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9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n Reading Theories and Instruction Model
1
作者 Zhu Yunmeng \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S2期54-64,共11页
We have come to know comprehension better by studying the na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reading processes and by weighing the pros and cons of different reading theorie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the teaching of reading.... We have come to know comprehension better by studying the na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reading processes and by weighing the pros and cons of different reading theorie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the teaching of reading. But in China, unfortunately, few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the field of reading theory research. Thus, in order to ameliorate our reading teaching, it is urgent for us to set up our own system of reading theories. The author, after studying carefully the present reading models in China and by absorbing the quintessence of foreign reading theories, ventures to suggest the “discourse word discourse” model. The model gives full thought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and thus suits a reading classroom in China better. However, the comprehension factors involved in the model are far from exhaustive and the model itself leaves much room for modification and add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ADING theories READING models INSTRUCTION model DISCOURSE word DISCOURSE model aspects of READING processes information theory SCHEMA THEO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生群体医患冲突信息接触与防御性医疗行为的关系及其心理机制
2
作者 沈慧 邹禧乾 +3 位作者 卢伟 张艳霞 赵桂花 陈爽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93-600,共8页
为了探究医生群体医患冲突信息接触与防御性医疗行为的关系及其心理机制,基于拓展平行过程模型(EPPM),调查我国各级医院 216例医生人际和媒体渠道的医患冲突信息接触,对其医患冲突感知严重性、易感性、自我效能、反应效能、恐惧情绪以... 为了探究医生群体医患冲突信息接触与防御性医疗行为的关系及其心理机制,基于拓展平行过程模型(EPPM),调查我国各级医院 216例医生人际和媒体渠道的医患冲突信息接触,对其医患冲突感知严重性、易感性、自我效能、反应效能、恐惧情绪以及防御性医疗行为的影响.使用 SmartPLS 4.1,利用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PLS-SEM)进行数据分析和模型检验.结果显示,人际医患冲突信息接触与感知易感性正相关,与感知自我效能负相关.媒体医患冲突信息接触分别与感知严重性和易感性正相关,与感知自我效能负相关.感知严重性和易感性分别对恐惧具有正向预测作用.感知自我效能和反应效能分别与恐惧负相关,且恐惧能够正向预测防御性医疗行为.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感知易感性和自我效能分别与恐惧在人际医患冲突信息接触和防御性医疗行为之间的关系中存在显著的序列中介作用.感知严重性、易感性以及自我效能分别与恐惧在媒体医患冲突信息接触和防御性医疗行为之间的关系中存在显著的序列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揭示了人际和媒体医患冲突信息接触对医生群体防御性医疗行为背后心理转化的差异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冲突信息接触 防御性医疗行为 恐惧诉求 拓展平行过程模型(EPP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井中地震资料高分辨率处理的多尺度智能融合与动态验证
