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5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土高原夜间地表能量不平衡问题的初步研究
1
作者 赵建华 张强 +4 位作者 王胜 梁芸 张良 岳平 赵福年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5-398,共14页
一般认为白天的地表能量不平衡(surface energy imbalance,SEI)主要由涡动相关法造成,但夜间湍流受到抑制,其产生的原因尚不清楚.本文分析了夜间与白天地表能量的区别,认为夜间土壤热量存在的双向传递慢过程、向上长波辐射位相延后与湍... 一般认为白天的地表能量不平衡(surface energy imbalance,SEI)主要由涡动相关法造成,但夜间湍流受到抑制,其产生的原因尚不清楚.本文分析了夜间与白天地表能量的区别,认为夜间土壤热量存在的双向传递慢过程、向上长波辐射位相延后与湍流相干结构是其重要原因.为此,本文利用黄土高原典型代表站的观测数据,对夜间SEI展开研究.发现:(1)考虑慢过程后,夜间土壤温度、土壤热通量、土壤热储与地表土壤热通量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大,其能量闭合率(Energy BalanceRatio,EBR)提高了0.02或3%,达到0.71,能量平衡残差(Residual,Res)绝对值降低了0.8 W·m^(-2)或4%,为17.0 W·m^(-2);(2)考虑向上长波辐射位相延后,夜间向上长波辐射和净辐射均有所降低,其EBR也为0.71,也提高了0.02或3%,|Res|为15.5W·m^(-2),降低了2.3W·m^(-2)或13%;(3)考虑相干结构的贡献后,感热与潜热分别增大了53%(绝对值)和35%,其EBR未有显著变化,但|Res|降低了1.1W·m^(-2)或6%;(4)既考虑慢过程,又考虑向上长波辐射位相延后和相干结构时,夜间EBR为0.73,提高了0.04或6%,|Res|为14.8 W·m^(-2),降低了3.0 W·m^(-2)或17%.显然,这三个过程均可改善夜间地表能量闭合水平,但综合效应改善更大;(5)增加Durand(2022)提出的湍流通量漏失部分,可使EBR提高0.03,达到0.76,|Res|降低1.4 W·m^(-2),达到13.4 W·m^(-2),但也未闭合,故涡动相关法可能不是夜间SEI产生的主要原因.分析发现,长波辐射计的观测误差较大,且无世界标准;检测结果显示,长波辐射存在系统误差,且EBR和Res与长波辐射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此我们认为长波辐射的系统误差可能是夜间SEI产生的主要原因,提高长波辐射计的观测精度应该是改善夜间地表能量闭合水平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间地表能量不平衡 慢过程 长波辐射位相延后 湍流相干结构 长波辐射计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的组网接入与运营关键技术研究综述
2
作者 林今 程祥 +2 位作者 邱一苇 池映天 宋永华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78-2095,共18页
在双碳目标的驱动下,可再生能源制绿氢将成为推动多行业绿色替代和深度脱碳的重要力量。依托可再生能源基地,建设规模化电解水制氢及氢下游利用系统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重点。但是,现有相关研究尚缺乏对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的组网... 在双碳目标的驱动下,可再生能源制绿氢将成为推动多行业绿色替代和深度脱碳的重要力量。依托可再生能源基地,建设规模化电解水制氢及氢下游利用系统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重点。但是,现有相关研究尚缺乏对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的组网接入方式、运营方式与关键技术的详细梳理。为填补上述空缺,首先系统性地梳理了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的典型结构,分析了适用于规模化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的组网方式;其次,梳理了规模化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中接入变换系统的研究现状,明确了面向电制氢机组宽范围快速动态高效运行新需求的电气接入系统发展趋势;然后,针对现阶段规模化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的并网政策边界复杂的问题,总结了并/离网系统的典型运营方式及其特点;最后,展望了支撑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的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电制氢 绿氢 新能源规模化消纳 组网方式 运营方式 电气接入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混合优化算法求解多目标IPPS问题
3
作者 顾文斌 卿洁瑕 +1 位作者 方杰 刘斯麒 《系统仿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97-1209,共13页
