作者 郭建春 曾凡辉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9-107,共9页
水平井分段压裂是实现非常规油气藏有效开发的关键技术,准确预测压裂水平井产能对于井位优选和压裂参数优化至关重要。随着历史开发数据的不断积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数据驱动的人工智能方法为压裂水平井产能预测提供了新的渠道... 水平井分段压裂是实现非常规油气藏有效开发的关键技术,准确预测压裂水平井产能对于井位优选和压裂参数优化至关重要。随着历史开发数据的不断积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数据驱动的人工智能方法为压裂水平井产能预测提供了新的渠道。为此,从压裂水平井生产物理过程出发,分析了产能智能预测的物理约束,提出了与物理过程相匹配的产能智能预测框架,并结合四川盆地南部(以下简称川南)地区页岩气开发生产数据开展了实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压裂水平井产能智能预测需要以压裂段为单位进行特征融合处理,单井产能是由初始压裂段到末尾压裂段依次累计作用的结果,各压裂段之间存在顺序关系,各单井的因素输入维度存在差异;(2)采用循环神经网络能够完全匹配压裂段之间的顺序关系和汇聚作用,而Mask屏蔽机制则能够解决各单井压裂段数量不统一的矛盾。结论认为:(1)该智能预测模型能够学习各单井输入序列与产能之间的复杂映射关系,训练集相对误差为0.098、测试集相对误差为0.117,较循环神经网络(RNN)模型误差的下降幅度分别为37.6%和37.0%,较多层感知机(MLP)模型误差的下降幅度分别为77.3%和77.4%,展现出优异的预测性能;(2)该研究成果能够为非常规油气藏压裂水平井产能预测的技术进步和快速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南部 页岩气 水平井 分段压裂 特征融合 产能预测 人工智能 循环神经网络 物理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树状分叉裂缝网络的致密气藏压裂水平井产能预测模型
9
作者 高丽 韩竹 +2 位作者 梁飞 李宜强 吕宏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6期11208-11214,共7页
致密气藏压裂水平井产能预测时常常将裂缝简化为直线状裂缝,而实际地层中裂缝形态一般较为复杂,因而导致其产能预测的准确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基于更符合实际复杂裂缝形态的树状分叉裂缝网络,考虑了裂缝的形态特征及气体的滑动效应,... 致密气藏压裂水平井产能预测时常常将裂缝简化为直线状裂缝,而实际地层中裂缝形态一般较为复杂,因而导致其产能预测的准确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基于更符合实际复杂裂缝形态的树状分叉裂缝网络,考虑了裂缝的形态特征及气体的滑动效应,建立了压裂水平井产能预测的新模型,并进行了产能的敏感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相比于直线状裂缝模型,树状分叉裂缝模型给出的水平井产能要高,其与树状分叉裂缝长度分形系数和分叉级数正相关,与分形角度负相关,与宽度分形系数几乎无关。此外,水平井产能随努森数和泄压半径增大而减小,随裂缝间距和长度的增大而增大,受裂缝渗透率的影响较小;裂缝产能与裂缝间距正相关,与裂缝渗透率几乎无关;然而裂缝长度的增加仅使两端裂缝的产能增加,中间裂缝的产能却有所减小。研究结果对致密气藏压裂水平井的设计和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气藏 压裂水平井 树状分叉裂缝 产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煤层气单支压裂水平井产量关键要素及提产对策——以郑庄区块开发实践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晨 何萌 +6 位作者 肖宇航 刘忠 韩晟 鲁秀芹 王子涵 吴浩宇 张倩倩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8-168,共11页
单支压裂水平井作为沁水煤层气田煤层气开发主体技术,支撑了气田20亿m~3/a产气量的突破。但在其规模推广应用过程中,出现井间产量差异大,局部区域适应性欠佳等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气田煤层气产量进一步提升。一方面,众多影响单支压裂水... 单支压裂水平井作为沁水煤层气田煤层气开发主体技术,支撑了气田20亿m~3/a产气量的突破。但在其规模推广应用过程中,出现井间产量差异大,局部区域适应性欠佳等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气田煤层气产量进一步提升。一方面,众多影响单支压裂水平井产气量的关键要素已被确认,但核心关键要素却不明确;另一方面,关键要素的平面变化规律认识,普遍为简单数学外推或纯粹数学反演,缺少地质约束和修正,可靠性和分辨率低。故亟需落实影响产量核心关键要素,以此为基础建立针对性提产技术对策。首先,基于郑庄区块客观地质条件和开发生产实践认识,提出影响单支压裂水平井产量的核心关键要素初步筛选原则,并评选出纯煤层进尺、水平段倾斜幅度、全烃、GR(自然伽马)、压裂段数、平均砂量梯度、平均排量梯度、平均液量梯度、解吸压力梯度9项要素。用灰色关联分析和单因素分析方法,明确初筛9项要素与单支压裂水平井产气量间的关联程度,落实要素对产量影响的内在机制。其次,从资源基础、储量控制和改造动用3个角度,结合单支压裂水平井部署和改造设计和施工具体流程分类9项要素,并依此建立针对性的提产技术对策。