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绿氢的化工低碳转型与研究现状
1
作者 杨森 薛姿杰 +2 位作者 王彧斐 赵亮 徐春明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288-3304,共17页
利用可再生能源电解水为合成氨、甲醇等化学品提供“绿氢”是化工低碳化转型的关键举措之一。绿氢供给的间歇性与化工系统的连续性形成矛盾,对绿氢化工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过程系统工程集成了多种工具,如计算流体力学、流程模拟、优... 利用可再生能源电解水为合成氨、甲醇等化学品提供“绿氢”是化工低碳化转型的关键举措之一。绿氢供给的间歇性与化工系统的连续性形成矛盾,对绿氢化工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过程系统工程集成了多种工具,如计算流体力学、流程模拟、优化和控制等,这些工具在传统化学工业的研究与应用中已被广泛采用。在绿氢化工领域,这些工具同样展现出其优化系统运行、提升效率和经济性的巨大潜力。当前,大量研究工作已经证实了过程系统工程方法论在应对绿氢化工的新挑战和运行特性等方面的有效性。因此,本文从过程系统工程的角度,对绿氢化工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本文首先概述绿氢化工的电解制氢工段的技术现状;然后梳理不同的绿氢下游工艺路线;接着从过程系统工程的角度梳理当前绿氢化工中应用的各项工具和特点;随后,梳理在人工智能发展的背景下,过程系统工程在绿氢化工中的发展和应用;最后,展望推动绿氢化工的过程系统工程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人工智能对相关技术进步和改造的促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氢化工 过程系统工程 低碳转型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的农业信息数智化处理研究
2
作者 何柳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7-202,共6页
基于OBE理念,设计了农业信息系统。首先,基于ZigBee技术设计传感器网络,传感器检测数据通过ZigBee网络和运营商基站上传到农田信息服务器,对同类传感器数据进行融合后,得到同类传感器数据表征值;然后,对6类传感器的表征值进行融合,得到... 基于OBE理念,设计了农业信息系统。首先,基于ZigBee技术设计传感器网络,传感器检测数据通过ZigBee网络和运营商基站上传到农田信息服务器,对同类传感器数据进行融合后,得到同类传感器数据表征值;然后,对6类传感器的表征值进行融合,得到农田环境综合评估结果。设计微信小程序,显示农田中6类传感器的表征值,进而显示农田环境综合评估结果。对传感器上传数据可靠性进行测试,与实地测试对比,误差区间为[0,0.3℃];对微信小程序显示效果进行验证,小程序可以清晰地将农田环境综合评估结果展示给用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信息 数智化处理 OBE理念 数据融合 反向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工科微生物学课程数智一体化育人研究及实践
3
作者 陈雪利 王丽玲 +4 位作者 王琳 陈丹 曾琦 徐欣怡 谢晖 《生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1-37,108,共8页
现代工科微生物学课程基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人才培养特色,落脚前沿技术创新及工程应用,聚焦微生物学科生命健康重点问题。使学生具备运用信息科学及人工智能等知识解决微生物及健康领域前沿科学问题的综合创新能力。课程陆续开... 现代工科微生物学课程基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人才培养特色,落脚前沿技术创新及工程应用,聚焦微生物学科生命健康重点问题。使学生具备运用信息科学及人工智能等知识解决微生物及健康领域前沿科学问题的综合创新能力。课程陆续开展了基于新工科内容重构生物信息学交叉特色教材及深度育人教学内容、线上分级线下多元的多维教学资源及方法个性化资源建设、自主研发的学习效果及能力全过程智能评价系统平台建设的“三维一体”创新举措助力拔尖医工一流人才培养。该创新成果在不断迭代优化中显著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效能。相继产出全国“挑战杯”及“互联网+”等课程相关国省大赛成果奖项。课程先后获批首批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首批陕西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等荣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工交叉 分层级数字课程 全过程智能评价 复合型医工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的设计和实施
4
作者 黄芳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3期107-110,共4页
现代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是机械工程领域的重要基础课程,该文基于制造业智能化的发展背景,探讨了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关键要素。通过分析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结合工学结合教学理念,提出了一种项目驱动的课程教学模式,涵盖加工工艺分析... 现代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是机械工程领域的重要基础课程,该文基于制造业智能化的发展背景,探讨了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关键要素。通过分析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结合工学结合教学理念,提出了一种项目驱动的课程教学模式,涵盖加工工艺分析、工艺装备设计与选择、智能制造技术基础等模块,并通过案例教学、任务驱动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实施。研究表明,该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为培养适应智能制造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机械制造工艺 课程设计 智能制造 项目驱动 工学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元件脉冲离子束超精密智能修形策略(封面文章·特邀)