针对多目标工艺规划与车间调度集成问题(multi-objective integrated process planning and scheduling,MOIPPS),以最小化完工时间和生产能耗最低为优化目标,提出了一种考虑全局和局部最优的改进混合优化算法。通过分析集成系统工艺设... 针对多目标工艺规划与车间调度集成问题(multi-objective integrated process planning and scheduling,MOIPPS),以最小化完工时间和生产能耗最低为优化目标,提出了一种考虑全局和局部最优的改进混合优化算法。通过分析集成系统工艺设计和生产调度两个问题的区别与联系,搭建了多目标问题模型和解决框架。针对两阶段集成问题提出混合优化算法,对工艺阶段采用全局搜索算法,为集成系统提供多种工艺加工方案,保证集成算法的全局搜索性能;针对调度阶段设计一种改进禁忌搜索算法,通过交叉与随机抽样扩大解的分布范围,使用邻域禁忌搜索使得算法快速收敛,并采用Pareto非支配排序获得全局最优解。实验对比分析,验证了所提算法在求解多目标工艺规划与车间调度集成问题的高效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系统 工艺规划与车间调度 混合算法 多目标优化 节能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落地油泥热解特性及工艺系统能量平衡分析
4
作者 刘亮 吴佳俊 +2 位作者 卿梦霞 周光亚 贺梓航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79-1787,共9页
热解法可快速实现低含油量落地油泥的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但其高含水量的特点会造成大量能量损耗,热解处理过程中的能量平衡问题不容忽视。对落地油泥开展了相关热解实验,利用Aspen Plus软件对热解工艺流程进行建模,通过改变初始含... 热解法可快速实现低含油量落地油泥的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但其高含水量的特点会造成大量能量损耗,热解处理过程中的能量平衡问题不容忽视。对落地油泥开展了相关热解实验,利用Aspen Plus软件对热解工艺流程进行建模,通过改变初始含水率、热解温度、焦炭燃烧比等参数,分析工艺系统实现能量自平衡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在450℃时,热解油中烃类物质含量高达71.6%,热解温度低于450℃时得到的热解油品质较高,C_(6)-C_(30)的占比超过90%。在不同热解温度下焦炭燃烧比均不超过100%,系统可以通过调节焦炭燃烧比实现对落地油泥干燥和热解处理过程的能量自平衡。降低油泥的初始含水率有利于减少系统的能耗,初始含水率越低系统能量自平衡越容易,如落地油泥经脱水处理后含水率仍然较高时,工艺系统可以通过适当提高热解温度来继续保持能量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地油泥 热解 工艺系统 能量自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能综合能源系统的自适应最优能量调度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吴东阳 崔佳 +3 位作者 赵宇航 王仕瀚 吴筱熳 秦博宇 《电工电能新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6,共8页
氢能综合能源系统已成为一种应对化石燃料枯竭和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问题的有效方案。为增强系统稳定性,提高运行效率,本文提出一种使用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DPG)算法的最优能量调度方法。最优调度问题被建模为一个具有动作空间、环境状... 氢能综合能源系统已成为一种应对化石燃料枯竭和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问题的有效方案。为增强系统稳定性,提高运行效率,本文提出一种使用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DPG)算法的最优能量调度方法。最优调度问题被建模为一个具有动作空间、环境状态和动作值函数的马尔科夫决策过程(MDP)问题。基于策略梯度和神经网络,通过对动作-评价网络的训练和策略迭代,提出了基于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的最优能源调度方法,可根据氢能综合能源系统的动态响应进行自适应优化。最后结合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能综合能源系统 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 马尔科夫决策过程 自适应最优能量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状态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系统可靠性评估 被引量:1
6
作者 温艳清 郑晓亚 +3 位作者 陈剑慧 张慧 刘宝亮 邱青安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9-206,共8页
针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可靠性建模中二值状态局限性的问题,根据发电系统输出功率和用户电力负载动态变化的特征,构建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风力发电系统、用户电力负载相互交叉组合的多状态马尔可夫过程模型,运用聚合随机过程理论,推导... 针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可靠性建模中二值状态局限性的问题,根据发电系统输出功率和用户电力负载动态变化的特征,构建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风力发电系统、用户电力负载相互交叉组合的多状态马尔可夫过程模型,运用聚合随机过程理论,推导出度量系统可靠性的两个重要指标:可用度和供电不足的平均时间。最后,通过数值算例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风电机组 可靠性 分布式发电系统 马尔可夫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EC电解水制氢耦合合成氨过程物质能量集成与技术-经济-环境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周怀荣 郭奥雪 +4 位作者 陈振伟 伊嘉伟 王东亮 杨勇 杨思宇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1-310,共10页