在井位部署阶段,利用评价井外推资料,初步明确相对富集区域,用构造导向滤波+高频相干技术处理地震资料,圈定无隐蔽性破坏构造发育区,再钻直/斜井以获取煤层段GR和全烃,落实井位部署区资源基础;在井轨迹设计和钻井阶段,利用波形聚类技术预测井位部署区内构造煤分布规律,对地震资料叠前深度偏移处理预测井位部署区内煤层厚度和起伏变化规律,用井组模式,分批次钻井,结合近钻头地质导向技术,实钻数据实时修正局部煤层认识,增加纯煤层进尺,优化井轨迹,确保更多优质压裂段,提高储层控制;在储层改造阶段,通过GR、全烃、井轨迹条件和实钻数据等优选压裂段,采用桥射联作压裂技术提升排量、砂量和液量,扩大改造规模,强化改造,提升资源动用程度。最后,运用上述对策在郑庄区内开展相关试验,在郑庄北部部署1个井组7口井,与周边早期单支压裂水平井相比,试验井较之前解吸压力高出约1~1.5 MPa,稳产气量提高近5000~10000 m~3/d。该研究评选了影响单支压裂水平井产气量的核心关键要素和以此为基础而建立的针对性提产技术对策,经现场试验检验,能大幅提高煤层气井稳产气量和解吸压力,为沁水煤层气田产量提升和采用相同主体开发技术的同行提供生产实践经验和可借鉴的成功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支压裂水平井 煤层气产量 灰色关联分析 单因素分析 提产技术对策 现场先导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气水平井排采设备适应性及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海洋 冯云飞 +3 位作者 陈捷 高为 李全中 杜志刚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696-700,共5页
针对贵州省煤层气水平井开发案例较少的现状,开展煤层气水平井排水采气工艺适配性研究及应用效果评价。以六盘水煤田水平井为例,分析该井井斜、压裂规模对排采设备排水采气的影响,并进行设备适应性分析,优选射流泵作为该井的排采设备。... 针对贵州省煤层气水平井开发案例较少的现状,开展煤层气水平井排水采气工艺适配性研究及应用效果评价。以六盘水煤田水平井为例,分析该井井斜、压裂规模对排采设备排水采气的影响,并进行设备适应性分析,优选射流泵作为该井的排采设备。结果表明:煤层气水平井的复杂工况会影响排采设备的适应性,需根据水平井的工况复杂性优选匹配的排采设备;采用射流泵进行煤层气水平井排水采气,能够满足水平井连续稳定排采的要求;对射流泵井下管柱及下泵深度进行优化,增大沉砂沉粉井段,采取“S”型产出流道分离气水流体,能够有效避免泵筒卡泵及气锁现象。该水平井的开发实践及应用效果,为贵州省煤层气水平井的排水采气设备优选及管柱优化提供了工程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水平井 压裂规模 排采设备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裂水平井裂缝与井筒成任意角度时的产能预测模型 被引量:23
12
作者 王立军 张晓红 +2 位作者 马宁 路宗满 蔡萍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3-75,共3页
通常采用裂缝与水平井垂直时的产能公式预测低渗透油田压裂水平井产量,而对于裂缝与水平井成任意角度时的产量预测并没有针对性的计算公式,若采用垂直裂缝压裂水平井产能预测公式则使计算结果与实际生产结果偏差较大。为了使压裂水平井... 通常采用裂缝与水平井垂直时的产能公式预测低渗透油田压裂水平井产量,而对于裂缝与水平井成任意角度时的产量预测并没有针对性的计算公式,若采用垂直裂缝压裂水平井产能预测公式则使计算结果与实际生产结果偏差较大。为了使压裂水平井产量的预测更加符合实际,综合考虑水平井压裂时的有效缝长及裂缝与水平井所成角度两方面的因素,引用了缝长因子,应用位势理论和叠加原理基本渗流理论,建立了压裂水平井产能预测模型。对S油田某一口水力压裂水平井的产量进行了预测,该井在2008年6月的产液量为4.2t/d,根据该模型预测的产液量为4.5t/d,相对误差为7.1%,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水力压裂 裂缝 产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水平井不动管柱封隔器分段压裂技术 被引量:58
13
作者 柴国兴 刘松 +1 位作者 王慧莉 李继志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41-145,共5页
通过分析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现状,提出一种新型水平井不动管柱封隔器分段压裂工艺技术。介绍新型工艺技术的管柱结构、工艺原理及创新点,并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工艺管柱进行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新型分段压裂工艺管柱能达到力... 通过分析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现状,提出一种新型水平井不动管柱封隔器分段压裂工艺技术。介绍新型工艺技术的管柱结构、工艺原理及创新点,并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工艺管柱进行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新型分段压裂工艺管柱能达到力学设计要求;新技术的创新点在于能够实现一趟管柱完成2~3层段分段压裂,设计封隔器长胶筒摩擦锚定,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设计工具挡砂传液机构,有效避免工具内腔进砂引起的事故,管柱无卡瓦锚定,可以反洗井,整个压裂施工可以在一天内完成,施工简单,可以有效节省作业时间和作业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井生产 采油设备 压裂 分段压裂 水平井 封隔器隔离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缝性油藏水平井稳态解产能公式研究 被引量:90