5
作者 谢凌波 石峰 +5 位作者 田野 巩保启 乔冬阳 孙国燕 郭双鹏 周港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0-54,共15页
IBF在实现纳米精度的材料去除时,对加工环境及机床精度要求很严格。提出了一种新的脉冲离子束(Pulse Ion Beam,PIB)加工方式,解放了机床的动态性能对加工的影响,避免了连续束流带来的额外去除层。首先对PIB的实现原理进行了说明,验证了... IBF在实现纳米精度的材料去除时,对加工环境及机床精度要求很严格。提出了一种新的脉冲离子束(Pulse Ion Beam,PIB)加工方式,解放了机床的动态性能对加工的影响,避免了连续束流带来的额外去除层。首先对PIB的实现原理进行了说明,验证了其良好的加工性能及出色的材料去除分辨率。其次针对新工艺,仿真分析了PIB加工的优势区间,制定了基于误差分布梯度的加工策略,并利用蚁群算法进行了加工轨迹优化,减少了57.7%的无效路径。最后利用PIB以及新的加工策略,在90 mm的有效口径内实现了0.552 nm精度的光学表面获取,验证了新加工系统和策略的可行性。该研究扩展了离子束作为一种超精密加工方法的应用场景,可以将其作为需要大面积去除微量材料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加工 脉冲离子束 智能修形策略 超精密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的情报分析构件化研究
6
作者 王向锋 蔡鸿宇 +1 位作者 张伟 石进 《现代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3-152,167,共11页
[目的/意义]数智化技术在情报工作中的引入丰富了情报分析的参与要素,并对情报人员提出了更多的专业要求,构件视角下的情报分析不仅有助于规范各要素的工作职责,而且可以支持所有要素在标准流程下统一协调。[方法/过程]首先,根据软件构... [目的/意义]数智化技术在情报工作中的引入丰富了情报分析的参与要素,并对情报人员提出了更多的专业要求,构件视角下的情报分析不仅有助于规范各要素的工作职责,而且可以支持所有要素在标准流程下统一协调。[方法/过程]首先,根据软件构件模型对情报构件的内外部设计进行概念化表示;其次,引入MVC设计模式与以目标为中心的流程思想规范情报构件的组合原则及工作模式;最后,以构件为组成单位进行情报分析模型的示例开发,从组合逻辑上证明构件化分析的灵活性和规范性。[结果/结论]在组合原则和工作模式的指导下,不同功能的情报构件可以通过外部接口的连接完成同一层次下的组合。基于构件组合的情报分析模型的开发示例证明了情报构件化分析不仅能保证情报产品高质量的生产,还提升了情报分析的灵活性和规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件 情报工程 情报分析 情报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艺引擎的规划放煤控制系统
7
作者 姚钰鹏 商楚浩 刘清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1-46,107,共7页
目前对综放智能化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感知方面,对放煤过程智能化的研究较少,自动放煤控制技术存在自适应性不足、效率较低、放煤质量难以把控等问题。为了提升放煤过程的智能化水平与运行效率,设计了一种基于工艺引擎的规划放煤控制系统... 目前对综放智能化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感知方面,对放煤过程智能化的研究较少,自动放煤控制技术存在自适应性不足、效率较低、放煤质量难以把控等问题。为了提升放煤过程的智能化水平与运行效率,设计了一种基于工艺引擎的规划放煤控制系统。该系统由放煤管控单元和窗口决策单元组成:规划放煤管控单元通过异步递进的放煤调度策略、柔性切换技术及规划放煤工艺编辑引擎,实现采煤机位置弱关联的自动顺序放煤及工艺在线编辑,通过关联后部刮板输送机负载,动态调整工艺启停,保障刮板输送机安全作业;窗口决策单元通过PID控制算法动态调节尾梁角度,实现放煤窗口反馈控制,采用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对放煤窗口大小进行智能决策,以适应不同工况,提高放煤质量。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基于异步递进的放煤调度策略与柔性切换技术提升了单刀自动运行效率,无需再手动接管;每一班组自动化运行刀数提升了33.3%;系统关联的后部刮板输送机负载、泵站等设备可动态调整工艺启停,每班后部刮板输送机平均停止次数下降了61.1%,可保障作业安全;工艺编辑引擎能适应多种场景下的应用,工艺调整用时大幅度降低;后部动作与前部动作相互叠加,使得单刀平均用时缩短了9.3%,提升了开采效率;倾角传感关联控制与规划放煤窗口智能决策将每日发热量提升了10.3%,改善了放煤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工作面 智能综放 规划放煤 放煤控制 工艺引擎 异步递进 柔性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色冶金过程建模与优化的若干问题及挑战 被引量:50
8
作者 桂卫华 阳春华 +1 位作者 陈晓方 王雅琳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97-207,共11页