3
作者 袁三一 许言午 +2 位作者 谢仁军 陈帅 袁俊亮 《石油勘探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7-617,共11页
针对钻井过程中的地震资料分辨率低导致井筒附近和钻头前方小尺度地质体刻画不精准问题,开展钻井场景下地震资料高分辨率处理技术和方法研究。将钻井场景下的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分为钻前处理、已钻井修正与随钻更新3个阶段,通过整合... 针对钻井过程中的地震资料分辨率低导致井筒附近和钻头前方小尺度地质体刻画不精准问题,开展钻井场景下地震资料高分辨率处理技术和方法研究。将钻井场景下的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分为钻前处理、已钻井修正与随钻更新3个阶段,通过整合不同阶段、不同空间范围和不同频率的地震资料、已钻井和随钻井信息,并利用人工智能建模方法,构建了一种多元信息融合的渐进式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技术,实现了简单高效的随钻信息更新。实例应用表明,随着多元信息的逐步加入,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和成像精度显著提升,薄层弱反射得以更清晰显示。随钻更新的地震信息在钻头前方地质体预测中展现出较高的应用价值,并通过测井、录井和钻井工程的多种数据验证,确保了高分辨率地震处理结果的保真性,为钻井工程提供了更清晰、更准确的地层信息,从而提升了钻井作业的安全性与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资料高分辨率处理 随钻更新 随钻测井 多元信息融合 薄层弱反射 人工智能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语言模型的中文多义词义项融合技术研究
4
作者 尹宝生 宗辰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53-59,共7页
针对中文的一词多义特点,基于现有各类汉语词典资源构建一个义项全面、描述规范的中文多义词知识库,对于汉语语义分析、智能问答、机器翻译以及大语言模型消歧能力调优和评估等具有重要意义。文中针对《现代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规范... 针对中文的一词多义特点,基于现有各类汉语词典资源构建一个义项全面、描述规范的中文多义词知识库,对于汉语语义分析、智能问答、机器翻译以及大语言模型消歧能力调优和评估等具有重要意义。文中针对《现代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等资源整合过程中“词条义项含义相同但描述不同”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大语言模型和提示学习的多义词义项融合技术,即充分利用大语言模型对常识知识的分析理解和辅助决策能力,通过有效的问题分解策略和提示模版设计,以及义项关系交叉验证等手段完成了多义词义项的自动化融合工作。实验结果表明,在通过正态分布抽取50个多义词共754个义项对的评测数据上,基于上述算法的义项融合的正确率达96.26%,Dice系数为0.973 3。该项研究验证了利用大语言模型开展中文知识资源自动化加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与传统依赖语言专家加工模式相比,在保证较高质量的前提下,显著提升了知识加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义词 义项融合 大语言模型 提示学习 中文信息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用柴油机气缸盖装配车间数字孪生监控技术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冯炳玉 张春燕 +1 位作者 张胜文 白正清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07-216,共10页
针对装配车间数据源分散、装配信息不能及时感知、数据采集不精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车间数字孪生监控方法。首先,组合使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选取关键监控项目,并基于客户端/服务器架构搭建了信息传递网络;其次,提出一种粒子群PSO-SG(p... 针对装配车间数据源分散、装配信息不能及时感知、数据采集不精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车间数字孪生监控方法。首先,组合使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选取关键监控项目,并基于客户端/服务器架构搭建了信息传递网络;其次,提出一种粒子群PSO-SG(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Savitzky-Golay)滤波数据处理方法,即利用粒子群算法优化SG滤波算法的参数,提高数据处理效果;然后,基于有限状态机理论构建了数字孪生监控平台,采用二维的数据可视化看板与三维虚拟模型相结合的方式,建立起装配车间的监控体系;最后,以某船用柴油机关键件自动化装配产线中的一个站位为例,验证了本研究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信息采集模型 PSO-SG滤波 数字孪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绪调节能力对酒精使用障碍患者抑制控制功能的影响