14
作者 范子菲 方宏长 牛新年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52-57,共6页
本文首先推导出矩形油藏中垂直裂缝稳态解公式,在此公式的基础上,推导出裂缝性油藏水平井稳态解公式。在推导过程中,考虑了油藏顶、底边界、两侧边界、完井方式、油藏基质各向异性以及垂直裂缝部分穿透油层等因素对水平井产能的影响... 本文首先推导出矩形油藏中垂直裂缝稳态解公式,在此公式的基础上,推导出裂缝性油藏水平井稳态解公式。在推导过程中,考虑了油藏顶、底边界、两侧边界、完井方式、油藏基质各向异性以及垂直裂缝部分穿透油层等因素对水平井产能的影响。最后应用所推导的公式进行计算,得到了几个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 油藏 水平井 稳态解 完井方式 产能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裂水平井产能影响因素 被引量:126
15
作者 曾凡辉 郭建春 +1 位作者 徐严波 赵金洲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74-477,482,共5页
水平井压裂后一般形成多条裂缝,由于地应力在水平井长度方向上的差异以及压裂工艺技术的限制,形成的多条裂缝在长度、导流能力、与水平井筒的夹角等方面不尽相同,且在生产过程中各裂缝相互干扰,增加了压裂后水平井产能计算的复杂性。结... 水平井压裂后一般形成多条裂缝,由于地应力在水平井长度方向上的差异以及压裂工艺技术的限制,形成的多条裂缝在长度、导流能力、与水平井筒的夹角等方面不尽相同,且在生产过程中各裂缝相互干扰,增加了压裂后水平井产能计算的复杂性。结合水平井压后裂缝形态和生产过程中油气在裂缝中的渗流机理,建立考虑裂缝干扰的产能计算模型,并进一步分析了压裂水平井产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产量随着裂缝条数、裂缝长度和裂缝导流能力的增加而增加;裂缝与水平井筒夹角越大,产量越高;对于不同的裂缝布局,不同位置的裂缝应该尽量错开排列,根部和端部裂缝的间距小于内部裂缝的间距;由于裂缝的干扰作用,不同位置的裂缝产量不同,处在中间位置的裂缝产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水平井 裂缝干扰 产能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井压裂产能电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29
16
作者 曲占庆 张琪 +1 位作者 吴志民 赵梅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3-55,共3页
水平井压裂前须对其产能进行预测,通过电模拟实验,测量了水平井压裂模型的电压和电流密度,将实验数据转换为模拟油藏数据计算水平井压裂产能。实验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水平井压裂产能预测公式计算精度较高,实验和实际油藏条件下产能比值... 水平井压裂前须对其产能进行预测,通过电模拟实验,测量了水平井压裂模型的电压和电流密度,将实验数据转换为模拟油藏数据计算水平井压裂产能。实验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水平井压裂产能预测公式计算精度较高,实验和实际油藏条件下产能比值基本吻合。因此,在满足相似条件情况下,可以利用电模拟实验数据来表征水平井压裂产能的大小,从而达到快速预测水平井压裂产能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压裂 形状因子 电模拟 产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因素对页岩气产量的影响——以北美Haynesville页岩气藏为例 被引量:79
17
作者 李庆辉 陈勉 +2 位作者 Fred P.Wang 金衍 李志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4-59,123,共6页
我国页岩气开发尚处于前期探索阶段,分析国外成功的开发案例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和参考价值。在对北美Haynesville页岩气藏生产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工程因素对该页岩气藏开发的影响规律。结论认为:页岩气井水平段长度、压... 我国页岩气开发尚处于前期探索阶段,分析国外成功的开发案例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和参考价值。在对北美Haynesville页岩气藏生产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工程因素对该页岩气藏开发的影响规律。结论认为:页岩气井水平段长度、压裂级数、加砂量、油嘴尺寸、井底压力和是否采取重复压裂施工对累积产量有显著影响;水平段长度在1 500~1 650m之间、压裂级数12~17级、加砂量1 500~3 000t、油嘴尺寸8~9mm为该地区常用且效果较好的设计方案;井底压力高的区域页岩气产量相应较高,这与井底超压改善页岩脆性、优化压裂效果有关;重复压裂能够显著提高页岩气总产量,作业时机的选择与增产效果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工程因素 生产能力 水平井 压裂(岩石) 规模 重复压裂 增产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致密砂岩气藏压裂技术新进展 被引量:62