针对传统合成氨工艺依赖化石能源,导致元素利用率低、碳排放高、经济效益差的现状,提出一种基于固体氧化物电解水制氢的合成氨工艺,旨在提高能源效率并降低碳排放。通过建模模拟、能量集成和性能分析,对比传统工艺,揭示了新工艺的技术... 针对传统合成氨工艺依赖化石能源,导致元素利用率低、碳排放高、经济效益差的现状,提出一种基于固体氧化物电解水制氢的合成氨工艺,旨在提高能源效率并降低碳排放。通过建模模拟、能量集成和性能分析,对比传统工艺,揭示了新工艺的技术、经济和环境优势。研究结果表明,新工艺氢、氮元素利用率分别为92.59%、90.50%,能量效率为72.19%,均高于传统工艺。新工艺生产成本为3442.8 CNY·t^(-1)(以NH_(3)计),在当前市场下不具备经济优势,但随着碳税实施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当电价降至0.1 CNY·(k Wh)^(-1)时,成本可降至2380.5 CNY·t^(-1),低于传统工艺。此外,新工艺在生产过程中不直接产生CO_(2),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电解槽 绿氨 过程集成 全局能量集成 技术-经济-环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光伏跟踪装置的混合可再生能源系统优化与评价
8
作者 徐姝影 张哲 +3 位作者 袁佳伟 李平 丁德 徐象国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3-131,共9页
从技术、经济、环境3个维度选取8个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熵权法,构建一个综合评价框架,利用该综合评价框架对浙江省建德市某城市居民社区的实例进行研究,分析评估不同跟踪装置对城市社区级离网型光伏-风力机-蓄电池混合可再... 从技术、经济、环境3个维度选取8个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熵权法,构建一个综合评价框架,利用该综合评价框架对浙江省建德市某城市居民社区的实例进行研究,分析评估不同跟踪装置对城市社区级离网型光伏-风力机-蓄电池混合可再生能源系统的光伏组件出力和系统配置的影响。结果表明,案例中采用双轴跟踪装置(TA)的系统光伏组件出力最大,无跟踪装置(NT)的系统综合评价得分最高,说明从技术、经济、环境3个角度综合考虑,该案例中宜采用无跟踪装置的光伏发电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系统 可再生能源 层次分析法 综合评价 跟踪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G接收站BOG再冷凝工艺模拟优化
9
作者 赵厅 孙东旭 +3 位作者 张瑛 胡本源 谢飞 吴明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56,共8页
目的 在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LNG)接收站各大系统中,针对蒸发气体(boil-off gas,BOG)处理工艺系统进行安全运行及节省能耗的分析研究。方法 对比分析了接收站现有再冷凝工艺和二阶压缩再冷凝工艺,在二阶压缩再冷凝工艺基... 目的 在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LNG)接收站各大系统中,针对蒸发气体(boil-off gas,BOG)处理工艺系统进行安全运行及节省能耗的分析研究。方法 对比分析了接收站现有再冷凝工艺和二阶压缩再冷凝工艺,在二阶压缩再冷凝工艺基础上提出了二次预冷优化,基于国内某接收站实际运行数据并运用ASPEN-HYSYS软件进行模型建立与模拟分析,针对不同工况建立了不同模拟模型。结果 经改进后的二阶压缩二次预冷BOG再冷凝工艺可以有效地针对不同工况进行优化,将研究结果与某实际接收站数据结合进行模拟验证得到数据结果显示,优化后的工艺对比原工艺总能耗降低了606.2 kW,节能率为14.14%。结论 BOG温度与BOG压缩机出口压力对再冷凝工艺影响很大,降低压缩机出口压力使压缩机出口比焓降低,通过预冷工艺抵消因降低压缩机出口压力带来的物料比增加的影响,最终达到降低总能耗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接收站 BOG处理系统 再冷凝工艺 BOG压缩机出口压力 天然气 预冷工艺 优化 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综合能源系统的多工序统一建模与规划
10
作者 周苏洋 关奥博 +3 位作者 顾伟 李逸 吕洪坤 陈清泉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41,共11页
在工业综合能源系统规划过程中考虑工序调度潜力,充分挖掘电、气、冷、热等异质能流的协同互补特性,是促进工业用能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文中从综合能源系统规划的角度,探讨了典型工业工序统一建模与供用能设备容量最优配置方法。首先,... 在工业综合能源系统规划过程中考虑工序调度潜力,充分挖掘电、气、冷、热等异质能流的协同互补特性,是促进工业用能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文中从综合能源系统规划的角度,探讨了典型工业工序统一建模与供用能设备容量最优配置方法。首先,设计了考虑能流品位差异的工业综合能源供用能方案;然后,构建了典型工业工序的物料-能流-碳流模型和变工况附加模型,实现工序用能的精确刻画;最后,提出了计及生产侧工序调度的工业综合能源系统规划模型,针对模型的非线性特性,提出基于离散取值的多线性项线性化方法,保证求解精度与效率。算例分析表明,在工业综合能源系统规划过程中考虑工序调度潜力,能够减少工业企业的投资成本和总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综合能源系统 统一建模 工序调度 最优配置 设备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重积分的激光远场能量密度建模与求解方法