6
作者 程菲 陈天真 +3 位作者 游旭 薛保双 杨云斌 杜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83-891,共9页
目的·探究酒精使用障碍(alcohol use disorder,AUD)患者在不同情绪背景下的抑制控制表现及心理机制,了解情绪调节困难对抑制控制功能的影响。方法·招募28名男性AUD住院患者(AUD组)和28名年龄、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对照(健... 目的·探究酒精使用障碍(alcohol use disorder,AUD)患者在不同情绪背景下的抑制控制表现及心理机制,了解情绪调节困难对抑制控制功能的影响。方法·招募28名男性AUD住院患者(AUD组)和28名年龄、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对照(健康对照组)。采用情绪Go/Nogo任务(愤怒/中性表情面孔)评估被试行为抑制功能,结合层级贝叶斯漂移扩散模型(hierarchical drift-diffusion model,HDDM)量化他们的认知参数(漂移率、决策阈值、非决策时间)。通过情绪调节困难量表(Difficulties in Emotion Regulation Scale,DERS)和酒精使用障碍筛查量表(Alcohol Use Disorders Identification Test,AUDIT)进行临床评估,并运用bootstrap法检验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结果·AUD组在DERS总分及所有子维度(目标导向行为、冲动控制、策略获取、情绪清晰性)得分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行为层面,与健康对照组相比,AUD组误按率[F_((1,54))=8.62,P=0.005]与遗漏率[F_((1,54))=4.28,P=0.043]更高,且愤怒面孔刺激反应时普遍延长[F_((1,54))=12.26,P=0.001]。认知建模显示AUD组漂移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F_((1,54))=15.56,P<0.001],提示信息加工效率受损。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显示,在愤怒面孔刺激条件下,漂移率部分中介组别对误按率的影响,总间接效应值为9.564(95%CI 3.874~16.387);进一步分析表明,高水平情绪调节困难(比平均值高1个标准差)条件下间接效应增强至10.133(95%CI 3.963~17.927),而低水平(比平均值低1个标准差)时效应为9.011(95%CI 3.778~14.921)。结论·AUD患者信息加工效率的降低部分解释了患者的抑制控制功能障碍,且该影响与个体情绪调节能力存在关联。提示社会威胁信息加工异常可能是AUD患者,特别是在情绪调节能力较弱的个体抑制控制功能损害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使用障碍 抑制控制 情绪调节 认知建模 信息加工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预训练模型标记器重构的藏文分词系统
7
作者 杨杰 尼玛扎西 +2 位作者 仁青东主 祁晋东 才让东知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99-1204,共6页
针对现有的预训练模型在藏文分词任务中表现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建立重构标记器规范约束文本,随后重构藏文预训练模型的标记器以进行藏文分词任务的方法。首先,对原始文本进行规范化操作,以解决因语言混用等导致的错误切分的问题;其次,... 针对现有的预训练模型在藏文分词任务中表现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建立重构标记器规范约束文本,随后重构藏文预训练模型的标记器以进行藏文分词任务的方法。首先,对原始文本进行规范化操作,以解决因语言混用等导致的错误切分的问题;其次,对预训练模型进行音节粒度的标记器重构,使得切分单元与标注单元平行;最后,在利用改进的滑动窗口还原法完成黏着切分后,利用“词首、词中、词尾、孤立”(BMES)四元标注法建立Re-TiBERTBiLSTM-CRF模型,从而得到藏文分词系统。实验结果表明,重构标记器后的预训练模型在分词任务中明显优于原始预训练模型,而得到的系统拥有较高的藏文分词精确率,F1值最高可达97.15%,能够较好地完成藏文分词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语信息处理 藏文分词模型 预训练模型 自然语言处理 标记器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ast-UNet的灰尘沉积快速检测方法
8