有色金属工业发展正面临资源、能源与环境的严重制约,而有色冶金过程建模与优化是实现有色冶金生产节能降耗减排的关键技术之一.论文从有色冶金过程的特点出发,首先探讨了有色冶金过程的机理建模、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Continuous stirre... 有色金属工业发展正面临资源、能源与环境的严重制约,而有色冶金过程建模与优化是实现有色冶金生产节能降耗减排的关键技术之一.论文从有色冶金过程的特点出发,首先探讨了有色冶金过程的机理建模、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Continuous stirred tank reactor,CSTR)模型和智能集成建模的理论与方法,提出了智能集成建模的描述方法,归纳了模型的集成形式,给出了工业应用上的几类智能集成模型;然后围绕有色冶金过程工程优化,讨论了操作模式优化、软约束调整满意优化、多目标智能优化等方法,并阐述了大型湿法炼锌电解过程的综合优化控制技术;最后探讨了有色冶金过程建模与优化所面临的新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色冶金过程 智能集成建模 工程优化 操作模式 锌电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围岩变形预测的进化高斯过程回归模型 被引量:23
9
作者 刘开云 方昱 +1 位作者 刘保国 徐冲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01-106,共6页
隧道施工围岩变形预测是关系到隧道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的关键,至今已出现多种预测模型,但也存在各种问题。本文将高斯过程回归(GPR)引入隧道施工围岩变形预测以克服现有模型存在的问题,针对目前采用共轭梯度法获得GPR模型最优超参数的缺... 隧道施工围岩变形预测是关系到隧道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的关键,至今已出现多种预测模型,但也存在各种问题。本文将高斯过程回归(GPR)引入隧道施工围岩变形预测以克服现有模型存在的问题,针对目前采用共轭梯度法获得GPR模型最优超参数的缺陷,将十进制遗传算法(GA)与高斯过程回归算法相耦合,采用遗传算法在训练过程中自动搜索GPR模型最优超参数,形成GA-GPR算法,并编制相应的计算程序。为了对比,采用遗传算法与支持向量回归(SVR)算法相耦合,形成GA-SVR算法,将这两种算法程序应用于黄榜岭隧道施工围岩变形预测。计算结果对比表明:本文提出的进化高斯过程回归算法明显提高了预测精度,并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变形预测 高斯过程回归 遗传算法 智能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P的航空发动机转速传感器设计 被引量:23
10
作者 徐科 黄金泉 +1 位作者 张天宏 蒋文亮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0-182,186,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TMS320LF2407ADSP的航空发动机智能转速传感器。设计了转速信号处理电路、显示电路、数字信号处理(DSP)与控制器局域网(CAN)总线接口电路和电源电路。提出采用动态分频技术的转速测量方法,并分析了其在2407ADSP上的实现,... 提出了一种基于TMS320LF2407ADSP的航空发动机智能转速传感器。设计了转速信号处理电路、显示电路、数字信号处理(DSP)与控制器局域网(CAN)总线接口电路和电源电路。提出采用动态分频技术的转速测量方法,并分析了其在2407ADSP上的实现,提高了转速测量的精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智能转速传感器功能强大、实时性好、精度可达0 01%,可应用于航空发动机分布式控制系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转速测量 智能传感器 数字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生长建模与可视化——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42
11
作者 胡包钢 赵星 +4 位作者 严红平 de Reffye Ph Blaise F 熊范纶 王一鸣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816-835,共20页
回顾了植物生长的建模与可视化研究 .为了加深对不同模型的目的、内涵与局限性的理解 ,该文对植物生长模型进行了分类 .在植物生长机研究中 ,对目前常见的分形方法、随机过程、人工智能等建模方法的特点进行了比较分析 .分别介绍了植物... 回顾了植物生长的建模与可视化研究 .为了加深对不同模型的目的、内涵与局限性的理解 ,该文对植物生长模型进行了分类 .在植物生长机研究中 ,对目前常见的分形方法、随机过程、人工智能等建模方法的特点进行了比较分析 .分别介绍了植物仿真与可视化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其相关技术 ,以及植物生长软件的发展状况 .最后 ,总结了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长 仿真 可视化 计算机 建模 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浮动车数据的出租车运营管理特性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庄立坚 韦清波 +2 位作者 何兆成 杨文臣 孙文博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2-127,共6页
为提供实时准确的出租车运营管理数据,以缓解出租车空驶率高及运营效率低的现象,提出一种城市出租车运营管理特性的建模与分析方法。该方法依托大规模浮动车数据的分析和预处理,分析出租车GPS数据的特征,提出面向出租车运营管理的大规... 为提供实时准确的出租车运营管理数据,以缓解出租车空驶率高及运营效率低的现象,提出一种城市出租车运营管理特性的建模与分析方法。该方法依托大规模浮动车数据的分析和预处理,分析出租车GPS数据的特征,提出面向出租车运营管理的大规模浮动车数据处理框架,并综合出行需求、运营效益和运营效率,构建基于浮动车数据的出租车运营管理指标体系及其计算模型;以广州市为例,选取5个典型工作日的出租车GPS数据,分析广州市出租车运营的出行需求分布、里程空载率、时间空载率、载客行驶速度、载客出行时间和载客出行距离等指标,提取广州市出租车运营管理水平的重要特征参数,可为出租车站点优化配置、运营调度以及行业管理提供重要的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智能交通 浮动车 出租车管理 数据处理 运营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核函数的高斯过程边坡角智能设计 被引量:9