11
作者 石教炜 孙世岩 石章松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6-90,105,共6页
针对目前激光远场能量密度估计模型比较简单,不具有评估任意环围面积远场能量密度功能的问题,从激光的大气传输原理出发,建立了更加精确的多重积分模型。首先,基于功率谱反演法构建了瞬时远场功率密度分布函数;其次,结合高斯过程构建了... 针对目前激光远场能量密度估计模型比较简单,不具有评估任意环围面积远场能量密度功能的问题,从激光的大气传输原理出发,建立了更加精确的多重积分模型。首先,基于功率谱反演法构建了瞬时远场功率密度分布函数;其次,结合高斯过程构建了瞬时远场光斑位置轨迹模型;再次,将瞬时远场光斑沿着轨迹模型进行线积分,构建了远场能量密度模型,并提出了简化模型以及求解方法;最后,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当该简化模型与传统简化模型的环围面积相等时,远场能量密度保持一致;该模型可以求解任意面积的平均能量密度,计算耗时仅为0.2s,具备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场能量密度 随机误差 高斯过程 多重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季节性氢储能的电力系统跨尺度全年时序生产模拟方法
12
作者 金昱烨 方家琨 +5 位作者 艾小猛 钟治垚 魏利屾 朱梦姝 崔世常 文劲宇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20-129,共10页
氢储能是新型电力系统消纳大规模新能源、应对净负荷季节性不均衡问题的关键手段。为充分评估新型电力系统中氢储能对新能源的消纳作用,建立了含季节性氢储能的电力系统全年时序生产模拟模型。针对全年时序生产模拟模型时间跨度长、电... 氢储能是新型电力系统消纳大规模新能源、应对净负荷季节性不均衡问题的关键手段。为充分评估新型电力系统中氢储能对新能源的消纳作用,建立了含季节性氢储能的电力系统全年时序生产模拟模型。针对全年时序生产模拟模型时间跨度长、电力设备数量多、氢储能长时耦合特性所导致的优化计算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马尔可夫决策过程(MDP)的全年时序生产模拟模型季节性策略迭代方法。该方法通过评估储氢量对未来时段总运行成本的影响来调整全年时序运行模拟决策,基于储氢量的值函数近似前瞻策略及其并行更新方法实现近似最优解的快速求解。以两个改进系统算例为例,验证了所建模型及其求解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电氢耦合 氢储能 时序生产模拟 马尔可夫决策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进核能系统用氧化物弥散强化钢成分设计及制备工艺研究进展
13
作者 翟亚中 车洪艳 +1 位作者 何西扣 包汉生 《粉末冶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4-496,共13页
核能是一种清洁能源,发展具有更高安全性和经济性的第四代核能系统是当下各国的研究热点。传统锆合金已经无法适应第四代核能系统苛刻的服役环境,开发具有优异综合性能的材料成为核能工程应用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氧化物弥散强化钢(oxid... 核能是一种清洁能源,发展具有更高安全性和经济性的第四代核能系统是当下各国的研究热点。传统锆合金已经无法适应第四代核能系统苛刻的服役环境,开发具有优异综合性能的材料成为核能工程应用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氧化物弥散强化钢(oxide dispersion strengthened,ODS)因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被认为是第四代核能系统反应堆包壳的重要候选材料,是核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氧化物弥散强化钢优异的性能源于其合理的成分设计及独特的显微组织,高数密度的弥散氧化物粒子极大地改善了合金的高温力学性能及抗辐照性能。尽管世界各国围绕氧化物弥散强化钢成分设计-性能-制备工艺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是在批量生产方面仍然存在挑战,制约了氧化物弥散强化钢的工程应用。本文就国内外氧化物弥散强化钢的显微组织、成分设计及制备技术等研究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对氧化物弥散强化钢在核能领域的应用前景和当下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展望,为核级氧化物弥散强化钢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核能系统 氧化物弥散强化钢 显微组织 成分设计 制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MASAC算法的配电网光储一体电压控制策略
14
作者 周勇 周云海 +4 位作者 赵畅 李欣 林可意 季怀招 罗琰琳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90-198,共9页