作者 尉宇晖 王煜 +2 位作者 高庭辉 张城华 赵章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6804-6811,共8页
灰尘沉积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为准确且高效地对设备灰尘进行检测,制定科学的清洁策略,提出一种基于Fast-UNet的轻量化灰尘沉积检测方法。通过对UNet进行合理剪枝,采用最大池化与双线性插值进行下采样与上采样操作,减少了参数冗余,得... 灰尘沉积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为准确且高效地对设备灰尘进行检测,制定科学的清洁策略,提出一种基于Fast-UNet的轻量化灰尘沉积检测方法。通过对UNet进行合理剪枝,采用最大池化与双线性插值进行下采样与上采样操作,减少了参数冗余,得到了结构紧凑的基础网络;使用轻量化的幽灵卷积模块(Ghost Module)替换基础网络中的普通卷积,进一步降低了网络的复杂度;在编码过程中嵌入融合了通道和空间注意力的CBAM(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在引入极少参数量的同时,使网络更加关注于目标区域。在模拟灰尘沉积的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Fast-UNet与原模型相比,参数量减少了99.6%,计算量减少了98.7%,推理速度可达94.18帧/s,且识别精度高达91.17%。与其他5种主流分割模型相比,Fast-UNet在精度与速度上均具有优势。所提方法能够满足灰尘检测对检测精度与效率的需求,为灰尘定量分析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处理 灰尘沉积 注意力机制 轻量化模型 U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GBoost串并联集成的数据驱动MSWI全流程模型
9
作者 王天峥 汤健 +1 位作者 夏恒 乔俊飞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29-1843,共15页
针对城市固废焚烧(MSWI)过程燃烧机理与烟气净化机制复杂难以采用数学模型刻画、离线智能控制与运行优化算法难以验证等问题,构建了能够体现工艺顺序特性的基于XGBoost串并联集成的数据驱动MSWI全流程模型。首先,在描述目前国内典型炉... 针对城市固废焚烧(MSWI)过程燃烧机理与烟气净化机制复杂难以采用数学模型刻画、离线智能控制与运行优化算法难以验证等问题,构建了能够体现工艺顺序特性的基于XGBoost串并联集成的数据驱动MSWI全流程模型。首先,在描述目前国内典型炉排炉控制现状的基础上,基于经验认知对炉内燃烧过程模型的输入进行约简处理;接着,采用适应工业数据特性的XGBoost构建炉内燃烧过程串行模型;然后,基于互信息选择输入特征构建基于XGBoost的烟气处理过程并行模型;最后,采用逐阶段递进式训练策略对所提出的MSWI全流程模型进行调试。通过实际运行数据仿真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为洞悉MSWI过程的内在机理和验证智能控制与运行优化算法提供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固废焚烧 数据驱动 全流程模型 XGBoost 互信息 递进式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地空间信息感知技术在电力系统负荷预测中的应用
10
作者 陈致远 杨翾 李凌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3-280,共8页
【目的】针对传统负荷预测方法信息利用效率低、误差较大及难以适应电力负荷变化的多样性和随机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用地空间信息感知的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方法。该方法旨在提高负荷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电力系统的规划和建设提供... 【目的】针对传统负荷预测方法信息利用效率低、误差较大及难以适应电力负荷变化的多样性和随机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用地空间信息感知的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方法。该方法旨在提高负荷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电力系统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关键数据支撑,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方法】算法结合城市用地空间信息和电网负荷数据,采用分区分类处理策略:对已开发区,利用历史负荷数据进行曲线拟合预测;对新开发区,以已开发区的同类用地性质负荷平均密度值进行等效处理,形成基础预测信息后,再开展负荷预测。对历史负荷数据和等效负荷数据进行精细化和颗粒化处理,整合指数模型、生长曲线模型和弹性系数模型,通过动态权重组合形成最优拟合方案,构建基于用地空间信息感知的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技术。以2014—2020年历史数据为基准进行参数拟合,统计工业用电、居民生活用电、商业用电、公共设施用电和其他用电类型的负荷数据,并以2021年负荷情况为目标进行预测。