13
作者 徐冲 刘保国 +1 位作者 刘开云 郭佳奇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21-826,共6页
高斯过程(GP)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全新学习机。与支持向量机(SVM)相比,该方法有着容易实现、超参数可自适应获取及预测输出具有概率意义等优点。结合边坡工程中的边坡角设计,编写了在多种因素影响下边坡角设计的GP程序,为克服单一核... 高斯过程(GP)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全新学习机。与支持向量机(SVM)相比,该方法有着容易实现、超参数可自适应获取及预测输出具有概率意义等优点。结合边坡工程中的边坡角设计,编写了在多种因素影响下边坡角设计的GP程序,为克服单一核函数预测精度和网络泛化能力差的缺点,采用单一核函数相加作为GP的组合核函数,将自动关联性测定参数(ARD)引入其中,建立了关于超参数的GP回归网络模型,使用共轭梯度下降算法导出最优超参数,用ARD超参数进行输入属性相关性分析和特征选取,并以此网络对测试样本进行学习预测,结合支持向量回归方法给出了在回归问题上的应用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边坡角智能设计应用中,采用组合核函数的GPR网络ARD参数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预测回归性能优于SVM,且预测输出的概率解释能更好的体现预测值的代表性,为边坡角设计开辟新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稃 高斯过币旱 边坡角设计 机器学习 智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实验室智能管理系统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卫东 涂亚楠 +3 位作者 徐宏祥 孙志明 王建兵 黄波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13,18,共5页
为了有效开展实验室开放共享,设计并建立了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实验室智能管理系统。该系统采用新的控制技术设备、大数据、机器学习算法等,完成智能门禁系统、智能控制系统、智能监视系统的建设,设计了实验室开放预约审批流程,开发了智能... 为了有效开展实验室开放共享,设计并建立了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实验室智能管理系统。该系统采用新的控制技术设备、大数据、机器学习算法等,完成智能门禁系统、智能控制系统、智能监视系统的建设,设计了实验室开放预约审批流程,开发了智能预约管理平台,提升了实验室运行与管理的智能化水平,达到了开放共享的目的,并为我国高校实验室智能化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实验室 矿物加工工程 管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在土木基础设施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39
15
作者 韩娟 刘伟庆 方海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43-554,共12页
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作为一种高性能结构材料在基础设施领域逐步得到关注和应用,国内外相关学者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与实践应用。本文对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组成、主要特点以及成型工艺进行简单介绍,对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分别... 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作为一种高性能结构材料在基础设施领域逐步得到关注和应用,国内外相关学者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与实践应用。本文对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组成、主要特点以及成型工艺进行简单介绍,对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分别在建筑、桥梁、道面、防撞以及地下等土木基础设施领域中的研究及应用进行介绍与探讨。基于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已经显示的优势,对其发展趋势进行阐述:海工复合材料、复合材料漂浮式光伏支撑结构、智能复合材料以及复合材料和传统钢、混凝土材料的组合结构等均具有广阔的前景。通过对土木基础设施领域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应用进行系统综述,从而促进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 土木基础设施 工程应用 智能复合材料 成型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制造资源数据库的工艺设计模型研究 被引量:22
16
作者 马登哲 李蓓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128-135,共8页
构造了“基于动态制造资源数据库的自动工艺设计模型”,并进行了有益的研究与实践.讨论了适合计算机求解的工艺设计一般方法,介绍了动态制造资源数据库的构成,阐述了以制造资源为动态导向,实现工艺设计自动化的意义及方法.
