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元代家庭诗学教育
1
作者 武君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4-172,共9页
家庭诗学教育往往基于儿童在诗歌方面的特殊资质,面对早慧与成长、举业和学诗之间的选择,元代家长亦有谨慎考量。“文采传家”“诗学传家”几乎是元代文化家族的基本内质,并衍化为一种浓郁的社会文化氛围。在以“家”为原点的诗学教育... 家庭诗学教育往往基于儿童在诗歌方面的特殊资质,面对早慧与成长、举业和学诗之间的选择,元代家长亦有谨慎考量。“文采传家”“诗学传家”几乎是元代文化家族的基本内质,并衍化为一种浓郁的社会文化氛围。在以“家”为原点的诗学教育场域中,家塾是重要的场所。元代家塾诗学教育受时代环境影响颇多,也是由“家”向社会层面过渡的重要节点。经由对诗人家庭学诗经历的考察,可窥探诗人诗学观念形成之原委及古典诗学的传承机制,同时,也可为当代儿童的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些许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家塾 诗学教育 诗学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寺学析论 被引量:3
2
作者 贾发义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0-120,共11页
寺学的兴起是唐代社会文化环境下的产物。寺院独特的自然、社会、文化环境是寺学兴起和发展的基础。寺院的名僧和造访的名士为寺学提供了充足且优质的师资力量。寺学的开放性和平等性吸引了僧人和社会各阶层俗人前来受教。寺学的教学内... 寺学的兴起是唐代社会文化环境下的产物。寺院独特的自然、社会、文化环境是寺学兴起和发展的基础。寺院的名僧和造访的名士为寺学提供了充足且优质的师资力量。寺学的开放性和平等性吸引了僧人和社会各阶层俗人前来受教。寺学的教学内容包括佛教内典和中国传统文化两大类。寺学的教学方法兼具异域风格和宗教风格,是中国传统教育方式的有益补充。寺学不仅促进了佛教的中国化,而且对唐代文化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教育 寺学 寺院 佛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代私学教育 被引量:3
3
作者 兰婷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0-46,共7页
私学是金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金代官学的一种必要补充。金代"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学习观念和人才选拔思想,辽、宋的私学传统以及私人刊刻、印卖书籍的普遍现象,构成金代私学发展的重要因素。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依据教学... 私学是金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金代官学的一种必要补充。金代"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学习观念和人才选拔思想,辽、宋的私学传统以及私人刊刻、印卖书籍的普遍现象,构成金代私学发展的重要因素。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依据教学内容、创办者、办学目的的不同,金代私学分为家学、女真贵族官僚家塾、学者自设私塾、官宦私塾和自学等五大类型。与其他朝代私学相比,金代私学具有类型多样化、设置早于官学、教育对象比官学更加广泛等自身特色。金代私学对于金代文化知识的传播和发展,科学文化教育的普及、交流,以及各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均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代 私学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以前中国社会伦理相对薄弱的教育因素——从教育史研究的视角看汉唐时期的伦理问题 被引量:1
4
作者 吾淳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3-30,共8页
春秋战国时期至隋唐时期的伦理教育主要有以下特点:官学中的伦理教育资源十分有限,充其量只是作为一种附属品;私学中有一定的伦理教育资源,但远远不足分配给社会的大众层面;对于绝大多数普通大众而言,由于缺少正规而系统的教育,因而也... 春秋战国时期至隋唐时期的伦理教育主要有以下特点:官学中的伦理教育资源十分有限,充其量只是作为一种附属品;私学中有一定的伦理教育资源,但远远不足分配给社会的大众层面;对于绝大多数普通大众而言,由于缺少正规而系统的教育,因而也就缺少正规而系统的伦理道德教育,伦理道德观念也就无法在社会普遍的范围内通过受教育者本人而产生直接的影响;基于家庭的教育能够提供一定的"孝"的观念,但同时,小家庭的社会现实也会对"孝"观念形成消极或负面影响;国家意识形态对先秦儒家学说的精髓或本质也就是伦理道德观念造成侵蚀,其中特别是佛教教义造成了传统儒家伦理和价值观念的严重混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学 私学 家教 蒙学 伦理 宋以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私学教育的文学性特征
5
作者 康震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4-87,共4页
唐代私学教育的繁荣与科举制度的直接促生密切相关;其课程体系、教育内容从经史转向文学辞章,并日益显示出其特有的活力。唐代私学教育具有多元化、个体化、自由化的特征,考生来源多样,教育教学形式多元化,有益于文学的接受与传播。唐... 唐代私学教育的繁荣与科举制度的直接促生密切相关;其课程体系、教育内容从经史转向文学辞章,并日益显示出其特有的活力。唐代私学教育具有多元化、个体化、自由化的特征,考生来源多样,教育教学形式多元化,有益于文学的接受与传播。唐代私学教育独特的教学环境为文学风格流派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自然人文环境,促进了唐代文学创作活动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私学 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文学 文学教育 文学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唐私学的兴盛及其诗文传授
6
作者 周蓉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3-48,共6页
聚徒授学和书院(堂)教育是南唐私学中的两种重要类型。受唐代以来文学高度发展以及进士科以诗赋取士的影响,诗文创作技艺的传授是南唐私人讲学的重要内容。私学的兴盛影响到南唐文学发展的格局:众多文士通过拜师学艺,日后大多成为知名... 聚徒授学和书院(堂)教育是南唐私学中的两种重要类型。受唐代以来文学高度发展以及进士科以诗赋取士的影响,诗文创作技艺的传授是南唐私人讲学的重要内容。私学的兴盛影响到南唐文学发展的格局:众多文士通过拜师学艺,日后大多成为知名文学家;书院(堂)大规模的诗文教育,为文学创作生成了庞大的后备力量,是南唐文学繁荣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诗人们因为学业关系形成了师徒承传梯队,彼此相互借鉴、相互影响,进而在创作倾向上呈现出较高程度的相似性,创作法则也趋于程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唐 私学 诗文传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