实验对比分析了指数模型、生长曲线模型和弹性系数模型在总量预测与分区分类预测方面的差异,结果显示分区分类预测准确度较总量预测提高约33%。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基于动态权重和均值权值的最优拟合效果,计算结果显示基于动态权重的最优拟合预测误差为1.12%,较均值权重误差值降低约12%,显著提升了预测精度和可靠性。【结果】研究表明,采用分区分类方法将空间信息按用地性质和负荷类型进行归类,可有效提升负荷预测模型的准确性。通过动态调整参数权重,整合单一预测模型,算法具有更好的动态适应性,能够实现最优拟合结果,得到更高的预测精度。【结论】本文创新点为:一是采用分区分类数据处理方式,提升城市电网空间信息和负荷信息的利用率;二是引入动态权值整合传统负荷预测模型,克服单一模型的局限性。通过这两种创新手段,显著提高了城市电网负荷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信息 负荷预测 分类处理 指数模型 生长曲线 弹性系数 分区分类 最优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扎根理论的知识转移粘滞过程机制研究——以在孵企业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蒋永康 梅强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09-117,共9页
知识转移粘滞现象会阻碍知识流动和分享,厘清知识转移粘滞的过程机制有助于进行高效的知识管控。通过对16家在孵企业的深度访谈,运用扎根理论方法构建知识转移粘滞过程机制的ISIA理论模型,具体包含知识启动粘滞、知识发送粘滞、知识互... 知识转移粘滞现象会阻碍知识流动和分享,厘清知识转移粘滞的过程机制有助于进行高效的知识管控。通过对16家在孵企业的深度访谈,运用扎根理论方法构建知识转移粘滞过程机制的ISIA理论模型,具体包含知识启动粘滞、知识发送粘滞、知识互动粘滞和知识吸收粘滞4个主范畴,以及对应的18个子范畴。在此基础上,对理论模型进行饱和度检验,探讨主范畴的作用路径,并提出知识转移粘滞的管控措施。研究结论有助于丰富和完善知识转移粘滞理论体系,并为知识转移粘滞治理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转移粘滞 过程机制 扎根理论 ISIA模型 在孵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振捣密实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田正宏 马元山 李佳杰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57,共12页
混凝土振捣工艺效果是影响成型质量的主要因素,但实践中仍以经验判断为主,缺乏可行的理论指导和科学量化的评价判据.针对拌和物振捣施工,从振捣密实理论、密实性影响因素、拌和物成型质量评价以及信息化工艺等方面,阐述了混凝土振捣施... 混凝土振捣工艺效果是影响成型质量的主要因素,但实践中仍以经验判断为主,缺乏可行的理论指导和科学量化的评价判据.针对拌和物振捣施工,从振捣密实理论、密实性影响因素、拌和物成型质量评价以及信息化工艺等方面,阐述了混凝土振捣施工的现状与技术进展,分析了振捣理论与应用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数字振捣技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捣密实理论 振动设备 工艺参数 量化评价模型 信息化振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PC UA的纤维缠绕机信息模型开发和应用
13
作者 田会方 李勇清 吴迎峰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0-105,共6页
为实现对复合材料纤维缠绕机生产过程的监测,以缠绕机及其辅助设备为研究对象,针对实际加工设备的多样性造成的加工数据采集的异构性,基于OPC UA建立缠绕机的信息模型架构。根据OPC基金会发布的OPC UA规范和相关的行业标准,建立纤维缠... 为实现对复合材料纤维缠绕机生产过程的监测,以缠绕机及其辅助设备为研究对象,针对实际加工设备的多样性造成的加工数据采集的异构性,基于OPC UA建立缠绕机的信息模型架构。根据OPC基金会发布的OPC UA规范和相关的行业标准,建立纤维缠绕机系统的信息模型和实例化。基于开源项目open62541,导入编译后的缠绕机的信息模型代码,自定义开发出符合使用规范的OPC UA服务器,然后利用UA客户端实现对服务器的连接,客户端能够通过服务器查询系统的加工数据,解决加工数据的异构性问题以达到监测缠绕机生产加工过程的目的;最后验证了建立的纤维缠绕机信息模型能够正确导入到开源项目open62541中,实现了加工数据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缠绕机 OPC UA 信息模型 加工数据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对分析理论和数字化平台的山岭隧道塌方风险评价
14
作者 覃亚伟 谭怡 +1 位作者 琚旺来 陈斌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5-483,共9页
