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强脉冲光对皮肤成纤维细胞Ⅰ型和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吴迪 骆丹 +2 位作者 张镇静 闵玮 朱洁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57-359,共3页
目的:研究强脉冲光(IPL)照射对体外培养的汉族人皮肤成纤维细胞Ⅰ、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人原代成纤维细胞,采用波长为570~950nm、能量密度为15J/cm2的IPL照射培养细胞。在照射结束后1、12、24及48h收集细胞总R... 目的:研究强脉冲光(IPL)照射对体外培养的汉族人皮肤成纤维细胞Ⅰ、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人原代成纤维细胞,采用波长为570~950nm、能量密度为15J/cm2的IPL照射培养细胞。在照射结束后1、12、24及48h收集细胞总RNA,应用反转录(RT)-PCR法测定各时间点成纤维细胞Ⅰ、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在IPL照射后12、24及48h,成纤维细胞Ⅰ、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上调(P<0.05),且表达水平随孵育时间的延长呈增加的趋势。结论:IPL可直接促进成纤维细胞中Ⅰ型和Ⅲ型前胶原mRNA的转录,该研究部分阐明了IPL除皱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脉冲光 成纤维细胞 MRNA表达 型前胶原 Ⅲ型前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幼芽提取物对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Ⅰ、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余欣 欧阳五庆 +1 位作者 张黎 王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5-18,共4页
分离培养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用2种富含腺嘌呤类衍生物的玉米幼芽提取物(20 mg/L)提前保护细胞后,体外构建H2O2急性氧化损伤细胞模型,应用RT-PCR对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Ⅰ、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进行半定量检测。结果表明,损伤对照组(Ⅱ组... 分离培养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用2种富含腺嘌呤类衍生物的玉米幼芽提取物(20 mg/L)提前保护细胞后,体外构建H2O2急性氧化损伤细胞模型,应用RT-PCR对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Ⅰ、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进行半定量检测。结果表明,损伤对照组(Ⅱ组)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Ⅰ、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空白对照组(I组)的24%(P<0.01)和20%(P<0.01),而药物保护组(Ⅲ组、Ⅳ组)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Ⅰ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量均高于损伤对照组,分别是损伤对照组的3.5倍(P<0.01)和1.8倍,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量也均高于损伤对照组,分别是损伤对照组的4.6倍(P<0.01)和3倍(P<0.01)。说明在H2O2致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急性氧化损伤过程中,这2种玉米幼芽提取物能够保护Ⅰ、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且0501提取物对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Ⅰ、Ⅲ型前胶原表达的保护作用优于0502提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幼芽提取物 氧化损伤 小鼠皮肤 成纤维细胞 型前胶原 Ⅲ型前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Ⅰ型前胶原在前列腺癌骨转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黄学梅 林丁 +4 位作者 刘预 吴立翔 吕自兰 郭变琴 刘兴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7-190,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Ⅰ型前胶原(procollagen typeⅠ,PCⅠ)含量检测在早期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羊Ⅰ型前胶原放射免疫试剂联合Ⅰ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rocollagen typeⅠamino terminal peptide,PⅠNP)和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 目的探讨血清Ⅰ型前胶原(procollagen typeⅠ,PCⅠ)含量检测在早期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羊Ⅰ型前胶原放射免疫试剂联合Ⅰ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rocollagen typeⅠamino terminal peptide,PⅠNP)和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rocollagen typeⅠcarboxyl terminal peptide,PⅠCP)对262例样本(包括50例正常人、62例前列腺增生症、67例前列腺癌以及83例前列腺骨转移患者的血清)进行含量检测并统计分析。结果前列腺癌骨转移组PCⅠ、PⅠNP、PⅠCP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01);前列腺癌组PCⅠ、PⅠNP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前列腺增生组(P<0.05),PⅠCP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前列腺增生组的PCⅠ、PⅠNP、PⅠCP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前列腺癌骨转移组PCⅠ、PⅠNP、PⅠCP含量升高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前列腺增生组和前列腺癌组(P<0.01)。PCⅠ、PⅠNP、PⅠCP含量检测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的诊断灵敏度分别为90.4%、88.0%、84.3%,特异度分别为94.4%、96.1%、95.5%,Youden指数分别为84.8%、84.0%、79.9%,诊断正确率均在92%以上;PCⅠ与PⅠNP、PⅠCP间的灵敏度、特异度等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自主研制的羊PCⅠ放射免疫试剂有望替代进口PⅠNP、PⅠCP放射免疫试剂进行血清PCⅠ含量检测,应用于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早期诊断和病程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胶原 试剂盒 前列腺癌 骨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gⅡ对大鼠HSC表达ATR及Ⅰ型前胶原mRNA的影响