关键词 工艺设计 自动化 数据库 人工智能 制造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图纸的自动输入和信息处理 被引量:9
17
作者 朱建新 陈月林 +1 位作者 郭丙炎 尧晓华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3,共3页
工程图信息系统(EDIS)是由华中理工大学CAD中心研制的,它的功能覆盖了从图纸的扫描输入到识别后的矢量智能后处理,各种类型的数据都由工程数据库系统来管理。介绍了EDIS1.0的原理、特点、结构、关键技术和工程应用。
关键词 工程图输入 图形识别 工程图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的EPC建材行业智能一体化服务模式 被引量:3
18
作者 马立云 官敏 +7 位作者 艾晓晶 于涛 盖琳琳 常郑 盛嘉诚 胡匡艺 储静远 张丹蕾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877-3885,共9页
为满足新型智能化生产线的建设需求,以实现全数字化、自动化、知识化和智能化为目标,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设计研发了基于互联网的工程总承包(EPC)建材行业智能一体化服务模式,将大量工业技术原理、行业知识、基础模型进行规则... 为满足新型智能化生产线的建设需求,以实现全数字化、自动化、知识化和智能化为目标,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设计研发了基于互联网的工程总承包(EPC)建材行业智能一体化服务模式,将大量工业技术原理、行业知识、基础模型进行规则化、软件化和模块化,封装为可重复使用和灵活调用的微服务,实现工业APP快速应用部署和网络协同。支持计算、存储和服务等基础管理,同时对生产过程数据进行管控与分析,实现设备状态监测、故障诊断、预测预警、质量控制、工艺控制和经营运维等生产全过程协同管理,形成多项智能工厂系统解决方案,并将相关成果应用于多个示范项目中,加快推进企业转型和建材行业智能化服务战略的落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 智能装备 系统集成 数字化 智能工厂 流程工业 工程总承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关键词挖掘的客户细分方法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星宇 周展 +1 位作者 黄俊文 陶达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00-305,共6页
提出一种基于关键词的数据挖掘方法对客户群进行细分,采用自然语义处理的方法从原始客户信息文本中提取客户特征关键词.再通过人工标记一些与内在特征维度相关的关键词,基于这些关键词找到特征客户.最后以特征客户作为训练集,获得更多... 提出一种基于关键词的数据挖掘方法对客户群进行细分,采用自然语义处理的方法从原始客户信息文本中提取客户特征关键词.再通过人工标记一些与内在特征维度相关的关键词,基于这些关键词找到特征客户.最后以特征客户作为训练集,获得更多关于某个维度内客户特征的关键词,再进行新一轮的客户细分.经此模式学习过程,得到基于内在特征维度的客户细分群体.通过与采用随机选择特征关键词的基准化方法进行自动客户细分结果对比,发现采用基于关键词数据挖掘的自动客户细分结果得到的准确度更高,结果更稳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知识工程 客户细分 关键词挖掘 客户特征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价值工程与TRIZ求解工具的产品创新设计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白仲航 许彤 丁满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4-118,共5页
为解决如何利用价值工程(Value Engineering,VE)和TRIZ求解工具相结合,有效解决产品创新设计过程的问题,基于VE的工作计划过程对VE与TRIZ求解工具进行了对比,探讨了二者集成的可行性,提出在功能构思阶段集成VE与TRIZ的求解工具,并将该... 为解决如何利用价值工程(Value Engineering,VE)和TRIZ求解工具相结合,有效解决产品创新设计过程的问题,基于VE的工作计划过程对VE与TRIZ求解工具进行了对比,探讨了二者集成的可行性,提出在功能构思阶段集成VE与TRIZ的求解工具,并将该求解工具的模型应用于智能网关音箱的创新设计中,提出一种新型智能网关音箱的概念设计方案,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创新设计 设计过程模型 TRIZ求解工具 价值工程 智能网关音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