为更准确、更科学地完成山岭隧道塌方风险评价,提出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熵值法(Entropy)集对分析理论的山岭隧道塌方风险评价方法。首先,选取地质因素、设计因素、施工因素、管理因素4项因素作为塌方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准则层,选... 为更准确、更科学地完成山岭隧道塌方风险评价,提出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熵值法(Entropy)集对分析理论的山岭隧道塌方风险评价方法。首先,选取地质因素、设计因素、施工因素、管理因素4项因素作为塌方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准则层,选取12项因素作为指标层,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分别计算2级指标权重;然后,引入集对分析理论确定指标联系度,并结合置信度准则对塌方风险的等级进行判定;接着,利用Grasshopper以及Python软件,对集对分析理论进行可视化程序开发,并将其与隧道-地质BIM交互模型进行耦合,建立基于AHP-Entropy集对分析模型的隧道塌方风险数字化分析平台;最后,结合重庆某隧道实际工程,验证隧道塌方风险评价的高效化、可视化效果。研究表明:基于集对分析理论的山岭隧道塌方风险评价数字化分析平台运行时间约为2 s,与传统的隧道塌方风险评价方法相比可以大大提高风险评价效率,同时利用AHP-Entropy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岭隧道 塌方 风险评价 数字化评价平台 层次分析法(AHP) 熵值法 集对分析理论 BI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面向项目管理信息系统集成的复杂事件处理方法
15
作者 李青 王东 +1 位作者 王卓昊 张志刚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91-397,共7页
大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中实时产生的海量事件,对深度挖掘系统的隐含特征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业务逻辑和事件结构,提出项目管理事件模型。为描述事件之间的关系,定义项目管理事件操作符,实现事件的逻辑、算数和时间... 大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中实时产生的海量事件,对深度挖掘系统的隐含特征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业务逻辑和事件结构,提出项目管理事件模型。为描述事件之间的关系,定义项目管理事件操作符,实现事件的逻辑、算数和时间计算。基于复杂事件处理技术,提出一种面向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事件处理算法PMEP,执行事件处理规则,分析系统产生的海量事件,得到深层次的项目管理复杂事件。实验表明,PMEP算法可实现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中海量事件的实时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事件处理 科技管理业务模型 事件处理算法 科技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企合作”二元制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琼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2期126-128,132,共4页
围绕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与福建圣农食品有限公司联合培养“二元制”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人才实践成果,阐述“二元制”人才培养与传统高职学生培养存在的不同,校企合作下“二元制”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与成效。结果表明,“... 围绕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与福建圣农食品有限公司联合培养“二元制”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人才实践成果,阐述“二元制”人才培养与传统高职学生培养存在的不同,校企合作下“二元制”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与成效。结果表明,“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提高企业员工的学历,为企业解决了高技能人才短缺的问题,而且增加了学校办学广度和深度,实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合作 二元制 食品智能加工技术 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加工视角下地铁导视系统设计策略研究
17
作者 方兴 刘恋 +1 位作者 郭绮涵 董江月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6-35,共10页