4
作者 汪余勤 宗春华 +4 位作者 徐雷鸣 瞿春莹 董国芳 李定国 陆汉明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4-127,143,共5页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对大鼠肝脏星状细胞 (HSC)表达AngⅡ受体 (ATR)及Ⅰ型前胶原mRNA的影响 ,探讨AngⅡ调控HSC分泌胶原的作用途径。方法HSC分离培养后 ,采用细胞免疫技术、原位杂交技术及RT PCR方法分别测定ATR和Ⅰ型前胶原m...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对大鼠肝脏星状细胞 (HSC)表达AngⅡ受体 (ATR)及Ⅰ型前胶原mRNA的影响 ,探讨AngⅡ调控HSC分泌胶原的作用途径。方法HSC分离培养后 ,采用细胞免疫技术、原位杂交技术及RT PCR方法分别测定ATR和Ⅰ型前胶原mRNA表达水平。结果培养激活的HSC表达少量的AT1R蛋白和mRNA ,10 -6mol/LAngⅡ刺激后AT1R蛋白表达水平及mRNA转录水平显著升高 ,同时亦能促进Ⅰ型前胶原mRNA表达 ;而体外培养激活的HSC不表达AT2R ,AngⅡ作用后亦不能刺激其表达。结论AngⅡ能够促进激活的大鼠HSC表达AT1R ,同时增强Ⅰ型前胶原mRNA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C 型前胶原 AngⅡ MRNA表达 大鼠 激活 分泌 ATR 表达水平 MRNA转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段健康人群骨代谢指标Ⅰ型前胶原N末端前肽的特点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庄铭城 王小燕 林泽伟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68-272,共5页
目的确定健康中国人群中Ⅰ型前胶原N末端前肽(type Ⅰ procollagen propeptide,PⅠNP)的年龄和性别特异性参考区间。方法采用骨密度测定法测定骨密度正常的中国人群599份血清,建立参考区间。年龄组分为20~29岁、30~39岁、40~49岁、50~5... 目的确定健康中国人群中Ⅰ型前胶原N末端前肽(type Ⅰ procollagen propeptide,PⅠNP)的年龄和性别特异性参考区间。方法采用骨密度测定法测定骨密度正常的中国人群599份血清,建立参考区间。年龄组分为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岁。结果在划分中国男性和女性人群的年龄组时,不同年龄组的总PINP存在显著差异。在男性人群中,PⅠNP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然后在中年后保持稳定。在女性人群中,与男性人群相似的下降趋势与50~59岁年龄组的急剧增加相似。结论本研究初步建立了具有正常骨密度的中国男性和女性人群与年龄相关的PⅠNP参考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作用 肽片段 前胶原 前胶原型N-末端肽 参考值 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肝健脾方醇水双提物对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秦秀娟 高家荣 +3 位作者 姜辉 陈金锋 王婷 张婷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646-1651,共6页
目的探讨疏肝健脾方(柴胡、黄芪、白芍、白术等)醇水双提物对四氯化碳诱导肝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皮下注射50%四氯化碳,每周2次,持续12周,复制肝纤维化大鼠模型。造模后第7周,分别灌胃给予疏肝健脾方醇水... 目的探讨疏肝健脾方(柴胡、黄芪、白芍、白术等)醇水双提物对四氯化碳诱导肝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皮下注射50%四氯化碳,每周2次,持续12周,复制肝纤维化大鼠模型。造模后第7周,分别灌胃给予疏肝健脾方醇水双提物(1.5、3.0、6.0 g/kg)剂量组和阳性药秋水仙碱组,每天1次,连续6周。实验结束后,Masson染色观察肝脏组织胶原沉积;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层黏蛋白(laminin,LN)、Ⅲ型前胶原肽(procollagen-Ⅲ-peptide,PⅢNP)、Ⅳ型胶原(collagen typeⅣ,Ⅳ-C)的水平;免疫组化染色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Ⅰ型胶原(collagen typeⅠ,COL-Ⅰ)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疏肝健脾方醇水双提物不仅可减轻胶原纤维的沉积,改善肝纤维化损伤程度,还可显著降低血清中透明质酸、层粘蛋白、Ⅲ型前胶原肽、Ⅳ型胶原的水平,抑制肝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结论疏肝健脾方醇水双提物对化学性肝纤维化大鼠具有很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其可能机制与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减少细胞外基质的合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肝健脾方 肝纤维化 四氯化碳 透明质酸 层粘蛋白 Ⅲ型前胶原肽 Ⅳ型胶原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型胶原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性骨质疏松与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关系 被引量:9
7
作者 陈芳 尤传一 +3 位作者 甘洁民 陈淑英 陈小平 朱汉民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2期52-54,72,共4页