18
作者 凌云 李宪文 +1 位作者 慕立俊 马旭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66-72,共7页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具有"低渗、低压、低产、多层比例高、非均质性强"的特点,为提高开发效益,"十二五"期间开展了压裂改造关键技术的攻关,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1水平井多段压裂形成了水力喷砂、裸眼封隔器两大...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具有"低渗、低压、低产、多层比例高、非均质性强"的特点,为提高开发效益,"十二五"期间开展了压裂改造关键技术的攻关,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1水平井多段压裂形成了水力喷砂、裸眼封隔器两大主体技术,研发了速钻复合桥塞、重复开关滑套核心工具,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2直井多层压裂形成了机械封隔器、套管滑套、连续油管三大技术系列;3研发了3套低伤害压裂液体系;4水平井加体积压裂、小井眼开发试验取得重要进展,致密气藏压裂关键技术系列的建立,实现了工艺技术能力的显著提升(直井分压由3层提高到11层、水平井分压由5段提高到23段),单井产量大幅提高,为致密砂岩储层有效开发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按照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5 000×104 t稳产要求,以提高单井产量、降低开发成本为目标,下一步气田压裂技术主要开展水平井加体积压裂、工厂化压裂作业、老井重复改造三大技术系列的攻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苏里格气田 水平井分段压裂 直井分层压裂 低伤害压裂液 体积压裂 工厂化压裂 气井重复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体积压裂水平井产量预测 被引量:14
19
作者 王冲 屈雪峰 +2 位作者 王永康 陈代鑫 赵国玺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3-131,共9页
目前常用的水平井产量预测数值模拟方法和理论解析方法都难以解决致密油储层横向非均质变化大和人工裂缝发育程度描述难的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基于测井解释资料和体积压裂施工参数,从地质和工程两个方面对致密油水平井产量进行分析和... 目前常用的水平井产量预测数值模拟方法和理论解析方法都难以解决致密油储层横向非均质变化大和人工裂缝发育程度描述难的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基于测井解释资料和体积压裂施工参数,从地质和工程两个方面对致密油水平井产量进行分析和效果评价,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将水平段地质参数(标准录井气测全烃值、渗透率、脆性指数)、油层包络面面积、储层横向非均质系数作为影响储层含油性、渗透性、可压性和非均质性的敏感性参数;将施工参数的单井总入地液量作为产量的工程敏感性参数。通过拟合回归,建立对数预测模型对致密油水平井产量进行预测,达到降低致密油规模开发中的投资风险,提高产建效益的目的。应用该方法对合水长7致密油区块6口水平井进行产量预测,预测值与实际值平均相对误差仅为8.0%,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 体积压裂 水平井 产量预测 敏感性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多条垂直裂缝的压裂气井产能研究 被引量:21
20
作者 岳建伟 段永刚 +2 位作者 陈伟 王世泽 刘青山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4年第3期46-48,共3页
根据压裂水平气井的渗流过程,对压裂水平气井的压降进行了分析,将气体从地层流入水平井底的压降分为三部分:一是气体从地层流入裂缝,通过复位势理论和势的叠加原理得出了有关产能的压降公式;二是从裂缝流入水平井段,通过对裂缝微元体的... 根据压裂水平气井的渗流过程,对压裂水平气井的压降进行了分析,将气体从地层流入水平井底的压降分为三部分:一是气体从地层流入裂缝,通过复位势理论和势的叠加原理得出了有关产能的压降公式;二是从裂缝流入水平井段,通过对裂缝微元体的分析得出有关裂缝参数的产能压降公式;三是气体从水平井段指端流入水平井的跟端,通过动量定理得出了压降关系。这样就得出了产量与裂缝半长和裂缝条数等参数的关系模型,由于整个模型的建立都是通过严格的解析方法来得出的,因而该方法与目前所用的方法相比,准确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裂缝 水力压裂 水平井 气井 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