现有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配电网光储协同电压控制方法在训练过程中存在样本覆盖不足和特征感知能力有限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多智能体柔性动作-评价(MASAC)算法的配电网光储一体电压控制策略。充分考虑光伏变流器的无功调节能力与储... 现有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配电网光储协同电压控制方法在训练过程中存在样本覆盖不足和特征感知能力有限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多智能体柔性动作-评价(MASAC)算法的配电网光储一体电压控制策略。充分考虑光伏变流器的无功调节能力与储能变流器的有功调节能力,构建配电网有功无功优化模型;将电压控制问题转化为马尔可夫决策过程,针对因训练时回放池随机采样而导致的样本利用效率低下问题以及因缺乏特征提取和权重分配机制而引发的信息冗余问题,通过引入经验增强技术和注意力机制改进多智能体柔性动作-评价算法,在有效加快收敛速度的同时提升算法性能。在改进的IEEE 33节点系统和改进的IEEE 141节点系统上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光储系统 电压控制 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 马尔可夫决策过程 变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吸收式制冷系统氢液化工艺设计与优化
15
作者 耿金亮 孙恒 +3 位作者 荣海伦 李昊 王泽鑫 王翔远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4-71,共8页
目的 为降低氢液化工艺的比能耗(SEC),设计了一种混合制冷剂预冷、双压Claude循环过冷的氢液化工艺,不仅引入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降低工艺的SEC,而且还设计了制冷剂在不同压力下制冷以提高制冷效率。方法 使用HYSYS软件和粒子群优化算... 目的 为降低氢液化工艺的比能耗(SEC),设计了一种混合制冷剂预冷、双压Claude循环过冷的氢液化工艺,不仅引入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降低工艺的SEC,而且还设计了制冷剂在不同压力下制冷以提高制冷效率。方法 使用HYSYS软件和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工艺进行模拟和优化,并对工艺进行能量分析、换热分析和(火用)分析。结果 优化后工艺的SEC为5.676 9 kW·h/kg,比优化前降低14.89%;(火用)效率为56.04%,比优化前提高19.28%,表明优化后工艺能效显著提升。此外,工艺总的(火用)损失为69 496 kW,比优化前降低18.04%。结论 与其他液化工艺相比,设计的氢液化工艺不仅具有较高的液化性能,而且还能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符合氢液化工艺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制冷剂 氢液化工艺 液氢 粒子群优化算法 比能耗 吸收式制冷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碳排放推动下电能替代负荷的配电网扩展规划方法
16
作者 王镜峣 黄媛 谯傲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3-90,共8页
“双碳”背景下,电源侧的清洁能源化和负荷侧的电能替代负荷将对配电网的规划产生深远影响,为此,提出一种考虑电能替代负荷的配电网扩展规划方法。首先,从社会经济、环保约束、政策支持、技术水平四个方面对各行业电能替代负荷发展的影... “双碳”背景下,电源侧的清洁能源化和负荷侧的电能替代负荷将对配电网的规划产生深远影响,为此,提出一种考虑电能替代负荷的配电网扩展规划方法。首先,从社会经济、环保约束、政策支持、技术水平四个方面对各行业电能替代负荷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量化,从而得到关键特征值,并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DBO-SVM算法的电能替代负荷预测模型;其次,计及碳排放成本及约束,以综合成本最小、碳排放量最低为多目标建立考虑电能替代负荷的配电网扩展规划模型,利用隶属度函数对多目标问题进行模糊处理,将多目标模型转化为单目标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最后,在IEEE 33节点系统上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基于DBO-SVM算法的电能替代负荷预测模型收敛速度较快,预测精度较高,能够考虑多方面影响因素并有效预测各行业电能替代负荷量;规划方法考虑了各行业电能替代负荷需求,可以对RE发电进行合理选址定容,提升RE发电接入量并且降低网络损耗;同时采用多目标模糊处理的方法能够兼顾系统经济性与环保性,有利于“双碳”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配电网扩展规划 电能替代负荷 预测流程 DBO-SVM算法 模糊多目标优化 IEEE 33节点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策略
17
作者 龚锦霞 李琛舟 柯慧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2-332,共11页
针对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问题中存在的决策空间庞大、算法难以收敛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DDPG)的优化调度策略。通过增设第二个经验池,解决算法难以收敛,甚至寻优失败的... 针对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问题中存在的决策空间庞大、算法难以收敛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DDPG)的优化调度策略。通过增设第二个经验池,解决算法难以收敛,甚至寻优失败的问题。针对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问题,优化算法中网络参数更新流程,提高算法训练效率。同时,对奖励函数进行重新设计,采用非线性奖励函数进一步提高算法稳定性。最后,通过对一个包含光伏、储能系统、制冷机组、电加热机组和燃气锅炉组成的综合能源系统进行仿真,并对比算法改进前后的性能。算例表明,基于改进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的优化调度策略具有较好的收敛性、稳定性和高效的训练效率,可以实现综合能源系统的灵活高效调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DDPG算法 马尔可夫决策过程 深度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容器正负极匹配机制研究进展