目的 测定甲亢患者的骨密度与骨代谢生化指标 ,探讨甲亢骨质疏松发生的机理。方法 应用双能 X线测定仪 (DEXA) ,检查 6 1例甲亢患者骨密度 (BMD)的变化 ,同时测定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 (B- ALP)、骨钙素 (BGP)、 型前胶原末端肽 (PI... 目的 测定甲亢患者的骨密度与骨代谢生化指标 ,探讨甲亢骨质疏松发生的机理。方法 应用双能 X线测定仪 (DEXA) ,检查 6 1例甲亢患者骨密度 (BMD)的变化 ,同时测定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 (B- ALP)、骨钙素 (BGP)、 型前胶原末端肽 (PICP)、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 (TRAP)、尿吡啶啉(Pyd)、脱氧吡啶啉 (D- Pyd)的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甲亢患者的各项骨代谢生化指标均明显升高(P<0 .0 1) ,且与 FT4 呈正相关。结论 甲亢时反映成骨细胞活性的 B- AL P、BGP、PICP和反映破骨细胞活性的 TRAP、Pyd和 D- Pyd均升高 ,以破骨指标升高更明显 ,呈高转换型骨质疏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尿吡啶啉 脱氧吡啶啉 TRAP PIC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PIP水平的变化及其与ET-1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蔡冬梅 毛宇强 +2 位作者 胡健 孙毅 宋展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60-262,共3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清胶原代谢的标志物I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P)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与血浆内皮素(ET-1)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包括50例高血压病患者和44例健康对照者。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血清PIP浓度,放射...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清胶原代谢的标志物I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P)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与血浆内皮素(ET-1)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包括50例高血压病患者和44例健康对照者。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血清PIP浓度,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血浆ET-1浓度。采用彩色超声心动图诊断仪进行检查,将高血压病患者分为心肌肥厚组(LVH)和非心肌肥厚组(NLVH)。结果显示LVH、NLVH两组PIP、ET-1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P<0.01),而且LVH组PIP、ET-1水平明显高于NLVH组(P<0.05)。直线相关分析发现,高血压病患者的血清PIP浓度与ET-1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440,P<0.01)。结论高血压病患者体内胶原合成增加,左室肥厚患者更加明显,高血压病患者发生不同程度心肌纤维化,而且左室肥厚患者心肌纤维化程度更加严重,内皮素在心肌纤维化中可能具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胶原 型前胶原羧基端肽 内皮素 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通络方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模型Wnt信号通路及骨硬化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凌家艳 薛莎 +2 位作者 马威 杨文强 沈霖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29-1434,共6页
目的探讨补肾通络方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卵巢切除法复制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补肾通络方大剂量组、补肾通络方小剂量组、雌激素组,每组8只,同时设置假手术组8只作为对照,各组分别给予相... 目的探讨补肾通络方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卵巢切除法复制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补肾通络方大剂量组、补肾通络方小剂量组、雌激素组,每组8只,同时设置假手术组8只作为对照,各组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给药12周后检测大鼠血清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股骨骨密度(BMD)。采用Western blotting、免疫组化和RT-PCR检测股骨中β-catenin、Wnt3a、sclerostin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补肾通络方大、小剂量组PINP增高(P<0.01),β-CTX明显降低(P<0.01),骨密度升高。补肾通络方大、小剂量组Wnt3a、β-catenin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增高(P<0.01),sclerostin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下降(P<0.01)。结论补肾通络方能抑制sclerostin表达,调控Wnt3a表达增高,从而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发挥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通络方 骨质疏松症 型胶原氨基端前肽 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 Wnt/β-catenin信号 骨硬化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大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缓释微球对2型糖尿病GK大鼠种植体周围骨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于淼 惠新民 +3 位作者 王峰 张宁 张和鹏 宋应亮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0-264,361,共6页