目的对地铁导视系统设计现状进行梳理,旨在从信息加工视角出发,探究地铁导视系统设计策略,以提升乘客的寻路体验。方法通过文献和现状调研分析现阶段地铁导视系统设计存在的问题,论述信息加工模型切入的可行性,构建地铁导视信息加工模... 目的对地铁导视系统设计现状进行梳理,旨在从信息加工视角出发,探究地铁导视系统设计策略,以提升乘客的寻路体验。方法通过文献和现状调研分析现阶段地铁导视系统设计存在的问题,论述信息加工模型切入的可行性,构建地铁导视信息加工模型。以武汉地铁为例,通过定性和定量对当前导视系统效力进行评估并确定痛点,基于模型从感知处理、记忆储存、决策执行三个层面对地铁导视系统痛点进行分类分析。结论构建了地铁导视信息加工模型,提出了以感知为基础的表现层设计、以记忆为依托的结构层设计、以决策为主线的行为层设计三条策略。从信息加工视角审视地铁导视系统设计,不仅可以提升乘客的寻路体验,还能有效提高地铁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导视系统设计 信息加工模型 导视设计 地铁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体育赛事组织信息传递特性分析:以甘肃白银“5·22”越野赛事故为例
18
作者 李华 弥芯怡 吴立舟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3-189,共7页
为深入分析大型体育赛事组织信息传递特性,以“5·22”甘肃白银越野赛事故为例,剖析各组织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影响。首先,基于系统论的事故过程致因(STAMP)模型,构建赛事组织信息传递模型,并将传递过程划分为赛前准备、事故发生、... 为深入分析大型体育赛事组织信息传递特性,以“5·22”甘肃白银越野赛事故为例,剖析各组织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影响。首先,基于系统论的事故过程致因(STAMP)模型,构建赛事组织信息传递模型,并将传递过程划分为赛前准备、事故发生、应急救援和善后处置4个阶段,分别从个人、企业和政府3个层级进行分析;然后,利用复杂网络(CN)理论,建立组织信息传递网络结构,识别重要信息节点和路径;最后,采用熵权法构建信息量边载权重计算模型。结果表明:重要信息节点主要集中于个人层和政府层,尤其在赛前准备阶段的传递路径信息量较高,而企业层在此阶段的责任履行不足,特别是在天气信息的获取与传递上存在缺失,导致关键时刻的决策和行动受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体育赛事 组织信息传递 系统论事故过程致因(STAMP)模型 复杂网络(CN)理论 熵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汉语大语言模型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绅 胡韧奋 王立军 《语言战略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33,共12页
通用大语言模型在古汉语语言信息处理任务上的效果往往不够理想,因此,我们从领域知识学习需求出发,针对古汉语信息处理任务“低资源”“富知识”的特点,从头构建了专门适用于古代汉语理解与生成的大语言模型“AI太炎”。通过合理的模型... 通用大语言模型在古汉语语言信息处理任务上的效果往往不够理想,因此,我们从领域知识学习需求出发,针对古汉语信息处理任务“低资源”“富知识”的特点,从头构建了专门适用于古代汉语理解与生成的大语言模型“AI太炎”。通过合理的模型设计、数据处理、基座训练及微调,仅使用1.8B参数量即可取得较好效果。该模型具有较强的古典文献释读能力,支持句读标点、典故识别、词义解释及文白翻译等多种具有挑战性的文言文理解任务,兼容简体字和繁体字文本。实验显示,与大型通用模型和其他领域模型相比,“AI太炎”在多项古汉语信息处理关键任务上表现出明显优势,且达到了接近或超过人类基线的水平。此外,在辅助古籍整理、辞书编纂和语言研究等方面,该模型也表现出了很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古汉语信息处理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事件过程建模的台风灾害社交媒体信息聚合与演变特征表达 被引量:3
20
作者 叶鹏 张春菊 +1 位作者 刘欣 何鹤鸣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18,共8页
台风灾害事件过程具有尺度效应,而高时效性社交媒体中蕴含的丰富台风灾害事件信息可为多尺度认知台风灾害事件过程提供支持。该文首先以对象为构成事件的基本单元,以状态划分作为多尺度度量过程的基础,构建多粒度台风灾害事件过程表达模... 台风灾害事件过程具有尺度效应,而高时效性社交媒体中蕴含的丰富台风灾害事件信息可为多尺度认知台风灾害事件过程提供支持。该文首先以对象为构成事件的基本单元,以状态划分作为多尺度度量过程的基础,构建多粒度台风灾害事件过程表达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社交媒体的台风灾害事件过程挖掘方法,通过多级语义约束的信息聚合方法,提取特定时空条件下不同的对象状态特征;基于状态在时空上连接形成的状态序列分析不同对象的演变轨迹,从多维度表达事件过程的不同演变特征。最后,以2019年“利奇马”台风灾害事件为例,验证多粒度台风灾害事件过程模型的合理性与信息聚合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灾害 事件过程建模 信息聚合 社交媒体 灾害应急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