18
作者 陈奕戈 韩亚露 +5 位作者 林杰欢 张惠荣 邸会芳 刘烨 郑建荣 王振兵 《电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3-159,共7页
锂离子电容器的正、负极材料能量存储机制不同,导致容量和动力学差距较大。对正负极进行容量和动力学的匹配,实现比能量和比功率的平衡,是锂离子电容器研究的关键。从材料体系、工艺设计和电极结构等3方面详细综述近年来锂离子电容器在... 锂离子电容器的正、负极材料能量存储机制不同,导致容量和动力学差距较大。对正负极进行容量和动力学的匹配,实现比能量和比功率的平衡,是锂离子电容器研究的关键。从材料体系、工艺设计和电极结构等3方面详细综述近年来锂离子电容器在正负极匹配方面的进展,包括碳基正极材料比能量的提升策略、工艺设计对负极性能的影响以及电极结构设计对锂离子电容器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对锂离子电容器在正负极匹配方向的发展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容器 容量匹配 动力学匹配 材料体系 工艺设计 电极结构 能量存储 碳基正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边缘计算中融合注意力机制的DRL工作流任务卸载算法
19
作者 雷雪梅 张贺同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5-51,共7页
移动边缘计算的计算密集型任务多为工作流任务,传统方法在解决工作流任务卸载问题时很难充分考虑子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并且计算卸载算法性能不佳。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将工作流任务卸载问题建模为马尔可夫决策过程下的最优策略问题,构建... 移动边缘计算的计算密集型任务多为工作流任务,传统方法在解决工作流任务卸载问题时很难充分考虑子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并且计算卸载算法性能不佳。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将工作流任务卸载问题建模为马尔可夫决策过程下的最优策略问题,构建问题的状态空间、动作空间和奖励函数。以最小化工作流任务的任务完成时间和系统能耗为目标,提出一种融合注意力机制的基于深度强化学习(DRL)的工作流任务卸载算法(DWTOAA)。该方法使用分段式奖励函数来提高模型训练速度,并结合注意力机制提高算法对工作流任务终止执行状态的识别能力。实验结果表明,DWTOAA方法相较于DRL算法具有更快的训练速度,同时在求解不同子任务数的工作流任务时,DWTOAA得到的卸载决策均具有更少的任务完成时间和系统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边缘计算 注意力机制 工作流任务 任务卸载 深度强化学习 马尔可夫决策过程 系统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MOWOA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调度 被引量:3
20
作者 韩永明 王新鲁 +3 位作者 耿志强 朱群雄 毕帅 张红斌 《自动化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6-588,共13页
目前,智能优化算法已广泛应用于工程优化中,在当前多能耦合与互补的能源发展趋势下,仅考虑系统经济指标的单目标优化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目前区域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 IES)的运行优化调度,需要研究一种多目标运行策... 目前,智能优化算法已广泛应用于工程优化中,在当前多能耦合与互补的能源发展趋势下,仅考虑系统经济指标的单目标优化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目前区域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 IES)的运行优化调度,需要研究一种多目标运行策略来解决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的运行优化调度问题.首先综合考虑经济与能源利用两个指标并结合商业住宅区域的特性,以系统日运行收益和一次能源利用率为优化目标构建商业住宅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运行优化调度模型.其次由于传统多目标智能优化算法缺乏一种最优解综合评价方法,基于非支配排序以及拥挤度计算的多目标算法框架,提出一种利用模糊一致矩阵选取全局最优解的多目标鲸鱼优化算法(A multi-objective 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 AMOWOA),并将提出算法对商住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运行优化调度模型进行求解.最后以华东某商业住宅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为例进行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优化 综合能源系统 动态层次分析 鲸鱼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