目的评估重组大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rrIGF-1)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缓释微球对2型糖尿病GK大鼠种植体周围骨形成的影响。方法将20只雄性GK大鼠进行糖尿病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加载包裹rrIGF-1的PLGA缓释微球(治疗组... 目的评估重组大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rrIGF-1)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缓释微球对2型糖尿病GK大鼠种植体周围骨形成的影响。方法将20只雄性GK大鼠进行糖尿病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加载包裹rrIGF-1的PLGA缓释微球(治疗组,n=10)和加载包裹与rrIGF-1等量安慰剂的PLGA缓释微球(糖尿病组,n=10)处理,再以10只未做处理的SD大鼠作为对照组。在所有大鼠胫骨内植入种植体,治疗组和糖尿病组大鼠同时分别加载等量相应种类的PLGA缓释微球。术后4、5、8周在种植体周围局部采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骨钙素(OCN)、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及I型前胶原羧基前肽(PICP)含量。结果种植体植入术后4周,糖尿病组和治疗组的血清OCN、B-ALP和PIC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5周,糖尿病组的OCN和B-AL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治疗组(P均<0.05),糖尿病组和治疗组的PICP水平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OCN水平明显高于术后4周(P<0.05),对照组的PICP水平则明显低于术后4周(P<0.05);术后8周,糖尿病组大鼠的OCN和B-AL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治疗组(P均<0.05),糖尿病组和治疗组大鼠的血清PIC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rrIGF-1 PLGA缓释微球局部加载可促进GK大鼠种植体周围骨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大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2型糖尿病 GK大鼠 骨钙素 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 型前胶原羧基前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碳酸氢盐水平与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邱杰山 张文华 +3 位作者 周子英 魏金芬 俞兆珍 沈水娟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69-974,共6页
目的分析未行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脏病5期(chronic kidney disease 5 period,CKD5)患者血清碳酸氢盐与骨代谢指标的关系,探索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代谢性酸中毒与慢性肾脏病的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mineral and bo... 目的分析未行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脏病5期(chronic kidney disease 5 period,CKD5)患者血清碳酸氢盐与骨代谢指标的关系,探索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代谢性酸中毒与慢性肾脏病的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mineral and bone metabolic abnormalities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MBD)发生的关系及可能机制。方法收集2014年8月至2016年10月就诊未行透析治疗的CKD5期患者252例,根据血清标准碳酸氢盐(standard bicarbonate,SB)水平对患者进行分组,SB<22 mmol/L定义为伴有酸中毒组(217例),SB>22 mmol/L定义为不伴有酸中毒组(35例)。收集SB、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白蛋白(blood albumin,Alb)、血钙(Ca)、血磷(P)、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血β2-微球蛋白(β2-MG)、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及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TPINP)等指标,计算钙磷乘积(Ca×P)。对两组患者各项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并分别与SB作相关性分析。结果伴有酸中毒组BUN、PTH、P、Ca×P、β2-MG、β-CTX及TPINP等指标均较不伴酸中毒组高,伴有酸中毒组血Ca较不伴酸中毒组低,而两组间Scr及Al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显示SB与血Ca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55;与PTH、Ca×P、β2-MG、β-CTX及TPINP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69、-0.656、-0.775、-0.615和-0.720;与血P无明显相关。结论代谢性酸中毒参与了未行透析治疗CKD5期患者CKD-MBD的发生,其可能机制是代谢性酸中毒诱导了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功能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碳酸氢盐 血Β2-微球蛋白 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 型胶原氨基端前肽 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骨硬化蛋白、PINP、CTX与骨密度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程力 常九州 周卫东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74-878,883,共6页
目的比较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组、低骨量组、骨量正常组血清骨硬化蛋白(sclerostin,SO)水平,探讨SO与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N端)前肽(procollagen typeⅠN-terminal propetide,PINP)、Ⅰ型胶原C端肽(typeⅠcollagen carboxytermin... 目的比较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组、低骨量组、骨量正常组血清骨硬化蛋白(sclerostin,SO)水平,探讨SO与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N端)前肽(procollagen typeⅠN-terminal propetide,PINP)、Ⅰ型胶原C端肽(typeⅠcollagen carboxyterminal peptide,CTX)、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关系。方法比较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症组、低骨量组、骨量正常组3组间年龄、绝经年限、糖尿病病程、体重指数、股骨颈及平均腰椎BMD、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25-(OH)D3、SO、PINP、CTX各指标的差异,并做SO与上述指标的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1)骨质疏松症组年龄、绝经年限显著高于低骨量组、骨量正常组(P均=0.000),低骨量组明显高于骨量正常组(P=0.009、0.002);(2)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中25-(OH)D3缺乏113例(90.4%);(3)骨质疏松症组SO、PINP水平显著高于低骨量组、骨量正常组(P=0.000),低骨量组SO水平明显高于骨量正常组(P=0.045);(4)SO与PINP、年龄、绝经年限正相关(r=0.978、0.194、0.205),与股骨颈BMD、平均腰椎BMD、体重指数负相关(r=-0.518、-0.349、-0.249),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SO与PINP呈正相关(β=7.015,P=0.000)、与股骨颈BMD呈负相关(β=-11.245,P=0.023)。结论 (1)绝经后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者SO水平明显增高,与PIN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与股骨颈BMD呈显著负相关;(2)25(OH)D3在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中普遍缺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骨硬化蛋白 型前胶原氨基末端(N端)前肽 型胶原C端肽 骨密度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骨代谢指标的变化 被引量:4
13
作者 黄琦 杨培庆 +4 位作者 梅腾悦 付华华 王攀 廖鑫 高琳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68-373,共6页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与血清Ⅰ型原胶原氨基端前肽(procollagen type 1 N-terminal propeptide,P1NP)、Ⅰ型胶原交联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erminal peptide of typeⅠcollagen,β-C...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与血清Ⅰ型原胶原氨基端前肽(procollagen type 1 N-terminal propeptide,P1NP)、Ⅰ型胶原交联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erminal peptide of typeⅠcollagen,β-CTX)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依据2018年中国《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的诊断及排除标准,筛选符合条件的研究对象,设立NAFLD组(n=44),同时选择相匹配的健康人群设立对照组(n=46),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计算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腰臀比(waist hip rate,WHR)。采集空腹肘静脉血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γ-谷氨酰基转移酶(gamma-glutamyltransferase,GGT)、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c,HbA1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肌酐(creatinine,Cr)、血钙(calcium,Ca)、血磷(phosphorus,P)、25-羟维生素D_(3)[25-hydroxyvitamin D_(3),25-(OH)D_(3)]、P1NP、β-CTX。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结果与对照组比较,NAFLD组患者BMI、WHR、ALT、AST、GGT、FPG、HbA1c、TG、TC、LDL-C、FIns、HOMA-IR显著升高[BMI:(26.62±2.76)kg/m 2 vs.(22.63±2.67)kg/m 2,P<0.05;WHR:(0.91±0.06)vs.(0.81±0.07),P<0.05;ALT:(39.95±27.27)U/L vs.(18.91±8.73)U/L,P<0.05;AST:(34.86±22.42)U/L vs.(18.91±8.74)U/L,P<0.05;GGT:(40.26±22.84)U/L vs.(30.62±15.60)U/L,P<0.05;FPG:(4.88±0.51)mmol/L vs.(4.67±0.40)mmol/L,P<0.05;HbA1c:(4.69±0.25)%vs.(4.58±0.20)%,P<0.05;TG:(2.14±1.12)mmol/L vs.(1.33±0.61)mmol/L,P<0.05;TC:(5.27±1.16)mmol/L vs.(4.67±0.71)mmol/L,P<0.05;LDL-C:(3.34±0.87)mmol/L vs.(2.81±0.61)mmol/L,P<0.05;FIns:(16.42±4.92)μIU/ml vs.(12.20±4.74)μIU/mL,P<0.05;HOMA-IR:(3.57±1.13)vs.(2.55±1.07),P<0.05],25-(OH)D_(3)、P1NP显著降低[25-(OH)D_(3):(22.85±8.05)ng/mL vs.(27.45±6.52)ng/mL,P<0.05;P1NP:(35.72±5.35)ng/mL vs.(42.77±7.54)ng/mL,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1NP与BMI、WHR、FPG、HbA1c、ALT、AST、GGT、TG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76、-0.318、-0.246、-0.246、-0.384、-0.420、-0.276、-0.267,均P<0.05);与25(OH)D_(3)、β-CTX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63、0.598,均P<0.05)。调整混杂因素后P1NP仍与ALT、AST、GGT、TG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NAFLD患者血清25-(OH)D_(3)、P1NP显著降低,筛查其血清浓度变化对NAFLD人群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型原胶原氨基端前肽 型胶原交联羧基 25-羟维生素D_(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